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2023-01-22

第一篇: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思考

近十年内,为了不断地提高执政水平,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和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还多次掀起大规模学习教育活动,如“三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上上下下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又一次洗礼。与此同时,作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自觉地提高自身水平已经时不我待。《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颁发以来,各民主党派普遍加强了自身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地方组织中,也还存在自身建设落后的局面,集中反映在思想建设薄弱、组织建设被动,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还没有全面、协调发展,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为特征的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我会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以自我教育增强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带根本性的建设,是提高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自觉性,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同时,还是民主党派成员价值认同的思想基础。思想建设薄弱也是一些民主党派成员自由化的因素之一。目前,外部环境的变化为民主党派自我教育形成了新的需求。民主党派自我教育在内容、方式和目标上也必须相应改进,以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效果,推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1 首先,自我教育内容上要围绕一个“精”字。多数党派成员一身兼两任,一方面既要搞好本职工作,同时参加党派知识理论的学习。这就要求,学习理论务必精,要管用。要精是指学习紧扣重点、抓住难点、解决疑点;管用就是要提高理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自我教育的功能。具体地说,一是加强基本理论教育,二是爱国主义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三是形势政策和任务教育,四是增设党派文化教育的内容。

其次,自我教育形式上要突出一个“活”。自我教育要达到好的效果,形式上就要灵活多样,方法要不断创新,要积极探索一些既生动活泼有成效能为广大成员所接受的好形式好方法。同时,要注意把握三项原则:一是平实性原则,开展活动时要用更加贴近党派成员的思想实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形式来表达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二是民主性原则,民主党派各成员之间、领导和成员之间必须以尊重人、理解人为前提,对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具有理性的宽容;而提不同意见,不同观点者,要用正当方式,实事求是,不搞攻击、诽谤。三是实践性原则,增强活动的实践性,使思想认识在“实践—认识—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升华。四是融渗性原则。注意把教育效果落实、融会、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中和活动中。

再次,自我教育目标上要立足一个“高”字。民主党派进行自我教育必须立足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高标准,严要求,使自我教育效果落到实处。一是要有一定的计划作指导。开展活动既要有日常性教育活动,也要每年根据新的形势挖掘新的活动内容,避免开展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

2 性。二是自我教育要有一定的制度相约束。作为一个政党组织,必然有一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约束,民主党派更需要通过自我教育制度化,加强对党派成员教育引导。三是发挥民主党派负责人的示范作用。民主党派负责人在参加自我教育活动时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二、以规范制度推进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仅靠会员的个体素质和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其软件建设或说是其正规化建设。民主党派都是具有政治联盟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社团组织,应该有其更加严密的组织系统。同时,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也是党派组织正常运转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向社会透明地展示其参政党形象的一种方式。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民主党派要参政并参好政,就更要把规范制度落到实处。

(一)完善党派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

现有的设区市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兼职与专职结合的领导体制,难以做到有效地决策实施。如,一些领导班子成员不习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行为和组织原则,容易形成“一言堂”或“自由化”两种倾向;监督制度与激励机制空缺,难以形成对党派领导班子绩效的有效考评和约束等等问题,都是现实而迫切的。

领导班子建设,关系到党派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否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能否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一要建立领导班子内部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机制。领导班子建立在共同理想和抱负上的团结,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前提,是统一思想的保证,是凝聚力量、战胜困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 团结出智慧、出干劲、出合力、出干部。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维护团结,加强沟通,彼此包容,互相补台,以良好整体形象带领广大成员前进。二要通过专题调研完善制度。要积极探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把历年的好作法、好经验,总结提高并制度化,同时还要创新发展。健全全委会、常委会、主委会等各种会议制度,组织成员明析各种会议职权范围,避免要权不问责,过渡膨胀会内身份作用等,以制度建设带动班子建设。

(二)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积极性 党派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明显滞后于党派基层成员多元化思想,部分基层骨干政治热情减退,质疑性问题增多,参政意识减弱的现实情况日益显现。一是客观上存在本职工作与党派活动的矛盾。二是主观上会员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个别会员通过党派工作体现政治价值的意识比较浓厚,一旦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就滋长不良情绪。三是基层组织生活以“娱乐型”活动为主,缺乏学习和议政型的活动。

基层组织建设是广大会员施展参政议政才能的基本场所,要重视和关心基层工作。一是领导干部要保持同基层会员的密切联系,千方百计地帮助基层组织活动的正常化,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及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二要下大力气解决那些相对后进的基层的问题,深入了解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使之尽快改变面貌。三要了解和掌握基层骨干及成员的思想动态,协助和解决他们本职工作与党派工作矛盾和问题。四各支委班子成员要坚持理论学习,确实加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的建设。

(三)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精干高效

民主党派工作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党派机关地位和作用的独特性。党派机关要适应为履行参政党职能服务,为基层和广大成员服务的高标准要求,需要有高度责任心、高度自律性和高超业务能力的各类人员组成工作班子。一是党派机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纳入全市统一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去。二是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力度,尽快提高政治业务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机关执行力。三是着眼于实现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制度,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保证。避免忙闲不均,干部晋升“齐步走”,评优“轮流坐庄”。

(四)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

一直以来,民主党派的队伍建设针对性和制度化差,体现在:一是党派成员的吸收、培养、选拔、推荐计划不明。如,吸收成员被动接受多,找上门的多,主动发展的少。二是后备干部的锻炼、学习、考察、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综合考察,忽视民主测评情况。由于这两个因素,真正能够具备任职综合素质要求的党派成员比较有限,难以给中共组织部门提供更多的人才选择。

因此,民主党派要从多党合作和党派长远发展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建立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确保党派后继有人。在选配上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形成一定年龄梯度和知识结构、界别结构的差异互补,以及资历、性格等方面的优化搭配,从领导班子组成的“基因”上打好团结和谐的基础。目前,需要重点加强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建立与党管干部

5 原则相适应的党派工作程序,制定党派干部的培养选拔推荐计划,重点抓好党派成员在人大、政协、政府及所属部门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举荐工作。二是建立后备干部的锻炼、学习、培养体系。把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培养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养学习,建立健全党派人才后备库。

三、以素质建设提高建言献策能力

各党派以素质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建言献策能力为突破口,不断提高调研议政水平。一是抓“源头”,把好组织发展入口关。把参政议政能力作为发展成员的重要标准,注意发展政治素质高、议政能力强的非党知识分子加入本党派。二是抓骨干,加强“后天”培养。建立一支基素质较好的调研议政骨干队伍,并通过请专家学者辅导,组织调研议政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学习考察活动等形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同时,还通过布置任务、压担子等途径,使其在实践中尽快锻炼成长。三是抓活动,注重提高整体素质。注意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开展“提建议,献良策”、“一支一案”、“专题议政日”等活动。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主要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现阶段民主党派表现出的活动社会性、工作岗位分散独立性、各级干部兼职性特点,自身建设不仅需要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帮助,也需要各民主党派形成共识、勇于实践、互相借鉴、共同推进。

第二篇: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思考建议

理论思想建设的成熟是政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1994年,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孙起孟老就撰文呼吁各民主党派,“应当树立起自信心,搞好理论建设。”(《孙起孟文稿选编》,第675页)。应该说,近十几里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有些起色,比如民主党派中央及省级地方组织大部分成立了理论研究会(学会),并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 理论建设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本人结合自身近年从事多党合作研究的体会,就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问题谈几点建议。

1、提高对理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民主党派,特别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理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理论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提高到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样的高度,用抓参政议政工作的同等力度来抓好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民主党派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实践,迫切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和解决。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理论研究队伍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队伍,是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工作的基础。各民主党派应当注意理论研究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逐渐造就一支相对稳定的、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理论研究队伍。培育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队伍,一是要把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作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培训、研讨等方式,培养理论研究骨干。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成立的理论研究会(学会)要加强对理论研究的组织领导,各位会员更要作出表率,热心参与研究会(学会)的各项活动,成为理论研究的排头兵:二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多方面关心支持理论研究工作者,尽力为他们开展研究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3、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目前各民主党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没有理论研究的专门刊物,缺少理论研究平台。建议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成立的理论研究会(学会)创办一份内部刊物——会刊,作为理论研究阵地,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此外,民主党派各组织创办的机关刊物(内刊)如民建中央的《民讯》、民建湖南省委的《湖南民建》可考虑开设“理论研究”或“民主党派理论建设”专栏,刊登理论研究论文。

4、开展理论研讨与交流

提高理论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是广泛开展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会议等形式,密切理论工作者之间联系,促进互动,增进了解,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达成共识。首先是党内交流。各民主党派应该经常性组织理论研讨会,就有关民主党派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研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考虑到省级组织理论研究能力有限,可组织全国性的或部分省级组织联合参与的理论研讨会。

其次是党外交流。重点是民主党派之间的交流。民主党派发展到今天,各组织之间虽然存在某些差异,但已经是共性大于个性,都面临理论建设不足的共同问题。民主党派有必要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合作,搞好民主党派自身理论建设。此外,民主党派还应该经常性地就民主党派理论建设问题与中共党建理论、统战理论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学术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5、加强成果的评定与转化工作

建议各主党派每年度组织专家对理论研究论文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从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操作性等方面对论文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

同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每年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编印《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有条件的可组织出版专著,以此宣传、推广理论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能够在民主党派工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

第三篇: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研究

作者:王明清

一、什么是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八个民主党派。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二、民主党派为什么要加强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制度建设应该建立在多党合作制度的框架上面,并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党派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自身建设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需要,应该与中国共产党一样切实加强制度建设。

1、什么是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的制度建设就是把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的领导工作中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党内法规、条例、规则等民主党派的制度,并狠抓贯彻落实。其作用在于调节党内关系,指导党内生活,规范领导行为,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2、加强制度建设有什么意义?

党的制度建设,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全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关系到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一句话,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具体来说: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能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会员履职的需要

三是干部建设的需要

四是外部监督的需要。党派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监督。

三、民主党派要加强哪些方面制度建设?

民主党派的制度以章程为根本依据;内容相当广泛。以空间来划分,可以分为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内部制度可以分为领导决策制度、组织建设制度、思想建设制度、会员履职制度、财务制度、会员维权制度、内部监督制度;外部制度可以分为政治协商制度、建言献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待遇保障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在党派的领导工作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正确、稳定和有效。在党派的思想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它的经常性和它的成果。在党派的组织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党内民主生活的正常化;保证党员队伍的素质。在党派的作风建设中,要靠完善的制度来扶持党内优良作风,防止和克服不良作风。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经济待遇,要靠宪法和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来予以保证,要靠不断地参政议政来得以巩固和提高。

具体地说:

1、内部的制度建设(自身建设)

(1)领导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民主集中制、日常事务决策分工负责制

(2)组织建设制度:组织生活、队伍建设、考核奖惩。

(3)思想建设制度:思想教育、理论培训、传统教育、爱国教育等。要有教育基地,要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有落实教育的计划。

(4)会员履职制度:履行会员的权利、遵守会员的义务

20 × 20 = 400

(5)财务管理制度:经费预决算、费用报销、财务审批、资金管理等

(6)履职维权制度:要采取措施,确保会员都能在遵守章程的前提下,充分履职,保护会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7)内部监督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财务收支公开制、建立监事会、接受民主监督。

2、外部的制度建设(相互制约)

(1)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党委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研究,行使建言权和表决权。

(2)建言献策制度:积极撰写提案议案、党外建议、社情民意,为百姓为社会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3)民主监督制度:监督党委政府依法行政、尽责履职,维护民主政治。

(4)待遇保障制度:政治待遇、行政待遇确保改善,确保与中共荣辱与共制度的落实。

(5)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机构运行、组织生活、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自身建设等各项经费的保障,并逐年得到增加。

四、民主党派制度建设需坚持哪些原则?

1、独立自主的原则:民主党派要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行事规则,不必依附于屈从于某些政治势力。

2、民主政治的原则:民主党派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实现法治,并为此不懈努力。要敢于向非民主、非法治的行为作斗争,敢于作出自我牺牲。

3、自我制约的原则:民主党派应加强自我制约,遵守各自章程,遵守国家法律,确保履职安全。

4、参政议政的原则: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责就是参与政治、参与国家建设、保障国家能够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平稳运行,监督党委、政府实行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为此,民主党派要积极参政议政,参加政协和人大,参与国家重大事项的决策,要积极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群众呼声,认真研究社会问题,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为民主政治保驾护航。

5、党派共荣的原则:民主党派之间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并要积极争取自身权利,要积极与中共协商,争取党派共荣的状态,保障民主党派各项权益不受损害。要将民主党派的各项权益写进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制度之中,要得到充分落实。

6、坚持中共领导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党派政治协商的基本前提,我们要永远坚持这个原则,要与中共一起共同推进国家的法治建设和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五、民主党派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

制定《多党合作法》,以法律的形式,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过程中的参政议政的方式和效率、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效率政治经济待遇、工作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予以明确,以确保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实施,共同推进民主政治和依法行政。

作者单位:民进衢州市委员会江山总支部

成文日期:二O一二年三月

20 × 20 = 400

第四篇:酒泉市多措并举全力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酒泉市现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6个民主党派,1070名成员,2005年8月均成立了市委会。近年来,酒泉市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成员践行“同心思想”,服务科学发展,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抓根本强化内功,提升民主党派服务发展的能力 坚持将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作为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的根本,将统战工作的目标追求定位到“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将统一战线的核心价值定位到“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上,将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定位到“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上,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和理念培育。建立了民主党派“123”学习制度,每1个月由市委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市委会主委和专职副主委集中学习1次,每2个月由民主党派市委会组织班子成员集中学习1次,每3个月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召集所属成员集中学习1次,统一了民主党派班子和成员的思想。在全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知联会结合自身实际,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学习教育、印发手册、参加培训、挂职锻炼、视察调研、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成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不动摇,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前进方向、共同奋斗目标,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抓重点亮化行动,打造民主党派服务发展的品牌 积极引导各民主党派认真践行“同心”思想,全力支持开展了以“同心”为主题的送教下乡、送医下乡、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社会服务活动,先后争取省外爱心捐助资金46.5万元,用于扶贫及教育事业。各民主党派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独立或联合省级党派组织、市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调研。形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酒泉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关于加快建设酒泉-湖南株洲±800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提案》等多篇调研报告、两会提案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批示。发挥“直通车”作用,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来我市就生态治理、引哈济党工程进展及党河水库清淤情况开展了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上报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同时积极跟进调研成果转化,民进市委会持续关注罗富和主席在敦煌进行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沙产业开发调研的成果转化,积极与民进省委会沟通,并就“引哈济党”工程开工等相关事宜向省委、省政府上报了建议书,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界别特色和人才优势,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完成移民乡镇盐碱地改良治理、种子产业生产研发市场管理、美丽乡村建设等20多项调研。近年来,6个民主党派市委会年均撰写调研报告30多篇,在市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议、提案100多条。中共酒泉市委主要领导也多次对党派的调研报告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批示,民主党派组织的影响力逐步增大。

三、抓载体深化主题,搭建党外人士服务发展的平台 积极发挥民主党派优势,联合邀请党派专家学者来我市举办专题辅导讲座。同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党派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党派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展了文化交流、公益讲座等外宣活动。民革市委会成立了“民革酒泉市中山书画院”,筹备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书画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列入全市2016年重点文化活动项目。民盟市委员会召开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75周年座谈会。民建市委会举办了“酒嘉地区围棋联赛”。民进市委会指导酒泉开明画院书画培训中心开展书法“公益讲堂”微公益活动,书画界会员义务培训社会各界书画爱好者500余人。持续推进《关于加强政府部门对口联系民主党派的意见》精神的落实,各党派与对口联系单位多次联合开展调研、检查、座谈、联谊等活动。各党派“特约监督员”通过参加和列席政府及部门相关会议、督查视察等形式积极发挥作用。

四、抓基础固化制度,强化民主党派服务发展的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方针政策,对17%的民主党派成员进行了政治安排,6%的民主党派成员进行了实职安排,提高了“一个参加三个参与”的比例,确保了民主党派服务发展的知情参政权利。市、县(市、区)党委将民主党派组织列入党政机关考核对象,委托统战部门进行集中考核。市委统战部不断创新考核方式,2015年专门设立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两个先进单位奖项,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派予以表彰,同时还对信息工作、理论调研等方面突出的党派予以表彰。各民主党派组织也同时加强了对各自党派成员在立足岗位、服务发展、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充分激发了广大成员服务发展的热情。“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在全市普遍大幅削减各部门单位活动经费的前提下,经过积极争取,我市各民主党派每年活动经费预算仍然保持在8万元。结合换届工作,为5 个民主党派市委会主委落实了职级待遇,为每个民主党派配备了专职主委(副主委)、秘书长,增加办公用房。积极落实政情通报、小范围谈心、政府部门联系民主党派、党员领导干部同党外人士交朋友、“特约人员”等多项制度,为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五、抓引导优化机制,扩大民主党派服务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我市要求每个民主党派市委会每年必须落实3项创新工作,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和党派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创新活动,大幅提升了党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民进市委会牵线,市直统战系统各单位成功与无锡市统战系统各单位缔结为友好组织,并开展了教育培训、招商引资、扶贫帮困、义诊教学等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各级组织和贫困群众的好评,民主党派的影响力明显提高。今年,经市委统战部、民盟市委会牵头联络,统战系统各单位与广东阳江市统战系统各单位缔结为友好组织的同时,促成了我市与阳江市也缔结为友好城市,并成功召开酒泉阳江缔结友好城市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洽谈会,签约项目13个,总金额达99.5亿元,双方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

第五篇: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方忠敬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更好地带领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总体势头良好,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够和谐;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强化宣传教育,夯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抓好“四个民主”,突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点;构建长效机制,探索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途径。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和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农村依法治理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如何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我区也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办法、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政策措施在农村的贯彻落实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搞得好不好,如果有关政策规定、实施程序、办理结果都不公开,农民群众缺乏了解和参与的机会,政策措施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法落实农民群众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管理的各项权利,才能真正把党和政府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

第二,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推进村民自治,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过去,在一些地方,一些乡村,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忽视甚至剥夺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对一些村里重大事项,他们不知情,没有村务管理的监督权,严重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村民自治”的民主权利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促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实现依法管理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依法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依法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管理村级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法治在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更好地带领农民群众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只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做到对基层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坚定广大农民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从而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五五”普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民主进程有效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总体势头良好,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宣传教育不够深入,普法宣传教育在外出务工人员等方面还有疏漏,针对性、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党员作用发挥不好,弱化了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农村基层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肆意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民主法治观念不强,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封建迷信活动泛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步伐不够和谐;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规章制度落实不够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绊脚石”。

三、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对策

1、强化宣传教育,夯实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加强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既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客观需要,又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农民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重在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引导农民依法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努力提升农村法制化管理水平。

创新载体,开展“四进农家活动”。基层民主法制宣传要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一是开展法制宣传进农家。要编印法制宣传资料或法律单行本,向农民免费赠送;二是开展法制信息进农家。依托新闻媒体,开辟《农村普法》专题、专栏,及时传递法制信息,向农民普及基本法律知识;三是开展法制文艺进农家。把抽象的法律法规编演为通俗易懂的法制文艺节目;四是开展法律服务进农家。通过法律咨询和调解,解决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涉法纠纷,引导农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整合资源,开辟“四种培训阵地”。一是充分利用乡镇党校,村级党员活动中心这块阵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专项培训。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阵地。通过法律援助咨询热线维护农民正当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法制学校阵地。在条件好一些的村,要建立村民法制学校,有计划地对村民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四是创新法制宣传橱窗阵地。要结合各村实际,设立法制宣传园地,使广大村民抬头见法,随时学法。

突出重点,开设“四项学习内容”。农村民主法制宣传教育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些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突出四个方面的重点学习内容。要以学习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要以学习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以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要以学习合同法、劳动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确保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使广大群众懂得如何依法维权。

2、抓好“四个”民主,突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决定着农村现代化进程,只有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障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要以尊重民意为原则,实施民主选举。搞好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是基础,村委会选举是难点。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坚持、四把关:坚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选举;坚持不划框框,不定调子,不干预民意;坚持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坚持公平、公开、竞争的选举原则。

要以民主议事为关键,实施民主决策。民主决策是管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群众当家作主的主要标志。对凡是涉及新农村建设和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由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后,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如遇重大事项,根据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提议,随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策,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要以民主理财为重点,实施民主管理。财务工作是村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当前要把财务管理作为村务管理的重点。一要健全组织。二要严格审核。民主理财小组根据财务规定,逐一对收支单据进行审核,对审核合理的开支,方能入账。三是定期公开。

要以村务公开为基础,实施民主监督。民主监督在村民自治各环节中是过程最长、组织行为最为复杂的环节,也是目前“四大民主”中最为薄弱而亟需加强的环节。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就要把监督活动贯穿于村干部行使权利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村干部的权利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覆盖到哪里。一要开展村民评议干部活动。每年要召开一次全体村民会议,由村干部向村民述职,村民对工作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二要设立村级民主监督箱。并把民主监督结果作为村领导干部工作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要强化责任追究。

3、构建长效机制,探索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途径。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法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如果没有一套长效机制,就无法保证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持续健康深入推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抓住组织领导体系、村民自治机制和两委运作方式三个关键环节,努力探索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途径。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因此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确保农村民主法制工作的健康推进。

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以法建制,以制治村,照章办事,规范管理的原则,对涉及农村工作的多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和完善,形成上合法度、下切民意、系统全面、配套完善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一是实施科学管理机制。通过制定既注重道德规范和自我约束功能,又简洁明快、易于被群众接受和执行的村规民约。二是实施共建和谐机制。通过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农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建立诉求表达机制,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建立矛盾调处机制,使农村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权益保障机制,用健全的制度、体制和机制来维护、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强化有效落实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和监督权。

(湖南省双峰县老科协高级农艺师方忠敬)

上一篇:每月销售计划书怎么写下一篇:毛泽东诗词汉语拼音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