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部门工作思路

2023-02-04

第一篇:企业发展部门工作思路

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企业发展

同煤集团为了深入贯彻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品德的考核意见》,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活动。作为同煤的二级企业,我们党政也在第一时间以同东煤董发[2012]1号和同东煤党发[2012]1号文件联合下发了活动通知。通过将近五个月的讨论活动,结合自己在工会部门的工作实际,我对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次活动也对工会开展的“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有了一个助推作用,为我们工会全面完成2012年工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通过每次活动和讨论,对照自己这几年的工作,感觉到还有很大不足,深刻剖析和全面自查,有利于我们强化自身素质,更好地树立企业中层干部和工会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认识到“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的必要性。

2012年是集团公司实现转型跨越关键的一年,也是我们东煤公司走出困境、起步腾飞关键的一年,大讨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全面提升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作风建设和履职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有道德、有素质、有作为”的领导干部队伍,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的前进道路上奋勇前进。

很久以来,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尽管在企业的发展中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是他们个别人身上带出的那种官僚,不作为和“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习气,让很多人很伤心,特别是个别人在工作中只扮演“读报员、休闲员、跟踪员”的不良倾向,严重地败坏了我们的干部形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展开“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活动。

二、认识到开展“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的意义。

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能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一个企业来说,工会工作虽然是最基础的,但是最重要的,因为涉及到普通者老百姓的维权、扶贫和稳定,通过大讨论使我充分认识到集团公司工会“关爱员工、惠及民生”的根本宗旨。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造福员工”,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努力奉献,只有全体干部职工尽心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全面实现企业的转型跨越和起步腾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次大讨论成果和体会为出发点,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方位拓宽工作途径,经常深入一线,与职工群众谈心、交友,以“五帮五得”为主要内容,在方方面面对员工群众服务,做好党政的有力助手,使工会在维权、维稳和扶贫工作中声音响亮、措施有力,真正成为干部群众的“职工之友”,把工会打造成员工的“职工之家”。

三、认识到“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对自己素质和形象的要求。

作风就是态度,素质就是道德,形象就是涵养。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工作方面的能力、水平还有很大不足,知识还很欠缺,虽然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知识,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修养,让自己能够具有较强的政治远见性和敏锐性,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和社会歪风邪气的诱惑,培养自己对现在从事的工会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培养自己在工会工作中勇于开拓、敢于进取、善于奉献、爱企敬业的良好品行,做好中层干部的表率,树立工会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写作能力、处事方法和其他各方面才能,对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深刻分析,切合实际地研究解决方法,为党政提供有力的帮助,在工作中不摆架子、不悠套子、不说空话,能办坚决要办,不合理坚决不办。

总之,通过“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大讨论活动,使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借助这个大讨论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从素质、作风到品德修养,不折不扣的做好一个共产党员,企业中层干部应做的表率和垂范。工作中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和写作水平,以及各方面才能,不管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一个每个岗位都是行家里手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企业发展思路

探索推动工程监理企业向项目管理公司

发展的路径

中国成达工程公司—王伟

一、 监理事业不断壮大,监理已成为我国基本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国从1988年开始推行建设监理制度以来,监理事业发展迅猛,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共有监理企业6500余家,其中甲级801家;全国监理从业人员26万余人;全国各监理企业涉及的经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建设工程的各个专业领域,每年实行的监理项目多达十余万个,投资近2万亿元。从实际效果看,凡是实施了监理的工程,普遍反映工程质量好,进度有保证,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总投资。因此,经过16年的发展,特别是1998年3月1日起《建筑法》规定了国家推行监理制度以后,监理已成为我国基本建设中三方主体之一,政府、企业、业主都更加信任和依靠监理队伍。可以自豪地讲,监理行业的发展,使我国在基本建设领域与国际惯例更加接轨了,证明了当初国家推行基本建设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 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监理行业中存在的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监理企业集团化问题是一个产业组织政策问题;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市场结构和引发的市场秩序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是企业在市场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问题,因此,集团化问题是综合性的问题。

集团化发展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占领市场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我国石油、汽车等行业组建企业集团的实践就是很好的证明,监理行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应该探索组建企业集团,克服单枪匹马、孤军奋战的局面,使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装备、管理、服务上都具有竞争力,通过集团的整体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夺得更多的监理项目,进而改变单独监理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监理成本居高不下、监理工程师难于到位的现实状况,实现规模效益。

集团化发展有利于发挥人才优势,改变人才、技术分散的格局。监理是技术咨询、招标代理、设备监造、建设监理及公共服务、专项服务、特约服务于一身的管理。它要求从事监理的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还要有专业技能。目前,监理企业中人才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组建监理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对集团成员企业人力资源进行重新的组织和调整,将分散的人才资源实行优化组合,集中人才优势,使企业人才形成最佳结合。

集团化发展有利于拓展经营领域,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现在许多监理企业仅局限于施工阶段监理,难以向其他经营领域拓展。组建监理企业集团,可以在重点搞好监理服务的同时,据自身的优势,扩大经营范围,组建若干分公司。通过多种经营,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弥补监理服务收费的不足,进而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集团化发展方式

目前,各行业设计咨询企业集团基本上垄断了市场或者说主导了咨询服务市场,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市场上形成了统一的行业标准,形成了消费者的高度信任感,各有地域或行业划分。对于从咨询行业派生出来的监理业而言,行业的集团化发展基本上以两个方向为主。

纵向企业集团化对于从咨询行业派生出来的监理业而言,行业的集团化发展基本上以两个方向为主。

回归到监理企业最早建立的方式,从独立资质回归到以设计咨询公司为龙头的设计咨询企业集团中,利用行业背景和上下游承接关系来进行市场竞争。

这些大的设计咨询企业集团进入监理业的优势体现在资金实力、技术实力、有行业性,这样他们就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一是起点较高,他们所进入的模式首先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占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二是有比较明确的集团化发展目标和方向。三是注重资本运作,通过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进入监理业,这样就使监理业的市场份额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使监理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急剧的转化。

整个咨询企业集团的业务结构是“综合性业务+ 专业性业务/ 行业性业务”。但是,这种方式不是实质性的监理企业集团,监理企业只是企业集团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个角色。

横向企业集团化

监理企业可依靠自身的优势,以监理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连锁经营等方式建立企业集团(或联合体)。在集团内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等,以较低的经营成本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这样的企业集团经营方法多样、灵活,存在获得额外利润

共 16 页 第 14 页的机会。但是,这样的企业集团也存在技术背景差、资金分散、凝聚力弱、内部分配机制不健全等弱点,抗御市场风浪的能力较差。

这种监理企业集团化发展方式可以是以建立综合性监理企业集团或行业垄断性企业集团的两个方向进行,或兼而有之。

整个集团的业务结构是“专家型业务”,是实质性的监理企业集团。

监理企业集团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监理企业可以通过产业整合或联合重组、并购等方式,构筑一批跨区域的、全国性的监理企业集团,使整个产业的企业结构形成金字塔型。

并购有许多重要功能,如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产生1+1>2 的效应,特别是通过并购关键技术,进行要素和资产重组,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和互补,迅速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形成企业的核心专长和核心能力。这对监理企业集团化也同样适用。监理企业集团化这种方式可以迅速扩大监理业务实施规模,抢占市场份额,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纵向一体化可以借助于行业上的优势在某个行业取得明显优势,而横向一体化易于以多元化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分散投资和经营的风险,只要瞄准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即可作出开辟新领域的战略抉择,迅速投入到新的监理行业中去。

工程建设市场越发育,监理产业就越发展,监理企业集团化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开展业务承揽工作经常需要进行备案等各种行政手续,大大阻碍了监理市场竞争和监理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只有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领导转变观念,“不求所在,但求所为”,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始终存在的监理企业集团化发展的行政壁垒问题和市场壁垒问题。

监理企业起步低、信息化程度差,集团化后管理成本会提高,内部协调任务会加重,财务管理、技术标准统一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会凸现。要尽快适应企业集团化地建设和发展,避免“十个集团九个空,还有一个不成功”的局面,就必须在这方面有所准备。从企业集团建立的初始,就要注重企业之间的核心制度建设,严格资金控制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的要求,努力做到“对内统一管理,对外统一标准”,苦练内功。要积极收集有关工程项目监理的文件、资料、制度、经验总结等资料信息,迅速形成共同的信息库。有了集团的公共监理数据库支持, 才能在成员企业接受不同类型的项目监理任务时迅速掌握常规处理办法,处于主动地位。

集团核心企业应通过资产重组、人事纽带和经营纽带确立自己作为核心企业的主导地位。它既是作为整个企业集团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组织者,又是使集团成为一个有效运转的有机整体的指挥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权、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权和资产收益的分配权。

组建的集团要力求在一定规模上和专业范围内不断做强、做专,即在提高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方面要从“大范围、小核心”两个方面着手研究对策。同时,

共 16 页 第 15 页将监理集团业务进行向前与向后的延伸,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化,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监理企业深化改革、提升竞争平台、提高综合实力与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途径,也是监理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的趋势与方向,更是我国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

监理企业集团发展规划

对于从咨询行业派生出来的监理业而言,行业的集团化发展基本上以两个方向为主。

发展规划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进行发展规划研究对于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断优化企业的经营方向,整合企业的有限资源,增强创新文化意识,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以及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使企业在具体的工作中明确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监理企业集团业应自企业建立时就确立企业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在集团上下牢固树立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意识,企业的一切行动都应针对这一战略目标开展,将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人才建设、资源配置、品牌建立、客户服务、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置于集团的发展规划之中,从而建立集团公司的企业框架、产品框架和文化框架,以支持集团各成员企业的共同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监理企业应该客观分析内、外部发展状况与环境,选择适合的方式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向业主提供全面、灵活的工程咨询服务。这是我国监理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采取的战略措施,也是我国建设监理行业走向成熟、完善的必经之路。

当然,组建监理企业集团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要搞好可行性研究,防止盲目性;二是要遵循自愿的原则,防止行政化倾向;三是要保持适度的发展规模,防止盲目扩大;四是要保持适度的经营领域,防止过分追求经营多样化;五要规范化运作,防止简单草率组合;六是要强化内部管理,防止忽视自身建设。只有这样,组建起来的监理企业集团才能适应监理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共 16 页 第 16 页

第三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关于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下步工作思路的汇报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5月20日)各位领导,各位常委: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

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进入2003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2003前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年销售收入276.6亿元,出口创汇2.46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98家,比2003年前增加110家,年销售收入192.7亿元。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5000万元以上的58家,过亿元的36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年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二是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种养产业的培植和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瓜菜、林果、畜禽、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油料、甜叶菊、芦笋、中药材以及劳务经济等10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格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纵深发展,主导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逐步发展,特别是以绿色无公害瓜菜、苗木花卉、奶牛、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主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39处;林果业建成了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2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劳务产业形成了以泗水、梁山、汶上为主的30万人劳动力输出基地。三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构筑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扶持发展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举措。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多个,其中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效果比较好的农村专业协会达到1010个。四是健全完善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近年来,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机制的有效途径。通过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立风险金制度等多种形式,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各利益主体之间逐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共同体。像兖州的绿源肉鸭公司、嘉隆公司,邹城的呱呱鸭公司,曲阜的圣地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大都采取了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建立了与农户较为紧密型的

利益连接关系。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和农业产业经营水平的提高,有力带动和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676元增加到2004年的3648元,年均增加243元,增长8.1%。2004年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收入达到2264.9元,占62.1%;增加

351.9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9%。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并体会到,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必须切实做到:一是必须坚持规划引导。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规划,参加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照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并通过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落实下去,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二是必须坚持加快科技和体制创新。引导组织龙头企业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三是必须坚持政策扶持。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低、效益差,必须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特别是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这是龙头企业发展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四是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保证龙头企业获得充足和符合质量标准的批量原料,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必须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松散或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这是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为298家,而我省的潍坊、烟台分别有1054家和874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36家,而潍坊、烟台过亿元的分别有109家、101家;带动各类生产基地3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76万户,而潍坊、烟台产业化生产基地分别达到953万亩、520万亩,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户分别达到147万户、201万户。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太阳纸业、绿源公司、菱花和雪花等企业规模较大之外,总体上看规模小,水平低,带动力差。象临沂的金罗、烟台的龙大、潍坊的得利斯、寿光蔬菜集团等规模大、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很少。二是农业龙头企业产品链条短、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从横向看,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从纵向看,绝大多数龙头企业缺少精深加工技术和设备,加工增值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应对国际市场的能力比较弱。在全市298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粮棉油加工型企业132家,占43.6%,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禽、肉、渔、果、菜精深加工企业少,带动力不强。三是农业龙头企业档次低、水平差,市场竞争力弱。我市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和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品牌和质量意识不强,企业产品注册商标和取得认证的产品为数不多,市场占有率低,竞争力不强。我市的龙头企业,虽然也有一些品牌,但知名度高的少。另外,在产品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出口。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占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额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1/42左右。而我省的潍坊和烟台分别达到8.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全市298家龙头企业中达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标准的仅9家,占全省188家的4.8%,而潍坊、烟台分别有30和29家;国家级的仅有菱花味精集团和兖州绿源公司2家,潍坊、烟台分别有6家、5家。四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与农户关系不紧密。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民的关系松散,不同程度地存在产销脱节,没有真正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合同农业、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仅在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少数产品中实行,且时常发生违约行为,在其它产业产品中刚开始破题,覆盖应用的范围和数量少。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五是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仅占全市农户总数的8,而且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的松散型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农产品行业协会较少,现有的行业协会大都带有一些行政色彩,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也制约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三、下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都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新阶段、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眼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保障,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把握“三个结合”、加快“五个创新”、实现“六个突破”。一个目标”就是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力争实现农业龙头企业大发展、大突破、大提高,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以上,争取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国家级行列,5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加工增值,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销售额有较大幅度增加,70%以上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两个重点”就是突出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铺天盖地”扩总量,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上规模,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主要靠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三个结合”一是宏观调控引导与微观放开搞活相结合,逐步建立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二是点上局部突破与面上整体推进相结合,抓好骨干龙头企业、出口创汇重点龙头企业和成长型新建龙头企业发展和局部突破的同时,及时总结推广点上经验和模式,推动面上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三是长远规划与当前工作相结合,着眼长远搞好规划布局,立足当前抓好扶持政策措施落实。“五个创新”即围绕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扶持保障制度创新;围绕提升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档次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围绕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化经营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快营销方式创新;围绕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连接机制,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六个突破”就是按照谋划长远、立足当前的要求,工作中努力实现“六个突破”:(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上实现突破。围绕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带动能力,加快膨胀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按照一手抓量的扩张,一手抓质的提高的要求,“铺天盖地”扩总量,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顶天立地”上规模,不断提升龙头企业档次水平,尽快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要通过扩大开放引进、抢抓项目新上、发展民营经济培植等多种形式发展一批“大高外”龙头项目;通过改制重组、高新技术嫁接改造壮大规模培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对进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行列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做好工作,创造条件,争取上市,加快融资;对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出口创汇型企业,要加大帮扶力度,组织工作组,研究发展规划,落实帮扶措施,加强与国内跨国集团的联合与合作,迅速膨胀规模,打造一批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超大型骨干企业集团,力争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40家,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5家。对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要搞好引导和扶持,促其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建立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投资保障机制上实现突破。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必须尽快构建起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投资保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二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增加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投入。市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选择扶持100家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对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出口创汇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实际,择优选择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特别是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各级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逐步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基本建设投资在整个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特别要增加对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改投放。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其它有关开发项目,实行捆绑使用,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形式多样的农贷担保机构,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三是尽快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重解决当前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用人、用水、用电、用地和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真正得到实惠。(三)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基地建设上实现突破。农业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重点。要按照出口农产品国际标准和国内大城市准入的要求,抓紧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加快市、县两级农产品检测监督体系建设,为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提供可靠保证。引导企业积极争取ISO9000以及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和安全卫生认证,千方百计获得国内各大城市“准入”许可,为产品进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奠定基础。引导群众逐步淘汰分散的种养模式,下大气力抓好标准化种养小区建设,把种养生产向小区集中,不断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四)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上实现突破。当前,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普遍缺乏长期稳定、密切相关的利益联结关系,导致企业生产加工没有稳固的原料来源,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而受损失。要引导龙头企业从企业长远战略出发,拿出资金、拿出人员,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合同基地,把企业的产品需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通过契约合同固定下来,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关系;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同时,要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与企业间的对接,组织农户按合同生产,并严格监督,有效规避市场经营风险和同行业恶性竞争。(五)加快科技创新,在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实现突破。加大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龙头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增加科技开发投入,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科技含量,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加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运用,大力开发优质高效技术、农业节本增效技术,引进、开发一批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特色明显的农产品。龙头企业要积极参与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使企业成为农业先进科技的开发中心和推广基地,成为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和主体。要加强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素质。要注重对基地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包括栽培模式、养殖模式,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等。要注重龙头企业职工的培训,造就一支熟悉现代企业生产技术的工人队伍。(六)改革市场营销方式,在市场开拓上实现突破。当前市场约束已成为新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我市农产品销售市场比较单一,绝大多数靠市内国内销售,国际市场份额很少。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尽快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一要巩固提高现有市场,大力开拓新的市场。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市场的改造,完善功能,提高档次,促其由产地市场向多功能、全方位、国际化的综合市场转变。要积极推行新的营销方式,全方位开通绿色通道,搞好农产品配送,把我市的农产品打入全国大中城市特别是大超市。要认真总结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的经验,积极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国内大城市召开农产品订货会和推介宣传,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龙头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大力发展网上交易、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形式,提高企业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要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二要大力发展农民营销队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搞好引导和规范,使农民营销队伍成为搞活流通的生力军,拓宽产品销渠道和空间。

第四篇: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步工作思路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常委:

根据市政协安排,现就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作如下汇报。

一、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努力做好结合文章。特别是进入2003年后,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势产业和产品资源,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关于培育壮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并制定了与《意见》相配套的《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和《考核办法》,在全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督导推进和考核奖惩体系。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培育发展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为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从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和管理体制创新、择优择强进行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支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和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重点扶持,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到647家,比2003前增加181家,从业人员10.2万人,年销售收入276.6亿元,出口创汇2.46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98家,比2003年前增加110家,年销售收入192.7亿元。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5000万元以上的58家,过亿元的36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省级7家,国家级2家;农贸市场发展到582处,年经营额150亿元;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320万亩,养殖基地4500万头只,带动农户76万户,全市已有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44%的农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二是培植壮大了一批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主导产业和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市场需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种养产业的培植和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瓜菜、林果、畜禽、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油料、甜叶菊、芦笋、中药材以及劳务经济等10大区域性主导产业格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纵深发展,主导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逐步发展,特别是以绿色无公害瓜菜、苗木花卉、奶牛、中药材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膨胀。种植业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100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的30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15万亩优质西瓜基地,以邹城为主的10万亩土豆、150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任城喻屯、金乡胡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基地,以任城为主的3万亩甜叶菊基地,以曲阜、泗水为中心的6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为主的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了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33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562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345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539处;林果业建成了1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90万亩干鲜果品基地和23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劳务产业形成了以泗水、梁山、汶上为主的30万人劳动力输出基地。

三是扶持发展了一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构筑农业产业经营的有效载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把扶持发展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研究会为主的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举措。市政府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的意见》,明确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呈加快发展趋势。目前,全市农村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200多个,其中管理比较规范、运作效果比较好的农村专业协会达到1010个。

第五篇:部门工作思路范文

党群行政部2014年工作总结

及2015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昭交集团改革发展年,根据公司改革发展需要,党群行政部始终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在部门领导带领下,在部门职工努力下,充分发挥中心枢纽作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2015年是昭交改革发展的持续年,面对新的组织构架、新的发展模式,党群行政部工作也将在新形势下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下面就党群行政部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做好办公室日常事务工作

党群行政部承载着集团公司大量的文稿、文档工作,切实做好文稿的撰写,文件的上传下达,认真筹备好各大小会议。2014年我部收发传阅文件1200余份,承办60余件,收发传真 300余份,归类各种文件文档353余份,认真筹备公司重要会议20余次,做好会前、会中、会后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开展。

(二)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

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下,不断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群行政部严格按照中心组学习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公司党委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集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上,2014年昭交集团荣获全国诚信企业的殊荣,涌现出云岭楷模马殿敏,最美司机马永富等先进人物及事迹。

(三)工会组织形式开展多样

2014年集团公司工会工作除了组织组织看望慰问困难、患病职工,发放福利、组织活动外,做好昭交职工优秀人员表彰推荐工作,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云南省医疗互助活动,并荣获“2004年至2014年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先进单位”。为了充分发挥工会作用,为昭交10名职工子女解决了入学

问题,同时在2014年“金秋助学活动”中,为7名困难职工子女申请了11000元补助,集团公司工会对22名职工子女进行补助共计11000元。

(四)团委工作有序进行

2014年,在团委号召下,充分发挥了年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功举办“平安回家.爱在昭交”及“成就梦想.昭交爱心伴你行”爱心客票资助公益活动,举办 “牵着我的手.快乐度中秋”爱心活动, “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 “展青春风采.谱励志人生”辩论赛活动,“感恩节”主题座谈会, 创建了“青年示范岗”,有效提升了青年职工的执行力与创造力。

(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2014年主办《交运时讯》12期,《昭交集团公司手机报》96期,完成集团公司网站改版工作,增加网络售票等内容,制作公司宣传片《昭交已在路上》、军训宣传片11部、武装工作专题片1部,编制《员工手册》,并对鲁甸“8.03”地震的相关工作开展对内、对外宣传,开发运用微昭交。与电视台﹑报社﹑网站合作开展外宣工作。

(六)其他工作

一是认真对待信访接待工作,真正做到为公司解难,为领导分担。二是完善昭交基层人民武装建设,完成民兵整组,按照公司党委命令,组织全员军训,积极组织自愿者参与鲁甸“8.03”地震救灾工作。三是充分发挥保卫室人员作用,积极参与和处臵各种矛盾纠纷,做到了那里有矛盾,那里就有保卫人员。四是积极做好集团公司后勤工作,包括水电费上交、维修、会场布臵等工作。五是加强公司事务用车管理,全年未发生公车私用现象。

2014年部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预期发展目标还存在差距。一是学习不够,创新意识不强,二是团队建设有待提高,三是工作方式有待转变,四是党建工作与行

政工作没能更好地发挥作用。2015年是昭交改革发展持续年,党群行政部在新的组织架构落地时必将按照新的发展要求转变部门工作职责,适应昭交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二、2015年工作思路

昭交自2009年以来,改革发展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2010年在董事长的带领下,在组织机构的变革下,党群行政部由九个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一直延续至今,始终发挥着中心枢纽部门的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然而,去年在中心组学习会上,董事长提出在变与不变中探索昭交的超越之路,其中需要变的是我们的体制机制和改革创新问题,不能变的是文化引领。通过与何君咨询公司合作,确立了新的组织架构,2015年党群行政部将一分为二,分为党群文化部和行政管理部,使行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加专业化和具体化,更好地指导昭交行政工作和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新的一年,在职能体系变化的基础上,部门工作将按照新的组织要求,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公司向前发展。

(一)各司其责,加强部门专业化建设

新的组织架构的实施,给党群行政部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改变了之前党建和行政工作一起抓时力不从心的局面。分开让工作上有了明确的分工,显得更加专业化,针对性较强。党群文化部负责企业文化宣贯、党群工作开展,可以全力抓公司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而行政部门专门负责集团行政管理机制和体系的建设,优化公共关系、IT等各个行政模块,并指导各事业部的行政工作。做到统筹全局,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备支持。

(二)把部门工作致力于企业改革发展中

要真正做到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开展工作,不管是行政部还是文化部都应该把大部分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融入管理流程,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

作的问题。党群行政部一分为二,是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分开有利于我们工作更加专注。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分离,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加强文化和行政工作建设,开展党的工作,加强行政组织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把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工作牢牢注入企业改革发展中。

(三)创新工作方法,转变思想观念

党群行政部独立后,面对新的组织构架,部门人员要加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工作效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经营工作大局。对新的部门要进行新的分工,防止出现职责不明的情况。

(四)提倡考核机制,增强部门工作队伍

2015年在新的组织构架、新的绩效薪酬、新的考核方式下,要想使部门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提高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有一套系统有效的考核机制做保证,让部门人员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

(五)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提升部门综合能力

2014年虽然部门也加强了学习,但坚持的力度不够,也没能达到预计的目标和效果。2015年根据新的部门、新的要求,可以转变学习的方式方法,运用行政管理工作、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部门活动。也可以通过对内培训,对外交流的形式来增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上一篇:企业仓库管理办法范本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