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案例分析

2022-07-02

第一篇:公务用车案例分析

公务员制度案例分析

一、肖利是某市政府机关的一位科员。2003年年初的一天,他对主管他的科长说:“尽管我对去年年终因自己工作失误而受到的行政警告处分有保留意见,但我认了,不准备申诉了”。半个月后,当科长通知他参加更新知识的培训时,他说:“我前几年在大学读研究生时各门功课成绩都好,专业知识扎实,我用不着参加培训”。他还说:“我将公务员的申诉与培训权利都自愿放弃了”。

肖利能放弃这两项权利吗?请作出明确判断,并阐明理由。

答:

(1)根据公务员权利可放弃的原则,肖利对年终时所受处分有保留意见,但不申诉,他放弃的是申诉权,属于可放弃的权利。

(2)又根据公务员权利不可放弃的原则,肖利准备放弃参加培训的权利是不妥的,培训是公务员必须享有的权利,不能放弃。表明他对公务员权利的规定理解不全面。同时,他强调在大学时的成绩好而不参加培训,也是不对的,因为大学学的知识到了工作岗位上只有一部分用得上,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完成新时期的工作任务。

二、某行政机关拟招考2名国家公务员,通过公布招考公告,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查,符合条件的应考者多达85名,最后经过笔试、面试等多道程序,结果有4名考生成绩优异,脱颖而出,进入被录用名单,但名额只有两名。于是主管领导和人事部门开会讨论能否全部录用这4名考生,你认为行吗?为什么?请用相关制度进行分析。

答:

首先,在录用程序方面存在问题,在经过考试面试后,还需对合格者进行体格与考察,即对考试合格者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考核,组织这些人员进行体格检查,以审查其健康状况是否适应工作要求,然后再提出录用名单并报相应级别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审批或备案。

其次,在讨论录用上名单时,要遵循按职位要求选人的原则,即应当要有职位空缺并按照招考职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及其任职资格条件来衡量报考者的德、才情况是否符合要求。根据编制和职位空缺的情况,在公布招考两人的情况下,不得随便更改录用人数,应当在这4人中优中选优。

三、一天,某县发生了原公安局局长李某的儿子因打架而致人死亡的事件。身为直接主管社会治安的部门领导,李某平时不但不对其子加以管教,反而在事发后直接参与处理,在当地造成极坏影响。为此,死者家属为讨回公道,拿起法律武器,最终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李某被撤职查办,其子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请问,李某为什么被撤掉公安局长职务?这一事件有何启迪?试用公务员回避制度予以说明。

答:这个案例主要是因为公安局长在涉及到与本人利害关系的法定情形时,没有申请公务回避。因为案件直接牵到他的儿子,是很明显的公务回避情形。在办案过程中,他不但不回避,还直接参与案件处理全过程,严重影响案件处理的公正性,违反了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纪律,同时也触犯了法律。

公务员回避制度是指通过公务员所任职务、执行公务和任职地区等方面做出限制性的规定,减少因亲属关系等人为因素对工作的干扰,保证公务员公正合法地执行公务的法律制度。

它主要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情形。其中,公务回避就是本案所涉及的制度。它主要回避的对象是:1.涉及本人利害关系的。2.涉及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人员的利害关系。3.其他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形。

四、小杨2002年9月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县公安局的国家公务员,表现比较突出,在当年的考核中即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经过了半年的试用期的考察,小杨被任命为科员,定为十三级。在一桩重大案件侦破过程中,小杨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里决定给予他记二等功的奖励。2003年年底,局里决定提拔小杨为副科长,并为他安排了为期十五天的初任培训。请分析在本案例中有哪些情况不符合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相关规定,为什么?

答:本案例中不符合公务员制度相关规定的是:

1.新录用的公务员在试用期内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效,只写评语,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在当年考核中补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当。

2.新录用公务员的试用期为1年,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方可任职,经过半年即

任职科员,不符合规定。

3.对公务员的奖励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并报审批机关审批。一般遵循一些程序:

(1)公务员所在单位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奖励意见,按照规定的批准权限,报审批。

(2)审批机关的人事部门审核。

(3)审批机关批准,并予以公布。局里决定给予小杨记二等功不符合规定。

4.2006年年底,局里决定提拔小杨为副科长,并为他安排了为期十五天的初任培训。初任培训主要针对新录用的公务员,已经录用并被提拔为副科长后不应当参加初任培训。

五、F市人民政府商务局主任科员甲某,2004年因参与赌博曾被纪委查处,但未有处理结果。在考核时,考核小组(局长为考核小组组长)认为其参与赌博的违纪情节严重,决定其考核等次为不称职。甲某不服,向考核小组提出复核申请。在复核期间,局长认为甲某问题不但严重,而且态度不好,决定给予甲某降职处理,甲某的职务由主任科员降为副主任科员,并通知甲某本人。于是甲某向F市人事局提出申诉,要求人事局撤销商务局局长对其作出的降职决定。但人事局不予受理,理由是程序不对。

请运用公务员制度的相关知识及规定,分析甲某、局长、人事局三方各自行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首先,局长对甲某做出降职处理违反法律规定,公务员降职是必须办理一定程序的,第一要由所在单位提出降职安排意见,主要包括降职理由和降职安排去向,第二要在上报之前征求本人意见,第三要报任免机关审批。局长没有直接下达降职命令的权力,且没有履行手续,这是不对的。其次,甲某进行申诉是可以的,但是一般程序是应先申请复核(到原处理机关),复核不服,再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关)。当然也包括径直程序即不服之后直接申诉到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或上一级机关。所以甲某的行为是直接采取了第二种径直程序,符合公务员法的要求。最后,F 市人事局的决定不符合法律要求。他有权受理该项申诉,在适用程序上,甲某并没有错误。

第二篇:公务员案例分析题答案

1.某县某局2006年为了 严格公务员管理制度,引进优质人才,录用3名新公务员,其中一名MPA毕业生安排在该局副局长职位,提升了该局的领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在考核中,有15%的同志评定为优秀,年底奖励一个月基本工资;绝大部分同志考核结果为合格,不再奖励;这样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题中有3处错误

第一处:“录用3名新公务员,其中一名MPA毕业生安排在该局副局长职位”——公务员录用只能是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而副局长是领导职务,不能在考核录用环节录用。第二处:“绝大部分同志考核结果为合格”——考核的等次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种。没有“合格”这种等次。

第三处:“绝大部分同志考核结果为合格,不再奖励”——考核为称职等次以上的都应该奖励一个月基本工资。

2.某县公安局公务员丁某2005年10月23日被辞退,并从11月起停发工资及一切福利待遇,但是直到2006年10月6日才收到辞退处理通知书。丁某于2006年10月7日向县人事局提出申诉。人事局认为丁某应当在被处理后

30天提出申诉,现在已经超过申诉期限不予受理。人事局处理正确吗?

判断:错误

理由:国家公务员提出申诉的期限是从接到人事处理通知书之日起算30日内,而非受到处理之日起算。丁某06年10月6日接到辞退通知书,10月7日提出申诉,没有超过期限。

3.海关老李本来担任秘书处副处长职务,后来领导认为他学历和专业知识都不能胜任这个职位的工作,因此把他调到办公室担任副调研员。老李认为自己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工作30年没犯过错误,领导不应该给他降职。因此向人事局提出申诉。人事局不予受理。人事局处理正确吗?

判断:正确

理由:因为副调研员与副处长是相同级别的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因此不算降职。因此不属于申诉范

4、某市体改委公务员老张因参与赌博被处以记过行政处分,半年后,国家体改委系统撤销,因此老张被分配到市计划与发展委员会工作,由于他已经改正错误,计委同时也撤销了他的行政处分。市计委的处理正确吗?

判断:错误

理由:其一,受到行政处分后表现良好不再犯新错误的,应该解除行政处分,而非撤销;其二,受到记过处分的,解除期限至少是1年,而题中的半年是不够的。

5.王某系某报社记者,被单位无故停发3个月工资,王某认为是单位领导对他的打击报复,遂向市监察局提出控告,监察局决定不予受理。监察局的决定是否正确?

判断:正确

理由:因为国家公务员控告的申请人应该是国家公务员。王某是报社员工,不是国家公务员。

第三篇:典型公务事迹案例

望奎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作为统一受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单位,担负着44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是望奎县服务基层的直接窗口,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立并运行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方便企业、服务企业”为宗旨,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严格管理,开拓创新,全力打造亮丽的服务窗口。两年来在中心主任刘博的带领下出现了好多感人而值得党员干部学习的先进事迹。

案例一:2012年3月,东方太格云豆罐头项目落户望奎并签约。接下来就是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为该项目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由刘博主任派业务股长迟建中同志负责该项目的一切手续的代办,在办理工商注册时需要法人代表签字,然而该投资方李总正在南方洽谈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需要半个月才能回来,如果这个字不签,后面所有手续将停止办理,会对该项目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将怎么办,就在这时迟建中同志提出一个想法,他要和工商局企业股股长李照东同志连夜乘火车赶往上海找李总签字,由于正是春运高峰期火车没有座,二人往返60小时的站票。就这样顺利的将工商注册完成。然而谁知道在回来的火车上迟建中的阑尾炎发作,坚持到哈尔滨时已经穿孔,医生说在晚到20分钟就会有生命危险。

数日后李总得知道此事后亲自带领董事、股东来看望迟建中同志,并送来锦旗以表示感谢,他感激的说:“你们这种真诚待人、淡泊名利、勤奋工作的精神是我公司全体员工学习的榜样,由于你们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让我的项目能提前竣工投产,望奎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来这投资我不后悔。”望奎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这种个人的魅力带动了窗口全体工作人员、带动了全部共产党员,在中心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案例二:2012年7月,百富达食品、药品包装项目负责人钱总,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消防验收,这个窗口负责人是消防队刘志业参谋,此时有一些数据不是很明确,需要到项目现场去勘查。到了现场钱总在前,刘参谋在后,当他两人先后走到正在拆卸的塔吊下面时,突然一个工人的大扳手没拿住掉了下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参谋一把推开钱总,钱总安全脱险,而下落的大扳手却重重地砸在刘参谋头部。瞬间刘参谋满脸鲜血,倒在地上,周围工人立即把刘参谋送到望奎县人民医院救治。经诊断,头部砸伤5厘米,轻微脑震荡。还好并无生命危险。

刘参谋舍己救人、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百富达项目的老总。亲自到医院看望,叮并嘱医务人员,一定要用最好的药物确保刘志业同志尽早康复。可见舍己救人是人性之大爱,更是当今社会价值的正面体现,传递着无私奉献的“正能量”。

第四篇: 公务员遴选案例分析题精解

【材料】

山西市某分管局领导两会期间公开表示“中国看病不贵”曾引热议;近日,湖南长沙市某局领导面对中国之声记者又有惊人之语。随着媒体监督的不断深入,地方各级官员话语中的“BUG”似乎也多了起来。这就引出了一道干部“说错话”的是非题:民众应当怎样看待官员公开言论中的纰漏和错误?

【问题】:怎样看待少数政府官员在特定场合讲错话? 【参考答案】:

一方面,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这是不可容许的。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政府官员天生就不能犯错,讲了错话就是犯了错,这是不可原谅的。这种见解中包含着一个假设,即政府官员总是对的。其实政府官员也是普通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认识也有其个性的一面,他们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总是对的。一旦某个政府官员在面对公众质询和媒体采访时,出于各种原因讲一些错话,只要不是本质性的重大错误,就不应当轻率地、简单地被处理。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讲了错话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批评,让他们在认识错误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公众也应调整心态,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二,还要秉持严肃的态度,决不能一味姑息和听之任之。公众人物讲了错话,就应当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评论和批评。对于具体的政府官员来说,讲了错话,就应当主动承认错误,就应当在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并且要以此为鉴,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力争不讲错话。

第五篇:案例:公务员考核

某市教育局在2007年年底进行了考核。它的具体做法是:先建立了由局长、副局长和局办公室主任三人组成的考核小组,再在全局考核工作会议上作了考核的动员与部署,然后由每个公务员(包括局长、副局长)对照考核要求进行述职与评议,接着由考核小组根据每人的述职与评议情况,相应确定了等次后,就将考核材料放入了每个公务员个人的档案里。后来上级人事部门在检查该局公务员考核制度的落实情况时认为这次考核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请问:此次考核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提示:

考核主体的问题。

考核内容的问题。

考核程序的问题。

机关在考核时可以设立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由本机关领导成员、公务员管理及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和公务员代表组成。

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和公务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考核情况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建议和改进提高的要求。

由本机关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考核委员会确定考核等次;

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公务员,并由公务员本人签署意见。

上一篇:高温中暑应急预案下一篇:岗位职责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