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

2022-09-02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学校小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小课题研究总结

本学年,我校继续遵循“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工作”的教科研管理思路,重点培养和扶持了今年上报并立项的小课题。

本学年我校继续抓好以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放手给教师自主开展研究,准备好过程性材料,学校在学期末进行了过程性检查并进行评价。

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课题”,引导教师从计划到反思,以科学的方式探索问题的解决或现象的改变,追求经验的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回顾走过的路,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1、培训选题,确定立项小课题

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上级教研部门关于“小课题研究的意见,针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小课题的选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辅导,使老师们懂得了“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选题,经过了“困惑”——“问题”——“课题”三步曲:首先,我们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组织教师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疑点;然后,让老师们进行思维加工,并提出问题,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最后,指导教师分析背景,查找资料,形成课题,编制计划,填报《小课题研究立项申请表》。其间,我们对各学科所选的课题进行了严格的筛选。

2、抓行动、抓反思。

立项后,教师尝试进行行动研究。学校每周开展小课题研究,供各课题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总结经验、发表见解、交流心得,同时老师们也跨课题、跨学科发表见解。

我们围绕小课题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协作研讨活动,为研讨活动作准备,展开课题研讨,以学科组成员互动的形式展开,一般程序为:中心发言人发言——课题小成员补充发言——参会者提问与互动——组织者总评。这一生动活泼的互动式学习形式,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采取了研讨课的形式,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

课题组通过大型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反思,分享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改进研究方法。对典型的课例,还采取现场诊断的形式进行指导。

3、抓检查、抓评估。

为了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我们学校成立了跟踪检查小组,抽查听课和查阅记录、跟踪研讨活动等方式检查工作,便于了解教师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阶段评价。目前,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初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二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用的方法;三是积累了初步的小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指导及各位老师的积极参入下本学年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精心计划用心总结,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 每位教师都做好详尽可行的计划,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通知每一位教师,在研讨时,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及时把教研的成果纳入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各位教师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讨方式,围绕学生的习惯培养及能力提高,扎实有效。

3、研讨活动效果显著,资源共享

每一课题发挥本教研的优势,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促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达到教研兴校的目的。各学科对知识点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针对作业的回顾反思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际有效的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本学年小课题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个别学科组研讨活动有的老师参入态度不积极,教师的个人发言材料偏离研讨主题。

2、课题组集中活动次数偏少,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不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集的材料单一。

4、活动过程学生材料过少,没有学生反馈的资料。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需做以下改进:

1、提高学科组成员的参入意识,针对每个学科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摒弃偏离主题的发言。

2、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资料贯穿始终,注重平日的积累,特别是学生资料的积累,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动态。

3、可以把平日备课组集体研讨的问题积累归纳,抓出重点,提高研讨的效率。

总之,一年来,中心校的指导,小课题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师的教育思想日臻科学,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合理使用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思想,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理念,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桂庄学校小课题研究培训

根据市教育局、镇校办关于小科体研究工作的精神,我校坚持“科研为先、质量为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进一步加强课题的有效研究与过程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科研活动,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精心打造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力争使教科研工作有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新的高度。

一、领导高度重视,狠抓课题研究。

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身先士卒,参与课题实验。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二、倡导让学习引领研究

倡导让学习引领研究,建设学习型组织,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采取集体组织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广泛学习和专题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科研的校本培训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学习的良好氛围,丰富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通过推荐科研书目、确立专题学习讨论、推荐优秀教育网站等形式让一线教师接触教育理论。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每周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时间,开展课题同类文献的学习。坚持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边研究边学习、边学习边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与研究水平。

三、加强教研、科研整合,落实研究过程 正确理解教研与科研,科研教研化,教研科研化,教育科研是对教学工作的深刻思考或反思的一种特殊形式。继续将课题组的日常研究纳入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的常规管理之中,全面关注课题研究进展。全体教师要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我们力荐以“问题求解模式”开展教育科研,即走“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教学研究,解决问题→教学实践,发现问题”之路,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使课题研究过程成为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教师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的必经之路。

1、进一步提高日常科研工作含金量

坚持教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切实解决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融进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尤其是利用好每周一次的课题组活动时间,要做好“二定”,一是定时,确保一定时间;二是定人,确保课题组全员参与。(杜绝无安排或活动空洞等现象,各教研组长、课题组长负责好课题活动,各学科分管领导切实加强过程督导。)各课题组切实组织课题研究研讨,对课题研究中的研究盲点或难点问题集思广益,切实加强实践与研究。课题组长善于将课题各研究点落实到各课题组成员,让各组员明确研究任务,并完成相关学术点的论证工作。

2、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课题指导包括课题立项申报、过程研究与结题、论文写作等方面,积极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参与并非参加,要加强教师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

3、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紧密结合。

(1) 开展了“课改论坛日”活动,教师们围绕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促进了学校课改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开展“同课研究”,即同一年级老师们就同一教学内容,先开展集体研究,然后在学校举办的“同课擂台赛”上一一展示,课后再围绕同课反思,从中探求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策略、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四、要加强课题研究的绩效管理

根据《教科研工作考核意见》的要求对各课题研究教师的教科研工作进行考评,及时做好考核反馈。一方面,使之成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考评小结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弘扬先进,激励教师更主动、更科学地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质量。

1、进一步完善课题负责人制度

课题负责人是一项课题的灵魂,负责课题的全程管理任务。学校给予课题负责人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各课题负责人要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意识,积极有效地开展好一系列活动。

2、绩效管理,完善课题考核办法

在过程管理中,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小学课题管理办法,完善教育科研考核办法。采用基本任务核定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力争做到保质保量。本学年,课题研究人员的学年考核通过课题组的整体考核及研究人员的分项考核来确定其考核分与教分。作为教师个人更注重“三个一”的绩效考核。其他的成果视其获奖情况予以加分与认定。学校在课题组考核中,淡化数量,更重视教师研究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质量。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过程的原则,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以提高科研质量。

五、课题开展存在的问题

1、理论水平欠缺,理念更新不足。

2、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不够规范,研究的力度不够。

3、课题的研究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

六、今后努力方向

1、以课题带动学校的科研,实验班的研究成果向年段、全校辐射。增强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激发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加强业务进修,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挖掘教师的底蕴,把握新一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提升学校科研的层次,形成特色。

2、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3、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健全科研管理、竞争与激励机制,对教师的要求体现层次性,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学校要加强督促、检查落实,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多方法、多手段地开展实践和研究活动,力争学校重大课题获得较大成果。培养说写能力,增强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完善人格素质,实现自我价值。

4、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第三篇:个人小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方案

郭莉芳

小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设计者:郭莉芳

课题名称: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但一味的只传授现成知识,在教学包括实验教学中按“验证式”组织教学,过份强调了全体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与表述:

“小课题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选择一些可用所用知识、现有仪器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小“热点专题”作为一种载 体,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开展小课题实验教学,在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 练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品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方面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961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在哈佛大学举行的 纪念演讲中,提出更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Teaching ofScience as Inquiry)。“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 者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实验教学。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 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 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对帮 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方面确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高中全体学生,主要是自己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

“小课题实验教学”的程序内容包括主程序和辅助程序两部分,主程序是在 教师指导下,围绕一定课题让学生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辅助程序有图书情报检索 和小论文的撰写等。课题的难度宜由浅入深,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挫伤他

们的积极性,主程序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选题关键,其它三步也是缺一不可的。

六、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选题,即提出问题

第一, 专业性选题。第二,社会生活中选题。

2.分析选题,决定研究方向,论证方案制定计划

选定题目后,即开始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预期目 标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结合题目存在的问题,构思设计试验方案,并与学生一起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得到的结论,再修改进一步论证

3.实验或论证

方案获通过后,若需要实验的,排出时间表,确定相关仪器、药品进入试验 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做好记录

4.结题

实验完毕,随即指导学生总结成果,写出有理有据的课题研究

报告,做出作品或完成小论文或写出调查报告,附设计制作构思及其说明。

七、小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总结、论文、课堂实录、教育效果等。

3、各类获奖的材料、证书。

“小课题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三个关系:

1.自主与引导的关系。2.过程与结果关系。3.个体与全员关系。

“小课题实验教学”预期结果:

1.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2.初步训练了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4.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学习。6.可带动其他同学对化学生活的关注与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自主性、主动性。

第四篇: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富蕴县双语寄宿制中学小课题研究相关培

训实施方案

为落实课改精神,引导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落实我校提出的“教、研、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究模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学科组长原则上就是课题负责人。教师个人也可以单独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小课题研究流程

1.选题。填写相关的小课题研究方案。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学科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教科室提交《富蕴县双语寄宿制中学小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学校教务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务处将对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中期小结)。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周期属于一学年的,要开展中期成果鉴定汇报会),学校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学校教科室;(3)学校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要进一步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富蕴县双语寄宿制中学

2013-8-12

第五篇:初中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中学理科组人员:熊贵洪 宋海山 李先明 贾宝强 牛强 严勇虎 张倩 王月月

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师教育教学一线实践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要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课题名称

培养学生数学推理、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素养

二、课题的提出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想到问题的结论,但是不能说清思考的过程,不能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尤其是很多学生只重视问题的结果,却忽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有的学生会说不会写或会写不会说,渐渐地就走入了不敢说、不想说、不会说、不能说的误区。针对以上问题,我确定了“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合情推理能力养成”这一课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方面,学生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及书面表达能理能力,使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规范答题的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建立空间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形成严密抽象的推理形式。

五、课题研究过程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制定计划要求。(2)制定研究方案

2、试验阶段:(1)实施具体方案。(2)反思经验与不足。

3、总结阶段:(1)根据课题研究,观察学生在合作交流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变化。(2)对课题进行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实施过程

首先,我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成因采取谈话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主要总结出四大成因:一是心理素质差,虚荣心强,怕答错或答不好而被同学或老师笑话。二是性格内向,不想或不敢表现自我,或没有机会发言渐渐封闭自我。三是对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不能有条理的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四是没有严谨的学习态度,不会走就想跳„„不会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

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新课程加大了实验几何的内容。因为它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同时降低了几何学逻辑严谨性的要求,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从数学活动中获益;而且通过活动掌握空间性质,更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类比,以及创造力等,这些明显的长处日益受到重视。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方案及报告。

2、案例分析及论文。

1.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的实践与研究 2.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 3.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的研究 4.“问题串”式教案的设计 5.概念引入方法的探索

6.对教材“课题学习”教学策略的分析

7.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 8.课堂引入中情景创设的研究

9.教学设计中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1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个案分析 11.培养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案分析 12.对教材例题处理策略的研究 13.课堂教学中即时反馈策略的研究 14.课堂教学中知识探究的运用研究

15.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16.课堂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17.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18.概率教学方法的研究 19.统计教学方法的研究 20.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1.中小学衔接教学方法的研究

22.课堂教学中教师“小结”的策略研究 23.数学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24.数学预习的策略研究

25.学生数学小论文撰写的策略研究 26.教学设计关注教学目标的策略研究 27.课堂观察实施策略的研究 28.数学教学中使用“学案”的研究 29.复习课教学课例分析的研究

30.初中学业考试题的特色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31.“变题”的方法与技术

32.学生试卷自主分析及其实效性研究 33.以教学诊断为目的的试卷分析研究 34.数学单元测试命题其诊断功能的实践研究 35.初中数学优化学生思维的实验研究

36.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目标与方法目标的整合研究 37.初中数学教学三维目标达成的微格监控与应对的研究 38.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39.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40.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调查与实践研究 4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媒体技术的优化策略研究 42.本地学生与外来务工者子弟的学习习惯对比分析 43.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细化的对比研究 44.数学课标理念行为化的实践研究 45.基于减负增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46.基于教材理解的范例设计研究 47.基于教材理解的概念课教学的设计 48.基于教材理解的复习课教学的设计 49.青年教师成长个案研究 50.数学教研活动创新的实践

上一篇:小学语文总复习指导下一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