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性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才竞争成败与教育改革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四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着力引导现代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

突出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刘云山在会议总结讲话中要求:“要突出主业主课,着力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强调:“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学首要任务。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这些关于党校主业主课的论断是对党校办学的科学定位和对党校工作重心的精准把握,指明了党校工作的任务抓手和发展方向,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各级党校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就要必须找准、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重心,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好两个问题:思想认识上解决好为什么要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问题,明确党校抓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具体行动上解决好如何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问题,明确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要抓手。

思想认识上解决好为什么要抓好理论教育

和党性教育的问题,充分认识党校抓好理论教育

和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客观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如此,改革开放新时期更是如此。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和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那如何锻造这样一支信仰、信念、纪律、担当如铁的干部队伍呢?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要发挥好党校培养干部的政治优势,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这一切都需要靠强化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来完成,靠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传统、党的作风来实现。由此可见,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客观需求和逻辑起点,也应该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方向坚定不移地长抓不懈。

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姓党根本原则的必然要求。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做好党校工作的根本遵循。这一根本原则要求党校必须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要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这就决定了党校不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和培训中心,必须从党校姓党这个政治高度突出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不动摇,不能偏离这个主业而去教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感兴趣的东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甚至在政治上发生偏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或许工作和生活中还需要他们掌握其他方面的多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是党校该解决的问题,党校就是要抓好主业、上好主课,切勿耕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从最早成立安源党校、北京党校这两所党校,到如今建立从中央到县市的党校体系,党校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批领导骨干,党校也将自己打造成了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以及领导干部锤炼党性、提高素质的大熔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党校储备了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优势人才,建设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与此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经验,并在干部培训的实践中经受了考验,形成了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主业主课的党校特色和优势,这也是党校的看家本领。当前,我们党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审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就更加凸显了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一特色和优势的不可替代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紧紧抓住、妥善用好这一优势,更好地保持、巩固和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

具体行动上解决好如何抓好理论教育

和党性教育的问题,准确把握党校抓好理论教育

和党性教育的主要抓手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关键。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其知识、修养、素质、方法等都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对党的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优秀教师队伍。一要模范践行党校姓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最重要的就是把党校姓党坚持好。”要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只有自己讲党性才能讲好党性课。二要实施“名师工程”。要想建设一个具有引领性的学科必须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名师。就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而言,就是要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建成一支具有党校特色的专家队伍。三要善于利用多种资源。从目前各级党校自身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看,很难满足干部队伍培训的新需求,这就需要善于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补充党校自身师资力量的不足,如每年安排党委班子成员到主体班讲课,选聘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知名专家担任党校兼职教师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凡是能够提高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水平的资源都可以拿来作为党校教师的补充,壮大党校师资队伍。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基础。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一要突出其主课地位。就是要在整个培训的份额占比上处于绝对的引领地位,按照《意见》要求,所有主体班都应当在教学安排中充分体现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要在党校的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二要打造精品课程。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不是泛泛的基础教育,而是党校工作的重心、教学任务的主课,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关的精品课来引领和支撑,通过精品课树旗帜、打品牌,带动党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样才能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学科做大做强,做出党校优势和党校气象。三要做好教学布局。虽然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主业主课,但并不是所有的相关内容都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布局上应该有主次之分,如理论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把经典著作导读课作为重要课程,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党性教育不低于总课时的20%,要把党章教育作为必修课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布局。

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途径。党校在长期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形成了不少成熟的教学方法。但是面对作为教学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不断发展、高科技设备和理念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培训对象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持续提升等现实的教育培训形势,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也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一要准确把握教育新特点。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既有其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吻合的新特点,这种特殊性往往是教学上的最佳切入点,如国情、党情、社情的新变化在教学中的体现等。创新教学就要把握住这种特殊性,找准切入点,把普遍规律与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殊性相结合,实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二要善于创新教学载体。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学载体也跟着水涨船高,曾经流行的多媒体教学也隐隐有被网络自媒体超越的趋势,创新教学方法就要善于用好这些新的教学载体,传统手段与现代化平台相互结合、交互使用,甚至将课堂突破教室的限制,放到网络上、QQ上、微信上、手机上等。三要交互使用多种方法。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方法众多,即使是针对某一课题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案例式、讨论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多种方法的交互使用,对同一课题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体验,让受众把握精髓,吃透原理,升华境界,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效果。

切实解决问题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生命。一些教师在进行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课堂上的大道理讲不过学员的小道理,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关键就在于教师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欠缺,说服力不强,甚至自己都不能真信真用,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切实解决问题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生命。一要解开思想疙瘩。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不深,对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掌握不透、对共产党人的“心学”修养不够,导致一些同志思路不通达、思想有疙瘩,甚至对党的理论政策产生怀疑或不自信。这都需要用系统的、正确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进行灌输和引导,疏通思想,解开疙瘩,敢于发声亮剑、善于释疑解惑,让党的旗帜始终在思想阵地上高高飘扬。二要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所在就是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一些同志之所以对党的基本理论不能真信,归根结底还是在真用上出了问题,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上出了问题。因此,党校教师在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中,不仅仅充当理论知识传导的角色,更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有意识地用理论知识解释社会现象,解答学员遇到的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让人信服的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甚至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和分析,学会用基础理论分析社会现实特别是当下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指明发展方向。要凸显党的理论优势,就要不仅仅用过去和现在的事实来印证,还要据此为受众扫清迷雾,指明发展方向,解决将来会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就是要让接受教育培训的领导干部坚定“三个自信”,让他们坚信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抓好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保障。作为党校工作重心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必须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才能确保运行良好、取得实效。一要制订教学大纲。想让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真正起到主课的作用,立住主业的地位,必须要制订一套系统的教学大纲来加以指导和规范。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教学大纲,对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具体应该开设什么课程、每一门课程应该怎么操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指导,往往各个党校各行其是,随意化、碎片化倾向明显。零敲碎打不是主业主课应有的气象,不过可喜的是,中央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并在《意见》中进行了强调。二要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虽然全国党校系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甚至有些地方有渐行渐弱的趋势,与高校的学科体系建设相比,党校有着明显的滞后,整体处于一个无教学大纲、无学科体系、无统编教材的散乱格局,需要借助贯彻落实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的东风逐步将学科体系统筹建设起来。三要完善制度保障。针对领导干部学员建立一套集监督管理、教育评估、考核评价于一体的制度体系,特别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有别于普通的知识传授,在考核考评中不能简单地以掌握知识点的多少来评价,要以创新精神探索一套独有的考核模式,将党校的考核与党委组织部门的考核相结合,健全考评结果运用机制,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确保“不仅能够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而且能够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

(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

责任编辑:高 莉

作者:陈振一

第二篇: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

摘要:人才强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才竞争成败与教育改革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四种教育概念的内涵,着力引导现代教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

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的基本概念有相似性特征,但也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在理清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对教育发展的启示。

1.基本概念辨析

1.1超常教育

我国超常教育的概念是1978年“少年班”这一事物发展而来的教育,超常教育对象是对某方面有超常能力学生的教育,超常教育为了适当教育对象的超常发展提出的教育。超常教育在本质上贯彻了差异化教学与分层教学的理念,强调在集体教育的理念下满足学生的特殊发展需要。首先,超常教育有加速教育的特征,以个别录取的方式进行某领域的快速教育,跳级学习、提前毕业是超常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超常教育有短期培训的特征,有时超常教育不脱离正常的集体授课制,把超常生集中起来进行短期培训。例如,我国风靡一时的奥林匹克数学班教学等。但是,超常儿童的鉴定仍然是制约超常教育的重要因素,如何在后天教育环境中有效的改变超常儿童的弱点是教育工作的难点。

1.2英才教育

英才教育由于地域不同,因此对英才的理解不同。一方面,英才教育是流于欧美的教育理念,英才教育主要指的是某方面获得高度评价的群体。英才教育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价值,强调从受教育者的权力、财产和地位等构建教育类别,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是英才教育的主要倡导实施者。另一方面,英才教育的理念通常可以理解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具有较好的创造性的教育对象。英才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拓展的,英才主要指的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能力的专才。英才教育是与大众教育相对应的理念,但其本意更多的指的是对有天赋才能的人的教育,现代英才教育理念更多的指向于对幼儿的某项专长进行培养,注重每个孩子都是专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成为新时代英才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解,注重培养幼儿的使命感和做人做事性格魅力。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好,德国在倡导优化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更注重运用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专业性技能。

1.3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主要指的是针对高智商天才开展的教育,通常指的是对智商超过140的群体开展的教育。这些天才在某个特殊领域通常有独特的本领,天才即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也有一个根据天才特点进行独特培养发展的过程。历史上英国的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天才教育理念下培养了牛顿、达尔文、英王伊丽沙白一世等科学、政治等精英。美国与前苏联也开展过天才教育。天才教育的理念不应理局限在天才儿童教育的观念里,天才教育本质上是特殊教育,是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优化资源配置而制定的独特培养策略,天才教育不是通过遗传因素来决定开展的教育。当前天才教育的范围还小众化,是对智力处于中上等且身心健康儿童开展的教育。天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特殊才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现代天才教育的理念逐步的转变为全面发展的教育,天才教育的内涵也由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注重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价值,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价值的整合,达到从关注传统的自然禀赋到关注后天学习环境的目标,注重以多种方式推动幼儿智能多元发展。如果说天才教育是注重发展幼儿的某些天赋,那么超常教育则赋予天才教育以具体的形式,基本质上都是对幼儿某些特征的培养。

1.4资优教育

资优教育属于地域性的概念,资优教育主要指的是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开展的优质儿童的教育。泛指对有一定的思维力、能够进行思考、判断、推于是活动幼儿开展的教育。资优教育与天才教育从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资优教育也不是针对特定集团儿童开展的教育活动。但是,资优教育不会使人们像天才教育一样产生误解,资优教育的概念更有科学性,资优教育强调做好教育准备工作,注重集中教育工作的注意力,强调构建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资优教育更注重满足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强调培养幼儿的多种兴趣,注重在提高幼儿思维清晰性的基础上达到优质教育目标。资优教育的分类多样,包括智能资优教育、艺术资优教育、创造力资优教育等。资优教育更关注幼儿的特殊才能。港台地区的资优教育还是大众化的教育,不设置教育门槛。

2.指导启示价值

2.1尊重学生个性

无论是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还是资优教育,都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资源供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在信息化、创新化的时代已经发展到新阶段,现代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注重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层次进行教育资源的供给。首先,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与资优教育都有阶段性的特征,都注重个人潜能素质的开发。其次,四种教育方式教育注重对学生个体的鉴别,强调挖掘出学生身上最优势的资源,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多维评价与以用为本成为新时期教学的指导理念。因此,超常教育、天才教育更注重向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的方向转换,我国更注重拓展英才教育的理念,强调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基础上,更好的挖掘学生的特长,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

2.2优化教育模式

无论是天才教育、超常教育、英才教育或资优教育,其本质上都是围绕着幼儿的性格特征和资源禀赋给开展才针对性教学活动。从本质上都强调在后天给优质幼儿以积极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目标,首先,应当设置弹性的教育机制,注重合理的调整优质幼儿的教学进度,能够以适当的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的教学形式来压缩减化教学内容,控制不利的教学因素,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目标。其次,资优教育与英才教育更注重分组教学,强调构建有效的班内分组或者自组教育群体。超常教育与天才教育更注重某些特别课程的供给,强调强化提供超越一般的教学内容,教师更注重运用个别指导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根据学生的特征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第三,现代教育更注重在微课、慕课机制下打造兴趣培训班,强调建立各种教学实验班,丰富各种类型的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相关知识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个性化活动能力水平。

2.3强化资源配置

提高教育工作有效性,还要在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理念辨析的基础上优化学制,科学的设制课程,在优化知识供给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下功夫,注重以必修课为主,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活动内容。其次,实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更好的发挥班级授课制与个体指导的具体价值,从而形成完善的指导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

结论:超常教育、英才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概念在本质上有相近的特征,应当顺应每个人的具体教育需求,注重将天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在挖掘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曹原.美国英才教育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施建农,徐凡.超常儿童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5.

[3]蔣明珊.普通班里的资优教育之一:我的研究经验与观点[J].资优教育季刊,2010(115):1-7.

作者:范静怡

第三篇: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

作者:明小艳

上一篇:能源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通信原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