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会民生热点

2022-07-05

第一篇:聚焦社会民生热点

暑期社会实践 聚焦民生热点

聚焦社会热点保障改善民生

深入社会,了解民生,增强责任感;调研热点,透视生活,磨练意志力。在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山大学子牢记自身使命,积极响应社会和学校的号召,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综合创新能力,在参与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关注弱势群体,维护公平正义,弘扬人文关怀

走近农民工群体,调研农民工生存现状,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7月5日起,山东大学“益暖泉城”赴济南农民工生活现状专题调研实践团奔赴济南天桥区、历城区、历下区等各地,完成走访调查,关注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地位。7月5日起,护理学院“天使在行动”支教团队已经到达山东省定陶县留守儿童学校,为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和关怀。

关心残障群体,践行责任精神,志愿教育服务。7月4日起, “爱心系童心,温暖万里行”社会实践团队关注特殊儿童发展,在威海儿童福利院积极开展康复和护理工作。7月2日起,管理学院“铭心阳光”社会实践团队,走访残疾人工作者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创业就业,调研分析残障人士心理状况。

走进女性群体,关爱女性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公共卫生学院“守护天使·关爱女性”社会实践团队自7月7日进行了女性健康的宣传调研活动,获得一致赞誉。

透视民生热点,关注医疗建设,倡导健康生活

深入基层药房,探索药品供应体系,了解基层基本药物制度。自7月1日起,环境学院“本草纲目”团队对济南市医院和药房的药物仓库进行了过期药品政策制度及实际处理调研。生命科学院“健康使者”实践团队自7月2日赴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机构调研市场中存在的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非法经营的情况。

聚焦医疗纠纷,体验服务监管机制,切实评价医疗保障水平。7月2日起,药学院赴济南市医患沟通情况实践调研团在齐鲁医院、省立医院和千佛山医院以实习的方式深入开展医患沟通实践调研并取得部分成果。自7月4日起,“白衣的使命”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市中心医院进行调研,开展座谈会切实了解在职医生的职业观与日常的工作情况。

调研献血机制,促进医疗血脉循环,感受志愿公益奉献精神。电气工程学院“公益献血”调研团队自7月3日起登上泉城广场流动献血车,开展助理及调研活动。山东大学“南丁格尔”志愿服务调研队自7月3日起来到英雄山献血屋,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调研,为后续活动调研做铺垫。

服务社情民生,聚焦百姓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亲历便民服务,体验社情民生,感受社会服务便捷。6月31日起,山东大学“畅行者”济南公交调研团在烈日下奔走于各个公交线路,开展对主干线上主要公交的全程追踪调查顺畅情况。 “电力家国事,民生关我心”社会实践团队自7月3日全面调研济南电价,关注百姓生活。调研饮食安全,强化责任意识,分析食品安全形势。

情牵百姓餐桌,关注食品安全。6月28日起,"油系人生“社会调研团队前往四季花园开展地沟油调研及鉴别知识普及宣传工作。药学院“山药”食品安全调研团自7月1日分别前往玉函银座 、泉城广场等人员密集地开展食品安全调研。

以关注社会热点的方式承担国计民生的重任,体现了山东大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德性和人文情怀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彰显了山大学子力承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品质,树立起

青年学生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聚焦社会热点助力和谐中国

——《辩证看务实办》读后感

“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房地产调控如何坚持?”、“看病费用如何降低?”、“素质教育如何推进?”、“道德风气如何提升?”、“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环境污染如何克制?”、“反腐倡廉如何深化?”《辩证看 务实办》这本书直击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直击

第三篇:理论热点面对面(八):社会建设 民生为重

理论热点面对面

(八):社会建设 民生为重

作者:主讲:国„ 文章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点击数: 2608 更新时间:2009-6-29 本期导视: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人民生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党和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解决好民生问题。十七大的召开,进一步确立了民生问题在党的未来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地位,那么如何解读十七大中所提出的民生政策呢?敬请关注国家行政学院刘峰教授为您精彩讲述《社会建设 民生为重》。

讲坛实录:

[主持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理论热点面对面》。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来分析重大问题,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谈的是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首先为大家来介绍今天走入我们演播室的主讲人,他是国家行政学院的刘峰教授。

[主持人]:刘教授你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民生近年来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大家都非常的关心。我们国家和我们党都把民生问题提升为最重要的任务,我们特别想问一下刘教授,您给我们分析一下,党提出这个社会建设、民生为重的这样一个执政理念,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而社会建设它具体的内容又包含哪些?

[刘教授]:社会建设它主要包括: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完善社会管理,调处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这些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包括这些方面的改革和建设。社会建设的重点在于民生,社会建设它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大家注意到,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社会建设,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把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再加上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大家都听得出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温总理也特别地强调,政府的职能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块与社会建设最密切相关的职能,(把它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可见,党和政府工作的思路,这个工作的部署更加关注民生,更加关注社会建设。那么这一点,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主要的是它体现了民情民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样一种客观的规律。

那么我还要给大家强调一下,社会建设它一定是以民生为重的,只有解决好跟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这些利益问题,生老病死,一会儿我会展开。把这些民生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够真正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种理念,才更能够真正调动包括在座的诸位,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才能够真正地体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才真正能够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样一种内在的要求。社会建设刚才讲了包括这六个方面的一些主要内容,它的重点是民生,而民生的重点是什么呢?我概括为五个有,这就是诸位都很熟悉的,首先是学有所教,教育。然后劳有所得,劳动、就业首先人要有劳,有劳动的机会,劳动的岗位,然后劳有所得,就业分配。第三病有所医,健康是我们的一个目标。第四老有所养,社会保障。最后住有所居,也都是诸位所关注的。所以社会建设重在民生,而民生的重点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五个有。

[解说]: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近几年来改革发展的辉煌成就确实可以用“关注民生”来概括。2002年底,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此后,中国一系列史无前例的重大民生举措受到了全球瞩目:比如抗击非典、取消农业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新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十七大开幕以来,数以百计的海外媒体更是从胡锦涛的报告中解读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国共产党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将更加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社会建设,民生为重中五有的提出,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政治取向。那么对于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民生政策,我们该如何解读呢?请继续关注国家行政学院刘峰教授将为您精彩分析《社会建设 民生为重》。

[主持人]:民生问题,它确实是一个关乎社会安定团结和稳定的根本问题,也是关乎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大局的问题。可是作为我们老百姓来讲,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地在继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听到这样的声音,上学很难,上学很贵,好不容易我考上大学了,这大学毕业了工作很难找,这一毕业就等于失业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知道刘峰教授您做何评价?或者您有什么样的看法能跟我们分享,另外我想请您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谈一谈十七大报告当中是如何来解决就业和教育这两大,大家都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

[刘教授]:我觉得十七大对这两个问题,都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先来讲一讲大家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根本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基础之基,基石之基,所以我们先来谈谈这两个问题。十七大所制定的就业的政策,首先有这么三个原则,政府创造条件来促进就业,劳动者自己要主动地自主择业,还有第三条也少不了,要靠市场来调节就业。关于这一块我想分四点跟大家交流,第一点要改变就业的观念,尤其是在座的大学生、研究生,每一个人都要改变就业的理念,就业的观念,不是都进科学院,都去当公务员,那才叫就业。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对两年前、三年前经常出现的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去卖猪肉,是不是丢了大学的面子?我倒不这么看,我觉得大学生、研究生,不管是去养猪,还是卖猪肉,还是养蘑菇,还是到其他一些什么地方去打工,这都是就业。尤其十七大提出来,自主地择业,这是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研究生的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境界,不是那种空头的大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改变就业观念,进入一些服务的行业,灵活地择业,多种形式地就业,这种服务行业,它浪费的消耗的资源少,容量也大,形式比较灵活,比如现在咱们都强调养老,你给那些养老院也好,孤寡老人也好做一些物流的配送,做一些心理的辅导,做一些方方面面的服务,我看就有你的价值,我看你就能赚到钱,你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岗位,我们要打开思路。这是我讲的第一点,要更新就业观念,多种形式来就业。

第二点我觉得十七大报告,有一个亮点大家一定关注到,以前没有提到,更加强调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能体现你的价值,你的能力。不仅自己就业,而且能带动别人就业,给国家带来税收、带来就业,你看你的贡献多大,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十七大报告我觉得鼓励我们、希望我们能够以创业带动就业,我觉得能够开阔我们的思路。

我讲的第三点就是要把就业的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不仅要重视(到)中小企业去就业,而且重点要放在中小城市。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农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其实很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今后不是转移到大城市,而是转移到中小城市。比如地级市,尤其中国2000个左右的县城,这要求不高。中小城市,还有一个中,那就是中小技术,这个词是我造的,不存在小技术,其实就是中低技术,不要动不动高科技,真正的就业还是需要中科技,那种难度不太高,经过努力就能掌握、就能转化成产品,转化成商品,转化成钞票,转化为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中小城市、中小技术,我看加起来就能解决大问题,真正增加就业的岗位,容纳人数最多的一定不是大企业,肯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更需要人才、更需要诸位。而且中小企业大家放心,工资也越来越好,待遇也越来越好,企业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我们应该看到这个进步,看到这个事实。

[解说]:就业再就业一直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十六大以来,相继出台的优惠政策,帮助大批城乡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业或者再就业。作为劳动者来讲改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也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受到2008年金融风暴等各种因素的袭击,当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2009年将是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一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再加上其他没有就业的人员,2009年至少有2400万人待就业。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刘峰教授将结合十七大中的有关就业政策,继续为您精彩分析《理论热点面对面》之《社会建设 民生为重》。

[刘教授]:教育我想说的第一点,你注重了职业教育,注重了高等的、中等的职业教育,不要一说教育就是高等的,既有高等也有中等,甚至低等的职业教育都需要。我觉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那些素质很高的、社会需求的那种技工,中等技工、高等技工,社会最需要。你到东莞看看,你到温州看看,这些人最吃香,最有需求。

所以我下面要讲教育的第二点,那就是教育它应该是个公共物品,公共品,公共服务,公益的性质。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咱们直说,教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国家一定要给东部的、中部、西部的,给富人也给穷人提供教育这种产品,所以这几年咱们国家在教育经费这方面,是有着明显的增加,你们印象最深的你看这几年,减免学杂费,2005年从八百多个贫困县开始,2006年到了西部,部分中部也减免学杂费,那么2007年就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农村,包括最富有的东部。你孩子上学也减免学杂费,两免一补,一个是减免书本费,一个是减免学杂费,那一补是补什么呢?大家还记得,就是对那些寄宿的学生给予相当的生活补助。近几年有1.5个亿学生从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得到实惠。

[主持人]:刘教授,关于民生问题,还有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就是人民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了,人们普遍认识到有健康才有未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个现象,现在看病难,看病还是贵。还有一个问题随着咱们中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在越来越飞速发展,旧有的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旧时候的家庭式的养老形式也被冲击着,肯定要有所改变,那么我们特别想问刘教授的是那么十七大报告当中提出的,社会建设民生为重这个理念当中,对于这两个民生问题,一个健康、一个养老是如何解决的?

[刘教授]:首先我们说一说这个医疗,医疗健康叫做病有所医,病有所医还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实际上人们的生活幸福,健康是一个目标,是一种人生的目的,我觉得它太重要了,一个人你没有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你哪来幸福的生活?所以围绕着这个医疗,围绕着养老,我想来这样跟大家交流。我要讲的第一点是什么?体育锻炼,体育有一种竞技性的体育,(但)我认为全民的体育,全民的健身更加重要,因为它也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的质量、健康的水平,提高人民的身体的素质、体质。我觉得这个预防胜于治疗,从这里开始展开我们这个话题,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多锻炼,不要等到身体有问题,再去进医院,那为时已晚。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那么医疗卫生,我要讲的第二点就是一定要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是我们现在党和政府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公共服务要均等,比如现在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我在安徽调查,一个老农告诉我,这还是前年的事,他只是将信将疑,缴了10元钱,政府补贴40元,一共50元钱,50元钱存到你的账户,他哪以为自己能生病呢?身体棒棒的,还能下田,还能干活,还能够养家糊口,甚至去盖房子、挑大梁都行,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前年三月初,一下子得了重病,高血压引起的,我对这方面不够专业,有点脑溢血类似那个症状,是安徽淮北的一个农民,一下子花了几千元钱,他身体素质好,很快恢复了,没有任何的后遗症,也没有半身不遂,也没有言语不清,他就惟一的担心这个钱怎么还。谁知道政府给他报销了2600元,他说我缴了10元钱,报销了2600元,喜出望外,超出他的想象,他逢人便说。

[解说]:据统计,2007年,全国有7.3亿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达到86%,累计受益人次接近两亿。保证城镇居民健康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07年已经覆盖了60%的地级市以上。这些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所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除了看病之外,还有一个人人关心的养老问题,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我们老了之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呢?政府在保障养老问题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呢?

[刘教授]:养老我觉得是在所有的社会保障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说刚才提到的医疗,是民生所需,需要的需,那么养老和社会保障就是民生之盾,盾牌的盾,矛盾的盾。

老有所养,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美德,所以你要问我,我就是强调以政府的社会保障为基础,以商业的保险为辅,以社会的参与,以自己掏一部分为辅,两条腿走路,这样解决得也许更好一些。而且对于养老,将来要借鉴奥运会、残奥会的一些经验,有更多的志愿者,更多的义工参与,其实有的也不一定是义工,更多的小型的自谋职业,提供更多的床位,提供更多的服务,给这些老年人,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让他们得到体育锻炼,享受更多的文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解说]: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是一辈子的大事。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住也是最大的支出。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住宅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老百姓住房难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前些年房价一直直线上涨,让老百姓无法承受。所以针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政府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最近几年,政府又开始发展廉租房,这种模式比较符合国际上对低收入者、无收入者居住条件的保障,但是我们的国情毕竟与国外不同,那么政府在推行这种惠民的廉租房政策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刘教授]:怎么样解决住房问题,要分开来谈,我想从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又非常关注的问题谈起,比如第一点廉租房,廉租房是政府出钱造的房子,然后低价租给你。南方有一个城市,(廉租房)一个平米收你一元钱,在南方的这个收入,一平米收一元钱应该不算高,真正是廉租房,可是老百姓不买账,为什么?我去调查,一个姓叶的居民,他符合低收入的条件,住进了廉租房,很便宜,你算得出来,你就是租100平米,够了吧,100平米也就100元一个月。可是他两口子花在交通费的这个费用多少呢?花了300元,还不是天天打的,主要就是路上的这种交通,偶尔为了赶上班,偶尔打打的,为什么呢?我们很多地方的廉租房,离城市很远,甚至搞到郊区,还到远郊区,这一点老百姓就有意见。所以我们的廉租房应该怎么样呢?建在地铁旁,建在城里,建在环路之内,哪怕小一点,要方便,不仅要廉,而且要便,方便,真正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富人为本,而是以每一个老百姓为本,实实在在的。

我最后想就住房,住有所居,以及前面讲的四个有,合起来五个有,谈五句话,跟大家分享交流。第一句话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我不展开,不是说现在社会建设最重要,经济建设不重要,没有经济建设的基础,没有经济建设带来的资金,社会建设你搞不起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要处理好政府投入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并不是说政府有钱了,老百姓就满意了,你问题就能解决好,因为很多问题光靠投入,解决不了,还要政策创新,还要让老百姓更加舒心,更加放心,需要改革。公共政策要创新,要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这是第二个关系。那么第三个关系我觉得要处理好这五个有,民生问题解决好,要处理好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这才是大实话,政府要量力而行,咱们老百姓你和我也要量力而行,但要尽力而为,要把医疗搞得好一点,学校有学上还不行,尽量地上得好一点的好学校,所以现在有的学校比如说合并合并,教师也有一个竞争机制,要尽量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要量力而为,这是第三个关系。那么第四个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社会政策,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政策的制定要落实、要执行,你不能走样了,很好的一部政策,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到下面经就念歪了,他不是念歪了,是执行有问题。所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要靠老百姓来参与,所以第五个最重要的,社会建设要解决一个公众参与、公众参与与政府主导的这样一个关系,一共这五个关系处理好,可能民生的问题就会落在实处,社会建设的步伐就会加快,谢谢大家!

[主持人]:那接下来是我们的互动时间,我们把时间交给现场的观众,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向刘峰教授提问,举手示意我。

[同学]:刘老师你好!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一块,或者您从一个理论研究者,或者过来人的角度应该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建议?

[刘教授]:我觉得大学生自主创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着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学习有四个定义,什么叫学习?我们过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结果现在学好数理化,学好了还不是把岗下,连岗都没有上,上不了岗,问题一个是可能扩招的时候没想到就业,没想那么周到。但是我们大学生、研究生自身呢?我们为什么只学好数理化呢?因为现代的教育,学习第一个定义是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人类发展报告这一点,说得是特别好,你到中关村小学,一小门口都贴着这四句话。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研究生,一直到我们成年人,都要学会生存,先生存后发展,适应这个复杂的变化的社会,学会生存。第二学会沟通,不仅要跟父母沟通,跟你同学沟通,跟你同桌的那个他沟通,还要跟你不喜欢的人沟通,跟那些生人沟通,跟政府的官员跟媒体跟记者跟商店老板,跟你吃早点时那个卖油条的沟通,这并不降低你,你能学习生活的一些常识。我真想很好地回答你这个问题,我觉得你提的问题真的很好,我们一些学生有了知识没有常识,没有通识,没有胆识怎么创业?不要说得更远更高了,所以要学会沟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这个社会,尤其是社会管理,我们将来有很多的就业在社会这一块都是跟人打交道,过去就业都是制造业跟钉子、锤子跟螺丝钉、螺丝帽打交道,而现在要跟活生生的男人、女人、老人、少年、朋友、农民跟这些人打交道,所以要学会沟通。

学习的第三(定义)是要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等你明年研究生毕业了,你学的知识至少要折旧老化掉40%,所以你要学习,掌握那种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创新的思维。来真正提高你的能力,学会学习,不要老死背书,有的时候不是光学会记,要学会忘,忘掉那些无用的知识,忘掉那满脑子的垃圾信息,不删掉来不了新的,这杯子满满的,剩茶叶水不倒掉,就没法注入新水、泉水,所以要学会学习。学习的第四个定义是学会技能,不仅是生活的技能,工作的技能,还有创业的技能,所以联合国讲的四个学习,学会生存、学会沟通、学会学习,学会技能,这四个都学会了,我看将来你是到大公司、到机关也行,你自主创业当老板也肯定行,这是我给你的一个回答和建议。

第四篇: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玲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6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文发布这一纲要。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四:2012年10月8日,财政部网站报道,为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索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 【设问角度提示】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于三个角度) 答: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出台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出许多实事、好事。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不少于三件事) 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扶贫帮困和“阳光行动”;②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颁布《义务教育法》、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车工程等,给青少年带来温暖:③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老年居民补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给人民带来幸福;④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⑤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 3.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至少三个问题) 答: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②房屋拆迁补助问题:③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④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问题;⑤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右边漫画中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做法理解有误的是( ) 1

A.能彻底消除城乡差距

B.有利于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C.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D.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范围,建立大病保险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及正常运行能够 ( ) ①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②使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③使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的群体也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④解决大病患者特殊困难和后顾之忧,保障其生命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3.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这一举措 ( ) ①体现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③休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⑤说明政府努力改善民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4.九年级学生晓军在对十八大报告进行专题学习中看到如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该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结合材料,请你说说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哪些?

(3)请你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角度为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5.材料一: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材料二:人民网2012年11月28日报道,成都网友abcd zs给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留言,反映在二环路北有条断头路,近万人出行非常不便。网友说.该路段上有约400米的土路,附近近万名居民只能通过小区间的土路去买菜、就医、购物、上学,下雨天道路非常泥泞,摔倒、绊倒时有发生,而且汽车不能通行。希望市委督促成华区尽快修通道路.为市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对此,黄新初书记迅速指示成华区解决此事。成华区交通和市政局迅速拟定整治方案,并已开工处置。该网友对处理情况表示满意。

材料三: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时事回眸】(1)请列举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两项措

2 施。

【畅所欲言】(2)请你就成都市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的做法谈谈感想。

【见仁见智】(3)如果你对民生问题也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表达出来?(请说出两种)

【出谋划策】(4)请你围绕“提升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主题向市民发出倡议。(写出倡议要点)

【热点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二、4.(1)例答: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问题;等等。(2)例答:①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科学发展,为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提供物质保证;②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文化: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④生态:加强空气监测,治理污染,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⑤社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群众在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无后顾之忧。

5.(1)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最低工资金标准;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等等。(2)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3)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以及通过媒体监督等。(4)①要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志愿者行动,关注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投身社会建设。②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③懂礼貌,讲礼仪,讲诚信,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等。④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和睦,互相帮助。⑤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讲究卫生,文明出行。

第五篇:合肥2中2011高三政治热点复习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

合肥2中2011高三政治热点复习二: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新闻背景】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它体现了民强和国富同步推进和统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举措。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和政府顺民意,解民优,增民利,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

物价、房价、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就业问题、收入分配改革、腐败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其中物价、房价最为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必须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重点工作任务,坚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同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社会管理。

民生为重、富民优先。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具体化为民生为重、富民优先。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将不再是为经济增长而增长,而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增长;不是为经济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国民合理分享财富蛋糕的基础上更加富裕,过上真正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1、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二五”规划(草案)与此前的规划有着很大区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定调“民富”。有关专家认为,全会把“民富”作为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要进一步改善人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二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因此,“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藏富于民”应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实现从“国富”到“民富”转变的理由。(11分)

参考答案:①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②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③实现民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④实现民富有利于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拉动经济增长。(8分)

(2)运用经济学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12分)

参考答案: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税收等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12分)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两个同步”意义重大。

(3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实现“两个同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实现“两个同步”会直接提高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的步伐,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每点2分)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努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今后五年将更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在“十二五”时期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4)结合材料三,从分配的角度分析国家怎样才能实现“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10) 参考答案: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继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②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③加强政

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合理公平分配。④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公民的合法财产,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10分)

材料四:文化富民是实现“民富"的重要方面。“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文化富民工程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到2008年底,全省有群艺馆.文化馆113个,公共图书馆104个,博物馆.纪念馆90个,影剧院5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92个,提前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江西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富民力度,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5)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江西省实施文化富民工程的意义。(9分)

参考答案:实施文化富民工程: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精神文化需求,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②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促进经济发展。(3分)③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分)

2.“用工荒”又一次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小李是高三文科班学生,针对这一热点问题收集了许多资料,并设计了一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解答。

材料一:

注:以上数据摘自《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⑴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表5和图10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图10所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表5说明,东部地区农民工数量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不高,但各地区农民工收入差距不大,中西部农民工务工收入增速要快于东部地区。(2分)图10说明,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流向发生变化,流向东部地区农民工减少,而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大幅增加。(2分)

原因: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加;各地区农民工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东部生活成本提高,吸引力减弱,而且中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4分)

材料二:网上有这样一个帖子:“我们是属于传统产业的服装厂,现在浙江本地工人越来越难招。工人工资待遇要求高,又想轻松,企业管理难度很大。有时工人工作不认真,产品品

质控制不好,企业想通过罚款来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可一罚款工人就走人不做了,加剧了企业用工难题。做企业真的好难!”

⑵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中企业困境的成因及对策。(12分)

参考答案:原因: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到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影响大。该企业缺少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部分劳动者没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劳动力的素质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6分)

对策: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竞争优势。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既用薪留人又用心留人。(6材料三:在众多知名企业面临“用工荒”的同时,却有大量的求职者面临“就业难”的困境。究其原因,要么是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要么是工作责任心不强,频繁跳槽,企业不敢录用。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作为求职者,该怎样摆脱“就业难”的困境?(10分)

参考答案:求职者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通过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4分)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工作责任心。(4分)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2分)

3.“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唱出了当代农民工内心的酸楚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其已与城市生活、中国经济的变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急聘农民工》(图9)。

材料二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农

民工的激烈竞争。如赣州多家企业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处,通过拉横幅、

现场咨询等方式作宣传,希望返乡过春节的农民工能留在赣州上班;更有机构

发出慰问信,承诺“这里不仅有充裕的工作岗位,有收入的保障,有公租房、

子女入学等政策环境”;市地方官员在今年春节期间也有一项新工作,就是设

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

材料三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10万,就业形式更加

趋紧。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

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

材料四: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发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变

化:从“卖苦力”到“拼智力”,从忍耐坚持到追求平等,从单向涌入城

市到回乡创业„„ (1)漫画《急聘农民工》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你能告诉漫画中的经理,

农民工可能去哪里了?并说明理由。(14分)

参考答案:①漫画反映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出现农民工招工难的经济现象。(2分)②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是人们最主要的谋生手段,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调节市场的主要指挥棒,农民工可能去工资待遇更高的行业就业;(4分)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国家不断采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并取得一定成效,有的农民工愿意留在农村务农;(4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转移,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条件逐渐改善,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内陆转移,农民工也随之转移。(4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结合材料

二、三,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1)题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

参考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民工荒在短期内会影响用工企业的生产,但从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农民工待遇的提高和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前民工荒的现象并不能代表我国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不应求,我们应清晰地看到“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都有待优化。(4分)

(3)请你为市委、市政府留住农民工建言献策。(10分)

参考答案:①市委应该做好政治领导,制定政策引领国家和社会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3分)②市政府应该认真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减少用工企业负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以促进农民工收入的提高;做好市场监管,对不法用工企业进行查处,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3分)完善公共服务职能,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与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工解决子女上学等问题。(2分)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消除农民工的身份限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2分)(若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4)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探寻材料四中新生代农民工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②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就业观念转变,积极竞争就业和自主创业。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④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⑤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经济适用房申请表下一篇:纪检监察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