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文教案

2022-06-24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作文教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传统节日作文教案

传统节日教案

中国传统节日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

2 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准备

学生

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 老师:

1 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

2 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过程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 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2.提示课题——传统节日。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中秋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

二、认识传统节日

1.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调查记录卡) 2.明确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及资料汇报)

通过课前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记录,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准确说出传统节日的名称及日期,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自我学习并概括能力。

三、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1.说一说你最了解哪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2.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

3.学生汇报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演示课件)

4.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 [学生自己操作微机,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培养了自信心。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初步印象得到进一步加深。]

四、传统节日的传说

1、问题: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动听的传说,你知道这些节日的传说吗? 2.学生讲自己知道的传说。

3.请同学们查阅了解更多的传说故事。 4.小结:把这些传说故事课下讲给别人听。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再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对传统节日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传统节日的喜爱。 2.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展示。

[此环节体现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的精神。学生通过歌舞、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出自己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使课堂充满了和谐、愉悦的氛围,也使学生的个性爱好得到发展。]

六、活动延伸

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想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吗? 2.布置课下用不同的方式去研究。

[在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课学生去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七、板书设计

春 节 (图) 元宵节(图)

清明节(图) 重阳节(图)

中秋节(图) 端午节(图)

第二篇: 传统节日作文

汶上一中 郭玉亮

学习传统节日文化后学生原创作文。

岁岁清明

“燕子来时春分,梨花落后清明。”人间四月,褪去了阳春三月的乍暖还寒,伴着和煦的春风,唤醒最后几朵待放的花蕾,滋润春天的一草一木,焕发活力,尽态极妍。戴着鲜妍百花的冠冕,清明,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因为清明与寒食时日相近,扫墓、祭祖的习俗让原本愉悦插柳的清明,多了几分庄重和肃穆。伴着纷纷细雨,路上的行人匆匆赶往先人的坟冢。在新季伊始,万物复苏的春天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感悟生命的美好,追求生命的清明。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一个被遗忘在世俗尘埃的贤臣,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代帝王的政治清明,肩负儿女的赤诚和臣子的贤良,他带着母亲隐逸山林,旦夕祸福,谁人能定?主公一炬,尸骨无存。介子推的离去为太平盛世的到来种下因果。岁岁清明,谁都没曾忘却流年掠过的英雄身影。那些逝去了的,一位英雄,一串故事,一段历史已经被时间风化,唯有记忆在岁月的阡陌中经得起风吹雨打。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尤爱老师讲革命历史,忆往昔峥嵘岁月,任灵魂在金戈铁马中迂回穿梭,品味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清明日,择一束鮮花,摊放在烈士墓前,铭记他们也曾轰轰烈烈的过往。

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和升华,终究是蓬勃的春天,注定它不会只是庄严。

曲水流觞,踏青迎春,沐浴在春风里,徜徉在绿意中,接接地气,享受天街小雨的滋润酥软;望望天空,远处的蔚蓝与绿地交相辉映,这是和谐的自然,是清明到来的四月天。清明节常被雨水呵护,纵情于山水之间,雨滴轻抚着肌颜,幻化爱的节奏,灵动美的音符,一曲悠扬的旋律,让清明在水汽的朦胧中散发着诗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古人喜欢将诗情寄托于山水,从山水的律动中感受超然的乐趣。天目湖畔的清明诗会,让世俗的人群在自然山水中陶醉、留连。诵华美之诗,歌窈窕之章,轻灵,在绿意中跳跃飞扬。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岁清明,需要我们缅怀的事物随岁月递增。总有一些人,一段事被我们遗忘在记忆的角落,我们能永恒铭记的无非在静好的岁月中找寻生命的真谛,在安稳的现世中感激政治的清明。 清明,一个四月里的节日,在雨水的呵护下生根发芽,在世代的更替中岁岁常青。

汨罗江 只为你流淌

站在静静的汨罗江畔,你带着一腔悲怆,带着一腔爱国热情,离开了那个战争纷扰、国家相争的时代,全部融入这汨罗江中;任江水怎样流淌,也流不走你那爱国热情,流不走你那高风气节?? 你让我们沉醉,让我们痴迷,为后世敬仰,你用那满腔爱国之情,诠释了你的整个人生,殊不知你又有多少的无奈?只知你爱家、爱国、爱人民?? 你那不羁的豪放,你那不羁的豁达,你那不羁的爱国,你那不羁的一切一

切??都流淌在那汨罗江中。那清澈的江水,为你而流淌;那软泥上的青荇,为你而招摇;那岩石的一潭,为你而镌刻。留给后世多少情,留给后世多少爱,让我们为你沉醉,为你痴迷。

后世,有人赞你的爱国之情,有人赞你的高风亮节,也有人赞你的豪放之情,而我偏偏要赞你的《橘颂》,在那个年代,你如何能写出这样一首诗,你把它送给你的弟子宋玉。那橘树,树叶汾波,独立不移,洁白无暇,无可比拟。你心胸开阔,用这样一首诗来比喻你的知音好友,让我们赞叹不已。这在那乱国战争的年代,你提出变法,让国家独立起来,但楚王听信小人谗言,把你贬官。你虽哀伤、激愤,但从没终止过你那爱国的心啊,你不畏强暴,和他们抗敌,为了国家你可以付出一切。

在我看来,你的一切一切,比现在的那些作家有过之而不及,你的《橘颂》无可挑剔,你的一腔爱国热情,又多于杜甫,只因你生在那个乱世的年代,战争纷扰的年代。如果你的君王很明智,你又会有另外一番成就。

是的,你走了,静静的走了。但在那一片汨罗大地中,你的每一处痕迹,都足以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流连思索。回味你那忠贞的爱国热情,流连你那不渝的豪放之情。你的每一个事迹都足以让我们铭记,你的“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兮”,道出了你对人间疾苦的哀伤。你心系祖国,心系人民,正因为你的那一颗民心,让我们为你而沉醉,为你而痴迷。

静静的汨罗水,在我们面前,殊不知我们面对的是谁?静静的汨罗水,让我们铭记,殊不知我们铭记的是谁?静静的汨罗水,你的美丽无瑕,殊不知我们赞叹的是谁?

望着那夕阳的残留,你伴着黄昏而长吟,即使老泪纵横,即使岁月沧桑,你也迈着铿锵的步伐,遍洒在每一处汨罗大地,在汨罗江畔,让我们与你为邻,与日月同伴吧!

用苇叶包裹屈原

今日的汨罗江有所不同,停下歇歇脚,目光锁定屈原的精神雕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未悔;鼻子嗅觉屈原的高风亮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耳朵聆听屈原的《橘颂》: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得无私,参天地兮。此时的屈原是汨罗江里滚滚的流水,化作沸腾的热血,涤荡着我的心田。 如果我可以穿越的话,我一定去做第二个婵娟,心系黎民,体恤苍生;我可以穿上隐身衣,拿着打狗棒,把张仪撵出楚国的城池,让他处处碰壁;我要和先生和那些黎民百姓都迁都到另一个城市,看着那些昏君自投罗网,自作自受??可是,我还是停在了历史的边缘。打不开历史的大门、只是屈原的爱国精神从未拒之门外,给服下毒药的世纪新人带来精神解药。

在这里,屈原的爱国情怀是有目共睹的,在心与心的碰撞与交流中感知,带我寻找道路的捷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探索者的屈原,我想,他有怎样的追求和骨气?一点一点执著的勇气,一年一年探索的轨迹,迸发出超凡的力量。 一个人,应该先爱自己,再爱百姓,也就是爱国。别人在吃粽子的时候。或许会替屈原诉苦;或许会替屈原叫怨;而我选择用苇叶包裹屈原,静静地躺在岁月的汨罗江畔。咀嚼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不为他流泪,也不替他埋怨,只是我学着传承一种精神——宁死不屈,情系百姓,心忧家国,高风亮节。

多少风雨,多少肆无忌惮,多少反复,多少未雨绸缪,加上几多哀愁,他还在楚国的边界回头。他。是汨罗江畔的诗人,楚辞是他的精神注解;他,是湍湍

流水的支流,爱国是他的精神支柱;他,是青藏高原的一枝草,刚正是他的精神造化。

如果屈原是糯米,我甘心做苇叶,赶着岁月往回跑,还是和他的故事擦肩而过,不过,他还是来到了一年四季,领略芬芳,与我不期而遇。春天微云如画,用文字来赏景;夏天溪水如歌,用汨罗来乘凉;秋天花落成种冢,用琵琶来对白;冬天梅落成雪,用楚辞来取暖。

用苇叶包裹屈原,谁曾想将屈原丢失在逆行的南风里,我只想告诉你,不可能。他的精神不容任何玷污。我只想做个苇叶,这样,他就在也不会被任何人伤害了。今天他困了,我醒着,我知道他的夙愿。所以,我告诉自己: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有一种忧伤 叫做月亮

天空中,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漫在月光下,唯一不变的,是宁静与美好,让人心神荡漾。一轮晶莹剔透的名月,悬挂于星空。明净的月亮,你是否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停在窗前的我,心底一如当年一样,对你神往。

数千年来,每当皎洁的明月悬挂于中秋的碧空,不知有多少情感在此时波澜起伏,不知有多少思绪翻涌蹁跹,无论你在地球的多么偏远的角落,只要你发现有人在此时吟唱唐代名相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你就能从他凝重的脸上,看到那烙有中华民族印记的血脉团圆和最原始的思念之情,感受到蕴含着民族情感的宁静与淡淡忧伤。

有一种忧伤,叫做月亮。

回首过去,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是忧伤的、她是一种情感,一种气氛,一种文化符号,一种审美意趣,她的空明,澄澈,高洁的品性,她的暗示,隐喻,象征等效用,令无数人倾倒。李义山托“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皓月感伤凄凉身世,李重光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凄月演绎生命绝唱,柳永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残月来渲染离别情怀,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来自满月倾诉闺阁幽怨。

有一种忧伤,叫做月亮。

那一轮明月,创造了多少流芳百世,凄凉动人的神话故事,成就了多少诗人的多愁善感,忧伤难耐,满足了多少少女的浪漫忧伤,淡淡思情:“愿我如星君如月,月月流出相皎洁。”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妻子,思念丈夫,思念故友??因思念而不得见,因不得见而甚是想念,忧伤充斥,满怀愁恩,对月当歌,诉知愁苦。

有一种忧伤,叫做月亮。

曾经的我们,最好的朋友,也曾在这中秋之夜,伴着皎洁的月光,坐在屋顶,互相诉说着自己的理想,我们也曾对着月亮,进行着童年最纯真的幻想,我们都喜欢月亮,它带给人们光明希望,如今看到月,想起你,我最好的朋友,心里就涌起万千愁绪,曾经我们看到“那些说好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的人,如今早已各奔东西”时觉得很凄凉,而今我独自一人,才知道那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明月在此,遥寄相思。

此刻,一轮清澈明月,倾泻在我身上,沐浴在月光中,我怀念,我留恋,当初在我身边的人,不知此时身在何方,不知她们是否知道,当初一起嬉笑玩闹的我们,如今各奔东西,而我,正以当年的方式,面对皓月,诉说我的思念,让明

月遥寄远方。

又是月圆夜,我在思念,亦在忧伤。

记得赏月

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溯,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洗礼和岁月的涤荡后,中秋赏月的习俗很庆幸得以保留。 不敢炫耀自己浅薄的心得,心头始终激荡着千百年来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洪流。尽管中华民族曾“消沉”过,但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从未遗落。恰如中秋的月,曾经勾起无数文人墨客的吟诵欲望,诉诸出多少难以启齿的情殇,而今又话出不尽惆怅衷肠。

举头望明月,人们总能从柔和的月光中获得几分思量。“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借助月亮渲染了悲惨的离别;“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张若虚把纯洁无暇的情感寄托于月亮;盛唐张继描绘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孤苦;孟浩然抒发出“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失落孤独。

花前月下,品一壶佳茗,尝一块月饼,赏一轮明月,把愁绪抛去,将对亲人的思念悬挂在月上,送上千里共婵娟的抚慰,于是成就了月亮千里系相思的形象,这时的月亮仿若一座承载思念,沟通亲情的桥梁。

繁星簇拥的那一份孤傲,在夜色中也略带几丝苍凉,她拼命迸发着光亮,引燃海外游子回还的欲望,照亮思乡倦客归家的希望,让黑暗的夜空不再有相思的憔怆。她努力涨满身躯,圆的像一轮傍山的夕阳,让漂泊人士心生眷恋,让台湾海峡翘首企盼。总是在盈虚之间,捎带着纷杂的情感。

花开花落,月圆月缺,人聚又散,总是不断变幻上演。花开珍贵,花落枯萎,月圆罕至,月缺常存,这是亘古未变的真理,聚少离多在现代社会生活里逐渐成为人之常情。一年一度的中秋总以其特有的魅力,满足留守儿童的心愿,实现空巢老人的企盼,了却务工在外劳动者的挂念,人们享受中秋的团圆,忠爱来自亲人的笑语寒暄,却忽视了照进万家橱窗的月亮。

也许在聚少离多的背景下,停止对亲人的蜜语,走到窗前赏一轮明月已成为短暂相聚中的奢侈时光,那孤傲的圆月也透出了些伤感和落寞。在浩渺的星际舞台,她是今夜的主角,身着华丽的霓裳曼舞歌唱,她需要认可,赞扬,歌颂她的观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古人的吟颂中获得了满足,找到了自信,又在今人的忽视中显现出自卑。

不要让高楼大厦掩盖了赏月的兴致,不要让红灯绿酒泯灭了自然的美丽,不要让城市的雾霾阻碍了赏月的时机。中秋夜,围坐庭院,赏一轮明月,体会月圆人圆,那种感觉自然是极好的!

第三篇:传统节日作文

我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 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大家都欢聚一堂,十分热闹。

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上人山人海,路旁有卖小吃的,猜灯谜的,还有卖棉衣的,应有尽有。电线杆上、店铺的牌子上都挂上了大灯笼,红的、黄的、绿的„„五颜六色的灯笼闪闪发光,光彩夺目。广场的舞台上正在表演节目,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正在表演小品哩!大家都看得入神了。

妈妈正在家里忙着包汤圆。大家一起吃着团圆饭,我心里暖暖的,想:要是每天都是元宵节那该多好啊!吃完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外婆的手去逛街。我们还一起猜灯谜、赏花灯„„天已经很晚了,我们也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街上的人们也渐渐远去,只剩下一片黑色纱布般的夜空和一轮白玉盘似的月亮,还有一些眨着眼的小星星了。

元宵节只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其中一个,还有很多很多的节日!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啊!

我喜爱的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从落魄到战争,从和平到富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春节。

春节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挂满了红灯笼,贴上了闪闪发光的对联,有着一派辞旧迎新的气氛,商店里的墙壁都粉刷一新,玻璃也擦得晶莹透亮。这时候,庞大的人群带着迎春的喜悦涌进大商店购年货,商店里的年货琳琅满目,多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法选择。焕然一新的大街上,许许多多的小朋友高兴地拿着零花钱这里逛逛,那里玩玩,见到好东西就买下来。来来往往的汽车的鸣叫声、小商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为这热闹的大街谱上一曲欢快的交响曲。

在除夕的晚上就更热闹了!我家的桌子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淌着汁水的红烧羊肉,有香气扑鼻的火锅,还有很多美味水果,让人垂涎三尺!我们举杯祝福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也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餐桌上大家边吃边聊着这一年来的变化,聊到高兴之处,大家都开怀大笑。吃过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演员们那一身身精湛的舞艺和那迷人的身姿、动听的歌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夜晚,狂欢的气息川流不息,人们把一个个烟花点燃。烟花在天上喷出了一个个美丽的花朵,美丽极了。我看见小伙伴都在放,我想:让我的烟花也为这灿烂多彩的夜空画上美丽的一笔吧!于是我把烟花点燃,“砰!”的一声,烟花在空中烁出一道道绚丽无比的彩虹。“哇!好漂亮!”小伙伴们不约而同地向这里看过来,异口同声地喊道。我哈哈一笑,又点燃了第二个„„

放完烟花的时候,是我们这群小朋友最快乐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高兴地玩起了“跳山羊”的游戏。

春节真开心呀!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他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明节最开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所以,清明节也是重要的祭拜祖先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的就是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在每年阳历的4月5日,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打马球、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的习俗。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祖坟生别死离的悲伤,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有一句话叫:“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今天就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粽子,看龙舟。一片欢声笑语汇成了一支歌曲。

有些地方会往汨罗江里投粽子,这就是来源于屈原。屈原是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诗人,有一次接到一个消息:有一位在楚国的很出名人去世了。屈原知道了,都划船过来打捞他的尸体,可是没有捞到。于是,他们就往汨罗江(汨罗江在湖南省,全长不过253公里,若不是因为屈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这条江。)丢入米饭、蛋黄等剩菜,好让那些贪吃的鱼虾吃饱后就不用碰屈原了。老百姓还在木船上“咚咚咚,咚咚咚”地打鼓,吓走那些蛟龙。端午节的叫法特别多,有二十多种,如有端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蔳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等等。为了纪念屈原,一定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即使不喜欢吃,也不免吃一个吧!

粽子在春秋时期有两种。一种用菰叶(茭白叶)包黍成牛角的形状,叫“角黍”;另一种用竹筒米装米封闭好后烤熟它。这种就叫“筒粽”。我们今天最流行的“火腿粽子”,却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说了这么多,下面该说到我了!我很喜欢吃粽子,特别是爸爸从酒家带回来的。我吃了一个又一个,吃得津津有味,满手都

mì是油,成了一个让人哈哈大笑的“小花手”。粽子里面还藏有乌黑的眉豆,吃起来香喷喷的。

这时,我听到了远处赛龙舟的声音。“哇,现在正赛着龙舟呢,肯定有不少人在看!我猜测到。

端午节,是我喜欢的一个节日。我想:那么好的节日,对于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的小朋友来说,应该要更加喜欢这个传统节日——端午节。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

四、十

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第四篇: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

一个神话故事、一处古建筑、一种民间工艺、一种戏曲、一幅名画、一个节日、一个传说、一个吉祥物、一个习俗、一个少数民族„„

【习作指导】

1、可以写什么?

传统文化

①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

②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 ③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

中国的传统节日

这两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 在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飘飘的彩旗。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外面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出门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节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节目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元宵节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有春节、有元宵节、有清明节、有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元宵节了。

元宵节那天晚上,出远门的村里人都回来了。我们一家人也匆匆忙忙地赶回老家。太阳快落山了,人们吃完元宵,都聚居到祖庙前。我们到祖庙时,祖庙已是人山人海,锣鼓掀天,非常热闹。庙里灯火辉煌,香气缭绕,人们摆上最丰盛的食物,用猪头、鸡、鸭、五香卷、米糕„„来敬拜祖先,祈祷一年平平安安,红红火火。庙外左边搭起戏台唱起高甲戏,老人们搬来长条椅,看得入神。右边正在上演木偶戏,一群小孩看得津津有味。旁边搭起高高的炮塔,大哥哥们正在玩刺激的“攻炮城”。鞭炮声、唱戏声、锣鼓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小山村沸腾了。八点左右,祖庙前鞭炮大放,人们在那里跳火堆,要开始游灯了。大家有的抬清水祖师,有的举彩旗,还有的抬着纸糊的油灯笼。长长的游灯队伍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在蜿蜒的山路上游动。游灯队伍都得经过村里每一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得挂红灯笼,放鞭炮,烧火堆,迎接游灯队伍。游灯队伍一到烟花绽放,鞭炮大放,火堆烧得旺旺的,照着人们喜气洋洋的脸。村子里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喜欢元宵节,喜欢热闹、红火的元宵节,盼望元宵节快点到来!

欢天喜地过春节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

春节前,人们络绎不绝地到市场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们去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鸡、鹅、鱼、肉等菜,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虽然篮子沉甸甸的,但是每人却乐得合不拢嘴。在家里,我们七手八脚地忙个不停。爸爸手拿扫把,脚踩凳子,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网上上下下扫得干干净净。妈妈把抹布打湿,使劲擦着窗户。窗户像明亮的大镜子。我忙着贴春联。红红的纸上写着“合家欢乐”、“财源滚滚”等金光闪闪的大字。有的家门口还挂着大大的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就摆在面前。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叔叔拿起一杯酒,说:“让我们为明年的日子更红火而干杯!”“好好„„”饭桌上飘荡着一阵阵笑声。团圆饭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里面有滑稽的小品,风趣的相声,优美的歌舞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铛--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各家各户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最快乐的要算孩子们了!孩子对着引火线一点,“砰,”“小子弹”逃到自己家去了,又“砰”,花穗散开了,有的像小鸟飞向天空„„

就这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啊,多么喜气的春节!

快乐的春节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孩子,马上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场办年货吧!。”“呀,终于要过年啰!”我兴奋得跳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闹、喜气的时候。

我和妈妈走进商场,看见商场里人山人海,个个笑容满面。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和妈妈买了瓜子、花生等各种食品,鸡鸭鱼肉等各种菜和名烟名酒等。一回到家,妈妈忙着打扫蜘蛛网。爸爸抹灰尘、扫地。哥哥拿来一张红纸,剪成长方形,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一幅吉祥、喜气的对联写好了,我忙把它贴在门联上。姐姐在门外挂起了迎新的大红灯笼。

晚上,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准备团年饭。一阵香味就从厨房里传过来,使我口水直流。奶奶看出了我馋嘴的模样,说:“开始吃饭!”我迫不及待地坐下,夹了一个鸡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谈论着一年的收获,举杯说着祝福的话,其乐融融。吃完饭后,我们一起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优美的歌曲、舞蹈等节目让我们目不转睛,风趣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只听“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又来了,我们欢呼着。只听“噼呖啪啦”的声音,我打开门一看,原来他们在放花炮,我拖着爸爸的手,说:“我也要放花炮!”“好呀!”爸爸对我说。我连忙到家里也拿了几根花炮,走出家门。开始放花炮了,我拿着一根花炮,爸爸用打火机一点,只听“呯”的一声,“噼呖叭啦”五颜六色的花升上天空,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大花伞。有的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还有的„„它们颜色也不一样呢!有红色、有紫色、有黄色、还有„„把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美丽极了。 春节有丰盛的晚餐、精彩的联欢晚会。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我进入了梦乡,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来临。

元宵节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 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中秋节

夜幕降临了,吃完月饼,我信步走出家门。

今晚的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皎洁的月光下,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围成一圈儿,拍着手在唱“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儿。

我漫步在公园的林荫道上,微风从家家户户的窗前吹过,送来了月饼和水果的清香味儿。故乡的月夜,多么令人神往。满怀故乡情,我登上公园的最顶端,凭栏凝望渠江水;满怀故乡情,我踏上公园的青石小路„„这时,我思潮起伏,不禁憧憬着故乡的明天。 那崎岖的小路变成了立交公路;那百舸争流的渠江,又架起了一座座大桥;那平静的水池已经扩建成供游人游览的人工湖„„

啊!月亮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我披着银白的月光踏上回家的路,向前走去。

中秋节

今天是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终于盼到了!外婆请我们去她家吃团圆饭,她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最难忘的时刻就是晚上赏月,吃完晚饭,大家来到楼顶上赏月,外婆拿出月饼、水果,供我们品尝。大约晚上八点钟左右,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了,圆溜溜的,真像我们吃的月饼呀!蓝黑色的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银色的光芒,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我们一边欣赏明月,一边吃着甜甜的月饼,忽然,我想起了一首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知远在广东的爸爸此时是否像我们一样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如果爸爸现在和我们一起吃月饼,赏月那有多么幸福啊!

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诗人屈原。

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到了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维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种, 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时间粽子出锅了,外婆把粽子端了过来,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2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啊!端午节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

元宵节

今天是元宵节我一起床就向厨房跑去,我一眼就看见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晶莹剔透的汤圆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皮是软软的粘粘的,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慢慢地流进了我的嘴里。非常好吃,我一下吃了两三个,这时哥哥走了过来,看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妈妈问:“你们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我知道,我知道!”哥哥抢着说,“因为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汤圆代表团圆所以要吃汤圆。” 晚上我和哥哥一起放鞭炮,我们放了窜天猴、双灯双炮、飞翔蜻蜓......其中我最喜欢放飞翔蜻蜓我把捻儿点燃后向地上一扔,飞翔蜻蜓就闪着火花发出吱吱声悬转了起来,非常好看。

我们回到家,一边看精彩的元宵晚会,一边吃水果。但是我和哥哥却被那美丽的焰火吸引着,那美丽的焰火像彩色的流星雨从天空中滑落下来,照亮了整个夜空。

多美丽的元宵节啊!

赛龙舟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军队——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第五篇:传统节日作文

中秋节

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每个节日里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中秋节也不例外。说起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多得可以装满一箩筐。

离中秋节还有一段时间,生产月饼的厂家、商家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月饼的广告五花八门,有的画着嫦娥仙子手端月饼从月亮上飘然而来;有的画着一副对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横批为“秋月”;还有的干脆把月饼切开,露出美味的馅儿,馋得人直流口水。超市里、商店里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有大的,小的,圆的,方的,甜的,咸的,应有尽有。人们争相购买,有的馈赠给亲朋好友,有的送给长辈,还有的留给自家吃。

菜场里的芋头也成了人们注目的食物。芋头不仅好吃,更寄托着人们“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夜幕降临的时候,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上,赏月活动就开始了。有的外地人三五成群地到公园里赏月,有的一家人围坐在阳台上,摆上水果、芋头和月饼,边吃边聊边赏月,其乐无穷;还有的约上几个朋友去酒店大吃一顿。更有意思的是杭州人的赏月活动,荡舟西湖,在灯的世界里吟诗、游玩、赏月,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中秋节真是一个活动丰富多彩的节日!

端午节

“粽子香,香厨房。艾(ài)叶香,香满堂„„”每当听到这首童谣时,就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端午节。一说起端午节,什么“吃粽子、划龙舟、碰蛋、挂菖蒲„„”的风俗习惯就会一古脑儿地涌现出来。

离端午节还有一段时间,生产粽子的厂家、商家就已经忙得热火朝天了。粽子的广告五花八门:有的画着几个剥开的粽子,就像真的一样,馋得人直流口述,旁边还画着竹子,配上“五月五,粽飘香”的广告词,让人垂涎三尺;有的画着一个盛满粽子和咸蛋的盘子,旁边放着一杯飘着浓浓的香味的茶,广告词为“粽情一生”;还有的画着龙舟和粽子,写着“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着菖蒲,都用“重午柴”煮粽子和咸蛋。顿时,粽子的香味飘满家的每个角落。有的父母好在自家孩子的头上抹上雄黄,以辟邪之用。

最热闹的要数划龙舟了。端午节那天,塘河两岸看龙舟的人山人海。塘下附近的龙舟都集中到了宽阔的塘河里。顿时,锣鼓喧天,掌舵的人奋力呐喊,划龙舟的则整齐地划动船桨,船桨出入水中,溅起一朵朵美丽的水花。最精彩的是赛龙舟。一声令下,几只龙舟像箭一样飞速地向前划去。两岸看龙舟的呐喊声响成一片,热闹极了。

端午节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节日。

端午童谣

(一)

五月五,过端午,

赛龙舟,敲(qiāo)锣(luó)鼓, 端午习俗(sú)传千古。

(二)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lǒu)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

最香是菖(chānɡ)蒲(pú)。

(三) 雄(xiónɡ)黄酒,洒庭户, 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 家家户户过端午。

(四) 粽子香,香厨房。 艾(ài)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祥(xiánɡ)。

上一篇:春天来了参考教案下一篇:财务管理心得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