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

2023-01-24

第一篇: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 为农村教育提质增效

我校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山县里耶镇,是自治州唯一的农村完全中学,现有教师162人,学生2500多人,其中初中学生 人。我校长期发扬从严治校的优良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先后受到省、州、县等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

从2004年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托,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尝试新的课程策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大胆开发校本课程,唤醒了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焕发了农村中学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近几年初中毕业会考中,成绩一直稳步上升,连续3年被州教育局表彰并获得“教学质量进步奖”。特别是2007年,在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中,我校荣获全县农村学校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从二类学校晋升为一类学校。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在农村中学如何实施课程改革方面,摸索出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感受,也有了一些收获。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一、课堂教学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主战场

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明确提出: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为此,我校就“教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技能”作了大量的创新尝试。

刚刚拿到新课本时,我校也出现了老师们不知所措的局面,因为不知道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到底怎么上。于是,学校从实际出发,先举办讲座,把最新的课改理念转达到老师中去,先转变他们的思想,替他们“洗脑”,强行入轨。然后,结合县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的全员教研活动,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进行集体备课、说课,并且分学科,每个老师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上一节研讨课,人人过关。课后,集中进行评课和研讨。通过这项活动,老师们基本上更新了教育观念,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丰富了专业成长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新的教学行为方式,积累了不少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逐步形成,课堂上不断涌现出师生相互讨论、平等对话的良好局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尝试着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老师与学生的这一系列的转变使我校的新课程改革,走在全县各中学的前列,完全可以与县城学校相媲美。我校所派出的老师,参加新课程研讨课比赛,全部获一等奖,令全县教师刮目相看。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注重了人的因素。因为我们明白,新课改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多媒体之类“物”的东西,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而在人的因素中,又是教师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不仅如此,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这是许多亲历课改的人的共同体会。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明显增强,实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平等对话、交流合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觉得”、“我的建议是”等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的口头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场景,成了课堂中最生动的画面。教师通过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大家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是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学生发展的后劲足了,潜力大了。由于新课程倡导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桎梏,让学生从繁重而单调的训练中解放出来。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以来,学生在全国、省级、州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中,共获奖项约210人次。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和“德育示范校”。

二、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先行官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首先,我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逐步更新,课程意识明显增强,新课改使教师认识到,教师不是置身于课程之外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造者。正如一位教师所言,过去是教教科书,现在是用教科书去教;过去认为课程就是教科书,现在认识到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物质、精神资源都是课程。 确实,农村学校进行新课改,有它独特的优势,即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自然学科方面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城市学校所无法比拟的。我们要知道,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对大自然的亲近,一直都是许许多多人的梦想,很多城市的孩子都把拥抱大自然当成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我们农村的课改,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方面的优势,去进一步推动农村新课改的进行。因此,我们相信,在新课改中,我们只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用全新的课程理念,根据本地特色的具体实际和现有条件,脚踏实地的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该分组讨论就分组讨论,该集中学习就集中学习,该教师讲的要讲明、讲深、讲透,该学生讲的,就要用足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不呆板地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几分钟,学生讲几分钟才算课改。既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不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取得最大的实效,千万不要流于形式。这样,我们农村的新课程改革,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同时,我们紧紧咬住“课题”这个抓手不放松。“十•五”期间,我校为省教育规划课题《土家族地区中学生学习情趣与能力的培养研究》实验校,为我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目前,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子课题《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培养研究》和县级课题《中学历史课程与秦简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我校正处于开题实施阶段。课题小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如“爱我里耶”演讲比赛、“里耶秦文化•秦简”工艺品制作大赛。校本教材《里耶•秦文化》目前也正在编写中。

经过新课程的实施,我校已形成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他们治学严谨、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这其中,有“师德标兵”田枭老师。他树立新的“学生观”,放弃了“师道尊严”,学习上、生活中视学生为朋友,情谊相生、教学相长,在学生中树立了崇高的师德形象。业务精湛的“教学能手”中,如青年教师张黎民。他历史知识丰富,在教学中善于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启发学生思维,教学技艺精湛,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他在2006年全省历史学科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2007年下期全县历史教学竞赛暨历史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张老师的赛课和研讨发言得到专家和所有赛课教师的高度评价。渐露头角的“教坛新秀”,如黄晓敏老师,2007年秋刚走上讲坛,就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短时间内就领会了新课程教学的精粹。她的课往往以活动形式展开,注重师生互动,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受到学生欢迎。

新课程的实施,为我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激情,形成了百花争艳的良好局面。有关事迹曾以《古镇教研,鲜花盛开》为题,在《团结报》、湖南教育网站等多家媒体发表,产生了良好效果。

三、信息技术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我们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变革的动力。为此我们提出“利用新科技,打造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工作思路。学校正在实施有农村特色的校园网络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已制作开发的各种教学软件,为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现在我校此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硬件建设方面,开通信息宽带网,校园内建好了局域网;在软件建设方面,建好了一个校园门户网站,建好了个性化网络课件模块,教师能便捷地实施多媒体教学。教师在网上查寻资料、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可以在虚拟网络上实现资料查寻,开展即时性和非线性讨论,进行网络化学习、研究性学习等。 2005年以来,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每年都取得骄人成绩。比如,去年底,我校选送了13件学生电脑作品,参加全州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全部获得奖励,学校因此被评为“最佳组织奖”。

总之,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还要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富有创造性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各项工作,在农村教育这块沃土上,创造新的辉煌!

用教育科研破解教育难题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雅丽中学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优化课程结构,落实教学常规,改革教学管理,立足校本,以研促教,逐步形成了具有雅丽中学特色的新课程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

一、用教育科研破解观念转变难题

我们虽然进行了几年的新课程改革,但是大多数老师还是“教着新课程、用着老方法”,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靠的是教学实践的积累和先进理论的紧密联系。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要更新教师的观念,就必须从教育科研入手。为此,我们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把教育科研作为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把师资培训提高到全新的高度来看待,在各个环节渗透“严”“苦”“细”“实”,从而达到“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目的,全面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为书香校园营造氛围。我们认为,在目前新课程背景下,读书是一种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走进新课程的途径。一个教师不读书,他不可能把握新课程的基本方向。一所学校不重视读书,甚至排斥读书,这个学校肯定没有希望。为此,我们向老师、学生推荐新课程方面的书籍,鼓励老师从自身出发找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并用读书所得的观点和方法,对新课程进行一些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教学研究,在不断积累、整理、反思中形成全新的教学观念,很好地为新课程服务。

二是为校本研修搭建平台。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如何开展、落实校本教研。近年来,学校根据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一是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协会活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开拓教师教育事业。二是举办中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培养教师教学的“精品意识”。三是扎实搞好“听、评、说”活动,加强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四是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五是组织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鼓励教师参加非学历远程教育,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切实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三是为更新观念提供保证。自2003年以来,我校7个课题分别列入省 、州规划课题,其中《整体构建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获湖南省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从培训走向学习,从学习走向习惯》获国家教育部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一等奖,《城镇中学生创意阅读》获州基础教育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证,使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自觉地体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创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实现了“育人”和“育才”和谐发展。

二、用教育科研破解教学管理难题

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才能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此,我们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入手,作好教和学两篇文章。

一是抓教师教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一支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此,在教学管理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文章:一是抓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和继续教育,使全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百分之百,涌现出一批省级、州级、县级骨干教师。二是抓教师的理论教育,每月组织两次以上的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的精神,交流对新课改的看法,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抓教学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二是抓学生学的管理。学生会不会学习、怎样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更具广泛性,我们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教师参加学法指导的学习和研究活动,并鼓励学生探索积累科学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适合雅丽中学实际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丰富了教法和学法的内涵。

三、用教育科研破解课堂教学难题

课堂教学无止境。应怎样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哪些教学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怎样实现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都成为了我校校本教研的课题,同时从以下两个方面凸现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一是以教研彰显课堂教学特色。为了给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聚焦课堂教学,以科研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注重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追求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更新。

二是把教研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们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课前讨论制度,把教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具体来讲,主要做到了“四个关注”,即关注教师课前备课,关注课堂师生关系,关注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破解教与学的瓶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用教育科研破解教学常规难题

学校的核心竟争力是教学质量,而教学常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校把教学常规的管理作为教育科研的一部分,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研究问题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落实教学常规。 在教学环节方面,我们对教师提出了“六要”要求——备课要“实”,课堂要“活”,练习要“精”,指导要“细”,考试要“严”,分析要“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三主”作用,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突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三动”能力。同时,我们还建立“学校——年级组——科任教师”三级学生学习质量监控制度,落实“培优辅差”,把优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纳入教学质量的考核内容,保证了教学活动有序、高质、高效地开展,整体提高质量。

五、用教育科研破解教师评价难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对教师工作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激发教师创造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对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进行了专题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实际的评价体系,一是兼顾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既考核教师“德”“能”“勤”“绩”等显性指标,又在考核中设置了“是否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等符合新课程改革思路的隐性指标;二是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三是强调完善教师“自我评价”评价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信任老师,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克服以往教师评价中死板的教条主义。

近年来,由于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自2003年以来,我校学生有100多人次在省、州、县竞赛中获奖,初中毕业会考综合成绩和初

一、初二全县质量监测多年名列前茅,应届毕业生升高中学校比例一直在全县遥遥领先。同时,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先进单位、州文明科普大院、全州德育工作优秀基地、县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总之,雅丽中学立足于校本教研,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关注细节,重视过程,从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教学常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以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多次在全县初中质量监测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与其他兄弟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共同开创民族地区教育的新篇章。

以课改为载体 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是一所独立的农村初级中学,从2003年秋季开始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我们认真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认真实践,大胆推进,精心组织,不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一、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

五年的课程改革实践,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我们长期以来所期盼的素质教育的理想,终于开始慢慢地变成了现实。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变了

过去教师教学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满堂灌”、“填鸭式”,把学生当成贮藏知识的容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实施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越来越暴露了它的缺陷。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学习地位得到确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真正中心。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以及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顾问”。这样,教师从前台退到了“幕后”,从“演员”变成了“导演”,从“主宰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合作者”。

新课改以后师生角色的转变,引起了教师教学方法的悄然转变。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让学生感受不了学习的快乐,压抑并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禁锢并窒息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迫在眉睫。为此,我校经过几年的尝试、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路子: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其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⑴ 一课堂结束前,教师出示下一堂课的预习题,根据需要可做简单的引导(题目要精心设计、具体,涵盖教学内容)。

⑵ 学生在课外自学课本,查找资料,初步解决预习题(自主学习)。

2、课堂教学阶段:

⑴“揭示教学目标”。上课一开始,教师通过课前制作小黑板出示或者口述,有的课节可用多媒体投影,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目标准确,注重感情投入)。

⑵“学生讨论”。可根据学生预习情况,预习不够,再看书;预习充分,可直接着手“讨论”预习题。老师要巡视,收集学生中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归类,哪些是属于新知识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哪些是属于旧知遗忘的,这是要解决的次要问题(合作探究学习)。

⑶ 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归纳总结。这个环节要明确教的内容,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要明确教的要求,即教师不能就题讲题,而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

3、延升阶段:

本阶段包括课堂内外,即当堂完成作业,布置下一堂课的预习内容。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特别是预习题要高度概括教学的内容,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备学生,充分估计学生会涉及到的问题。这方法冲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单向灌输”、“注入式”讲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被动的接受的桎梏,建立了师生的有效互动关系,确立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格局。

如我校语文教师张耀华在教《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时,只设计了三个预习题交学生讨论:

1、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时,为什么“立有间”才断定蔡桓公的病情并向他提出劝告?第四次见蔡桓公为什么远远望见转身就跑?

2、根据故事内容,对蔡桓公和扁鹊加以评论?

3、你认为今后写作文时可以运用本课的哪一种写法(答对一种即可)。

三个问题引起学生热烈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收放适当,活而不乱。

(二)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过去,学生学习是被老师牵着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抄学生背,教学双边被单向灌输所取代。现在不同了,教师的单向灌输转变成了互动、对话、交往、双向交流、共同探讨、相互启发。课堂有了欢笑,一改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气氛,学生主动去学习,不让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自己能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查找的资料自己去网络查找,能自己动手做的实验自己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想会自己说„„在课堂上,学生归纳能力强了,动手能力强了,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强了。

(三)师生关系变了

我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给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灌输,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有效“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亲密结合而融洽。

(四)教师的精神面貌变了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经济条件非常差,教师们没什么福利待遇。但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却是“最勤奋、最踏实、最忠诚于教育事业以及精神面貌最好的一群教师”,这是我们首车镇大多数学生及家长的共识。为了有效地开展课程改革,广大教师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活方式,一边教学、一边学习、一边研究问题。所有的老师都忙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积极撰写论文,争上公开课。特别是公开课比赛及其它各种竞赛,教师都积极参与。每位教师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校园文化。音、体、美老师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校艺队、美术组、田径队相继成立,往日沉闷的校园,充满了活力。在活动中学习,让老师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教师们在上课之余,谈论得更多的是学生,是自己在教学教育中的得与失,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其乐融融。

(五)教育教学质量变了

由于学校狠抓教育科研,学生、教师的面貌变了,教育教学质量当然也变了,变好了。从2003年到2007年,学校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连续5年荣获“初中教育教学一等奖”,多次获得“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学校校子建设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今年又被州教育局评为“学习型学校”。至于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学生、教师参加的比赛活动,我校是必参加,必获奖。

二、实施课程改革的做法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来保障,课程改革也会难以顺利实施。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奠定课改基础。

1、开学初,对教师进行了个案分析,并进行了个别的、合理的调整,基本做到了因人而宜、因材而用。在此基础上,对新进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听课,并把听课情况及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讲课教师,使新进教师能尽快适应新课改要求,较好地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

2、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对课程进行全面管理,开齐学科课程。七至九年级完全按新课程的课程安排编排课表,除安排了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还开发了校本课程。如语文的《写字》、英语《听、说、读、写》、数学的《趣味数学》等。

3、出台了教学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近年来,我校相继出台了《新课程方案的编写要求》、《新课程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校每天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不少于一次,并如实填写《教学情况检查记录表》。

4、加大常规教学检查力度。为保证备、讲、辅、批、考的质量,学校每学期进行课堂教学检查80余次,检查教案、作业5次。每次检查后,都将检查的结果反馈给老师们,使老师发扬优点,弥补不足。

(二)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为了新课程有效实施,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制订和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办法,努力使每一位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驾驭新课程,把新课程标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当中。

1、加大教师基本功训练力度。为了强化教师的写字基本功,我校把每天下午上班后的半小时做为全体师生共同习字的时间;为了提高教师们的讲课、说课、评课能力,学校下发了《说课的要求》及《评课的要求》等。并在每学期末进行教师综合能力评比,评出

一、

二、三等奖,给予奖励。

2、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普通话过级培训,使绝大部分教师获得了相应的合格证书。学校规定每周五为新课程标准业务学习时间,每一学年每一位教师都做了万余字的业务学习笔记,使他们能够基本掌握并较熟练地运用本学科的课程标准。

3、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教师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每人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教案进行校级优秀教案评选或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和参评;每人上一堂公开课,展示自己驽驭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效;每人写一篇论文,阐述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见解,以及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经验体会和改进意见,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教改意识,改变了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4、加强校本研修与培训。为了使全体教师们尽快走进新课改,及时获取发达地区的教学经验,该校先后组织教师们观看了在长沙市举行的课堂教学比赛的实录与专家点评的光碟;聘请了县教科所有关教研员做新课改的专题讲座。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有了明显的转变,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聚焦课堂教学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实施新课改的关健环节所在。课堂教学因此成为新课改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校把课堂教学当成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根本途径。

1、强化备课管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是备学生。教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和阶段要求撰写,旧教材年年讲,要能推陈出新,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钻研精神,思考出路,显新意,上完课后写好课堂感受,寻找问题,建立题库。

2、提倡“对话式”课堂教学。“对话式”教学主张先学后教:即前文介绍“先练后讲”,充分挖掘学生潜力,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激发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都能有“成功体验”。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着力实施课堂教学三项管理策略——“以唤醒学生主体意思为前提,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赏识与信任,真正做到“知识强化,能力转化,素质内化。”

3、采取各种手段,打造课堂活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感觉课堂是生硬的,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的指令,感受麻木、生硬。如何让课堂不再生硬,我校一位女教师在一天下午上了一堂生物课,她在课前训练学生的各种笑:大笑、微笑、皮笑肉不笑„„让另一学生观其脸上肌肉活动,观者也忍不住笑了,使本身比较沉闷的生物课堂为之一振。气氛上来了,效果就好了。

(四)加强课程改革实验

新课程改革是前所未有的革命,触及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广大教师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为此,我们建立了“问题”资源库,并加以归类,然后开展校本教研集体攻关,逐一解决。

首先是加强对教研教改工作的管理。我校成立了教研教改领导小组,教师在教研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负责收集整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立小课题实施方案,交流工作经验,依据学科教学特点,制定学期、学年小课题实验计划。科研领导小组对计划的实施及方案的落实实行定期、定项、定性督导检查与评价。各实验小组每学期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六次以上,要求每次活动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教改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研讨会,听评实验小组教师课,客观评价教学成绩,根据教学动态,调控实验进程。坚持引用、借鉴、创新相结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推广开”的办法使小课题实验按既定方案顺利进行。我们邀请了县教科所领导到校指导,对教师教研备课、上课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指导性建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其次是推广教改成果,辐射带动各科教学。小课题实验只是一个起带动作用的“点”,努力推进“面”上的改革与提高,才是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我校积极推广实验成果,在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各方面进行了学习、研讨与实践。我们结合潍坊市提出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十项基本要求,督促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洋思教学经验,将改革课堂教学分三级进行:初级、模仿;中级、熟练运用;三级、求新独创。我校每学期举办一次创新教学研讨会、一次教研教改评选活动。在近年来的实验过程中,先后有向元英、王兰芝、向青松、胡述国、姚沅友、张耀华等教师的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同时出现了各科教师争上公开课的好势头。过去是教研活动推着搞,论文推着写,公开课指名上,现在是教师提前报名争着上。近一年来已有校级公开课50多课,何浩波、罗贤赐等教师先后参加了县优质课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第三是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学校为实验教师培训学习、科研交流提供便利,并大力推广其科研成果,组织实验教师先后到长沙、吉首、凤凰等地参加培训研讨,学习了解了许多宝贵经验、教学理论、教学教研动态、新教学思维形式,为更好地从事课题实验打下了基础。实验教师勤奋自励,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成绩稳步上升。

第二篇:提质增效

实验检测研究院“提质增效”专题报道:优化样品分析方法提升班组

建设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公司提出了“打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战役”要求,在中心内积极开展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工作。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优化样品分析方法

承担着9个地化基础分析岗位,有近20项分析项目,样品的分析流程是一环套一环,前一个分析项目的分析结果是后一个分析项目的样品,分析流程长,耗时长,严重影响了分析效率。分析人员针对分析流程中的每个分析项目进行科学梳理,找出能够提高分析效率的各个环节因素,经过分析流程优化后,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 狠抓安全生产 创先进班组

在贯彻落实HSE体系管理原则、推进HSE管理体系建设、贯彻集团公司“反三违”、“五会”达标、狠抓责任目标落实、提升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环保基础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各项科研生产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是所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只有改革创新,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和创新动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在新的一年里,中心全体员工必将齐心聚力,共同努力,为提质增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提质增效稿件

积极响应提质增效,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为响应公司“大干一百天”计划的顺利实施,孝感市文化中心项目部作出积极响应。

一是施工质量管控。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每周组织进行技术培训,结合现场施工内容,定期进行专业技术考核。不断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信息化程度高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是施工进度管控。大干期间期间,项目部将现场按场馆分为六个班组加班加点进行施工。项目秉承日事日毕、每周进行进度总结及考核的工作模式,发现并解决进度问题,延续一期工程大干阶段的经验,对优秀班组进行奖励,积极调配现场资源,保障了目前幕墙安装进度的顺利进行,为后期二期精装修的开展打好基础。

三是现场安全管控。安全永远是施工过程中的首位,项目部每月进行安全大检查,结合目前施工内容,组织项目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保障项目安全顺利完成。

四是加强项目宣传。项目部与孝感市政府及地方各单位积极进行交流,组织各种活动,并与孝感电视台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全面宣贯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展现中交四公局的积极风貌和良好形象。积极总结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优化项目管理办法。 项目部会结合当前的成功运作,延续优化目前的模式,积极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为打造“3.0升级版xx局”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科学减负,提质增效

现阶段,各学校的毕业班正处于中、高考备考冲刺的关键时刻,师生压力大、负担重,容易出现复习倦怠和“高原期”现象。同时,有些学校毕业班的中后期管理缺乏整体谋划,备考工作的整体性思考不足,学科应对措施还显得不够到位,那么如何基于校情学情,通过加强毕业班的中后期管理来进一步实现科学减负,提质增效,值得关注。

一、 毕业班中后期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 学生方面

 信心不足,易烦躁。目前,距离中、高考时间短,部分“一模”、“二模”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面对大量复习练习,在短期内看不到成绩的提升,显得信心不足。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分关爱。面对父母的唠叨,考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容易烦躁,他们急需老师心理疏导和学法指导。

 意志薄弱,想放弃。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尤其是一些中等生,想成功,怕吃苦,遇到一些学科上的困难,意志薄弱,缺乏坚持,自我主观上想放弃,易打退堂鼓,出现上课不听,作业不交,课上睡觉的情况。

 自律不严,常反复。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习惯较差,行为随便。因为学习难度大,缺乏成功体验,厌学情绪浓,由于对中、高考升学失去信心,对自我要求不严,比较放纵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一些重复性的违纪行为,影响班级的稳定和备考氛围。

 规范欠缺,会漏分。部分学生常犯 “眼高手低”的毛病,解题思路欠规范,解题步骤混乱,出现“看错、想错、读错,抄错、算错”的情况,尤其一些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但是不管试题难度如何,自己会做的就一定要在答卷上体现,尤其是涉及到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的复习不能走马观花,力争做到“该得得分一分不丢”。

 自我加压,钻牛角。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期盼“好上加好,更进一步”,对自己要求过于苛求,所确定的中、高考奋斗目标超越了个人实力,有些想法甚至不切实际,时常出现爱“钻牛角尖”现象。由于爱钻难题,疏忽基础,导致基础不牢,难得高分。

 陷入题海,难自拔。有些考生复习方法不明,陷于题海战术。盲目偏信于一些名校的考前仿真试卷和模拟试卷,天天忙于做试卷,而疏于课本上基础知识的落实。由于对大量试题缺乏应有的精选与筛选,刻意追求试题数量,重复试题反复做,学生面对做不完的试题,难以自拔,最终成绩进展缓慢。

 体质下降,会生病。没有充沛的精力,学生很难始终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毕业班的中后期,学生复习备考的压力大,负担重,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由于精力不足,一些学生身体抵抗力下降,加上一些常见疾病侵扰,易出现体弱多病的情况,自然影响中、高考复习与备考。

(二) 教师方面

 学情不明,目标不清。一方面教师不能耐心的帮助学生分析优势、劣势,使其扬长避短,趋利弊害。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对班级学情把握不准,复习工作停留于表面化,脱离本班学情,仅凭经验复习,导致复习过程中很多环节处于低效重复,复习效益低下。另外,一些教师复习时游离于考纲之外,复习课的目标不清,使得复习备考失去了针对性。

 陷于表象,抱怨客观。 一些教师缺乏发现质量增长点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停留于表面的现象不能从“一模”、“二模”数据中发现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对考试中出现问题而又有提升潜能的一些临界学生(比如中考“一模”490 分左右的中等偏下的学生),不能及时的询问、谈心和有效指导。不少教师面对问题,不是想方法解决问题,而是不断抱怨生源差,更多的强调客观困难,弱化个人的主观努力,导致工作陷于高原期,推而不动,贻误学生。

 反馈不力,检查缺位。部分教师复习教学中只顾完成复习进度,不管复习效度。教学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课堂上缺乏目标意识,课堂反馈矫正不及时,课堂目标达成率不高。具体说,有些教师只顾追求练习数量的增加,忙于下发练习试卷,学生被大量作业包围,客观上加大了学生复习强度,却忽视了教学反馈后的检查与落实。

 作业随意,批改缺位。不少教师作业布臵时缺乏科学的考量,没有换位思考:“学生有效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忽视了作业布臵的基本尺度,即作业的量应以“教师能批改得了,且学生能做得完”为标准。部分教师采取“以讲代练,以考代练”的不当方式,布臵大量的随堂作业,且不收不改,学生做对做错不清楚。另外,教师下发的反馈练习与作业不能做到全批全改,及时批改以及二次批改,这样学生既得不到有效训练,相反陷入重复训练,被动复习,疲劳复习,使学生接受能力下降,导致复习课课堂效率低,复习进展缓慢。

 教法单一,气氛沉闷。复习课上,部分教师复习方式单一,教学方式缺乏变换,讲授过多,不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复习。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呆板,欠缺调节课堂气氛的办法,经常就题讲题,直接读题目报答案,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的痛苦,呈现出教师复习盲目,学生听课麻木的状态。由于缺乏教师的及时鼓励、肯定与正面引导,不少学生复习课上游离于课堂之外,学习主动性降低,课堂气氛沉闷。但是士气宜鼓不宜泄,课堂上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能够帮助学生振奋精神,提高课堂活力。  备课敷衍,效益低下。在复习备考的中后期,辅导学生和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有些教师体力与精力出现透支,出现复习疲劳和工作倦怠现象。由于精力不足,教师在备课环节出现应付敷衍的情况,导致复习课失去针对性,复习效益难以提升。

 筛选不细,资料重复。一些教师或备课组对中、高考资料缺乏必要、细致的筛选,资料重复性很高。尤其是对各地区的“一模”、“二模”试卷不加选择,整体照搬,给学生整卷训练,不仅学生重复训练,而且加重学生复习负担,占据了学生自主复习时间。

 单兵冒进,学科失衡。部分学科过分突出学科本位,只为提高本学科分数而抢时间,布臵作业过多,侵占了其他薄弱学科的矫正时间,使这类学生学科发展不均衡,总分上不去。

(三) 管理方面

 缺乏谋划,管理缺位。部分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对初三备考工作还缺乏细致谋划,深入毕业班不够,工作方式简单化,以会议代落实,采取上传下达方式,对毕业班的服务和学科指导不及时。同时一些班级常规管理不到位,学习常规检查缺位,学生备考状态过于松弛,复习效率偏低。

 浮于表面,常说空话。学校部分领导开会停留于问题表象分析,不能与一线教师同甘共苦。由于教师很少得到领导的关注和及时肯定,教师工作主动性不足,这样很难缓解教师的复习中后期的烦躁的情绪。

 常规弱化,学风不浓。严格的纪律可以让学生产生紧张有序的行为,从而营造出充实有序的学习气氛。部分学校忽视和弱化了毕业班的常规管理,一些班级上课迟到人数较多,学风不浓,导致任课教师组织复习教学难度加大。同时,部分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督促与帮扶不够,部分学生学习用品及复习资料不齐全,教师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任由学生自我放弃,使得这些学生游离于复习过程之外。

 调控不力,学科失衡。部分学校在毕业班教学管理上,缺乏合理的宏观调控,对各科课时缺乏整体控制与细致安排,不能向薄弱学科倾斜,而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任由部分教师随意侵占学生体育课,影响了午间休息,使得学生难以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复习当中。

二、 加强毕业班中后期管理的几点建议

1、着眼效益,抓好复习时间管理。距离中、高考时间紧迫,学科之间要善于合作,杜绝各科争抢课时行为。在进行学科缺漏的弥补时,教师要坚持“把时间用在刀刃上”。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强化学生做题的时间意识。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对题目才算有效,否则即使做对,也存在隐性失分。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不仅要做到“做了、做对,更要做好”,同时要避免考试时出现“试卷做不完,时间不够用”现象。

二是要突出效益优先,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教师要减少课堂上没有目的性的反复与重复教学内容,要缩短讲授时间,突出讲方法,讲典型,多练习,多反馈。教师要腾出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帮助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筛选出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主干知识体系,并及时查漏补缺,促进各科平衡,提高总体成绩。

三是要合理安排时间,不在难题上打“持久战”。在稳定优势学科成绩的基础上,学生不必盲目地在优势学科上无限制的花费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学科的强弱状况,合理规划和分配复习时间,把准学科分值的增长点,确保各学科均衡发展,避免被牵着鼻子而失去自主权。

2、精挑细选,抓好作业练习管理。备考的中后期,作业不仅要少而精,试卷更要重视批改后的讲评。对待每节复习课的作业和练习,教师要有选择性,不能盲目地指望用练习量的增加来代替复习质的提升。在复习练习的要求上,要做到:有布臵、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同时采取二次反馈与循环反馈的方式,让学生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3、善于疏导,抓好学生心理管理。如何将考生心理调整到最平和的状态,是考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烦躁心理和考试怯场心理。教师对学生要真心爱护,尊重热爱又严格要求。教师要多给基础薄弱学生一些激励和表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换位思考,可采取“先跟后带”的方式与学生谈心。作为班主任还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引导家长做好目标定位,不要过多地介入孩子的学习,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

4、严格要求,抓好常规纪律管理。稳定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在复习备考的中后期,由于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很多学生压力增大,对学习前景充满忧虑;还有的学生自认为无望而放弃复习,客观上会造成学生行为习惯的松懈。为此,毕业班备考的中后期管理,应加强学生纪律观念培养,特别加强纪律约束。大量事实证明,守纪与否能折射出一个学生的心态,透过学生的纪律表现可以判断学生思想动态。学习越是紧张,纪律越要加强。为此可采取学生自管和共管的形式,相互监督,保证班级有个稳定的备考环境。

5、夯实基础,抓好复习资料管理。考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根本,资料是复习的补充。中考复习备考要“抓纲务本”,“抓纲”就是要正确认识考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不少学生存在过分依赖资料的习惯性心理,容易把课本丢掉,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决不能舍本逐末。越是到中、高考后期越应回归教材,夯实基础。临近中、高考,各类模拟试卷和仿真试卷非常多,要求教师严格筛选复习资料,决不能滥用。建议以“考试说明“为基础,再辅以其他精选的材料,择其“精”者而用之,做到“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资料的使用效果。

6、立足整体,抓好分层推进管理。教师应真心落实各类学生分层帮扶,寻求学科质量增长的新空间。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学有进步,人人进步”的信心,这是分层辅导的前提。做好分层推进管理,需要优化“分类指导,分层辅导,及时跟进”的措施,注意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辅导与帮扶不做硬性的统一要求,避免“一刀切”,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 对优等生,要指方向、定目标、压担子、留空间;比如,在做模拟训练题时,不用全做,可选择性地做,并适当关注一些解题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

 对中等水平的“临界生”,定位要科学合理,目标要求应略高于自己实际水平,并且通过努力,考生有实现的可能。如果定位合理,帮扶到位,则可以激发“临界生”复习的主动性,以此来调整好复习状态,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复习。

 对基础薄弱生,要尽可能弥补复习中暴露的薄弱问题,可采取“低难度、缓坡度、小台阶、快反馈”的复习策略,克服一张卷“齐步走”的现象。考生对复习中涉及到的容易错、易混淆知识点,要及时查漏补缺,避免“走马观花”和不深不透。在保证优势学科基础上,通过针对性训练和缺陷弥补,使考生的劣势学科有一个比较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学校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提优补差的对象、内容、时间与措施。教师绝不能把“面向全体”停留在口头上,只重视抓少数高分的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只有将面向全体和分类指导两者兼顾,才能实现毕业和升学的“双赢”。

7、讲求实效,加强应考技术管理。中、高考复习备考的中后期,要着眼复习实效性与针对性,注意加强学生解题习惯和答题规范训练与管理,强化紧抓得分点的备考意识。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 关注解题的规范性训练。中、高考复习备考的中后期,中等和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有时比较浮躁,复习中怕麻烦,轻视解题“过程”用语,导致解题过程过于简单化,因此要注意学生答题规范训练,做到基础题每分必争。比如注意化学用语的规范性书写;物理、数学书写公式、代入数据、解出结果、统一单位要步步落实,不能只写公式或不代入数据而直接写出答案。有些试题的结果需要分类讨论,不能考虑疏漏,答题马虎,浅尝辄止。

 避免解题中“五种错误”。即“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注意不能多字、漏字。要注意试题中的细节,找出关键词,明确已知条件和需求的问题。答题时书面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要避免受思维定式和熟题答案的影响,减少粗心大意造成的低级错误。

 开展解题限时训练。中、高考复习备考的中后期,要恰当处理好“会做”与“得分”的关系,适当的安排一些限时的解题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要重点解决学生“会而不得分”的问题,保证拿到应拿的分数,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

总之,毕业班复习备考的中后期管理“头绪多,任务重,责任大”,但管理是手段,关键在落实。各校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认真梳理毕业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落实责任,重心下移,检查到位。校长要深水作业,深入年级,深入课堂,了解教情学情,全面掌握毕业班教学情况,指导毕业班稳步开展工作。分管校长要全面落实管理过程,想点子、抓督促。处室、年级、班主任要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环节的精细化,从而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处室、年级、班主任落实抓”的工作格局。我们坚信,如果全区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复习备考的积极氛围,将教学质量的目标要求自觉落实在备考的各个环节中,就一定能使全区的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第五篇:聚焦课堂 提质增效

----“课堂教学增效年”活动先进教师事迹

古浪县黄羊川职业技术中学

胡多增

我是黄羊川职业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本科学历,中共党员。 2004年10月年参加工作,自走上讲台之日起一直工作在教育的第一线,任班主任,执教语文学科,2008年以来兼任学校办公室干事。八年来,我本着敬业有恒,勤业爱岗,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耕耘着。

2012年,全县开展了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益”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增效年”活动。作为学校的普通教师,在活动开展期间,我积极进行自我学习提高,充分发掘工作潜能,不断激发工作热情,积极提升教育理念,抓紧抓实常规教学,认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增强了课堂教学效益。

一、 坚定信念,提高自我

作为一名年轻的普通教师,我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我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积极研读教育教学论文和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在日常工作中,我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学校领导做好学校办公室上传下达工作,遵守学校各项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改革教法,创新学法

在上级部门开展“课堂教学增效年”活动之初,作为一名一线普通教师,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积极学习有关活动内容,在教学方法、课堂效率方面进行探索,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也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水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以“课堂增效年”活动为契机,努力开展一些寓教于乐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口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利用主题班会、家长会让学生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每两周制定一个自己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依据完成的情况决定是否指定新的近期新目标,并设立“手牵手”学习小组,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 建立赶超目标, 大声的发泄自己的快乐等,鼓励他们互帮互助,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每个同学都有成功的希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大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明显提高。“有梦就有希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在逐步地提高,有了更多的成功体验,自信的笑容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

与此同时,我十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为此我不断学习,积极总结,把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有的甚至通过训练加以巩固,以便于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例如我总结了语文课文背诵的几种方法,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同时我郑重地推荐了“重复法”和“方言法”及“快读法”“回忆法”,甚至当堂训练。经过我的努力,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也更加有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些在学法方面的创新不仅仅是我自己,我还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新奇的方法,以便向全班推广。经过对学生“找方法”的提倡,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把“学法”也当作了自身积累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之一。这也正是我想看到的。在此我也体会到了,“学法”的创新,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调动集体智慧,“放手发动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法”更优更有效。

三、脚踏实地,开拓创新

我始终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教育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光辉的事业,我始终保持着谦虚认真、不骄不躁、不推拖、不抱怨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教好我的课,带好我的班级,我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成果。我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我也多次被评为校级“教学质量突出者”、“课堂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同课异构先进个人”;多次获得教育局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本人撰写的论文在古浪教育局“课堂增效年”专题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在2012年全县现代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得中学组一等奖,有两篇论文发表在《少年素质教育报》和《新课程》杂志上。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分量。教书育人虽然辛苦,却充满乐趣。在学校度过的每一天都让我感到身心愉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作风,怀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继续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探索、跋涉、耕耘、追求,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上一篇:农场综治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农村小学教研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