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企业文化整合

2022-07-06

第一篇:集团企业文化整合

茶文化企业文化整合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采茶和饮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古时,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多少年来,中国茶文化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无比丰盛的营养,容宗教、哲学、绘画、美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叶昌盛,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国的茶文化带着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贯彻普及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的家乡——宜兴,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这些都和历史有关。据《宜兴县志》记载,宜兴在夏商周时期,属扬州,名荆溪。春秋时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隶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灭越,属楚;吴、越、楚时,宜兴由荆溪改成荆邑,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荆邑更名为阳羡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改阳羡县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王室讳,始改义兴为宜兴县。

宜兴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兴的自然条件很好,不仅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产茶名区之一。根据古书所说的宜兴汉时即有“阳羡买茶”,汉王到茗岭“课童艺茶”的传说,以及邻近地区和《桐君录》“晋陵皆出好茗”的相关记载,宜兴至迟在三国和东晋时,其地便以产茶和饮茶。被后世尊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晚年隐居浙江苕溪,写作《茶经》,书中就有了关于宜兴产茶的记叙。“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卢仝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咏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题宜兴茶山》一诗中,开篇就说“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称冠于唐的“阳羡茶”到了宋代,仍为文人雅士所好,所产“雪芽”在宋代久负盛名。大文豪苏东坡曾担任湖州刺史,与宜兴联系较多,后又被贬,居住在宜兴,与宜兴的茶和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宜兴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邻与完夫有庐里之约》诗中写道:“雪芽为我求阳羡,乱水君应响惠山”。明末至整个清代的数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的生产和经营逐步成为南部山区的特色。另外,宜兴的紫砂壶闻名世界,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能,更具艺术鉴赏价值,深得历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爱。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与创作工艺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艺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壶,可以更好的体现茶的韵味和品茶的情趣。

说到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物质文明和建设文明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内涵及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的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身养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影响到社会。

因为一生爱茶,我一手创办了宜兴苏公务员之家http://

第二篇:企业文化整合评论

着眼战略重塑品牌提升形象

——公司将全面实施企业文化CIS整合提升工作

在2011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张增光董事长指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保证我们“十二五”发展规划有效实施的内在动力,我们吸引优秀人才、快速消化购并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都离不开优秀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是关系公司“十二五”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培育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优秀企业文化,是“十二五”时期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的精神动力。“十二五”,公司提出建设“以建材为主,多业并举、科工贸一体的国际化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定位,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着眼于战略,因此,新时期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全面整合提升集团公司CIS体系意义重大。

一、“十一五”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凝聚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合力

“十一五”期间,我们完成了企业形象识别体系(CIS)首次导入工程,实现了企业品牌的识别化和规范化,以“盾石绿”寓意的环保理念,为企业打造“绿色建材商和服务商”战略目标的同时,冀东水泥绿色环保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员工和社会的认可;“让生活的基础

更坚实”作为企业向社会传播的共同语言,已经成为冀东的“代名词”。在公司先后实施的“三北战略”和“区域领先战略”程中,完善了以“共创、共赢”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确定了企业的品牌定位,增强了企业的“文化基因”和核心竞争力,文化优势承载了企业“逐鹿三北”、“区域领先”的二次创业历程,实现了冀东的腾飞;在兼并重组破产企业过程中,从松江、大同、秦岭水泥的破产重组、员工分流、新线建设、区域发展的经验看,以冀东“共创、共赢”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是这些企业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实现融合的重要保证,得到了广大员工以及各级政府、行业领导的赞誉和肯定;同时,冀东优秀文化还体现在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始终将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作为应尽的义务,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相继荣获了“全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60佳”等荣誉称号。

二、“十二五”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着眼发展战略 全面整合提升

“十一五”期间不断强化、提升的冀东优秀企业文化,为公司快速发展凝聚了合力。但随着公司“十二五”新的战略定位和产业链的延伸,原有的企业文化体系体现出“老、旧、单一”的特点,已经跟不上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需求,需要重新进行价值提炼、结构梳理、形象升级、战略定位。经公司党委、总经理部研究决定,对企业文化形

象识别系统将进行全面实施整合提升。

为快速推进企业文化CIS整合提升工作,公司企业文化办公室自2011年3月开始,经与专业策划机构调研论证,确定了实施方向,经过前期访谈,多次调研沟通,相关调研暨策略规划报告已通过领导审核,整合提升方向已经定位,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整合提升工作已全面展开。

为适应公司多元发展需求,整合提升涉及集团公司、四大板块五套(CIS)形象识别系统。集团公司与四大板块形象识别系统有合有分,既体现了集团强化管理又突出了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根据策略报告和计划安排,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全面整合提升工作将在年内完成。

一是整合提升理念识别体系。整合提升后的理念体系,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其中四大板块企业理念的“认识论”(MI)部分与集团理念基本保持一致,增加了各版块的专业管理理念和传播语。“方法论”(BI)和“工具箱”(VI)部分将重新规划定位,相对体现板块特点。理念体系确定了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服务理念、传播语、企业训导词、冀东观点十个方面。

二是整合提升行为识别体系。《员工行为规范》将按照不同的版块分别起草,集团公司及各板块的员工行为规范共性部分保持一致,个性部分即岗位行为规范,将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分别建立。新修订的《员工行为规范》增加了企业员工安全、厂纪、奖

惩、环保、工艺等内容。目前,集团公司与各板块员工行为规范大纲已完成。

三是整合提升视觉识别系统。企业视觉识别体系的整合提升将以公司LOGO的重新设计、定位为核心,以集团公司与各板块的视觉统一为重点进行全面改版。公司LOGO已确定为“JIDD”,取义“Ji Dong Development”的缩写,采用英文字母形式,目的是增强品牌的可读性和国际识别力。目前“JIDD”标识已经通过申请正在注册之中,故在字母的右上方增加TM符号。“JIDD”申请类别包括12大类100余项,囊括并涉及集团公司多元化发展各行业内容。

新的视觉应用体系重新设计了旗帜、司徽、标准色、标准字、辅助图形、企业标准名称及简称。视觉应用体系整体与集团保持一致,根据各板块不同行业特点部分有所区分。截至到目前,集团公司视觉体系基础部分(共用)已确定,视觉应用部分正在修改完善中,各板块视觉应用部分已完成初稿。

四是企业名称、品牌架构整合。目前,公司105家企业存在“盾石”、“冀东”、“冀昌”、“红旗”类多个品牌名称;且多交叉使用,如水泥产业同时使用“冀东”、“盾石”等品牌名称,“盾石”品牌名称又用于水泥之外的工程、电气、房地产等多个产业领域。企业名称不规范,品牌结构比较混乱。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名称,以后新公司注册必须以“冀东”为第一冠名。已注册的公司在不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将公司品牌名称按统一标准更名,以“冀东”为第一冠名,不再出现盾石、红旗、冀昌等类似名称。

按照公司总经理部的要求,“盾石”品牌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继续在水泥相关的产业使用。

五是明确方向,措施保障。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发展成果的反应。“十二五”公司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和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匹配、一体化运行。因此,要求各级领导、全体员工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负责任的态度,全力配合、认真落实、积极推进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整合提升工作,进一步弘扬冀东优秀文化,增强员工对冀东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推动公司企业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结合集团发展实际以及整合提升工作,集团企业文化办公室依据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定位,起草了目标明确、可行性高、操作性强的《冀东发展集团“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报告》,内容涵盖建设企业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措施、评估考核等内容,《报告》的制定将进一步促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

(企业文化办公室)

第三篇:海航企业文化-整合版

企业文化精简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能够造福于天下人,这才叫做事业

根本宗旨:爱党爱国,举业为民,感恩社会,和谐发展 基本价值观:我们心系党、国家和人民;我们立志成为世界级品牌和世界级企业;我们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我们致力于促进和谐发展 海航目标:海航立足于成为现代服务业综合运营商,以航空旅游、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服务为三大支柱的新型产业格局,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的七大产业集团:海航航空、大新华物流、资本、旅业、实业、机场、金海控股) 海航理念:诚信、业绩、创新;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至诚、至善、至精、至美文化体系:诚信为基、创新为本、至诚奉献、强力执行、勇担道义 同仁共勉十条:团体以和睦为兴盛;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健康以慎食为良药;诤议以宽恕为旨要;长幼以慈爱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凡事以预立而不劳;接物以谨慎为根本。

二个垂范:做制度和执行制度的垂范,做学习和提高学养的垂范

海航的三大支柱:航空旅游、现代物流以及海航特色的现代金融业 管理干部操守:管理干部要做到“三为一德”,要做道德操守楷模,树商界君子典范;应遵守社会公序良俗,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成为优秀公民;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章守纪、恪守诚信,成为业绩精英;应发扬民族传统伦理,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成为家庭模范

“三为一德” “为人之君”,要有君子般的气度、风格和责任。 “为人之亲”,就是亲情般地善待他人;“为人之师”,即要求别人做到的,管理干部自己先要做到。

“三个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 “四个会”:一是会出主意;二是办事;三是会用人;四是会写文章。“三不”不称职、不到位、不适应;“三想”站在他人的立场想,从他人的好处想,多为他人想;“三差”责任心太差,服务意识差,办事能力差 领导力“四力”组织驾驭能力、团结协调能力、组织计划与实施能力、学习与提高修养能力;执行力“四性”

1、坚定性

2、准确性

3、创造性

4、成功性 科学发展观: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完备的战略管控体系、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与时俱进的变革措施、坚定的党建政治保障,构建企业内外的和谐环境。 人生观:生有所立(立德、立言、立功),死有所归(不折磨自己,不连累他人) 事业观:源于《易经》—能造福天下的事叫事业,精进人生: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时刻,勤勉、不懈怠。

世界级卓越企业有三个基本标准:

1、收入超过一万亿。

2、在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上,堪称企业之典范。

3、创造造福于人类的幸福与和平的社会责任感形象。

海航人三大历史责任:

1、创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品牌,创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企业;

2、做推动中国人民消费观转变和中国现代化国家转型的引领者;

3、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推动者。

海航大厦三个内涵:慈悲、利他、智慧

海航大厦滴水铜镜以镜为鉴正衣冠,以镜为鉴以正其身。

海航的科学发展之路包含三方面内容: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体系;

2、海航特色的企业文化;

3、海航的党建工作。

海航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有三个基本特点:

1、是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2、是集团-产业-企业的三级管理构架;

3、是以数字化海航为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

海航员工必读书籍有哪几本?

必读:《海航同仁守则》《中国传统文化导读》《管理干部必修读本》《海航科学发展之路》

选修:《精进人生》《认识人生改造人生》《千字文讲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海航精神”价值体系

一、海航与海航人:海航:将是一种组织形态,一种信念符号,一个精神家园海航人:一群有着“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共同追求、共同理念”的人。

二、继承和发扬海航创业精神:为了梦想永不满足、勇于担当、敢为天下先。

三、海航人的共同理想- “造福于人类的幸福与世界的和平”。

四、海航人的共同信仰-“天佑善人、天自我立、自我主宰”(上天保佑善良的人,路在自己脚下,命在自己手中),“真、善、美”, “无疆大爱”。

五、海航人的共同追求-“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六、海航人的共同理念-“诚信、业绩、创新”。

艺术海航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体现在“作品精神”上——我们为社会提供的每一次服务、打造的每一件产品,都应该是一件艺术作品;体现在过程控制上——制作艺术品的过程也应是一种艺术,当管理成为一种艺术,美感会在控制和平衡的过程中体现;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以“云理论”的思维组合每一种资源,打破边界,勇于创新,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 海航商业五年战略目标:到2015年,经营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500亿元,门店数3000家,进入全国百强零售连锁前5名。(新海航实业下设7家专业公司:

海航商业、海航臵业、海航酒店、海航易控股、海航实业投资、贵州海航酒业、国付宝控股) 集团在“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以“做大”为主线、以“做强”为主题,昂首挺进世界500强的前100名。实现海航“全球卓越企业”伟大目标。

第四篇:企业并购关键策略文化整合

并购策略与文化整合

关键词:

持人: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原惠普(中国)首席知识官 高建华

嘉 宾:

科龙集团董事、副总裁 严友松

小天鹅集团副总裁 徐 源 南京斯威特集团董事长 严晓群

和君创业咨询公司董事长 王明夫

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王 巍 引言:

这是一场进程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论坛。我们没有想到几位或中或洋、或产或研等不同背景与经验的并购专家,不仅在具体运作方式上各有千秋,而且在诸如“文化整合是不是并购要害”等基本并购理念上也存在巨大差异!而“各执一词”不恰好是处于转折与多变中的中国现状在并购领域的必然反映吗?

为了读者便于理解,我们在编辑时冒昧地将嘉宾们的发言按辩论思路强行冠以了正反方的帽子,仅供参考。至于孰是孰非,恐怕眼下只能见仁见智吧。 〖并购中,存在文化整合吗?〗 高建华(正方):企业的兼并整合实际上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决策,就是我想兼并谁,兼并的目的是什么,它能对我这个企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第二个阶段是把两个企业合并起来,这个合并的过程,中间可能要得到政府、投资者、股东、员工等各个利益方的认同。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整合兼并完了,双方签字了,但是如何把两家公司真正地合在一起?前两个阶段是在高层做工作,第三个阶段就变得非常具体。我们也知道,整合最困难的是文化整合,那么各位嘉宾理解的文化整合都涉及哪些内容? 严友松(正方):大家知道,格林科尔并购了科龙,然后又并购了美菱、吉诺尔。科龙的冰箱业跟海尔不相上下,占市场很大的规模,从技术研发实力到生产系统的控制,应该都是不错的。美菱稍微弱一点。三个不同企业的整合,文化的冲突也就有不同的重点。民营企业的文化是少花钱,多办事。顾雏军有一个很好的背景,他是硕士,在国外做过访问学者;在企业做过,在资本市场也做过,他有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眼光。他自己的梦想是想把中国家电业做一个大的整合,让世界家电进入一个中国制造的时代,他一定是要做强做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兼并国有企业像美菱,实际上企业文化上有很多的冲突。比如:国有企业里有很多围着不同的领导转的小圈子,它不是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是局部利益、小集团利益最大化,整体是没法协调的。那么像科龙这样快速扩张的企业,如果价值观不同,一定不行。所以,兼并中必须要整合,肯定要做文化整合。 徐源(正方):我原来是国有企业的,我给国内几个国有企业做过兼并,也在长春的中外合作的企业做过,我受公司委托参与了全部过程的工作。我体会:什么是文化?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完全可以领悟的。第一个就是管理风格,第二个是思维方式,第三个是价值观。

王巍(反方):我个人感觉并购跟谈恋爱差不多,一回事。谈恋爱有很多经济计算,人力、双方的家里条件、个人的气质、文化教养。一旦处理不好,他都说感情不合。并购呢,经济计算到最后,可能定价不合理,可能是人事安排没搞好,或者技术走错方向,但是你把它总结下来,都属于企业文化磨合不好。如何处理文化整合?这就像谈如何使两个人结婚之后保持感情一样,有很多变化。我个人感觉在讨论企业整合的问题时,不要太多把它归结为文化,还要做更具体的分析。

王明夫(反方):我自己一直做兼并,我个人感觉:文化整合的说法是错误的。我们有产业整合、价值链整合、资源整合,但是文化本身是不能整合的,它只能融合。并购过程中,根本不存在企业文化整合的问题,存在的是文化应该怎样重新塑造和变革,它是一个改良和再生的概念。并购重组里面,企业文化是很关键的,关系到成功失败,但它不是整合,而是文化的变革、转型。 〖并购整合的核心是文化吗?〗

王巍(反方):我觉得一谈文化就比较痛苦,并购就是商业行为,文化是后面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台上的企业家都是做好人,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想在道德上说得通,文化上如何如何。在我们整个从事并购中,人人都想做好人,不想做坏人。其实在商业里不存在道德,并购是在破坏状态,就是要改变,改变就要得罪很多人。包括科龙,一开始就被媒体判断为坏人。但企业家首先应把并购回归到商业行为,回归到资本形态。

王明夫(反方):我从金融出身,中国并购市场真正活跃的是金融性并购。它多是收购和控股。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文化的冲突不是很严重。你总不能用金融公司文化去同化产业文化吧!你是善于做资本运作的企业,你把做种子行业的公司给收了,你去改变农民文化?那肯定是不行的。中国十来年,在并购领域最活跃和大手笔的是什么人呢?不是做实业家的人,而是做金融的资本家。他们面对并购里的文化问题有点儿不大一样。刚才王巍讲得很对,应回归商业本质。

我想补充的是,我感觉企业之间因为并购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管理局面的复杂程度,并不高于没有文化冲突的企业的管理复杂程度。两个企业走到一块儿就会因为文化冲突造成门派,那么是不是单一企业就没有门派?那个复杂程度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文化冲突造成的影响估计有点儿过高了。无论什么企业都一样复杂。你一个很小的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也很复杂,你搞大一个企业,也就那么复杂。所以对于文化冲突问题,尤其一个企业家,做老板的人,不要太纠缠于员工的心态冲突上了,跳出那些麻烦的事,回到商业本质上去。否则那没完没了,天天都会有矛盾。

高建华(正方):一个企业里面有很多冲突,但是在一个企业里,大家也就接受了。而外来一个企业,心理上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

第五篇: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摘要:中国文化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而成的独特的文化模式和规范,是民族,社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整合系统,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茶文化更显深沉,更显凝重,在它的广袤和无限的丰富性面前,我们难以估量出那沉甸甸的分量。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颇受国内外友人推崇。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和升华。现企业不仅是一经济活动,也应该成为一种审美的茶文化活动。本文从茶文化的历史出发,说明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把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通过对茶文化意识的自觉和深化,开设自己的茶室,同时推动企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向发展。“苏茗茶行”旨在给企业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同时,帮助企业提升文化品味,使苏茗这个品牌走向更广阔的新天地。

关键词:茶文化

企业文化

苏茗茶

整合

发展

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采茶和饮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古时,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说法。多少年来,中国茶文化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无比丰盛的营养,容宗教哲学、绘画、美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的规模。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叶昌盛,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中国的茶文化带着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茗贯彻普及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的家乡——宜兴,有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这些都和历史有关。据《宜兴县志》记载,宜兴在夏商周时期,属扬州,名荆溪。春秋时属吴;战国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隶越;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宣王灭越,属楚;吴、越、楚时,宜兴由荆溪改成荆邑,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荆邑更名为阳羡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义兴郡,改阳羡县为义兴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避王室讳,始改义兴为宜兴县。

宜兴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宜兴的自然条件很好,不仅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产茶名区之一。根据古书所说的宜兴汉时即有“阳羡买茶”,汉王到茗岭“课童艺茶”的传说,以及邻近地区和《桐君录》“晋陵皆出好茗”的相关记载,宜兴至迟在三国和东晋时,其地便以产茶和饮茶。被后世尊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晚年隐居浙江苕溪,写作《茶经》,书中就有了关于宜兴产茶的记叙。“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卢仝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咏茶名句。晚唐杜牧在《题宜兴茶山》一诗中,开篇就说“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称冠于唐的“阳羡茶”到了宋代,仍为文人雅士所好,所产“雪芽”在宋代久负盛名。大文豪苏东坡曾担任湖州刺史,与宜兴联系较多,后又被贬,居住在宜兴,与宜兴的茶和紫砂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宜兴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邻与完夫有庐里之约》诗中写道:“雪芽为我求阳羡,乱水君应响惠山”。 明末至整个清代的数百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的生产和经营逐步成为南部山区的特色。另外,宜兴的紫砂壶闻名世界,它不仅具有实用性能,更具艺术鉴赏价值,深得历代收藏家和好茶者所珍爱。随着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与创作工艺的日益提升,紫砂陶艺已臻妙境。好茶配好壶,可以更好的体现茶的韵味和品茶的情趣。

说到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物质文明和建设文明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茶文化内涵及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的茶文化融进现代科学技术、现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以茶会友是茶文化最广泛的社会功能之一。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身养德。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文人雅士都愿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影响到社会。

因为一生爱茶,我一手创办了宜兴苏茗茶行。苏茗,顾名思义,就是指江苏名茶。以苏茗为品牌,一是因为该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而宜兴又是江苏产茶最早、知名最早、产量最多的地区。二是宜兴产茶的企业多、品牌杂,与全国其它茶区相比,知名度低,而苏茗茶行正要独树一帜,以茶文化为突破口,与企业文化相连,成为一个有地方特色的茶业品牌。在我看来,宜兴的的确确是文化底蕴特别深厚的地方,企业非常多,来宜兴考察的文人墨客,商贾雅士很多,几载岁月流转,我极力全心打造“苏茗”诚信品牌,同时躬耕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更希望通过企业来搭建一个稳固的平台,使企业文化因茶文化而锦上添花。

目前,企业经营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审美活动,因为当今的时代生活正在迅速的被艺术化。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讲利益,重效益,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紧张的工作、应酬、复杂的人际关系,致使依附在企业家身上的压力不轻。我认为现在有许多企业经营者尚未清醒地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经营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硬性竞争的水准之上,企业家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水平亟待提高。如果说美好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秀于外”,那么深厚蕴藉的企业文化则能使企业“慧于中”。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与一个文化修养浅薄的企业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图腾,它像基因一样,深深植根于企业的生命之中,使企业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一个企业,参与茶文化,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儒雅脱俗的经营气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范等去“以茶会友”。我的理念是,不管与谁参与茶事活动,一定要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享受生命的乐趣。我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中枢神经和指挥系统,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应该尽善尽美,不善不美只会导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恶性循环,毫无人性可言,也毫无美和效益可言。在古代,茶总是和风雅相关,天下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不厌其烦地对其颂扬过。作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完全可以开辟一间属于自己企业的茶室,装修得古典一些,比如墙上挂有装裱好的字画,放置竹制的桌子,藤编的坐椅,精致的茶具,几盆兰花,将企业的宣传资料分门别类,有条理的放在壁橱里,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扑面开来,耳目为之一新,身心为之一爽。客户来访,先进茶室,在咿咿呀呀的古琴声中坐下来,沏上一杯茶,静静地嗅着袅袅茶香,望着清澈晶莹的茶汤,一小口一小口地细品,此时,茶香弥漫全身,直润到心底。喝茶不是解渴,而是悠然雅兴,“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然后找出话题的切入口,岂不乐哉!品茶的时候品性情,企业家在这样的物镜、情境下,向客户传授一些茶文化知识,调动客户的审美眼光与心灵之光,不仅能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沟通友谊,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即使人情再冷漠,也会因您这位企业掌舵人的文化品味所折服。偶尔,约公司员工,在茶室里小坐,轻呷一口茶,谈谈工作上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更饱满的激情去应对人生的挑战,这样能使企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仅经济上了新台阶,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何乐而不为呢?茶,是友谊的桥梁,社会和谐的载体,是企业发展的文明窗口。在企业的茶室品茶,使陌路人能与你同行,使同行者与你并肩,“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企业文化的美才是企业深层次的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如此。

上一篇:集体备课音乐教案下一篇:交通安全教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