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近义词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励精图治近义词范文

励精图治 再创佳绩

——市疾控中心工作回顾

古往今来,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都是人们的根本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早在公元前

四、五世纪,《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预防优先的思想。建国以来,卫生工作的方针虽历经多次调整,但“预防为主”这一基本方针始终没有改变。庆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市政府卫生防病职能的实施机构,在市卫计委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履行疾病防控职能,在保障全市群众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初步形成。中心积极探索公共卫生应急工作管理模式和思路,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构建市、县(区)应急反应体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适时动态监测,快速采集数据,提供形势研判及信息分析,迅速决策并下达指令,通过网络与省级应急指挥决策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统一协调、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科学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在抗击“非典”、甲流、处置新疆“脊灰”重大疫情、5.12“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和甘南“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中,中心派出卫生应急队伍,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人

1 才优势,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用实际行动履行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的庄严承诺。

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加强。全市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免疫规划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控取得重大成就。按照“下沉重心、前移关口、提升能力、主动监测、及时预警、综合控制”的原则,围绕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等职责,建立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规报告制度、开展网络媒体信息搜索工作、将重点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分析及专题分析纳入常规工作内容,并开展了风险评估工作,实现了传染病监测网络化系统化,促使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加强。目前,我市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系统现已“网络到乡,触角到村”,全市纳入网络直报168家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个案信息的在线直报和实时监测预防,网络运行率和及时率稳定在100%和99.28%。有效地控制了甲流、手足口、狂犬病等传染病疫情在我市发生和流行。全市现继续保持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丙类传染病控制在316/10万、143/10万左右的较低流行状态。

重点传染病预防、治疗、干预工作也全面开展,逐步实现防控目标。艾滋病自2004年发现首例病人发现后,感染人数呈缓慢递增,防治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防治难度大。疾控机构持续在全市开展扩大宣传教育、监测检验行为干

2 预、抗病毒治疗等“五扩大、六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建成1家艾滋病确证实验室,19家初筛实验室,25个咨询监测点,以及男男同性恋和艾滋病感染者社区组织。艾滋病防控人员要深入吸毒人群、羁押人群、同性恋人群、娱乐场所等高危人群不断地开展健康教育、采样检测和行为干预。市中心还开设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吸毒成瘾者开展药物治疗、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对促进病人回归正常生活、减少毒品交易、降低艾滋病传播发挥了显著作用。

结核病控制充分利用“世/英项目”、“全球基金项目”、“中转项目”资金支持,健全服务体系,规范门诊建设,执行免费政策,推行“三位一体防治模式”,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率治愈率,开展精细化管理,以耐药结核、往期积累潜伏结核病人、流动结核病人为重点,进一步降低发病。先后确诊并免费治疗2万多例活动性肺结核,避免8万多人遭受结核菌感染,搀回社会经济损失近6.5亿元,有效的保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免疫规划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由6种增加到15种。全市现设乡镇接种门诊127家,社区接种门诊11个,村级接种点1547个,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全面实施上网运行管理。按“分清职责,逐级包干;整清底子,严查漏单;搞清流程,务必规范”的工作要求,着力开展免疫规划集中整顿,挤干工作水分,解决流动儿童漏种,杜绝笔

3 下接种,确保儿童预防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了95%以上,筑牢了免疫屏障。免疫规划的实施,使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与免疫规划实施前相比,下降幅度高达90%;麻疹、甲型肝炎、乙型脑炎、流脑、百日咳、白喉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地方病防治工作效果明显。全市受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中毒、砷中毒、麻风病、黑热病、布鲁氏菌病、包虫病等地方病威胁的人口200万以上。多年来依托地方病防治工作项目建设,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积极开展饮水氟、砷监测,指导疫区改水,有效地防治了地方性氟、砷中毒;市中心每年开展数犬类监测,科学驱虫,有效地阻断了包虫病传播途径;落实食盐加硒为主的综合措施,大骨节病、克山病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密切监测,积极开展现症麻风病病人查治、康复,确保了麻风病的发病基本得到控制。

实验室建设水平保持一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达到1680m,生物安全实验室500m。建有PCR实验室、P2实验室、正压万级实验室、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国家级流感实验室、麻疹网络实验室等19个专业实验室,拥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等仪器设备200余台件,可以完成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化、理化、微生物等领域600个检验项目,年均完成12万项次以

4

22上检验,为各类疾病监测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在麻疹、甲流等疫情处置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定论中发挥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深入推进。市中心进一步从“理顺工作机制、强化技术培训、严格督导考核”三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人群慢病防控的有效途径和具体模式,强基层补短板,进行全员培训和县乡村级督导。目前全市居民电子档案建档率93.2%,累计登记管理65岁以上老人21.6万,健康管理率为86.95%;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数分别为10.9万例和2.2万例,管理率分别为97.36%和97.87%;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4410例,管理率为98.61%。

健康教育全方位展开,公共卫生监测多渠道进行。中心以各个业务领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为先导,建立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慢病防控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健康教育及促进活动;配合重大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固定宣传阵地,办宣传栏,挂宣传标语;设立咨询点,发放传单,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成立健康教育专家团,开展学校、机关、社区集中人群讲座;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办专刊、设网站、发短信、上电视报纸,向社会宣传健康知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使健康教育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效果。同时,市中心努力拓宽公共卫生监测领域,开展了食源性疾病监测项

5 目,食源性疾病监测项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农村生活饮水城镇生活饮用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监测和各类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监测评价。主动开展危害因素、环境污染等调查,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何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推动医改,进行引领大众生活、树立健康理念等有益尝试目前,市疾控中心同时拥有“职业病诊断鉴定资质”,“职业性健康检查资质”。

第二篇:励精图治 再创辉煌(整理)

励精图治

再创辉煌

——前进中的新村镇露荷学校

新村镇露荷学校是1999年经阜南县教委审批的一所民办学校。它的前身是露荷幼儿园;2001年经县教委批准创办小学部;2005年经县教委批准创办中学部。

现在,学校占地10000多平方米,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师40余人,后勤保障人员21人。学校拥有宽敞气派的教学大楼,温馨舒适的宿舍大楼,宽敞、整洁的餐厅,浴池和现代化的微机室,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雅致清静的阅览室等,固定资产达500多万元。

近年来,学校在新村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教育教学成绩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整个阜南教育界倍享盛誉,成为阜南县民办教育百花园中一枝靓丽的奇葩。从2008年首届中考起,每年中考都有数名成绩优异的同学被安徽省重点高中——阜阳一种录取。露荷学校先后被阜南一中、阜阳三中、红旗中学、亲情学校等定为优生生源地,共享资源,共创美好未来。在中学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小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更是可喜可贺,在阜南县民办学校历次素质测评中露荷学校经常独占鳌头,力拔头筹,深受周边群众的充分认可和拍手称赞。

创办十年来,露荷学校在校长崔敏的带领下,群策群力,励精图治,负重向上,积极进取。

露荷学校在抓好教育教学的同时,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外安心务工,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针对“留守儿童”不同心理、学习、生活等有差异的情况,制定《留守儿童教育帮扶计划》,力争把学校办成“留守儿童”快乐的家园。

露荷学校先后被阜南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新村镇党委政府、中心校授予“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民办教育优秀学校”、“文明单位”、“花园式学校”等,校长崔敏也多次荣获阜南县“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受到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周围群众的高度赞扬。2009年9月,阜南县妇联授予露荷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基地,并举行了挂牌仪式;10月,安徽省少年儿童基金会向我校捐赠图书数千册,并与我校结成帮扶单位;11月,阜南县电视台对崔敏校长作专题采访,并在2010年“三八妇女节”前进行展播。2010年3月是露荷学校大喜的日子,校长崔敏成功当选首届阜南“十大女杰”、阜南县“三八红旗手”,受到阜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同年崔敏校长又被阜阳市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校长崔敏在阜阳市十大孝星评选中,荣获“十大孝星入围奖”。露荷学校被阜南县教育局授予“督导考核良好单位”,并获奖金10000元,露荷学校被阜阳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先进基层妇联组织”、“三八红旗集体”。2010年10月崔敏校长又荣获安徽省民办学校优秀校园长荣誉称号。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露荷学校在成绩面前,从不沾沾自喜,而是把每一次成绩的取得当成下一个目标的开始。

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社会同仁的无私援助,露荷学校必将荷香满园,风光无限。

第三篇:励精图治建名校 跨越发展铸辉煌

励精图治建名校

跨越发展铸辉煌

——富县北教场小学创建省级示范小学办学

情况综合汇报

邬学广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一千三百多名师生员工向各位专家、领导的到来表示最真挚而热烈的欢迎。

学校概况与发展创业

富县北教场小学地处县城以北,太和山下,是富县富城镇北教场行政村村办的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

学校占地10000.5平方米(合15亩多),其中硬化校园6700平方米,美化面积560平方米。有教学楼三栋,办公楼、教师公寓各一栋,总建筑面积4090.9平方米。现有教师61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大专学历43人,中专学历17人,学历 达标率100%。有教学班24个,学生1257人。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北教场小学已成为一所布局合理,环境幽雅,部室齐全,教学手段先进,师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完全小学。教学质量连续6年居全县小学第一,校长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6年居全县第一。2002年全市首届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中居全市88所中小学第一。同时,学校先后被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和“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延安市教委命名为全市首批“示范小学”;延安市关工委授予“延安精神教育先进集体”;被团省委评为“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爱委会授予“卫生先进单位”;省教科所确定为“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省体育局、教育厅确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3年2月省委、省政府又授予“文明校园”。

跨越发展与励精图治

我校创建示范小学以来,在省、市、县、镇、村的重视支持下,在校长王保健的带领下,我们审时度势,抢抓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锐意创新求发展,励精图治创名牌。首先狠抓内部 管理改革,质量立校办学思想,把精力集中在学校事业发展上,把功夫用在不断丰富办学内涵上,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彻底改观,内部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村办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路,在全市铸就一道独特靓丽的小学教育风景线。

一、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办学方向

1、全面创新办学理念

北教场小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以“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创造、会审美、会健体、会生活、会报国”为校风,以“严谨、博学、爱生、善诱”为教风,以“尊师、守纪、勤学、进取”为学风,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育质量逐年提高。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进一步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观念,通过办学目标,管理机制的重新探索,不断丰富和 发展“三风”的文化内涵。坚定确立了“素质第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了使办学理念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我校在四个层面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一是德育工作创新。开展了“周有主题,月有核心点击”德育教育系列活动,设计了班队会操作手册,实行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丰富办学理念的内涵。二是教学工作创新。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坚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拓展与延伸课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发展理念的内涵。三是管理创新。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发扬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设立了“红领巾值 岗制”、校领导“值日制”和“家长接待日”等,进一步完善办学理念的内涵。四是校园文化建设创新。致力于创建学习型、思想型校园文化,以文化橱窗、名人画像、体育壁画、“红领巾”播音室等为内容,力图让校园的块块墙壁能说话,一草一木能表情,以此来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

2、制定近、远期发展目标

我校从富县的实际出发,站在21世纪大教育观发展的高度,经过认真分析论证,适时提出抢抓发展机遇,创办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2001年学校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即2002年争创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3年争创省级“文明校园”,2004年争创省级“示范小学”,三年三大步。并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优化队伍,抢占教育制高点,再用三年时间,把学校建成精神文明优先,办学条件优越,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管理手段优化,教学质量优良的省级名牌小学 。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创建一年多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教学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以学科为组织成立了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定期开展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以茶坊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基地,以北教场苗圃为绿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桥梁,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网络教育。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抓关健、打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是争取省级“示范小学 ”的基础,其中领导班子和师资队是关健。对此,我们首先狠抓了领导班子建设,重点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努力改善基础设施,为我校的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领导班子率先垂范

我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人员精干,精通教育教学业务和学校管理业务,勤政廉洁,具有很强的疑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校长王保健,43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省小学数学学会会员,市级优秀校长。素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脚踏实地,目光远大,精于筹谋、处事果断著称。副校长邬学广,35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本科在读,小学高级教师,业务强,素质高,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市成绩突出,所设计的《实验流程记载》在全市150多所实验学校推广应用。中层领导4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人,都是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业务精、能力强。在班子建设中,领导成员在作风上做榜样,求真务实,雷厉风行;在政治上做表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面;在业务上当骨干,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切实提高指挥效能;在服务中做公朴,密切联系群众,做师生的贴心人。班子责任到人,分工明确,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协调一致,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不推诿、不拖拉,办事效率高,是一个团结和谐,务实奋进,锐意创新的领导集体。

2、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振兴经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创建省级“示范小学”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建好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规划,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培养模式,落实了帮学责任,加快了教师成长步伐。

(1)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加快骨干体系建设。 一是根据《北教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全校赛教活动,每年根据赛教和工作绩效全面考核评议,评选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通过师徒结对,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帮学责任。使得每个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使各层次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都能适时提高。二是建立骨干体系培养机制,主要采用赛场选马的竞争方式,促使教学骨干很快脱颖而出。通过这种激励机制的完善,对教师的培养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采取动态管理,确保了骨干体系应有的质量。

(2)多种形式练兵,加快教师成长步伐。

一是观摩课模式。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观看全国名优教师课堂实录或邀请外地、外校名师来我校上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先后邀请省教科所张载锡教授、宜兴市在我县支教的吴永良、申志云老师和在延安东关小学支教的丁老师,延安教育学院杨广广老师等来本校上课或作专题报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公开课模式。几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公开课150多节。三是赛教模式。通过组织层层赛讲,培养提高全体教师的授课水平,锤炼其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四是组织撰写论文模式。五是教研活动交流模式。六是外出培训教师回校汇报模式。七是课题牵动模式。我校先后承担了县、市、省乃至国家级多项课题的研究,近三年来有

32名教师的43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和交流。并汇编了《教海探航》等教学成果专集。

(3)建立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机制,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开展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是一项战备措施。近年来,学校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在职函授,不断增加知识储量,自我“充电”,自我提高。同时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和考察,先后安排教师96人次,赴延安、铜川、西安、无锡、杭州、深圳、云南等地进行培训考察。目前,已有90%的教师接受外出培训。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学校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培养了本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60名专任教师中,大专学历43人,中师学历17人,学历达标率100%。小学 高级教师39人,占教师总数的65%,一级教师以上职称58人,占教师总数的96.7%。教师中省、市、县级讲课能手11人。6人次获国家、省级优秀论文奖。11人次获国家、省、市先进个人奖,56人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

3、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北教场小学原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仅有6个班180名学生。随着富县城镇建设的加速,“普九”达标的实施,特别是我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近年生源骤增,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目前有教学楼三栋,办公楼,教师公寓各一栋。在校学生1257名,24个教学班。根据市、县布局调整规划,从2004年秋季起周围5个村的

三、四年级都要集中到北教场小学,到时我校办学规模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4、设施设备全面改观

随着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我校不断维修、改造、扩建。特别通过创建市级“示范小学 ”和实施“普九”达标,我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区分明显,布局更加合理。校园整洁,环境优美,道路通畅,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创建省级“示范小学”以来,学校更是抢抓机遇再创业,艰苦奋斗上台阶。我们多方筹措资金,对照省级示范小学硬件建设标准,寻找差距,研究措施,保证硬件建设一步到位。一年多来,完成大的校建项目4个,即教工公寓楼工程;北教学楼,办公楼外墙贴瓷及办公室、教室内粉工程;新建大门、巷道铺油工程和校园硬化工程。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部室建设,建成“一部十五室”,即:少先队部1个;微机室1个、语言室1个、音美案1个、自然室1个、仪器室1个、会议室1个、播音室1个、档案室1个、课件制作室1个、图书室2个、阅览室2个、体育器材室2个。现有藏书31654册,生均28册,师均32册,实行开架借阅。体育器材和各类仪器均按国家颁布的I类标准配备,并按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组织实验,自然教学和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同时我们还安装了校内程控电话14门,教师办公电脑17台,开通了教育宽带网,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网络化,教师办公自动化。

三、抓改革,求实效,努力建立现代教育管理新模式

1、全面推行“四制”改革

按照市、县“四制”改革要求,学校全面推行了校长聘任制,教职工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改革。一年一聘,有进有出。两年多来,共聘进教师14人,落聘教职工4人。通过改革,学校建立起了领导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全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充分调动和发挥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稳步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确立了低重心三级管理体制,实行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三级管理。一方面赋予年级组、教研组组织教育教学、检查、考核、评价等全面管理的职权,另一方面加大学校各职能部门对年级组、教研组的工作考核,逐步形成科学性、规范性和责权利相统 一的管理体制。二是实行了教师集体办公制度。集体办公有利于教学管理和组织,有利于教学研究和交流,有利于班级学生管理,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校行政管理。三是实行领导蹲教研组制度。要求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教改,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和实情,并给予必要的和有力指导。四是实行领导包抓年级制度。要求蹲级领导务必摸清年级现状,及时协助班主任做好特殊学生的管理和思想转化工作。五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六是建立警校共建文明校园制度。定期请交警队、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同志来校进行法制教育,消防知识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并对学生进行军训。

3、强化和创新德育工作,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素质第一,育人为本”是我校的办学宗旨。育人德为首。因此我们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思品教师、班主任、少队辅导员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把如何上好思品课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改进教法,不断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各科教学相互渗透,寓思想教育于各科教育之中。逐步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德育教育氛围,使德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的实,效果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我们认真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各种高品位、特色化系列性德育活动为载体,诸如开展的“三规范”教育活动,“五个一”活动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学校还利用清明节,“六一”、“七一”、国庆、元旦等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定期邀请关工委、团县委、公安局、家长委员会的同志作各类专题报告。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寓思想教育于乐,对学生潜移默化,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高尚情操,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日益提高。爱 集体、爱学习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几年来,全校累计做好事30000多件,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特别创建省级“示范小学”以来,我们不断改进和创新德育工作,逐步变教师管理模式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实行学校管理上的“红领巾值岗制”和“巡回检查制”,即少先队员坚持在校门口每天四次值岗,检查学生个人卫生、仪容仪表及到校情况;少先队大队部每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班教室布置,室 内卫生、个人卫生、文明礼仪等。此项活动开展 以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体现,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学生自己就学习、做人、生活等方面行为进行自我评判 ,自我管理,大大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不断创新强化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加强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长期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们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 ,包括过程管理、课题管理、活动管理所组成的新的管理体系。

(1)过程管理,突出重点。一是备课管理,主要是落实组内集体备课,设计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表格式教案,采取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三级检查制度;二是质量管理,以考核为手段,对质量进行验收。

(2)课题管理,重在到位。实行行政分管,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制。组内推行《实验流程记载》跟踪制,开展“一周一自学,两周一汇报,一月一小结”活动。实验教师每阶段要做到“六个一”:阅读一本理论专著,上一节研究汇报课,完成一份优秀教案和一篇研究论文,写一份实验体会和一份总结。

(3)活动管理,注重实效。我们坚持新聘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外出学习考察教师回来必须上一节“观摩课”,每学期每个教师必须上好一节“公开课”。同时开展“两课一会”活动,即实验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改经验或优秀论文交流会。 通过过程管理,切实落实教学责任;通过课题管理,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通过 活动管理,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是创造性。三者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坚持科研兴教,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要实现教学的高质量,不仅要重管理,更要精心研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我校的做法是:一是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掌握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二是规范实验管理,狠抓环节落实。坚持开展“三个一”活动 和“两课一会”活动,实行《实验流程记载》跟踪制。三是及时总结推广,点面结合,全校开花。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市级课题“愉快教育”的研究,省级课题“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与减负的研究”,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家庭教育与学生发展相关性的研究”等。通过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的素质迅速提高。随之,教学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在全县教学质量调研考查中,我校连续六年名列第一。小学毕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去年有11名毕业生考入延安实验中学。(全县指标 28名,占39.3%)。

6、贯彻“两个条例”,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对体卫工作十分重视。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都要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并不断完善体卫规章制度,严格考核落实。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坚持开好两课两操,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总量。同时成立传统项目专项训练队,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和竞技水平。学生体育达标率在98%以上。在全省两届少儿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比赛中获延安、榆林赛区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

在卫生工作方面,学校建立了各种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对学生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每年都对教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同时,我们还通过广播、文化橱窗、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季节性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学生的近视率一直控制在2%以下。

7、强化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创建活动以来,我们建成了音美室,并投资15622元购置、充实了美术、音乐设备和器材,进一步加强了音美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尽量体现以美育人的功能,营造美的氛围。同时通过歌咏比赛、文艺汇演、书法美术作品展览、手工制作、演讲比赛等活动,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美、审视美的能力。

办学效果与办学实绩

1、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校在提高德育实效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思品课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特色,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涌现出县优秀少先队员 6名,市 “十佳少年”2名,省优秀队员1名。六二中队获市“优秀中队”,大队部被省团委命名为“优秀红旗大队”。市关工委授予学校“延安精神教育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团省委授予“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延安日报》

2003年第9268期以“步步登高”为题对我校作了专题报道。

2、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明天”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学校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成立了数学奥林匹克班、声乐兴趣小组、鼓号队、田径队和电脑制作小组。经常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以及各种技能展示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使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发挥,素质得到提高。在近年的各种比赛中,我校学生有130人(次)获国家、省、市奖励,110人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20人在作文竞赛 获省、市奖励。常明同学获全国奥赛数学一等奖,赵丹、任丹同学获全国小学 书画竞赛铜奖。2003年全县首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大赛中我校48人获奖。在全县“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17名学生的书画作品获

一、二等奖,学校获团体一等奖。《延安日报》2003年10月21日以“春风花雨育新苗”为题对我校推行素质教育作了记实性报道。

3、教师队伍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育科研成为延安教育的一个新亮点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校走内涵发展 为主道路。在加强师德教育,推进校本培训,确立梯队结构,实施层次推进的同时,我们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使教育科研不仅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成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力。随着教育和科研的深入开展,教师更加刻苦钻研,敬业爱岗。他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迅速提高,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全县乃至全市 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成为教育质量稳步推进的坚实基础。在全市2003年9月安塞召开的“两改”现场会上,我校以“树科研兴教战略,走科研兴校之路”为题作了经验交流,受到市教育局和市教研室的高度重视,我校科研兴教、兴校的经验正在全市150多所实验学校中推广应用。

4、办学特色独树一帜

北教场小学是一所村办小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经历了集资建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创建名校的创业历程,创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村办小学 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那就是“素质第一,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抢抓机遇,跨越式发展的办学理念;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办学精神;勤奋钻研,不断创新的教风;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和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相融合的管理模式。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将以本次评估验收为动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管理力度,切实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我校创办成名副其实省级示范小学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呕心励志育桃李 励精图治谱新篇

——

商国策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锐意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他深深知道: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突泉县第一中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为契机,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先导的原则,结合八十多年的教育发展经验,以创建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为目标,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诱思探究-学案导学”为教学模式,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创新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该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和级部制管理。为使学校工作有序、高效进行,该校按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年级部管理,由三位副校长任年级部执行校长,两位分管德育和教学的主任组成年级部领导核心,在校委会领导下自主执行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教研和队伍建设等管理工作,三个年级校长直接对校长负责;同时成立了教研部和教研中心,专司学校教科研工作,建立学校、年级、教研组和备课组四个梯次的教研网络,为教学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成立了综治办,负责学校和谐校园的建设任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学校党总支、团委、工会、年级德育主任、综治办主任以及全体教工通力合作,对校务工作进行监督,校长办公室协调各方工作,形成合力、高效、有序的校园管理机制。

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民主课堂。 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而课堂又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按照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泉县第一中学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2008年暑假始,该校邀请教育专家、陕西师大教授“诱思探究教学论”的始创人张熊飞到该校进行《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该校在吸收“诱思探究教学论”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把“学案导学”的基本形式引入教学中,创立了“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自由组成4到6人的学习小组,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有效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耳听,动眼看、动口说、动情读、动笔写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不仅建立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还建立了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集众人智慧更好地解决问题、发现新知。

建立高效机制,确保课改实施。

该校2009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确保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突泉县第一中学强化措施,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有高一年级部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参加的新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新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学分管理制度》、《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等十几个指导性文件,设专项经费保障新课程实施。

加强校本培训,转变教师观念。

通过教师全员培训,形成通识理念,通过主管领导培训,形成课改领导力量;通过骨干教师培训,形成课改中坚;通过多媒体技术培训,让老师们掌握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参加各 1

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对新课程、新理念形成初步的和整体的认识。编制校本课程,该校从2008年开始筹备,利用2009年暑假集中教研组一批骨干教师,编写了五大类37本校本课程。经过2009年半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关于校本课程开设、选课、考核、定分的经验和方法。

经过不断的实践,“以思维为主攻,以体验为主线”的“诱思探究-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的教学,是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装知识的容器,是被动的听众,没有创造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已被师生接纳,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师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大幅度增加。“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知名教育专家的认可。该校校长在2009年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授予首届中国教育创新“优秀校长奖”。

科研兴校——打造书香校园

突泉县第一中学从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出发,把教学岗位作为教科研的主阵地,以诊断、反思等教学实践为基本特征,以互动、参与等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目标,积极高效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享受阅读,打好师生人生底色。

突泉一中深入体会新课程精神,推出“书香校园”的计划:投入200多万元,配置70个多媒体教室,建立了12万册的数字图书馆,40个机位的电子备课室,增设纸质教师阅览室,购买了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全品高考网等教学资源网的使用权,新购进近万册纸质图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将“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让师生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现在这些设施已成为该校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师生读书常式化,制度化、课程化,每位教师有读书笔记、灵感集、摘抄集,学生有读书心得,摘抄笔记,营造了该校勤勉好学、求知上进的书香氛围。

以备课组为单位,抓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活动最基础的团队,是教师日常教学交流的主要环境,为此该校制定了《备课组校本教研管理办法》、《备课组校本教研活动制度》,要求备课组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或会诊课;每周进行一次有主题的集体备课;教研组要开展全组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讲课说课、互听互评、教学反思、案例分析、问题会诊等活动。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到新的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以教研活动为平台,狠抓教学业务提升。 建立教研部(含教研中心)、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网络,在集体备课下,集思广益,共享课程资源,探讨课堂上如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乐于探究问题,并把善于诱导学生探究问题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各教研组和备课组积极开展新教法研究、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主题式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主要有教研组、备课组牵头的教改诊断课,教研部牵头的教改研究课,年级部组织的教改展示课和向学校和全校教师做的汇报课。并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依托这些活动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使他们在一次次活动中扎实教学基本功,提高业务素质。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抓校本教研上水平。

以教学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改革。这是该校发展的新模型。针对高考新形势和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急需的研究课题——《诱思探究学科 2

教学论》的应用和“学案导学”的实施。突出课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既为高效课堂注入活力,又为高中新课程改革打下基础。现在,各个教研组都有正在进行中的不同级别的课题。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或盟级研究课题已经结题。目前,该校是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论》总课题组的成员。

以勤思好学为目标,建设复合型教师队伍。

该校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做好几项记录,即:记录失当之处、记录教学灵感、记录学生的学习问题、记录教师的教学心得。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修正错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现在,在突泉一中的教学资源库里,有教师三年来编写的各科学案、习题近千套,有定期整理,不断完善的教师读书笔记、教师教学反思集、教师论文集,为教师们保存了第一手的备课材料,也见证了学校求真务实的教研工作。

以备战高考为动力,系统制定教学计划。

为确保复习备考工作顺利进行,突泉县第一中学采取“三四五制”集体备课的方式(所谓“三四五制”就是要求各备课组做到“三定”、“四统”、“五备”。“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习题配备;“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各备课组反复、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考纲所列知识点和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仔细研究,从历年高考题中总结考试规律,明确考试方向。

为确保复习备考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的时效性,每个备课组都发挥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命题或组题,尽量使每一道题都有代表性,能让学生在练习中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有选择地组织老师参加高考信息会、高考经验交流会,使教师及时了解有关高考的各种信息,学习和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指导复习备考工作。及时召开高考研讨会,掌握高考的基本方向,有计划地组织考试和考后分析会,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召开家长会,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工作,了解年级部的教学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组织考前心理辅导讲座,疏导个别学生考前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时更新高考信息,向学生介绍有关高考的政策和政策变化,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技巧等。

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管理,做好学校中心工作。

突泉县第一中学坚持钢性管理和弹性管理相结合,在实行校长负责制下,建立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公正合理的用人机制;严格按章办事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如:《课堂教学管理办法》、《集体备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多元评价制度》和《教学反思制度》等。在教、学、考、评、管方面给予一定的空间范围,实行弹性管理,让老师教有所长,学生学有所得,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

张扬个性,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改革所要建立的新的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该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形成了多元评价体系,即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形成性评价;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侧重于自评;评学与评能相结合,侧重于“以能论学”;德智体全面评价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突出个性的张扬。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多元评价思想。目前,一中已基本形成了“教学氛围宽松和谐,教学方法求实创新,教学管理‘双基’扎实,教学评价客观公正,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模式框架。

规范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康人生。 德育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服务的人的关键 3

问题,也是能否主动学习,是否乐于学习的内在动力,为此一中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德育体系,这个体系由党支部主管,团委、年级、综治办和心理咨询室具体实施,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以全体学生为主体,通过强化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的主导力量,每时每刻都向学生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并通过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平台,采取各种手段,开通各条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教育网络。

规范教育管理,科学评价教师工作。

该校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外在动力,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新局面。在教师中,通过对教师工作的科学评价来选模评优,让那些工作有突出成绩的人站到前面,以其榜样的力量带动他人。在学生中,学校表彰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行动标兵。实行封闭管理,把严格管理和人本关怀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接触谁负责,谁发现谁负责的制度,形成了大家齐抓共管,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的氛围。

规范行政管理,形成优良校风。

抓好常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校委会领导,处室主任负责,教研组、年级组、各办公室具体实施的层级管理模式,形成管中有导,管导结合的管理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

规范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工作。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开源节流和用小钱办大事为工作原则,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定期述职,内外监督,部分后勤事务,实行社会化管理,将市场机制引入后勤管理中。

加强日常管理,严肃校风、校纪。

年级部每天有专人对班级考勤、纪律、卫生、作业、校服等情况进行检查,宿舍每天都有考核评比,结果上墙,通报各班,对违纪学生的教育严肃、负责,学校定期召开各年级家长会,把学校加强管理的目的和做法向家长进行宣讲,严谨务实的办学作风和一中真正为学生利益和发展考虑的一系列举措,赢得了社会和家长们的广泛赞同和支持。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主人格。

学生自主管理旨在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保姆式”教育管理的弊病,以学生为本,将学校教育和社会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自我生活管理、自主学习管理、自主活动管理、参与学校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达到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存的目的。让学生终身受益,让家长放心。

该校的具体做法:

一是建立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首先,制定了突泉第一中学学生自主管理章程及宿舍、食堂、活动、值周、纪律仲裁和调解、合作学习、同学互助等各方面自主管理制度。其次,在学生会下建立学生生活自主管理委员会、生活纪律自评自查委员会、学生纪律仲裁委员会、宿舍、食堂管理委员会、学生各部门工作领导小组等。二是学会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该校根据大部分学生是住宿生的情况,把宿舍作为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主要场所。通过宿舍文化培育、自我教育提升、规章制度约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学会自立、学会尊重、学会关爱。三是更新德育理念,创新德育方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引导教师逐步从“制约性德育”转向“主体性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德育实效,在德育标准、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以及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与探索,通过参与值日值周、社区活动、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等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评价中,注重学生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学生良好品行的生成。通过建立成长记录档案、定期小组互评、口头交流和书面评语、家长参与评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评价时既注重全面发展,又鼓励个性张扬,通过评价逐步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新局面。四是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学 4

会学习。通过落实“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和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群体效应,使大多数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是让学生全面参与学校的管理,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学校通过让学生们直接参与值日值周监督、卫生纪律检查、活动组织、评师评课、校园建设、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违纪违规仲裁、食堂伙食监督、便生服务等校务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对学校的管理中来,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

强本固源——打造优秀团队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突泉县第一中学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探索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校本研训力度,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严格教师依法执教,严格按师德办事,锻造了一支集“教、学、研”于一身的师德高尚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为促进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更好地科学记录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成长经验,突泉县第一中学要求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跟踪管理。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各类教育教学比赛,这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激发了教师教研兴校的主人公意识,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政治素质。

启动“传帮带”教师素质提升系列工程。

在对教师充分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给教师充分的成长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注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用尊重和关爱去激发教师内在的潜能,用团队意识去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启动老新教师“一带一”助教工程,骨干教师的培训工程,为教改建设一支带头人队伍,以教改为核心,从理论、实践、反思三个模块构建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名师工程”的启动,为教师成长创造了成长平台和有利条件。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突泉县第一中学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教师团队。该校现有特级教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能手2人,盟级教学能手22人,兴安盟名师2人。还有从县级到国家级的优秀教师60多人,很多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有的教师已经成为“社会名师”。

传承历史——弘扬一中文化

突泉县第一中学师生践行“明德励志,为学创新”的校训,以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为建设标准,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多渠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师生共进、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先后被评为兴安盟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兴安盟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自治区红旗团委。

85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中独特的校园文化。践行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多年来,突泉县第一中学一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起点地创办了“突泉一中校园网”,《突泉一中校报》,“校园之声”广播站,举办形式多样,富有思想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娱乐性的,又有知识性的,又有实践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运动会、文艺汇演、课本剧表演、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从2008年以来,该校启动阳光体 5

育活动、“书香校园工程”、 “名师优生工程”等系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丰富了学校文化生活。《突泉一中校报》在2010年获得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教育杂志社授予的“最佳校报一等奖”和全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授予的“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一等奖”。

学校新设12万册的电子图书馆,开放纸质图书馆和阅览室,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把阅读课正式纳入校本课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好书,创建“书香校园”,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该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有近百名学生在全国、区盟的书画、表演、体育、摄影、征文等比赛中获奖。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显示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映射了学生们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有效地激活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由静向动的发展,为校园注入了勃勃的生机,进一步激发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历史的积淀,形成了突泉一中的文化精髓,那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表现为“法而不泥”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

——敢于创新管理机制,实行年级部管理。

——敢于创新教学模式,实行“诱思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敢于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构建学校、年级、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网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敢于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编写和实施校本课程。 85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突泉一中的学校特色。 ——科学民主的管理特色

学校分年级管理,设立三个年级部,各自独立完成教育、教学、教研任务;直接对校长负责。既有广泛民主,又有高度集中的生动活泼的管理机制;

实行半封闭管理,严格校园纪律,构建平安校园,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自我管理;在宿舍管理中,把严格管理与人本关怀相结合起来,建设学生生活大家庭,共享家庭之乐,创建宿舍文化。

——诱导启发的教学特色

学校创新教学模式,在“诱思探究教学论”的支撑下,采取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坚持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多元评价的教学方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以学为乐的师生成长特色

注重内涵发展,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名师优生工程”,打造了一支善学、能研、乐教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也培养了一代乐学,爱学、会学的学生。

花香蝶自来。突泉县第一中学因校园环境优雅、和谐、统一,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突泉时报、兴安盟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兴安日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等媒体和机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绩均做了专题报道,被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以简报的形式发送到全盟各旗县市和盟直各单位。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突泉一中不懈的追求。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突泉一中在推进学校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必将迎 6

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创新求实增活力 励精图治谋发展

——

钳二乡农村信用社2008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银监、乡政府等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要求和联社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宗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功能,防范风险,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使我乡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工作成效

截止12月底,我乡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运行良好,各项业务指标稳步增长。

㈠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全乡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852万元。

㈡贷款投放继续加大。全乡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373万元,较年初净增65万元,增长49.6%,同比增加65万元。其中农贷款余额为1373万元,比年初净增65万元,新增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85%。

㈢经营效益大幅增高。全乡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1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万元,增长28.7%,其中利息收入143万元,同比增加5万元,各项支出36万元,同比增加6万元,其中利息支出11万元,全乡农村信用社实现盈余107万元。

二、具体工作措施

-1- ㈠转变观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⒈树立行业形象。一是统一形象。今年,我乡农村信用社按照省联社全面推进规范化工程建设的要求,统一对辖内形象设计进行改造。同时制定了岗位职责,改善员工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以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和富秦卡发行服务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今年以来我乡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分别对综合业务系统上线、便民业务、富秦卡发行、反洗钱、反假币等方面提供现场咨询服务,为群众解答疑难问题。使农村信用社才是钳二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宣传深入人心,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大力宣传我乡农村信用社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扩大了我乡农村信用社在当地的影响力。

⒉建立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进一步将员工的职、责、绩与个人的收入有效结合,县联社下发了《富县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办法,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考核管理办法,使绩效考核有据可依,并严格按绩取酬,实行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全县农村信用社出现了“比、学、赶、超”的喜人竞争局面。标志着我区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权益保障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⒊严格绩效考核。县联社根据各基层信用社所处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结构及前几年存款指标的完成情况,因地制

-2- 宜,合理分配存款任务,使任务的分配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形成众人挑重担的格局,取得较好的效果。

㈡强化风险管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化解风险、盘活不良资产。信贷资金能否良性循环是实现良好经营效益的重要前提,为做好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乡信用社建立了降低不良贷款的激励机制。一是认真按年初联社落实的清收目标任务,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办法和措施,认真落实责任制,研究有效的清收办法,制定可行的清收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及时掌握信息,对不良贷款清收常抓不懈,对不良贷款清收重点户紧追不放,对在清收工作中暂时不能收回的贷款,制定还款计划,下发催收通知书,对赖债不还的贷款人实行诉讼保全和依法清收的办法,确保债权不丧失。

㈢加强财务管理,实行效益最大化

⒈抓好财务管理,增收节支创效益。经营效益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命线,而要实现理想的效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非常重要。联社以狠抓效益为经营理念,围绕增收节支做好文章,及早下达财务目标,按季进行财务收息考核。一是按季收息考核到位。确保任务目标完成,我社按季分配收息额、收息任务,任务完成情况与员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收息额、收息率挂钩考核按季打分兑现。截止月底,全乡实现总收入143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42万元,占比98.5%,较去年同期增加

4-3- 万元,为了多创收,我乡信用社大力拓展业务。

⒉规范管理流程,完善费用管理制度。为加强我乡农村信用社费用管理,建立以收定支的费用监控体系,促进费用管理规范化,提高经营效益,根据县联社有关财务制度,完善了财务费用管理制度,规定了费用开支项目范围和流程,明确了费用审批程序和权限,对费用开支实行“先审批后列支”的审查制度。在保证业务拓展费用的前提下,节约日常开支费用,控制对四项费用(招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实行限额管理。保证了费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业务发展。

⒊实行会计委派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会计岗位防线脆弱,操作流程不规范是农村信用社出现问题的主要根源,实行会计委派制,拟有效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㈣加强安防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⒈组织领到位,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我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将安防工作列入到议事日程,做到逢会必讲,下乡必查。年初保卫科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了《钳二乡农村信用社2008安全保卫工作安排》、《钳二乡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保卫科安全保卫工作承包责任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工作人员划片包村实行责任制管理。

⒉加强安防设施建设,提高防护能力。今年以来,我乡农村信用社加大了防范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类

-4- 防护设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一是对我社办公用房改造完工,并安装了防弹玻璃,营业厅、守护房、监控设备十余套,实现营业网点全面监控,成了较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㈤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为提升我乡农村信用社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乡农村信用社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按县联社要求,我乡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定岗、定编工作,全部签订劳动合同,明确了权利和义务。二是精心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区信用社的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三是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四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五是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树立信合形象展示信合风采是我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力提升了我乡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明年工作思路

2007年,我社将在县联社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继续抓好贷款五级分类、案件专项治理等工作,并着力抓好业务的发展,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加强优质服务、壮大资金实力。为了使辖内业务在2008年创新高,我乡农村信用社将注重绩效考核,确立考核重点,优化考核分值,完善考核机制,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 ㈡加强贷款管理。规范贷款行为。一是要严把新增贷款质量关。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力度,积极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对新发放的贷款,要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三查制度、授权授信制度和案件审批制度,使贷款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㈢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和贷款五级分类两项重点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逐步建立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

㈣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继续加大对经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使农村信用社在健康发展中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和上级要求的还有差距,在下一的工作中,我们会取长补短,把我乡信用社的工作推向新的阶梯。

-6-

上一篇:懒人快速美白法范文下一篇:梁思成长期从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