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督励精图治谋发展

2024-04-15

两督励精图治谋发展(精选6篇)

篇1:两督励精图治谋发展

民主公开铸诚信 励精图治谋发展

--------五峰铺镇中心完小校务公开展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

五峰铺镇中心完小始建于1886年,它的前身是清光绪十二年由吕心泉创办的青桂义学,尔后历经了青桂私立小学、五峰铺镇学校,1986年正始命名为五峰铺镇中心完小。1987年,五峰铺镇中心完全小学被评为“湖南省合格中心小学”,1998年全县教育工作现场会在五峰铺镇中心完小召开,同年该校被评为全县文明窗口示范学校,2008年全县教育制度管理现场会在五峰铺镇中心完小召开。学校以“求真、崇善、笃学、立志”为办学理念,打造“团结、务实、进取、创新”的工作作风,使学校教育教学又上新台阶,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居全县第一,成为全镇乃至周边地区人民向往的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2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100多平方米。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3000来人,教职工89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小中高1人,小学高级教师 65 人,小学一级教师22 人,本科学历3人,专科学历 60人,有两人在省级教学比武中获奖,多人在市级、县级教学比武中获奖,有数百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市、县获奖。在邵阳市邮政局、邵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小学生书信比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奖。

学校以人为本,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不断进步,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透明的校务管理

教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学校管理的监督者。让广大教师直接参与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增加学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对贫困寄宿生补助,评优、评先及时公示,对大的设备购置都经过了教工代表大会研究并达成共识后再进行购置,同时向全体教工公示。从而使我校成为了诚信校园、和谐校园,广大教工一心一意谋发展。

三、丰富的师生活动

教工们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使他们的体魄进一步增强,爱好更加广泛。性格更加开朗,生活与时俱进。球场上他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既赛出了友谊又赛出了风格。在庆祝教师节的文艺调演中,我校的教师在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了一等奖,并得到了县教育局领导的一致好评。为了发展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我校每一学年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六一”文艺会演,给学生展示才艺,表达情感,释放压力,张扬个性的机会,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校通过组织广播体操比赛、跳绳比赛,使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各得其所。百善孝为先,感恩在行动,北京励志感恩教育演讲团的精彩讲演,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们立下铮铮誓言: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四、活跃的雷锋队伍

学雷锋,见行动。从点滴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学习到生活,从校内到校外,处处互帮互助,事事互相关心。把做好事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成绩好的帮助成绩差的,“一二一,齐步走”课题的开展使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再为学习发愁。高年级的同学帮助低年级、幼儿班的同学打扫卫生。不仅如此,我校的学生还主动帮助街道、社区打扫卫生,使五峰镇的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使社区卫生得到了净化,也使学生在义务劳动中得到了锻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陶冶。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一人有难,大家相助,我校幼儿班的小朋友艾鑫身患白血病,家庭经济困难,全校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师生们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共捐得善款5900多元。人间有真情,人间有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汶川地震、玉树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我校师生积极捐款,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同情,我校两次捐款共计30000多元。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多帮别人难处和多怜别人苦处,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让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五、骄人的教育教学成果

我校少先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连续几年被评为邵阳市红领巾示范学校,现在是省四星级红领巾学校。2010年6月,我校陈晶晶同学走进人民会堂参加全国第六届少代会,和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共度六一儿童节。我校教师有着强烈的事业心,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教学教研扎扎实实,志力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成果尤为喜人。我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创新。我校教师共撰写教学论文数百篇,省级教学论文50多篇。莫瑞华老师获省级教学比武二等奖,在邵阳县教育局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中,刘文东、周桂兰、吴琴云、陈飞军荣获特等奖,刘艳玲、唐玉秀、匡叶群等多名教师荣获一等奖。我校承担的省级课题《教师对学生的爱的策略的研究》获省级二等奖,市级重点课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获邵阳市教研成果一等奖,《一二一,齐步走》课题也成功结题。我校语文教学成绩斐然,教研成果突出,因此被省教育厅授予“省小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学校”。几年来,在镇中心学校举行的质量检测中,我校各年级均名列全镇前茅,在邵阳县教育局举行的质量检测中,2009年我校六年级荣获全县第一名,2010年六年级荣获全县第一名,2011年我校六年级又荣获全县第一名。在年末双文明考核中,得到了县教育局的高度赞扬。我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留守儿童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对留守儿童生活上优先照顾,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全面关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他们虽留守、但快乐,虽与亲人天各一方,但在学校时刻都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与我校进行手拉手接结对,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留守儿童特困生捐赠了大量书籍及学习用品。为此,刘文东校长、周桂兰主任倾注了大量心血。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做了专题报导。

六、共同的期盼

我们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赞同,也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表扬,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加上我校的良好声誉,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如潮水般向我校涌来。本来,我校硬件建设就相对滞后,教室不足,各种功能室不全,加上以上因素,大班额问题就更加难以解决,我们期盼上级领导多关注我们学校,为我校硬件建设多投入,积极创造条件,让我校能迅速步入教育教学大发展、大繁荣的快车道,让我校在各方面能更好地起到中心示范作用,让五峰铺镇中心完小的明天更加光辉灿烂!

篇2:两督励精图治谋发展

——

钳二乡农村信用社2008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联社的正确领导下,在银监、乡政府等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要求和联社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宗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功能,防范风险,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促使我乡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工作成效

截止12月底,我乡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发展运行良好,各项业务指标稳步增长。

㈠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全乡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852万元。

㈡贷款投放继续加大。全乡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为1373万元,较年初净增65万元,增长49.6%,同比增加65万元。其中农贷款余额为1373万元,比年初净增65万元,新增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85%。

㈢经营效益大幅增高。全乡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1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万元,增长28.7%,其中利息收入143万元,同比增加5万元,各项支出36万元,同比增加6万元,其中利息支出11万元,全乡农村信用社实现盈余107万元。

二、具体工作措施

-1-㈠转变观念,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⒈树立行业形象。一是统一形象。今年,我乡农村信用社按照省联社全面推进规范化工程建设的要求,统一对辖内形象设计进行改造。同时制定了岗位职责,改善员工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以综合业务系统上线和富秦卡发行服务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今年以来我乡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分别对综合业务系统上线、便民业务、富秦卡发行、反洗钱、反假币等方面提供现场咨询服务,为群众解答疑难问题。使农村信用社才是钳二人民自己的银行的宣传深入人心,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大力宣传我乡农村信用社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扩大了我乡农村信用社在当地的影响力。

⒉建立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进一步将员工的职、责、绩与个人的收入有效结合,县联社下发了《富县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办法,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考核管理办法,使绩效考核有据可依,并严格按绩取酬,实行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全县农村信用社出现了“比、学、赶、超”的喜人竞争局面。标志着我区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权益保障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的轨道。

⒊严格绩效考核。县联社根据各基层信用社所处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人员结构及前几年存款指标的完成情况,因地制

-2-宜,合理分配存款任务,使任务的分配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形成众人挑重担的格局,取得较好的效果。

㈡强化风险管理,优化信贷资产质量

化解风险、盘活不良资产。信贷资金能否良性循环是实现良好经营效益的重要前提,为做好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乡信用社建立了降低不良贷款的激励机制。一是认真按年初联社落实的清收目标任务,制定了不良贷款清收办法和措施,认真落实责任制,研究有效的清收办法,制定可行的清收任务,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及时掌握信息,对不良贷款清收常抓不懈,对不良贷款清收重点户紧追不放,对在清收工作中暂时不能收回的贷款,制定还款计划,下发催收通知书,对赖债不还的贷款人实行诉讼保全和依法清收的办法,确保债权不丧失。

㈢加强财务管理,实行效益最大化

⒈抓好财务管理,增收节支创效益。经营效益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命线,而要实现理想的效益,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非常重要。联社以狠抓效益为经营理念,围绕增收节支做好文章,及早下达财务目标,按季进行财务收息考核。一是按季收息考核到位。确保任务目标完成,我社按季分配收息额、收息任务,任务完成情况与员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收息额、收息率挂钩考核按季打分兑现。截止月底,全乡实现总收入143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42万元,占比98.5%,较去年同期增加

4-3-万元,为了多创收,我乡信用社大力拓展业务。

⒉规范管理流程,完善费用管理制度。为加强我乡农村信用社费用管理,建立以收定支的费用监控体系,促进费用管理规范化,提高经营效益,根据县联社有关财务制度,完善了财务费用管理制度,规定了费用开支项目范围和流程,明确了费用审批程序和权限,对费用开支实行“先审批后列支”的审查制度。在保证业务拓展费用的前提下,节约日常开支费用,控制对四项费用(招待费、邮电费、水电费、公杂费)实行限额管理。保证了费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业务发展。

⒊实行会计委派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会计岗位防线脆弱,操作流程不规范是农村信用社出现问题的主要根源,实行会计委派制,拟有效加强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㈣加强安防工作,确保一方平安

⒈组织领到位,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我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将安防工作列入到议事日程,做到逢会必讲,下乡必查。年初保卫科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了《钳二乡农村信用社2008安全保卫工作安排》、《钳二乡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保卫科安全保卫工作承包责任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工作人员划片包村实行责任制管理。

⒉加强安防设施建设,提高防护能力。今年以来,我乡农村信用社加大了防范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类

-4-防护设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一是对我社办公用房改造完工,并安装了防弹玻璃,营业厅、守护房、监控设备十余套,实现营业网点全面监控,成了较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㈤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为提升我乡农村信用社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我乡农村信用社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按县联社要求,我乡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定岗、定编工作,全部签订劳动合同,明确了权利和义务。二是精心做好各项工作。为我区信用社的发展输入了新鲜血液。三是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四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五是宣传工作成效显著。树立信合形象展示信合风采是我区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力提升了我乡农村信用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明年工作思路

2007年,我社将在县联社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继续抓好贷款五级分类、案件专项治理等工作,并着力抓好业务的发展,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加强优质服务、壮大资金实力。为了使辖内业务在2008年创新高,我乡农村信用社将注重绩效考核,确立考核重点,优化考核分值,完善考核机制,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㈡加强贷款管理。规范贷款行为。一是要严把新增贷款质量关。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力度,积极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对新发放的贷款,要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三查制度、授权授信制度和案件审批制度,使贷款管理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㈢做好案件专项治理和贷款五级分类两项重点工作。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逐步建立案件防范的长效机制。

㈣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继续加大对经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使农村信用社在健康发展中提高经济效益。

篇3:励精图治谋转型继往开来谱华章

实现转型跨越,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是2600万陇原儿女孜孜以求的未来, 这也是省委省政府对甘肃人民的郑重承诺, 更是当政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回首过去, 我们发现, 不知不觉间, 甘肃省已经拥有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坚实基础。转型跨越渐行渐近, 美好幸福新甘肃不再遥远。数字或许枯燥, 但却是甘肃省加快发展最好的见证人:区域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704亿元增加到5569亿元, 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由10614元增加到21659元, 实现翻番;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373亿元, 年均增长23%;医疗卫生经费投入540亿元, 年均增长2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12元增加到1723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329元增加到4495元。此外, 兰州新区成为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国务院于近期批复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也已上报待批。甘肃人民的艰苦奋斗结出了累累硕果。

过去的实践充分表明, 我们所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是一条可行之路。这一切也表明, 只要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那么, 从贫穷落后到幸福美好, 可能就是一步之遥。

但整体看, 甘肃省还是一个欠发达省份,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较快增长, 但人均收入水平依然不高, 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支柱产业迅速崛起, 但技术创新能力依然不强, 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但自然环境质量依然堪忧, 节能减排压力山大;投资金额飞速上升, 但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依然不足, 瓶颈制约因素有待破解。

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加倍珍惜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增强信心, 乘势而上;另一方面也要认清面临的困难, 自加压力, 务实进取。过去的一年里, 我们正是这么做的, 生产总值增长1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 居民收入增长15%,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5%,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增长46%,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这些数字看着平常, 但在国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背景下难能可贵。上述目标可谓是“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充分体现了甘肃省的发展主线, 充分体现了甘肃省敢于自我加压的奋斗精神。

上述目标意味着, 我们必须科学研判甘肃省情特点, 坚持“八个发展取向”, 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加体现陇原儿女的期待, 更加突出主攻方向,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篇4:励精图治谋发展

科学决策,拓展经营谋发展

始建于1978年的市自来水公司,30年来一直经营自来水,产品单一,没有三产业,人多债多,1997年至2009年因人多岗少职工不得不采轮岗的办法进行分流,2004年至2009年一直在改制的风口浪尖, 社会上都在流传着自来水公司要卖给私人了,导致职工思想不稳定。作为公司副经理、第一副书记的朱满四痛在心里,急于寻求破解的办法。2010年初,当得知市政安排自来水公司负责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设备调试和试运行时,朱满四自告奋勇分管这项工作,与时任老总商讨竞争第二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权办法,请求全体班子成员吸取当年痛失第一污水处理厂经营项目的教训,齐心协力想办法,树立志在必得信心。他不厌其烦,指导下属热诚帮助业主方、设备供货方解决施工难题,善意提出建议意见,谋求共赢。他坚守工地,与职工同甘共苦,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高效优质完成了调试和试运行任务,赢得各方交口称赞。他积极向部门领导、政府领导表达按市场规律自来水公司能够参与、需要参与的迫切愿望。当年8月,朱满四走马上任后,作出了“以水为主,给排水一体,多种经营,科学发展”的决策。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2月1日自来水公司以低于竞争对手0.02元/m3的处理费用优势,试运行优异的业绩,竞得娄底市第二污水处理厂30年的特许经营权合同,开创了湖南国有供水企业以TOT方式成功竞标污水处理厂的先河,破解了自来水公司30年来单一经营的瓶颈,成就了“娄水人”梦寐以求的给排水一体化梦想,新增了就业岗位,终止了职工颇有怨言的轮岗制度。2011年初,他将公司生产经营型企业的定位重新定位为经营服务型企业,提出组建物业公司(适应社会服务的趋势,解决就业难问题)、申办管道安装三级资质(解决公司管道安装与其他单位共办资质、放不开手脚、拓展业务难的困惑)、污水处理甲级资质(具备资质的单位少,瞄准污水处理市场广阔前景)为公司近期主攻策略。2011年11月,娄底市自来水公司利源物业成立开始运营,2012年6月竞标获得“株山国际世家”前期物业服务项目,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再一次在自来水公司得到诠释。

求真务实,优质安全保供水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优质保供水是市委、市政府赋予市自来水公司的头等大事,是供水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娄底城区用水量节节攀升,平均日用水量达10万立方米,自来水公司的日供水能力为16万立方米,从表面数值看,供水保障没有问题。事实上,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的二水厂向城区的输水管为单管,一旦需要抢修,仅一水厂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用水需求,供水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朱满四上任后,将供水保障作首要任务来抓。他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扩建一水厂为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投资少(约1500万元)见效快的方案。否定了投资过亿元,技术上暂不可行的二水厂复线项目。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协设富公亭电站的调度,解决水源的问题,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开工许可等系列工作,使此项目及时动工和投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

这几年,城区飞速发展,高楼逐渐增多,但二次供水设备和材料受制于开发商,选用不恰当,则会导致水质二次污染、供水不正常的矛盾,百姓强烈的呼声,在时任市长张硕辅网友见面会上和其他诉求渠道,没有停止过。朱满四上任后,带队赴重庆、山东、江苏、淅江、福建等地学习考察二次供水的建设管理、设备使用和设备厂家的情况,多次专题研究,做实各项准备工作,按供水设计、安装与运营、管理的一户一表、抄表到户“一条龙”服务标准,相继承接大汉精品建材城、南珠苑、武警星苑、南苑上和、金谷小区等高楼供水业务,从而拉开了由供水企业直接管理高楼二次供水的大幕,为规范我市高楼供用水起到示范作用。

朱满四注重加强水质管理,不断提升公司水质检测能力,使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水平处在省内同行业前列,水质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他还创造性推出抢修限时服务、停水区消防车送水服务、供水业务“一站式”服务,开展“娄水”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兑现低保户用水减免政策,极大地维护用户利益,担当企业社会责任。

建章立制,创新管理出效益

在企业管理中,朱满四坚持以新思想、新思维、新办法、新制度、新手段来强化内部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朱满四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主持制定了覆盖公司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及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财务制度、物资采购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基本建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建立健全权责对等、分工协作、统一指挥、精干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消除了机构臃肿、层次繁多和人浮于事造成的内耗丛生、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现象。明确了责任分工,增强了公司全员的责任感。

他深知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能力素质,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和保障。他上任之初就成立了宣传教育科,负责职工的教育教训与公司的宣传工作。近二年选派了70多名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举办了电氧焊、抄表、机泵知识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在员工中开展“传、帮、带”导师带徒活动,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同时,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文明创建。公司开展了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开展了常态化的供水服务进社区活动,提出了“轻松学习、愉快工作、幸福生活”的企业愿景,提炼出企业宗旨、精神、目标、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经营方针,发动全司职工征集企业形象语,有效提升企业软实力。此外,注重人文关怀。利用“五一”劳动节,评选出公司的首批“五一劳动标兵”,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每逢员工生日,送去祝贺和礼品;员工或亲属住院和病故,公司组织部门领导和员工代表去看望慰问。员工子女考上大专院校的,公司一次性发给800元至1500元的奖学金。这样丰富了职工的精神生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众人划浆开大船,齐心协力创辉煌。“娄水”有朱满四及公司“一班人”这样好领头雁的带领,事业定将更加红火。

篇5:两督励精图治谋发展

近年来,天全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中,突出工业化思维,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大力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加快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工业化进程提速,经济发展已经跨入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重要关口,进入了经济起飞阶段,步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加速期。下面就对我县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具体做法作一小结。

一、天全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一)“十五”期间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十五”以来,全县工业经济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2005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09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2%,比“九五”时期年均增长快3个百分点,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4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7.8%。2005年与2003年相比,工业增加值增长了91.4%,年均增长24.1%,比GDP年均增长快9.7个分点。

(二)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十五”以来,工业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工业始终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000年财政收入的72%来源于工业,2003年达到了73%,2005年达到了75%,大大高于其他部门。工业为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技术装备和支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200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5%,比2004年提高4.1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4.8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6%,拉动全县经济增长8.4个百分点。2005年当年新增就业人员66%为工业所吸纳。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促进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真正体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三)工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十五”期间我县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由初级、低度化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天全工业主要靠几家国有工业企业主打,乡镇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年实现工业增加值0.4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2%。九十年代,依托县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步形成了五大国有工业企业集团,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5%。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两年,天全在深化改革、加速工业发展方面,思路新、步子大、取得的成效更显著。2004年天全县委、政府发出了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发展工业的“5612”工程,工业的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景象。一是形成了多种经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国有工业在全部工业中比重迅速下降,非国有工业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国有及

1国有控股工业与非国有工业增加值之比为8:92,与2000年相比,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了22个百分点,与2003年相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迅猛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轻重工业的调整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而变化。规上工业中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2000年为0.7:99.3,2005年为4.2:95.8,2005年与2000年相比轻工业上升了3.5个百分点,2005年与2003年相比轻工业上升了2.6个百分点。三是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带动作用增强。2005年电力、建材、化工、高耗能、煤炭、绿色食品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3.6亿元,占到全县工业的71%,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8%。

(四)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国企改革取得可喜成绩。“十五”期间,我县国有企业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解决制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体制障碍,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增强了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3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9.7%;资产4.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实现利润421万元,分别占规上工业的39%、24%和9.5%。非公有制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与2000年相比年递增18%,与2003年相比 年递增20%,增速居各类型工业之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形成了公有与非公有经济争妍斗艳、共竞风流的发展格局。

(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有了明显积极的转变。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是在买方市场下、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在与世界经济的互动中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天全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需求弹性高、利税高的行业和产品,使之成为我县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工作成效在2005年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七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为147.8,比2000年的112提高35.8点,比2003年提高26点;实现利税1.01亿元,比上年增长34.7%,“十五”时期年均增长28.3%,2003-2005年年均增长27.5%;实现利润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十五”时期年均增长36.7%,2003-2005年年均增长37.3%,增幅比“九五”时期的12.1%高25.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年均降低率0.6%,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8%;2003-2005年期间,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年均降低率0.8%,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9.2%。

(六)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对资源的依赖度有所降低。工业产品面向县外是推动天全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我县80%以上的工业产品都要出县外销,产品市场在外是天全工业经济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县工业产品结构逐步朝精加工、深加工、附加值较高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建材、化工、人造晶体、绿色食品为主,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比较优势的产品体系,逐渐改变了天全工业产品笨、大、黑、粗的传统形象。通过政策性引导和扶持,大力促进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工业企业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保护,新产品、名优产品不断涌现,二郎山牌森林

蔬菜、天蜀牌森林蔬菜、飞仙牌水泥、喇叭河牌水泥、昂洲河煤炭、晶洁牌活性炭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走向四方。200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达到1.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12.7%。这些新产品,对我县工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带动了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强了我县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面对能源、资源的紧张和短缺,2005年我县决定原则上不再上高耗能工业项目。通过工业结构调整和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资源性和易污染、耗能大产品的增速下降,工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由2000年95%下降到2005年80%左右。

二、主要做法或经验

(一)领导重视,成立了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办是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是“小政府,大服务”发展的需要。按照县委领导提出的“综合、协调、统揽、服务”八字方针,整合资源,集中精力,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工作重心,工作思路,结合天全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盯紧项目,抓好协调服务,提建议、举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2、3、4、5、6、积极进行工业发展思路和产业政策研究。做好调查研究,强化指导工业经济的工作力度。参与项目引进和技改增量。加强对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县级领导联系工业性项目和部门工业工作的协调。加强跟踪,优质服务。为企业提供了全程优势服务,做到了引进服务、跟踪服务、运行服务。

(二)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配置生产要素,建立竞争平台。现代经济是市场经济,我县在经济发展上坚持按市场配置资源,实现了资源向资本转变的历史性跨越,达到了国有资产收益取大化。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2003-2005年成功出让国有资产96宗,总成交额达4.58亿元,其中,昂州煤矿资产出让价格达7030万元,是评估价格的3倍,出让价居全省矿业出让之冠。清理整顿土地市场,依法收回闲置土地5宗、面积40.47亩,以出让方式供地48宗、面积196亩,土地收益1929万元。加强电源点清理工作,对清理出的电源点全部实行“招、拍、挂”,收回电源点资源补偿金1306万元。有偿出让探、采矿权7宗,收取矿权出让金65.87万元,办理延续登记12家,收取矿权出让金238万元。

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有所加强。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全面激活了发展动力,能够集中财力办大事,并解决了改革发展中遗留的大量历史问题。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矿序整顿。按照省委、市委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了矿产资源整顿。依法收回白沙河、交脚河等5个违法出让的原国有电站,规范了乡镇电站8家、各类矿山21家,依法查处了17宗、7.5公顷各类土地违法行为,进一步理顺了全县矿业秩序和经济

秩序。深度推进“三个转变”,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顺利出让白沙河、龙池口等4个电站和部分城区国有土地、闲置资产,实现了资源配置市场化和效益最大化。

(四)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县工业经济的增长有30%以上的增量要靠新上工业项目拉动,对地处内陆一隅的我县,增大工业投资是驱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轮子。不断做大工业总量注重了对外延的扩张。在项目工作中,在营造环境、服务上寻求新的突破,在加强工业发展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狠抓软环境建设,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强化为企业服务和为工业经济服务意识,尤其是在搞好主动服务,实实在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创造了良好氛围,为企业排忧解难。招商引资工作中采取了组团招商、会展招商、引客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吸引了市外、省外大量资金到天全安家落户,取得了较好效果。从2003-2005年引进项目98个,到位市外资金18.1亿元。禾森电力、318治权水泥、福建金得利、天民煤业等一批大企业到天全安家落户,形成天全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发挥资源优势,培育支柱产业。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依托天全在水电、煤炭、硫铁矿、芒硝、石灰石等资源方面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步伐,培育起了电力、建材、化工、高耗能、煤炭、绿色食品六大工业体系,六大工业行业占到了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71%。我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9家,经济总量位居全市第三,形成了一批在全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六)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富民经济,新一届县委、政府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不遗余力。2003人-2005年,全县民间投资达17.1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77.4%。2005年29户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增长38.2%,占全县GDP比重的24.2%,上缴税金4850万元,增长31.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5%。

2005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65217万元,增长21.1%,占全县经济总量的51%,增速居全市第二。天全民营经济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山区第二名。

篇6:两督励精图治谋发展

励精图治谋发展

—— 治河中学

2012年目标管理检查汇报材料

治河中学位于治河渡镇治河村,南距潘华公路0.8千米,北距华容河1千米,西距县城2千米。学校本部占地面积31105㎡(生均57.6㎡),总建筑面积9507.3㎡(生均17.6㎡)。镇中学下辖一所中学、三所小学,全镇共有学生1403人(其中小学生863人),现有35个教学班(其中中学12个班),教职工220人,教师平均年龄39.81岁,其中女教师124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162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42人,专科学历17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有市级学科骨干教师4人,市县级优秀教师18人。

学校坚持“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人文校园、创建书香校园”的办学理念;努力发展幼儿教育、巩固小学教育、提升初中教育;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实施科学管理、人文管理,严格落实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是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市级家长学校示范校、县教学质量先进校和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一、争取党政支持,营造和谐办学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治河渡镇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坚持科教兴镇,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切实保障师生权益。今年2月、8月两次召开了专题议教会,针对学校管理、设施添置、项目建设、教育教学、评比奖励、文明创建、教师权益保护、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与措施;为巩固普九成果,镇政府与各村场和学校签订了保学控流责任状并将保学控流成果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2月初拔专款2万元用于亮化美化校园;9月,第二十八个教师节来临之前,镇财政又拨付3万元用于慰问、奖励中小学教师。为配合潘家小学进行合格学校建设,镇政府投入4万元改建学校围墙,添置教学仪器和图书,更换了全部供水管网,使潘家小学顺利通过市级合格学校验收;9月下旬镇政府拨付1万元更换湘沟小学锅炉、1万元为治河中学改造电网。10月20日,11月上旬和12月4日,镇党委书记付祥君3次亲自组织带领镇政府工作人员,会同安监站、交警队、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对全镇各中小学校的食堂、商店、校舍、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民办幼儿园的校车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及时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时整改到位。同时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在各校设立了治安警务室。付祥君书记、付红智镇长多次到四所中小学进行现场办公,精心指导合格学校工程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主动协调周边矛盾、积极协调筹措经费,调查了解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县教育局黎华平局长、刘奉良副局长等领导也多次来到我镇中小学视察,指导我镇的教育教学工作。正因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本,各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没有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构建了和谐、平安校园。一年来,由于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治河中学两任领导班子在严有柴、张忠明校长领导下,积极争项引资,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入98万多元用于中小学软硬件建设。8月底,投入40万元建设的中心幼儿园正式开学使用。计划投入50万元建设的第二期工程正在筹划,将把中心幼儿园建成为一所可以招收250名幼儿、设施齐全、财务独立、自主管理的示范性幼儿园。9月底,投资28多元的潘家小学合格学校建设项目十分顺利地通过验收并受到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赞扬;暑假期间,校长室争取专项资金10万元,分别对治河中学、湘沟小学的食堂进行了维修改造。张忠明校长内引外联,通过多方努力,争取乡友无偿投资5万元,为治河中学更换了高级的塑钢篮球架、安装了校园低音广播系统、添置了新的宣传栏和宣传标语,使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抓手,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正才能为师。我校长期以来抓师德建设不放松,持之以恒地抓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各中小学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全面实行党务、政务和校务公开。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创建依法办学,以德立教的和谐的发展格局。今年2月和8月,校长室分别组织了为期一天的教师培训班,认真学习贯彻《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按上级要求开设课程,严禁双休日、节假日补课,严禁家教家养,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规范了办学行为。各校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文件精神,无教育乱收费现象,无收费上访事件。6月1日,召开了全镇教代会,新一届教工代表对各学校和校长室的工作进行了民主评议,加强了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各学校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办公经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理财。校长室对四所学校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工作督查,对各学校的财务每学期审计一次,并作出认真细致的讲评与通报。由于措施得力,执行到位,在社会引起了良好反响,确保了教育大局的稳定。

校长室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和考评细则,完善了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检查落实,把师德师风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县局“八项规定”和“六个严禁”,严有柴校长、张忠明校长每天8点左右按时到校,带头上课、督查,各项工作亲力亲为;吴庆锋、肖爱民校长坚守本部岗位,管理工作细致入微、卓有成效;陈建知校长坚持每周到各中小学随堂听课,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肖长庚、刘向阳校长勤俭办校,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确保了全镇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会主席陈进、张俊杰深入群众,积极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校长室领导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洁自律在全体教师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各中小学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和师德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开展了创先争优、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的活动,使广大教师增强了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支部开展了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活动和树立身边典型活动,戴芳乐、张淑君、廖红华等教师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月10日,校长室隆重表彰奖励了126名认真负责、勤奋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发放奖金3万余元。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2012年,我校组织全镇中小学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先后举行了教职工象棋赛、围棋赛、排球赛、篮球赛;举行了两次师德演讲赛及建党91周年文艺演出和喜迎“十八大”征文活动,进行了教师学法考试;组织召开了教代会、党员民主生活会,女教师学跳广场舞已经蔚然成风。

三、以爱国诚信文明守纪为主线,扎实做好德育工作

各中小学以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基础,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开展学守则、守规范的养成教育和学法规、守法纪、珍惜生命的安全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干部每天进行班级一日百分制评比,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进行班级工作讲评,每月评选一次先进班级并颁发流动红旗。对留守学生、双特生实行教师结对帮扶,全镇每一位教师都有帮扶对象,实行德育包干,出台了“成长导师制”和 “代理家长制”的管理教育方案,并利用“真情谈话记录卡”跟踪管理,让留守学生、双特生都能受到教师的关爱,感受来自师长的温暖。治河中学分别在4月、6月和10月召开了家长会,举办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学校的“家校合作”课题研究获得省级三等奖。

各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建立了各类安全制度,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月进行安全排查,班主任每天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抓安全。各校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切实履行《学校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职责,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各校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校长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做多块了永久性的安全知识宣传栏。各校每周集会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发放安全知识小册子,开设安全教育课。寄宿生管理做到24小时有教师跟踪管理,每天晨读课进行晨检登记。对食堂、商店监管到位,食堂采购有台账,食品有留样。

4月12日和9月21日,治河中学请来县公安局、消防大队、治河派出所干警用讲座、图片展的形式为全校师生上了两次法制安全教育课,并请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学生举办卫生讲座、青春期知识讲座、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讲座,接种疫苗,5月20日,组织举行了全校交通安全演讲比赛,并印发了学生安全防范手册,让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一位学生心中。今年以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9月16日,治河渡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领导来校进行安全工作专项检查,对我校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治河中学、中心小学、潘家小学、湘沟小学都组织开展了学雷锋系列活动。潘家小学定期为镇敬老院打扫卫生,帮老人梳头剪指甲;3月18日,治河中学组织部分学生前往韶山、花明楼、雷锋镇参观了伟人故居,给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4月1日,学校邀请著名作家、青少年教育专家阮梅来到学校为全体师生和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5月4日上午,全校师生隆重举行了爱心助残活动,师生捐款6800多元,同时还举行了学雷锋表彰奖励和新团员宣誓仪式。10月18日,治河中学德育室组织全体师生为1103班患白血病的李捷同学举行了爱心捐款活动,募得爱心款10115元。各学校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金秋十月歌咏比赛、班级手抄报比赛、班级篮球比赛、拔河比赛、冬季田径运动会等。这些活动的举行,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切实加强教学管理

校长室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实行日查堂、周小结、月讲评,日常督查和月检查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实行奖优罚劣,对成绩优秀的班级和教师给予精神上、经济上的表彰奖励。校长室和各校校委会成员,每周进行随堂听课,每月对各年级进行一次形成性质量检测,督促教师不断改进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课改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课改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姿态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全镇教师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促使学生丰富情感的自我完善,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我校教研教改坚持务本求实,着力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不搞金钱教研和形式主义,以务实、节约、讲求实效、服务教学为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改革创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认真扎实做好了“六个一”工作,即每期一次教学竞赛,一次教学研讨会,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一次论文竞赛、一堂公开课,每月一次教学讲评。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范进、张翅、杨芳芳、卢映霞、李学军、余紫娅、黄小艳、孙爱华、李洁、刘艳教师等先后多次为全体教师上优质示范课,黄小艳、余紫娅、刘艳等老师代表我校参加“金鹗杯”、“沱江杯”等各类教学竞赛,先后获得了市级、县级二等、一等奖。余紫娅老师还被县教育局选派参加了县局“新课程、新课堂”巡展。

为了提升我镇教师课堂教学与教学科研的水平,我们在11月20日和21日分两天组织了“治河镇与课改牵手”课堂教学系列活动,参与教师达126人,收集论文40余篇,有18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获得一等奖的教师还到各个学校上示范课,全镇掀起了教学改革的新浪潮。

治河中学多次举办理论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了解教改形势,提高理论水平。学校组织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理论学习,先后邀请县教研室吕本怀、宋市中学丁德宏等专家来校作新课改理论辅导报告。肖爱民校长、陈建知校长分别作了《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及技巧》、《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等6次业务讲座。校委成员每期听课都在20节以上,教师业务学习笔记都在1万字以上,全体教师在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重视《教师业务档案》建设,为全体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袋,《教师业务档案》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平台,记录下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和全体师生的努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12年五月进行的华容一中五科联赛,我校获得乡镇中学第一名,被一中提前择优录取20人,2012年中考和县局上学期抽考,我校九年级化学科获得全县第一名,历史、数学、政治进入了先进行列,七、八年级和小学的抽考科目都进入全县前列。有60多位教师的论文先后获得省市县各级奖励,有15篇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校被评为县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学校党支部也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年来,治河渡镇中学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高举质量大旗,狠抓内部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我镇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有全体教职工的孜孜追求,治河教育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新学年工作思路

1、以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人文校园和书香校园为前提,努力创造河清海晏的学校,让学生学得快乐,让教师教的愉快,让每一个教师活得有尊严。

2、务实廉洁,不空谈办实事。努力培养一支进得课堂、管理有力的行政班子。

3、新的一年,我们根据治河镇的实际,将以“发展幼儿教育、巩固小学教育、提升初中教育” 为工作目标,整合幼儿教育资源,办好一所有独立院所、独立财务、独立管理班子的中心幼儿园,力争招收250个幼儿,达到9个班。对于小学教育,我们将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入手,让校园充满活力,使校园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

4、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让自主、合作深入到教育教学的骨髓。

5、努力推行民主治校,民主理财,让所有教师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上一篇:钟阳演讲稿下一篇:深圳市创业资助项目申请指南_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