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建设与管理局

2022-07-20

第一篇:厦门建设与管理局

2-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后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印发《厦门市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后工程建设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期:2003-07-07)

各有关单位:

现将《厦门市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后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和反馈相关问题,努力促进最低投标价中标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附件:《厦门市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后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

二○○三年七月七日

厦门市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后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我市建设工程最低投标价中标后的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保护招标投标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建设单位

第二条 建设单位应在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加强建设工程管理机构力量,选用具有相应技术资格、精通业务、善长管理的人员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尽早开展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和认真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招投标等相关工作;及时指派公正廉洁、兢业负责的甲方代表或组成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工程建设各环节综合管理工作,督促、协调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各方履行合同及相关约定,保质保量、安全顺利实施工程建设。

第三条 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和实行工程款支付保函制度,建设单位应在招标文件中载明且在施工合同中订立相应的条款。

对地基基础与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工程主要使用功能,建设施工单位应与相关保险机构签订工程结构质量保险协议,经监理单位确认,作为工程竣工

验收备案文件。

第四条 建设单位或代建单位应严把设计变更关,对确需设计变更的应由提出变更单位说明理由。设计变更不得提高或降低原设计标准。设计变更应经建设、监理、施工和设计单位四家共同确认签章,并经施工图审查通过。建设单位应于设计变更实施前将审查通过的设计变更及其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工程量增减和预算报价提交相关造价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核确认后的设计变更方可实施。建设(监理)单位应将经审核确认的设计变更和变更理由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

第五条 建设单位应按建设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要求条件,为参建各方提供良好的合同约定条件,按月足额支付工程款。积极支持、配合监理机构的管理工作,按相关规定取费标准给付足额监理费。建设单位应加强大中型建设项目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工作,向监理机构提供电子实时监控管理设备,由监理机构对工程施工实施电子实时监控。必要时应把工程建设相关信息实时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传输,接受监督部门的远程监控。

第六条 建设工程建立违约清场机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下列情况时施工单位退场相应条款。

(一)施工单位发生挂靠、转包、违法分包施工任务、计划工期进度延误3个月或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施工单位连续两个月以上不按法律、法规规定要求发放工人工资或因其造成工地工人群体上访恶性事件的(因被拖欠工程款引发的除外);

(三)施工单位拒不履行投标承诺及合约职责与义务的;

当施工单位发生上述等违约行为时,建设(监理)单位应按约责成其限期清场退出施工现场后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和数量造价清算,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采取措施配合处理,并及时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对严重违规违约的施工单位采取停止参加投标,并配合相关部门采取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促其快速清退出场。

勘察、设计单位

第七条 推行勘察设计单位责任保险制度。

第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指派设计代表进驻

一、二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指导、配合,并按时参加工地组织的相关工程验收签认工作,保证施工及时顺利实施,并对因设计单位因素造成施工的影响承担相应责任。

第九条 设计变更文件需要由注册结构师或注册建筑师签字和盖注册专用章,并盖有设计单位的出图专用章。所有设计变更文件须报施工图审查机构审

查备案。

第十条 在地基与基础和上部结构施工期间,设计单位负责该工程项目的结构专业负责人不得更换。若因特殊原因确需更换的,需报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第十一条 勘察、设计单位应对勘察、设计成果的质量负责,由于勘察、设计重大失误造成工程造价变更,应承担相关责任和相应赔偿责任。

监理单位

第十二条 监理单位及其所属人员必须公正客观、清正廉洁、及时准确,严格履行职责,积极实施巡视及平行检查、核验,坚持现场旁站监理和及时验收准确核查签证。所有监理事项均实行即签、日核、周清、月结资料管理制度。及时收集和完善所有监理资料,并妥善安全保管。

第十三条 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由结构专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设备安装建设项目,其总监理工程师应由相应设备专业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

第十四条 一名注册监理工程师只能担任一项

一、二等建设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职务,不得同时兼任其他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职务。

总监理工程师不得擅自变更,除死亡、辞职、伤病失去履约能力及刑事犯罪等原因确需更换的,新更换人员需经建设单位同意,由建设单位报相关监督部门和招投标管理部门备案并上网公示。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未竣工验收前主动提出辞职的,自其辞职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以总监理工程师的名义执业。

第十五条 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人员是否与招标承诺相一致,督促施工项目管理机构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认真履行职责,并建立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到位履行职责的记录制度,及时将其主要人员违规变更情况、不到位或不认真履行职责情况书面报告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第十六条 监理单位应积极采用科学先进的设备和手段实施监理,对有条件的

一、二等建设工程项目,推行电子实时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方式,提高监理水平及其工作的可追溯性。

第十七条 监理单位在工程监理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的监理制度,发现工程建设主体各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由总监理工程师及时制止、签发工程施工暂停令以及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严防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将违法违规行为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报告。

施工单位

第十八条 施工单位应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工期的措施和制度,并根据工程实施情况及时予以补充、完善,严格按照施工图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使用符合工程设计和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认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见证取样和材料检验验收制度;严格实行履约保函制度;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得入场,入场材料、设备均应堆放整齐、标识清楚。

第十九条 推行预拌砼质量责任保险制度和不合格砼现场报废制度。有条件的建设项目可试行砼预拌、运输、泵送、浇筑、养护“一条龙”专业化作业。 用于工程建设的商品砼必须坚持严格的预拌检验和施工作业现场验收、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对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商品砼应按预拌砼单位制定的报废办法对其废弃进行验证,有条件时可利用施工现场硬化范围场地予以报废。应采取措施杜绝使用不合理的、影响砼质量的长距离运输、长时间待卸的商品砼。

施工中应重点控制模板、支撑、钢筋、砼、水电管线设备的施工质量,鼓励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进行施工。

第二十条 严格施工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并即时取得相关人员验收及签认。应指派专人对质量检查、隐蔽验收和工程签认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及时汇总,做到即签、日报、周结、月清,为及时工程量核定、工程款支付和清、决算结帐提供有效凭证及相关材料。凡不能及时提供签认手续而产生清、决算结帐纠纷的,不得以此为由阻挠或影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程实施安排及工程建设进度、清退场移交、竣工验收移交。

第二十一条 施工单位派驻现场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负责人及项目管理机构主要管理人员须与投标承诺的人员相一致,不得擅自变更。除刑事犯罪、死亡、伤病丧失履约能力、辞职等特殊原因确需更换的,所变更人员的资格、业绩和信誉不得低于中标条件且必须经建设、监理单位同意,并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市招标办批准。及时将经批准的新更替人员的相关资料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跟踪监督。

项目经理在工程未竣工验收前主动提出辞职的,自其辞职之日起两年内不得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以项目经理的名义执业。

第二十二条 实行“建筑工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施工现场从事施工作业和管理的人员办理其保险手续,及时缴交保险费。建筑施工企业与保险公司签定的保险协议,在办理开工备案手续时应提交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施工单位应视情为从事高危作业和抢险排险人员适当提高保险费。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劳动保护费、施工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

费的使用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及时增补,使之充足地落实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过程。上述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应于每月月底报建设(监理)单位审核。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完整具有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的方案,方案中应明确人力、设备和资金的准备投入情况以及履约困难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方案(包括企业的调集待用资金投入),该方案须经建设(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并及时报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备案。

第二十五条 装饰工程实行样板制。装饰装修分部工程的各子分部均应先做样板间、样板件、样板块,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合同约定的质量等级后,方可展开施工。建设各方应将样板作为验收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六条 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应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施工现场必须实现硬地坪施工,项目管理办公生活区应与施工作业区分开设置,厨房、洗浴室、厕所必须满足基本卫生条件。工地各出入口应建立严格的门卫检查制度,在办公室内显著位置应张贴急救车和有关医院电话号码,对相关场所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消毒、杀菌、灭害措施。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将审查合格的施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加盖审图章后提供一份给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进行跟踪监督。

第二十八条 市招标办应将最低价中标的工程项目名称、投标承诺的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设备员、试验员、资料员、材料员等项目管理班子名单及设备清单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等项目监理机构管理班子名单以及中标工程投标文件中明显低于最低控制价部分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提供一份给相关监督机构跟踪监督。

第二十九条 检测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检测时,发现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应及时书面报告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必须真实、准确,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采取抽查检测报告或监督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在工程项目办理开工备案登记手续后3个工作日内,对工程是否具备规定的开工条件进行核查,重点核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健全情况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批情况,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到位及持证上岗情况,机具、施工人员进场情况,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及其实施准备情况等。

第三十一条 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的抽查频率,利用电子远程实时监控设施和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加强重大施工项目的科学化监督管理。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监督机构必须对施工管理较差的施工项目管理和监理机构加强检查监督工作,必要时进行跟踪监督。

第三十二条 市造价管理机构应加强施工合同的备案管理,建立最低价中标项目施工合同的跟踪监管制度,监督建设资金投入和施工合同的履约情况,及时将监督检查情况向建设主管门报告。

市造价管理机构应建立最低投标价中标项目成本分析体系,注意搜集和分析最低投标价项目的成本资料,对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模式应加以推广。

第三十三条 招投标单位或招标代理单位应对最低价中标单位的实施预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重点监控意见,为质量安全、造价管理监督机构对重点监控内容的监督工作提供相关信息。市招标办应对招标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制度和措施

第三十四条 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项目建设督导组,视情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派出项目建设督导员,监督和指导建设单位及工程建设主体各方认真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建设责任主体及其从业人员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信用公示、纳入资质资格年审、限制其参加建设活动、直至市场清出等行政处罚。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贯彻落实局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按照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厦治市办[2006]19号)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所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建设厅对“五五”普法的总体要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在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局机关依法行政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系统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推进我市新一轮跨越发展,建设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

“法律进机关”活动的总体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二是要深入学习规范政府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权力、行为的国家基本法律,进一步加强《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公务员法》等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三是要深入学习宣传建设领域专业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

(一)坚持和完善局中心组学法、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中心组及机关工作人员学法要有年度计划、有记录、有学习笔记。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小时。

(二)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法律进机关”活动期间,应按照市里要求,组织局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参加学法用法统一考试。将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和科级公务员任职应参加学法用法培训。

(三)在机关内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营造学法氛围。要在机关局域网上开辟法律宣传专栏,公布相关政策法规及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增强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服务大局、忠实执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理念。

(四)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要抓住“12.4”法制宣传日、普法宣传月、节水或节能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法律法规实施周年纪念日等时机,以印发宣传材料、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信息网络等多种载体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宣传普及建设法律知识。

(五)加强建章立制工作。结合贯彻建设部关于全面推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稽查制度的要求,落实、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行政执法质量评议制度。同时,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和运用建设专业法律法规,依法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度应参加不少于40小时的行政执法法律知识集中教育培训学习。

三、活动步骤

“法律进机关”活动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启动阶段。2006年,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并做好教材准备和组织发动工作。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实施阶段。2007年至2009年,明确年度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和普及内容,做到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扎实认真组织实施,讲求实效。

(三)考核迎查阶段。2010年,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计划,组织考核,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迎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的检查。

滁州市商务局“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配合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切实做好“法律进机关”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

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滁州市商务经济发展大局和法治建设进程,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传播相关商务法制知识,推进商务法律、法规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全市商务系统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营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商务

法制环境。

以服务大局、科学把握、求实创新为工作原则,紧紧围绕全市商务经济“十一五”总体规划目标和中心工作,从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服务中提高;坚持权利与义务并重、守法与依法维权并重,坚持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方

法手段,全面提高商务法治水平。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总体目标:确立商务法治理念和法律在调整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和内贸流通管理中的基础主导地位,围绕“十一五”期间商务经济工作重点,立足于商务队伍依法行政的职能定位,广泛深入开展商务普法,争创“学法用法示范机关”。机关公务员争当“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

2、主要任务:紧密结合全市商务工作和执法实践的需要,结合商务普法的新形势、新任务,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学习商务法律法规,以适应商务经

济的跨越式发展大局。

3、具体任务: (1)深入开展商务法治理念的普及工作。深入学习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局直属公司、全市商业企业、外资企业、进出口企业等企业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开展治理商务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整治工作;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倡导诚实守信原则,营造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氛围;促进

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

(2)深入开展“阳光政务”主题活动。加强商务行政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执政为民意识;提高商务依法行政程序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程度,向社会公示办事内容、条件和程序,切实落实商务行政的阳光运行;促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强化对商务系统行政执法的监督;大力发展网上行政,扩大公共行政资源,让社会普遍了解商务工作和主要商务经济法律。

(3)深入开展对商务相关重点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及时学习、宣传国家重大商务政策、专项法律、法规,把握商务法制的脉搏。紧密结合商务法制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果,及时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务法

律法规。

(4)坚持学习体制化,大力开展商务法治实践活动。将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培训纳入商务法制学习的正常轨道,进一步落实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审核工作。坚持开展商务普法实践活动,广泛、深入、持续地学习商务法律法规和各

项相关政策。

三、对象和内容

商务普法的对象为局机关及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及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全体人员。

主要内容:一是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务法治理论以及与对外经济、内贸流通管理密切相关的商务法律法规。二是重点学习和掌握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行政法律知识特别是与商务工作相关的各综合大法和各专项法律法规,学习国家新颁布的重要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的地方法规及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三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四是培养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强化依法行政理念,提高规范劳动用工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五是加强和规范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

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法律进机关”活动从2006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启动阶段。2006年,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并做好教材准备和组织发动工作。

2、实施阶段。2007年至2009年,明确年度工作任务,确定学习任务和普及内容,做到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扎实认真组织实施,讲求实效。具体内容包括:每年组织举办1~2期商务相关法律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对法律法规灵活运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局的商务法律素质和知法守法、依法经营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商务法律法规的应用水平,增强自觉学

习意识。

3、考核迎查阶段。2010年,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计划,组织考核,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迎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领导机关的检查。

五、组织与领导

1、成立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王小林同志任组长、局副职领导任副组长、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指导全市商务系统的依法治理和普法教育工作,下达工作任务,检查监督工作的进展。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局办公室副主任刘必利同志兼任,具体负责全市商务领域“法律进机关”活动

的各项日常工作。

2、确定局机关学法带头人。祝祖刚、吴紫阳、刘必利、王伟、方皓亮等五

位同志为局机关学法宣传骨干。

3、确定普法工作联系人和通讯员。为便于联系和交流,确定局办公室方浩亮同志为普法学法工作联系人(联系电话3025275,传真3028907);同时担任通讯员,宣传“法律六进”工作,传播信息;鼓励和倡导其他工作人员加入法制

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

滁州市商务局 2006年11月29日

省局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全省质监系统发展的法制环境,根据省委、省政府转发的《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届21次会议作出的《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和省《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黑依治办[2006]23号)精神,结合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机关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全方位推进我局的法制建设,全面提高质监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广大干部和职工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全省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机关”要求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

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食品卫生法》、《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认证认可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质检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

四、方法措施

(一)完善制度,突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二)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各党委、总支(支部)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统一印制学习笔记,把专题讲座与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保证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领导干部每年的学法笔记不少于5千字,其它工作人员每年学法笔记不少于3千字。

(三)充分利用机关内外部网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四)“在法律进机关”活动中,合理设置法制教育学习专题。

(五)组织开展与相单位、本部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依法治省办的要求参加城市“法律广场”、“法律大集”活动。本着法制宣传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适时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每年向基层和社会群众赠送1次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

(六)开展好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每两年组织一次全省科、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把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法律进机关”活动开展的情况列入机关年度考核内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考试,原则上实行下考一级,考试试卷实行异地评判并将考试成绩在本单位公示。要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职级晋升、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依据。逐步推行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不合格者末位待岗学习学法或调离制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

(七)“法律进机关”活动期间,将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优评比活动。

(八)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考试考核制,强化对各级机关行政执法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五、实施步骤

“法律进机关”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月至6月)。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本单位“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二是做好落实组织、宣传和发动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法律进机关”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要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省局“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一是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细则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省局普法办公室对各单位开展的“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好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制定“法律进机关”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各单位的“法律进机关”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和推广此次活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四)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舆论宣传活动,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普法依法治省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龙江建设的步伐。

(五)各单位、各部门要及时将“法律进机关”的有关进展情况报送普法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905室)。 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

焦作市统计局关于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根据省、市“五五”普法规划和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我局“法律进机关”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上级关于法制工作的决议决定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积极推动全市统计工作高效、有序运行,教育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统计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管理,依法办事,逐步提高全市统计工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全市统计事业的发展进程,为焦作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同时,结合“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提高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意识。

三、方法步骤

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采取以局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为主线,以干部学法为主体,以法律法规培训为平台,认真落实各项“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内容、要求。

“法律进机关”活动分启动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步骤进行。

启动阶段(2007年4月)。制定“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全面启动“法律进机关”活动。

实施阶段(2007年4月中旬-2007年5月中旬)。明确工作任务,确定学习和普及内容,做到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扎实认真组织实施,讲求实效。具体内容包括:4月9日-5月11日学习常用法律知识读本,5月13日-5月25日组织检查员培训、考试和心得体会展评。

总结阶段。(2007年5月底)。对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总结经验。

四、组织与领导

成立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王国政同志任组长,局副职、调查队、中心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指导普法教育工作,下达工作任务,检查监督工作的进展。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监察科,具体负责“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各项日常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积极实践。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是落实“法律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推进“平安焦作”建设的重要举措,全局上下要深刻认识搞好“法律进机关”活动的积极意义,增强做好这一活动的责任感。“法律进机关”活动作为传输法律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的本领,能够不断提高执法公职人员的法律素养,严格执法,维护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二)加强组织,注重实效。“法律进机关”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局监察科和人事教育科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加强对这一活动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我局的工作实际,明确活动的重点,在宣传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重点宣传好统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测试,检验学法效果,激发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法律进机关”活动更好进行。要加大督促指导力度,不断总结、推广“法律进机关”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确保活动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附件:“法律进机关”集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

“法律进机关”集中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王国政 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素香 国家统计局焦作调查队队长

赵世雷 局班子成员、副局长

郭国芳 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毕明奇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史海富 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队长

李仁强 焦作市计算中心主任

成 员:各有关科室、队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赵世雷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申咏春、李中其同志担任。

市体育局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为加快和谐系统建设的进程,推进依法治体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全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法制环境,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工作部署,结合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机关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共建和谐系统”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系统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有力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机关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依法治体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机关”是指党政群等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学时。

机关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物权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体育法规知识和奥林匹克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贯彻《黑龙江省体育发展条例》、《黑龙江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体育场所管理条例》、《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规定》、《哈尔滨市市民健身条例》等我省、市相关的体育法规和规章。

机关教育对象分二类:一是具有行政执法(司法)职能的部门和人员,是机关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要重点加强对机关通用法律法规和与行政执法(司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二是非执法类人员的学习,要完成正常的通用法律教育学习时间和内容。

四、方法措施

(一)完善制度,突出重点。继续坚持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二)创新形式,增强学习效果。要把法律知识学习列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进行学习。机关每年法律知识讲座保证4次,争取每季度1次。

(三)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建立法制学习园地,把专题讲座与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保证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领导干部每年的学法笔记不少于3千字,其它工作人员每年学法笔记不少于2千字。

(四)注重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机关内外部网络、社会和行业部门的网络平台,办好法律宣传教育网站,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五)组织开展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市委依法治市办的要求参加城市法律宣传活动。本着法制宣传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适时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每年向基层和社会群众赠送1次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

(六)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优评比活动。“法律进机关”活动期间,局机关将开展评选1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3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活动,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活动。

(七)开展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由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统一实施,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

(八)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责任要形成制度,把执法责任落实到个人。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3月至6月)

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机关”的工作底数。二是研究制定规划。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部门“法律进机关”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落实组织、宣传和发动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各部门要制定“法律进机关”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各部门要按照细则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将对各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有档案,确保学法用法效果。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部门要做好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各部门要对开展“法律进机关”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和推广“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表现优异的机关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四)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舆论宣传活动,充分展示“法律进机关”的成就,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普法和依法治体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工作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系统建设的步伐。

(五)各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法律进机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项推进活动,并及时通报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

省科协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按照省直依领发〔2007〕2号《关于转发省委依法治省办〈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省科协机关及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机关”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机关及事业单位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机关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建设和谐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遵章守纪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省科协系统乃至全省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1.机关干部学习《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事业单位干部学习《公民法律知识读本》,特别是科协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2.组织机关干部参加省委依法治省办举办的普法知识竞赛。

3.组织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参加省委依法治省办举办的普法考试。

4.认真组织机关及事业单位干部参加省直机关组织的其它法律学习及活动。

四、几点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把口。按照省直机关工委的要求,省科协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及事业单位普法依法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机关党委的要求抓好落实。

3.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普法和依法治省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机关建设的步伐。

民权县“法律进机关”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1 更新时间:2007-11-13 9:35:3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民权县“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大力加强机关法律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落实。

二、目标要求

公务员队伍基本熟练掌握本部门相关的法律知识,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水平显著提高,达到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机关”是指要对党群等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物权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与本部门工作的相关的法律法规。

机关教育对象分二类:一是具有行政执法(司法)职能的部门和人员,对其要重点加强机关通用法律法规和与行政执法(司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非执法类人员,对其要进行通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四、方法措施

(一)完善制度,突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各级政府办公会前学法制度,以及公务员年度法律知识培训制度、进一步健全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合格证制度和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二)各级组织部门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列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会、报告会和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各单位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把专题讲座与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保证完成规定的学法任务。领导干部每年的学法笔记不少于5千字,其他工作人员每年学笔记不少于3千字。

(四)充分利用机关内外部网络、社会和行业部门的网络平台,办好法律宣传教育网站,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五、实施步骤

全县的“法律进机关”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9月至2007年12月)。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机关”的工作底数。二是研究制定规划。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区、本单位“法律进机关”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落实组织,宣传和发动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

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各地、各部门要制定“法律进机关”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

一是各乡(镇)普法依法治理部门要按照细则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地、各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法律进机关”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协调运作的责任机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教员、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有档案,确保学法用法效果。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单位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实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各地、各部门要对开展“法律进机关”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和推广“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舆论宣传活动,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为主阵地,大张旗鼓地展示全县“法律进机关”工作成就,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普法和依法治县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民权建设的步伐。

(五)各单位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法律进机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实施组织专项推进活动,并及时通报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

北辰区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

按照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治区办《北辰区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实施方案》(津辰治区办联发〔2006〕1号)和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全区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安排意见》(津辰司联发〔2007〕1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区“五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各级机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建设和谐、平安、法治北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强化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或司法,为全面推进全区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机关”是指纳入《公务员法》调整范围的各单位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 小时。 机关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与本行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机关教育对象分二类:一是具有行政执法、司法职能的部门和人员,是机关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要重点加强对机关通用法律法规和与行政执法、司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各行业主管部门应针对本行业工作需求,编辑或购置本行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进行宣传教育。二是非执法类人员(党政群各类机关)的学习,要完成正常的通用法律教育学习时间和内容。

四、方法措施

(一)完善制度,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二)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确保计划、教材、师资、课时、笔记、考核“六落实”。区委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法律知识学习或法制讲座不少于2次,处级党委学习中心组每年安排法律知识学习或法制讲座不少于4次,公务员法律知识培训课时不得少于40小时。要将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职人员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推进机关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考核规范化。各机关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做好学习笔记,把专题讲座与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保证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

(三)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阵地建设。要依托北辰区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媒体等阵地,集中开展学法活动,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为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增强学法的实际效果。区、镇党校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列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会、报告会和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进行学习。充分利用机关内外部网络、社会和行业部门的网络平台,办好法律宣传教育网站,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注重发挥普法讲师团在“法律进机关”活动中的作用,合理设置法制教育学习专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讲师团作用,不断探索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普法讲师团队伍的稳定。

(四)组织开展与本单位、本部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治区办的要求参加法律下基层活动,每年向基层和社会群众赠送一次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要注重机关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协调好法制音像、书刊、宣传画等资料的利用,推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治文化的创新。

(五)开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机关”创优评先活动。“法律进机关”活动期间,根据全市要求,评选出“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各机关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六)加大对各机关执法水平的考核力度。要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考试考核制,促进各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五、实施步骤

全区的“法律进机关”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月至6月)。

重点工作: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机关”的工作底数。二是研究制定规划。各机关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落实组织、宣传和发动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各机关制定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各机关依法治理部门要按照“法律进机关”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机关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单位依法治理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自优势,认真组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整体推进落实工作。“法律进机关”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协调运作的责任机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教员、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有档案,确保学法用法效果。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机关”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加大“法律进机关”工作督促检查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和推广“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表现优异的机关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五)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舆论宣传活动,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为主阵地,大张旗鼓地展示全区“法律进机关”工作成就,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依法治区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北辰建设的步伐。

(六)各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治区办将根据“法律进机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项推进活动,并及时通报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

关于在全市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转发的《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2006-2010年依法治市暨“五五”普法工作规划》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开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决议》,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决定在全市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落实“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和人大常委会决议,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各级机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构建繁荣、生态、和谐丹江口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

“法律进机关”是指党政群等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50个小时。

机关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物权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与本行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参考资料为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编印的《“五五”普法干部读本》。

机关教育对象分两类:一是具有行政执法(司法)职能的部门和人员,是机关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要重点加强对机关通用法律法规和与行政执法(司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各行业(司法)主管部门应针对本行业工作需求,编辑本行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进行宣传教育。二是非执法类人员(党政群各类机关)的学习,要完成正常的通用法律教育学习时间和内容。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制度,突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二)各级党校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列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学习中所占的比重。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会、报告会和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进行学习。市直机关及直属单位每年法律知识讲座保证3次,争取每季度1次。

(三)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各级机关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统一印制学法笔记本,把专题讲座与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保证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领导干部每年的学法笔记不少于5000字,其它工作人员每年学法笔记不少于3000字。

(四)充分利用机关内外部网络、社会和行业部门的网络平台,办好法制宣传教育网站,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五)注重发挥普法讲师团在“法律进机关”活动中的作用,合理设置法制教育学习专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讲师团作用,不断探索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普法讲师团队伍的稳定。

(六)注重机关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协调好法制音像、书刊、宣传画等资料的创作,推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治文化的创新。

(七)组织开展与本单位、本部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照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要求参加法律咨询活动。本着法制宣传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适时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每年向基层和社会群众至少开展1次法律咨询,赠送1次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

(八)开展好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每年组织1次全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把司法和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法律进机关”活动开展的情况列入机关年度考核内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考试,原则上实行下考一级,考试试卷实行异地评判并将考试成绩在本单位公示。要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职级晋升、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依据。逐步推行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不合格者末位待岗学法或调离制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

(九)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优评比活动。“法律进机关”活动期间,全市将开展评选10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建立10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的“双百”工程,各级机关要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

(十)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考试考核制,强化对各级机关行政执法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四、时间安排及活动要求

(一)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7月至9月)。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机关”的工作底数。二是研究制定方案。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本单位“法律进机关”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落实组织、宣传和发动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各级、各部门要制定“法律进机关”重点工作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一是各级、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部门要按照细则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二是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级、各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记入考核档案。

(二)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级、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自优势,认真组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整体推进落实工作。“法律进机关”的具体实施单位,要建立健全协调运作的责任机制,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教员、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有档案,确保学法用法效果。

2、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市直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级和各行业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机关”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3、明确责任,分工把口。市直机关及行业协会系统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由市直各机关党委负责,并按市直各机关党委、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要求抓好落实。

4、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各级、各部门要对开展“法律进机关”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树立和推广“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好作法和好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表现优异的机关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5、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舆论宣传活动,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为主阵地,大张旗鼓地展示全市“法律进机关”工作成就,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普法依法治理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丹江口建设的步伐。

各级、各部门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同时,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也将向各级各部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关于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和谐七台河建设的进程,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工作,努力创造有利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环境,根据省《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黑依治办„2006‟23号)精神,结合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和机关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教育广大干部自觉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务员的宪法和法律意识,引导各级机关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使各级机关和人员熟悉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质量,为全面推进我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法律进机关”是指党政群等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40小时。

机关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宪法》、《公务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及与本行业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干部法律知识读本》。

机关分二类:一是具有行政执法(司法)职能的部门和人员,是机关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要重点加强对机关通用法律法规和与行政执法(司法)相关联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学习,各行业(司法)主管部门应针对本行业工作需求,编辑本行业《法律知识学习手册》进行宣传教育。二是非执法类人员(党政群各类机关)的学习,要完成正常的通用法律教育学习时间和内容。

四、方法措施

1、完善制度,突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带头示范作用。注重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水平。

2、各级党校、干校要把法律知识培训列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增加法律知识在公务员培训学习中所占的比重,各级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学校要有计划地坚持对广大干部进行法律知识轮训,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注重采用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会、报告会和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学习。保证每年法律知识讲座3次。

3、坚持把法律知识的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法制学习园地,统一印制学习笔记本,要把专题讲座与加强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保证完成规定的学时任务,领导干部每年的学法笔记不少于5千字,其它工作人员每年学法笔记应不少于3千字。

4、充分利用机关内外部网络、社会和行业部门的网络平台,办好法律宣传教育网站,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提供便利条件。

5、注重发挥普法讲师团在"法律进机关"活动中的作用,合理设置法制教育学习专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讲师团作用,不断探索完善激励机制,确保普法讲师团队伍的稳定。

6、注重机关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协调好法制音像、书刊、宣传画等资料的创作和征订,推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治文化的创新。

7、组织开展与本部门(行业)、本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按依法治市办的要求参加城市“法律广场”、“法律大集”活动。要本着法制宣传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适时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每年向基层和社会群众赠送1次法律书籍和法制宣传资料。

8、开展好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每两年组织一次参加全省科、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统考。把司法和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法律进机关”活动开展的情况列入各部门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考试,原则上实行下考一级,考试试卷实行异地评卷并将考试成绩在本单位公示及装入干部学法档案。要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职级晋升、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依据。逐步推行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不合格者末位待岗学法或调离制度,不断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

9、开展“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优评比“双十”活动。评选10名“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评选10个“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各级机关要积极组织开展学法用法创建活动。

10、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考试考核制,强化对各级机关行政执法的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使机关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五、实施步骤

全市的“法律进机关”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月至6月)。

重点做好的工作:一Z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法律进机关”的工作底数。二是研究制定规划。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治市办要求,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法律进机关”实施方案和具体步骤,明确工作重点,进行任务分解。三是抓好试点,培训骨干,落实好组织、宣传和发动等项工作。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法律进机关”重点工作年度推进表,二是采取坚决的措施和富有成效的手段,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市办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评比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

重点工作:一是各部门各单位依法治理办要按照细则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开展自检

自查工作。二是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进行年度目标考核。

六、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把"法律进机关"作为"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其摆上重要日程,给予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依法治理办公室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自优势,认真组织,强化落实工作。“法律进机关”的具体实施单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教员、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有档案,确保学法用法效果。

(二)制定计划,抓好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本级规划的制定工作,做好实施规划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法律进机关”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要健全完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三)加强指导,树立典型。各部门各单位要对开展“法律进机关”工作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措施,年末有总结。要善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建立法制宣传的长效工作机制。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广“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时选树典型,推广典型,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对表现优异的机关和个人要予以表彰。

(四)营造声势,扩大效果。要结合“法律进机关”活动,集中时间,开展舆论宣传活动,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为主阵地,大张旗鼓地展示全市“法律进机关”工作成就,进一步形成重视、支持、积极参与普法和依法治市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创建民主法治单位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和谐七台河建设的步伐。

(五)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的典型经验和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法律进机关”工作的进展情况适时组织专项推进活动,并将及时通报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

第三篇:厦门市集美区安置房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安臵房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升安臵房建设与管理水平,根据《厦门市安臵房建设与管理暂行规定》【厦府办(2007)266号】及【厦府办„2015‟108号】、《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厦门市房屋拆迁过渡安臵补助费标准调整意见的通知》【厦府办(2009)30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应于本区范围内安臵房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楼盘信息管理、配售管理、过渡安臵补助费管理、物业管理、公建配套设施、维护及提升改造、产权证办理、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 本暂行规定所称安臵房是指由政府建设或收购的,用于财政性投融资建设项目和其他由政府负责征收的建设项目的安臵用房,以及用于落实侨房政策、危房改造、政府土地收储的安臵用房和由市、区政府确定用途的政策性住房。

安臵房应严格按本暂行规定配售并专项用于所批准的安臵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售,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 全区安臵房按照总量控制、统筹规划、布局合理的原则按需建设。

第五条 区政府成立区安臵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全区安臵房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区建设局)负责协调处理安臵房建设与管理日常工作。区建设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重点办、市规划委集美分局、市国土房产局集美分局、市环保局集美分局、区土房征收中心、区属国有企业等单位及各镇(街)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安臵房建设与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章 建设计划

第六条 各镇(街)及其他安臵房用房单位应于每年8月份向区重点办、区土地房屋征收事务管理中心(简称“区土房征收中心”)申报征收计划及安臵房需求数量,区重点办、区土房征收中心审核汇总后,在一个月内向区建设局申报安臵房需求计划。

第七条 区安臵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区重点办、区土房征收中心、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建设局、市规划委集美分局、市国土房产局集美分局、市环保局集美分局等部门对各镇(街)及其他安臵房用房单位申报的安臵房需求计划进行联审,并综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财政投融资

- 34

涉及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等重大变更等报项目业主确认,并附设计变更、造价变更的理由及依据。

业主单位应对代建单位的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代建单位在代建合同约定范围内就项目的投资、质量、工期和安全向项目业主负责,并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负质量责任。

第十八条 安臵房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住宅建设技术规范,且符合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保要求。

第十九条 安臵房项目应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相应的公建设施、市政等配套工程应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同时,可考虑当地民风、民俗等情况适当增加配套设施。

第二十条 安臵房的户型、面积原则上按照以下标准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分配:

多层住宅建筑面积:一房型50-60平方米;二房型70-80平方米;三房型85-90平方米;

高层住宅建筑面积:一房型55-65平方米;二房型75-85平方米;三房型90-120平方米;四房型125-150平方米。

用于定向征收安臵的项目,由项目所在镇(街)负责征求或调查收集被征收人对户型、面积的意见,并将结果向业主单位书面提出,业主单位可根据被征收人的意见对安臵房户型及面积做相应调整。

第二十一条 安臵房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材料、设备等的采购,依法必须招标的,应按招

投标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市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

第二十二条 安臵房项目竣工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代建单位组织项目竣工验收时,应通知项目业主、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财政审核中心等有关部门参加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 代建单位应在安臵房项目取得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后方可移交项目业主单位,并移交完整的项目建设档案。

第四章 楼盘信息管理

第二十四条

区建设局(区住宅办)应建立健全统一的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有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区建设局(区住宅办)负责统一管理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各镇(街)、区土房征收中心、区财政局、区国投公司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信息的动态更新。

第二十五条 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项目总平面图、经济技术指标、具体地点、套数、户型、面积、房号、公建配套以及项目参建单位等基础信息,并根据安臵情况将配售、征收安臵补偿协议审核、房源核销、交房、产权证办理、营业性配套设施招租等情况纳入管理,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形成完整的安臵房基础数据库。

第二十六条 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各镇(街)

- 78

区建设局(住宅办)应在《安臵房销售协议书》签订后10日内将安臵房销售信息录入安臵房楼盘信息系统。

(四) 各镇(街)或其他用房单位凭区财政局出具的资金缴交证明向区建设局(住宅办)领取《安臵房房源分配通知书》,报区土房征收中心按规定向区政府申请发布征收公告。对于省、市、区重点项目无法及时缴交购房款或出具资金缴交证明而急需发征收公告的,须报区政府同意,并签订《安臵房销售协议书》后,区建设局(住宅办)方可出具《安臵房房源分配通知书》。

区财政局应在收到安臵房购房款或出具安臵房购房款资金证明10日内将安臵房购房款缴交信息输入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

区建设局(住宅办)应在《安臵房房源分配通知书》出具后10日内将安臵房分配信息录入安臵房楼盘信息系统。

第三十条 各镇(街)应按照《安臵房房源分配通知书》确定的征收项目、房源与被征收人订《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臵协议》,不得随意自行调配房源,并及时上报区土房征收中心审核。各镇街在签订《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臵协议》中,应商被征收人后,明确记载被征收人接收《安臵房交房通知书》的邮寄地址。

区土房征收中心在审核《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臵协议》时应确认协议中的安臵房源与该征收项目取得的《安臵房房源分配通知书》中房源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应不予审核并退回用房单位。相关镇(街)应将审核通过的征收协议编号、征收项目、房号等

信息10日内录入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十一条 征收项目使用安臵房办理价款结算的,由征收人、实施单位、征收公司及时整理经区土房征收中心审核通过的《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安臵协议》汇总使用安臵房情况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项目结算,经区建设局(项目业主)核实确认使用安臵房的地点、面积、价款等情况,区财政局及用房单位核实确认征收项目使用安臵房价款缴交情况并办理结算事宜。

第三十二条 安臵房达到交付使用条件后,项目业主单位应及时告知各镇(街)办理交房事宜。各镇(街)办理交房手续时,应提供房屋征收补偿安臵一览表、经区土房征收中心审核的房屋征收安臵补偿协议书、购房款及被征收人超面积安臵应交安臵房价款缴清证明等材料,区建设局(住宅办)原则上凭上述材料并核对无误后,出具《交房通知书》。如因安臵房预交购房款不足又确需交房的,由相关镇(街)报区政府同意后,区建设局(住宅办)可出具《交房通知书》。各安臵房物业服务企业凭区建设局(住宅办)出具的交房通知单给予办理交房入住手续。

区建设局(住宅办)负责将交房信息录入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十三条 征收项目需要增加安臵房源的,按上述程序办理。

第六章 过渡安置补助费管理

- 1112

日常小修项目使用金额不得超过本小区缴交日常专项维修资金总额的30%;中修以上项目由物业服务企业在小区内显著位臵公示不少于3天,无异议后经物业服务企业主要领导审核、报项目业主审批后方可实施(应急抢修项目除外)。日常小修项目指单笔金额1000元(含)以下,中修以上项目指单笔金额1000元以上。

为确保维修项目得到及时修复,由各安臵房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择优选择维修单位,维修规模、采购金额达到招标或采购标准的,应按规定通过公开招标或政府采购方式确定实施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确认维修工程量,项目业主复核,维修后报区财政审核中心审核,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区财政审核中心审定的金额从日常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并按季度将日常专项维修资金的收支情况在小区显著位臵公示不少于10天。

第四十三条

安臵房小区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镇(街)牵头组织成立安臵房小区业主委员会实行业主自治,完善安臵户参与小区管理的决策机制,引导安臵户充分参与安臵房小区治理。

安臵房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后,小区日常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及审核确认事宜交由业主委员会按规定实施,经业主大会表决可依法选聘物业服务企业。

第八章 公建配套设施管理

第四十四条 安臵房项目的公建配套设施包括非营业性配套设施和营业性配套设施。非营业性配套设施主要指物业管理用房、变配电室、清洁楼、设备用房、社区服务用房、幼儿园等;营业性配套设施主要指商场、店面、生鲜超市、农贸市场、地下车库等。

第四十五条 安臵房项目竣工后,由项目业主向相关管理单位发移交函,并附移交清单,各公建配套接收单位应在收到移交函后30天内接收并办理完成书面移交手续,负责配套公建设施的后续管理工作,对其管理的配套公建按相关规定缴交物业管理费等相关费用。

第四十六条 安臵房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的移交、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物业管理用房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用于本小区的物业管理,面积为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的千分之二,原则上最小使用面积为30平方米,最大使用面积为200平方米;

(二)配变电室移交给电业部门进行管理;

(三)清洁楼移交给区建设局环卫处进行管理;

(四)设备用房移交相关专业部门管理;

(五)社区服务用房移交给所在镇(街)进行管理;

(六)幼儿园移交给区教育局使用及管理。

第四十七条 安臵房小区营业性配套公建移交、使用应遵守下列规定:

- 1516

计划时应充分听取安臵房业主及物业服务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建议,并报分管区领导批准后按规定实施。提升改造项目金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可不再单独办理立项手续,由项目业主报区分管领导签批后视同立项,按工程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100万元(含)以上的项目经评审中心审核后由区发改局直接办理立项,项目业主按工程招投标及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五十七条 提升改造项目竣工后,项目业主应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区财政局等单位现场验收,验收合格的给予办理决算,并将决算材料报区财政审核中心审核,提升改造项目决算审核后,区财政局根据审核结论核拨资金。

第十章 产权证办理

第五十八条 区安臵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安臵房产权证办理事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区建设局)负责协调处理安臵房产权证日常事务;市国土局集美分局负责农村集体土地的旧权属证书注销工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集美工作站负责城镇国有土地的旧权属证书注销及个人产权分户转移登记办理工作;区地税局负责安臵房契税收缴工作;区土房征收中心负责征收安臵补偿协议的审核确认工作。安臵房项目代建单位负责安臵房项目权属初始登记办理工作,征收单位负责安臵房个人

产权分户转移登记办理工作,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录入安臵房楼盘信息管理系统。

安臵房产权办理涉及的其他单位应积极配合安臵房项目业主单位及征收单位推进安臵房产权办理工作,并及时提供相关办证手续资料。

第五十九条 安臵房项目代建单位应在安臵房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完成之日起1年内完成项目权属初始登记,征收单位应自安臵房交付给被征收人之日起1年内(项目须完成权属初始登记)完成安臵房个人产权分户转移登记。

第六十条 各安臵房产权证办理责任单位应主动、及时上报安臵房产权证办理进度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供区安臵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决策参考。

第六十一条 征收单位以及各相关单位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安臵房产权办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工作经费,并于每月定期将安臵房产权办理进度报送区安臵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一章 监督管理

第六十二条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区安臵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区建设局、区重点办、区土房征收中心、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市国土房产局集美分局、市规划委集美分局

- 1920

第四篇:08年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关于印发《厦门市建筑安装工程劳保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关于关于印发《厦门市建筑安装工程劳保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号:厦建建〔2008〕41号

发稿时间:2010-2-21

阅读次数:401) 各区建设局,局属各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劳保费使用管理,确保施工企业职工依法依约获得劳动保障,我局制定了《厦门市建筑安装工程劳保费用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径报我局建筑业处。

二○○八年八月六日

厦门市建筑安装工程劳保费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劳保费使用管理,确保施工企业职工依法依约获得劳动保障,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劳动保险费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人[1996]51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工程劳保费用(以下简称劳保费)是指建筑工程造价的法定组成部分,是专用于保障施工企业为其职工缴付社会保障费用。

第三条 本市劳保费实行由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向建设单位收取,然后按规定向施工企业拨付和予以补贴的管理方式。

第四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土木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园林绿化工程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劳保费使用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以下简称市造价站)具体实施以下劳保费管理工作:

(一)劳保费的收取、拨付、补贴;

(二)对拨付的劳保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对收取、使用劳保费情况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市财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合同备案的同时,按照省建设厅颁布的“劳保费取费标准”计取劳保费,并向市造价站缴纳。

第七条 经与市财政主管部门共同核定的劳保费开支范围是:

(一)92%用于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支出;

(二)8%调剂用于为社保费金支出不足的施工企业提供补贴;

(三)滚存积累费用于为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与生产技能培训鉴定、节假日慰问(防暑降温、防寒保护)等费用开支。

第八条 施工企业应设立劳保费专用账户,该专用账户内的劳保费应用于:

(一)为本企业的职工缴付社保费金;

(二)为本企业的正式职工缴付住房公积金;

(三)为本企业不适合办理社会保险统筹的其他临时性用工 的工人办理能够在异地转移接续的商业性医疗和养老保险。

第九条 劳保费原则上予以一次性缴纳。但对合同价款在5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如需分次缴交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市造价站提出申请,办理《建设工程劳保费缴纳合同书》。首次缴纳的劳保费不能低于应缴总额的50%,余下部分在完成工程造价的50%后缴清。

第十条 市造价站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收取劳保费后,应于当日向施工企业发出劳保费返拨通知书。

第十一条 市造价站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劳保费返拨通知书,并经核实其填报的《厦门市企事业机关单位资金往来统一票据》后,10个工作日内将收取的劳保费的92%拨付到该施工企业在指定银行开立的《建安企业职工劳保费》专用账户。

第十二条 缴纳了劳保费的建设工程项目,其承建工程的施工企业在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时,不得再计取劳保费。

第十三条 施工企业按下列程序使用和支取其专用账户内的劳保费:

(一)企业根据临时合同工的考勤记录、劳保费累计记录情况,并经核实确认后,通过市造价站按月指令劳保费开立银行,为其临时合同工缴交社会保障费或商业性保险。 当月考勤记录所计取的劳保费不足规定或约定的投保金额的,则当月不予办理投保;经累计到足够的月投保金额后,在相应月份继续投保。

临时合同工的商业性保险的缴交金额按上一年度厦门市外来员工参加社会保险统筹费用测算。

(二)施工企业申报支取当季为其正式职工实际缴付的社保费金的,应于每年

3、

6、

9、12月下旬之前向市造价站提交《划转劳保费办理凭证》、上季度本企业职工社保费金缴纳凭证(应扣除个人缴纳部分);经市造价站受理并核实,确认该企业劳保费专用账户余额足以支付下季度社保费金后,施工企业可在其劳保费开立银行办理劳保费支取、划转手续。 施工企业正式职工当年住房公积金的缴付计取基数超过上年度本市社会平均工资的,市造价站在审查其补贴金额时应当扣除住房公积金支出的超出部分。

(三)企业改制、破产,拍卖以及非本市注册的施工企业被撤销企业资质备案的,经报请市建设主管部门确认后,可以从企业劳保费专用帐户支取。

第十四条 实行劳保费统一管理的施工企业当年有承建工程的,截至当年12月31日其劳保费不足以支付社保费金的,可以申请劳保费补贴。施工企业的劳保费补贴,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从劳保费调剂部分支出。施工企业劳保费经调剂补贴后仍然不足的部分,由企业自行负担。

第十五条 申请使用劳保费补贴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市造价站于每年3月1日至20日期间接受施工企业申请;

(二)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劳保费补贴申请表、劳保费收支账册、银行对账单、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凭证资料;

(三)市造价站审查确认符合劳保费补贴条件的,根据规定提出补贴方案,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准;

(四)市造价站根据劳保费补贴核准方案将具体费用划转到申请企业的专用账户。 第十六条 劳保费在建设工程交易报价中单列出来,不得参与投标报价竞争。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免或截留建设单位应缴纳的劳保费。

第十八条 市造价站应对施工企业的劳保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施工企业弄虚作假骗取劳保费或不按规定使用劳保费的,应报请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十九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造价站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将劳保费挪作他用,否则将追究单位或个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港口、航道、公路、桥梁等大型交通、水利工程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保费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厦建建[2003]71号文同时废止。

第五篇:厦门市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标准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监理管理,保证监理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厦门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05号)以及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暂行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与管理,其他工程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项目监理机构人员主要是指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含安全监理员)和见证员等人员,以上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

第四条 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应当从资质备案的人员中选择并符合有关执业资格规定,且专业配套、数量满足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需要。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数量必须满足《厦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数量最低配备标准》(详见附件,以下简称“配备标准”)。

第五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总监理工程师应当由取得国家或福建省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取得国家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一名注册监理工程师只能担任一个一级建设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工作;取得国家或福建省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一名注册监理工程师,经建设单位同意,只能同时担任两个二级或三个三级建设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工作。

前款规定的总监理工程师除上述规定外,不得在代建项目或其他工程项目中兼职。

当注册监理工程师仅在一个工程项目担任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时,可以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其他监理岗位兼任一职。

第六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应当由取得国家或福建省或厦门市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当注册监理工程师在一个以上工程项目同时担任总监理工程师工作时,每个工程项目应配备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并进驻施工现场。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可以在同一工程项目中除总监理工程师外的其他监理岗位中兼任一职,但不得兼任其他工程项目工作。取得厦门市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只能担任投资额3000万元及以下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工作。

第七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由取得国家或福建省或厦门市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以在同一工

程项目中兼任安全监理员或见证员的其中一职,属监理项目主导专业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只能在一个工程项目中任职,其他相关配套专业的专业监理工程师确有能力的,根据项目大小,可在其他工程项目中兼职,但兼职不得超过三个(含在同一项目中兼职数)。

第八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监理员、安全监理员应当由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福建省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培训证书的监理人员担任;见证员应当由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福建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厦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岗位培训证书的监理人员担任。监理员不能在其他工程项目中兼职,但可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兼任安全监理员或见证员的其中一职。安全监理员应根据《配备标准》要求配备。见证员可由监理企业或项目监理机构中取得见证员岗位资格的人员兼任。专职安全员任职的工程项目数不得超过三个。专职见证员任职的工程项目数在基础和主体阶段不得超过二个,其他阶段不得超过三个。

第九条 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招标或直接委托时,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专业要求原则上按注册证书上的注册专业分类划分,需再细分土建、安装、道路、桥梁等具体要求的,由建设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根据工程特点提出,参考注册证书、职称证书、学历证书和工作经历予以确认。

第十条 对于分期开发建设或分多个施工标段且在同一地点的建设项目,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承担项目的数量可视为一个,《配备标准》可按合并后的一个项目规模要求配备,人员可根据招标文件或委托监理合同约定分期到位。对于按一个项目招标或直接委托的工程,如分期或分阶段开工的,允许只要已开工工程的监理人员满足《配备标准》,其他监理人员可以申请核销,待后续工程开工时,再配齐相应人员。

第十一条 监理人员承接业务情况及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情况的登记工作,属招标工程由各级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管机构在办理中标备案时负责登记,属直接委托工程由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办理开工备案时负责登记。第十二条 监理企业在完成主体、竣工验收阶段监理工作后,可凭资料向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办理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核销登记;在完成预验收工作后,可根据剩余监理工作量,经建设单位同意,凭预验收证明(纪要)向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办理富余人员核销登记。

第十三条 招标工程中标或直接委托工程签订合同后,工程竣工前,监理企业应信守约定,加强项目监理机构人员管理,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经建设单位同意确认后,可由监理企业提交相关证明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变更。变更后的人员应是已经备案的监理人员且持证水平不得低于变更前的人员持证水平。

第十四条 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理企业可按本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相关规定办理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变更手续:

(一)监理人员死亡、刑事犯罪、失踪、退休、合同期满离职、伤病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非监理企业原因工程项目不能如期开工或停工三个月以上的;

(三)非监理企业原因建设工期超过施工合同工期半年以上的;

(四)其他正当理由的情形。

有前款情形的,监理企业办理人员变更手续时,应根据实际情形分别提交死亡证明、刑罚证明、失踪登报启事、退休证明、合同期满离职证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丧失工作能力证明、注册证书注销手续证明、招投标文件或合同文件等证明。

第十五条 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理企业可按本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相关规定办理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变更手续,但自变更之日起一年内变更的人员不得担任其他工程项目监理人员:

(一)监理人员不能胜任工作被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更换的;

(二)建设单位认为监理人员不能胜任工作,经工程项目监督机构确认的;

(三)调出原单位的;

(四)辞职的。

有前款

(三)、

(四)情形的,监理企业办理人员变更手续时,应分别提交工作调动证明和注册证书注销手续证明、辞职证明和注册证书注销手续证明。第十六条 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本暂行办法第十

四、十五条规定之外情形的,需变更监理人员,监理企业可按本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以保证监理工作正常开展。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视情况对监理企业及相关人员予以处理。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或合同文件中要求的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应满足本暂行办法规定,对房屋建筑工程应按本暂行办法规定的《配备标准》明确基础、主体、装修等阶段人员配备,不得擅自降低标准。评标或签订合同时,应通过在厦执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备案登记等资料核查配备的人员已承接的工程项目数和已担任的职务。建设单位和招标代理机构要求的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超过本暂行办法规定标准的,除事先明确同意增加支付合理的监理费外,否则不作为监理评标的依据。

各区建设局及各级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机构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应加强对招标工程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情况进行监督,发现不符合本暂行办法规定的,应当责令改正。

第十八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工程项目,倡导和鼓励在施工现场建立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指纹考勤制度,以促进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到位,考勤需要配备的相关设施(包括指纹识别器等)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实行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指纹考勤制度的,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及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做好项目监理机构人员指纹采集及录入工作,定期检查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出勤情况。

第十九条 各区建设局及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到位及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监理人员不到位,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执行,此前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与本暂行办法不一致的,以本暂行办法为准。

上一篇:县林业局述职报告下一篇:醒目的标题说课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