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调研报告

2022-06-26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商扶贫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电商扶贫调研报告

武山县电商扶贫发展情况报告

一、我县电商扶贫现状

(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来,武山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以甘肃陇上农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胡麻油)、武山县金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农产品)、武山县绿源国际有限公司(农产品)、莹豪玉器厂(玉器)、武山县兴旺食品有限公司(豆瓣酱)、四门贡醋厂(四门贡醋)等为代表的20多家电商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二是经营规模逐年上升。2014年,我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33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亿元的7%。三是战略合作更加广泛。2014年占地2万平米的淘宝网“特色中国—甘肃馆”线下馆在兰州落成并正式开馆,我县金陇公司出品的“瑞德园”农副产品,陇上农庄的胡麻油,武山油圈圈,武山兴旺食品厂的豆瓣酱,四门贡醋等产品入驻“特色中国—甘肃馆”。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与省政府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共识,将共同打造电子商务服务业、现代智能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集聚区,推进“智慧甘肃”建设。甘肃陇上农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志飞作为天水市唯一代表,参加了甘肃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四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较高。目前,在武山工商注册的企业达到5000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30%。其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过35%,商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38%。企业依靠先进的信息化系统,积极推进网络采购和网络分销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

1

道互动发展,提升供应链和商务协同水平。五是物流业成为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基础。武山县现有快递物流企业15家,每天的快递包裹吞吐量达到6000件,近几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0%。洛门金鑫物流中心项目的如期竣工、马老五物流、国强物流和甘肃陇上农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我县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六是通过积极学习“陇南模式”,探索适合我县电商发展新路径。

(二)电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县商务局积极与扶贫办联系,根据电商扶贫试点要求,认真筛选并上报了武山县电商扶贫试点村,即:山丹乡车岸村、漆河村、贺店村。同时,结合市局相关文件精神,上报了扶贫试点村名单。

二、我县电商扶贫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仍需优化。虽然国家、省、市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工作,但相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性及全局性要求而言仍显不足,没有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重点培育,政府在营造环境、扶持政策、整合资源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不够,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亟待完善。

(二)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电子商务产业基础不够扎实。虽然我县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地方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玉器、土榨油、豆瓣酱、四门贡醋等一大批特色产品在国内享有盛名。但是,由于没有依托大量的网商群体和交易规模,电子商务产业链不够健全,网络接入、快递物流、第三方仓储、电子商务金融、培训等支撑不力,与陇南及其他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有效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2

(三)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不平衡。一是企业对电子商务缺少全面系统理解和认识,不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威力。没有找到电商工作与富民产业培育相结合的契合点;二是电子商务的应用只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层面上,经济效益不明显;三是开展电子商务的环境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规范的、成熟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四是电子商务发展所需的社会环境如消费者的购物心态、信用机制、法律法规等还不成熟。

(四)电子商务创业氛围不浓。由于缺乏各项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各类人才创业热情不是太高,特别是作为雨露计划重点扶贫对象的“两后生”缺乏创业环境,创业氛围不浓。各大平台的武山商家占比很小。

(五)媒体宣传不够。没有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形式,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宣传电子商务知识,提高电子商务意识。各单位、各乡镇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电子商务热情不高,宣传力度不大,不能切实解决群众在从事电商中遇到的困难。

三、我县开展电商扶贫工作建议:

(一)学习“陇南模式”。积极学习陇南“六位一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推进、协会运作、金融支撑、媒体助力)发展模式。一是积极学取外地先进经验。通过赴外取经和邀请知名电商专家开展讲习班等方式,指导我们开拓思路,寻找合适发展路径。二是切实转变观念。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我们可以盘点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子。从典型引路入手,通过以点

3

带面,推动全面发展,将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全民产业”。

(二)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建议政府将发展电子商务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二是建议制定出台发展电子商务具体指导政策、奖励扶持办法、促进快递业发展意见及加快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电子商务发展意见等,从财政、金融、税收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三是成立武山县电商领导小组,抽调6—8人组建电子商务办公室,成立电商办。四是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五是创建集信息交流、商品交易、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电商综合性服务平台。诸如设立电商发展协会,配备专业人员,开设网络销售点和产品展销厅,形成销售人员——客户——商家模式,(即销售人员联系客户,然后把订单转入商家,由商家进行统一发货),更好地提升电商服务质量,促进电商产业快速发展,真正形成“遍地开花”的网络销售格局。

(三)搞好配套服务,搭建活动平台。一是扩大网络覆盖面。农村开网店,网络是前提。建议政府与通信企业合作,支持网络运营商加快农村网络建设步伐,推动电子商务向农村覆盖。同时,在重点景区、饭店,建议政府开通无线网络,方便游客上网。二是依托我县蔬菜果品、农产品加工、鸳鸯玉工艺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建设行业服务平台,推动分行业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同时,积极选择发展主导产业和增收项目,建立比较完整的生产、加工、储藏、运销等产业链条和适销对路的网售产品,并在适合这些条件的村(特别是扶贫村和双联村)进行试点。

4

三是积极发展城乡物流。支持物流企业在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通过政府补助物流的方式,最大限度压低商品运送成本,从而降低网店经营成本,扩大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

(四)借力电商平台,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武山书画、武山玉器、武山水帘洞、武山旋鼓、武山温泉等在发展文化电商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把握消费升级这一大趋势下,发展文化电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应该大胆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模式,走出一条文化+电商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以农产品电商为着力点、文化旅游资源齐发力,共促地方产业发展。

(五)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营造电子商务发展氛围。一是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形式,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宣传电子商务知识,提高电子商务意识,灌输电子商务理念,在全县掀起学习电子商务热潮,制作大型广告宣传牌,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各单位、各乡镇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但要知道电子商务,更要通晓电子商务,参与电子商务,帮助群众推销当地土特产品。二是邀请知名电商专家、电商实战人士讲课,加强电子商务理念的引导。对试点乡(镇)负责扶贫工作的领导和试点村大学生村官进行电商知识培训,提升电商发展水平。

(六)抢抓互联网时代发展契机,助力电商发展。一是O2O电子商务是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我县电商企业甘肃省陇上农庄发展有限公司是典型代表,为当前我县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最为成功的发展样本。二是云计算与大数据。云计算

5

可以视为电子商务发展最为底层的技术架构和支撑,建设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O2O体验式消费项目,提供涵盖购物、餐饮、教育、娱乐、休闲等多元化、主题式、体验性的消费业态,共同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助推电商产业迅速启航。三是牢牢把握国家发展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借助丝绸之路文化经济带的区位节点优势,通过电子商务这条金线,把我县的文化、旅游、三农发展、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业串联起来,有机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两化融合发展。

(七)提供政策法律保障,规范网上交易行为。根据《商务部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的有关规定,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交易行为的管理,不断完善网上交易的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警示机制,切实维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协会等在规范市场、规范行业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协作等方面的作用。

2015.4.30

第二篇:电商扶贫行动计划

顺平县电商扶贫行动计划

一、编制依据

1、国务院、河北省、保定市关于将电商纳入扶贫工程的相关指示精神。

2、顺平县委、县政府《关于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实施方案》。

3、电商专家总结出电商扶贫的“拓通道、建支点、育网军、强体系、优环境”15字决。

4、甘肃陇南、福建龙岩等地电商扶贫试点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二、工作内容与要求

1、建好数据库(扶贫办牵头)

1.1统一建立“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指标体系,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民主评议保公平的方式,确定扶贫对象,精确确定贫困程度、扶贫难度、 脱贫指数、退出基数。对2014建档立卡涉及的10个乡镇、126个贫困村共35242户、102089人(另有非贫村贫困人口1648人)重新核对,登记注册,动态管理。

1.2问诊把脉,从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土地资源、缺发展资金等致贫原因中分类,建立精准识别“数据库”,做到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一病一方”、务求实效。

2、平台建设(0312网牵头)

2.1与阿里巴巴联姻,利用其技术业界影响优势,完善平台功能、渠道,搞好营销策划,扩大市场领域与占有率。

2.2枢纽平台0312购物网,在集B2C+C2C+B2R+O2O模式功能基本具备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性能,安全快捷实现购得进、卖得出功能和一键通淘宝功能,与全国网商、市场用户无缝隙对接。

2.3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开设顺平产品网店;0312平台开设苹果、鲜桃、杂果、蔬菜、手工制品与手工工艺品5个专业网店,向全国推出。

2.4由县供销社负责,筹建起顺平县电商扶贫中心体验店(已在高碑店新发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开设顺平县农产品销售展示中心)。

3、支点、渠道(供销社)

3.1资源共享,借助市委、市政府《关于实行星级化管理打造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升级版的指导意见》的东风,将电商扶贫的内容添加进去,为乡镇便民服务站、村便民服务点增靓点、增活力,实现阿里巴巴、0312购物网、村镇站点网络的对接运行,解决无腿、无人、无技术问题。

3.2供销合作社系统重新调整、完善网点布局、纳入电商扶贫范畴。

3.3在已与红满山苹果、连发三优富士、盛阳鲜桃、阳松草莓等10个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争取与全县380多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全部达成协议,实现全覆盖。

3.4物流环节是顺平弱项,但也是绕不过去的的一道坎。许多涉农电商都栽倒在这个环节上。根据县政府创建品牌农业的思路,应组建专业的包装公司、仓储公司、物流公司,保证客户利益、提高市场份额,让扶贫对象收入有大幅度增加,同时整合利用现有的物流企业,建立四通八达,沟通内外的物流体系。

3.5市场认同、顾客认知是硬道理,在流通领域,“出口”最重要。除继续发挥网络、电商优势,扩大知名度、搞好营销策划外,还要发挥O2O模式的特殊功效,与线下专业商家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发展大客户、固定客户,将农产品直接打入高端市场,高端顾客群。(0312网已与农业部下属的北京康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斋生堂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4、培训工作

培训是基础,也是贯穿于平台、渠道建设和扶贫对象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重要工作。需所有涉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全员参与。

5、介入方式

从全国范围看,电商扶贫介入模式有3种:一是直接入户;二是参与产业链:三是分享溢出效应。从顺平实际看,第一种客观条件不允许,第三种由于顺平电商刚起步做不到。所以选择第二种为主要模式,即参与产业链建设。

6、服务内容

根据顺平实际,电商介入扶贫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6.1提供参谋服务、全面介绍经营政策,市场与行业状况,认清自身的优势、劣势,帮助扶贫对象寻找致富门路、脱贫办法。

6.2提供法律服务,保护贫困户合法权益。

6.3解放思想,改变思维方式、推动土地流转,让贫困户既拿租金、薪金,也拿股金,提高现金收益。

6.4推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涉农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为贫困户提供更多“依靠”。

6.5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向贫困户提供新产品(品种)、新技术的传播培训服务,解决农产品高度均质、差异化弱的问题,为差异化营销打下基础。

6.6提供网络农资服务,解决假劣与成本投入高的问题。 6.7推广标准化生产,助推农业品牌建设。

6.8助推农产品链条拉长,催生一次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二次产业、仓储物流业、乡村旅游业和六次产业,全方位提高农业收益。

6.9搞好营销宣传,提高顺平农业产品(含加工产品)、“农家乐”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市场话语权、保价权,将产品和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优势。

6.10持续发力,培养一批服务于顺平农业和贫困户的供应商、采购商、粉丝客户,增强扶贫成效的稳定性。

6.11充分挖掘网络优势,促进顺平传统产业、行业的改造、转型、提升,为顺平跨域发展积蓄能量。

6.12全面服务于顺平“五个建设”,提升服务农民群众的效率、质量,让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成就有更多获得感。

三、时间节点

1、所有基础性工作,应于2015年年底前完成。

2、2016年电商扶贫初见成效。

3、2020年电商扶贫成为克服返贫、稳定致富奔小康的“支柱”。

四、几点建议

1、电商扶贫是渐进的、逐步完善提高的过程,不能希望一蹴而就。

2、电商有一个“烧钱”过程,需政策和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3、电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跨界融合、社会参与,需营造政策氛围、优化资源配置,需创新标准体系、监管体系、金融保障与支撑体系,需树立新的营销理念、质量安全意识等,应作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系统协调,全力推进,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第三篇:电商扶贫培训心得

电子商务培训心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网络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带动力最强、渗透性最广的产业。为此,我市各级组织部门高度重视,以“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为契机,我市委组织部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电子商务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把握机遇,新思路引领新发展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双联行动的适时结合,弥补了社会扶贫力量整合“短板”,使得电商扶贫成为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手段;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为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互联网+”的新型模式,让农村电子商务站在了一个新的平台上,结合中国邮政“千县万村”计划,助推电子商务扶贫机制,改变农民生产生活观念,充分利用空间时间成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核心。

二、联动互推,多举措助力电商扶贫

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的合力支撑,强有力的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使我村的电商扶贫迈向了新的步伐,成为我们学习的标杆。依托微媒体的应用、双联助力、精准扶贫等渠道,打通了农村电商发展壁垒,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手段。O2O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子商务模式,让农产品电商、乡村电商、县域电商、农家乐电商形成一个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餐桌的销售闭环,率先为我们树立了发展农村电商的榜样。

三、创新模式,重人才壮大电商团队

电子商务发展,人才为先,大学生村官、社会青年年纪轻,有文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力量,积极鼓励村官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已经迫在眉睫。以新农人为榜样,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电商人才队伍,打造富民、便民、惠民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健全农村电商人才队伍,为发展好农村电子商务打造强力的人才支撑,打造富有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贸,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电商扶贫道路。

四、强化宣传,推广社会化传播

农产品属于深度体验性产品,在政府、社会、媒体多方推动下,内外联动,搭建第三方交流平台,多渠道营销,让农产品在第一时间进入每位消费者手中,用户体验过后的口碑传播更利于产品本身的宣传,提升农产品品质也就至关重要。很多授课老师认为:“一切营销,到人为止(钱在人手里)。网络营销,发端于人性,发威于传播。”运用好社会化传播手段,会让我们的营销插上翅膀。此次的培训,让我获益匪浅,电商效益及电商扶贫对助推农村综合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电商销售模式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军人,为电商扶贫探索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结合培森村具体实际,在学习之余也思考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乡镇缺乏能够独立管理、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的人才?

针对这一现状,个人认为应该开创更全面的电子商务培训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由村官第一书记带头示范,引领包括农村返 乡创业青年、有知识会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合作社法人代表等,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运营机制,组建出健全的电商人才队伍。

二、培森村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契机如何?

来宾市的现状是五县三区生产的农产物和市场脱节,导致满足全市人民的“菜篮子”掌握在贩子手中,市场所需的果蔬、肉禽、粮食作物绝大多数需要从别处引进,这大大增加了市民生产生活成本,同时不利于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对农民致富增收起到了一定的削减作用,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三、如果把电子商务这个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古老的种植产业结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

困扰来宾市农村电商发展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季节性输出产品单一及相关的物流、运输衔接存在问题,如果想要壮大我市农村电商发展,应当充分依托农超对接、在农村成立服务点,使农产品经过统一配送率先走入市场,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初步打造出一个供应来宾市人民生产生活的城镇与农村农产品电商,同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为下一步打造走出培森村范围的县域电商奠定良好基础。

象州镇培森村委第一书记:玉奇贵

2016年7月26日

第四篇:2018电商扶贫方案

大荔县2018电商扶贫工作措施

大荔县商务局

大荔县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之处,全县辖15 个镇、1个街道办、272个行政村、26 个社区,县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定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片区县。全县有112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085户64252人。2016年,44 个贫困村脱贫退出32808 人脱贫,2017 年计划脱贫12415 人,退出贫困村60个。 近年来,大荔县把电子商务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实施电商扶贫战略,积极推进农特产品网上销售与现代物流联动发展,使电商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促进消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着力提升贫困主体创业就业能力,探索推动贫困县农村转型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路子。

一、电商扶贫措施

(一)建立一个机制。按照“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合理推进”的原则,我县建立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成立由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核心成员的领导小组,与县内脱贫攻坚高度融合,形成自上而下户户包联的工作体制,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二)做好两个设计。紧紧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国家级示范县的有利时机,一方面制定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发展规划,引导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多种手段、方法、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另一方面制定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分层次分类别分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帮扶,按照先脱贫、扶上路、再致富的思路,真正使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强化三个工作。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来,做好三个强化工作。一是强化电子商务精准培训工作,针对因病、残等行动不便的贫困户进行进村入户一对一培训。通过大荔县电视台、自媒体平台、县域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等互联网和优酷、腾讯等视频媒体平台进行全县域电子商务普及型培训;二是强化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度,全县涉农电商企业227家,个体网店微店1000多个,通过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和商务局的推动,针对贫困户农产品进行优先采购,通过整合电商企业运营中的劳务需求,如客服、运营、分拣、打包、装卸及运输等岗位,为大荔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增加劳动就业岗位;三是强化县、镇、村三级综合服务站点的功能服务,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贫困村服务站点的公共服务建设为突破口,实施精准扶贫,做好示范县项目收尾工作。

二、电商扶贫动作计划

(一)村级服务站点全覆盖。 2018年首先完成1个街道办、15 个镇、272个行政村,共288个综合服务站点全覆盖,2017年已经完成镇级服务站点、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共计160个,2018年一季度完成优化提升村镇服务站点村镇级综合服务站点66家,二三季度完成62家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实现县域镇及行政村的全覆盖。通过镇村级服务站点,建立全村贫困户基础信息,掌握贫困户贫困原因,根据村内贫困户贫困原因确定不同的扶贫模式。制定贫困户可出售农产品表册,帮助贫困户农产品产业与县域电商企业相结合,搭建贫困户与电商平台的桥梁,同时为本村合作社组织、企业、能人大户提供电商专项服务,开发农产品到商品的转化,引入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农产品种植、产品规格、销售包装的生产标准化,帮助对接县内外实力企业,建立签订带贫承诺书、产品订购协议、劳务输出等带贫联接机制。其中通过上海太德励拓集团携手上海钜派投资集团、TED 乐农及乐农社、北京鲜牛记等企业,与我县部分贫困户签署精准扶贫及产业帮扶战略合作,产地认领的方式,为钜派会员与乐农社会员提供优质农产品,不断拓宽贫困乡村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电商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一店带一村或一店带多村电商扶贫模式。

(二)电子商务普及型培训全覆盖。

立足于市场需求、农村实际,持续开展“百村万人”、“一村一名大学生”等电商人才培养行动,邀请省市商务局、阿里巴巴集团、西农大、新农人等企业机构的相关专家和从业人员,分别对冬枣果蔬、乡村旅游、副食产品、生产资料等从购销、物流投递、网店建设、工商注册等层面进行免费培训,围绕包抓贫困村,引导和扶持城乡劳动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就业创业。针对积极热心参与电子商务的人员设立咨询专线,集中优势资源和师资进行专业性、实操性的升级培训,并进行扶持、现场指导。同时,把培训内容制作成视频碟片和标准课件,利用政府网站、电商服务网站、自媒体平台、大荔电视台、村级服务站点等全方位、全天候、随时性播放,对全县电商从业者和贫困户进行普及型培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知识全民普及。

(三)电商销售带动产业扶贫。

以电商行业协会为主导,带动县域电商企业从农产品上行着手,贯彻“一商一户一劳力”电商精准扶贫活动,以预售、订单预采等模式与贫困户建立精准帮扶机制。

(四)电商孵化带动创业扶贫。

围绕包抓贫困村,引导优秀个人与龙头企业扶持贫困群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就业创业,针对积极热心参与电子商务人员设立专业团队,集中优势资源从注册流程优化、创业资金信贷、办公场地提供、产品研发帮助、销售渠道共享等方面,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创业或种植养殖农畜品。

(五)依托产业发展五个引领 一是发展电商产业转型引领。将我县贫困户的农产品生产融入到优势产业发展当中形成规模。二是发展农产品销售引领。将贫困户的农产品通过三级服务体系代收、代运、销售出去。三是发展电商就业引领。通过电商发展壮大,使贫困户中有用劳动力参与到电商的收购、包装及运输工作当中,实现就业脱贫。四是发展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引领。通过解决贫困户资金生产技术的难点,实现规模经济和品质提升,提高收入。五是发展电商代加工引领。将网上销售的代加工产品能够派送到有条件的帮扶贫困户进行加工,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精准脱贫。

夯实我县脱贫基础,有力依靠产业脱贫增收,鼓励扶持村镇龙头企业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贫困户产销观念转变,以此强力推进我县的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示范区和创业基地,鼓励贫困户加盟基地或到基地务工,发展种植、养殖和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尊天农业与正大集团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为贫困户制定四个一站式服务:分别从农资农技、金融信贷、种植管理、电商销售实现产业链闭环,是电商产业扶贫的创新模式。

第五篇:电商扶贫案例--“老庄稼”做起电商“新庄稼”

海原县来了个“老庄稼”创出农村电商一片“新庄稼”

一、背景介绍

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海原县自然资源禀赋,结合我县产业发展情况,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我县地标性优质农特产品品牌,依托公司农村电商平台优势,实现了乡村旅游宣传与农特产品销售的良好成绩。

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公司“本来味道”农村电商平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电商扶贫政策,依托自身平台以及客服、销售、会员、物流、仓储、冷链等基础,发力精准扶贫,实施电商扶贫。借助农村电商减少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及产业链优势,联合深度贫困村基层乡政府组织优势、宁夏广电等传媒宣传优势,银川市各大社区阵地优势,开展“四联动”运营机制,落实“一举三帮”行动,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农社对接、农社直供,在南部山区国定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和首府银川各大社区之间,成功搭建起一条“本来味道”农村电商扶贫网络直通车。

为落实电商扶贫效应,切实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本来味道”电商在扶贫网销中,实施“三优先”战略,即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参与劳务、优先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马铃薯上行、优先开展贫困户农村电商实操培训。其中优先直采贫困户农产品马铃薯,增收效果显著。

公司自2019年3月18日入住海原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来,不断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引导当地更多农业合作社及贫困户参与进来。以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对全县7个农业合作社进行电子商务改造升级,在为合作社创造利润空间的同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参与劳动、脱贫致富。孵化4家农业合作社及电商企业,使海原农特产品做大做强,让广大贫困户创收脱贫。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开展消费扶贫

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初在术川村、双河村两个村集体建设扶贫示范村,整村推进,实行订单农业,所有农产品高于市场价20%兜底收购,在“本来味道”农村电商平台销售,依托线上“本来味道”农村电商平台优势,先后与银川市

70

多家社区实现电商销售对接,将海原县种植马铃薯、小杂粮、硒沙瓜、红皮大葱等的特色农产品全部纳入,进行整乡帮扶推进。2019年年中销售金额已达到820万元。销售金额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益。

公司通过运营海原县农村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以村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解决农村买难、卖难问题,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以公共服务、信息咨询和代理服务等为主要服务内容,借助电商平台提升农民创收为目标,为广大村民提供方便快捷代理服务。目前海原县已经建立135个村级服务站,其中贫困村站点112个。为村民提供代购代卖、代缴代取、小额金融服务、农资采购等便民服务,截止6月累计服务建档立卡人次28.6万人次,缴纳话费、社保、医保1350余万元,累计帮助建档立卡户网络销售总金额576万元,帮助建档立卡户人均增收78元,让乡村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电商便利成果。

打造农业新业态,依托红羊乡术川村“七彩梯田”文化旅游观光基地、天都老庄休闲生态乡村旅游基地,创造经营条件,提供地方农特产品销售经营摊位10个,引导发展民宿农家乐10家,使10户贫困户在经营中受益增收;

(二)带动贫困户实现工资性增收

公司积极通过通过土地流转、增设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实现工资性增收。公司在海原县红羊乡术川村大力建设“七彩梯田”,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带动农村平困户增收,截止2019年7月,公司已收购术川村1298.95亩土地,流转金额已达103916元,使37户建档立卡户受益。

电子商务带来了流通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子商务网络认知能力,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搭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突破信息和物流的瓶颈,普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缓解农产品的“难卖”等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的网络经营效益,达到“网货下乡”和“网货进城”双向流通功能。在海原县开展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培训班17场,共计培训75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员512人,电商人才培训2场,共计培训62人;开展电商应用知识宣讲活动12场,参与学员48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员441人。

(三)农业订单助力脱贫

公司为加快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打造新型孵化电商服务中心,开拓市场,培养出一大批市场主体,吸引、鼓励更多的电商创业,海原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特搭建电子商务孵化平台。

吸引

7

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分别是:宁夏老庄稼农林合作社、宁夏聚惠网络服务中心、宁夏宁鼎新斌贸易有限公司、宁夏大磨坊杂粮开发有限公司、海原县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海原县硒甜宝硒砂瓜专业合作社、海原县关桥香水梨专业合作社。

公司通过对宁夏老庄稼农林专业合作社、海原县鸿鑫马铃薯专业合作社、海原县砂甜宝硒砂瓜专业合作社、海原县关桥香水梨专业合作社等4家海原特色农业合作社孵化与改造升级,借助海原电商发展势头,助力脱贫攻坚。

经过海原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筑梦导师的培育,通过农业订单的形式,引导砂甜宝硒砂瓜专业合作社等孵化企业中的“花姑娘”香瓜、马铃薯、香水梨、小杂粮、牛羊肉等农特产品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截止目前各个合作社在自建电商平台或其他各大电商平台线上销售额达到652万元,直接受益建档立卡户1253人。

(四)用物流发展为贫困户省钱

宁夏老庄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海原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构建海原县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建设完成分为安检区、快递分拨区、仓储保鲜区、主通道和综合办公区5大板块,设立快递分拨区又设17个乡区分拣区,可储存货物10万件,平均每天货物进出量可达5000件。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零费用入驻、设施及信息共享、物流人才培训等优惠政策,整合全县物流快递公司(邮政、韵达、圆通、中通、汇通等)包裹通过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统一分拣配送等服务,

整合县域物流资源、实现城乡统一配送。在各物流快递公司的包裹进入海原县后,统一进入海原县物流仓储分拣配送中心的分拣中心,通过高水平分拣生产线实现转码对接,以全县135个村级服务站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为支撑,配备农村快递物流运输车4辆,为全县162个行政村的4条物流配送线路,目前已完成下乡物流配送37.2万单,均实现当日配送到乡镇,2日内到村组(村级电商服务站),乡村快递配送率达100%。为广大农村平困户节省70余万物流费用。

(五)农产品品质带动脱贫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对于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保障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意义重大。多年的实践证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落实责任管理,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为主的信息化平台,既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责任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农产品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及物流信息管理,贯穿从种植、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直到消费者的全过程中,切实保障消费者对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等过程相关信息的知情权,进一步提升对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监管和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建设以保障消费安全、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二维码为产品标识,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合政府监管、主体生产、消费服务等功能,实现海原农特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农产品追溯体系。是带动当地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等农村特色产品网络销售的重要手段。

提稿人:海原县工信商务局电商股

马进宝

上一篇:电视剧寻路观后感下一篇:打松木桩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