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发表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发表式”作文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以接受为主的作文教学,教师与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下,都面临着新的角色定位,本文主要探讨“发表式”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

第一篇:发表教学论文范文

“学习—实践—发表”三阶循环:本土化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

摘 要:“学习—实践—发表”模式通过“学习”强化教师教学发展的基础,通过“实践”促使教师将教学认知转化为教学行为,通过“发表”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联系的理解和认识,帮助教师在“学习—实践—发表”循环的过程中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学习共同体下的参与和交往,强调自主发展与专家指导的结合,强调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融合。

关键词:大学教师发展;模式;教师学习共同体

当前,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热火朝天的表面繁荣之下,则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与实践工作缺乏实质性突破的尴尬。我国目前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仍然以短期、集中讲座为主,尤其以名师讲座最为常见,没有跳出传统“教师培训”的窠臼,没有体现出终身发展、按照教师需求发展、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发展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刚刚起步,在研究和实践都还非常薄弱的情况下,还没有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体制与国外差异甚大,照搬国外的工作坊(Workshop)、习明纳(Seminar)、教学咨询(Consultation)等模式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本土化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来推进自己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工作。

一、“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提出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2009年成立之后,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在部分学院实施教师教学发展试点项目,探究了“学习—实践—发表”三阶循环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以下简称LAP模式,LAP分别取自Learning、Action、Publication的首字母)。所谓LAP模式,是指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视为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环境下的长期的、复杂的、周期性过程;在每个发展周期内,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经历相互衔接的“学习”、“实践”、“发表”等三个阶段;大学教师在每个周期解决一个主要的教学发展方面的问题;在一个周期结束之后,当前周期的成果和问题成为下一个发展周期的基础和选题依据,在新的周期,教师再次通过学习、实践、发表三个阶段完成发展过程。其过程如图1所示。“学习”、“实践”、“发表”阶段的活动环节如图2所示。

二、“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内涵

1.“学习”:强化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基础

LAP模式下的“学习”是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教师学习共同体由学院负责组织,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提供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共同体成员包括学习者(学院专任教师)、学习支持者(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教师发展者)、学科教学专家(学院教学督导)、一般教育教学专家(教师发展机构支援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专家)等几类人员,人数一般在6~12人。学习共同体的主题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而定。东北师范大学根据需求调查的结果,将学习主题确定为“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评价”和“技术改善教学”等四个方面。由于《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包括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手册》被选为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其余的学习资源通常由学习支持者或一般教育教学专家推荐、学院教师自主收集。

“学习”阶段共分为主题研读、专家点评、共同研讨三个环节。教师学习是一个掌握和应用已知的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理论知识的过程 [1],LAP模式下的“学习”主张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自己任教的学科结合起来。所有专任教师在参加主题研读之前,自主学习相关材料。在学习共同体活动的主题研读环节,每次由一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主题相关学习资源进行约半小时的主题研读。在专家点评环节,分别由学科教学专家和一般教育教学专家针对研读情况进行点评。在共同研讨环节,所有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集体交流。每次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位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通过“学习”,教师需要建构起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结构性认知,形成对学院的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认识,掌握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2.“实践”:转化教学认知为教学行为

“实践”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之所以成效低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失必要的“实践”,造成了教师的“使用理论”与“信奉理论”[2]相差离,即教师对培训中接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在理念上能够接受,甚至能够进行口头上的阐释,但由于缺乏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教师难以将新的理论、方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因此,LAP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将“实践”作为发展的第二阶段。

教师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既来源于书本和理论又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反思”[3]。LAP模式的“实践”以“学习”阶段的发展结果为基础,包括自主选题、开放实践、修订设计和再次实践等四个环节。在自主选题环节,教师根据“学习”阶段获得的教育教学认识,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教学实践需求选定教学实践改善的主题,之后在教师发展者的帮助下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然后教师在开放实践环节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改善实践,即教师的教学实践对所有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开放。共同体成员在教学观摩之后帮助实践者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也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修订设计环节,教师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教师的建议,在教师发展者的帮助下修改课程与教学设计,然后进入再次实践环节。

成人通常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4]。通过“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影响下将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应用于教学改善实践,将教育教学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使“信奉理论”和“使用理论”达成一致。

3.“发表”:深化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联系

波兰尼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行动中所蕴含的但未被表述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根据对隐性知识的认识,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知识螺旋过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结合(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过程[5]。经由上述四个过程的循环性运作,将可有效地移转个人的知识到组织之中,并扩大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基础,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其中,外部化过程是透过有意义的交谈,具体表达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转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

LAP模式下的“发表”是一种将内隐知识显性化的外部化过程,包括自主反思、口头发表、论文发表和拟定新计划等环节。在自主反思环节,教师需要自主梳理“学习”、“实践”阶段的理论认知及其应用情况,使之符合表达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教学理论条理化、结构化的过程。在口头发表环节,教师至少需要在共同体范围内阐释自身教学发展的状况,部分教师在学院、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做发表。教师在阐释中进一步明晰自身教学发展的路径、方向,这种方式接近于以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论文发表环节,教师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深化对理论和自身实践的理解,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更加的系统化,将新的理念内化到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之中,真正实现教学学术。“发表”不仅仅是梳理自身的收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拟定新计划环节,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新的发展计划的选题,是下一轮“学习”、“实践”关注的焦点。到此,“学习—实践—发表”的循环过程完成了衔接。

三、“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实施策略

1. 教师学习共同体下的参与和交往

随着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与理解的发展,学习是参与和交往这一隐喻被提了出来。教师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学习,LAP模式下的大学教师发展就是大学教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和交往。LAP模式下的教师参与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教师是多层次的参与,教师的参与既包括作为主题研读者、教学改善实践者以及成果发表者等角色的中心参与,也包括作为观摩者、听众等角色的边缘性参与。其次,教师是多样化的参与,教师在“学习”阶段作为研读者、讨论者参与,在“实践”阶段作为行动者、观摩者参与,在“发表”阶段作为发表者、听众参与。多层次、多样化参与有助于教师完整体验学习过程的细节,并将其内化的自己的认知结构中。LAP模式下的教师交往则通过各种开放活动来实现。佐藤学曾将相互开放教室作为学习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经营管理改革等等所有学校改革的第一步[6]。他认为只有开放教室才有可能在教师之间形成“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而合作性同事关系是学习共同体成功的基础,也是学校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通过开放,一方面实践者会因考虑他人评价而投入更多精力到教学实践中,一方面也可以听取到他人的有益建议,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获得教学发展的可能性。此外,作为观摩的教师很可能也会遇到和实践者类似的问题,此时他的建议就不仅仅是为实践者的教学提供参考,也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一种反思。

2. 自主发展与专家指导的结合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倡学习共同体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诺尔斯认为成人学生具有的五个特征中[7],“成人具有自我导向的心理需求”、“成人的学习主要受内在动机所驱动,而非外在因素”两个特征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彼得.圣吉也认为学习者的自主发展非常重要,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成员的“自我超越”是精神基础、成员“心智模式”的转变是组织建设的核心[8]。同时,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完全依赖教师自主发展将使教师发展过程变长和增加不确定性。专家的引领和指导是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基本保障,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时间,帮助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在LAP模式下,“学习”、“实践”、“发表”三个阶段都从教师自主出发,教师“自主研读”、“自主选题、自定实践计划”、“自主反思、总结”,专家在教师自主基础上进行“研读点评”、“教学改善设计与实施指导”、“口头发表与论文发表指导”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实现教师自主与专家指导结合下的大学教师发展。

3. 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融合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有限,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领域缺乏类似中小学学科教学法这样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只有一般教育教学理论,而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由于抽象概括程度很高,一般不能直接转化为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可直接应用[9]。二是在培训过程中,理论学习没有关照到教师学科教学的需求、环境等因素,没有为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学科教学能力提供必要的环节和条件。LAP模式下的教师发展,为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相融合搭建了平台。在“学习”环节,教师以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相关材料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但教师关于理论的研读、讨论都以学科教学实践作为承载,不断体会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本质与现象关系;在“实践”环节,教师的教学改善实践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的原则、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直接体现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科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发表”环节,教师对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等进行反思和总结,深化对学科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关系的认识。此外,学院督学和教育教学专家关于教师研读的点评、对学科教学实践过程的指导、对成果发表的审阅等,都将对教师内化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学科教学的理念、方法有所助益。

LAP模式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强调基于教师真实需求的发展、深入学科的发展、面向实践的发展。在LAP模式下,教师通过“学习”实现从感性走向知性,通过“实践”及实践成果的“发表”实现从知性走向理性,教师在“学习-实践-发表”的循环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帮助教师构建良好的同事关系,促使学院和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文化,从根本上推动全体大学教师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3] 张辉. 教师学习的过程与条件[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 [美]克里斯.阿吉里斯,唐纳德·A.舍恩. 实践理论:提高专业效能[M]. 邢清清,赵宁宁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7] 王海东. 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5] 贺斌. 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5).

[6] 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 李季湄译. 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8]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 张成林译.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

[9] 蔡宝来,王会亭. 教学理论与教学能力:关系、转化条件与途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责任编辑:吴芳和]

作者:包正委

第二篇:简论“发表式”作文教学及师生角色定位

摘 要: “发表式”作文教学不同于传统的以接受为主的作文教学,教师与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下,都面临着新的角色定位,本文主要探讨“发表式”作文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

关键词: “发表式”作文教学 基本过程 角色反应

传统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教师布置作文题,提出写作要求,并从方法上略作指导——学生独立作文——教师批改打分,然后略作评讲。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作文过程是被动完成教师任务的应付式活动,直接目的就是把教师所讲的一套写作方法复现出来,因而常常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式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写作兴趣普遍较低,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扼杀,创造天性被禁锢,更不必谈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创造性了。面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尴尬现状,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作文教学所不可忽视的。满足青少年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发表式”作文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正是顺应、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他们创造发表的机会以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并让他们把这种热情高涨起来。因而,“发表式”作文教学必将是未来“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教育改革中的“有力支柱”。

一、“发表式”作文教学的基本过程是:

教师根据教材单元训练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阅读课本上“引写”部分的内容,归纳本次写作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学生选择教师或书本上提供的话题(有时也可自定题目)独立完成写作提纲或写简短文稿(或打腹稿)。

全班口头交流写作材料,围绕教学目标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修改提纲,完成作文。

学生分小组轮流阅读作文,每小组推选两篇佳作,全班诵读,集体评价(以上两次交流讨论称之为一级发表)。

教师及时通览全班作文,集合小组推荐,选出8篇左右的佳作,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橱窗(这个过程为二级发表)。

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将复印的手抄报送学校教研室,教研室经再次筛选,编辑《作文报》,四天内分发各班张贴(这是三级发表)。

教师及教研室将学生的优秀作文向正式出版读物推荐,争取更高级别的发表(即四级发表)。

上述过程可以看出,从对写作目标及要求的把握,到写作材料的选择、写作思路的确定,再到整个文章的修改和评价,以及筛选佳作、创办手抄报,每一环节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协作,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角色定位

(一)“发表式”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1.发表过程的情感支持引导者。

在“发表式”作文教学实验的过程中,江苏省实验班的师生就曾经历了一段复杂而又令人兴奋、难忘的教学历程。“发表式”作文课堂上,学生起初多不想发言,即使有个别自愿发言的也说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实际课堂效果与“发表式”作文所追求的效果相距甚远。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教师用自己富于情感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不断地引导启发学生。一有闪光点出现,教师便给予诚恳的鼓励,直至学生饶有发言的兴致,说得流畅且富有情感的流变。在此过程中,正是教师情感上的积极引导使得教学效果实现了质的飞跃,使得师生共同体验了畅所欲言的兴奋和喜悦。

2.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发表式”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当“放手”,然而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没有原则,而是在宏观的更高意义上的更严格要求。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仍然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绝不能任由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强调教师引导者的身份,绝不意味着教师就只能袖手旁观;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意味着教师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不点拨、不提问、不讲解。毋庸置疑,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极易因流于形式而毫无实效。教师应在学生疑惑不解、争论不休时发挥作用。因而,在把握作文评定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总结成败得失等方面无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为顺利地实现情感支持引导者和学习过程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应具有以下的能力:善于倾听,贴近学生的心灵;良好的信息意识;过硬的专业功底。

3.平等的参与者。

“发表式”作文教学采用“自主式”作文批改模式,把同学互评、学生自评、教师再评、口头评、书面评的多层级、多形式的评价体系贯彻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认知、评判作文、探究修改、赏析过程,角色由传授者转换为参与者,这就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垄断。教师作为平等参与者,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探究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心理趋向。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为发展、完善作文教学提供确凿的感性材料。同时,在参与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师生相互促进,学习兴趣得以不断提高。

4.推荐发表过程的组织者。

教师的组织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推荐小组的分组安排,即在对学生基础能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本着自愿为主,基础不同的学生适当搭配的原则,进行动态分组,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一级发表时,教师还必须精心安排,组织学生朗读、品析佳作,并组织学生动手动脑、群策群力、搞好手抄报的设计。对于佳作应及时推荐发表,对有缺点的作文,教师应组织推荐小组与作者,对照评分标准,共同修改,使之合格等等。

要成为合格的参与者及组织者,教师应具备:协调师生关系的能力;以“人人都会成功”为基本理念。

(二)“发表式”作文教学中学生角色。

1.主动的探究者。

“发表式”作文教学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写作目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师生共同分组讨论、推荐上报优秀作品;作文指导借师生双向的讨论活动完成;佳作赏析、病作修改等由小组学生合作进行。“发表式”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活跃着学生的身影,学生可通过主动的参与、探究,加深了对写作目标的理解。那么,如何才能在发表式作文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者的地位呢?发表实际上也是学生一种厚积薄发的体现,没有一定的积累,即使提供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也无从表演起。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关注生活,体验情感,又要克服思维的惰性,敢于提出异议。

2.教师的客观促进者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学生的发表实际上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完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的机会,在与学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获得提高。在“发表”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敏锐洞察力、探究能力、思考问题的新颖方式可能如火花般闪现,对教师而言,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压力。但是,放弃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成为学生“思想的尾巴”,如果这样,发表式作文教学也便散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所谓的“师道尊严”不能靠传统的方式来维持,面对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只有坦诚面对自己思维或知识上的“盲区”,不断地充实自己,才是获得学生尊敬的最佳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发表式”作文教学中,学生正是教师不断学习的客观促进者。

3.活动的参与者

在“发表式”作文教学中,学生不是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推选佳作,由学生分组进行,按照制定的标准,围绕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评后修改,互改、互读与自改、自读紧密结合。这样,既能使学生在近乎同等的水平上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促进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谓一举数得。

“发表式”作文教学模式作为作文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极有利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主导地位的发挥和学生进行意义自主建构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发展,极为有利于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同时,“发表式”作文教学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发表式”作文教学模式,全面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或许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斌.发表式作文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

[3]陈绪伟.从建构观看师生角色定位[J].现代教育,2004.

[4]陈德胜.发表式作文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

[5]宾炎军,齐雄鹰.活动课中的师生角色定位[J].湖南教育,2005.

作者:陈芳丽

第三篇:“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对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突破

摘要:“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遵循任务(项目)驱动—文本细读—切身实写—公开发表的一般流程,在“当众表达”、“项目开发”、“活动使用”等方面予以发表。这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从教师角色、写作目的、写作主体的状态、写作对象、写作过程、写作结果等方面突破了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藩篱,提升了教学和写作效益。

关键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以发表为中心”;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价值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和能力课。由于多种原因,该门课程一直比较弱,教学效益也欠佳,高职院校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状况更是令人担忧,达不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写作素质和语文素养。在借鉴已有理论和经验,总结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现状,从解决学生写作“动力性困难”入手,提出了“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构想,并从实践中总结出操作的一般流程。笔者认为结合高职教育特点进行“以发表为中心”的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将成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新取向。

一、“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改革概述

本文所说“发表”为广义,即运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以及其它形式向公众表达意见,包括在刊物上登载这类狭义的发表。

动力性困难是当前高职学生作文的主要困难,其次才是能力性困难。所谓“动力性困难”即写作兴趣、写作热情、写作自发性和写作积极性方面的畏难情绪。唤起、维持、增强学生写作的内驱动力,无疑应成为写作教学极其重要的出发点和关键点;否则,离开了学生这个写作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培养其写作能力就无从谈起。“以发表为中心”,改革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就能够有效唤起、维持、增强学生写作的内驱动力,真正实现“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并在解决其“动力性困难”的同时,逐步解决其“能力性困难”,提高应用写作教学效果,增强应用写作能力和素养。

所谓“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就是以发表为枢纽,紧扣写作主体学生的写作内驱动力——发表欲,以从口头到书面、从音像到文字、从课堂到课外、从模拟仿真到实际项目的多层级发表活动贯穿始终,以发表学生的应用写作作品为契机,以激发、巩固、升华其创作欲、发表欲和创造性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宗旨和依归,具有鲜明高等职业特征的应用写作教学模式。

其应遵循的一般流程为:任务(项目)驱动—文本细读—切身实写—公开发表。作品质量较高的,只需稍作修改就可以公开发表。作品存在问题较多的,还需反复修改,甚至推倒重来。这样,需要进入新一轮的“任务驱动—文本细读—切身实写—公开发表”。在后续流程中,四个具体步骤的实施情况,依据学生作品问题的不同而异。

这里所谓公开发表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当众表达:被阅读。即已有改革中出现的一级到四级发表。一级发表限于小组同学当中。当学生互评作文时,就是他们作品初次得到发表的时候。二级发表是在全班或兄弟班级范围中进行。三级发表是投稿到校报校刊上。四级发表是向各级刊物推荐佳作,让学生在品尝习作变成作品的喜悦中,激发写作的热情。四级发表均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中的读者缺位现象,出现了除教师这个非严格意义上的真正读者,“作品”被人“阅读”了。

二是项目开发:被采纳。高职应用写作常常因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与专业结合更紧等原因,越来越多地与仿真乃至实际项目相结合。因而,高职应用写作中的“发表”就并不止步于“当众表达:被阅读”的意义,而更进一步延伸为“项目开发:被采纳”,从而更加突出地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体现出应用写作的高职特征。

三是活动使用:被实施。高职校园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众多的校园活动涉及日常应用写作的方方面面。学生全面参与甚至主持其中的活动,为应用写作提供了用武之地。通过公开征集方案等形式,广大学生踊跃参加。一旦其苦心经营的活动方案等作品被真实的校园活动所采用并付诸实施,其激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二、对传统写作教学模式的突破

与传统模式相比,“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从以下6个方面突破了传统的藩篱,促进了教学效益和写作效益的提升。

1.教师角色:由单纯的命令者、指导者、评价者向平等的对话者、促进者、合作者转变。教师在传统模式中,是整个应用写作过程的主宰者:发出写作指令,进行写作指导,实施写作评价。而学生却沦为应用写作过程的服从者:遵照教师指令进行写作,按照教师指导构思表达,依照教师评价修改完善。这种教师主导成主宰的做法,忽视甚至无视学生需求,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只能加剧学生写作动力性困难。在“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他致力于构建一个平等对话、心灵默契、互动多赢的局面。教师成为引领学生应用写作过程的对话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根据学生写作任务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现有应用写作水平,在读、思、写、评、改等写作实践和设计、制作等专业实践中,指导学生写出适合需要的应用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成为善于捕捉学生作品闪光点的热心读者、有独立见解和文采的合作者、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知心朋友、能写作和评改文章的写作示范者。

2.写作目的:由单纯的应试和为人向应需与为己转变。传统模式中,学生应用写作往往是被动地应付教师、应付考试,学生很少有为自己写作的想法,大多为他人而写作。在“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写作的原动力来自专业学习、校园生活、实际任务和项目,与自身的专业进步、职业生涯密切相关,这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源于外、应于内的切己之需。作品出来后,还要争取发表,进入流通领域,获得社会尤其是专业人士的认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两种不同的写作目的,产生不同的写作态度、写作行为。真实管用、与专业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写作任务项目,唤起的是学生强大的内驱动力,学生对作品自然就要反复推敲、精心锤炼了。

3.写作主体状态:由被动和孤立向主动与协作转变。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往往采用“介绍写作知识—分析写作范文—进行写作练习”这一教学流程,几乎垄断了应用写作教学的全部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应用写作是教师控制下的写作技能的迁移训练,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主体性被忽视,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而“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自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唤起原发性的内在的生命冲动驱使他主动写作。同时,传统应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状态又是孤立、封闭的,很少与人交流。而“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学生的写作状态是主动的、开放的,鼓励学生交流、协商、合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项目任务主客互动贯穿在作前、作中、作后的全过程。离开了对真实任务项目主客协作互动,要完成好相关的应用写作,是不可想象的。

4.写作对象:由伪读者、单一读者向真读者、众多读者转变。除了完全自娱自乐等写作,写作都是需要读者的。然而,传统应用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的对象通常就是教师一人,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严格意义的特定读者,学生很少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而“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设置有“活动性项目”、“求职性项目”和“专业性项目”三类。活动性项目主要是指学生承揽的校园内外一些大型活动;求职性项目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针对校内外的一些单位、部门乃至个人的用人需求而开展的求职过程与行为;专业性项目主要是指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设计、生产、销售、咨询等专业任务。每一项目至少对接一个具体文种,每一个具体文种都有特定的读者。在真实的任务项目中,每一个具体文种的历练都指向真实的读者,多数情况下不止一个读者,而是一个人数众多的读者群。学生写作时,就要先预知其作品将面向特定的读者群,加强写作针对性,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因而,不敢掉以轻心,会全力以赴。

5.写作过程:由缺程性、滞后性、飘浮性向全程性、及时性、切实性转变。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写作过程的指导呈现出缺程性、滞后性、飘浮性三大缺点。缺程性是指往往注重写前指导,忽视写中指导和写后指导,写作过程的指导残缺不齐。正如顾黄初先生指出:“过去我们的作文教学,实际上只抓了‘起草’这一环;起草以前的构思谋篇,起草以后的修改润色,都没有让学生受到真正的训练。”这虽然是多年前从学校作文教学的大范围讲的,但是这样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滞后性是指写作完成之后,作中指导、作后讲评等信息反馈普遍比较迟缓,多数是距离写作时间几天甚至几周。飘浮性是指写作的指导大多过简、过粗、过于空泛,浮在表面,学生实际收益不多。“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进行做合一”、“理实一体化”的理念,注重写作过程指导的全程性、及时性、切实性。全程性体现在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交流、修改、讲评、发表,大体上涵盖了通常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作前指导—作中指导—作后指导,经历构思、谋篇、布局、起草、修改等写作全过程,将顾黄初先生所说的作文“半截子训练”,转变到作文“全程训练”,使写作教学的程序与文章自然产生的程序相一致。及时性体现在写作后师生等读者都要及时对学生个人作品和全体学生写作情况作评价反馈。切实性体现在通过实践学习写作,学生在真实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可以及时地得到师生等读者的帮助、反馈和指导,从而不断发现并纠正错误,从中学到新东西。由于高职应用写作完全能够通过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与大学生活紧密结合,与个人求职紧密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内在的写作需求,带着实在的任务、真实的项目“真刀实枪”地写作,能够实现写作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

6.写作结果:由隐秘性、独享性、非获利性向公开性、共享性、获利性转变。在传统应用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结果即作文,除优秀作文外,一般不愿意公开,具有明显的隐秘性、独享性;同时,其作文一般也没有获得稿酬等物质利益和公众赞许等精神奖励,具有非获利性。在“以发表为中心”的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学生写作结果即作品,在多向交织的“发表网络”中,可以当众发表,共同修改,共同提高,共享共赏,具有公开性、共享性;在小部分学生作品发表,能够直接获得稿酬、设计费、制作费等在内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几乎每一个学生作品的发表,都有可能赢得读者好评,同样可以激发、维持写作内驱动力,显然具有强烈的获利性。一般而言,其写作结果可以刺激、扩大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鼓舞获利者继续从事写作,对于激发、巩固、升华学生写作内驱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香瑶.“发表本位”动力学写作教学初探[D].北京: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3] 孙沛然.现代经济写作[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

[4] 徐中玉.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杨益斌

上一篇:语文学科论文范文下一篇:移动商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