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英文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发表英文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针对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合理利用必须确认“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否已经发表作品”的问题,从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图书情报档案机构的利用、对学位论文的整理报道等方面论述分析得出:在相关的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馆上架后,学位论文应该处于已发表状态。

第一篇:发表英文论文范文

一段未曾发表的访谈

2012年,张小虞就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2012年9月1日下午3时,天津泰达酒店一层咖啡厅,这位中国汽车界符号性人物接受《汽车商业评论》记者的独家访谈。

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为我们详细解构中国汽车60年产业图景及未来航向,其内容几乎涉及当下汽车产业所有热点问题——汽车合资与自主路线、汽车行业管理机构变革、民企和合资续签、兼并重组以及他的汽车情结等。

他的一些观点未必我们都同意,但是《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他都是发自肺腑,值得深入思考。以下为那次访谈节录。

关于合资与自主路线

《汽车商业评论》:作为中国汽车市场60年风云变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您如何看中国汽车这60年的发展?

张小虞:按照改革开放的深化,这60年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3年到1978年,是计划经济时代,奠定了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的基础。第二个阶段从1980年到2000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大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中国汽车由大向强的发展过程。

从这个意义看,1953年我们从零开始,到1978年汽车产量达14.9万辆,2000年是200万辆,之后快速发展,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制造国。此过程中,汽车工业发展正好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20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年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过去我们没有考虑汽车作为家庭用车。

中国第一个汽车合资公司是北京吉普。

同一年(1984年)成立了3个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和广州标致。

用合资方式扩大产业规模,提高技术水平,这是过去30年中国汽车发展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您认为合资给中国汽车业究竟带来了什么?

关键是新技术,也带来资金和管理人才。

这是“得”到的东西,我们有没有失去什么?

从历史看,得大大地大于失。我们没有失去什么。真的。就像改革开放一样,你能讲开放使中国失去了什么?成绩是主要的。我们从不会造轿车到会造轿车;从原来落后生产管理方式到先进生产方式;从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到开始掌握部分关键技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靠改革和开放两个轮子推动。企业一方面改革,一方面开放,这是两个推动力。

再来看自主品牌路线,现在有很多反思的舆论,您怎么看自主品牌现有水平?

总体讲,我们已完成一般的消化吸收,正走向自主创新路子。这里面商用车基础较好,所以路子较短,走得较快。商用车里自主品牌占85%绝对份额,大街上看到的公共汽车、旅行客车和载货汽车,绝大部分都是自主品牌。自主乘用车市场份额几乎从零开始,到现在约占40%多,最高时达到46%。自主轿车是29%,现在下滑到26%。

当年孟(少农)老爷子说过一句话,做卡车是小学生水平,做轿车才是大学生水平。

这是单纯从制造技术角度讲的。其实重型卡车的技术比轿车还复杂,因为它的工作环境更恶劣。

但两年前就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自主品牌到了最危险时刻。您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是。现在是较劲和关键时候,就看怎么坚持。如果把2000年视为一个分界点,“上海牌”已不存在,天津夏利加上红旗不到4万辆,而轿车产量是60万辆,只占4%。2000年后吉利、奇瑞、中华等品牌才开始加入。

所以,轿车真正对内开放,对民营企业和新兴企业敞开大门,是2000年后的事。当时走的是技贸结合路线。最典型的就是奥迪,我们需要高档轿车,跟奥迪公司谈,最后确定3年累计购买5000辆。

也就是一汽-大众的3万辆先导工程项目。

对。那时奥迪就把全套模具,包括图纸提供给我们。实际上捷达也是技贸结合路子,我们购买大众汽车在美国威斯木兰工厂的二手设备和成熟技术,但二手设备不具备生产捷达3的条件,而发动机是先进的,所以叫捷达2.5(第二代整车,第三代发动机)。当时搞轿车,一是没钱,二是没技术,而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迅速发展的市场。

这时您在做什么?

我在中汽总公司。1978年我到机械部汽车局,1983年中汽总公司成立,我就过去了。

关于行业管理机构变革

《汽车商业评论》:据我所知,汽车行业机构改革也经历了很多变化。

张小虞:那时候是政府管理。中央讲要搞几个全国性大公司,即托拉斯,共成立了6个公司。

托拉斯在“文革”前也搞过。

在1 964年。这是汽车行业第一次大变革。在原汽车局基础上筹建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并借鉴国外经验,组建汽车工业托拉斯。接收38家地方汽车企业和37家中央直属汽车企业共计75家,下设长春、北京、重庆、南京等四个汽车分公司,一个轴承制造专业公司,济南和武汉3个汽车制造总厂等。

两年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被撤销,但在军管会下没立汽车组。1978年拨乱反正,恢复一机部建制,设立汽车总局。

1980年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成立,同年更名为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和归口管理机械工业。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下设立汽车行业调整规划协调小组,批准成立以工业城市、工业基地为依托,以生产同类车型骨干企业为基础的汽车联营公司,东风、南京、重型、解放、京津冀和上海六个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以及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联营公司诞生。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运行到1988年撤销,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1993年,机械电子部拆为机械部和电子部。1998年机械工业部撤销。

这时企业有不同意见吗?

没有。赵紫阳主持工作时,认为中汽公司有垄断,不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便在1978年提出不要搞实体,撤销中汽公司,同时批示其他公司也照此办理,但最后只有汽车这样做。

撤销中汽公司还有个原因,一汽、二汽闹独立。他们闹独立也很正常,因为汽车管得太死,每生产一辆车,都要国家定计划,精确到零,甚至5万块钱的设备和固定资产购置都要拿到北京批示。

的确管得太死。

没有严密计划,国家不给你材料,不给材料你就没法生产。即使你生产出来,也上不了户口,到交通部门登不了记。即使能登记,到石油部门也拿不到油本。我记得那时有种说法,对汽车生产要像计划生育一样管起来。

过去解放牌卡车卖价2.5万元,配套件统一,一汽生产汽车,但金属材料和零部件如果不列计划也拿不到。

这是谁说的?

一位国务院领导。这时有了第一个汽车目录。过去完全靠计划经济,现在如果汽车市场有需要,允许大家都生产。赵紫阳也做了批示:允许多生产汽车。这样汽车行业逐渐由指令性计划变成指导计划,从严格而且严密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真正在党章里明确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才迎来2000年后的大发展。然后消费结构升级,从原来的衣食住行上升为住和行,成为消费新领域。

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是何时明确的?

1985年第七个五年计划,当时只提了一个支柱产业,就是汽车。但有个前提,为适应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主要是为了交通运输需要,全国开始修高速公路。轿车还很少。

业界有争论吗?

没有。认识比较一致,也是比照国外经验。到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提了五个支柱产业:机械、电子、化工、汽车,然后是建筑业。五个支柱产业给了两个任务: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是大转折,明确鼓励计算机和轿车进入家庭。这些我都亲身经历过。

轿车要不要进入家庭,倒引起了一场空前大讨论。

1985年开始讨论,并形成逻辑:作为支柱产业,汽车肯定要大发展;汽车要大发展,轿车必须进入家庭,不能靠公款消费。这场讨论持续了四五年。杂音很多。正好上海和通用谈合资,要引进别克GL8。很多人认为它是豪华车,不符合中国国情,导致中央迟迟不批。

不是因为有南方项目而没批吗?

两回事。南方项目原则上已经批准,最后没跟奔驰谈下合资。

关于民企和合资续签

《汽车商业评论》:我们再来看民营企业。有人说未来汽车发展民企可能更有戏。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张小虞:如果国家体制不改,应该存在三种模式: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但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企里有合资;民企里也有合资;国企跟民企还有合资,如广汽吉奥。

汽车资本结构呈多元化。有上市公司,有的部分上市,有的整体上市,很复杂。你说上市公司算国企还是民企?它是社会资本,被国有控股。举个例子,北汽福田既有北汽集团股份,有企业股份,有社会流通股,还有经营者股份,你说它算什么?只能说是一个现代股份公司。

在相当一个变革时期,汽车结构呈多元化。资本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既进口,也出口;技术多元化,既引进技术,也输出技术;此外,人才也多元化。

十七大报告里,总书记最后讲的那段话非常深刻:完善一个社会制度,逐步南初级阶段走向比较发达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

有观点认为,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常受限于体制和政策。

这话不客观。政策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并没有歧视(他们)。但必须承认,民营企业是后起之秀。他们希望能同等对待,但有的政策没办法,由资产所有制决定。如有些国家拨款或者政策,确实存在细节问题。

后起者往往弱小,而国家是扶大扶强。以政府采购为例,结果显示似乎偏重于大企业。人之常情。国家政策允许他干就是公平,市场上大家都公平。

奇瑞和吉利刚进入汽车业时也受到很多限制。

1994年版产业政策写得很清楚,几年之内不再批准新的轿车和轻型车项目。轿车审批权在国务院,批准有一定门槛,需要达到一定经济规模。奇瑞和吉利都是从零开始。

后来吉利收购沃尔沃,您说它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

李书福很谦虚,到现在他都在说,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只不过他当上老板。他没往沃尔沃高层派中国人,而且也没把沃尔沃技术跟吉利嫁接,生产如吉利一沃尔沃之类的产品。

李书福是希望能按照合资企业来批,等于把沃尔沃作为境外资本回到中国投资,理应是外资企业。他曾对我讲,如果获批,不会把沃尔沃作为吉利集团的又一新工厂因为他已有9个工厂。因此我建议他,从现有的几个生产基地里拿出一个(基地),作为吉利汽车的境内资本,沃尔沃作为境外资本,以此作为合资企业来批。他最后坚持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我们看到,一汽和上海都分别与大众汽车续签了合资合作。但在要不要续签问题上,业内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您如何看?

从汽车工业发展本身看,只要我们还承认跟国外有差距,合资仍是缩小这种差距的一种方式。

很多人担忧这对自主品牌成长不利,但从国家大政方针看,不会做出硬性规定合资到点后不再合资。我们公开讲,中国要继续合资,继续引进国外技术。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

要在开放中自主创新,没有说关起门来自主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和合作创新,这三种模式都属于自主创新,但总体上要以我为主,我需要什么就引进什么,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

那么,第一轮合资合作到期后,我们是否应该用学到的技术来反哺自主品牌?

我们只要还承认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与别人存在差距,我觉得合资就要维持下去。起码国家不会做硬性规定,到点后就离婚。

但长此以往,1800万辆也好,2000万辆也好,中国会不会就只是一个加工厂?

不会。自主品牌一定要成长。形势很清楚,合资企业也要开发自主品牌。一汽-大众正在建庞大的研发中心,过去只有上海大众有。还有如泛亚技术中心,它是合资企业,承担了绝大部分上海通用产品的开发,但泛亚里90%都是中国人。

天津泰达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的讲话我很赞成,就像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一样: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它在中国的制造就是中国制造,在中国的创新就是中国的创新。

两大众合资股比是50:50,起码绝大部分人是我们的,开发的产品主要面对中国市场。按照规划,中国南北两个大众加起来是500万辆,福特是128万辆,韩国现代和通用各500万辆,奔驰第一期100万辆。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当年邓小平同志拍板轿车也可以合资,这是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转折点。那时也反对合资,认为自己孩子自己养。上海大众合资时,争执不下,时任中汽总公司总经理的饶斌同志去请示,最后确定可以合资。因此,我们不要把双方对立起来。

苏波副部长还有个观点,外方必须要把技术拿进来。

不可能拿落后的老技术。现在很多首发车型都放到中国。至于合资自主车型,这中间没有绝对界限,不是说突然哪天早上起来,那款车就百分之百是我开发的。这种事情不会发生。

关于兼并重组

《汽车商业评论》:这60年来,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一到两家跨国汽车公司?

张小虞:得有个过程。前人没办成的事,想让后人一下子办成,不可能。市场经济时代只能用市场办法。业界有些观点,听了都觉得可笑,说把一汽二汽组织起来,我们就是全世界大公司。但一汽二汽和外国已经分不开。以一汽为例,如果剔除合资,还剩三分之一;东风跟日产是全面合资,去掉后三分之二或者五分之四没了,根本不现实。

计划经济能那样做,但也没做成。市场经济更不能用行政办法,全国只搞一个研究院,把其他研究中心集中起来,这样就有几万人,资产几十亿元。那是天方夜谭。

所以得转变观点。

市场化。过去批个项目,那才叫复杂,要分外汇,分投资,上目录。十七大定的新“五化”方针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这“五化”。现在再把计划经济那一套搬到市场经济来,格格不入,绝对行不通。

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之间都有合作,中国企业之间如何加强合作?

现在也在这样做。一些国家项目要求共同合作,在电动车和新能源方面都有共同研发。

但我们的合作推进很难。

人家是怎么赚钱怎么合资怎么干,我们还要分你的我的,你是四川省的,我是北京市的。打破传统观念,真正实现市场化不容易。

即使全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研究院,那能不能让几大集团在一些项目上加强合作?

这方面已开始沟通。但不能用行政办法,要用市场办法和经济办法,一步一步走。大方向是市场化和国际化。去年我有个发言,主题是在更市场化更国际化中实现汽车工业新变革。今年我讲三句话:一是技术改造,要结构优化,必须改造现有结构。二是自主创新,坚持自主品牌,再困难也要搞。三是融入国际。这样打起世界大战都不怕,东西搬不走嘛。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是人类的一种进步,谁顺应这种进步谁就发展。集团之间如何加强合作,第一,现在还需要国家来推动;第二,企业要转变观念;第三,要接受市场考验。

有人认为汽车产业整合的大幕已经开启,您认为呢?

远的不讲,这30年来这种重组和联合从来就没间断过。有段时间是强弱联合,下一步是强强联合。长安和哈飞,上汽和南汽的整合,大家各具优势。

所以对未来汽车工业发展,我总是讲,仅用数量描写不完全,用文学语言怎么描绘呢?如果你对前10年汽车工业发展没估计到,那也很难对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进行估计。谁能想到这10年最大变化就是轿车进入家庭。

您想到过吗?

我当时想的是要争这一口气,但没想到来得这样快。那时收入低,想的是家里什么时候能买辆车。很有意思。收入在增加,汽车价格却在下降,把交汇点提前了。1980年代桑塔纳是20多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00万元都不止,而工资只有100元~200元,买桑塔纳是天方夜谭。但当工资涨到4000元~5000元,桑塔纳卖到7万元,买车就不再是愿景。过去讲3年收入能买辆车时,汽车就要开始进入家庭;如果一年收入买辆车,这车就不算东西。

汽车大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交通拥堵,我们如何让汽车与社会协调发展?

靠发展解决问题。路不够就修路,要客观对待。原来没准备好,从现在开始补。吃一堑长一智。北京市很明显,要改变城市结构,不要把所有中心都集中在这里,什么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动漫中心,多中心重叠就变成城市结构不合理。

然后运输结构不合理,全靠公交车解决不行。公共交通是轨道交通,北京拼命修地铁,过去三年一条线,后来一年一条线,现在一年三条线。如果把公共汽车都变为轨道交通,变为地下交通,北京起码要空出一倍的道路面积。总体是路不够。像北京这种大城市,城市道路面积应该占城市总面积的30%,而北京是13%,才三分之一。

关于汽车业未来图景

《汽车商业评论》:放眼全球,汽车界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如艾柯卡、奔驰、福特等,但为什么中国却缺少汽车灵魂人物呢?

张小虞:还不到时候。国有企业要做百年老店很难。比如央企,明确规定一届三年,最多不超过两届。这怎么塑造个人?怎么塑造企业文化?原一汽厂长刘守华,在“文革”最动乱时坚持工作,抓革命促生产,维持生产稳定。但现在还有多少人听说过刘守华这个名字?最苦是耿昭杰,人称“耿着急”,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他?未来要看民营企业能不能保持自己的气节,看企业创始人能不能传承思想和形象。

对于汽车的改革发展,您还有什么要说明的吗?

汽车的改革发展一定要抓住改革开放总线索,这是其一。其二,一定要抓住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国民经济五年一个计划,汽车正好踩在这个点上。最近中汽协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写后20年(1990年~2010年)中国汽车史。

这20年里重点是后10年。前10年是调整,后10年是大发展。没有前lO年的调整、巩固和提高,就没有后10年的大发展。这是主线索。汽车工业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最典型产业,2001年我们加入WTO,从一个最令人担忧的产业变成一个最令人振奋的产业。

2007年上汽跟南汽整合,在人民大会堂签协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到场,他还破例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吃饭。我过去敬酒,我说,现在车市、房市、股市,中央关心老百姓切身利益,我敢说车市做得比房市和股市好,按照市场发展规律,让中央放心,老百姓满意。

为什么这样讲?这10多年来,所有东西都涨价,惟一的汽车在降价。(汽车)价格越来越低,质量越来越好。那时候老批评吉利和奇瑞抛锚,但现在很少看到这种情况。

您曾提到汽车救国。

匹夫有责。国家要保持经济稳中求进,汽车应该发挥骨干作用。稳是方法,最后要求进,进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要接受市场检验,谁是市场,老百姓就是市场。新能源汽车也是。老百姓说这车好,又方便,又节能,又环保,又安全,他自然就买了,不用你政府动员。

您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寄语是什么?

大家认真做,按照中央部署,让中国汽车由大变强,最终让老百姓都能买上价廉物美的汽车。汽车社会谁也挡不住。但要瞄准市场需要。什么是市场需要?老百姓的需要,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种产品永远无止境,不用去讨论。也不要去研究要不要汽车,应该思考我们要把什么样的汽车提供给老百姓。不是有效的需求不足,而是有效的供应不足。你造的汽车又便宜又好,谁不买?

关键是要把事情做好。汽车工业都没希望,整个中国工业都没希望,你还要什么工业化?现在讲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两条,第一数字化,第二定制化生产。老百姓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你就生产什么,这样才能赢。(感谢搜狐汽车对本文的支持)

作者:葛帮宁

第二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状态及发表权初探

〔摘 要〕针对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机构合理利用必须确认“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否已经发表作品”的问题,从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图书情报档案机构的利用、对学位论文的整理报道等方面论述分析得出:在相关的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馆上架后,学位论文应该处于已发表状态。鉴于学位论文作品的特殊性及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条件的严格,建议博硕士学位论文著作权人的发表权应受到限制。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发表状态;发表权

Analysis on the Published Status and the Right of

Publication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ChinaChen Shuyun Du Weichun

(Library,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Copyright Law of China,the works are published or not is the first judgment criterion on fair use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collecting institutions.Published status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collecting institutions was analyzed in three aspects,such as the relevant laws and law regulations about the awarding of the degree,the practical use in the relevant libraries,intelligence agencies and archives,the propaganda to them.The conclusion is arrived that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are made public while they are on the shelves in collecting institutions.An advice that the right of publication of them should be limited.

〔Keywords〕postgraduates;theses and dissertations;published status;right of publication

在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他人的作品,前提是已发表的作品。通过对竞争情一般的作品通过出版图书或期刊、会议论文以及著作权人自己或授权他人通过网络传播等而使作品处于公众可知状态,从而行使发表权。而学位论文只是收藏在法定的几家图书情报机构、学位授予单位的图书馆、档案馆以及存在于作者赠送的少数个人手中,绝大多数没有完整地出版。对已收藏在上述机构的学位论文是否是已发表的作品,我国的图书、情报和法律届人士意见不一致。

多数研究人员认为学位论文没有发表,如曲博[1]认为“学位论文作者拥有发表权,学位论文在答辩、存放中也没有公开,也就是说并未发表”。李雍雅[2]、陈传夫[3]、陆志强[4]、张平[5]等多人在论述对学位论文的开发利用时,认为“学位论文一般不公开发表或出版”。党跃臣等[6]认为“发表必须体现作者的主观意愿,不能以行政手段强行发表作者的作品,作者有对发表作品的时间、地点、形式和通过方式的决定权”,并专门对其观点进行了论述。

有些专家认为学位论文是已发表的作品,如王玉林[7]认为学位论文答辩后就应视为已发表的作品,学位申请者是通过答辩而不是出版发行的方式来行使学位论文发表权的。李红梅[8]认为研究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作为学位论文呈交给学校,表明其同意学校公开该作品,这时研究生已经行使了自己学位论文的发表权。王萍等[9]认为将学位论文提交给图书馆利用是一种行使发表权的行为,馆藏论文可推断为已发表作品。即使认为学位论文是已发表的作品,但对发表的方式和在什么阶段发表,看法不相同,而且只是提出观点而没有相关具体论述。

若认为已在收藏单位收藏上架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是未发表作品,而且没有取得著作权人的明确书面授权时,不论是以纸本学位论文还是以学位论文数据库(包括书目文摘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形式,都不能以合理使用为由向其读者提供检索、阅览、复印服务,否则就有侵权嫌疑,而收藏机构不提供上述利用,又与学位办要求收藏以便交流利用的初衷相违背,因此有必要讨论学位论文是否是已发表的作品。

1 博硕士学位论文发表状态分析

由于我国的著作权法对于发表并无明确定义,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著作权法所称已经发表的作品,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许可他人公之于众的作品”,推定发表可解释为“著作权人自行或者许可他人将作品公之于众”。再依据《高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的法释[2002]31号)第九条“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项规定的‘公之于众’,是指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但不以公众知晓为构成条件”。

因此,“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否是已发表作品”判断的关键是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否已做到了‘著作权人自行或者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作品向不特定的人公开”。笔者拟对此问题从理论上、事实上以及我国学位论文的宣传报道3个方面来分析。

1.1 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

1.1.1 学位论文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

国内外的博士研究生以及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写作学位论文、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是学生获取学位证书的必经过程。

198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对于硕士、博士学位的授予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学位条例》第五条、第六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学术水平者,授予博硕士学位。因此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体现其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位授予单位授予学位的凭证之一。

特别是申请博士学位,根据《学位条例》第十三条“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考试,直接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对于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博士学位。”而且,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第九条还规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如认为申请人的论文已相当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除做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可向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提出建议,由授予博士学位的单位按本暂行办法博士学位部分中有关规定办理。”因此,在上述两种特殊情况下,获得博士学位可以不要求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学位论文是博士学位授予的惟一依据。

1.1.2 《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

《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或摘要应当公开发表(保密专业除外)。”同时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通过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论文,应当交存学位授予单位图书馆1份;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还应当交存北京图书馆和有关的专业图书馆各1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学位办),针对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在1984年的《关于做好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搞好同行评议。应在答辩前将论文或详细摘要印送有关单位及个人,或将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认真听取意见。应将同行评议的意见综合整理,供答辩委员会参考”;对硕士、博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在1998年《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在“学位的申请与授予”部分都明确规定“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并且在第十五条也要求“学位授予单位向同等学力人员颁发学位证书和向有关单位送交学位论文,均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事实上,自1980年公布《学位条例》以来,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作用,做好学位论文的保管和交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于1983年3月发出(83)学位办字003号文、1984年4月20日发出(84)学位办字011号文和1986年3次发文要求呈缴。除了将已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和摘要(每人各1份)寄北京图书馆采访部外,还要将已通过的全部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和摘要(每人各1份),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分别寄国家科委科技情报研究所(现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供各单位查阅使用。

学位论文的创作是为了部分满足获得某一学位授予单位授予某一级别某一专业学位的要求,学位论文作品的凭证性导致它天生不同于图书、会议论文、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专利和报纸文章等类型文字作品。因此,根据我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学位办的相关文件,从理论上要求学位论文作为学位授予的凭证应该公开发表。

1.2 图书情报档案机构的利用

正是根据上述《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办相关规定,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纷纷制定了本单位的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规定,要求除了一本学位论文原件存放授予单位的档案馆外,呈缴单位还往往增加了学位论文授予单位的相应系资料室、研究生院等单位。近几年还要求可公开学位论文的电子版通过校园网提交给本校图书馆收档,甚至向清华同方的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

学位授予单位对本校的全部博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都作为档案和资料收藏在档案馆和图书馆,多数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论文通过图书馆提供本单位读者以及其他进馆人员查阅使用,有些授予单位档案馆依据我国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提供学位论文利用,如东南大学档案馆[10]和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11]等提供非密学位论文的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除了在本校利用外,理论上,国家图书馆有专门的学位论文文献库可查阅全部学位授予单位呈缴的没有密级的博士论文,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可查阅自1984年后全部学位授予单位呈缴的没有密级的自然科学类博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可查阅自1984年后全部学位授予单位呈缴的没有密级的社会科学类博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学位论文在学位授予单位图书馆、档案馆以及规定的收藏全国性博硕士学位论文单位内的查阅使用造成事实上的发表。

1.3 学位论文的整理报道

学位论文收藏单位除提供学位论文查阅使用外,为便于利用提高博硕士学位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我国学位论文的整理、报道与开发利用。全国范围学位论文的收藏单位曾向社会发行编制的文摘,如北京图书馆编制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提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的《中国学位论文通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提要:1990》。学位授予单位也编制文摘,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编《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文摘》,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编《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文萃》,包括1985-1999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论文摘。

除收藏单位外,学位办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等学位授予管理机构也曾编制文摘,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委科技管理中心编制《中国博士科研成果通报》,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组曾编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摘要:1999》。而且有些专业期刊也发表某一专业论文题录,包括论文题目、日期、学生姓名和导师姓名等信息。

除了上述几种有广泛影响的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还出现的电子型的检索工具,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全国范围学位论文的收藏单位提供的检索数据库有: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对其1986年以来该所收藏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领域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书目信息,通过光盘和网络形式发行,1997年8月免费面向社会开放,从2000年起,这些学位论文的文摘同时还可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上免费查询。国家图书馆也在其网站上允许任何人检索其收藏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书目库[12],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收藏的所有学位论文目录可以在网上检索[13];而且各高校图书馆也对本单位的学位论文通过网上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提供检索,负责研究生培养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也在其网站上允许任何人检索其收藏的博硕士学位论文[14]。

影响较大的还有《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15],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子项目,对学位论文的宣传报道更是全面深入,每年以全国重点高校为主的新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源源不断及时汇入,自2000年4月开始免费向进入“211工程”的100多所全国重点高校提供文摘书目检索并链接馆际互借服务。

因此,国家级学位授予管理机构、规定的学位论文收藏单位、学位授予单位和专业期刊通过纸本检索工具和文摘数据库等对我国的学位论文的宣传报道,进一步使学位论文公之于众。

2 结 论

综上所述,目前已在收藏机构书架上的我国学位论文已做到了公之于众,即收藏机构书架上的学位论文是已发表的作品。只是上述形式的公开不是文字作品常用的通过出版专著或发表在会议论文集、期刊上的方式,但也是发表作品的方式之一,即许可他人——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公之于众。

同时,笔者认为: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已发表作品是有阶段限制的。我国《著作权法》实行自动保护原则,具有独创性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就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作者享有发表权。学位论文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提供给某些特定的个人,如给导师、亲友或向某些专家请教甚至给论文评阅人评阅以便提出改进意见,学位论文仍处于未发表状态。即使是硕士毕业生或博士毕业生公开答辩完成后,学位论文也只是部分主要思想在答辩会上公布,但整个作品这种表达方式并不能被不特定的人看到,因此学位论文还处于未发表阶段。然而评审答辩完成后用于存档的学位论文最后定稿,如果作者和导师经过协商后没有提出保密请求而在相关的图书馆、情报机构、档案馆上架后,这时学位论文就处于已发表状态,即是已发表的作品了。该观点可以得到佐证,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使用授权书[16]上也这样认为。

退一步讲,如果认为目前机构收藏的学位论文是未发表作品和且像其它作品一样赋予用于存档的学位论文发表权,那么我们严格执行我国国家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相关法律:《学位条例》和《著作权法》,就会面临如下两个困境:

2.1 收藏机构、读者对学位论文的利用是否是合理使用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对作品状态限制严格了一些,依据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规定“本同盟成员国法律得允许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制上述作品,只要这种复制不损害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致无故侵害作者的合法利益”,对于被合理使用的作品,并未一概限于“已发表的”。

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我国的《学位条例》早在1981年1月1日起实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在1981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实施,而《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施行,晚了近整整10年。在《著作权法》实施前,学位授予单位一直执行前述发表及呈缴的规定,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论文至少通过规定的3家收藏单位保管和供各单位查阅使用,得以在全国范围内交流。即使在《著作权法》实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普遍的法律意识淡薄,学位论文的利用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使用授权。如果认为上架后的学位论文还是未发表作品,那么收藏机构、读者对学位论文的利用就不能认为是合理使用,难道学位论文的收藏机构和利用的读者在《著作权法》公布后一直在侵权吗?

2.2 《学位条例》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的规定能否实现关于博硕士学位论文呈缴的相关规定是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学位条例实施办法》,但其效用等级低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通过的《著作权法》。如果按《著作权法》赋予用于学位授予存档的博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参照杨玉慧“只有9%的人选择‘非常愿意’,6%的人‘不愿意共享的’”的“学位论文共享意愿”调查结果[17],那么很有可能某些获得学位的研究生选择学位论文既不通过网络数据库也不通过出版社进行出版;甚至如果不是学位授予单位要求提交论文后方可拿到学位证书这样所谓的强制行政规定,甚至也不呈缴,来使其学位论文处于公众不可知状态。即使呈缴,如果只是在规定的机构收藏而且认为其未发表造成收藏机构难以在著作权法的框架下提供合理利用,在多数学位论文未获得使用授权特别是公共收藏机构使用授权的情况下,其他科研人员如何参考借鉴?非学位授予单位的公众和学术团体如何发现舞弊作伪等严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况?国务院如何确认授予学位的单位保证了所授学位的学术水平?那么《学位条例》关于上述规定的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就可能无法实现。

鉴于上述可能存在的困境,同时考虑到学位论文作为获取学位的条件或重要凭证有档案凭证属性,在给予学位论文获取学位凭证权利的同时,为了公平起见,笔者认为学位论文著作权人的发表权应受到限制。具体做法笔者赞同长春理工大学经法管理学院曲博[1]的提议,即学位办在下次修订《学位条例》时,加入非密级学位论文呈缴利用的规定,以特别法身份优于普通法的法理原则,这样才能既实现《学位条例》的具体规定,又能实现博硕士学位论文收藏单位在《著作权法》法框架下提供利用。

参考文献

[1]曲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法律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45.

[2]李雍雅.高校学位论文传递的困境与对策[J].图书与情报,2005,(3):73-75.

[3]陈传夫,韦景竹.学位论文传递的知识产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3,(4):12-16.

[4]陆志强.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6):86.

[5]张平.中国数字图书馆及数字出版中的著作权问题[M].汕头大学长江创意产业研究中心,2005:88.

[6]党跃臣,曹树人.学位论文的发表权辨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4,(1):17-19.

[7]王玉林.馆藏学位论文数字化著作权问题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27(6):595-596.

[8]李红梅.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3):20-22.

[9]王萍,王功杰.学位论文全文电子数据库建设的版权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6,(1):17-20.

[10]严建南,李清.关于做好高校学位论文档案保密工作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3,(4):94-96.

[11]梁守英.高校学位论文的归档管理与开发利用[J].浙江档案,2004,(12):30-31.

[12]中国国家图书馆[EB].http:∥www.nlc.gov.cn/service/guancang/xueweilunwen.htm,2008-05-20.

[13]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EB].http:∥219.141.236.148/ecolas-c/search/search.php?class=simpleall,2008-04-20.

[14]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EB].http:∥www.las.ac.cn/subpage/subframedetail.jsp?SubFrameID=1005,2007-07-12.

[15]CALIS公共目录检索系统[EB].http:∥162.105.139.174,2008-02-12.

[16]LIBRARY PERMISSION FORM[EB].ww.grad.berkeley.edu/degrees/pdf/LibrPermForm.pdf,2007-11-14.

[17]杨玉慧.我国学位论文管理体系的完善及实施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

作者:陈淑云 杜慰纯

第三篇:《中国造纸》2017年发表文章述评

摘要:对《中国造纸》2017年投稿及发表的文章进行了分类、分析、统计,并对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奖各奖项的文章及部分获得提名的文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述评。

关键词:中国造纸;分类;优秀论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80/jissn0254508X201802014

据中国造纸协会调查资料表明,2016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800家,比2015年的约2900家减少了约1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0855万t,比2015年的10710 万t增加了145万t,增长了135%;消费量10419万t,比2015年的10352万t增加了67 万t,增长了065%;人均年消费量为75 kg(1383亿人),与2015年的持平。总体来讲,与2015年相比,纸及纸板生产企业数量减少,但生产量、消费量均有所提高。在2007—2016年的10年间,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443%,消费量年均增长405%。另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9月, 纸及纸板累计生产量955936万t,较上年同期产量增加54146万t,同比增长60%;纸浆累计生产量125412万t,较上年同期增加9429 万t,同比增长813%;制浆造纸及纸制品全行业生产情况整体稳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明显好于上年,利润大幅提升,尤其是造纸业利润增长高达7237%。2017年,造纸企业克服了原辅材料、能源、运输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做到了生产运营基本平稳,经济效益大幅增長。

《中国造纸》作为行业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服务于造纸及相关行业,服务于广大作者和读者,始终与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兴荣息息相关,见证了造纸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并力求对推动造纸工业的科技创新和进步起一定的引领作用。2017年《中国造纸》各期刊登的文章对造纸行业在生产、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发生的变化进行了记载及报道,客观上实时体现了行业生产、科研、管理等的现状,现述评如下。

1文章概况

11投稿概况

2017年1月1日起,《中国造纸》采编系统正式启用,采编系统包括网刊发布系统、作者在线投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采编系统、读者在线订阅系统、期刊发行系统等,可实现作者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稿件的网络化,方便编辑与审稿专家、作者及读者的沟通。截至2017年12月11日,《中国造纸》采编系统的点击率超过6914万次,注册作者687人、审稿专家284人。

2017年,《中国造纸》采编系统收到的投稿数量为238篇,组稿、约稿以及线下来稿录用刊登的文章10篇,投稿量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稿件收录率约为697%。2017年《中国造纸》投稿数量及稿源分布情况见表1和图1。由表1可以看出,高等院校总投稿为145篇,共收录118篇,收录率达814%,高等院校投稿量占总投稿量的百分比为601%;科研院所投稿18篇,占总投稿量的百分比为76%;造纸、设备、烟草等相关企业投稿共计40篇,占总投稿量的百分比为168%;其他投稿35篇,占总投稿量的百分比为147%。从投稿稿源的分布情况来看(见图1),高等院校仍然是我国制浆造纸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科研院所力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进行实用新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制浆造纸及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

12稿件刊登概况

2017年《中国造纸》共刊出各类文章170篇,其中各类基金项目文章101篇,基金项目文章占比594%。基金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基金类项目38篇。文章按刊登的栏目进行分类如下:研究论文97篇(占全部刊出文章的571%)、技术报告29篇、专题论坛33篇、生产实践6篇、简报1篇、专栏4篇、刊登消息109条,与Tappi杂志互换刊登2017年各期目次页、与Appita杂志互换刊登各期中英文摘要(《中国造纸》刊登Appita杂志2016年共两期的中英文摘要,Appita在其网站上登出《中国造纸》2017年1~12期中英文摘要)。

2文章分类及述评

2017年《中国造纸》刊登的文章,按研究涉及的具体内容分,包括造纸原料与备料(12篇)、制浆技术及其设备(14篇)、纸及纸板生产(41篇)、湿部化学及造纸化学品(13篇)、废水处理碱回收设备与环保综合利用(22篇)、纸机及其辅助设备(16篇)、自动控制及传动控制(13篇)、洗涤筛选漂白(6篇)、分析检测(10篇)、专题(21篇)、废纸脱墨(2篇)。

《中国造纸》2017年度“山鹰国际杯”优秀论文评选是从获得提名的文章中评选出15篇获奖论文。从获奖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纸及纸板的生产、制浆及其设备、废水处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仍然是全行业关注的热点;作为传统行业的制浆造纸学科向新兴领域拓展的力度不断增强;提高我国制浆造纸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战略研究已经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21造纸原料与备料

2017年《中国造纸》上发表的造纸原料与备料类文章有12篇。涉及的原料有非木植物纤维如麦草、巨菌草、竹子、槟榔壳等,木材纤维如杨木、木芙蓉皮等。

生物质转化为清洁燃料、化工原料等是目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生物质预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麦草是我国重要的秸秆资源,其综合利用十分重要,然而热水预水解过程中多种二次降解物的生成规律及其发酵抑制作用规律的研究尚不明确。马浩等人的“麦草热水预水解过程产物分析及木糖生成模型”,探究了麦草热水预水解过程中糖类(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和发酵抑制物(甲酸、乙酸、5羟甲基糠醛和糠醛)的生成规律,分析了单因素实验中糖类和发酵抑制物的生成变化情况,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麦草热水预水解液中木糖生成的固液比、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建立了木糖生成量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该模型精度较高,为高效提取木糖、麦草水解液的后续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对生物基化学品的提取以及后续发酵生产乙醇等生物燃料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巨菌草是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研究员于1983年引进我国的。这种植物由多种狼尾草属杂交而成的单子叶多年生植物,对温度和土壤要求不高,适应能力强,植株高大,不易倒伏,热利用率较高,生物量大,一年可长高5~7 m,最高产量可达300 t/hm2,为已知人工种植植物的最高产量。目前,巨菌草在生物质发电、纤维板、生产燃料乙醇等领域已有应用。沈锋等人的“巨菌草纤维特性分析及其木素结构表征”,以巨菌草为原料,对巨菌草纤维形态、化学成分组成、木素结构及其微区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为非木材原料中木素的改性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导,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纤维素的提取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木素的降解和与纤维素分离一直是提取纤维素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吴德智等人的“响应曲面法优化过氧甲酸提取竹子纤维素的工艺研究”,以竹子为原料,研究了过氧甲酸氧化降解木素和半纤维素来提取纤维素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究过氧甲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竹子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过氧甲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三者两两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确定了提取竹子纤维素的最佳工艺参数,既能保持较大纤维素提取量,又能非常好地脱去木素和半纤维素,对纤维素的提取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调控林木体内催化木素合成酶的基因活性,从根源上降低木素含量成了研究热点,但对转基因杨木木质部纵向不同发育阶段的纤维形态、特征还不清楚。苏明垒等人的“C3HRNAi转基因杨木木质部纤维形态特征研究”,采用切片制作结合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以及纤维离析的方法,原位观测了C3HRNAi转基因的杨木及其对照组杨木纤维细胞壁厚和腔径等解刨参数以及纤维长度、宽度和长宽比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木上、中、下三部位的纤维壁厚值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1316%、1347%和1071%,而腔径值无明显差异,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分别较对照组上升了139%、852%、380%与948%、1624%、897%,纤维宽度分别下降了740%、664%、472%,从而明确揭示了转C3H基因杨木抑制了林木体内木素的合成与堆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木纤维形态,比普通杨木具有更小的纤维壁厚和壁腔比、更长的纤维长度和更大的长宽比,纤维更优,为转基因工程改造林木获得更环保更优质的纤维提供了基础数据,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22制浆及其设备、废纸脱墨、浆料的洗涤筛选漂白

2017年《中国造纸》上发表的制浆及其设备文章14篇,废纸脱墨2篇,浆料的洗涤筛选漂白6篇。

纳米纤维素是一种从植物、细菌、动物、藻类等物种中提取出来,直径为纳米级别的纤维(直径小于100 nm),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功能材料,由于纳米纤维素的高强度、大比表面积、高透明性等优良性能,各研究机构和造纸企业对纳米纤维素进行研究、制备及应用的报道越来越多,在2011年,甚至平均两天就会有1篇相关的报道出现,研究内容丰富,仅仅是制备方法和命名都会令人目不暇接。占正奉等人的综述文章“纳米微纤丝纤维素及其在造纸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结合纳米材料定义,简述纳米微纤丝纤维素与传统意义上的纳米纤维素的共性与区别,梳理了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和命名,在此基础上介绍纳米微纤丝纤维素的制备及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介绍了纳米微纤丝纤维素在造纸中潜在的应用,分析了纳米微纤丝纤维素对造纸规模化生产及纸张性能的影响和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张思航等人的“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纤维素的主要制备方法,并对纳米纤维素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進行了总结,该文在网上具有很高的下载阅读次数,并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半纤维素是植物纤维细胞壁中三大组分之一,不同的植物体中组成半纤维素的单糖单元有所不同,利用半纤维素的特性,对其进行功能化应用探讨,以提高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是近些年科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化学浆生产成本的增加,一些造纸企业在纸张抄造中不断提高高得率浆的配抄比例,以降低纸张生产成本,但高得率浆存在物理强度低、细小组分含量高、白度稳定性差等弊端,影响了其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探寻较适宜的助剂来改善高得率浆的性能。周慧芳等人的“肉桂酰化木聚糖改善APMP浆性能的研究”,将木聚糖衍生物作为湿部添加剂来改善高得率浆APMP的性能,探讨了木聚糖衍生物对高得率浆物理强度性能、光学性能和配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提高高得率浆质量、扩大高得率浆应用范围、进而降低纸张生产成本有非常好的作用,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我国包装纸主要以OCC为原料,OCC原料决定着包装纸的生产和品质。孔凡娇等人的“改性漆酶协同谷氨酸改善二次纤维微观结构及性能的研究”,采用生物酶来提高二次纤维的细小纤维保留率、改善纸板的强度,这种对改善纤维本身性能方法的实验探索很有意义,效果比较显著,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大众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以棉或棉短绒、麻、竹子、木材等纤维原料制得的高纯度纤维素载体——溶解浆正成为新一代工业原料的重要选择。范述捷等人的“商品化学浆制备溶解浆的研究进展”,概述了用商品化学浆制备溶解浆的方法,可以拓宽溶解浆原料的来源,有利于增加纸浆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其转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导向性及社会效益,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近年来我国造纸原料中废纸浆所占比例基本维持在65%左右,唐振等人的“废油脂制备表面活性剂及在浮选脱墨中的应用”,以废油脂为原料,探索适用于废纸浮选脱墨的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和脂肪酰胺型季铵盐的表面活性剂,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与市售表面活性剂脱墨效果相比,使用制备的废油脂表面活性剂,纸浆白度可分别提高5~7个百分点,且其工艺流程简单,原料成本更低,可能在后续的发展优化后具有一定的经济转化价值,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23纸及纸板的生产

2017年《中国造纸》上发表的纸及纸板生产类文章共41篇。文章涉及造纸工艺技术、填料技术及应用、特种纸的研发及生产等,研究也是围绕着采用适宜的工艺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进行的。

随着废纸回收利用程度的不断提升,废纸中的胶黏物障碍也成为造纸工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耿胜芳等人的“胶黏物模型物在抄造系统中的稳定特性研究”,以造纸过程常用的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体(AKD)和涂布胶黏剂羧基丁苯胶乳(XSBRL)作为抄造白水微细胶黏物模型物,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模型物AKD和XSBRL进行表征,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模型物AKD和XSBRL的热性能进行分析,运用激光探测技术、流式技术以及荧光示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就抄造系统条件对于模型物粒径分布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复杂的胶黏物问题研究提供参考,实验方法先进,分析论证翔实,具有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利用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混合成型的新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张素风等人的“不同长径比PET纤维对纸基复合材料强度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长径比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与棉浆纤维混合成形,通过水相复配,利用氢键作用和机械交织力制备纸基复合材料。借助PET纤维的刚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增强纸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通过设计严密的对比实验,证明使用PET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纸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并且当PETc纤维用量为10%时,纸基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最佳。实验设计思路清晰,描述详尽具体,实验结论分析全面,实验结果对于开发高强度证券纸有重要指导意义,可解决现今证券纸在力学性能上不足的难题,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常用的造纸填料中,具有高折射率和光散射系数的TiO2广泛用于装饰原纸、字典纸和完全不透明蜡纸等高档纸的生产中,但未经处理的TiO2填料粒子通常呈负电性,在抄纸过程中,与同样带负电性的纸浆纤维结合不良,易于随抄纸白水流失,而留着在湿纸张纤维层中的TiO2易于相互团聚,也会影响加填效果。胡嘉驹等人的“负载TiO2陶瓷纤维与高得率浆混抄对纸张强度和返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负载TiO2陶瓷纤维与高得率浆混抄对纸张强度、光学性能和抑制返黄性能的影响,陶瓷纤维负载不同尺寸的TiO2(普通TiO2和纳米TiO2)对纸张性能的影响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相同无机物添加量时,负载纳米TiO2陶瓷纤维混抄纸张的抗张强度、耐破强度、撕裂度和层间结合强度等强度性能优于普通TiO2纸张,但光学性能(白度和不透明度)、抑制返黄性能均不如普通TiO2纸张,把负载TiO2的陶瓷纤维添加到高得率浆中进行混抄,可以显著提高纸张的白度、不透明度及抑制返黄性能,为TiO2和陶瓷纤维应用于造纸工业提供依据,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随着海上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海上泄油事件也时有发生,不仅污染了环境,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吸油材料分为有机、无机和天然几类,无机和有机材料虽或有成本低、制备简单或油水选择性好等优点,但存在不可自然降解,后续处理带来二次污染的另一些难题。刘嘉佩等人的“纤维型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的研究”,选取来源广且廉价的未漂白针叶木浆纤维、二次纤维(废纸)、动物纤维(废旧毛衣)作为原材料,利用吸藏型吸油机理,采用机械处理和化学改性结合的工艺制备纤维型吸油材料,制备的纤维型吸油材料外表与干燥纸浆类似,轻质可压缩、吸油倍率高、可重复使用、可降解、高效经济、适用范围广,是一项实用的创新技术,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李会丽等人的“锌銀电池隔膜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探讨了棉浆、丝光浆应用于锌银电池隔膜纸中的优缺点,通过实验的方式研究了含有不同化学纤维手抄片的特点,并对纤维配比、干燥方式等对锌银电池隔膜纸性能的影响做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效果,实验设计思路清晰,图表完整,结果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瞻性,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王欣等人的“机械木浆纤维形变性表征及其对纤维间结合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木素含量的纤维原料,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对其形变性能进行表征,包括纤维柔软性(F)、纤维横截面纵横比(AR)和纤维压溃指数(CI),同时围绕纤维形变性对纤维间结合性能以及手抄片物理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是不多见的造纸物理基础方面的研究,尽管只是初步的探索,但很有意义,值得鼓励,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在造纸过程中,填料是仅次于纤维的第二大原材料,对纸张质量和成本有较大影响,衣然等人的“钛白粉高岭土复合填料的制备及应用”,采用机械化学法用钛白粉包覆高岭土制备造纸用复合填料,有效协调了纸张质量和成本二者之间的矛盾,论文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滕铁生等人的“棉秆生物氧化机械浆生产本色擦手纸的实践该实践”,以当地盛产的农业废弃物棉秆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发的生物氧化机械纸浆技术,以优选的微生物菌群液处理棉秆,制浆过程无碱无氯,废水在各工序自循环,水电耗用少,生产出具有吸水性好、强度高、不掉毛等良好品质的生活用纸。该技术化废为宝既减少原燃烧棉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又服务社会也给自身带来效益,此实践开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张权等人的“麦草化学浆抄造轻型印刷纸的研究”,针对我国木材纤维原料相对短缺的现状,研究了用丰富的麦草资源以多孔硅酸钙加填生产轻型纸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可以满足轻型印刷纸的各项指标,具有实用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24湿部化学及化学品

2017年《中国造纸》上发表的关于湿部化学及化学品方面的文章共13篇。研究内容涉及各种助剂的合成、制备及应用效果研究,用以改善纸张的施胶性能、强度性能和稳定性能等,与2016年这方面的研究基本相同,但论文篇幅有所减少。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可再生、低碳排放的淀粉、纤维素等生物质资源来替代石油及其衍生品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在涂布纸领域,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胶乳、取代石化合成胶乳用作涂料胶黏剂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杜艳芬等人的“不同方法制备的淀粉基生物胶乳的性能研究”,系统地研究了自制化学法生物胶乳和研磨法生物胶乳与商品机械挤出法生物胶乳的物理性能及其对涂料性能、涂层微观结构和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法生物胶乳在生产过程中经过较强降解、不具有微粒形态,研磨法生物胶乳形态多样,中位径为161 nm、粒度分布宽,有较高的溶解性和润胀性,商品机械挤出法生物胶乳为明显的球形微粒状,中位径为184 nm、粒度分布比较均匀;含化学法生物胶乳的涂料低剪切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含研磨法生物胶乳的涂料黏度最高、保水性能最好,含挤出法生物胶乳涂料黏度接近对照样、保水性能明显提高,剪切速率超过100 s-1后,各涂料的黏度趋于接近;涂料中添加生物胶乳后,涂层的孔隙率均会下降;淀粉基生物胶乳可明显提高涂布纸的亮度。该选题立意新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结构层次合理,思路清晰,观点表达准确,研究结果对涂料配方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可为生产生物胶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高吸水材料要求必须具有吸液速度快、吸收量大、可降解或者是天然材料的特点,纳米纤维素具有纤维素的特性,更具有纳米材料的巨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杨氏模量、超强的吸附能力和高的反应活性,备受国内外的研究者们的青睐。温洋兵等人的“纳米纤维化纤维素接枝AMPS及其在高吸水树脂中的应用研究”,以纳米纤化纤维素(NFC)为基材,使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将抗盐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接枝到NFC表面,使得接枝后的NFC更亲水和耐盐,研究AMPSNFC在光引发的丙烯酸基高吸水树脂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AMPS的添加量越多,接枝到NFC表面的AMPS越多,所制备吸水树脂的吸收性能越好,其结果对改善高吸水树脂的性能有一定参考价值,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25废水处理、碱回收设备与环保综合利用

2017年《中国造纸》上发表的关于环保与综合利用方面的文章共22篇,涉及的研究内容为废水处理、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等,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废水处理和环保综合利用仍是当前热点研究课题。造纸工业作为传统产业,持之以恒地重视技术创新和进步,在推动行业向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继续努力将行业发展成技术先进、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随着我国工业废水排放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已很难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生物促生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向受污水体中投加无毒不含菌种的生物促生剂、生物激活剂等具有促生效果的药剂来促进污染物的降解,以实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张安龙等人的“生物促生剂对废纸话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采用3种不同CODCr负荷的造纸废水,并取3组不同用量的生物促生剂分别进行实验,通过对废纸造纸废水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松散结合的胞外聚合物(LBEPS)、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TBEPS)的研究,来证明其中某种成分可以作为指示生物促生剂用量的指示剂,以及与污泥沉降性能的关联,使用硫酸法、离心和声波降解法分别提取污泥中EPS、LBEPS、TBEPS,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蛋白质、多糖、腐殖质的量,以此确定生物促生剂最佳用量;并进行生物促生剂处理废水的正交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进水CODCr负荷下,存在不同的最佳生物促生剂用量;真正影响生物促生剂用量和污泥沉降性能控制参数的是TBEPS和LBEPS中的蛋白质的量;生物促生剂的使用可提高生物处理对污染物降解效果,但传统的化学指标CODCr、氨氮、总磷、溶解氧、色度等不能及时反映使用促进剂的效果,不利于优化促进剂的使用量;该实验揭示了影响生物剂用量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参数是TBEPS和LBEPS中的蛋白质的量,可通过测定TBEPS中的蛋白质的量来确定生物剂的最佳用量,通过测定LBEPS中的蛋白质的量来确定最佳污泥沉降性能,有利于促生剂的推广使用,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

制浆造纸过程中大量的木素、半纤维素等有机物随着废水排入江河湖海或被焚烧低值化利用,大量资源被浪费并引起严重环境问题,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各种水污染防治政策密集出台,更高要求的环保标准也逐步实行,部分企业存在处理废水成本高、不达标等问题,面临关停风险,给造纸企业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实现造纸废水的资源化和超低排放是摆在每个造纸人面前的严峻问题。王双飞的“造纸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与应用”,总结了在我国常见造纸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超低排放技术的研究近况及工程实践情况,对厌氧产沼气技术、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高级氧化法、膜分离技术、活性炭吸附分离技术、砂滤技术、磁整理技术和人工湿地等的研究及工程实践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说明,其中包括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造纸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践,内容充实,可读性强,对造纸工业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万小芳等人的“赖氨酸改性纳米纤维素的表征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研究”,以竹浆纳米纤维素为原料,通过二步高碘酸钠氧化和Schiff碱反应,得到了赖氨酸改性的纳米纤维素,借助FTIR, TEM 和DTG等表征手段证实了赖氨酸成功引入到纳米纤维素的表面;以亚甲基蓝为模型物,研究了其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和溶液pH值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赖氨酸接枝的纳米纤维素制备高效吸附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而且与其他纤维素衍生物相比,引入的赖氨酸基團可使此吸附材料完全降解。研究工作创新、研究比较深入,而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化学制浆废水成分复杂,排放量大,且含有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有机氯化物,目前采用的联合工艺存在工艺流程长、占地面积大的缺陷。管鑫等人的“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系统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采用悬浮填料生物膜MBR系统处理制浆中段水,并与好氧活性污泥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填料生物膜MBR系统的CODCr去除率、悬浮液固形物浓度、污泥体积等指标均优于好氧活性污泥体系,实验结果对生产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魏彐彬的“压力苛化在竹浆厂的应用”,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些适合目前竹浆厂运行有效的压力苛化工艺操作流程的经验,内容丰富,对新建项目的设备选型、流程推广都有切实的指导意义,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26纸机及其辅助设备、自动控制及传动控制

2017年在《中国造纸》上发表的关于纸机及其辅助设备、自动控制及传动控制方面的文章共29篇。其中纸机及其辅助设备16篇,自动控制及传动控制13篇。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造纸行业,最大化节能和提高纸机运行性,从而降低单位成本,是越来越多的造纸企业都在追求的目标。真空系统是纸机重要的辅助系统,主要应用在纸机的网部和压榨部,起到纸幅脱水及转移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纸机真空系统从传统的水环泵技术改用透平机技术。杨凤辉的“从真空系统、刮刀及在线脱水测量协同角度探讨纸机节能及系统优化”,探讨了纸机真空度、刮刀和在线脱水测量对纸机能耗及运行性的影响,高效、可靠的刮刀和在线脱水测量为纸机在最优真空度下运行创造条件,刮刀、脱水测量及真空控制三者协同作用,在优化纸机脱水和真空能耗的同时,提高纸机系统运行性和效率,如将这些相互关联的因素割裂开来处理,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该文对生产过程中真空系统的控制提供有效的借鉴,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随着能源的短缺与价格的上涨,造纸工业中的能耗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造纸过程中,干燥部具有蒸发脱除湿纸幅中残留水分、提高纸张强度的作用,其能耗约占整个造纸生产过程的60%,所消耗的蒸汽量占制浆造纸生产过程汽耗总量的65%,所以提高干燥部能源利用成为降低纸机能耗和生产成本的重要环节。汤伟等人的“纸机干燥部热力控制系统发展综述”,着眼于纸机干燥部热力控制系统,分别介绍了单缸纸机与多缸纸机干燥部的蒸汽冷凝水系统和气罩通风系统的不同工艺流程、控制方案及控制算法,并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讨论了目前纸机干燥部热力控制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干燥部协同控制的新思想,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操作模式优化方法,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全自动造纸表面施胶淀粉连续制备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能耗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包装纸、文化纸等需要表面施胶的高档纸品生产线。杨能生等人的“国产全自动造纸表面施胶淀粉连续制备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制造的全自动造纸表面施胶淀粉连续制备系统的工艺流程、控制要点及优势,采用该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连续制备系统制备表面施胶淀粉,成胶质量稳定、节能降耗;与间歇制备系统相比,吨淀粉电耗节省50%以上、汽耗节省20%以上,自主研发的淀粉胶自动制备系统对稳定胶料质量、保证均衡生产、节能降耗意义重大,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对于造纸行业来说,纸张定量和水分是纸张抄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项质量指标。胡亚南等人的“基于FNN解耦纸张定量水分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FNN)的解耦控制器,有效地解决了纸张定量与水分之间的解耦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汤伟等人的“基于自适应变异差分进化算法的溶解氧浓度控制系统”,该设计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调节时间短、调节精度高及超调量少等特点,用于山东某造纸厂废水好氧处理系统中效果好,CODCr去除率达845%,BOD5去除率达934%,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27分析检测、专题论坛

2017年在《中国造纸》上发表的分析检测文章10篇,专题论坛类文章21篇,这类文章涉及面很广,尤其是增加了一些软课题研究,分别对我国造纸行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对中国造纸业国际贸易、我国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造纸科技竞争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对造纸行业的发展指导性较强。

生活用纸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销售市场,如今国内外已将统计过程控制模型应用在质量监控中,但是生活用纸包含多种质量变量,仅对某一单独变量进行监控显然不够,汪涵等人的“生活用纸质量监控与异常分析方法的研究”,针对生活用纸企业采用单变量标杆值来检测产品质量的方法未能考虑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导致误判率高,提出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模型,该模型在SPC上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并将该模型运用在生活用纸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监控与分析上,找出质量异常的产品,并结合综合变量贡献率来分析异常原因,通过引入10组故障点验证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研究方法有效可行,对于近几年发展快速的生活用纸行业,具有工程实践推广应用的可能性,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2016年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6]57号,以下简称“57号文”)提出了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八大重点排放行业,造纸行业作为唯一的轻工产业被列入其中,要求相应企业按照文件要求对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关数据进行分年度核算与报告,同时,为加强温室气体统计与核算,《“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定期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制度,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为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准备。李永智等人的“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其应用”,梳理了国家有关碳排放的政策要求和规定,识别了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即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燃烧、生物质燃料(木屑、秸秆、黑液)燃烧、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过程排放、废弃物处理排放等6大排放源)与核算边界(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排放、过程排放、厌氧废水处理排放组成),详述了造纸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说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文章条理清晰,可为相关造纸企业科学核算和规范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提供帮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文获得《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优秀奖。

王海刚等人的“低碳视角下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实例分析符合”,将低碳造纸与国际竞争力结合起来研究,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随着我国环境立法的不断完善,各种规制一定影响行业的发展格局。許华等人的“环境规制对我国造纸行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对行业的影响,数据丰富翔实,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我国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话题已提升到国家层面,造纸工业是对国民经济和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原料产业,大数据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造纸工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长足进步。赵小玲等人的“造纸厂的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分析了造纸厂大数据的管理和简单运用的方法,采用数据变化的分析和控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提高设备运转效率,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文章观点明确,提出的办法切实可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该文在《中国造纸》2017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提名。

专栏文章“日本纸和纸板的生产消费动向及发展方向——2016年、2017年日本造纸业的课题和展望”,详细介绍了日本2016年纸和板纸供需动向、2017年1—6月的纸和板纸供需动向、主要造纸公司的状况、并介绍了日本造纸行业支撑机械、材料、化学品制造商,对目前我国大型造纸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结语

期刊杂志正从传统平面媒体向数字化新媒体转型,面临纸质期刊订阅量下降的挑战,再加上科研绩效考评和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的作用,作者更愿意把论文投到国外期刊,致使好的稿源严重流失。《中国造纸》为此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启用采编系统、进行文章推送和网络首发,对热点文章添加二维码以推荐相关内容和信息提示。《中国造纸》期望广大作者和我们一起努力,使其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并一如既往地受到广大造纸工作者的喜爱。CPP

作者:马忻 常青 董凤霞

上一篇:投资理财论文范文下一篇:智慧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