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

2022-12-27

第一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及考情分析 科目:历史 分析人:邓迎平

一、 试题情况

1、考查的知识点及内容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内容,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古代史内容分布在选择和填空题部分,重点考查的还是近代史部分.

2、考查类型及方向

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非选择题有简答题、材料题、分析说明题,活动探究题。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与中考题型基本相符;命题思想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强调学以致用,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也较多。非选择题多以专题形式出现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考察,重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大事件。选择题从题型种类上看,有图文型、材料解析型、概念型、否定型、比较型选择题,组合型、图表型、最佳型选择题;其中情境性型选择题,注意题干的情境性,有

7、

8、

11、

13、

14、15题使用了图片材料或文字材料,营造历史的氛围,注重对考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历史学习以能力立意的目的。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学生对试题答案的理解、解决及概括的准确度

三分之一的学生,重点主干知识掌握较为扎实,说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与复习中比较到位,学生经过认真复习能从容作答。例如选择题15小题3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率均在70%以上,辨析题、材料题、及问答题的基础部分得分率均较高。

(二)、学生对答题方法掌握的程度

四分之一的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开阔,能关心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因而答案既多元又开放,说明了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

1、错别字较多 致错案例:《马可.波罗行纪》写成《马可.波罗行记》、《权利法案》写成《权力法案》、史蒂芬孙写成史蒂分孙、君主立宪制写成君主立县制等等。致错原因:从学生的试卷来看,一般是粗心大意和笔误以及答题完毕后不做进一步检查等造成的失误……再有就是对历史学科根本不入门,一字不落一分不得的。

2、基础知识不扎实。

张冠李戴,答题不准确,有答非所问、问少答多、问多答少等现象。 历史信息的整合、提炼能力欠缺,题与教材结合不起来,不能随心所欲驾御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按题意完成题目;对教材不熟悉知识点、得分点把握不住,乱抄书现象严重。

3、审题不清。

不能认真仔细地阅读,知识的概括、迁移能力尚待训练。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有待提高。

4、部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低下,语言表述能力不强。

在材料解析

18、19题和问题探究题20中表现尤为突出。在作答中,语言表述不准确,逻辑较混乱,回答不规范,回答不得要领。如此这些反映出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欠缺,需要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加以训练和指导。

4、学生对有的历史概念模糊。

如探究题20题,资本主义制度和治本主义的政治体制学生混淆了,这样失去了本不应该失去的分数,因为学生是记得这些基础知识的,只是历史概念上的混淆罢了。

6、解题思路不清楚,解题方法不正确。

比如材料题存在这样的问题:①在阅读时没有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②是不能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学生读不懂材料后,更找不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不能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不能准确、到位、客观。③是对材料来源及作者不进行分析,不能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

7、关于材料型、否定型选择题,出错较多。

学生不能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和材料设置备选,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没有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有的是忽略了“不”的限定语。

三、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面对明年的毕业考试,我们作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回归课本 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对于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的质量。平时教学要坚持左图右书,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或重组能力,以便应对新的问题。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转换、组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强专题复习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在非选择题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串联历史知识,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按照历史复习总的安排,现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从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4.精心筛选试题

现阶段教师的手头资料较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紧扣课标,必须适时精选与中考历史试题类似的优质练习题,根据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试题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材料精炼、图文并茂的习题以强化训练,切实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题海战,让学生做无用功,从而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5、加强审题训练,提高答题技巧,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审题要高度重视,告诉学生审题——审题——再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答题书写端正清楚,有条理分点答题的习惯,答题时间的把握等,要在平时教学中多次强调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在学法指导方面,平时抓常规的训练,比如多请学生到黑板上写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或者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写写易错的字词;学生多动,代替老师多讲,请学生绘制表格梳理知识点,或者请学生设计问题训练他们思维能力,或者请学生讲讲课,或者请学生自己找找知识的相似点、不同点等等,学生动起来了,我们的课堂也就轻松了。 总之在落实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学生多想,想知识主干,想思维方法,想命题意图,想时政热点联系,想审题解题思路,想规范答题;

第二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试题的范围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5单元,所涉及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个部分。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考察。试题覆盖面较广,注重考察学生对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年代的及材料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由于本次考试虽然闭卷考试,但是死记硬背的题很少,试题要求学生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力考察。既是学生对历史人物、年代、事件要求记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分析、总结等方面综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试题难度稍大了一些。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选择题。选择题中第1题,学生没有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基本含义。第6题学生应先分析出尼罗河是埃及文明,其次要对每一选项内容进行分析最终找出正确的答案。第7题学生对试题分析不到位没有从题干中找出有效信息。第12题“以下历史人物中,抗击过同一殖民国家的民族英雄是”学生对历史人物掌握不够。 2.选择题。第14题学生对材料分析不够。15题第3问学生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后,颁布的法律文献,学生只答革命中的文献,读题不够认真。第4问认识对法律文献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学生对本题认识不够分析不到位。第16题第3问应答蒸汽机火车或火车机车提供动力,学生也知道但是就是表述不清楚。第4问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学生不能能够根据要求答出正确答案。

三、教学改进

1.教学过程中注重课标和教材,结合课标和教材进行有效备课要。 2.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

3.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中关注更多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中。

第三篇:江苏盐城市建湖2018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无答案)

2017~2018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练习题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50分钟)

★注意:请把答案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为无效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华网报道,按照1:1仿造的狮身人面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洞沟村东落成。下列与狮身人面像同属一国的文明成果是

2、《人类的故事》写道:“苏美尔人用刻着楔形文字的泥板,给我们讲述了闪米特民族的大熔炉——亚述和巴比伦王国的故事。”最早使用楔形文字的区域在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大河流域 D.恒河流域

3、2018年2月9至25日将在韩国平昌举行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盛会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该发源地是指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4、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与希腊内部极盛相关的是

A.推行改革,创立种姓制度 B.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实行改革,扩大公民权利 D.钳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

5、646年元月,日本政府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以上材料描述了

A.伯利克里改革 B. 商鞅变法 C.查理•马特改革 D. 大化改新

6、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使得西欧

A.雅利安人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D.拜占廷帝国被外族所灭

7、在对外交流中,下列人物曾有力地促进了中欧友好往来,他就是

8、2016年12月25日,小王同学收到了外国朋友的一张贺卡,朋友说这是西方人辞旧迎新的一天。与此节日有关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9、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描写特洛伊战争的希腊史诗是神话传说,但20 世纪初的许多考古发现证明,特洛伊战争确有其事。反映这一史实的作品是

A.《古兰经》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俄底浦斯王》

10、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知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殖民扩张

D.希波战争

11、小芳同学在学习历史时,见有“文艺复兴的先驱”“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等字眼,由此判断她正在了解的历史人物应是

A.但丁 B.屋大维 C.阿基米德 D.麦哲伦

12、某学者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其实它的实际内涵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重生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宗教神学的复兴

13、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下列有关莎士比亚的叙述恰当的是

A.厌恶天主教会,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B.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陋习 C.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神曲》等 D.把艺术创作与科学探索结合起来

14、美国《思想之林》杂志评选“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国家”,意大利入选。理由是 ①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②诞生了诸如但丁等文化巨人 ③航海家从此地出航,发现了美洲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15、15世纪后期,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

2 A.友好交往 B.追逐财富 C.治愈疾病 D.炫耀财富

16、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两个大陆”指

A.美洲和非洲 B.欧洲和亚洲 C.欧洲和美洲 D.亚洲和非洲

17、《中西文明的对照》中写到:“在清兵入关的同时,英国的议会和国王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英国的这次革命,开启了新的国家体制。”这次革命

A. 摆脱了美国的殖民统治 B.开始于苏格兰人民起义 C. 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8、在民主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下列国家中最早开始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便是国王”转变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19、这是一份激荡人心的政治檄文,它宣称北美13个殖民地“已经解除对英王的一切效忠,成为自由而独立的国家”。 这份政治檄文指

A.《法典》 B.《1787年宪法》 C.《独立宣言》 D.《王位继承法》

20、“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带领美国人民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他是

A.拿破仑 B.克伦威尔 C.特朗普 D.华盛顿

二、材料问答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0分、第23题8分,共30分)

21、制度创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客观要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中外国家不同时期的有关制度进行探究,请您参与其中,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城邦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利克里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朝康熙皇帝

材料三:

阅读上述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哪一城邦实行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指出,该城邦是通过哪些具体措施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4分)

(2)根据材料

二、三,指出中英两国在政治体制和本质上分别有什么不同?(4分)

(3)材料三中美国国家政治机构的建立体现了哪一原则?美国总统行使国家权力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不少于2个)(3分)

(4)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与材料三之间有怎样的联系?(1分)

22、14--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对人性的呼唤、对现世生活的向往、对国家权力的渴望,这些都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与进步。(10分)

材料一: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沛乎莫能御„„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经由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群岛的航线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亚当·斯密

材料三:(英国君主政体)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 ——托马斯·潘恩《常识》

材料四:美利坚,独立和自由根植于它灵魂深处,为此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图说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古学复兴”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该历史事件有何积极作用?(2分)

4 (2)材料二“美洲发现”的关键人物是谁?亚当斯密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潘恩所说的“关门下锁”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哪一文件的颁布为该国社会转型提供了法律保障?(2分)

(4)材料四中“母邦”是指哪个国家?“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他们兵戎相见的序幕?(3分)

(5)从材料一到材料四,指出这一时期欧美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23、历史图片包含丰富的内容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学科的重要课程资源。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和地图,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8分)

请回答:

(1)图片1情形与哪一古国有关?该国在数学和宗教领域分别对人类有何贡献?(3分)

(2)图片2名画出自哪位艺术大师之手?该作品大力歌颂了什么主题?(2分)

5 (3)图片3反映了东西方通过哪一渠道加强联系和往来?它体现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从该图看,当时欧洲贸易繁华的地理区域主要集中在哪里?(3分)

第四篇:九年级历史月考质量分析

一、测试的目的:

9年级第一轮复习结束,为检查复习情况,在4月26日进行了4月份月考,通过测试查漏补缺。以便进行第二轮复习。

二、试卷结构

⑴。试卷内容比例:中国近代史占45%左右,现代史占55%左右。

⑵。试卷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40%,主观性试题占 60 %.⑶。试卷难易程度比例:

试卷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比例6:3:1.下面我对9

三、数据统计分析

1.成绩分析:

参考人数:

11、 最高分:

55、 最低分:

10、优秀率:27% 、 良好率:9% 及格率:46% 、平均分:37.

2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试卷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所用时间适中,符合历史科考试标准,教材中的图、表知识和探研性问题,渗透到选择、材料分析和问答题中进行了考查。在注重考察历史知识点的同时,也注重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试卷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本题的得分率为80%左右,出错较多的是第2小题,出错的原因是分析能力差。第5小题和第9小题。出错的原因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差。

非选题中的识图题的得分率约为75%,出错较多的是第14题。此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思维拓展能力差。

第三题是材料解析题,本题得分率较低,约为50%左右,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是学生表达能力差。对于题目的理解存在问题。从答题情况看,多数同学都不能正确**误的回答,或是回答比较片面。以后应该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改进措施

1、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

优秀学生的复习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复习,形成自觉复习、主动复习、有效复习的习惯。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以基础训练及自主复习资料为复习阵地,进行系统地复习,同时要求学生按照课程标准的重点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强化学生的考试意识。强化学生考试意识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让学生形成审题、作答、检查的考试模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

3、作好考前心理辅导。考试前,上一堂考试辅导课,讲清考试的一般要求、消除紧张的一般方法、应试的一般方法、复习的一般方法等。

4、加强对进步生的教学培养。建立对进步生的信心教育,让进步生明确考试的目的,激发其考试兴趣,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以活动促发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多开展教学活动,如历史讨论课、历史手抄报比赛、撰写历史调查报告、仿记者历史报道等,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2009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和考号。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注意卷面积整洁,卷面分占5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草木jiē(▲)有意,山水都含情。云走霞飞,潮起潮落,见证世事之变qiān(▲),

这是一种美;燕来燕去,花开花落,zhāo(▲)示生命之轮回,这也是一种美;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展现色彩之绚丽。这仍是一种美。多姿多彩的生活,赋予人们丰富的xiá(▲) 想和生动的灵性。

2.从文后括号中选择恰当词语填入空白处的横线上。(4分)

沉默是金,沉默是宠辱不惊的▲,沉默是大智若愚的▲,沉默未必是金,

沉默是故作深沉的▲,沉默是袖手旁观的▲,成功的人生,在于把握沉默的度。

A、冷漠B、淡然C、深邃D、肤浅

3、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

(2)▲,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3)槲叶落山路,▲。(温庭筠《商山早行》)

(4)▲,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5)愁是古典诗词中永远抒不尽的情绪,李清照因国破家亡而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竟是“帘卷西风,▲。”辛弃疾苦于壮志难酬,只能“醉里挑灯看剑,▲。”你是否也能写出表达愁绪的连续两句诗句?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阅读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如同与一个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的不仅是作者的心灵

寄托,更有一个个鲜活人物的情感和生命渴望。台湾诗人郑愁予借《雨说》,是为(1)而歌;在《傅雷家书》里,翻译家傅雷通过一封封家书,凝聚了(2)。 诸葛亮在(3)中对后主刘禅一句句感人肺腑的叮咛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而在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里,我们也深深地为一生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俄国作家(4)感慨不已。

5、综合性学习(7分)

六十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六十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我们伟大的祖国将迎来她的六

十岁生日,普天同庆,举国同欢。某中学准备举行以“祝福祖国”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校团委会和文学社联合举办“我对祖国说句话”活动。请你用生动的语句抒写

对祖国的赞美、热爱之情或祝福之意。(2分)

(2).学校即将举办大型摄影作品展,下图是小张同学准备参展的作品,拍摄的是父亲

和他两代人用过的照明灯具。请认真观察并思考,从这两张照片的对比中,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2分)

(3).这是一段还没写好的庆祝晚会开幕词,清你根据前一句的内容,续写下句。要求:

句式相同,前后内容衔接自然,字数大致相同。(3分)

我们在灿烂星光下倾听时代的钟声,▲;多少次,

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

六十华诞。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另一种珍爱(13分)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

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

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

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

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

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

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

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

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

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

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

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

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

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

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

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

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

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

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

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6.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什么想法提出的?(4分)

7.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8.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9.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3分)

(二)悠长的铃声(17分)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

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

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

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 .

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

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

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

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

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

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

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

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

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

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

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

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

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

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选文有改动)

10.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11.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12.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结合内容对他作些评价。(3分)

1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3分) ....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

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14.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你对“默

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3分)

我选题。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一)新柳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5.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16.“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13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

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经、都、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

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陈胜佐之皆下之比至陈刑其长吏 ....

1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召令徒属曰徒以有先生也..

B、广故数言欲亡扶苏以数谏故..

C、广起,夺而杀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

D、杀之以应陈涉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

20.陈胜、吴广为什么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三)(11分)

张秀才,寿州人也。寿俗尚武,比户蓄兵器。邻人有市鸟枪归者,夜试之宅旁,猝闻号

声。急往视之,有死者,则秀才子也。邻人惧,曰:“杀他人子且不可,况杀张秀才子乎!”

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泣诉其故,且曰:“惟君所欲为。”秀才强忍痛,曰:“子岂敢故杀吾子哉,是吾子命当绝也。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自具棺葬之,无

他语。(选自徐珂《清稗类钞》)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比户蓄兵器②邻人有市鸟枪归者..

③乃率家人环跪秀才门④自具棺葬之 ..

2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且安知非我不德,天之降罚,杀吾子以报吾耶?

23.张秀才的优点是:,但以现代

人的眼光看,他的缺点是:。(4分)

四、写作(60分)

24.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等等人生灰暗的时候,每当这种时候,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将显得尤其珍贵。就有一个偷儿,当他误入人生歧途的时候,

正是山僧送给他的“一轮明月”,不但照亮了他回家的路,而且涤尽了他内心的邪念。在你

的人生阅历中,是否也曾收到或馈赠过这轮“明月”呢?

请以《送你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上一篇:九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下一篇:技能比武开幕式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