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安装标准

2022-07-05

第一篇:接地装置安装标准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

煤矿井下保护接地网的组成和作用

井下巷道狭窄,人身接触电气设备外壳的机会较多。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一旦损坏,发生一相碰壳事故,其金属外壳与该相导体便具有相同的电位,此时人身触及因发生漏电而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时,将发生触电危险。

如果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导电体与大地连接起来,在满足一定的接地电阻的条件下,该设备外壳的电位可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因此流过人身的触电电流也在安全值之内,足以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这种为防止人身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方法,称为保护接地。

虽然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但要实现每台电气设备各自的接地电阻均小于规定值,还是非常困难的。此外,保护装置的接地电阻越小,通过它流入大地中的漏电电流就越大,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或电气雷管引爆的危险就越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将井下的各种接地装置通过接地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保护接地网。图1为井下保护接地网示意图。

1可见,井下保护接地网是利用供电的高、低压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和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把分布在井下中央变电所、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采区变电所以及工作面配电点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并与安设于井下中央变电所附近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各配电点或电缆连接器的局部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当井下构成保护接地网后,其总接地电阻就很小(2Ω以下),人身触及因一相漏电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时,其漏电电流便从总接地网流入地中,流过人身的电流就很小了,因此对人身便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工作面无局部接地极的移动电气设备,经电缆的接地芯线与总接地网连接后,从工作面流入地中的漏电电流很小,从而大大降低了瓦斯、煤尘爆炸或电气雷管引爆的危险性。

因此,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凡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者,必须接地。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在设备金属外壳上和电缆钢带(或钢丝)上会产生危险电压,人若接触上,就会发生触电事故。保护接地就是为了避免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2条 36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和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屏蔽护套等均必须接地。

在矿井中禁止使用无接地芯线(或无其它可供接地的护套,如铅皮、铜皮套等)的橡套电缆或塑料电缆。

第3条 所有必须接地的设备和局部接地装置,都要和总接地网连接。 第4条 主接地极应浸入水仓中;主、副水仓必须各设一块。矿井有几个水平时,每个水平的总接地网都要与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连接。

第5条 在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

1、每个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

2、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

3、每个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

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要分别装设一个局部接地极。

5、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以及高压电缆连接装置。 第6条 局部接地极最好设于巷道水沟内,无水沟时应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第7条 矿井内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均通过接地用的连接导线直接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或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套或橡套(塑料)电缆的接地芯线(或接地护套)相连接。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与连接在一起的所有电缆的接地部分,又均通过各接地导线同各局部接地极相连接,最后都直接汇接到主接地极上,从而构成一个全矿井内完整的不间断的总接地网。

第8条 矿井内分区从井上独立供电者(包括钻孔供电),可以单独在井下或井上设置分区的主接地极,但其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满足第15条的要求。

第9条 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严禁由地面上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供电。但专供井下架线电机车变流设备用的专用变压器不在此限。

第10条 每台设备均必须用独立的连接导线与接地网(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直接相连;禁止将几台设备串联接地,也禁止将几个接地部分串联。

第11条 接地母线及变电所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50mm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100 mm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100mm的镀锌扁钢。采区配电点及其它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25mm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的镀锌扁钢。

第12条 连接导线、接地导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25mm的裸铜线、断面不小于50mm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断面不小于50mm的镀锌扁钢。额定电压低于或等于127V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导线、连接导线,可采用断面不小于6mm的裸铜线。

第13条 严禁采用铝导体作为接地极、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

第14条 未镀锌的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1~2年应涂刷一次。

第15条 从任意一个局部接地装置处所测得的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Ω。

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同接地网之间的保护接地用的电缆芯线(或其它相当于接地导线)的电阻值,都不得超过1Ω

第16条 本细则仅适用于煤矿井下的保护接地系统。

第二章 井下接地装置的安装

2

2222

2

2

22

2

第一节 保护接地的接地极

一、主接地极

第17条 主、副水仓的主接地极和分区的主接地极,均应采用面积不小于0.75 m、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如矿井水呈酸性时,应视其腐蚀性情况适当加大其厚度或镀上耐酸金属,或采用其他耐腐蚀钢板。

第18条 安装主接地极时,应保证接地母线和主接地极连接处不承受较大拉力,并应设有便于取出主接地极进行检查的牵引装置。其装设方法可参照图2所示进行。

2二、局部接地极

第19条 埋设在巷道水沟或潮湿地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面积不小于0.6 m、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如矿井水呈酸性时,也应采取第17条的措施。其装设方法可参照图3所示进行。

2图3 局部接地极的构造及安装示意图

a-埋设在潮湿地方的钢板接地极;b-放入水沟中的角钢接地极 1-接地导线;2-局部接地极

第20条 埋设在其它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采用镀锌铁管。铁管直径不得小于35mm,长度不得小于1.5m。管子上至少要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铁管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如果埋设有困难时,可用两根长度不得小于0.75m、直径不得小于22mm的镀锌铁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透眼,两根铁管均垂直于地面(偏差不大于15°),并必须埋设于潮湿的地方,两管之间相距5m以上,且在与接地网连接前,必须实测由两根铁管经连接导线和接地导线连接后组成的局部接地极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80Ω。如系干燥的接地坑,铁管周围应用砂子、木炭和食盐混合物或长效降阻剂填满;砂子和食盐的比例,按体积比约设方法可参照图4进行。

6:。其装1

第二节 固定电气设备的接地方法

第21条 变压器的接地,应将高、低压侧的铠装电缆的钢带、铅皮用连接导线分别接到变压器外壳上的专供接地的螺钉上;如用橡套电缆时,将电缆的接地芯线接到进出线装置的内接地端子上,然后将变压器外壳的接地用连接导线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5所示。

第22条 电动机的接地,可直接将其外壳的接地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橡套电缆应将专用接地芯线与接线箱(盒)内接地螺钉连接。如用铠装电缆时,应将端头的铠装钢带(钢丝)、铅皮同外壳的接地螺钉连接。其装设方法可参照图6所示进行。禁止把电动机的底脚螺栓当作外壳的接地螺钉使用。

第23条 高压配电装置的接地,应将各进、出口的电缆头接地部分(铠装层、铅皮层或接地芯线头)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连接到配电装置的接地螺钉上,然后用连接导线将进口电缆头接地螺钉与底架接地螺钉相连接,最后连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7所示。如都集中到接地螺钉一处连接不牢固或不方便时,也可将电缆头的接地部分直接与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相连。

第24条 井下各机电硐室、各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及各配电点的电气设备的接地,除通过电缆的铠装层、屏蔽套或接地芯线与总接地网相连外,还必须设置辅助接地母线。其所有设备的外壳都要用独立的连接导线接到辅助接地母线上。辅助接地母线还必须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连接,如图1所示。

第25条 井下中央变电所(或中央配电站)所有设备的接地,除与电缆的接地部分连接外,其外壳均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直接与连接主、副水仓中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相连接,如图1所示。

第26条 电缆接线盒的接地,应将接线盒上的接地螺钉直接用接地导线与局部接地极相连接。接线盒两端的铠装电缆的接地,要用绑扎方法或用特备的镀锌卡环通过与接地导线相连接的连接导线把两端电缆的铅皮层和钢带(钢丝)层连接起来。在接线盒处能采用铅封的尽量铅封;其接线盒仍照上述方法接地。

接线盒两端电缆头的钢带层和铅皮层用连接导线绑扎或用铁卡环卡紧时,应沿电缆轴向把铅皮二等或三等分割开并倒翻180度,把铅皮紧贴在钢带上,铅皮与钢带接触处应打磨光洁,如图8所示。

铁卡环的宽度不得小于30mm,如用裸铜线绑扎时,沿电缆轴向绑扎长度不得小于50mm。连接方法如图9所示。

第三节 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方法

第27条 移动电气设备的接地,是利用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实现的。接地芯线的一端和移动电气设备进线装置内的接地端子相连,另一端和起动器出线装置中的接地端子相连。接地芯线和接地端子相连时,务使接地芯线比主芯线长一些,以免使接地芯线承受机械拉力。起动器外壳应与总接地网或局部接地极相连。

移动变电站的接地,应先将高、低压侧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分别接到进线装置的内接地端子上,用连接导线将高压侧电缆引入装置上的外接地端子与高压开关箱的外接地端子连接牢固;再将高、低压侧开关箱和干式变压器上的外接地螺钉分别用独立的连接导线接到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上,如图10所示。

第四节 接地线的连接和加固

第28条 接地母线与主接地极的连接要用焊接。接地导线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的连接最好也用焊接,无条件时,可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弹簧垫、螺帽)拧紧连接。连接处应镀锡或镀锌。其连接和加固的方法可参照图11~图13。用裸铜线绑扎时,沿接地母线轴向绑扎的长度不得小于100mm,如图14所示。

第29条 在混凝土及料石砌碹的机电硐室里,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应用铁钩或卡子固定在接近地面的碹墙上。铁钩与卡子的构造及连接方法如图15所示。

第30条 在木架的巷道中,可用U形铁钉固定接地母线(或辅助接地母线)。其固定方法如图16所示。

第三章 接地装置的检查和测定

第一节 保护接地的检查

第31条 有值班人员的机电硐室和有专职司机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必须进行一次表面检查(交接班时)。其它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由维修人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入记录表内,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第32条 电气设备在每次安装或移动后,应详细检查电气设备装置的完善情况。对那些震动性较大及经常移动的电气设备,应特别注意,随时加强检查。

第33条 检查发现接地装置有损坏时,应立即修复。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未修复前禁止受电。

第34条 每年至少要对主接地极和局部接地极详细检查一次。其中主接地极和浸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提出水面检查,如发现接触不良或严重锈蚀等缺陷,应立即处理或更换,并应测其接地电阻值。主、副水仓中的主接地极不得同时提出检查,必须保证一个工作。矿井水含酸性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检查的次数。

第二节 接地电阻的测定

第35条 井下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定,要有专人负责,每季至少一次;新安装的接地装置,在投入运行前,应测其接地电阻值,并必须将测定数据记入记录表内。

第36条 在有瓦斯及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内进行接地电阻测定时,应采用本质安全型接地摇表;如采用普通型仪器时,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批。

附录一 本细则主要名词解释

主接地极:设置在井底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为加强接地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总接地网接地电阻不超过2Ω,在装有电气设备的地点(如各机电硐室、变电所、配电点、电缆接线盒等地点)独立埋设的接地极。

接地母线:连接井底主、副水仓内主接地极的母线(扁钢)。 辅助接地母线:为加强总接地网的可靠性,在井下各机电硐室、配电点、采区变电所内与局部接地极、电气设备外壳、电缆的接地部分连接的母线(扁钢)。

连接导线:也叫接地引线,是从总接地网或辅助接地母线引向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的接地部分的导线。

接地导线:从局部接地极引出的导线(扁钢)。 接地装置:接地极以及与它相连接的接地线。

总接地网:整个井下通过接地母线、辅助接地母线、连接导线及接地导线连接在一起并与所有电气设备(包括电缆)的接地部分和各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均相连接而形成的接地网络。

总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所有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的对地电阻和总接地网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第二篇: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防雷及接地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HFWX·QB/1-6-013-2004)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建筑工程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及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

2、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镀锌钢材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应注意采用冷镀锌还是采用热镀锌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镀锌辅料有铅丝(即镀锌铁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型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2.1.3 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漆、混凝土支架,预埋铁件,小线,水泥,砂子,塑料管,红油漆、白油漆、防腐漆、银粉,黑色油漆等。 2.2 主要机具

2.2.1 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锯、锯条、压力案子、铁锹、大锤、冲击钻、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接地体作业条件: (1)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2)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3.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1)支架安装完毕。 (2)保护管已预埋。 (3)土建抹灰完毕。 2.3.3 支架安装作业条件: (1)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 (2)结构工程已完成。 (3)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2.3.4 防雷引下线暗敷设作业条件:

(1)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2)利用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 2.3.5 防雷引下线明敷设作业条件: (1)支架安装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 (3)土建外装修完毕。

2.3.6 避雷带与均压环安装作业条件: 土建圈梁钢筋正在绑扎时,配合作此项工作。 2.3.7 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 (1)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 (2)支架安装完毕。 2.3.8 避雷针安装作业条件: (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做完。 (2)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

(3)土建结构工程已完,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接地体→接地干线→引下线暗敷(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带或均压环→避雷针(避雷网)。 3.2 接地体安装工艺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 人工接地体(极)的最小尺寸见表3-48所示。

3.2.2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3.2.3 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m。

3.2.4 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3.2.5 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人口或人行道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添置沥清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电工之家

3.2.6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3.2.7 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1)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2)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3)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直接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2.8 当接地线遇有白灰焦渣层而无法避开时,应用水泥砂浆全面保护。

3.2.9 采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金属腐蚀性弱; (2)水溶性成分含量低。

3.2.10 所有金属部件应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3.3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 3.3.1 接地体的加工:

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 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锥形,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40×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3.3.2 挖沟:

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沟上部稍宽,底部如有石子应清除。

3.3.3 安装接地体(极):

沟挖好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坍塌。先将接地体放在沟的中心线上,打入地中,一般采用手锤打入,一人扶着接地体,一人用大锤敲打接地体顶部。为了防止将接钢管或角钢打劈,可加一护管帽套入接地管端,角钢接地可采用短角钢(约l0cm)焊在接地角钢一即可。使用手锤敲打接地体时要平稳,锤击接地体正中,不得打偏,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当接地体顶端距离地600mm时停止打入。

3.3.4 接地体间的扁钢敷设:

扁钢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于沟内,依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电焊(气焊)焊接。扁钢应侧放而不可放平,侧放时散流电阻较小。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

距接地体最高点约100mm。焊接时应将扁钢拉直,焊好后清除药皮,刷沥青做防腐处理,并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待使用。

3.3.5 核验接地体(线):

接地体连接完毕后,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接地体(线)的截面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分层夯实。最后,将接地电阻摇测数值填写在隐检记录上。 3.4 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

3.4.1 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

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少于2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焊好连接板,消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于引出和检查。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第三篇:煤矿胶带输送机保护装置种类与安装位置-技术标准

井下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安装位置及试验技术规范 (暂行) 前 言 为规范集团公司井下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各矿井下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的正常使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大同煤矿集团有限公司各矿井下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大同煤集团有限公司管辖范围内的煤矿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 GB10595-2009 《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 GB14784-93 《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MT820-2006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 MT654-1997《煤矿用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 MT872-2000《煤矿用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技术条件》 3

1、当运行的输送带跑偏超过托辊的边缘20mm(如使用三联辊的胶带输送机超过70mm)时,跑偏保护装置应报警。

2、当运行的输送带超出托辊20mm(如使用三联辊的胶带输送机超过70mm),经延时5—15S,跑偏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能够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

3、对于使用接触式跑偏传感器之类的跑偏保护装置,其保护动作所需作用于跑偏传感器中点正向力为20—100N。 5 5.3.3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 跑偏保护试验方法:带式输送机正常运行时,人为的推动跑偏传感器的滚动导杆,在延时5-10s后限位开关动作,以能自动停机为正常。 跑偏保护试验周期:应每天在检修期间试验一次,并填写试验记录。 5.4 温度保护 5.4.1安装要求: 温度传感器应安装在皮带机的主动滚筒附近,温度探头应紧贴主滚筒外壁,距皮带机的主动滚筒和皮带接触面的10-15mm处。 5.4.2保护特性: 滚筒与皮带摩擦使其温度超限时,紧贴滚筒安装的检测装置(发射机)发出超温信号,接收机收到信号后,经3s延时,使执行部分动作,切断电动机供电,输送机自动停转,起到温度保护作用。 5.4.3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 温度保护传感器应由使用单位每天检查一次,每3个月更换一次。更换时,使用单位要提前到机电科领用合格的传感器,下井更换后的旧传感器应及时交由机电科试验。 5.5 超温自动洒水保护 5.5.1安装要求: 超温洒水保护传感器应固定在主传动滚筒瓦座上,采用红外线传感器时,传感器发射孔应正对主传动滚筒进行检测,传感器与主传动滚筒距离为10~15mm。 5.5.2保护特性: 在测温点处,温度超过规定时超温洒水装置应报警,同时能启动洒水装置, 6 喷水降温。 5.5.3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 自动洒水装置试验方法:在胶带机正常运行时,人为松动易熔棒拉紧绳后,洒水装置喷头均能喷水,并且断电停机为正常。 自动洒水装置试验周期:应每天在检修期间试验一次,并填写试验记录。 5.6烟雾保护 5.6.1安装要求: 胶带输送机烟雾保护应安装在胶带机头驱动滚筒下风侧10~15m处的胶带机正上方,烟雾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当输送机为多滚筒驱动时应以靠近机头处滚筒为准。 注:皮带机的烟雾保护安装前,必须在井上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井安装,严禁在井下试验,每半年全矿井下使用皮带机的单位同一交皮带队统一试验,合格后,发放。 5.6.2保护特性: 连续2s内,烟雾浓度达到1.5时,烟雾保护应报警,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同时启动洒水装置,喷水降温。 5.6.3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 烟雾传感器每天检查一次,每3月更换一次。使用单位要提前到机电科领用合格的烟雾传感器,下井更换旧烟雾传感器交由机电科试验。 5.7防撕裂保护 5.7.1安装要求: 主运输胶带应在胶带落煤点下方向机头方向(胶带机为头部驱动时)10~15m位置,安装撕裂保护。撕裂保护应安装在胶带机上下两层胶带之间,保 7 护方式为压电式或牵引钢丝绳式的撕裂保护应加工标准托架,将撕裂保护固定在胶带机纵梁上,靠上层胶带方向。 5.7.2保护特性: 运行的胶带纵向撕裂时,撕裂保护应报警,同时中止胶带输送机的运行。 5.7.3试验方法 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根据防撕裂传感器种类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试验方法。 5.8 张紧力下降保护 5.8.1安装要求 按照张紧力下降保护使用说明书要求,根据张紧方式的不同,要安装在正确可靠的位置。 5.8.2保护特性 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的作用是当输送带张紧力下降,输送带和驱动滚筒间产生打滑时,使输送机自动停机并报警。 5.8.3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 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试验方法:在输送机停机状态下,对液压传感器式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人为将拉紧装置液压站溢流阀缓慢松动,当压力低于规定值时,以故障显示盘低压故障指示灯亮为正常。 对行程开关式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人为触动开关,应以故障指示灯亮则为正常。 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试验周期:应每天在检修期间试验一次,并填写试验记录。 5.9 双向急停开关 8 5.9.1安装要求 输送机巷道内每隔100m要安装一个紧停开关,在装载点、人行过桥处、机头、机尾均应设有紧停开关,开关信号要接入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 5.9.2保护特性 双向急停开关在任何一边的拉线上施加40-200N的力时,双向急停开关能中止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并能自锁和复位。 5.9.3试验方法及试验周期 急停拉线开关的试验方法是在胶带输送机正常运行时,人为拉紧钢丝绳后,胶带输送机能够停止运行,并且闭锁胶带输送机开关为正常。 急停拉线开关的试验周期:急停拉线开关应每天在检修期间试验一次,并填写试验记录。 6 试验制度 6.1 试验前试验人员必须与输送机集控室司机、前后部输送机司机及本输送机的各装载点司机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 6.2 试验人员对输送机的各种保护试验完毕后,必须当场填写试验记录并签字。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值班维修人员处理,严禁甩掉或拆除各类保护装置。 7 其它规定 7.1 机头、机尾、驱动段、给煤点、煤仓上口和其他旋转部位必须装设护栏和护罩。机头煤仓备有合格的安全带,在煤仓上口附近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带,严格执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制度。 7.2 机道内有人跨越带式输送机的地方,必须设立过桥。 7.3 胶带与底板有0.4m的安全间距,无胶带磨地板或积煤现象;胶带输 9 送机边梁与巷道壁之间留有不小于0.5m的安全距离;机头和机尾处与巷帮的距离不得小于0.7m。 7.4 在胶带输送机卸载点、装载点下皮带运行前方、驱动点的前方和机尾筒前方下皮带处要装设清扫器,清扫器接触面积不小于80﹪,清扫后的胶带表面不得粘带煤泥。 8 本规范由集团公司提出并起草,最终解释权归属集团公司。 10 11

第四篇:接地装置特性测试系统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管理办法 北京市劳动局 北京市消防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的管理,确保避雷装置检测质量,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消防局是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的主管机关,负责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的认证、年审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北京市气象局归口管理本市防雷设施的技术检测工作。

第四条 经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消防局审查合格的各避雷装置安全检测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独立地开展检测工作,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其行政隶属关系不变。

第二章 审查认可

第五条 所有检测机构均需取得市劳动局、市消防局共同审查合格颁发的《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 第六条 取得《许可证》的条件:

(一)具有固定办公场所;

(二)具有规定技术职称的专业、专职技术人员;

(三)具有与检测级别相适应的仪器设备;

(四)所有检测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五)具有完善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包括: 1.年工作计划,总结、汇总、报盘制度; 2.各类人员的技术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3.避雷装置的检测、复检和质量判定制度; 4.检测报告的填写、审核和批准制度;

5.检测用仪器的使用、保管、维修和计量校准制度,并有完善的操作规程; 6.原始数据和其它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及保密制度; 7.检测事故的分析报告制度;

8.受检单位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的申报程序和处理制度; 9.各类人员的培训进修、业务考核制度; 10.勤政、廉政制度。

第七条 《许可证》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前三个月,该检测机构应向市劳动局、市消防局提出换证申请。审查合格者,换发新的《许可证》;审查不合格者,限期三个月整改后重新对其进行审查,仍不合格者,取消其检测资格。

第八条 《许可证》每年进行一次年审。检测单位有下列情况者,将不予进行年审,并取消其下一检测资格。

(一)超出标准的检测范围和等级进行检测的;

(二)检测中弄虚作假,不按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的;

(三)不遵守报告制度,不按时报盘,报工作总结,不接受抽查复检的;

(四)未按时完成当年检测率的;

(五)经抽检,检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六)超出收费标准乱收费的;

(七)转借、转租《许可证》的。

第三章 职 责

第九条 北京市气象局成立“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负责对全市各检测站的业务指导,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二)负责对全市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三)承担未建站地区和各检测单位检测级别以外的避雷装置的安全检测;

(四)对各检测站的检测质量进行抽查复检,抽查比例为5-10%;

(五)对各检测站上报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上报,并组织有关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技术交流工作;

(六)负责制定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七)对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发现的重大或疑难问题组织专家评议或研究;

(八)组织避雷装置安全检测非标检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并负责督促各检测机构检测仪表的校验检定工作;

(九)承担北京地区避雷装置质量争议或事故的仲裁检验;

(十)完成市劳动局、市消防局或有关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第十条 各检测站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避雷装置安全检测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二)按时完成各自范围内的检测率,并保证检测质量,按时报盘;

(三)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四)完成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 安全检测

第十一条 检测人员检测时需向受检单位出示《许可证》副本,并持证上岗,严格按检测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并如实填写检测报告。检测时,检测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中不得弄虚作假。检测结果除按规定向受检测单位出具或向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外不得泄漏。对查阅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严格保密。 第十三条 各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批准的检测级别和范围进行检测。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消防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月19日,佛山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在南海观测场对大地网检测仪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组专家和技术人员战高温,斗酷暑,圆满完成数

小时的检测工作。

常规防雷检测技术基本采用测量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变化,间接判断地网的腐蚀情况,或者大面积开挖检查接地网的腐蚀情况。这些方法既不准确又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工作量大、成本高,并且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SD-301D接地装置特性测试系统和SD-303选频信号测量仪等设备能在不开挖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接地装置电气完整性、接地阻抗、接触电位差、跨步电压、转移电位的测试。这种简便、科学、准确的大网格接地网防雷接地性能检测技术,能实现在不挖开、不停电、不影响复杂环境中电气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诊断接地网断点和腐蚀的新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这对接地网进行检测、诊断和安全性能的评估,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经济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全社会对电力通讯等行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输变电站、加油加气站以及通讯塔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雷安全重要性越来越高,佛山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大地网检测仪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将为佛山市大型地网防雷检测工作掀开新的一页。

图:SD-301D接地装置特性测试系统

第五篇: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与维护

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 也是构成电气保护的重要电器设施。日常巡视和维护是保证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装置状态良好的有力保证,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电气设备的任何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大地( 土壤) 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接地是确保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设备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构成电气保护的重要电器设施。

1 牵引变电所接地的分类

1.1 工作接地

为满足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运行要求,无论电气设备在投运或停运时,必须将该设备的某一点进行接地,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如牵引变电所主变的铁芯接地、电力系统的主变中性点接地, 但是只许一点接地。

1.2 保护接地

为防止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造成电击或电伤。将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称为保护接地。牵引变电所的所有电气设备都应该进行保护接地。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保证人身、设备安全。

1.3 防雷接地

防止牵引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和构筑物免受因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如避雷针,避雷器的接地。避雷针主要保护来自系统外部雷电过电压。它的实际作用就是引雷,把雷电波引入大地。因此,避雷针的接地必须独立,不得与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相连。每一个避雷针都有自己独立的接地系统。若与接地网相连则会造成雷电对电气设备反放电,损坏电气设备或造成人身伤害。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来自系统内部的操作过电压和入侵的雷电波。它必须与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可靠相连,方可起到保护的作用。

1.4 牵引供电回流系统的接地

牵引供电的电流通过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和大地(回流线)回到牵引变压器。回流线除与钢轨可靠连接外,必须与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可靠连接。它是构成馈线保护的基本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回流电流造成牵引变电所地网电位不相等, 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对人身以及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将对保护、测量、信号装置造成影响。并有可能引发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

1.5 牵引变电所低压供电系统的接地

牵引变电所的低压供电系统采用TN-S 供电系统。低压供电系统的配电柜,配电盘必须与接地网可靠连接。所有的配电箱必须与PE 线可靠相连,必要时与接地网相连。距离牵引变电所较近,使用牵引变电所提供的动力电源时,动力配电柜必须做重复接地。因为牵引变电所回流电流造成地网电位不相等,容易产生反击现象。

1.6 牵引变电所监控设备的接地

监控设备若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所有设备与接地网进行可靠连接。若监控设备不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则监控设备必须做独立的接地系统,并不可与牵引变电所的接地网相连。

2 牵引变电所接地的技术要求

牵引变电所的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实施,它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称为垂直接地体。连接电气设备与垂直接地体之间的导线( 或导体) 称接地线或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是采用长度为2.5m,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 的角钢、或厚度不小于4mm 的钢管。直流系统的人工接地体,其厚度不应小于

5m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 倍,并且采用热镀锡、热镀锌的防腐措施。水平接地体是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4mm 的扁钢与垂直接地体焊接。相连为闭合环形,外缘各角要做成弧形。水平接地体的间距一般不宜小于5m,同样采用防腐措施。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宜用焊接。接地线与电力设备的连接可用螺栓联接或焊接。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接地体应埋设在变电所墙外,距离不小于3m,接地网的埋设深度应超过当地冻土层厚度,最小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6m。不同用途和不同电压的电气设备,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体,按等电位联接要求,人工总接地体不宜设在建筑物内,总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各种接地中最小的接地电阻要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其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要分别与人工接地网连接。避雷针宜设独立的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 牵引变电所接地的巡视与维护

牵引变电日常巡视中要要穿绝缘靴、戴安全帽,并不得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接地装置运行中,接地线和接地体会因外力破坏或腐蚀而损伤或断裂,接地电阻也会随土壤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对接地装置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变电所的接地装置一般每年检查。对有腐蚀性土壤的接地装置,应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每3 ~ 5 年对地面下接地体检查。检查地面上和电缆沟內的接地线,接地端子,回流线完整无锈蚀、损伤、断裂及其他异状,保证其与设备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地面上的接地线、接地端子均要涂黑漆,接地端子的螺栓应镀锌。对含有重酸、碱、盐等化学成分的土壤地带应检查地面下500mm以上部位的接地体的腐蚀程度。在土壤电阻率最大时( 一般为雨季前)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电气设备检修后,应检查接地线连接情况,是否牢固可靠。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装置是构成牵引变电所内各种保护的最基本的电器设备,必须加以高度重视。日常巡视和维护是保证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装置状态良好的基本措施,也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谭恩秉.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亚妮.编配电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

[3]王亚妮.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

上一篇:解方程一教学设计下一篇:解放思想干部查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