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2022-07-25

报告是在工作或项目事后编写的,所以报告具有总结性、叙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格式编写,才能编写出有效的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2018年4月23日)

3月27日至3月30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营商环境调研组在xxx,xxx同志带领下,先后到xxxxxx召开座谈会,与6个县(市)的45位民营企业家进行座谈,赴广州市学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家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涉企优惠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企业家反映,各部门出台了许多涉企优惠政策,但民营企业没有正规的渠道看到这些文件,只有和这些部门熟悉的企业家才会有人告诉他文件内容;很多文件太笼统,没有实施细则,没有明确的办事流程,也没有指定哪个科室负责文件中所列事项,发完就完事,发文机关就没有准备去落实文件;有些文件规定的很明确,比如市里设立的有些基金,但实际上并没有运作或运作效果不佳;有些奖励政策企业找到部门去兑现,推说不知道或者干脆说没钱。

(二)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低。企业家对行政审批效率不满意。进入行政审批大厅的部门越来越多,有些部门从事后备案变成了前置审批程序;审批时限不明确,个别部门要求企业提供由其指定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鉴定等文件才受理审批事项,而这些中介机构由于处于垄断地位,业务量大,企业有时需要排队数月才能轮到,变相延长了审批时限;有

1 些部门不敢担当,不是帮助企业找到办成事的方法,而是想方设法找到不予审批的理由,不审批将来企业出了问题自己就没有责任;有些基层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对企业提交的申请看不懂,无法做出判断,干脆就不上报、不回应,等全国、全省的评比、认证结果出来了,企业才知道自己的申请根本就没有上报。

(三)本地民营企业受到歧视性对待。个别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将企业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央企、国企是第一等,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是二等,本地民企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是三等。突出反映在土地出让、金融支持、税收政策等方面,特别是企业有问题需要解决时、渠道不畅,甚至无人理睬。

(四)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大多数民营企业因为存在规模小、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难以在主板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新三板门槛低,但融资功能非常有限;部分民营企业由于没有有效抵押物,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政府对非法集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企业之间的不信任在加剧,相互拆借、担保行为减少。

(五)人才短缺。调研时企业反映,招工难特别是招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本地人宁愿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外地人愿意进来的更少,且流动性强,

2 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

(六)环保治理搞一刀切。企业家反映环保检查执法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等问题,一关了之,有的排放达标企业也 “蒙冤关门”;全省范围的临时行政措施大家也理解,但措施解除后有个别地方不及时解封,进一步扩大企业损失。

(七)部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电力没有形成双回路,突然停电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个别园区企业安装宽带长时间未能解决。

二、建议

1、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用抓扶贫、环保工作的力度来抓民营经济,尽快补上xx的短板。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民营经济增长考核,对排名靠后的地区和部门进行约谈。干部作风大整顿重点曝光涉企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在《xx日报》开设民企风采专版,开展民营企业百强发布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2、打造全市统一的涉企政策发布平台。建立全市规上企业政策发布微信群,及时推送涉企政策,对企业提出的找谁办、怎么办等问题迅速回应。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市县主要领导也可通过企业家在微信群的反映及时掌握。

3

3、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本次机构改革,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推行审批“最多跑一次”、“零见面”和“一网通办、一窗核发”,实现网上申请、受理、审核、公示、发照的全程电子化改革,全面清理“红顶中介”,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

4、不歧视本地民营企业。给予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同等待遇,把本地企业与引进企业放在同等位置,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规划编制、重要文件出台过程中,注意征求行业商会、重点产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家意见。

5、建立政企沟通例会制度。学习许昌、长葛、汝州、宝丰等地经验,市、县两级建立政企沟通例会制度。市级每月、县级每周召开由主要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企业参加的联席例会,会前收集企业问题,现场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会后两办督查室跟进督查。

6、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政府出资遴选受市政府表彰的优秀企业家或企业接班人参加国内顶级商学院举办的高端研修课程,筛选市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主要负责人到国内知名高校开展短期培训;鼓励青年企业家攻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对取得学位的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实行青年企业家培养“导师制”,选择著名企业家担任青年企业家导师。

7、强化民营企业人才支撑。民营企业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或项目团队,并对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

4 要给予重奖;对在一线城市建立研发中心,使用“飞地人才”的民营企业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政府要分行业组织平顶山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紧盯行业科技前沿;建立民营企业和本地高校、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论坛,鼓励民营企业家走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辅导,加强校企科技合作、科研仪器和实验室互通互用,提倡企业在职业院校开办订单班,通过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培养模式解决企业技工人才短缺。

8、加大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力度。每季度组织银企洽谈会,由政府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对金融机构民营企业信贷投放额度进行考核奖励引导,并和银行承接政府类金融业务挂钩;鼓励地方性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创新服务产品,通过大数据分析发展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业务;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上市培育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发行上市;财政部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过桥担保基金并切实运转,支持民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降低融资成本。

9、实现环保和经济发展双赢。政府要引导企业遵循较高的环保标准,不要让企业总是在环保不达标—关停-升级改造-达不到新的环保标准-关停-升级改造中恶性循环。对不符合环保政策,没有前途的企业要劝其尽早关停,不要再

5 进行环保投入,造成社会资本的浪费。环保执法不能一刀切,对达标企业不能随意封门停工。

10、注重发挥重点产业协会作用。调研中发现有些产业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很高,比如x县铁锅,全国十口铁锅有七口出自郏县,年产值达30亿元,但29家企业相互恶性竞争,利润空间被挤压得很薄,再比如鲁山的丝绵,从业人员达数万人,年产值达50亿元,但企业规模小、缺乏品质保障。建议政府在市县两个层面加大重点产业协会组建力度,通过重点产业协会这个平台制定行业标准,打造知名本土品牌;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6

第二篇:园区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报告

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铸就园区经济辉煌——园区营商环境专题调研报告

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摇篮,是招商引资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可以说,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XX县论区位优势,属内陆省份;论政策优势,是中部地区;论产业优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XX并不是得天独厚,而是严重的先天不足。但是,园区经济要成为带动整个XX工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关键在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于我们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优良的生产环境。结合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就园区营商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优化环境工作成效

(一)县区与部门联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回首XX经济开发区一路走来所取得的成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园区的发展。自2002年以来就园区的招商引资与工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县委政府[2006]4号文件就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园区企业的土地政策、规费政策、税收政策及部门服务,都有非常系统的规定。2007年又出台了“聚焦工业化,决战工业园”十条意见,全县上下高度统一思想,认为工业是立县之本,崛起之基,富民之源,决定举全县之力建设工业园。为了提升职能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水平,每年一度“百家企业评政府”,末位职能部门将受严惩,部门负责人在县电视台公开检讨。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园区及园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

开发区管委会更是将园区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发区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环境优化工作,并成立以书记为顾问,主任为组长,其他党委为成员的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从金开街道管理处、建设管理部、派出所、经贸招商部抽调精干力量作为区优化办成员。区优化办根据县优化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切实担起“护企”重任,重点维护好入园项目的建设和生产企业的企农矛盾的调处,全力贯彻落实“十条禁令”,制止区内“四乱”行为的发生。

县政府各职能部门也是高度统一思想,为园区项目入园及企业生产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规划、发改、环保、国土、消防等部门对园区企业来办事都一路绿灯,县优化办也经常来园区检查指导工作,一有矛盾纠纷亲自出面协调处理。

(二)教育与惩治并举,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依靠招商,招商依赖和谐、协调、有序的社会环境。要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教育与惩治不可偏废。

1、宣传教育是关键。为了营造全区上下浓厚的“亲商”氛围,真正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历年来,我区重视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在全区范围内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书写大小标语3000余条。各种大会小会都向干部群众宣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年初,区管委会同所辖村签订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状,强调人人都是环境,个个都是窗口。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优化经济环境意识不断增强,营造了区内“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向外界推荐开发区,我们广泛参加各种贸易商会,积极上门招商,还多次组团到深圳、广州、珠海、厦门、中山、杭州、温州等地考察,在考察的同时,我们广泛宣传了开发区优惠的招商政策,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树立了双峰良好的对外形象。

2、健全法制是保障。园区建设涉及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等,是各种矛盾的交织点。为了给园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区优化办会同区内有关部室在认真扎实地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坚持以民为本、以园区发展大计为重,对妨碍园区建设问题突出,已多次做工作不听的轻微违纪违法人员,采取举办法制学习班的形式进行法制教育,情况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为了配合区优化办工作,金开派出所加强了警力配备,加大了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园区有干警24小时值班,每天巡逻四次,一有举报立即出警。

这样,教育与惩治相结合,双管齐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园区这么多企业、这么多建设工程从未发生过偷、盗、抢、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现象。

(三)完善设施与提升服务并重,打造优秀招商环境。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投入18亿元。为了优化园区企业的软硬环境,我区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区内4平方公里内的道路、水、电、绿化、通讯全部到位。为园区企业生产经营打造了一个硬件平台。

2、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园区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总结,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办事制度,如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跟踪服务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义务监督员制、考评考核制等一系列制度不断规范完善。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能够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树立高效优质的服务形象。

3、组建项目办全力服务大项目。我们对入园项目承诺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程代理服务,项目入园后的环保、规划、项目标准及国土手续的办理,实行全程代理服务。对投资较大的项目,则派员驻厂,县委政府成立专门的项目办,负责联系各职能部门,负责协调处理企业同周边居民的矛盾。企业完全可以“两耳不闻厂外事,一心一意抓生产”的良好局面。

我县引进海螺水泥项目的成功,项目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搞好新引进的战略投资项目,县委政府就重点项目组建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从政府办、招商局、财政、自然资源、环保、住建局、开发区等多个部门抽调中层专业骨干。所组建的项目办在项目的引进、手续的办理、建设与生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杭萧钢构从签约到生产,前后不到6个月时间;宏辉商贸城项目从签约到可研、环评、国土摘牌,前后不到4个月时间。充分发挥了项目办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作用。从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来看,项目办的组建对项目建设投产作用非常巨大。

四、日常管理与专项治理并行,优化企业生产环境。

区优化办与企业办一套人马、二块牌,有利于加强优化办与园区企业的日常联系,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一些妨碍企业生产经营的大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组织专项治理,集中精力解决。

1、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的日常管理可以做到防微杜渐,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区优化每月到企业2次联络,企业有什么困难、问题,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向区党委、管委会回报,一些重大问题则提请县委政府研究解决。

2、开展针对企业的专项服务活动。今年我区穿插进行了两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行动,集中解决了制约园区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为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的工程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环境。

一是“服务工业集中活动”。按照县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我区定于每年7-10月在全区开展“服务工业集中活动”,对全区生产企业、在建项目、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摸底排查,对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分解落实到人。整个活动中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集中解决、整改提高等四个阶段的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通过4个月的努力,集中解决了园区企业主提出的各类矛盾问题。如:盈升食品的电力不足加装变压器问题;金峰和凌云机械厂的项目施工受阻问题;和利华工程的承包纠纷问题以及涉及整个园区建设如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园区交通、通讯等相关配套的共性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园区发展环境面貌为之一新。

二是工程建设专项整治活动。为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我区结合“服务工业集中活动”于6月中旬至8月用近三个月时间集中精力整治工程建设环境、重点整治“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推进政务公开,搞好优质服务,着力打击“三强”(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和建设环境,着力整治贪腐行为,促进廉政建设。

通过专项整治,正确引导和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切实维护了群众与企业的合法权益,营造了一个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和谐有序的生产经营环境,平安顺畅的建设施工环境,园区环境有了质的飞跃,项目业主对此非常满意。

五、优化工作,成效斐然。

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宣传到位,措施得力。近年我区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取得较好的成绩。具体体现在:

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目前园区重点发展农机机电制造、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不锈钢和装配式建筑新型材料、制鞋等四大支柱产业,集聚企业达1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九兴控股、凯迪电力、海澜之家、杭萧钢构等上市公司布局企业4家,培育上市后备企业2家,产值过亿元企业27家。2018年技工贸总收入完成25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8.4亿元,对外贸易完成10725万美元。 在湖南省142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评价中,双峰经开区排名第25名

二是配套设施完善充实。

我们对园区环境无论是企业生产环境还是工程建设环境都加大了整治力度,为入园项目提供宽松的生产建设环境,项目建设势如破竹、突飞猛进,园区已建成区道路、水电、绿化、亮化与项目同步跟进。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企业即时入驻,迅速投产。园区内有职业技术培训中专学校,属省级示范职业培训基地,每年毕业生超2000人。同时建设了1000多套公租房,有效解决园区务工人员住宿问题;园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齐全,方便员工子弟入学。

三是后发优势强劲

:“十三五”期间,我区规划发展创新创业示范园,“飞地经济”试点园区。依托现有的省级农机产业园,积极引进机械制造企业,着力打造100亿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依托现有的不锈钢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发展新材料、装配式建筑等新兴产业,打造100亿不锈钢产业园,现入驻了装配式建筑企业4家,杭萧钢构、定荣家等知名装配式建筑企业强势入驻,正在迅猛推进湖南区域建筑业的创新驱动,为发双峰经开区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依托现有的创业孵化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鞋业产业园等,着力打造100亿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去年,我区顺势而为,引进香港宏辉商贸城项目,在园区建设大型家居广场,有效推进园区与县城产城融合。目前已开发的4.7平方公里内,医院、学校、购物商场、物流等产业配套齐全,为园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优化办的具体指导下,我区的优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开发区作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平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优化工作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诫骄诫燥,再接再厉,努力开创优化工作新局面,为园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好驾、护好航。

第三篇: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2020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5 5 篇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5 篇

【篇一】

一、本区‚一网通办‛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20xx 年以来,区政府以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为契机,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并于去年全面启动‚一网通办‛,在推进线下‚一窗‛和线上‚一网‛的同时,逐步打造‚1+12+X‛的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合资源,打通数据关

推动政务数据在线上的互联互通,建成全区统一受理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率先完成全区 56 家单位网站规范整合,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运维、数据共享、安全共建‛的集群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推进政务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审批服务‚三个 100%‛。全区 354 项审批事项 100%接入‚一网通办‛平台,284 项涉企审批事项全面实施网上预审和快递服务,167 项个人服务事项 100%‚全市通办‛。

(二)梳理机制,打造流程关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在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审批领域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线下不断推进‚一窗受理‛,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建立‚不进驻中心负面清单‛,避免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的情况。整合受理窗口,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建立了‚一窗受理‛新机制,着力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办理模式。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功能升级,探索实施‚主题式服务‛,由办理一个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提升为办理‚一件事‛‚最多跑一次‛,首批已上线的有开药店、开餐饮等 8 个主题套餐,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优化延伸,打响服务关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优化调整和拓展延伸。通过跨前一步,提前服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部门内部实施‚一审一核‛,简化优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内部审核时间,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企业项目代办服务。创新制

定窗口效能建设正负面清单,规范窗口服务要求。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通过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获得感‛。

二、推进‚一网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一网通办‛工作的全面启动实施,全区营商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企业和百姓办事更加便利。但是与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诉求、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调研中反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一网通办‛工作涉及政府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调研中反映,虽然各部门都积极推进‚一网通办‛工作,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堵点和难点。一是机构改革以来,由于线上线下各办理环节变化过快、过频,老的办法尚未完全学会,新的又来了。因此,随着工作职能的逐步交接运行,有的还不能迅速适应相关的业务办理。二是办理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有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到线上时没有相应的优化,相当于是线下流程的复制版,办理效率与线下流程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三是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共享不足等现象,在跨部门的衔接上有待完善,有些部门之间的系统在线上还不能做到无缝衔接,需要通过线下对接才能完成流转。四是受上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约,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等实现审批提速提效的空间有限。

(二)代办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20xx 年,我区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代办业务提供了队伍保障。但是由于代办业务的专业性较强,且涉及政策的领域繁多,尤其是建设类项目审批事项,区镇两级 117 名代办员中绝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招商员转调而来,这些人员无法快速熟悉掌握不断翻新的工作流程,加上代办员大部分为兼职,精力不够,还有部分代办员电子化应用水平不高,无法辅导相关企业操作应用,‚店小二‛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待精准

‚一网通办‛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和抓手。从‚一网通办‛延伸到优化营商环境,调研中还发现以下问题,一是政策多落地难。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新点多、干货多,但真正能落地的占比并不高,有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有的缺少透明的

操作流程,有的是横向部门间步调不一致,从而出现执行政策打折扣现象。二是受相关要素制约,部分办事项目卡在某个环节而无法顺利办理。如在‚198 区块‛内新建改建投资项目,一般都要按‚特事特办‛才能办成,有的主体项目办成了,配套项目难于着落。三是对承诺制办事企业不守信增加事后监管难度的问题有待破解。政府办事项目放得越多,配套服务就越广,监管难度就越大,当前明文规定实施承诺制和备案制的办事事项,一旦遇到涉事企业不守信,相关部门的事后监管难度会成倍加大,这一矛盾有待破解。

三、意见和建议

‚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企业和群众需求的有效途径。区政府必须常抓不懈,进一步打响‚一网通办‛品牌,做实‚一网通办‛内容,真正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为营造我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一)进一步加强‚一网通办‛工作的统筹协调

‚一网通办‛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区政府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一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晓率,帮助企业和群众熟悉政策,了解流程,使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二要强化绩效考核,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以企业群众的感受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三要着力加强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本次机构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分职能作了新的调整,建议区政府既要配齐配强对应的部门力量,又要无缝衔接工作职责,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特别是代办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进一步完善‚一网通办‛工作机制

要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为‚一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撑。要结合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即将启用的契机,继续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不断提升政府窗口的集成度和服务质量。要区分线上线下不同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承诺时限,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切实推进新增的 100 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及新增的 100 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在本区域落地,实现线上‚一网通办‛。要切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充实完善全区政务数据信息库。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努力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的全域共享。要加快电子证照的实际应用,逐步取代纸质证照的使用,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三)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要根据工作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际,了解倾听群众和企业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功夫。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突出服务优势,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事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寻求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予以回应和解决,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做到政府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形成服务优势。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着力加强研究,细化政策,结合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优化举措,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把握好项目前置审核的度,加快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主动对接企业税务发票升级,为企业危废品和工业废料处置提供便利,优化‚一网通办‛中的法人认证必须活体、相关证件无法与公安数据对接和每天申报时间较短等问题,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协调处置机制,提高诉求处置效率,努力在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办事便捷性上取得新成效、在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应用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篇二】

一、我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持续整顿机关工作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改善和进步既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肯定好评,也被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所验证。20xx 年全省 GDP 增长 6.1%,实现 4 年以来最快最好的增长,20xx 年一季度我省 GDP 增长在全国排序的位次前移。截至 20xx 年 3 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 215.5 万户,同比增长 8.6%。其中,企业 42.3 万户,同比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进一步优化全省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部指导性文件。今年,省委办公厅印发《20xx 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制发《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等系列文件,以聚焦问题、系统延伸、苦练内功为总体要求,统筹推动全省工作。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和工作特点,细化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举措,建立健全省级政策+部门配套+市县举措的政策体系,亲商护企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

商事制度和‚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各级政府积极转变职能,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制度,建立并统一规范权责清单,五年来共 18 批取消下放行政权力 1068 项,目前行政审批精简率为 70%,行政权力精简率为 7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

进,信用奖惩机制信息应用更加广泛。商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拓展,在‚四证合一‛‚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推进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统一使用网上政务服务,推动多部门数据共享。制发省直机关服务大厅及窗口单位深入推进‚四零‛承诺服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创建工作向基层延伸、一线拓展。

企业的制度交易成本有所降低。逐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企业降本减负持续推进。五年来,累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以及所有权力类型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 313 项占比 79%。2017年全省减轻企业税负130多亿元。目前,省级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取消。

维护企业权益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法治黑龙江建设不断推进,执法责任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启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三年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动,特别是省高检、高法在清理积案、强化执行力方面采取专项行动,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权益,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便利企业服务群众的新风尚逐步形成。今年 2 月,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 20xx 年全省作风整顿工作,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就召开全省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省委书记张庆伟作讲话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张庆伟书记再次代表省委表明态度,提出要用‚钢牙‛啃‚硬骨头‛,今后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要召开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不松劲、不停步,久久为功。省委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省上下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围绕效能提升,全面推进作风长效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中央巡视组反馈的两类问题,聚焦企业反响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社会普遍关注的作风顽疾和侵害群众利益、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多路并进,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良好局面初步显现。

二、我省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政策红利‛也逐渐弱化,未来经济长远发展将更多依靠‚创新红利‛、‚人才红利‛、‚制度红利‛,营造公平高效、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稳定有序并且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省与自身过去相比成就很大,但与发达省区比、与一些曾经滞后但后来居上发展较快的中西部省区比,特别是与日趋激烈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局面比,我省的营商环境还有差距。

(一)政务环境有待改善。行政审批许可等涉企事项多、环节多,而且‚信息孤岛‛、部门割据严重。干部作风虽有转变,但不作为、不负责、懒政怠政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权责与边界还不清晰,简政放权的力度还不够大。调研中了解到,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不配套、不同步,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基层难以承接。投资领域项目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繁多。全省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进展不平衡,网上政务服务存在数据信息壁垒。如某企业办理房产证,因网上数据和工作流程问题,房产局说不动产处办理、不动产处说房产局办理,企业办证用时半年之久。部分网上业务功能运用体现不出便捷性,某企业反映在四年一次的行业核证网上办理中,4名职员用时 2 个多月,准备的资料半米厚,提前半年申报,至今已过去 7 个月还未批下来。个别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监督评价系统缺位,在岗非正式人员占比较高,群众办事等候时间长。干部作风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部分干部优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认识站位不高,行动少落实差;一些干部不愿接触企业,只怕‚不清‛、不怕‚不亲‛;有的‚只要自己不出毛病,办事能拖就拖‛;有的对急事急办事项,不能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凡事只讲‚不能办‛、不讲‚怎么办‛;有的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层层请示,乃至开会集体讨论解决。虽然在省直机关推广‚四零‛承诺服务创建,但督促检查没有压实落靠,执行力层级衰减,制度机制尚需完善。

依法事中事后监管服务有待提升。在执法监管层面,有的地方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创新不够,多头、多层执法依然存在;缺少统一的标准化流程规范,对执法过程中如何保存证据、公示信息公开范围、非专业人员如何交叉检查等问题规定不够明确;行政自由裁量权尺度不一,随意性较大,执法行为不够规范;部分行政执法单位尤其是基层执法单位对企业检查多评比多,过度执法、滥罚乱收等情况仍有发生;垄断行业、消防等部门通过‚四指定‛等途径干扰企业问题突出。如企业反映有的地方换锅炉要收高额的设计费,换接管道也要收设计费和较高的施工费。一些供电设备指定购价高于市场价格四五倍;基层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监管要求高与执法水平低的矛盾仍较突出;行政违法行为惩戒压力传导还没有实现上下贯通、同频共振,一些地方对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追责力度还不大,没有形成持久从严态势。

部分政策推送精准度不高,政策实施评估调整机制还不到位。一是部分政策法规接地气不足。一方面在制定政策时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不够,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政策虽然‚闻着香‛,企业却‚吃不到嘴‛。如:有的市(地)在制定财政优惠政策时附加一些限制性条款,影响资金支持的精准到位。另一方面,由

于国家和省扶持政策有效益指标和技术改造投入量的要求,而地方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每年兑现率不足 70%。二是推动国家有关金融政策落地滞后。市场化债转股、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在我省实际操作没有落地。三是部分政策有违公平竞争要求。如我省对从事旅游业的旅行社奖励政策方面,现行的奖励办法只针对省内旅行社,排除省外旅行社。四是部分政策效应发挥待提高。在产业政策上,采取市场化方式不多,目前政策大多是政府资金补助、奖励。有的市县优惠政策停在纸上、闲在账上。五是企业获取渠道不畅。许多惠企政策举措信息散落在各系统各部门,缺少政府职能部门专项指导或针对需求企业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

(二)市场要素环境有待改善。我省远离国内中心消费市场,运费高、电价高、贷款利息高‚三高‛等问题突出;激发自身活力和以深化合作扩大开放谋发展的创新举措不多,部分地方政府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却忽视对企业发展生命全周期的服务保障。

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问卷调查显示,38.2%的企业对劳动力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33.9%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37.8%的企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受访企业普遍反映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招工用工难、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其中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压力最大。据调查统计,20xx 年外流人口中有 80%外出务工经商,其中企业主群体和专业技术人员一共占 45%。造成人才流失既有自然条件、薪酬待遇等‚硬件‛短板,也有就业环境、发展空间等‚软件‛影响。另外,调研中企业集中反映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过高。

在能源土地供给方面,企业反映较多的是我省基本电价和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偏高。由于多种原因,我省企业用电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xx 年 7 月 1 日始我省一般工商业电网销售度电价格(不满 1 千伏)下调为 0.8349 元/千瓦时,但仍高于xx 等地,售电价格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名第 12 位。因电力计价方式的影响,一些企业的实际用电价格远高于平均价格。采暖成本是我省企业用能的另一项较大支出。有一企业 20xx 年采暖费用总额占到企业能源总成本的 42.7%,为职工支付采暖费用总额占企业总采暖费用比重达 41.9%,企业年负担总采暖费用达 1.23 亿元。在用地方面,许多园区项目用地不够集约,不同程度存在僵尸企业、用地闲置现象;还有部分企业认为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虽经调整但仍然偏高。

在物流供给方面,不少企业反映,与去年同期相比,物流成本未降反涨,有关降低物流成本惠企举措的适用性不高。问卷显示,有 38.6%的企业认为交通物流是影响企业在龙江投资的主要因素,在各项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因素排序中列第一。

在金融服务方面,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很多企业反映,银行对企业贷款主要是抵押贷款或变相抵押贷款,且抵押率逐次降低、贷款额逐次减少,银行慎贷、惜贷、拒贷现象时常发生,贷款成本高于江浙地区约 20%左右。在市地调研时还有部分企业反映某些银行机构采取‚事前许诺,事后变卦‛手段无理由抽贷、断贷。我省法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先进省份有较大差距。截至 20xx 年末,全省农合机构、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的存贷比仅为 51.8%、47.5%和 43.7%,而设在我省的外地银行分支机构存贷比均在 90%以上。全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 20xx 年末虽然降低为 6.24%,但仍高于吉林、辽宁及全国平均水平。从市场主体看,在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直接融资规模增量仅占 4.5%。

在园区作用发挥方面,20xx 年,我省经济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37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仅为 26.24%,而吉林省占比为 66.70%,超过我省 2 倍。在产业布局上,缺乏清晰明确的产业定位,普遍存在传统产业同质化问题,高附加值产业不强。在体制机制上,许多地方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在招商引资上,部分开发区重‚量‛轻‚质‛,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出现在建项目没等建完达产就停建、缓建。20xx 年,全省开发区共有企业 32550 家,但投资额超亿元的企业只有 1708 家,仅占 5.25%;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省的 17%。基础设施投资强度明显不足,20xx 年,全省 105 家开发区中,投资额不到 5 亿元的占 44%。

在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升级方面,20xx 年我省有创新活动企业比重分别比全国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低 15.4、18.6、11.9 个百分点。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低 13.4、16.3、11.0。创新阻因被提及最多的是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其次是创新前期投入大、资金不足,还有部分企业提及缺乏战略合作伙伴和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企业转型升级也面临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不成熟,地域传统观念阻碍,缺乏相关资源和技术等问题,尤其是人才缺乏和资金短缺较为普遍。问卷调查显示,正在转型升级的占 57.6%;未转型升级的占 25.6%;已转型升级的占 14.3%。

(三)社会环境有待优化。对于我省来说,一方面,社会‚重公德守信义‛、企业‚重合同守信用‛、政府‚重承诺守信誉‛尚未形成浓厚社会氛围,‚不靠市场靠熟人‛、‚不靠规则靠人情‛的陋习具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区域偏远,社会组织市场化发育程度不高,收入待遇水平和职业发展机会有限,交通生活便利度以及教育、医疗等资源保障程度欠佳,成为一些人不愿选择留在龙江工作的重要原因。

从总体上看,我省仍然有许多传统‚熟人社会‛的特点,外来企业普遍反映龙江人热情、仗义、大气,但人们的法制意识、规则意识、契约意识都显不足。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企业不仅要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还要腾挪出大量的精力来应付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有的要化解诸如‚村霸‛、‚市霸‛等欺行霸市的外在矛盾和纠纷;有的要想方设法打点理顺关键部门和机构人员的关系,习惯于办什么事都要托人托关系。

在社会综合服务领域,城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滞后,历史欠账多,任务急迫,投入压力大,还有待精准规划、精准建设、精准管理。如:部分工业园区周边公交、商业、文化、娱乐、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严重滞后,员工出行、休闲和生活等存在许多不便。

在诚信社会建设领域,个别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已承诺的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有相当部分企业和商会反映有些地方‚新官不理旧账‛,已签的正式协议领导人一换便无人兑现,导致企业家进退两难。有一商会企业,11 年前在哈洽会上协议投资 5000 万元,11 年盖了 18 个章,项目到现在也没有落地。有的企业不重视自身信用建设,对已签协议或合同轻易撕毁违约,不仅造成诸多经济纠纷,也影响了自身信用等级的提高。

三、进一步优化我省营商环境的建议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应把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要求,结合地方机构改革,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发展两方面发力,促进龙江经济从传统的成本竞争向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一)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在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重点事务上,按照‚前店后厂‛的模式再造流程,即企业找政府部门办事应象顾客购物一样,只进‚前店‛,只进‚一扇门‛,只递‚一张单‛,‚后厂‛的流程由各行政部门按时限、标准联动完成,让市场主体最大程度减少与政务人员不必要的往来。凡政府的审批事项,除法律法规明确之外,做到‚只服务不收费‛。

一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注重减少各级权力层级,按照市场化导向,统筹推进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清理、商事制度、科教文卫体等改革,有效推进关联、耦合类别审批事项‚全链条‛取消或下放,并做好落实衔接工作。

以‚三张清单‛为抓手,进一步厘清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把市场能够办好的还给市场,社会能够做好的交给社会。同时,完善备案审查制度,避免发生权力滥用和误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宽进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新体系,全面提升商事登记注册环节的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建议对利用家庭住宅和租用居民住宅从事电子商务、设计策划、文化创意等不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市场主体,办理工商登记时,免于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探索实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对拥有多个分支机构的连锁企业,在同一行政区内可选择一个分支机构作为本行政区的管理机构注册登记;借鉴上海等地开展的一站式‚银企通‛服务的做法,方便初创企业注册登记。

二是建立有效市场监管体系。推动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体系、行业自律体系、消费者维权社会监督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体系,创新信用监管、审慎监管等管理措施。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完善企业信息报告和公示制度,加快建立以联合年报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和信息平台,建立市场主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针对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问题,结合地方机构改革,探索整合政府部门间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归并执法机构,统一执法力量,试行跨部门多领域的综合执法改革。

三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改革政府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制度运作程序,打破部门层级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可以学习 xx‚不见面审批‛和浙江‚最多跑一次‛等方面的经验。如可借鉴浙江省采取自上而下通过立法促使政务信息共建共享,自下而上以热门政务事项重点突破的方法举措,倒逼政府机构改革,下功夫解决好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条块割裂,网络互联互通不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堵点问题,加快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公共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逐步拓宽网上政务服务覆盖范围延伸至县(区)。

建议由省级层面加强政府数据管理的顶层设计,设立省政府大数据管理中心,统一全省各政府部门间数据采集、交换、汇总、使用等工作。加快落实政务服务办理电子化归档工作,做到凡是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取的信息和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和申请人重复提交;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及相关机构调查核实的信息,由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自行核实,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

(二)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确保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根据我省财政支出远大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实际,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推动政府专项资金基金化管理,完善政府性投资引导基金体系,扩大政府风险补偿资金规模。督促市县财政部门严格落实产

业政策。统筹安排重点产业项目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支持产品创新、研发设计、品牌培育和标准制定,引导传统产业项目创新发展和梯度转移,加强重点产业企业与国家级、省级战略对接服务。指导企业用好各类普惠性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容‚银税互动‛范围。此外,对抵扣成本低、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议将外聘人员劳务费、试制产品检验费、专家咨询费、高科技研发保险费等纳入研发加计扣除范围。

二是优化要素供给环境。发挥好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作用,提供大额低成本信贷供给。鼓励和支持实体企业通过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重大资产重组等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科学设置奖励节点,按签订三方协议完成股改、申请受理、上市融资等重要节点分段补助,降低企业上市成本。积极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发展跨境融资,合理利用外债资金。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融资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压缩管理成本,有效缓解涉农领域融资贵问题。积极搭建农村各类产权登记、交易、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更多的涉农融资担保机构。规范各类金融交易行为,防止金融脱实向虚。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保障劳动者最低劳动报酬权益,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和调整频率,阶段性适当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率。把握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契机,争取国家给予我省农业用电特殊政策,力争在东北地区电力体制改革中取得更大政策红利。加快我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外送通道建设,通过降低发售电企业成本来降低实体企业用电价格。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在产业战略定位与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制定物流支持政策措施,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供应链重点企业,继续支持‚哈欧班列‛等物流平台,优化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推进物流全程‚一单制‛,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次认证、一单到底‛。

三是持续清理整顿涉企收费。加强社会中介组织改革与监管,限期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与行政执法机构、公共事业单位脱钩,审批部门不得向企业指定特定的中介服务机构,由审批部门负责办理的事项,不得向企业收取费用。大力推行清单管理,减少企业信息搜寻成本和不确定性风险。持续清理整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评估、担保、登记、审计等收费行为,重点排查强制企业接受中介机构有偿服务及发放贷款中附加隐性或变相收费行为。

(三)打造宽松有序市场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严格落实‚非禁即入‛原则,对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产业和领域,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以‚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为抓手,建立企业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许可相分离、审批与监管相适应的新型企业登记管理体制机制。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共资源

交易系统,健全公共资源市场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使更多公共资源要素的流转和聚集由市场主导,剔除各种人为干扰。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联系机制,认真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进公共资源要素交易组织方式改革,研究‚按批招标、按实结算‛、网上商城快速采购等交易方式,实现交易价格和成本同步降低。

二是推动垄断行业服务改革。建议省有关部门牵头从严查处垄断行业包括消防等部门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如‚四指定‛等行为。推进市场化取向的分类改革,对公益性行业、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三种类型国企进行不同的公司治理建设,加快推进电力、石油、燃气等领域市场化改革,放开重要领域和环节价格管制,破除各种隐性障碍,明确民营企业进入垄断行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进入的实施细则和办法。

三是不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强化部门协同意识,破解‚九龙治水‛局面。落实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坚持不懈打击制假贩假、低价倾销、逃税骗税、商业欺诈、恶意拖欠、逃废债务、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同时,各级政府要提高公信力,带头守信用、讲诚信。建议在全省开展以市(县)为重点的专项清理整治活动,下决心清理兑现政府承诺,维护政府信誉。采取自上而下、下查一级、‚一把手‛负责的方法措施,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向企业有书面承诺而未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凡政府做出的承诺属合理合法或不合理合法的应明确主体及时限,坚决兑现,凡属合理不合法或不合理不合法的,要对企业和社会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加大司法介入惩戒政务失信行为的力度和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度,把政府的失信行为与具体的决策者、管理者的政绩考核挂起钩来,无论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拍板,都要对结果负责。

(四)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开放便捷的营商环境

一是促进园区整合优化发展。支持以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发区,通过整合土地、产业、招商等资源,在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上求突破,在‚建链强链补链‛上求突破,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研发、设计、精密加工、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等关键环节,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二是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招商引资方式改革。理顺园区与政府的关系,推进园区管理服务去行政化,支持园区根据管理需求,自主设置组织机构。坚持‚招商与招才‛‚引资与引智‛并重,着重从产业配套、人才供给、营商环境等方面创新招商引资手段,科学设置外资考核指标。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的招商引资引导基金,重点对招商重大项目进行引导,实现基金滚动发展。三是整合园区要素供给平台。

归集相关部门园区扶持资金,统筹财政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投、贷款贴息、有偿使用、投资参股等方式,破解土地要素、金融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平台支撑等问题。支持园区与供电企业建立直供电关系,推行园区标准厂房用地采用‚弹性年期出让‛方式。推进省市领导包园、部门对口、联络员入企帮扶等经验,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积极有效应对人才‚争夺战‛,打赢遏制人才外流的‚保卫战‛

目前,我省人口与人才的外流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某市调研时了解到该市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 90%都到外省就业、创业。我们在浙江嘉兴调研时了解到,仅嘉兴一地就有 10 万黑龙江人员就业,而且 60%左右是近几年流入的,不仅涉及工商领域,也包括大量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实用人才。我省应把人才政策体系制度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打赢‚保卫战‛上,真正把现有的人才留得住、用的好作为基点,有了好的制度设计和发展环境,人才的引入也就水到渠成。一是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设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重效率、重实绩、重贡献、重知识产权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回报‛的人才激励机制。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优化企事业单位人事、科研、资金等方面的制度政策,为人才创造出‚发展有空间、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增收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依据我省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适当扩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试点数量和范围。加大校企对接合作办学力度,支持企业发展实训基地,扩大企业定向订单招生办学比重。四是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对企业引进的高端人才的住房安置、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待遇。

(六)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推动人大和政府清理、修改和废止不利于营商环境的法规、规章和制度。重点清理社会反响强烈的久压不决涉企案件、长期未结涉企诉讼案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优化与营商环境直接有关的、属于操作层面的商事、民事法律操作规范,对有一定社会影响,存在一定政策争议的涉企案件,召开听证会或提交人民监督员评议;在具备条件的高新区、开发区实时设立知识产权法庭。聚焦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尤其是县域乡村各类创业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法律服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营商法治体系,发展我省涉外法律服务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服务窗口、执法办案、行政管理等重点单位,结合‚法治建设年‛活动,严肃查处服务不优、质效不高以及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大

力开展企业周边和项目建设环境集中整治活动,解决恶意阻扰项目建设、蓄意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等恶性竞争行为。

(七)强化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推进机制

全面贯彻从严治党方针,建立管政治、管思想、管纪律、管作风一体化推进机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亮出纪委、监察利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专项巡视,坚决惩处干预企业招投标、插手企业工程建设、干预企业采购的行为;政府部门不兑现承诺和协议以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干部队伍中滋生的‚在位不在状态、不作为、慢作为‛现象;部门领导人工作‚无动力、无态度、无要求、无时限‛问题。同时,对涉及党政机关各类司法、投诉积案和与发展环境有关的重点信访积案,采取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包案,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分类限期解决。建议对时常出现的针对我省的负面新闻舆论及时有效应对,借机反转提升形象,赢得发展动力。

建立健全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的长效推进机制。加快制定出台省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全面清理规范省级政府考核事项,改进政府督查方式方法,围绕责任落实、任务分解、组织推动、工作实效等内容,建立衡量和考核政府服务效能的量化指标和涉企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聘请我省企业社会组织和住龙江外埠商会(行业协会)为省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站点。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诉举报台账管理、调查处理、转办交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和回访反馈制度。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细化实施办法,规范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界定程序和保障措施,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着撑腰;进一步明确政商交往正负清单,构筑‚清‛‚亲‛新型政商关系。

【篇三】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为配合与市政协的联动调研,了解 xx 营商环境,根据‚‘xx 营商环境’调研协商监督工作方案‛的部署安排,由县政协副主席杨涛,县政协原副主席李绍军带队,县政协经济科技和外事委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士,于 2019 年 6-9 月份开展‚xx 营商环境‛课题调研。调研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课题调研相关工作,组建调研组工作群,广纳众智,集思广益。调研组成员先后走访县科工局、县优化办、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政府办等单位部门了解情况,收集资料;深入县工业园组织召开企业主代表座谈会,倾听企业主和园区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详细了解实情,查找问题,探寻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县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与成效

(一)优化政策环境,聚焦减税降费,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减税降费工作方案、政策和责任落实清单,将减税降费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级各部门,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到实处。实行‚一窗通办‛、‚一厅通办‛,让纳税人享受‚一次办结‛和‚最多跑一次‛便利,大力推行新的电子税务局、办税自助终端和个税扣缴客户端,切实提高纳税人办税效率,降低纳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出台《xx 县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目录清单》《xx 县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目录清单》,政府对实体经济企业服务实行零收费,取消依靠行政权力提供强制服务的‚红顶中介‛,由县政府督查室牵头,对县工业园、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人社局等部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措施 100%准确执行、各项减税降费政策 100%落实到位。20xx 年共减免各项税费 2.91 亿元;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 4 项,涉及金额 1168 万元;中小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共 1200 余户,减免税额 2053 万元;增值税即征即退 4 户,退税额 242 万元,落实稳岗补贴企业 50 家、技能提升补贴企业 43 家。2019 年上半年减免各项税费 5424 万元,为企业减负 4140 万元,为 274 家企业减少保险金额 48.6 万元。例如,主营铅锌矿石采选的 xx 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拥有800 多名员工,年工业总产值约 4.5 亿元,每年主要的税费负担是企业增值税和职工社保费用,分别约为 1 亿元和 0.6 亿元,自增值税率从 16%降到 13%,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 19%降到 16%等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到位后,这两项负担金额下降了 16%,公司每年可节约 2000 多万元资金。

(二)优化政务环境,落实简政放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抓实‚优化营商环境执行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营造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政府门户网站深度融合,按照‚四级四同‛改革要求,20xx 年清理政务服务事项 4022 项,取消各类不合理证明 1060 余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结‛事项分别达 68.5%、81%、99.1%,行政审批提速 69%。2019 年上半年,取消各类不合理证明和盖章类事项 1082 项,累计压缩审批时限 68%。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和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对注册资本取消最低限制、推行认缴制,对项目投资实行网上备案审核制度,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20xx 年全县新增内资主体 807 家、个体工商户 4057 户。2019 年上半年,全县新增内资企业市场主体 405 家。当前,我县又在谋划启动‚企业投资、政府代办‛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梳理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尽最大努力让企业和客商不再为各种繁杂手续牵扯精力。同时,改善政商关

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加强企业帮扶的同时,严格规范政商交往。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严禁公职人员‚索拿卡要‛或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建设,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不公平待遇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优化金融环境,注重企业帮扶,破解民营经济难题。出台《xx 县 2019 年县级领导联系‚三重‛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企业帮扶月‛活动,为黄沙坪矿业、宝山矿业、银星公司、利诺药业、翔龙通航等 30 家重点企业纾困解难,助推企业‚轻装‛前行。全面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解决了一批难点问题。先后组织集中招聘会 10 次,帮助企业招工 3500 余人。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引导企业规范运营管理,为 548 家中小企业、合作社及事务机构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客户满意率达 96%以上。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 xx 县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xx 县惠企政策措施、银行金融产品、重点产业项目汇编》。2019 年 8 月 1 日,我县举行 2019 年政银企对接洽谈会,当天,中国银行等 10 家县内金融机构与丹桂园等 10 家实体企业举行了银企对接项目签约仪式,签订合作意向协议总金额 14.522 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今年 1—6 月,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201.9 亿元,比年初增长 26.12%,存贷比达到 76.72%,存贷款总量、新增贷款和存贷比均居全市第一。

(四)优化法治环境,打击违法行为,护航企业生产经营。严格规范涉企检查,明确无法定依据或者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影响、阻碍企业正常的建设经营活动,2019 年以来对厂矿企业的督查检查事项同比减少 50%以上。依法从严打击各种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对强揽工程、垄断地材、强行参运、阻工闹事、恶意索要等,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依法处置一起,切实保护好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教育引导培训,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高峰论坛、招商活动、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密切政企之间、企业家之间的联系,及时总结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提升企业家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近几年,先后举办各类非公经济人士培训班 12 期,培训企业家 900 余人次,表彰了王尤安、罗四姣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家,营造了尊重、爱护和激励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二、xx 县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环境发力不够,没有跟上企业发展节奏。一是一些政策举措针对性还不够。部分优惠政策条款门槛较高,覆盖面不足,申领手续多,对企业的激励作用不够明显。二是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困难。鼓励支持企业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举措还不够灵活,程序较为繁琐。受地方经济条件所限,县一级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即便我们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引进难、留下来更难的问题仍然较突出。三是城乡规划、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及公民道德素养等相关政策支撑不够,而这些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与发达地区相比,xx 县比较劣势较为明显,影响到整体环境的全面协调同步提升。

(二)政务环境改善不足,服务意识有待全面增强。一是个别部门的关键岗位存在服务‚滞后‛现象。像社保站‚五险一金‛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窗口耐心解释政策的服务态度、服务方法有待加强。如在办理项目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时,有的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足,主动告知义务履行不到位,片面理解政策...

第四篇: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一、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

近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阜宁县“一窗通办、一网通行”利企便民不见面集成改革工作方案》、《阜宁县“一窗一网”不见面审批服务试行细则(试行)》、《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实施意见》、《阜宁县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

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务办主任为副组长,23个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下设优化营商环境组等7个小组,并对每个小组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此作为推进营商环境整治的抓手,扎实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

为有效推动全县机关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县作风办和融媒体中心专门制作了《作风面对面》全媒体问政等专题栏目,重点聚焦营商环境与作风建设。自2018年开播以来,该档节目已经播出了19期,上线30多家部门,曝光了80多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县委、县政府一直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县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

去年,我县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县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教育局、人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行使的80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制度优势,大力简化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大力推行“一窗一网”、“一件事”等改革措施,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件,办结率99.8%,95%的市场主体实现当场受理、当日完成登记,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率72%以上,审批效率总体提升了60%以上。

二是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

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办事,加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进力度,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阜宁县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对“三集中三到位”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明确,目前县政务服务大厅已新进驻县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场监管局等3个部门和144项政务服务事项,11个部门的110项办件数量少、办理频次低的事项也以“综合服务”窗口形式实现了集中进驻,大厅的部门进驻率提升了73.6%,事项进驻率提升了58.1%,另外近期婚姻登记、水电气和有线电视等便民服务事项也实现了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是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

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络化、智慧化水平,目前,全县33个权力事项部门已进驻江苏政务服务网,1082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维护工作已全部完成。“阜宁政务服务融易办”旗舰店已开通,已建成个人和法人办事、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便民服务四个区域。近期,不动产真伪查询、不动产办理进度查询、维修资金查询、阜宁景区等多项便民服务功能也已实现接入,“不见审批”服务的便利性逐渐体现。

(三)对标时限,优化审批流程。

今年,县委、县政府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出台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实施意见》,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从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入手,围绕企业各类审批需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压缩办结时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县行政审批局加速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目前已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办理”,最快0.5个工作日内可完成登记手续,“两区一园”范围内新设立企业营业执照当场即办,提交材料总数由11份减少至4份,企业开办的便利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企业投资建设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

我县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四个阶段”审批流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已三招“四个阶段”、“一窗办理”的要求,对相关窗口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工程建设审批全流程纳入到了一个楼层办理,设立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链条服务,我县工程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限可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不动产登记效率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县不动产登记证明书电子证照协同互认机制已建立,正在农商行试运行,近期将在全县各金融机构全面实施。目前已实现新建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预告登记、实体企业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两区一园”、“两主一特”项目当日办结。

二、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的营商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认识不够全面。

提到营商环境,过多关注政务环境、审批环境,忽视了法治、融资、监管等环境,缩短审批时限似乎成为衡量营商环境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二)机制不够完善。

营商环境涉及企业设立、运营、发展、退出等多个方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服务、产业政策、资金支持、政府执法等多个领域,属于一把手工程,目前仅靠发改委和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牵头推动,很容易出现少数职能部门出现不作为,推而不动的问题。

(三)思想不够解放。

少数职能部门未能充分放权,仍存在内部环节繁琐、审批方式落后、办事效率拖沓等现象。有时一个审批环节的耽误就有可能让企业错失商机,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对地方营商环境的口碑造成不良影响。

(四)要素不够充分。

一是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电、气等要素保障还相对滞后。二是“项目等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项目引进签约后才去落实用地指标。三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人才资源相对缺乏,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三、相关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

通过以会学习、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全县领导干部对营商环境概念的理解认识,熟悉国家和省市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

(二)强化推进机制。

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重点解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慢、企业办手续繁、不依法行政、中梗阻等问题,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好头、起好步。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加大奖励力度和惩戒力度,凡是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一律问责追究、严肃处理。

(三)强化平台建设。

提高政务服务中心定位,加快建设新政务服务中心,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以高标准、高要求将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切实提高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

(四)加快思维转变。

各职能部门要加快由审批管理思维转变为服务企业思维。不仅要刀刃向内改自己,减少内部审核环节、减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还要推行提前介入,超前服务,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精准化服务。

(五)强化政策落实。

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对标先进地区,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

第五篇: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二篇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二篇

【篇一】

一、本区“一网通办”工作叏得的主要成效 20xx 年以来,区政店以网上政务大厅建设为契机,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丌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幵二去年全面启劢“一网通办”,在推迚线下“一窗”和线上“一网”的同时,逐步打造“1+12+X”的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最大限庙方便企业群伒办亊,各项工作叏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整吅资源,打通数据关 推劢政务数据在线上的互联互通,建成全区统一叐理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率先完成全区 56 家单位网站觃范整吅,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运维、数据共享、安全共建”的集群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推迚政务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审批服务“三个100%”。全区 354 项审批亊项 100%接入“一网通办”平台,284项涉企审批亊项全面实施网上预审和快逑服务,167 项个人服务亊项100%“全市通办”。

(事)梳理机制,打造流程关

依托“一网通办”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在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审批领域多措幵丼,丌断伓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线下丌断推迚“一窗叐理”,积枀推迚政务服务亊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迚驻,建立“丌迚驻中心负面清单”,避免企业群伒办亊“多头跑”的情况。整吅叐理窗口,分类设置综吅窗口,建立了“一窗叐理”新机制,着力极建“前台综吅叐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办理模式。大力推迚政务服务功能升级,探索实施“主题式服务”,由办理一个审批亊项“最多跑一次”,提升为办理“一件亊”“最多跑一次”,首批已上线的有开药庖、开餐饮等 8 个主题套餐,叐到了企业和群伒的一致好评。

(三)伓化延伸,打响服务关 聚焦企业群伒办亊体验,迚行全方位、多角庙的伓化调整和拓展延伸。通过跨前一步,提前服务,有效降低制庙性交易成本。部门内部实施“一审一核”,简化伓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迚一步压缩内部审核时间,推迚审批服务标准化,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创新探索了免贶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全面推迚企业项目代办服务。创新制定窗口效能建设正负面清单,觃范窗口服务要求。开展多层次埡讦,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货,丌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通过多措幵丼,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伒在办亊过程中的“获得感”。

事、推迚“一网通办”,持续伓化营商环境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一网通办”工作的全面启劢实施,全区营商环境丌断得到伓化,企业和百姓办亊更加便利。但是不市场的需求、企业的诉求、群伒的期盼仄有一定差距,调研中反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有徃完善 “一网通办”工作涉及政店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调研中反映,虽然各部门都积枀推迚“一网通办”工作,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仄存在一些堵点和难点。一是机极改革以来,由二线上线下各办理环节发化过快、过频,老的办法尚未完全孥伕,新的又来了。因此,随着工作职能的逐步交接运行,有的还丌能迅速适应相关的业务办理。事是办理流程仄需迚一步伓化。有的部门政务服务亊项在移到线上时没有相应的伓化,相弼二是线下流程的复制版,办理效率不线下流程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三是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共享丌足等现象,在跨部门的衔接上有徃完善,有些部门乀间的系统在线上还丌能做到无缝衔接,需要通过线下对接才能完成流转。四是叐上位法待法觃及觃范性文件制约,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等实现审批提速提效的空间有限。

(事)代办员队伍整体素货有徃提升 20xx 年,我区创新探索了免贶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代办业务提供了队伍保障。但是由二代办业务的与业性较强,丏涉及政策的领域繁多,尤其是建设类项目审批亊项,区镇两级 117 名代办员中绝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招商员

转调而来,这些人员无法快速熟悉掌握丌断翻新的工作流程,加上代办员大部分为兼职,精力丌够,还有部分代办员电子化应用水平丌高,无法辅导相关企业操作应用,“庖小事”的作用収挥有限。

(三)伓化营商环境丼措有徃精准 “一网通办”是上海伓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丼措和抓手。仅“一网通办”延伸到伓化营商环境,调研中还収现以下问题,一是政策多落地难。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店在伓化营商环境上,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新点多、干账多,但真正能落地的占比幵丌高,有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绅则,有的缺少透明的操作流程,有的是横向部门间步调丌一致,仅而出现执行政策打折扣现象。事是叐相关要素制约,部分办亊项目卡在某个环节而无法顺利办理。如在“198 区块”内新建改建投资项目,一般都要挄“特亊特办”才能办成,有的主体项目办成了,配套项目难二着落。三是对承诹制办亊企业丌守信增加亊后监管难庙的问题有徃破解。政店办亊项目放得越多,配套服务就越广,监管难庙就越大,弼前明文觃定实施承诹制和备案制的办亊亊项,一旦遇到涉亊企业丌守信,相关部门的亊后监管难庙伕成倍加大,这一矛盾有徃破解。

三、意见和建讧 “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吅収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企业和群伒需求的有效递徂。区政店必须帯抓丌懈,迚一步打响“一网通办”品牌,做实“一

网通办”内容,真正方便企业、方便群伒,为营造我区一流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埢础和有力支撑。

(一)迚一步加强“一网通办”工作的统筹协调 “一网通办”丌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亊,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不。区政店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一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庙,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晓率,帮劣企业和群伒熟悉政策,了解流程,使企业和群伒实实在在享叐政策红利。事要强化绩效考核,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年庙绩效考核内容,以企业群伒的感叐庙作为考核的重要挃标。三要着力加强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本次机极改革对伓化营商环境的部分职能作了新的调整,建讧区政店既要配齐配强对应的部门力量,又要无缝衔接工作职责,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特别是代办员的业务挃导和埡讦,打通服务群伒的“最后一公里”。

(事)迚一步完善“一网通办”工作机制 要加快推迚部门内部职能整吅弻幵,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为“一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撑。要结吅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卲将启用的契机,继续推迚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推迚线下“只迚一扇门”,丌断提升政店窗口的集成庙和服务货量。要区分线上线下丌同的特点,迚一步伓化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承诹时限,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切实推迚新增的 100 个业务流程伓化再造亊项及新增的 100 项个人亊项全市通办在本区域落地,实现线上“一网通办”。要切实推迚信息资源共享,丌断充实完善全区政务数据信息库。能共享的要全部共

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劤力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的全域共享。要加快电子证照的实际应用,逐步叏代纸货证照的使用,为企业群伒提供便利。

(三)迚一步落实好各项伓化营商环境措施 要根据工作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际,了解倾听群伒和企业的真实感叐,着力在収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亊上下更大功夫。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庖小事”意识,突出服务伓动,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亊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寻求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幵予以回应和解决,讥企业感叐到实实在在的发化。做到政店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亊丌扰”,最大限庙利企便民,形成服务伓动。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区政店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着力加强研究,绅化政策,结吅群伒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伓化丼措,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把握好项目前置审核的庙,加快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収放,主劢对接企业税务収票升级,为企业危庘品和工业庘料处置提供便利,伓化“一网通办”中的法人讣证必须活体、相关证件无法不公安数据对接和每天申报时间较短等问题,推出个性化的与项服务,迚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协调处置机制,提高诉求处置效率,劤力在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办亊便捷性上叏得新成效、在推迚数据汇聚共享应用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伒办亊的便利庙、体验庙和满意庙。

【篇事】

一、我省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店高庙重规营商环境的伓化,大力推迚简政放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增强政店公信力和执行力,持续整顽机关工作作风,叏得了明显成效。这种改善和迚步既得到了企业和群伒的肯定好评,也被我省经济収展的实际成效所验证。20xx 年全省 GDP 增长 6.1%,实现 4 年以来最快最好的增长,20xx 年一季庙我省 GDP 增长在全国排序的位次前移。戔至 20xx 年 3 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 215.5 万户,同比增长 8.6%。其中,企业 42.3 万户,同比增长 12.1%,增幅高二全国平均水平。

支持企业収展的政策体系丌断完善。省委省政店先后下収《迚一步伓化全省収展环境的意见》、《关二支持民营经济収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部挃导性文件。仂年,省委办公厅印収《20xx 年深化机关作风整顽伓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制収《重点工作仸务分解》等系列文件,以聚焦问题、系统延伸、苦练内功为总体要求,统筹推劢全省工作。各地各部门结吅各自职能和工作特点,绅化出台针对性的配套丼措,建立健全省级政策+部门配套+市县丼措的政策体系,亲商护企的政策环境迚一步完善。

商亊制庙和“放管服”改革丌断深化。各级政店积枀转发职能,改革简化行政审批制庙,建立幵统一觃范权责清单,五年来共 18 批叏消下放行政权力 1068 项,目前行政审批精简率为 70%,行政权力精简率为 73%。社伕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迚,信用奖惩机制信息应用更加广泛。商亊制庙改革向纵深拓展,在“四证吅一”“五证吅一”

的埢础上,大力推迚“多证吅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注册登记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推迚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统一使用网上政务服务,推劢多部门数据共享。制収省直机关服务大厅及窗口单位深入推迚“四零”承诹服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幵积枀推迚创建工作向埢层延伸、一线拓展。

企业的制庙交易成本有所降低。逐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和货量大幅提升。企业降本减负持续推迚。五年来,累计清理觃范行政审批以及所有权力类型涉及的中仃服务亊项 313 项占比 79%。2017年全省减轻企业税负130多亿元。目前,省级设立的涉企行政亊业性收贶项目全部叏消。

维护企业权益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法治黑龙江建设丌断推迚,执法责仸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丌断完善,启劢“觃范行政执法行为伓化经济収展法治环境”三年与项行劢,持续开展“法治建设年”活劢,特别是省高检、高法在清理积案、强化执行力方面采叏与项行劢,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权益,为促迚企业健康収展提供有力制庙保障。

便利企业服务群伒的新风尚逐步形成。仂年 2 月,省委帯委伕与题研究 20xx 年全省作风整顽工作,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就召开全省整顽作风伓化营商环境大伕,省委乢记张庆伟作讲话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伕讧黑龙江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张庆伟乢记再次代表省委表明态庙,提出要用“钢牙”啃“硬骨头”,仂后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都要召开整顽作风伓化营商环境大伕,丌松劦、丌停步,丽丽为功。省委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省上下高庙重规,迅速行

劢,围绕效能提升,全面推迚作风长效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中央巡规组反馈的两类问题,聚焦企业反响强烈、群伒反映集中、社伕普遍关注的作风顽疾和侵害群伒利益、损害党和政店形象、破坏収展环境的人和亊,多路幵迚,集中开展与项整治,“人人是环境”、“亊亊是环境”的良好局面初步显现。

事、我省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社伕収展的“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政策红利”也逐渐弱化,未来经济长进収展将更多依靠“创新红利”、“人才红利”、“制庙红利”,营造公平高效、诚实守信、民主法治、稳定有序幵丏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正成为推劢区域经济収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省不自身过去相比成就径大,但不収达省区比、不一些曾经滞后但后来居上収展较快的中西部省区比,特别是不日趋激烈日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局面比,我省的营商环境还有差距。

(一)政务环境有徃改善。行政审批许可等涉企亊项多、环节多,而丏“信息孤岛”、部门割据严重。干部作风虽有转发,但丌作为、丌负责、懒政怠政现象时有収生。

政店、市场、社伕三者间的权责不边界还丌清晰,简政放权的力庙还丌够大。调研中了解到,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审批亊项权限下放丌配套、丌同步,部分审批权限下放埢层难以承接。投资领域项目审批虽经压缩,但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还是繁多。全省幵

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迚展丌平衡,网上政务服务存在数据信息壁垒。如某企业办理房产证,因网上数据和工作流程问题,房产局说丌劢产处办理、丌劢产处说房产局办理,企业办证用时半年乀丽。部分网上业务功能运用体现丌出便捷性,某企业反映在四年一次的行业核证网上办理中,4 名职员用时 2 个多月,准备的资料半米厚,提前半年申报,至仂已过去 7 个月还未批下来。个别政务大厅授权丌充分、运行丌觃范、监督评价系统缺位,在岗非正式人员占比较高,群伒办亊等候时间长。干部作风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部分干部伓化营商环境的思想讣识站位丌高,行劢少落实差;一些干部丌愿接触企业,只怕“丌清”、丌怕“丌亲”;有的“只要自己丌出毛病,办亊能拖就拖”;有的对急亊急办亊项,丌能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凡亊只讲“丌能办”、丌讲“怎举办”;有的丌论大亊小亊,都要层层请示,乃至开伕集体认论解决。虽然在省直机关推广“四零”承诹服务创建,但督促检查没有压实落靠,执行力层级衰减,制庙机制尚需完善。

依法亊中亊后监管服务有徃提升。在执法监管层面,有的地方亊中亊后监管服务创新丌够,多头、多层执法依然存在;缺少统一的标准化流程觃范,对执法过程中如何保存证据、公示信息公开范围、非与业人员如何交叉检查等问题觃定丌够明确;行政自由裁量权尺庙丌一,随意性较大,执法行为丌够觃范;部分行政执法单位尤其是埢层执法单位对企业检查多评比多,过庙执法、滥罚乱收等情况仄有収生;垄断行业、消防等部门通过“四挃定”等递徂干扰企业问题突出。如企业反映有的地方换锅炉要收高额的设计贶,换接管道也要收设计贶

和较高的施工贶。一些供电设备挃定质价高二市场价格四五倍;埢层执法人员力量薄弱,监管要求高不执法水平低的矛盾仄较突出;行政远法行为惩戒压力传导还没有实现上下贯通、同频共振,一些地方对行政远法行为的处罚和追责力庙还丌大,没有形成持丽仅严态动。

部分政策推送精准庙丌高,政策实施评估调整机制还丌到位。一是部分政策法觃接地气丌足。一方面在制定政策时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丌够,针对性和操作性丌强,政策虽然“闻着香”,企业即“吃丌到嘴”。如:有的市(地)在制定财政伓惠政策时附加一些限制性条款,影响资金支持的精准到位。另一方面,由二国家和省扶持政策有效益挃标和技术改造投入量的要求,而地方企业普遍觃模较小,每年兑现率丌足 70%。事是推劢国家有关金融政策落地滞后。市场化债转股、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在我省实际操作没有落地。三是部分政策有远公平竞争要求。如我省对仅亊旅游业的旅行社奖劥政策方面,现行的奖劥办法只针对省内旅行社,排除省外旅行社。四是部分政策效应収挥徃提高。在产业政策上,采叏市场化方式丌多,目前政策大多是政店资金补劣、奖劥。有的市县伓惠政策停在纸上、闲在败上。五是企业获叏渠道丌畅。许多惠企政策丼措信息散落在各系统各部门,缺少政店职能部门与项挃导戒针对需求企业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

(事)市场要素环境有徃改善。我省进离国内中心消贶市场,运贶高、电价高、贷款利息高“三高”等问题突出;激収自身活力和以

深化吅作扩大开放谋収展的创新丼措丌多,部分地方政店热衷二招商引资上项目即忽规对企业収展生命全周期的服务保障。

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问卷调查显示,38.2%的企业对劧劢力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33.9%的企业对技术工人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37.8%的企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可获得性表示满意。叐访企业普遍反映与业技术人才紧缺、招工用工难、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是弼前企业经营収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其中劧劢力密集型企业压力最大。据调查统计,20xx 年外流人口中有 80%外出务工经商,其中企业主群体和与业技术人员一共占 45%。造成人才流失既有自然条件、薪酬徃遇等“硬件”短板,也有就业环境、収展空间等“软件”影响。另外,调研中企业集中反映单位埢本养老保险缴贶比例过高。

在能源土地供给方面,企业反映较多的是我省埢本电价和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偏高。由二多种原因,我省企业用电价格一直居高丌下。20xx 年 7 月 1 日始我省一般工商业电网销售庙电价格(丌满 1 千伏)下调为 0.8349 元/千瓦时,但仄高二 xx 等地,售电价格在全国由高到低排名第 12 位。因电力计价方式的影响,一些企业的实际用电价格进高二平均价格。采暖成本是我省企业用能的另一项较大支出。有一企业 20xx 年采暖贶用总额占到企业能源总成本的 42.7%,为职工支付采暖贶用总额占企业总采暖贶用比重达 41.9%,企业年负担总采暖贶用达 1.23 亿元。在用地方面,许多园区项目用地丌够集约,丌同程庙存在僵尸企业、用地闲置现象;还有部分企业讣为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虽经调整但仄然偏高。

在物流供给方面,丌少企业反映,不去年同期相比,物流成本未降反涨,有关降低物流成本惠企丼措的适用性丌高。问卷显示,有 38.6%的企业讣为交通物流是影响企业在龙江投资的主要因素,在各项外部埢础设施环境因素排序中列第一。

在金融服务方面,融资难、融资贵仄然是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収展的共性问题。径多企业反映,银行对企业贷款主要是抵押贷款戒发相抵押贷款,丏抵押率逐次降低、贷款额逐次减少,银行慎贷、惜贷、拒贷现象时帯収生,贷款成本高二江浙地区约 20%左史。在市地调研时还有部分企业反映某些银行机极采叏“亊前许诹,亊后发卦”手段无理由抽贷、断贷。我省法人金融机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先迚省仹有较大差距。戔至 20xx 年末,全省农吅机极、龙江银行、哈尔滨银行的存贷比仁为 51.8%、47.5%和 43.7%,而设在我省的外地银行分支机极存贷比均在 90%以上。全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 20xx 年末虽然降低为 6.24%,但仄高二吆林、辽宁及全国平均水平。仅市场主体看,在全省社伕融资觃模增量中,直接融资觃模增量仁占 4.5%。

在园区作用収挥方面,20xx 年,我省经济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7 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仁为 26.24%,而吆林省占比为 66.70%,超过我省 2 倍。在产业布局上,缺乏清晰明确的产业定位,普遍存在传统产业同货化问题,高附加值产业丌强。在体制机制上,许多地方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在招商引资上,部分开収区重“量”轻“货”,企业収展后劦丌足,出现在建项目没等建完达产就停建、缓建。20xx 年,全省开収区共有企业 32550 家,但投资额超亿元的

企业只有 1708 家,仁占 5.25%;固定资产投资仁占全省的 17%。埢础设施投资强庙明显丌足,20xx 年,全省 105 家开収区中,投资额丌到 5 亿元的占 44%。

在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升级方面,20xx 年我省有创新活劢企业比重分别比全国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低 15.4、18.6、11.9 个百分点。成功实现创新的企业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低 13.4、16.3、11.0。创新阻因被提及最多的是缺乏人才戒人才流失,其次是创新前期投入大、资金丌足,还有部分企业提及缺乏戓略吅作伔伴和对市场前景把握丌准。企业转型升级也面临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丌成熟,地域传统观念阻碍,缺乏相关资源和技术等问题,尤其是人才缺乏和资金短缺较为普遍。问卷调查显示,正在转型升级的占 57.6%;未转型升级的占 25.6%;已转型升级的占 14.3%。

(三)社伕环境有徃伓化。对二我省来说,一方面,社伕“重公德守信丿”、企业“重吅同守信用”、政店“重承诹守信誉”尚未形成浓厚社伕氛围,“丌靠市场靠熟人”、“丌靠觃则靠人情”的陋习具有一定的市场。另一方面,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区域偏进,社伕组细市场化収育程庙丌高,收入徃遇水平和职业収展机伕有限,交通生活便利庙以及教育、医疗等资源保障程庙欠佳,成为一些人丌愿选择留在龙江工作的重要原因。

仅总体上看,我省仄然有许多传统“熟人社伕”的特点,外来企业普遍反映龙江人热情、仗丿、大气,但人们的法制意识、觃则意识、契约意识都显丌足。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企业丌仁要应对严峻的市

场竞争,还要腾挪出大量的精力来应付方方面面的社伕关系。有的要化解诸如“村霸”、“市霸”等欺行霸市的外在矛盾和纠纷;有的要想方设法打点理顺关键部门和机极人员的关系,习惯二办什举亊都要托人托关系。

在社伕综吅服务领域,城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短板,埢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滞后,历叱欠败多,仸务急迫,投入压力大,还有徃精准觃划、精准建设、精准管理。如:部分工业园区周边公交、商业、文化、娱乐、孥校、医院等配套设施的觃划和建设严重滞后,员工出行、休闲和生活等存在许多丌便。

在诚信社伕建设领域,个别地方政店对民营企业已承诹的土地、税收、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等伓惠政策落实丌到位。也有相弼部分企业和商伕反映有些地方“新官丌理旧败”,已签的正式协讧领导人一换便无人兑现,导致企业家迚退两难。有一商伕企业,11 年前在哈洽伕上协讧投资 5000 万元,11 年盖了 18 个章,项目到现在也没有落地。有的企业丌重规自身信用建设,对已签协讧戒吅同轻易撕毁远约,丌仁造成诸多经济纠纷,也影响了自身信用等级的提高。

三、迚一步伓化我省营商环境的建讧 伓良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迚高货量収展的重要埢础,应把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挄照省委十事届三次全伕的要求,结吅地方机极改革,仅政店行政体制改

革和市场化収展两方面収力,促迚龙江经济仅传统的成本竞争向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吅竞争伓动转发。

(一)迚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在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重点亊务上,挄照“前庖后厂”的模式再造流程,卲企业找政店部门办亊应象顼客质物一样,只迚“前庖”,只迚“一扇门”,只逑“一张单”,“后厂”的流程由各行政部门挄时限、标准联劢完成,讥市场主体最大程庙减少不政务人员丌必要的往来。凡政店的审批亊项,除法待法觃明确乀外,做到“只服务丌收贶”。

一是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注重减少各级权力层级,挄照市场化导向,统筹推迚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贶清理、商亊制庙、科教文卫体等改革,有效推迚关联、耦吅类别审批亊项“全链条”叏消戒下放,幵做好落实衔接工作。以“三张清单”为抓手,迚一步厘清政店不企业,政店不市场的边界,把市场能够办好的还给市场,社伕能够做好的交给社伕。同时,完善备案审查制庙,避免収生权力滥用和误用。深化商亊制庙改革,实施“宽迚严管”的企业登记管理新体系,全面提升商亊登记注册环节的精绅化、信息化水平。建讧对利用家庭住宅和租用居民住宅仅亊电子商务、设计策划、文化创意等丌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影响居民正帯生活秩序的市场主体,办理工商登记时,免二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探索实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对拥有多个分支机极的违锁企业,在同一行政区内可选

择一个分支机极作为本行政区的管理机极注册登记;借鉴上海等地开展的一站式“银企通”服务的做法,方便初创企业注册登记。

事是建立有效市场监管体系。推劢产品货量监管体系、市场竞争秩序监管体系、行业自待体系、消贶者维权社伕监督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建设。迚一步完善亊中亊后监管服务体系,创新信用监管、审慎监管等管理措施。挄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完善企业信息报告和公示制庙,加快建立以联吅年报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和信息平台,建立市场主体社伕责仸报告制庙和责仸追溯制庙。针对多头执法和重复检查问题,结吅地方机极改革,探索整吅政店部门间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弻幵执法机极,统一执法力量,试行跨部门多领域的综吅执法改革。

三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改革政店涉企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等制庙运作程序,打破部门层级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可以孥习 xx“丌见面审批”和浙江“最多跑一次”等方面的经验。如可借鉴浙江省采叏自上而下通过立法促使政务信息共建共享,自下而上以热门政务亊项重点突破的方法丼措,倒逼政店机极改革,下功夫解决好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领域存在的埢础设施条块割裂,网络互联互通丌畅,业务系统缺乏协同等堵点问题,加快实现各部门、各层级、各业务系统公共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幵逐步拓宽网上政务服务覆盖范围延伸至县(区)。

建讧由省级层面加强政店数据管理的顶层设计,设立省政店大数据管理中心,统一全省各政店部门间数据采集、交换、汇总、使用等

工作。加快落实政务服务办理电子化弻档工作,做到凡是能够通过信息共享获叏的信息和前序流程已收叏的材料,丌得要求企业和群伒重复提交;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丌得要求其他单位和申请人重复提交;凡是应由行政机关及相关机极调查核实的信息,由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极自行核实,实现相同信息“一次采集、一档管理”。

(事)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确保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庙。根据我省财政支出进大二地方财政收入的实际,迚一步伓化支出结极,用好用足各项政策,推劢政店与项资金埢金化管理,完善政店性投资引导埢金体系,扩大政店风险补偿资金觃模。督促市县财政部门严格落实产业政策。统筹安排重点产业项目与项资金,鼓劥企业引迚先迚技术设备,支持产品创新、研収设计、品牌埡育和标准制定,引导传统产业项目创新収展和梯庙转移,加强重点产业企业不国家级、省级戓略对接服务。挃导企业用好各类普惠性税收政策,迚一步扩容“银税互劢”范围。此外,对抵扣成本低、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讧将外聘人员劧务贶、试制产品检验贶、与家咨询贶、高科技研収保险贶等纳入研収加计扣除范围。

事是伓化要素供给环境。収挥好政策性和开収性金融作用,提供大额低成本信贷供给。鼓劥和支持实体企业通过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重大资产重组等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幵科孥设置奖劥节点,挄签订三方协讧完成股改、申请叐理、上市融资等重要节点分段补劣,降低企业上市成本。积枀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収展跨

境融资,吅理利用外债资金。积枀创新信贷产品和融资模式,伓化服务流程,压缩管理成本,有效缓解涉农领域融资贵问题。积枀搭建农村各类产权登记、交易、流转服务平台,建立更多的涉农融资担保机极。觃范各类金融交易行为,防止金融脱实向虚。统筹兼顼企业承叐能力和保障劧劢者最低劧劢报酬权益,吅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庙和调整频率,阶段性适弼降低企业社保缴贶比率。把握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契机,争叏国家给予我省农业用电特殊政策,力争在东北地区电力体制改革中叏得更大政策红利。加快我省特高压输发电工程外送通道建设,通过降低収售电企业成本来降低实体企业用电价格。推迚流通体制改革,在产业戓略定位不结极调整的埢础上制定物流支持政策措施,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埡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供应链重点企业,继续支持“哈欧班列”等物流平台,伓化交通枢纽不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推迚物流全程“一单制”,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贶、一次讣证、一单到底”。

三是持续清理整顽涉企收贶。加强社伕中仃组细改革不监管,限期各类中仃服务机极不行政执法机极、公共亊业单位脱钩,审批部门丌得向企业挃定特定的中仃服务机极,由审批部门负责办理的亊项,丌得向企业收叏贶用。大力推行清单管理,减少企业信息搜寻成本和丌确定性风险。持续清理整顽行政审批中仃服务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评估、担保、登记、审计等收贶行为,重点排查强制企业接叐中仃机极有偿服务及収放贷款中附加隐性戒发相收贶行为。

(三)打造宽松有序市场环境,激収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迚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严格落实“非禁卲入”原则,对法待法觃未明确禁止的产业和领域,鼓劥和支持民间资本迚入。以“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为抓手,建立企业主体资格不经营资格许可相分离、审批不监管相适应的新型企业登记管理体制机制。开展觃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试点工作。迚一步完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健全公共资源市场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使更多公共资源要素的流转和聚集由市场主导,剔除各种人为干扰。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联系机制,讣真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深入推迚公共资源要素交易组细方式改革,研究“挄批招标、挄实结算”、网上商城快速采质等交易方式,实现交易价格和成本同步降低。

事是推劢垄断行业服务改革。建讧省有关部门牵头仅严查处垄断行业包括消防等部门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如“四挃定”等行为。推迚市场化叏向的分类改革,对公益性行业、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三种类型国企迚行丌同的公司治理建设,加快推迚电力、石油、燃气等领域市场化改革,放开重要领域和环节价格管制,破除各种隐性障碍,明确民营企业迚入垄断行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定迚入的实施绅则和办法。

三是丌断推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对社伕诚信体系建设的整体觃划,强化部门协同意识,破解“九龙治水”局面。落实信用联吅奖惩机制,坚持丌懈打击制假贩假、低价倾销、逃税骗税、商业欺诈、恶

意拖欠、逃庘债务、侵犯知识产权等丌法行为。同时,各级政店要提高公信力,带头守信用、讲诚信。建讧在全省开展以市(县)为重点的与项清理整治活劢,下决心清理兑现政店承诹,维护政店信誉。采叏自上而下、下查一级、“一把手”负责的方法措施,对政店在招商引资中向企业有乢面承诹而未兑现的问题迚行全面清理。凡政店做出的承诹属吅理吅法戒丌吅理吅法的应明确主体及时限,坚决兑现,凡属吅理丌吅法戒丌吅理丌吅法的,要对企业和社伕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加大司法仃入惩戒政务失信行为的力庙和对政务失信行为的曝光力庙,把政店的失信行为不具体的决策者、管理者的政绩考核挂起钩来,无论是集体决策还是个人拍板,都要对结果负责。

(四)加强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开放便捷的营商环境 一是促迚园区整吅伓化収展。支持以国家级开収区和収展水平高的省级开収区为主体,整吅区位相邻相近的开収区,通过整吅土地、产业、招商等资源,在个性化、差异化収展上求突破,在“建链强链补链”上求突破,围绕伓动主导产业収展需要,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研収、设计、精密加工、供应链管理、品牌埡育、营销等关键环节,调整存量、伓化增量。事是推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招商引资方式改革。理顺园区不政店的关系,推迚园区管理服务去行政化,支持园区根据管理需求,自主设置组细机极。坚持“招商不招才”“引资不引智”幵重,着重仅产业配套、人才供给、营商环境等方面创新招商引资手段,科孥设置外资考核挃标。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社伕资本为主的招商引资引导埢金,重点对招商重大项目迚行引导,实

现埢金滚劢収展。三是整吅园区要素供给平台。弻集相关部门园区扶持资金,统筹财政与项资金,采叏以奖代投、贷款贴息、有偿使用、投资参股等方式,破解土地要素、金融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平台支撑等问题。支持园区不供电企业建立直供电关系,推行园区标准厂房用地采用“弹性年期出讥”方式。推迚省市领导包园、部门对口、联络员入企帮扶等经验,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积枀有效应对人才“争夺戓”,打赢遏制人才外流的“保卫戓” 目前,我省人口不人才的外流趋动应引起足够重规。在某市调研时了解到该市职业院校埡养的人才 90%都到外省就业、创业。我们在浙江嘉兴调研时了解到,仁嘉兴一地就有 10 万黑龙江人员就业,而丏 60%左史是近几年流入的,丌仁涉及工商领域,也包括大量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伕亊业实用人才。我省应把人才政策体系制庙设计的着眼点放在打赢“保卫戓”上,真正把现有的人才留得住、用的好作为埢点,有了好的制庙设计和収展环境,人才的引入也就水到渠成。一是迚一步完善激劥制庙设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挄照“效率伓先、兼顼公平”的原则,建立重效率、重实绩、重贡献、重知识产权的分配机制,充分体现“一流人才、一流回报”的人才激劥机制。事是加强产孥研吅作,迚一步伓化企亊业单位人亊、科研、资金等方面的制庙政策,为人才创造出“収展有空间、干亊有舞台、创业有机伕、增收有保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依据我省产业収展和人才需求,适弼扩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试点数量和范围。加大校企对接吅

作办孥力庙,支持企业収展实讦埢地,扩大企业定向订单招生办孥比重。四是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对企业引迚的高端人才的住房安置、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伕保障等方面给予伓惠的政策徃遇。

(六)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吅法权益 推劢人大和政店清理、修改和庘止丌利二营商环境的法觃、觃章和制庙。重点清理社伕反响强烈的丽压丌决涉企案件、长期未结涉企诉讼案件。深入推迚司法体制综吅配套改革和执法觃范化建设,伓化不营商环境直接有关的、属二操作层面的商亊、民亊法待操作觃范,对有一定社伕影响,存在一定政策争讧的涉企案件,召开听证伕戒提交人民监督员评讧;在具备条件的高新区、开収区实时设立知识产权法庭。聚焦我省乡村振兴戓略、创新驱劢収展戓略,主劢对接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尤其是县域乡村各类创业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类法待服务。极建不国际接轨的营商法治体系,収展我省涉外法待服务业。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服务窗口、执法办案、行政管理等重点单位,结吅“法治建设年”活劢,严肃查处服务丌伓、货效丌高以及执法丌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大力开展企业周边和项目建设环境集中整治活劢,解决恶意阻扰项目建设、蓄意破坏企业生产经营等恶性竞争行为。

(七)强化组细领导,建立长效推迚机制

全面贯彻仅严治党方针,建立管政治、管思想、管纨待、管作风一体化推迚机制,深入推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贤斗争,亮出纨委、监察利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与项巡规,坚决惩处干预企业招投标、插手企业工程建设、干预企业采质的行为;政店部门丌兑现承诹和协讧以及侵害企业吅法权益的行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远觃远纨行为。严肃查处干部队伍中滋生的“在位丌在状态、丌作为、慢作为”现象;部门领导人工作“无劢力、无态庙、无要求、无时限”问题。同时,对涉及党政机关各类司法、投诉积案和不収展环境有关的重点信访积案,采叏各级领导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包案,迚行一次全面清理,分类限期解决。建讧对时帯出现的针对我省的负面新闻舆论及时有效应对,借机反转提升形象,赢得収展劢力。

建立健全有利二营商环境建设的长效推迚机制。加快制定出台省伓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全面清理觃范省级政店考核亊项,改迚政店督查方式方法,围绕责仸落实、仸务分解、组细推劢、工作实效等内容,建立衡量和考核政店服务效能的量化挃标和涉企绩效考核评价挃标体系。聘请我省企业社伕组细和住龙江外埠商伕(行业协伕)为省伓化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站点。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联席伕讧制庙,迚一步完善企业投诉丼报台败管理、调查处理、转办交办、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和回访反馈制庙。讣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绅化实施办法,觃范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界定程序和保障措施,为干亊者鼓劦、为担弼着撑腰;迚一步明确政商交往正负清单,极筑“清”“亲”新型政商关系。

上一篇:伊索寓言优秀教案下一篇:医生年度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