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教师素质、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杠杆,要使职称评审制度这条杠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从宏观上引入顶层设计理念,为评审条件的修订做出科学的规划,以师资质量提升作为出发点来设定评审条件,将职称评审纳入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将评审体系和动态考核体系形成衔接,建立更具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并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

第一篇:室内设计师职称论文

注册会计师VS会计职称,谁更有含金量

会计人的一生就是各种学习、考证的一生,这样说毫不夸张!从入门的會计从业资格证书,到职场增值的初、中、高级职称证书,再到注册会计师、管理会计师等证书,可谓忙碌着也快乐着。对于会计职场人而言,各种证书含金量各不同,考试难度也差别很大,那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证书呢?通过对注会和会计职称以下方面的罗列对比,或许能让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考试难度系数

如果把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标注为:★★★★★

那么中级会计职称相对于注会的难度为:★★★

主考机构

中级会计职称:国家财政部、国家人社部。

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职称:连续两年通过《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三个科目的考试。

注册会计师:连续5个年度内通过七个科目的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科目:《经济法》、《税法》、《审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报名条件

中级会计职称: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注册会计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适合人群

中级会计职称:想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财务岗位的会计人和持有会计从业证书想要升职加薪的会计人。

注册会计师:想在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业财务部门工作的高级会计人才。

考试费用

中级会计职称:各地区标准不一。

注册会计师:各地区收费标准不一,具体按照考生所在地财政局规定。

证书作用

国企和事业单位较重视职称证书,而且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和收入相关联。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企业相关职称评定的依据。

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合格后,具有2年以上从事独立审计业务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可申请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有权签署审计报告。

备考复习难度

中级会计职称:两年考三科,相较于注会难度比较小。备考先从中级会计实务开始,学起来比较轻松,主要是看书加听课。

注册会计师:5年过7门,难度大,备考战线比较长,考生容易疲劳,学习没有动力。注会考试需要大家提炼考点,抓住重点,不放过细节。

拿证后可从事工作

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经理、财务助理、会计主管等职位。

注册会计师:财务主管等职位,从事审计、统计、经济等专业工作。

总结

通过对比发现,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含金量比较高,但是备考的周期比较长;中级会计职称含金量没有注会高,但是难度比较小,短期可拿证。不管证书含金量如何,关键在于大家的选择。只有将职业规划好了,才能找准考证的方向。

作者:仁和

第二篇:基于师资质量提升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顶层设计研究

摘 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教师素质、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杠杆,要使职称评审制度这条杠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必须从宏观上引入顶层设计理念,为评审条件的修订做出科学的规划,以师资质量提升作为出发点来设定评审条件,将职称评审纳入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将评审体系和动态考核体系形成衔接,建立更具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并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

关键词:师资;职称评审;顶层设计;质量;考核;体系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教师素质、能力发展与提升的杠杆,这条杠杆的存在,使得高校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向其中的各项条件靠拢,科学的评审条件,将有力促进高校师资水平的提高。但如果不能充分考虑高校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设定评审条件,则非但不能促进高校师资质量的提升,反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国内现行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各省、市在条款上虽不尽相同,但总体上模式相同、内容相近[1],要使职称评审制度这条杠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微观上小修小补显然不够,必须从宏观上,引入顶层设计理念,为评审条件的修订做出科学的规划,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逐步完善纳入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化管理体系。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设定,

应以师资质量提升为出发点

一种制度存在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出发点,如果出发点本身存在不妥当的地方,那么由本及末,也将对制度的合理性产生影响。高校教师群体所具有的高级知识分子特性,决定了职称对其并不仅仅意味着薪酬待遇问题,而更多地和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息息相关。如何利用这种对荣誉、成就的渴望,将其转化为教育工作的动力,并源源不绝地提供动力,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2]师资质量的提升比之群体数量的增加,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为有利,因此,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应当以师资质量提升作为出发点,并基于这一点去设定评审条件。以此来审视,当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显然并不十分合理。

(一)不同层次高校对师资质量的不同需求应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区别化呈现

高校本身存在不同类别,普通本科高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对师资质量的需求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最突出地表现为是更重视教学还是更重视科研;是更重视道德引导还是更重视知识传输;是更重视讲授传达还是更重视动手实操。很显然,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区分度并不明显。[3]以安徽省为例,2009年制定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虽将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分别行文,但在基本条件的设定上完全相同,在具体任职条件的设定上,也只是在学历和资历条件、教学科研业绩方面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酌量降低标准,而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即使在考虑到这种区别的内容中,其呈现方式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以副教授资格条件为例,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提出了专业实践工作要求,契合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强调应用、讲究实践的特点,但具体内容仅仅用类似于“通过兼职、交流、挂职等形式,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锻炼累计6个月以上”这种粗略的表述,止于表面,流于数字,很难科学地反映一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实践工作业绩。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高职高专院校仅仅是比普通本科院校低一层次的院校,培养的是同一类型的教师,仅仅在教师个人业务水平上存在差异,这完全可以在同一份文件中添加少量条款表述清楚,而根本无需分别行文。

探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发现其根本在于未将师资质量提升作为设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出发点。不理顺各种类型的高校对师资质量的实际需求,也就很难提出科学的促进师资提升的指标,因此在设定评审条件时,不能把握师资质量提升的科学规律,无法对培养造就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提供应用的助力。

(二)教书育人与教研、科研的同等地位应在职称评审条件中得到公正的反映

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特征虽得到公认,但在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中对教书育人质量的评定仍习惯性地被忽略。

其一是教书。教学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不管在什么类型的高校中,传道授业解惑永远是教师的第一职能。但现有的职称评审条件,对教学部分的要求过于宽泛、简单,以至于基本每一个学历、资历符合的高校教师,都能非常轻易地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条款。这主要是因为教育教学方面的条件,日常化的表述过多,多为对课时、课程数量等方面的简单规定和难以考量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抽象表述,以至于在评审时,教学方面往往无可比性,千人一面,无法起到促进师资质量提升的杠杆作用。

其二是育人。《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引导,师德的辐射示范作用,在当前的职称评审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在评审的过程中,所谓“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貌似将师德师风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但难以掩饰的是,现行评审条件对优秀的师德师风、良好的育人模范缺乏足够的鼓励。[4]缺少了指挥棒的引导,很容易造成高校教师在为晋升职称努力时对育人工作的选择性忽视。

反观教研、科研业绩条件,往往是决定一名高校教师能否符合晋升职称的关键。缺少一个主持或参与的项目、缺少一篇二类的论文,缺少一个省级以上的教学成果奖往往成为限制一名教师符合参评条件的瓶颈,甚至,某一个参与的教科研项目,仅仅因为排名第三还是排名第四,就能决定一个参评人员最终是否顺利达标。毫无疑问,在对教研、科研业绩条款的制定上,当前的职称评审条件已经相当成功地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无数的高校教师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竭尽全力向其靠拢。[5]这种指挥棒的作用甚至已经超出了正常的限度,形成了职称评定中“唯教科研”论的病态趋势。且不论广大的高校教师多写一篇高档次的论文、多完成一个高级别的教科研项目,其科研水平是否就能大幅度地提升,仅仅是因为对教学、科研业绩的疯狂膜拜而造成的对教学本职工作的忽视、漠视,就值得深思。教师,归根结底不是研究员,教研、科研工作只能锦上添花,而绝不应该取代教学这一基本职能。

因此,要真正将师资质量提升作为设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条件的出发点,必须提高教书育人工作在整个评定体系中的权重,围绕其制定直观性强、可量化、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以改变“唯教科研”论的弊端。这一问题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在部分省份职称评审的文件中已有相关表述,如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2年度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浙教办高科〔2012〕84号)中提出要“完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和育人成果等效评价机制”,但如何等效评价,缺少具体的表述。当前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仍停留在政策引导的表层,由于改革必然遇到巨大的阻力,因此推进的前景并不乐观。[6]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修订,

应引入顶层设计理念

在确立以师资质量提升为出发点后,当前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的修订应彻底告别缝缝补补的模式,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引入顶层设计理念,建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前端控制,将真正有利于打造一个科学、健康、持续的评价体系。而所谓前端控制,就是在制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之前,将职称评审和教师的培养、稳定和激励结合起来,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孤立地设立条款,而充分考虑每一个条款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使评审过程和结果更加科学化。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应和动态考核体系形成衔接

当前的职称评审,像是一道道门槛,迈过一道,又是下一道,让高校教师在迈过下一道门槛前,不敢轻易放松。但是一旦迈过最后一道门槛,成功晋升为“教授”,许多高校教师便丧失了前进的动力;另一些无望迈过“教授”门槛的教师,也往往在迈过“副教授”、“讲师”等门槛后止步不前,得过且过。职称评定就像一场重要的考试,考完了,书就可以扔掉了,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虽然现行的薪酬激励体制,每一个职称等级又具体地划分为若干档,如果满足任职条款,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薪酬,但这种细微的待遇上的差距很难真正起到激励效果。[7]以安徽省为例,教授职称的岗位工资共分四等,最低的四级为1420元,三级为1630元,相差不过200余元,缺乏吸引力,而稍高的二级、一级虽有较大增幅,分别达到1900元、2800元,但其条件苛刻,基本难以实现,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乃至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只能选择性放弃。因此,薪酬的激励很难作为维持在一定职称等级上的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8]

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在政策的制定上,不能将职称评定孤立起来,而应当使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和动态考核体系形成有机衔接。职称评审通过不应该成为最终的结果,恰恰是维持这一职称的开始,在职称的维持这一问题上,只有大胆地实行“能上能下”,才能真正实现考核体系的作用。否则,“能上不能下”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人的惰性问题。动态的考核体系,在指标上应当和职称评审体系的指标紧密衔接,树立职称“晋升容易维持难”的导向,提高职称保有、维持的难度。在高等学校实行定编定岗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机制能将死水盘活,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的竞争机制,从而真正实现提升师资质量的目标。职称评审和考核两个体系一旦形成良好的链接,对于稳定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保持群体的竞争活力、减少因机制僵化而带来的争议和矛盾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应建立更具操作性的指标体系

当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各项指标,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指标,另一类是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描述、统计、评价、比较,比如教学课时的总量、担任课程的门数、任职时间、论文篇数、项目等级、项目排名等,这既让高校教师在准备材料时做到清楚明白、有的放矢,也使相关管理部门统计、比较的准确性大大提升,更为评审时获得相对公正的评定结果提供了方便。[9]而主观指标则无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去衡量,更多地是一种价值判断,需要人为的因素去判定,这既给参评教师制造了难题,让他们对这些指标不明,所以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也给评审带来了难度,如果不予深究,这些条件很容易流于形式,成为人人皆可达到的“送分项”,而如果要仔细评定,则缺乏有参照价值的评审标准,只能凭借评审人的主观认知、经验去判定优劣等次、合格与否。以江西省为例,《江西省专业技术资格条件(2011年修订版)》(赣人社发〔2011〕47号),在对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进行规定时,将教师职业道德评估列为条件,而对于职业道德如何进行评估,却没有给以明确的表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评估程序的合理性、结果的公正性都值得怀疑。类似于这样的主观指标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是否该存在,或者是否该换一种更明确的形式存在,值得反思。客观指标的有利之处显而易见,在职称评审中,应提高客观指标所占比重,减少主观指标的比重,以客观指标作为主要的因素;同时,对于无法衡量的主观指标,应予以删改,使其逐步退出职称评审指标的行列,以此来完善职称评审的指标体系。建立更具操作性的指标体系,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称评审中的争议因素,简化职称评审的流程,并一定程度上保证职称评审的公正性。

(三)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应当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

当前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体系化不足,虽然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在现实中,却被弱化为一纸文件;在操作中,被机械地理解为一个个条款的简单累加,这是典型的缺乏顶层设计的做法。

要提升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系统性,必须为其建立完整的配套机制。特别是在条款较为空洞、薄弱的针对教学、育人工作方面,应当围绕评审条件,制定一系列帮助实现这些条件的制度。职称评审的条件对高校教师起引导作用,而配套机制则为高校教师达到这些条件提供可能性。以争议性最强的论文为例,不应当仅仅机械地将发表几篇论文、何种级别的论文列为职称评定的条件,而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科研业务能力不管不问,这正是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滋生的温床,教师们为了完成论文的指标,不考虑钻研教科研业务,而拼命从抄袭剽窃、花钱雇枪手、托关系走后门等歪门邪道上考虑。虽然当前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惩戒越来越趋于规范,但从源头上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合理地加以引导,对高校教师如何通过自身努力符合职称评定的条件给以制度化的帮助。高校教师的公共服务功能也被中国职称评审制定习惯性漠视,在政策上缺乏倾斜,使得职称评审和社会服务脱节,在此评价体系中产生的高级职称缺乏社会影响力,难以和高校承载的社会服务功能相匹配。[10]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它应当贯穿在整个教师发展、提高的进程中,而不应被割裂地理解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要将职称评审纳入系统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中,必须建立顶层设计理念,站在更高的视野,将职称评定视为师资质量提升工作的一个环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霁.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程序的弊端及完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32-134.

[2]王胜今.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人事管理制度[J].现代教育科学,2006(4):57-59.

[3]郭国红.试谈高校职称评审与职务聘任[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6-108.

[4]陈兴浓,李经兰.年龄、学历、职称对高校教师学术成果影响的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1):37-39.

[5]陈文滨.高校职称评审中关于论文规定的几点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4-96.

[6]陈鼎杰.职称论文规定的反思与改革[J].社会探索,2007(3):91-94.

[7]叶芬梅.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56.

[8]周治金,等.高校教师工作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111-115.

[9]解飞厚.科学计量与专家评审——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3):69-73.

[10]易金生.美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及启示[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3-325.

(责任编辑 杨克玉)

Study of the Top-level Design for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on College Teacher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ers’ Competence

ZHENG Xiao-mi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s,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China)

作者:郑晓明

第三篇:基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角下的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

【摘要】在进行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职业需求,在总体上就课程进行整体的把握,明确课程的重难点工作,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课程和岗位、课程和证书的对接等工作,从教学、考核等角度进行融合学习。

【关键词】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职经济法

在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中,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培养具备初级专业技术的人才为目的,《经济法基础》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因为其是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有必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角进行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具体而言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经济法基础》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课程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课岗对接、课证融合;信息化教学等方面展开对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角下的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展开论述。另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计职称考试的制度及方法发生了很大變化,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程分析

(一)课程分析

《经济法》课程是会计学科专业基础课。既懂经济又懂法律,能解决具体法律问题,是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近年,由于工业和工作所需技能的变化,职业教育尤其是专业培训学院的专业课程正在逐渐受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课业选择的支持。随着我国相关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现在会计等应用专业的课程选择人数正在增加。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吸引了学校的初中毕业生,而且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与此同时,有必要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需求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相关专业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进行重大改革。在当前情况下,人力资本所占得比重不断增加,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公司为了节约利润而减少内部培训项目提供资金,并希望能够直接吸引具备基础职业能力的人在公司内部开展工作。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

具体而言,在进行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知识目标,尤其是在中职经济法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在经济生活中不同主体的生活,比如关于公司等法人主体的成立条件、解散条件等,对于合同设立过程中的具体程序,不同合同内容的相关的法律效力。尤其应当注意经济法的内容必然会涉及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法相关内容,有必要研究相关试题内容和程序,以更好地应对经济生活。第二,应当建立帮助学生成长的能力目标。中职的学生在走向毕业岗位之后很大程度上需要走进相关的工作单位承担具体工作,因此有必要注重实际能力的不断完善,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从而能够用法律的手段和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

二、注重课程与实际的结合

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通过使用适当的方法改变学习者。为了带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改变,教育者使用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最适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主要在适合的情况下才有效学习者的需求,因为每个学习者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解释和回答问题。因此,教学方法与学生的需要和偏好的达到在学习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业正常进行。为了促进知识传播的过程,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用最适合教学目标的结果。注重课程与实际的结合就是要将课程的设计和将来的工作岗位相联系,将课程的设计与证书的学习内容相联系,就是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角下的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的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课岗对接

由于长期以来中职财经类专业基础课过于强调理论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生普遍以接受式学习为主,主动探究问题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加之现行经济法学教育方式,理论色彩浓厚,虚拟案例多,且已有结论,学生应用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因此,必须认识到中职学生最终目标是进入工作场所,有必要针对性的岗位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课岗对接,重要的是要以基本的岗位要求为基础进行课程的设计、

(二)课证融合

课证融合是在经济法课程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重要的方式之一,要实现课证融合首先要看到证书对于中职学生的重要意义,但并不是只有经过证书的证明才能保证中职的学生能够进入相关工作单位,在通过资格证书之后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课证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在资格证书的教学基础之上进行实际项目的教学。

学生的学习是教育研究的主题,课证融合也需要进行对教与学的研究,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去检验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程度。教学是一个过程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改变,以达到特定的效果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熟悉相关的课程内容和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掌握程度。在课证融合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广泛采用更加灵活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来加强主动学习。不能因为是课证融合,就仅仅以证书中规定的指示标准为限度,而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兴趣、分析研究、批判性思维和享受的方法。用这种没有集中教学的教学流程方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更快地实现从老师到学生的知识转化,激发学生的目标导向,提高学生成绩。

具体而言可以从课程设计理念、思路及表现形式三方面践行课证融合的课程教学设计。第一,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应当采用认知学习理论和动机理论,注意总结已经进行课证融合教学的班级的数据,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和管理的问卷进行调查,用统计平均值分析他们回答的数据。减少因为教学材料的不足和不当造成的教学不足。第二,教学思路,要保证教学资料的益处,要用恰当的思路使课程清晰易懂、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及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抽象概念,最终将不同的概念体系化。第三,表现形式,主要是指课程大纲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的课程设计,除了开设基础理论课之外还应当开设案例教学的课程,实现学科的多样性,可以选择普通课程学科,理论与实践学科,项目活动,周期职业培训等。在进行课证融合的设计过程中有必要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课程,让技能与知识相结合,甚至是可以专为每个证书而设。不过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学习的时间长度。

以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为例不仅应当包括理论的学习而且涉及到实例的学习,应当在进行实例的学习时,注重项目活动使用与一般或职业课程有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团队技能、组织和管理时间、创造力的训练相结合,对于理论学习应当根据证书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的知识学习,而不能是片面的重点化的学习。对于存在特殊性的知识点可以考虑由教师提供一对一教学,对学生帮助进行职业规划工作。要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与学的过程,鼓励学生探索知识,而不是老师垄断向学习者传递信息。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促进对该主题的更好掌握,而不是把知识的流动集中起来作为从讲师到学生的单向渠道的应用。

在進行课证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立高层次思维技能的专业发展,把单一的配套措施构建起来,在教学中未来职业发展不同的学生群体,构成了职业发展的文化多元化,在不同职业选择的学生之间进行有特殊需要的针对性教学,通过将学生和教师结合的方式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综合分析学生的成绩、教师的投入、班级的大小等因素,形成针对学生成绩提高为根本的课程发展建设模式。

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解决日常问题,参与实践学习等不同的度量角度,用多项选择题测试和传统测试两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更真实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的教学对于经济法的教学课程教育实现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核方式,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形式采取无纸化方式(机考),已有多年时间。那么,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机考的形式,熟悉机考的流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机考也有很好的效果,有人认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经济法》课程中可以应用。据中职学生的知识构成及学习现状,目前中职学校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很少会主动地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而经济法作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基础课.只有改进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目标[4]。有必要根据职称考试的考试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任务分析等课程教学设计中进行中职课程开发。事实上,学习是一个包括调查,制定,推理和使用等过程的策略,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意识到,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的目的是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任务,而不仅仅是记住一些信息。一个典型的信息化学习课程需要老师的演示和讲解共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用信息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参与,在学生之间建立所需的推理水平,建立更好的理解,使得在课堂活动中被用来解决问题时更有效。

四、结语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有关“1+x证书”试单的开启,会计专业中的《经济法》课程也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衔接设计与实践,以避免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学生动手能力退步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对经济法律、法规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应增加自己的各种教学策略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学生的参与和动力。基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要实现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设计有效合理,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课程的有序化设计,如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进行信息化教学等有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胡国庆.中职会计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视角[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6) :282.

[2]汤先.基于任务分析的中职课程教学设计实践——以经济法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3.

[3]邵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为例[J].公民与法,2016,(6) :60.

[4]孟艳霞.中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文科爱好者,2012,(1) :44.

[5]黄亚宇.会计专业中中职《经济法》课程衔接设计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5,(6) :45.

作者:余波

上一篇:电子与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信号专业自动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