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种植过程的栽培管理技术问题

2022-09-11

玉米素有“黄金作物”的美称, 既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也是我国粮食、饲料和燃料的主要来源渠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玉米在我国种植范围广泛, 加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技术探讨, 对提高我国玉米品质, 实现我国玉米的稳产、高产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1 选地

选地是玉米种植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做好选地工作是提高玉米收成和产量的重要保证。玉米可栽种于平坦地块、洼地和山地等, 由此可见, 玉米种植范围广泛,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对种植地块的要求较为宽松。但碱性较强的土壤会影响玉米的产量, 造成玉米产量的减产, 因此, 要尽可能地选用酸碱性适度的土壤[1]。另外, 连续种植过几年的玉米地块, 其土壤中养分、元素已经被以往栽种的玉米大量消耗, 土壤中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已所剩无几, 若继续栽种玉米, 势必会造成玉米养分的供给不足, 影响玉米的产量。在选用地块时, 不应选用连续种植玉米超过3茬的地块, 或者对不同的地块换茬种植, 采用套种的种植方法。例如, 为了保持土壤的松软状态, 避免土壤结块现象的出现, 可以利用土豆没有根系的特点, 将玉米与土豆间种;再如, 将玉米与豆类植物间种, 可以发挥豆类植物的根系固氮的效用, 为土壤增添氮肥, 进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 促进玉米的成长。

2 整地

在玉米栽种之前, 需要对地块进行松土、翻地, 即整地。整地能够保持土地的湿度, 保持土地的平整, 具有软化土壤的效果, 是玉米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目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机械整地是最普遍、最为常见的方式, 且整地深度在20 cm左右。通过机械整地方法, 能够加以利用土壤中的腐烂植物, 在提升土壤肥力的同时, 能够将地面的草籽等种子深埋于地底下, 降低杂草种子的活力及其生长速度。但整地会加快土壤水分的蒸发、流失, 不利于土壤的保湿保温, 因此, 整地之后要做好浇地工作。为了利于玉米的播种和中耕时期的保齐苗, 可及时清理整地过程中遗留在土壤表面的作物根茬。整地会造成地表不平的现状, 不利于玉米的播种, 这时可使用拖地耙地, 使土地恢复平坦。

3 选种播种

选种播种是玉米种植管理的又一个关键时期, 玉米种的选择, 要紧密结合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降水量等等。对于播种所用的玉米种子, 要做到精挑细选, 去除掉杂草等非玉米种子, 及其腐烂、变质的、种脐外露等无法使用的种子。在此基础上, 需要对种子进行适当晾晒, 可加入防病虫害的农药均匀搅拌, 以此提高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 实现玉米苗的出全、出齐。郑单958、登海9号、沈单16、科河8号、宁单10号、哲单7号、四单19等都是品质优良的玉米种子。对于种子的播种, 除了要在温度和湿度合适的天气内播种之外, 还要注重种植的密度、对土壤养分的需要等。

4 玉米各时期的特点及其管理目标

第一, 育苗期。玉米出苗到拔节前的阶段统筹为育苗期, 该阶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长根为中心, 根系生长较快, 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苗全、苗齐和苗壮是该阶段的管理目标。第二, 出穗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是该阶段最主要的特征, 出穗期玉米会表现出生长速度快, 根茎、叶营养器官旺盛等特点。该阶段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合理控制养分、水分等, 以此来控制玉米株的生长。第三, 开花结粒期。该阶段是决定结果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玉米已经进入到授粉、结实的阶段。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防治茎叶衰败, 保证开花, 为授粉、结实提供充足的营养, 提高玉米结实的产量、质量。

5 田间管理技术

苗期管理、穗期管理和花粒期管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的3个主要阶段, 玉米生长管理要根据不同时期进行, 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需要做好养料供应工作。

5.1 苗期管理技术

秸秆还田是目前农业科技发展所倡导的一种方法, 为了防止秸秆还田对土壤所带来的危害, 在玉米种子播种完成的3 d后, 可使用有机磷农药进行喷洒。一般采用浓度为50%的乙草胺或者浓度为90%禾耐斯、玉郎净。当玉米出苗之后, 要及时将查苗、补苗等工作落实到位, 补苗应坚持以下原则:若缺苗在3~4叶片, 可采用直接种植种子的方式;若缺苗5~6叶片, 应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通过补苗, 确保每个种穴中的幼苗均衡生长。另外, 为保证玉米幼苗正常的生长, 对没有基肥或者基肥不够的地块采用开沟施肥方式, 及时的追施磷、钾和氮肥, 从而达到保持肥效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 开沟的最佳距离是在距玉米株15~20 cm。苗期的防虫防害工作也要在施肥后有序进行, 主要防治地老虎、蚜虫和蓟马等。

5.2 穗期管理

穗期是玉米株生长旺盛的阶段, 该阶段玉米进入到了快速生长周期, 玉米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因此, 对于穗期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提供玉米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水分, 进行合理的施肥和浇灌, 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其管理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除草、除苗。为了给其他植株留下足够的肥力和生长空间, 可将弱小的玉米株、杂草除去。第二, 施肥、浇水。为了确保玉米植株快速、正常的生长, 合理的施肥、浇水就显得紧迫和有必要了。对于施肥而言, 可采用穴施或地表施肥的方法, 适当的施加氮肥;同时, 要把握好土壤的湿润程度, 保持土壤水分。特别是对于干旱地区, 要及时进行灌溉。另外, 大斑病、小斑病、叶锈病和玉米螟等是该时期的病虫害, 需要重点防治。

5.3 花粒期管理

在玉米进入到开花结实阶段后, 为了保证玉米结实具有充足的营养水分, 需要做好施肥施水的管理工作。该阶段施肥一般在玉米雄穗抽丝前后进行, 首选速效氮肥, 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增添营养元素的给及量。在施肥的同时, 应当注意浇灌。虽然该阶段会进行多次浇灌活动, 但总体上将其划分为玉米植株开花至籽粒形成期和乳熟期2个阶段。此外, 过多的水分不利于玉米生长, 因此要控制好浇灌量。如果在开花结实期间玉米种植地区雨水天气过多, 还应做好排涝处理, 将土壤的湿润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进而优化玉米植株的长势及其结实质量。对于该阶段的病虫害, 可采用98%磷酸二氢钾或者康普6号进行喷洒, 降低病虫害所带来的损失。

摘要:现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 也逐渐显示出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分析了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技术问题, 旨在提高我国玉米产量和质量, 推动我国玉米种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参考文献

[1] 袁军.玉米间套两薯效益高[J].农家科技, 2011 (3) .

上一篇:书香浸润心灵文明伴随成长——渝北区龙溪小学创建文明校园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降糖西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