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文旅游资源

2022-08-10

第一篇:广东省人文旅游资源

河南各地市人文地理旅游资源

概况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量的史书记载和对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可以证明中原地区就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早期文明。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更有无数英雄豪杰、圣人贤达、名流雅士八方荟萃,在中原大舞台上,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铜器、春秋礼器、战国车马坑、汉代画像砖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艺术等,无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龙门石窟、河南博物院、少林功夫、洛阳牡丹、清明上河园以及蕴含于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淀积,无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此外,河南还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郑州的中岳嵩山、洛阳的龙门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平顶山

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原城市群9个骨干城市之一。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别名鹰城。平顶山是国家级旅游城市,著名景点有内八景外六景:平山叠翠,广场新辉 ,白龟望月,东湖晚钓,湛河春晓,应水渔歌,体育绿茵,石人红叶,叶墓紫烟,苏坟夜雨,石漫澄波等。

安阳殷墟

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洛阳,简称“洛”,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市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古人总结 “洛阳八景”。八景包括:龙门山色、 马寺钟声、金谷春晴 、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共有景区162家,其中5A景区4家,4A级以上景区22家。现有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牡丹园等7家国家森林公园以及8家省级森林公园。 郑州黄帝故里 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都会有盛大的祭祖大典,来自美国、法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来到这里寻根祭祖。

信阳红色旅游资源 信阳是一座革命红城。信阳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主要有

1、商城县革命烈士陵园

2、许世友将军故里、3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4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4A级旅游景区。

5、王大湾会议旧址

6、何家冲红色旅游区

新乡资源概括

全市拥有各类自然景观数百处,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处,国家级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国家级名胜风景区6处,省级名胜风景区5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0余处,历史文化名城一处,历史文化名镇一处。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太行郭亮影视村、北国小西湖百泉、道教名山老爷顶、八里沟等景区组成聚千里太行雄、奇、古、秀精华的太行风光旅游线。由古代第一诤臣比干墓、比干庙、武王伐纣誓师地、宋太祖黄袍加身处、“中原定陵”潞简王陵等景点组成的历史文化旅游线。 许昌三国文化开发 三国时期,曹操父子雄踞许昌25年,汇集天下谋士,成就一代霸业,三国智谋广为流传。许昌有三国文化旅游景区多处,曹丞相府作为全国唯一的曹魏文化主题景区。此外还有三国名将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景区,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始发地灞陵桥景区,汉末皇城所在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皇帝祭天的毓秀台,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政权的受禅台等。许昌在三国文化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1、文化遗迹的保护与修葺工作2依托本地文化资源,成立特色学术研究会,定期举办文化节3克服现存缺陷的尝试:许昌一日游4走联合开发之路等7.开封菊花会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开封

著名小吃小笼包子、桶子鸡、第一楼包子、三鲜莲花酥、五香兔肉、开封套四宝、花生糕 旅游节庆1.中国牡丹文化节2.黄帝故里拜祖大典3.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5.安阳殷商文化节

对于近年河南旅游官方打“河南老家”口号认知:老家”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自己祖上居住的地方。河南省提出“老家”这一概念主要是源于历史和现实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的汉人最早源于华夏族,主要生活的河南地带,称之为中原,又称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上下五千年古老的中华文化的“直根”即在这里。播出以来,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其中“老家”更是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共鸣。“老家”在海外华人的心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梦回牵绕的向往,牵动着每一个海外游子思乡归乡的心,热切期盼着早日能够如愿以偿回到中原,亲身体验中华儿女回归心灵故乡的自豪与感动。不仅对河南的旅游资源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介作用,而且传达出中原河南作为中华文化之源厚重的亲情气息。“老家”的宣传语朴实、亲切,引起了不少河南籍游子的共鸣,具有河南特色的景观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寻访孕育中原文化的“老家”。

第二篇:旅游人文精神的哲学解读

郑 湧

内容提要:文章从旅游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意义出发,认为旅游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参与性的、开放性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正是在旅游活动中得以展现出来,而人也在旅游中实现了身、心的愉悦和享受。

关键词:旅游“节假”“游戏”人生

有人认为:旅游,是人们的一种满足自己较高层次的“身”、“心”需求和享受的活动;人在物质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在精神需求比较低下的时候,都不会想到旅游;只有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而又有较高的精神追求的时候,他们才会去旅游。

而从根本上来说,我则认为,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相比较,旅游可以被看作是,人们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旅游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改变。在现在的世界里,不论是人们日常的工作还是日常的生活,差不多都是非常紧张的,往往又是按照别人或者自己的事先设计、规划进行的,有明确的任务或目的,甚至还有着周密的计划和严格的带有强制性的操作程序与步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是一种紧张的、处于那种自己设计和控制或被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在旅游活动中,人们比较放松、心情舒畅,也并不需要那么严密的设计、规划和严格的甚至是带有强制性的被动操作。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还可以摆脱日常工作的紧张、日常生活琐事的烦恼,有利于人们减轻负担、减少障碍,轻松地倾听大自然的生命的呼唤,从而能够触摸到她们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存在。所以说:旅游,则是一种放松的、摆脱了自己或被他人设计和控制状态的、参与性的、开放性的生活方式。显然,上述两种生活方式状态和方式是十分明鲜的不同。我觉得,对于旅游,应不宜过多强调贫富之类。旅游的根本点,在于: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和倾听大自然对生命的呼唤。谁又没有对自由的追求?谁又不愿意倾听大自然对生命的呼唤呢?因此,即便是在那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等级森严的情况下,旅游仍是大多数人都想从事并且也能够从事的一种活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许多差别,带来的只不过是旅游活动的观念和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处于贫困的、边缘状态的人,他们在沉重、劳累、乏味、沮丧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向往和追求,这方面当然也含有与旅游相关的内容。更何况,再穷、再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文化的人,也要过年过节、也要走亲访友吧?也许,他们只能在河畔山坡、田边地头地走走、聊聊,或者捉捉虫鸟、捞捞鱼虾,等等;尽管如此,他们却能享受着比旅游团队更多的自由、放松,也展现了他们所特有的那种自立、自慰、自娱、自适、自足、自然、自在、自如、自得其乐。总而言之,只要你一旦“走出”家门而暂且不事劳作,或去过“节假”,或参与“游戏”,甚至只是散步、聊天之类,都难免带有旅游的意味。

而且,有的时候,你还真不得不佩服这些穷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没有文化的人,因为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事”,“活”得真实,最贴近基层的“生活”,离土地最近;所以,他们所沾染的“地气”最多、最重,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在世经验”,特别是那些经常与自己的愿望相悖的、困苦的乃至于失败的、否定性的“经验”。因此,他们比旁人更懂得珍惜、哪怕是一点一滴,更懂得时间的有限和宝贵,比旁人更懂得什么叫做“生活”,什么是“生命的力量”;甚至,他们还能够说出比那些“大哲学家”深刻得多的道理来。并且,他们的身心也比旁人的要健康和快乐得多。有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身上有许多东西,十分相象于我在下面将要讲到的那些在荷花身上所体现的!

他们会使我们更容易了解到“生活”、“生命”的“意义”。因为,在事实上,“生活”、“生命”的“意义”,是实实在在地一天一天地“活”出来的,在一天一天地真正的“活”中展示,而不是靠思辨、靠概念和逻辑推理推出来的。身心的健康和快乐,也是一天一天“活”出来的,而根本不是“养”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说”出来的。重要的是:“生活”,“怎样”“活”,什么样的“活”法。因此,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旅游“活动”,在旅游“活动”中,大自然和人文景观向我们显现的就不只是“美”;而且,它们还会告诉我们:“美”是那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运动”的成果与状态,甚至更重要的是那种状态,那种持续不断地“运动”和生命力的展现------

76

一、旅游与“走出”

旅游,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余,走出办公室、走出自己的家庭,到外界、外地乃至外国去,饱览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山光水色,分享人类所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财富。

然而,这种“走出”,不仅仅是指“身体”的;而且,更指“心灵”。换句话说,虽然你的“身体”随着脚踏车或轮船、汽车、火车、飞机,已经到了外界、外地、外国;而你的“心灵”却仍然留在老地方,留在了你原来的办公室、名利场,留在了你原来的小家、酱醋柴米油盐。如果这样的话,你的“心灵”仍在被生计、名利等比较低下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所束缚,你就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心境”,无法静下“心”来倾听大自然的生命的呼唤,也就更加没有办法使自己的“身”、“心”通过旅游而提高一个层次。旅游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爬了多少山啦,涉了多少水啦,玩了多少地方啦,花了多少钱啦。要把旅游看作是:走出旧我、摆脱自我、全面提升自我的一次机会;从旅游中获得的是:身心全面的更新、发展、享受和快乐。因此,在旅游期间,要注意并提醒自己:让自己的“心灵”随着“身体”一起“走出”去。

“走出”的另一层意思是,“走出”你的“现在”,追溯你的“过去”。换句话说,“走”到你的“现在”“之前”去。而这种处于你“现在”“之前”的东西,有时侯恰恰是你生命的“源泉”、“原始”、“缘由”所在。比如,你的“走出”工作室、住宅,进入了大自然;那个大自然不就曾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吗?你不正是来自大自然吗?你不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吗?也许,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紧张的工作、琐碎的日常生活,让你“忘记”了这一切。然而,那个“本”,那个“源”,那个你整个生命的“本源”,你怎么可以“忘掉”呢?所以,你需要“走出”去,触及那些“本源”的东西,便于你恢复“记忆”。再者,你一旦“走出”去了,后再回过头来看,你就会看得比较清楚,会看到真面目。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记忆”与“遗忘”也是如此。要强调“记忆”,但又必须防止“死记硬背”之类的东西。要克服“遗忘”;然而,该忘掉的还必须忘得一干二净。学习、领会和掌握一种本领,不仅要会“记”,而且还要会“忘”,得“记”、“忘”有度。记得在《倚天屠龙记》里讲到,张无忌在学一种功夫时,越学越忘,到了最后,师父问他学得怎么样?他回答说:全忘了!他师父听后,满意地笑了。为什么?这是表明:学本领,不能死记硬背,也最忌死记硬背;相反,要能融会贯通,要能进得去、出得来,要能超越。

如果从哲学上来讲,“本源”、“忘记”、“记忆”等等,这些都是基本问题,都是些大问题。旅游,竟会关系到这些大的哲学问题,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直叫人对旅游不得不刮目相看哪!其实呢,旅游是一件比较平常的事情,更算不上是那种惊天动地的伟业;不过,伟大的东西,往往寓于普通,出自平凡。再说了,已经杰出的、伟大的东西,那么扎眼,谁都看得见,本不需要你去发现。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草莽中识别英雄,才是真正的需要,才能显示出你的真本事来!哲学也往往来自普通的生活实际,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只是缺少人们的发现而已;在旅游之中也是如此。如若不信,那就请你在旅游中,不妨顺便也试上一试?

在字面上看,旅游的“游”字,带“水”字傍。关于“游”字,《说文》有注云:“游如水之流”。“水之流”何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时光如流水,稍纵即逝,瞬息万变;而且,这种流逝、这种变化本身又是连续不断的,突出体现了时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就像流水一样,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消逝之中,并在这种流动、消逝中延续着。

我认为:同样是讲“河流”,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说法,要比古希腊的赫拉克里特的那个“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更高明一点,更富有哲理。因为,在孔子的说法中,是以“河流”本身讲“河流”,讲的是“河流”自身所显现的一种状态,有“逝”,表示“流动”;有“昼夜”,表示“时间”,“昼夜”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有“不舍昼夜”,用“不舍”,正是突出描述了 “昼夜”即“时间”的更替和连续。孔夫子的这句话,体现了“河流”的时间性以及时间的流动性、连续性。相比之下,赫拉克里特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本身,以“人”为主体,

是一种“人”对“河流”的测度的角度,在字面上并没有出现时间性的字眼,而且也没有出现明确表示时间的流动性、连续性的字样。倘若,被用来比拟或理解和解释“生命”之“流”、“意识”之“流”、“思想”之“流”、“语言”之“流”(参阅拙著《道,行之而成》),显然要采用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其次,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突出了与“逝”相关的“否定性”、“负面性”与人生相关的时间的“有限性”,这些,都反映出了那种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生及其相关的哲学意味。

同时,还值得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个说法,是出自于他亲身的、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他站在河流边、直接面对于有力向前、奔流不息的河川时感受到和说出(“子在川上曰”)的。这样一种体现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的力量的感受和言论,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们并不是靠思辨与逻辑推理得出来的。对生命的理解与把握,最重要的是要靠对“生命”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验。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我们不妨再深想一层:赫拉克里特的“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影响了西方整个哲学史,而且至今不衰;为什么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不能影响我们的哲学史呢?就不能由此而解读出、延伸发展成一部像模像样的、与上述西方哲学史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国哲学史来呢?

二、旅游与“节假”

旅游,被有的人说成是:度假。旅游,在时间上,也往往与人们的节假日相联系,人们大多是把旅游安排在自己的节日、假日里。因此,要理解好、理解透究竟什么是旅游,也需要和节假日结合起来考虑。

在《人文旅游》创刊号《代序》中,潘立勇教授引用了我的德国老师H.-G.伽达默尔(H.-G. Gadamer)关于“节日”的思想,并把“节日”同人们的其它日子区别了开来;在“节日”期间,人们不是“为生存的条件而工作,为生存的手段而活着”。“节日(Fest),是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参阅拙译本,刊载于《外国美学》第

七、九辑,商务印书馆198

9、1992年出版)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是H.-G.伽达默尔在讨论他的解释哲学的“艺术经验”的人类学基础时,所着重阐述的三大概念之一(下面我还会谈及其中另一个概念:“游戏”)。“节日”的存在,意味着:人不能也不想与世隔绝。人与人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需要互相走动、交往。

与此相关,H.-G.伽达默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过节”?难道只是意味着“不工作”吗?他认为,平常的工作和生活把人们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开来,人们分属不同的行业、机构,各处自己的家庭,干着迥异的工作,过着有差别的生活;而“过节”恰好与此相反,它可以把不同肤色、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方式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过节”,就成为人们打破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得以相互交往和融通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在喜庆和身心快乐的情境之中。这样,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促使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开阔眼界,提高文明休养和精神的境界,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理解、信任、团结、合作。

这样一种相互交往和融通,有助于消除现代化生活所容易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孤立、隔阂和疏远;从而,使得人们看似分隔、孤立,又不得不有所分隔、孤立,实际上却有巨大的凝聚力、亲和性,努力于接近并和睦相处。正如, 杭州西湖的奇观所体现的那样:孤山不孤。反过来,这也正有力地证明了:西湖景观中所隐涵的丰厚的人文底蕴。究其文化底蕴,所谓 “孤山不孤”,我觉得应该用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和而不同”去理解和解释。“和而不同”的意思是说: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共处,要和睦相处;但是,这种“和”,又不是无原则的苟同或者不承认甚至取消一切差异。这里的“和”,不是指一团和气,不讲原则;又不是不承认甚至取消任何差异、独立、自主。而是一种在承认差异、承认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基础上的和平共处、和睦相处。所谓“孤山不孤”,作为孤山,首先是独立的;不独立、不“孤”,也就不会给它单独取名了,也就不会有“孤山”这个名字了;先有这个“孤”的山,才有它自己“孤”的名。同时,它又是群山中的一座;所以,它的“孤”是相对的。正因为如此,“孤”是相对的,“孤山”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山不孤”!

我们不妨再展开一点,用这样一种观念和眼光去看一下当前国际上众说纷纭的“全球性”、“全球化”。我认为:这种“全球化”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应该是建立在承认和保护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人们的差异与各自应有权益的基础上的,并且是在尊重他们的不同意愿的基础上的。理想的境界是:全球人的参与“全球化”,就像是参加一个共同的“节日”!是那么的自觉自愿,那么的自由自在,那么的喜气洋洋,是那么的相敬如宾,是那么的相辅相成,是那么的相依为强,甚至是相依为命!

三、旅游与“游戏”

在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一书的基本概念中,还有一个与旅游相关的重要概念,就是:“游戏(Spiel)”。旅游,也常常被人们俗称为:游山玩水。它具有浓重的“游戏”意味。所以,我们也应该重视从“游戏”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解释旅游。

H.-G.伽达默尔指出:“游戏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基本功能;因此,人类文化没有游戏这个要素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他突出了“游戏”与“生命”的联系,并使之成为一种“生命”现象。“游戏”,在这个意义上,是生命体的一种自我运动,是人的生命力旺盛、精力与体力过剩的一种表现。中国人把“旅行”称之为“旅游”,有利于突出“旅行”的这些“游戏”内涵。“游戏”有着极强的娱乐性、无目的性。人们在游玩时,往往不动心思,不计利害,随心所欲,不受人本身的意念的局限约束和强制操纵;而正是在这样一种无牵无挂的、无拘无束的快乐的游玩活动中,人们的身体、意志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锻炼,人们的休养、境界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有人说,“游戏”最能显露一个人的本性。你想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她)一起做“游戏”。对于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自然本性的恢复、呵护与颐养。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如同空中飞鸟、地上之草、枝头之花、池中之鱼,都有其自然的本性。旅游,就是要让你回到这个自然,进入自然的天地,倾听大自然的呼唤,以恢复、呵护、颐养自己的自然的本性。

旅游,使我们在与山水花草虫鱼的亲近中,触摸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强健的生命力,感悟着生命的意义。 例如,你伫立在西湖的断桥边,看着满池盛开的亭亭玉立的荷花,嗅着随风飘流的清香,心荡神逸,浮想联翩。此时此刻,你也会想起人们所常说的:“出污泥而不染”。久而久之,你就会越来越深刻地真正地理解了这句话。你会理解到:对于荷花,她的“出污泥”、以及从污泥中“出”来以后,竟是如此的美丽、清洁、高贵!你会因此而逗留观赏,你会因此而惊叹不已!你还会作进一步想,会从眼前的荷花的美丽、清洁、高贵想开去。比方说,你会想到:荷花的所有这些美丽、清洁、高贵,都是一种“现在”,是一种结果,或者说,是一种成果。那么,这样一些“现在”、结果或成果是怎样产生的呢?是怎么取得的呢?这样一路想下去,就可能会进一步想到:既有“现在”,就会有“过去”;有果,就必定有因。那就又会进一步从“现在”追溯“过去”,从这种结果、成果追根溯源、找到其起因、缘由。

追根溯源, 荷花的美丽、清洁与高贵,是来自她不避污泥浊水,而且敢于进“入”污泥浊水;来自她在污泥这种环境中的顽强的长期的生存。没有“入”污泥,哪有“出”污泥?要有“出”,就得先有“入”。要有明知是污泥而敢“入”的勇气和胆量。不仅如此,而且还得能在污泥中呆得住,能够适应污泥的生存环境,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旦找到了这些相关的“过去”、起因、缘由,你就会感觉到:自己更深入地、更正确地、也就真正地了解了、弄懂和把握了荷花的“现在”。

中国有一部带“游”字的古典名著,那就是《西游记》,这本书在中国差不多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这么厚的一本书,讲了那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其中贯穿着一个有特别意味的关于“游”的道理。就是说,如果,你想取到真经,那就得:该过的山,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该涉的河,一条不能省略地渡;该降的妖魔鬼怪,还得一个又一个地降伏。不管你有多么广大的神通,什么七十二变呀,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呀,等等;概莫能外,都得如此这般地一件一件地去做,去完成。这里可以看出一个极普通的道理,那就是:任何好的结果的得到,都需要亲历亲为、付出努力、经过奋斗,甚至是吃尽苦头的。然而,正是这样一些极普通的道理,往往说起来好像都明白,做起来却谬之千里。

最明显的例子,是现在人们的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他们自己去干,什么都由大人包办。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更有害的是,那些恶性包装、炒

作,什么神童啊、旷史奇才啊,出长篇大著啊,登报刊杂志啊,上电视广播啊。这不是培养,而是狀害,是扼杀!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实践中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学会生活,这是人的成长的必由之路。假如,大人什么都包办了,那就剥夺了许多未成年人应该自己去做、自己去尝试、体验并由此而得出自己看法、做法的机会和权利,那他们就成了一些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其一定的过程,该经历的一步也不能少。而那些夸大其词甚至是恶性包装、炒作,其恶劣的后果,至少是拔苗助长。总而言之,面对上述不良现象,你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去坚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靠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了解和学会生活;另外,要让孩子们按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所及,自然而然地成长。对于孩子们的生长来说,所有其他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个“助产士”而已。

面对诸如此类的现状,你也一定会感觉到,恢复、呵护、颐养人和大自然的自然本性,是多么必要和多么重要!

四、旅游与人生的观念、态度

有人讲到了阿尔卑斯山上那个对游客的提示:“慢慢走,请欣赏”。这个提示突出了一个“慢”字,而这种“慢”,恰恰正是旅游的关键所在。旅游的关键在于:“慢”,是要尽量地、尽可能地“慢”。“欣赏”(即“看”)讲究“慢”,不能走马观花,要下马“看”花,“慢慢”地“看”,仔细的“看”,“看”得全神贯注,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甚至是滞留不动。H.-G.伽达默尔曾经用这个德文词Weile来表现“流连忘返”,以揭示审美的一种重要经验及其时间结构。

说到风景,我们常用一个“看”(即“欣赏”)字,俗话说是:“看风景”。“看”,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各人有各自特定的看法。比如,我就有我自己的“看”桂花的方法。西子湖畔,除了荷花,我最喜欢桂花。每到深秋,我就想到了桂花,并尽量争取到杭州西湖来“看”桂花。在杭州西湖边,有一座特别大的桂花园林,在桂花盛开时节,我会久久漫步于桂花树间,欣赏着她的绰约多姿,沐浴着她的浓郁芬芳,流连忘返。在这时,我还会常常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我姥姥家的那棵高大的桂花树。逢她盛开,我会搬一个小板凳坐在这棵树下;与此同时,我还仿佛“看”到了姥姥从田间背回柴火的身影,以及似乎也听到了她那大声的嗨唷声------

这就是“看”,这就是“流连忘返”,这就是“慢”。只是在我后来从事哲学工作并接触到了现象学之后,才知道我那种对桂花的“看”,竟然带有着非常浓厚的现象学的味道吔!

旅游要比“慢”,不要比“快”。其实,不仅仅是旅游要提倡“慢”,其它许多事情都要比“慢”,不要比“快”。不光是生活如此,工作也应如此。例如,我在德国时,他们的研究室,除了中午之外,不论是在上午、还是在下午,中间都有一个休息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坐在一起聊聊天,喝喝咖啡,吃点小点心。而且,每逢宗教节日他们都放假。有人就会想:那他们一年才工作几天呀?是的,这样一来,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相对就要短很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甚至是数量噢!德国人的智慧、基础科学、高科技产品、经济的发达,在全世界都堪称一流!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就职业而言,例如做哲学的特别是外国哲学的研究,我也主张:比“慢”;不能比“快”。你读哲学的书总不会像读小说那么快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读外文的哲学著作,不大可能像读中文的那样快吧?哲学,是要你在无疑处设疑、不问处下问,你发现和思考哲学的问题,也不大可能像发现和思考别的问题那样快吧?哲学是一种“有学术的思想”(借用王元化语),如果你想让你的哲学思想富有学术的意味、深度和广度,你就得读很多很多的书,想很多很多的问题,那你还能快得起来吗?当然,哲学工作所涉及的不光是读、想、说、写,等等;但都需要提倡“慢”。反之,假若求“快”,书没读懂、没读全,别人的话抄不对、抄的不是地方,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粗制滥造,容易出毛病,甚至是出垃圾——精神的垃圾。在这里,我仍认为不应过多地追究个人的责任,重要的还是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导向、学术机制,等等。总而言之,不要有意无意地硬逼着哲学工作者们去求“快”。比方说,硬行规定:一年要发表几万字啦,评什么样的职称要多大篇幅的书啦,等等。当然,作为研究人员自身也应该注意,尽

管你求“快”出了书,也当了教授、博导等等;但是,你所出的书,白纸黑字地放在那里,等别人发现你连抄都没抄对时,别人将作何感想?你自己又有何感想?到那时,恐怕就什么都晚了。

要比“慢”,不要比“快”,其实是一种人的基本生活观念和态度。在当代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尤其要注意放慢生活的乃至是工作的节奏,要懂得去比“慢”,不要比“快”。如果,你要坚持的是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的质量,要得到的是身心的健康与快乐;那么,就要提倡“慢”。 即便是讲“快”,我以为:最好也是在这种“慢”的基础上。有了这样一种“慢”的节奏和态度,再去讲“快”,那就可能形成“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了。这样一种“快”,就不会与工作效率、质量相抵触、与人的身心快乐相脱离了。

提倡身心快乐,并不只是在旅游中;现在,很多学术领域中的理论探讨,也都比较重视“快乐”原则和原理。有经济学的,当然也有哲学的,等等。例如,李泽厚把中国的文化看作是:乐感文化。这种乐感文化,讲的也是一种身心兼而有之的快乐,这正是中国的人文精神在文化方面的独特表现。一个“乐”字,既唸“lè”,又唸“yuè”,涉及到身心诸多领域,既有精神的、审美的,又有身体的享受与快乐。身心兼而有之的快乐,是一个人生命具有活力、动力、生命力强健的体现。

作者简介:郑湧,男,1944年生,江苏海门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退休研究员。曾获联邦德国1986洪堡科研基金,先后在G.冯克教授、H.-G.伽达默尔教授处研究现象学和解释学。本文中的“之前”追溯、“看”法、词义分析和节日、游戏和生存经验等讨论,都涉及了上述哲学的主旨。

第三篇:广东公务员考试中的人文常识知识要点(四)

新加坡是中国以外惟一的以华族为主体的国家。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过,他们的历史不是祖先们到新加坡才开始,而是从5000多年前中国文明创始时就已开始。

陈嘉庚先生认为“教育是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一生倾资办学,在中国创办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等学校,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等,成为捐资办学的楷模,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的女婿李光前对他捐资办学资助甚大,同时还在祖籍地泉州捐资兴办了梅山学村。 2000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深入高州等县(市)调查研究,并直接对县(市)领导干部进行“三讲”教育动员。12月17日,全国“三讲”教育工作总结会议在北京举行,标志着历时两年的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讲”集中教育基本结束。中央决定从今冬明春开始,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

200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在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8 枚金牌,以总分第三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指出,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卡塔尔多哈时间2001年11月10日18时34分(北京时间晚11月10日晚23时 34分),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大会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尔用一记槌声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获得了通过!

2001年7月13日晚10时08分,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投票决定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北京获得奥运会主办权,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育事业一股重要的力量。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造福西部各族人民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标志。11月6日,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合龙,这标志着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将转入第三阶段。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2002年9月底至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十四届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150枚金牌,第六次蝉联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在此之前,今年2月,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十九届冬奥会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夺得两枚金牌,实现了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次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上,中国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上海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这是国际展览局成立150多年来首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世界博览会。

2003年从春到夏,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迅速蔓延到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航天员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航天英雄。

2003年下半年以来,针对陈水扁当局企图通过推动“台独公投”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和粉碎“台独”分裂活动的坚强决心。 2004年2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在广东省潮安县发生开始)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于我国政府认真实施了扑杀和强制免疫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已基本结束。

(二)中国文学常识

1.各历史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时期上古先秦两汉魏晋 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明清 主要 形式神话

传说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辞赋、乐府 民歌、历史散文诗歌等诗词曲小说 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 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类别主要内容

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3.诗歌总集

类别第一部《诗经》第二部《楚辞》 内容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为经 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手法上分 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 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4.屈原与贾谊

类别屈原贾谊 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作品《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 古代第一

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著名 文章 及

评价《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我国

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鹏鸟赋》。

5.先秦散文 类别内容及简介名句

历史(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 虞,下到商周。作者不详。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为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为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 汉刘向编订。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诸子(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 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国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子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人,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韩国人,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及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国相国。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可忍,孰不可忍。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汉赋与汉乐府民歌 类别汉赋汉乐府民歌

定义及特点“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发展及作品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汉赋

四大家”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

7.《史记》与《汉书》

类别《史记》《汉书》 作者 及 作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20岁开始漫游,32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2岁开始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年,完成《史记》。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诬入狱,其弟班超替其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20余年,完成《汉书》。班固也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 内容及评价:《史记》又叫《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

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8.李白和杜甫

类别姓名代表作品特色及评价

李白《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善于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写了许多雄奇豪放、想象丰富、瑰丽多彩的优秀诗篇,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

杜甫《三吏》、《三别》、《春望》、《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揭露了社会矛盾、政治腐败,反映了人民深重的苦难,表现了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精炼,诗风沉郁。在思想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

9.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0.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1.明清小说 朝代作者作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明施耐庵《水浒传》 明吴承恩《西游记》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明冯梦龙“三言” 明凌蒙初“二拍” 清曹雪芹《红楼梦》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12.现代文学 作者作品

鲁迅现代文学家。他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中篇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贫困农民阿Q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用“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不图反抗的“国民的弱点”,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则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坚实基石,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

郭沫若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等。 茅盾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蚀》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等。 巴金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老舍现代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文笔朴实、幽默,富有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是“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叶圣陶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等。

闻一多现代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提倡新格律诗。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郁达夫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沉沦》等,作品表现了青年的爱国情绪、劳动者的不幸命运和悲惨生活,情调感伤激愤。

冰心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读者》、《小桔灯》、《樱花赞》等。 赵树理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等。 孙犁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荷花淀》、《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

(三)中国文化常识

1.古代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 等级含义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 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 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注:内容为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2.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含义类别含义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不惑之年40岁

孩提2~3岁的儿童知命之年50岁(又叫“知天命”、“半百”) 垂髫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花甲之年60岁 豆蔻女子13岁古稀之年70岁 及笄女子15岁耄耋之年80、90岁 加冠男子20岁(又“弱冠”)颐之年100岁 而立之年30岁————

3.古代的刑罚

类别含义类别含义

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炮烙将人烧烤死 劓刑割鼻子车裂又叫“五马分尸”

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汤镬将人煮死 刖刑将脚砍掉腰斩从腰部斩断

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膑刑剔去膝盖骨弃市暴尸街头 大辟砍头————

4.古代主要节日

类别含义类别含义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舟(屈原)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辞 旧迎新 5.古代官职 (1)词语

类别除拜迁擢谪左迁罢黜征辟出徙乞骸骨

含义授官升官降官免官招聘京官调任地方官大臣辞职

(2)六部

类别职责类别职责

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6.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类别含义

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7.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

类别名称作者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者不详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春秋?孙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春秋?左丘明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孔子

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丘明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司马迁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战国?屈原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第一部词典《尔雅》汉代经师汇集 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清?马建忠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南朝?刘勰 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现代?鲁迅 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女神》现代?郭沫若 第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汉?作者不详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春秋?孔子 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晋?干宝 第一部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全唐诗》集体创作 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战国?作者不详 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陆羽

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明?解缙等编 8.古代史书 类别含义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第二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第三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第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第二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共二十多部)。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

通史打破朝代界限,从古至今地记叙历史(共两部)。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共二十多部)。

第四篇: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其中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保障,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人们的消费不再局限于物质的消费,而更多的转向发展和享受的消费。于是,旅游便成为大众普遍的一种消费方式了,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们去旅游,更多的是为了融入自然,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感受异域文化。我们所深入贯彻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在旅游景观的设计及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断加入适当的人文关怀,让大众“游有所乐”,满足他们的需求,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的第一部《旅游法》在2013年10月1日宣布正式实施,其中对旅游的相关内容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以保障旅游者合

关键词:人文关怀;旅游景观;设计;应用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越来越开始重视人的发展及人的精神世界,为此,旅游业也成功实现了转型,由最初的纯粹观光旅游向个性体验观光旅游转变,游客也不再单纯的满足于拍照留念、购买旅游纪念品,而渴望进行全方位的参与,即通过个体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种种感觉投入其中,这种体验是相当奇特的。当然,这都得益于旅游景观的巧妙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融入了人文关怀精神,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之地,成为旅游业的发展的基础。在旅游景观中不断的渗透人文关怀,不断创新旅游景观的设计,可以不断完善旅游业的相关服务,持续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逐步实现,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保护了生态环境,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人文关怀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文关怀概念的起源

人文关怀,是西方世界的一个概念,它起源于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作为欧洲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产生的,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实现人的个性解放,人要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还要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等。在西方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满足人们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文关怀概念的发展

从西方世界的人文主义来看,人文关怀的具体内容包括:认为人不仅是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而且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肯定人处于主体和核心地位,即在物质、精神生活中均处于主体地位,不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方面都占核心地位;追求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统一的目标;注重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注重人们物质层面的需要,而且注重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不仅要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而且要致力于人的享受层面的需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总之,人文关怀的内涵丰富,但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的个性,满足人的各方面需求。

二、旅游景观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关怀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关怀,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关怀。物质方面的关怀是最基础的,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生存;精神层面的关怀是更高层次的,主要涉及的是人们的发展和享受。旅游景观中的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游客的人文关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尤其要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要,落实好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二是要重视对目的地旅游发展的人文关怀,不能忽视对旅游景观的人文关怀,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在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更多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统一发展,构建美好的、和谐的相处环境。

三、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

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休息和服务设施不完善

目前在好多旅游景观中,基本的休息和服务设施还不是很完善,设计也不是很合理。例如:洗手间数量比较少、座椅和座凳设计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而且比较缺乏;对一些自然景观的描述不详尽,无法满足人们的知识;草坪上的警示语比较生硬,不能很好的深入人心等等。

由于旅游景观中的人文关怀设计理念,要求关注人的需要,因而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游客游览观光累了的时候,很需要一些专门的提供休息和服务的场所及设施,比如停车场、凉亭走廊里配置的一些座椅座凳、洗手间、饮水器、垃圾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这些设施应尽可能人性化点。同时,为进一步促进本区域文化的传播,可以在旅游景观中尽量设置一些壁画、雕塑品,通过利用能形象展示旅游地区文化的方式,来传达一定的人文精神。

(二)缺乏无障碍设计理念

无障碍设计,指的是在旅游景观中应充分考虑到无障碍物和危险物。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注,尊重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所以,我们的旅游景观设计更要有所体现。

然而在许多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这些弱势群体,比如一些旅游地只设有台阶,而没有残疾人通行道,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从而导致弱势群体无法参观相应的景观,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设计就缺乏无障碍的理念,相反却给他们造成了障碍。因此,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者必须要全面考虑,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立场上,为他们提供一个方便和安全的途径,努力营造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参与的环境。

(三)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

旅游景观的设计更多的是为了考虑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忽视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此,应加强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景观的设计中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旅游景观。

四、人文关怀在的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成功案例

人文关怀是园林设计的灵魂,也就是说,园林是为人而设计的,为人而服务的,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因地制宜,对景观进行设计,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场所和空间,满足人们的种种需求。要使园林在历史上长存,它的设计必须要有人文关怀。下面我们就以苏州园林为例,说明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人文关怀在旅游景观中应用的成功典范----苏州园林,它是东方文明造园艺术的典范,是中华园林文化的骄傲,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旅游景观的设计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自然,这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二者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观点都是重视经济的发展,导致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就在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矛盾,人们只想着征服自然,却不主动承担责任,这样的发展会引起反面影响,大自然迟早会对人类进行“报复”。

苏州园林的造园家贯彻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合理的利用了自然这个因素,采取了独特的造园手法。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它的总体布局是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轩榭皆临水而建,突出水资源丰富的特性,独具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把水作为园林的灵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

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平桥、配置的建筑及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共同构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画面。拙政园的建造利用园地水资源的优势,实现自然与人相互融合,和谐相处。

(二)突出浓郁的家园情怀

浓郁的家园情怀也是对人文关怀的体现,苏州园林是古代富商、官宦在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上,为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的结果,家园不仅是人们日常的栖息地、住宅地,更是人们向往的精神世界的家园,因而,苏州园林也一向被人们称为“文人园林”。许多文人都致力于造园、改园,他们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是对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苏州园林的建筑都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运用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使得园林呈现出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在建筑中配置各种各样的点缀艺术品,比如匾额、楹联、书画、雕刻、家具陈设、摆件等等,这些都为园林的美贡献了一线生机与活力,使得苏州园林更具家园气息,为文人提供了抒发情感的理想家园和精神的寄托之地。

五、结语

通过对上文的叙述,我们得出文人关怀在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旅游景观的设计要尊重自然,维护生态,把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景观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为人们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蒋聚波.浅议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06).

[3]丁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李丽娟.融入人文历史的地域性生态景观设计[j].低温建筑技术,2008,(04).

[5]项彤.景观设计中的自然辨证法[a].推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安徽省科协年会宣城分会论文集[c].2012.

作者简介:

程巍,硕士研究生,洛阳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景观规划设计。

第五篇:扬人文资源优势    做旅游经济文章

我镇南接姜堰城郊,北连古镇溱潼,是泰州、姜堰到溱湖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故乡和最后的野生消失点,有建于唐代的太平桥和被列入航空标志的参天银杏,又是清代“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名噪一时的刘氏状元的诞生地。为此,我们把发展思路定格为水乡生态旅游镇,从放大人文优势效应角度出发,围绕“状元”品牌,“麋鹿”金牌做好开发文章,让人文资源这种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和对外招商资本。

一、多渠道挖掘,突出体现一个“全”字

由明到清,桥头的豪门旺族—刘氏家族先后有数十人中为举人、进士,5人官任都督,2人为武状元,高官、名流煊赫乡里五百年之久。特别是同胞弟兄同为武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实为罕见,堪称绝代双骄。因此,有诗赞誉“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青黎高照无双阁,皇榜连标第一家”。由此可见,研究刘家的兴衰沉落,开发刘家的人文资源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和前景看好的旅游经济价值。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前几年,我们已经会同市政协文史工委一道对刘状元有关史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市文史委还编印了《刘氏兄弟状元世家》、《刘状元捉拿扫帚星》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有关刘氏状元的人文资源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目前可以开发的景点主要14处,它们分别是状元衣胞住址、养马厅、栓马屋、土地庙、状元府址、廒屋垛(屯粮处)、溜马场、武书房、关帝庙、马路、红牌沟、黑牌沟、刘家洼饮马池、状元墓地;②现存的遗址文物有状元府遗址、状元盔甲、弓箭袋、大刀、练功石、石鼓、栓马石、红木床(状元床)、诰封圣旨五件、刘氏家族(族谱)、《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唱本、府址水井2口(其中一淡一咸);③流传的轶事传闻有: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刘国庆御前殿试、刘公府异母神童、高员外爱才提亲、刀挑碌碡、刘氏与丁楚玉、土地神跪拜、刘状元改道、关帝庙征前许愿、宝烛、住客栈拿妖捉怪、选葬地、刘国庆病逝。下一步,我们还从保护和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对人文资源工作的领导,成立镇人文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人文资源工作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人文资源的搜集、开发和保护工作,尽可能地搜集更多、更全、更详实的历史资料。确保人文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高起点规划,突出体现一个“武”字

刘氏状元因武闻名,以武著称,在民闻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至今仍有不少老百姓对传说《刘状元捉拿扫帚星》乐不津道,因此,这为我们打造状元品牌,叫响状元品种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发资源,我们将聘请相关专家担任旅游产业开发顾问,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专业院校按照高起点规划,分实施的原则,对恢复状元府原貌进行修编规划。整个修编规划,在以明清史料为依据,以英武、勇猛为魂,力求再现昔日刘氏家族的辉煌的基础上,与产品开发延伸结合。一是与武警或体协联合创办形式独有的武校,进一步拉长产品开发产业链,不仅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二是把旅游与实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策应风景区的开发,主动与溱湖大道沟通连接,在状元府东侧、溱湖大道西侧兴建一个休闲健身俱乐部,其中分设状元射击场、状元健身房、状元溜冰场,进一步做大状元品牌。三是与发展经济开发旅游产品结合起来。一方面把现有的状元茶项目做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力求利用旅游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状元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性,有目的地开工状元酒、状元鸭、状元服饰、状元兵器等相关的旅游产品,把武状元精神发扬光大。

三、市场化运作,突出体现一个“活”字

开发状元府,做大状元品牌,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鉴于桥头实际,仅仅依靠自身财力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将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景点开发上。一方面,对现有的人文资源进行保护,把现存的刘状元遗物与当地农户签订保护协议,同时加强对民用建筑的控制,减少日后规划建设时拆迁难度和费用。另一方面,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步实施14个景点。二是在资金筹措上。我们采取两手抓的办法,一方面积极申报重点三产发展项目,争取上级的支持和扶持,同时争取专项资金贷款。另一方面,积极走以资源招商的路子,形式上允许独资、合资、参股或者出让项目经营权;方法上灵活多样,可以整体承包经营也可分项承包经营,或者先运作后规范;条件上不受限制,只要有投入都可以协商合作。三是在市场炒作上。要想做响旅游品牌,必须加强对外的宣传推介。为此,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做好推介文章。即加强与旅游公司的联手合作,主动与相关著名旅游公司接轨,请他们出面帮助宣传推介自己的旅游项目,借他们的优势,克服自己先天不足的困难。加强与艺术影视界和企业界的联手合作,以状元史料为题材,创作状元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大众传媒提高状元知名度,扩大状元对外影响,增加状元品牌叫座率。加强与武术界的联手合作,力争把状元武校办成武术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定期武术或中华武术研讨联谊会,走借力造势,借梯登楼的路子,全方位扩大对外影响。四是在利益分享上。总的原则是让投资者受益,根据投资额的构成比例大小和资金渠道,确定利益分享办法,可以按股分红,也可以一次性出让经营权,还可以买断经营。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推介门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个人参与加盟开发状元旅游项目,为致富的方百姓大开方便之门。

以上仅仅是我镇开发状元府的初步设想,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有代进一步完善,但是开发状元府势在必行。今后我们将围绕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强势打造状元品牌,积极走资源产业招商路子,为发展地方经济拓宽思路,拓展平台创造条件。

上一篇:国电集团招聘信息网下一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