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讲稿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教育论坛讲稿范文

家庭教育论坛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讨论。家庭教育的四个注意:

(1)要走适合于自己的路

(2)父母双方必须全力合作

(3)父母要为孩子抓住每一个关键

(4)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1) 要走适合于自己的路

世界是五彩缤纷的,社会也需要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人才,人生的道路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家庭教育也有各种各样的模式。每个家庭都要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让孩子顺其自然的生长发展,保持一颗平常淡定的心,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一生,也是一种好的选择,我从来不反对。

但是,要想培养出一个 杰出的人物, 必然需要一套特殊的手段。培养一个奥运冠军和培养一个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所使用的手段肯定一样、培养一个数学家跟培养一个普通的数学教师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

在家庭教育领域里不存在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问题,而是多听则乱,越听越糊涂。在没有严格科学根据的情况下,无法判断哪一套方法更高明,这并不表明人类在家教领域内束手无策,恰恰相反,这给创造性和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奇迹往往出现在人们没有想到或不敢想的地方,而一套大家都满意的方法,必然培养出一个四平八稳的平凡孩子。因为,尽善尽美就不可能是出类拔萃。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地上是没有路的,天才所走过的路是无法重复的,您必须自己走出一条路,在黄树林的分叉处,我往往选择人迹较少的一条。我们所走过的路只是很多种选择中的一种,我们对自己今生的选择绝无后悔。而且,假如有来生我们还会走这条路。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我们认为可以参考,特别是上面说到的四个重点和三个关键词:早期教育、从小立志、培养自学。但对于跳级、读少年班之类的具体操作方法不能盲目照搬。

(2) 父母双方必须全力合作

做好家庭教育必须父母双方通力合作,也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培养好。现在大部份家庭都是母亲做得比较多,我只所以把我所写的书取名为《我的事业是母亲》,就是想唤起整个社会的父教意识。著名教育家王东华先生,是我国母亲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指出“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是孩子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跳板,杰出人物中相当一部份正是通过父亲的肩膀造就的,父母合作、取长补短才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最好保证”。所以我提请天下的父亲,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了我们孩子的成人、成才,都应该投身到家庭教育这个伟大的事业中来,与母亲一道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

(3)父母要为孩子抓住每一个关键

——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古希腊时代的著名君王亚力山大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在我的军队里至少有一千个人能够完成我的事业。

这就是说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但是,机遇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成功者总是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个关键,而通往失败的途上则处处是错失了的良机。

我们在教子成才的道路上,无数次经历过这种关键时刻,如果我们错过其中的任何一个机遇和关键,都将是无可弥补的损失,甚至有可能改变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他们的人生历程就得重写。人生的关键处就差那么一两步,孩子还小,没有能力去把握自己的命运,父母的责任就在于替孩子不失时机地抓往每一个关键。我们牢记着机遇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我们总是尽可能的让孩子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机遇一旦来临就被我们牢牢抓住。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而且也使我们悟出了一种教育思想,教育孩子要懂得“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抓住机遇”。在这种教育思想的熏陶下,孩子的一生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4)家庭教育必须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家庭教育不管做得多好,都要教育孩子尊师重教,都要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互相沟通,经常向学校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和行为品德情况。同时把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告诉老师,并向老师提出建议和要求,只有家校配合,家长与老师做朋友,才能使孩子顺利成才。就算有了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孩子毕究是在学校的时间多,而且毕竟需要老师的精心栽培,而且老师也确实付出了他的心血和精力,所以尊师重教是每个孩子和家长最重要的道德修养。我们经常教导孩子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因此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与每个学校的有关老师都有很好的关系和感情。孩子们在出国前都给学校送了:启蒙之情天长地久 栽培之恩永志不忘的匾牌。我女儿在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时还给当年就读的小学写了感恩信,信中说:无论今后我的事业上有多大、学问有多高,我将永远是母校师长所玉成的桃李而已。

结束语

(1)知恩图报:教导孩子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经常提醒孩子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学习环境。我们孩子的成长阶段正好遇上千年难逢的太平盛世,科学技术被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位置;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光辉重现祖国的天空。这大大地有利于我们孩子的成长和成才,这是我们和我们孩子的福气,也是全国父母及他们孩子的幸运。大家都知道生不逢时曾经理没了无数的天才。因此我想借此机会对党和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教导孩子们不能忘记祖国的培养,不能忘记母校师长的精心栽培,不能忘记家乡父老的殷切期望,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报效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在精忠报国思想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们,决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报国只是时间问题。我的大孩子这几年已经在做一些报效祖国的事,每年假期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和一些大学做学术演讲,并给博士生做讲座、上课。另外他与在美国的二弟和六妹共同出资100万设立奖学助学基金,鼓励和资助家乡优秀孩子奋发上进,将来也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2)良知的呼喚:中央电视一台曾邀我去做嘉宾,主持人最后问我今后有什么打算,我说:“假如有来生,我愿再出生在祖国的大地上,长大后专门做一名从事教育的大师,带领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走成才之路,让他们一个个都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使祖国的大地上到处是博士之家”。这个许诺似乎太遥远了,显得飘渺虚无,曾有全国各地的父母们来电或来人请我为他们的孩子成才尽一份力量,这种真情的请求确实是对我良知的呼唤。虽然,因为我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功名利碌对于我早已是身外之物了,但是为了感谢朋友们的相知和信任,我决定把对来生的许诺提前到有生之年。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将把自己的经验和精力奉献给那些渴望成才的孩子们,特别是那些穷苦的孩子们。我现在已经资助一些穷苦学生上学,辅导一批学生考上大学,并把我的经验写成书《我的事业是父亲》系列,奉献给广大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另外我还想与有志于家庭教育的志士仁人一道创办一个中国家庭教育咨詢培训中心,为那些需要邦助的父母和孩子们服务,为中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出力。(现在正在筹备中)

(3)提醒天下家长:我是多么羡慕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们,您们生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度里,生长在这个千年难逢的太平盛世里,在您们的面前有的是机遇,只要有志气,成才之路到处为您们敞开。因此,我也借此机会提醒天下望子成龙的家长包括在座的家长们,千万不要让历史的机遇与您的孩子擦肩而过。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二篇: 校长论坛讲稿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简介

学校创办于1962年,原为金江镇小学,2004年学区撤消后更名为金江中心学校,下辖7所完小。 中心校现有21个教学班,一千多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省教学能手1人、教坛新秀2人,县级骨干教师17人,教坛新秀2人。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获县“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2012年被评为县“十佳学校”;同年, 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球基金学校预防疟疾教育项目先进单位”;2011 -201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5年被评为“澄迈县先进少先队集体”。近几年,我校教学质量连年攀升,2016年获小学毕业综测“先进学校”。

(二)队伍建设:

我们学校有一支富有热情与爱心的教师团队,有一群享受成长幸福的孩子。 “春风化雨,情暖花开”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了成长的快乐,每一位教师都享受到了职业的幸福。秉持“用心打造一个团队,用情带好两支队伍,用爱促进三个发展”的学校管理理念,变管理为支持,化约束为激励,挖掘潜力,激发活力,展示魅力,形成实力,为学校积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学校坚持每学期评选“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师”,通过表彰树立典型,共同打造一个“比学赶帮”的和谐集体。虽然奖励是微薄的,但那种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却是充满力量的。每学期都会开展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全校班主任欢聚一堂,聆听优秀班主任的经验介绍,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优化教师组合,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对教师的工作安排上,包括搭班、备课组、年级组人员搭配上,都应该注重“人尽其才”,注意教师之间的科学组合,整体优化,扬长避短。既要考虑到教师的知识能力的互补,又要顾及到老、中、青结合,让老师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才尽其用”,又能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经常在大会上表扬我们学校那些配合比较好的合班老师,称他们为“黄金搭档”。这些“黄金搭档”们,配合默契,交流密切,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三)坐班制度执行情况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凡是要求普通教师做到的,学校领导必须先做到”。 校长及学校班子成员出校办理公务要提前告知值周领导,因特殊情况不能提前告知的,过后要补充说明。

2、严格考勤登记,实行三层考勤管理:亲笔签到签离、门卫登记、值日领导检查登记。

(四)“三晒”活动:

为了确保教学常规管理常态化、高效化,学校定于每学期第12周、18周(期中、期末考试前后)举行教学常规全面检查与“三晒”活动。

1、活动分年级组进行,具体过程由年级组长负责。

2、集中展示教师本人教育、教学、教研,学生作业批改等材料,让学生、教师、家长参观交流。

3、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让教师之间在比中求进。

4、总结反馈。负责检查和组织“三晒”活动的年级组长,要及时召开年级科任教师会议,将活动过程与结果向教师总结反馈,让教师通过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五)学校文化建设

办学思想:春风化雨,情暖花开(营造高雅、和谐的学校文化,让校园内的每一堵墙、每一个角落都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者。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关怀,师生共享和谐的精神家园,为师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幸福家园。)

办学目标:教学相长(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学问进步的不二之途。学校应该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成长乐园。)

校训:知书达理

【解释】有文化,懂礼貌。形容有教养。

【解读】所谓“知书”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名著。所谓 “达理”就是能明白事理,分辨是非,辨明好坏,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我们践行养成教育,营造书香校园,讲求智育与德育并重,因此将“知书达理”作为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

校风:知行合一

【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解读】“知行”二字取义有二:一是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二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文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言行一致;我们将以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使素质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行为化 。

教风: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

【解读】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所以更需要教师有“和风细雨”的亲切与宽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熏陶。“狂风暴雨”易催“花”,不如做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老师吧!

学风:乐学善思 厚积薄发

【解读】:“乐学善思”是学习品质的最好体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训有之,“乐”是“学”的最高境界,是“学而优”的有效捷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于质疑,善于思索,善于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升自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广读书,多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

我们的校徽是由学校老师自己设计的,它的整体寓意是——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扬帆起航遨游书海。

我们致力于营造一所书香飘溢的学校,“知书达理”是学校的校风,书香礼仪才艺的办学特色,让师生感受和谐,体味书香。学校着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开展“晨诵午读”,倡导师生同读经典,每学期4本必读书目。如今“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已成共识。

“成长乐园”是学校校歌的名字,也是金小人的美好追求。我们希望在这小小校园里,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教师在教育中得到发展,教学相长,和谐发展。

(六)校容校貌

我们学校面积虽然很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环境整洁优雅。我们在小小的校园里建设了9个“梦想小花坛”,由学生进行花草种殖养护。我们还对教学楼采取了“立体绿化”的方式,给每个班级都建设了一个小花栏。

每一间教室的走廊都有一个生机勃勃的“葵花园地”,那是我们的班级作品展示栏,不定期展出我们的优秀作业、书画作品、单元复习卡等。朵朵葵花向阳开,我们就像葵花一样健康、阳光,充满活力!

(七)学校管理情况

不动笔墨不管理:班子例会、班主任例会、工作记录表

二、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优势:1.近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乡镇中心学校中名列前茅,学生、家长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发展的认可度不断提高。 2.学校各项制度日趋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良好。

3. 教师群体多数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乐于奉献、敢于争先的敬业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作风,是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教师团队。

存在问题:1.校园面积狭小,活动场地和功能教室不够,不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2.学校生源有四分之一为进城务工子女,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行为习惯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困难。

3.学校面向未来发展还缺乏高素质教师团队的支撑,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停留在面上,没有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4.还没有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在未来的三年中,着力建设“知行”文化体系,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指导思想为核心,以营造严谨有序、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为目标,努力建立“规范、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以抓好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稳步前进。(“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

分类目标:

1、改善办学条件

绿化、美化校园,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物质保障;以“澄迈迈嘉城市广场”规划建设及京岭分校建设为契机,争取多方援助,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学校面积狭小的问题。)

2、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统筹资源为关键,以人才强教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打造一支步调一致、职责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高效务实、勤政廉洁、乐于服务、勇于创新的干部队伍,重点培养和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群体,逐步形成骨干教师成长机制,塑造一支观念超前、师德高尚、知识丰富、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

3、规范学校管理。为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色学校总目标,依托各种有效载体,展示学校成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把学校建成社会赞誉、家长满意、政府放心、师生依赖的品牌学校。

4、活化教育载体,打造学校特色。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色学校总目标,依托各种有效载体,践行学校“知行”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把学校建成社会赞誉、家长满意、政府放心、师生依赖的一流品牌学校。

(二)采取措施

以抓好常规教育教学管理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稳步前进。

以“澄迈迈嘉城市广场”规划建设及京岭分校建设为契机,争取多方援助,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

立足科研兴校,抓实教研工作。坚持以“科研强师,科研兴校”为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教科研氛围,开展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教科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师德论坛讲稿

师德论坛讲稿————

用爱做教育

实验小学英语组 钱艳秋

记得小时候,常常有人问我:“你长大了干什么?”我总是脱口而出“当老师!”是的,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而做的游戏最多的便是叫上几个小伙伴,墙上挂上一个小铃铛,用手摇几下,表示上课了,然后便指着墙上那用土块写成有“

1、

2、

3、

4、5,人口手,上中下”摇头晃脑的读起来,那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升。长大后,当我带着青春的激情踏入家乡中学的校门时,当我开始成长为一名人民教师时,才真正懂得了这已不再是一种游戏,而是一种事业,当渐渐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才明白自己不仅需要有满腔的热情,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有的是一颗诚挚的爱心。

第一次登上讲台时我的心中满怀激动与不安,暗暗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好老师,可面对讲台下的学生只比我小三四岁,个子比我还要高,我不仅有些彷徨,为了掩盖自己的不成熟,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镇住他们,于是,每次上课时,我都板着严肃的面孔走进课堂,遇到学生犯错就大声地严厉喝斥。时间长了,我发现学生们不太爱理我,有几个胆大的学生告诉我,大家觉得我严肃,太有距离感。我也觉得自己很累,我问自己这不是我喜欢的事业嘛,面前不就是我所爱的孩子们吗,我为什么要拒他们于千里之外呢?在以后的日子,我慢慢的改变自己,尝试着用真心与学生们沟通,用爱心去关爱他们。讲课时,课堂下我不再刻意的板起面孔,有时也会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问问

生活中有什么烦恼。到了冬天有两个学生好几天都要没有来上课,我利用休息时间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孩子的家长本想让孩子辍学,经过一个下午的走访,他们的思想有了松动,天黑时我才回到家。第二天我因为着凉发烧了,可看到那两个学生又回到了课堂上,我心里感到非常开心。日子慢慢走过,我和学生们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不知什么时候围在我身边的学生渐渐多起来了,他们会给我讲自己家里的事,会说起自己的烦恼,会问我城市里的学校,会与我讨论毕业后的出路……这些即将毕业的孩子们不仅把我当成老师,更视我为他们的大朋友。就在他们毕业后,不论是外出求学,还是在家务农,常常有学生到我的学校或者我的家中来看我,有的人甚至带来自家种的西瓜。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只要多关心他们一点,他们就对我们无比的亲近,敞开心扉,给予我们无比的信赖。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多么的容易,只要多爱他们一点。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老师的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这句话我极为欣赏。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

当然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教师不仅要能爱,更要善爱,会爱。爱是一门艺术,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来

到实小以后,我很长一段时间调适不过来,总是不自觉的把面前稚嫩的小学生当成大孩子,我也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学生不能自觉遵守纪律而苦恼不已;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反思以后,我重新调整了教育方法,面前的孩子们需要母亲一般细致耐心的关怀,也需要明灯一样的指引方向,我告诉自己耐心些,细心些,再耐心一些。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振奋精神,面貌一新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卡片时;当走在大街上听到迎面走来的人亲切的喊我“老师”的时候,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我所收获的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幸福成果。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

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在教育的沃土上用爱去播散希望的种子。

第四篇:教师论坛讲稿

教师论坛讲稿2006.12.30

韩维加

2006中国教师生存报告

虽然我是一个惯于遗忘的人,很难遇到能令我刻骨铭心的事情,但作为一个对中国教育有些许期待的国民,对年内发生在中国教师身上的几件事,我还是有深刻印象的。第一件是全面清退代课老师事件;第二件是农村女教师进城卖淫事件;第三件是中学教师被家长殴打事件;第四件是严重的教师体罚学生事件;第五件是大学教师街头卖艺事件。这五件事之所以没有在我的记忆里消失,是因为事件触及到了我内心所关注的生存的问题。都说生存是人生第一要素,当第一要素出现危机的时候,首先遭到压迫的就是灵魂了。

教师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此,我向来是没有异议的。出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崇高敬意,我内心也不想过度宣扬有损于教师高大形象的事件。因此,我在报喜还是报忧的问题上展开了多时的思想争斗。然而,如果要我用捏造的事实来美化教师空虚的心灵,就违背了报告的真实性宗旨了。

回顾2006年中国教师所走过的历程,我们看到了喜也看到了悲,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落魄。

第二,大学教师之间的贫富悬殊持续升温。在中国各阶层中,贫富悬殊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作为一个仅仅以教书育人为基本谋生方式的教师,为个人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那就显得有点不务正业了。打着专家、学者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幌子,以卖弄权威、弄虚作假为第二职业的大学教师是有一定比例的。这行为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了,因为生存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奢侈。另一部分安于现状或者本身过于清高的大学教师,就只能守住清贫“苟活”一生了。从这个现象中,我们看到了浮躁、迂腐和执著并行于大学教师的内心世界里。同样的教师,不同的活法。因此,规范大学教师的行为和教学风气,应该是一个势在必行的教改任务。

第三,中学教师的情绪化教学风气没有消除。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人生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得体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在幼稚与成熟的交界点,有无畏的任性,也有强烈的自尊,很多中学教师因为忽略了理解和关爱,而败在了这群孩子的手里。血气方刚、厌世妒俗的情绪用在教育孩子的课堂上,是有损老师尊严的。老师与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之间的肢体冲突,每年都在各所中学时有发生,这当然算是中国教育界耻辱的一面。要改善这种局面,中学教师的整体心理素质就有待进一步提高了。

第四,小学教师肩负着启蒙教育的重任没有获得足够重视。中国已经逐渐迈进了独生子女二代的时代,单有加减乘除和汉语拼音,是锻造不出优秀国民的。中国小学教师多数一直沿袭着旧时代的教育理念,用远瞻性的眼光来评判,那是失败的。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其作为教育界的边缘群体,这种状况令人担忧。如果我们总以为小学教师是一种轻松得无须技术含量的职业,那真的是可悲的。今年9月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对于那些处在人生起跑线上的孩子来说,是一场及时雨。只是不知道这场及时雨,能不能给小学教师的成长带来契机。

在2006年还没有过去的时候,我们还不能预测2007年的中国教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但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依然要靠教书这份职业来养活自己,来养活自己的儿女。无论是奢侈还是苟活,都不例外。

"教师集体离婚事件"上演一则新的《儒林外史》?

北京大学教授 王铭铭

丹东市振安区同兴镇教师集体离婚事件,像是一则新的《儒林外史》。事件起因是教育管理部门鉴于教师数量过剩而欲进行裁员(说得好听点,可叫“下岗”)。教师队伍裁员,不是一件容易做的工作。该地教育管理部门设计出一套“方案”,恐是出于善意,方案提出,对离异教师,可给予续聘待遇。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教师们对裁员方略作出了行为艺术般的反应——纷纷火线离婚。

据说在该镇,教师们见面不再以传统的“吃了没有”为问候语,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句

“离了没有”, 以幽默的对立面荒诞为形式,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对此一事件也作出了反应,其负责人表示,要追查这些离婚教师中,到底有哪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真离婚与假离婚怎么判断?不易。若是真的要追查,那岂不是要派出规模不小的“离婚私人生活勘察队”日夜监视离婚教师们的隐私活动吗?若不然,而仅是叫老师前来问话,责令他们说出秘密,那么,老师们都不是傻瓜,必定会再度顺着政策来寻找对策。假如当地教育部门删除那一有关规定,那么,教师们复婚的比例就会高起来;而假如反之,作为理性人,他们当然会为了生活而克制感情。有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向记者说,他要尽其所能劝老师们复婚。这样表态,令人啼笑皆非。

我怀着矛盾的心态观望这场活生生的戏剧。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我认为,教师也是人,管理部门不能为了展示自己所谓的“改革力度”,就置教师的生存权于不顾,何况用离婚作为“上岗”的条件来“改革教育”,并非良策。不过,有时替管理部门的人想想,我也能理解,教师数量如果太多,对于政府无疑构成沉重负担,而中国的学校也广泛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对鱼目混珠的教师队伍进行精简和结构性调整,本无可厚非。

我不能自恋地以为自己的这一矛盾心态有什么广泛的说明性。然而,我私下常想,导致我这一心态矛盾的背景,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改革的困境之一吗?一方面,教师们(包括大学教师),好不容易摆脱“臭老九”身份,好不容易在生活上得到多一点照顾,一下子人们又以种种“理由”来将他们定位为“负担”(在其他情况下,也包括道义上的“负担”),这实在没有道理。另一方面,这些年,教师地位和生活得到改善,这使教育行业增加了太多人(甚至从政、从商者变教师的例子也有),如此一来,便给政府增添了财政和行政管理压力。要完成提升教师的地位与收入和提高教育“效率”的双重“任务”,最简练的办法,自然是裁员。

然而,理性思考与现实生活还是不同。现实上,我们都是人,受着社会生活的约束。作为人,我们中哪位能保证裁员裁的就是“孬种”?又有谁能保证“上岗”的教师都是“好汉”?不说丹东,就说我们那几所著名的高等院校吧,它们或许是怕出现“集体离婚”之类事件而设计出了自己的“改革方略”,比如,在教师待遇实行“岗位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设计意图是善意的,主要是为了在不导致教师队伍过于震荡的前提下,使那些工作量大、贡献大的老师获得更好的待遇。然而,制度实行以来,也出现不少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有不少大学教授抱怨说,真正工作量大、贡献大的老师,得到的待遇反倒比其他人低。我曾经问一个单位领导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他说:这是为了维护单位的内部团结。

怎样更好地平衡国人所谓的“团结”(其中常隐含权力因素)与“效率”?这是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理论上说,解决的办法是有的: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要避免动不动以“下岗”来威胁教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避免动不动以“公平主义”来维护自身利益。不过,要实现这个“双避免”,实在并非易事。

评论:“离婚证”和“上岗证 ”哪一个重要 据《法制晚报》报道,辽宁丹东市近60名教师在一周内全离婚了,原因是区教育局聘用制办法中规定,如有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人的,可以不通过考核直接上岗。老师们一个个忙着离婚没来上课,害得学生也跟着天天放假仅仅因为一个竞聘上岗政策的出台,就有几十对教师夫妻集体离婚,听起来像演戏。老师们集体离婚难坏了镇政府。夫妇自愿离婚,符合法律规定,不给办离婚没有道理啊。某位老师5岁女儿追着不让离婚。一位老师说,“真想大哭一场”。你说这叫什么事啊?

其实想想从前的报道就知道,“集体离婚”这事已经上演很多起了。因为政府出台拆迁的安置文件中规定,离婚与单身者“可按优惠价格购买一套40平方米、一室一厅”的住房,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和镇近百双夫妻“自愿”离婚;因为“离婚后的下岗职工可以上岗”的一纸“人性化”的通知,华北油田许多职工闯进婚姻登记机关抢办理离婚手续。如今这事在“为人师表”的老师身上重现,确实让有关部门的颜面尽失。于是,14日上午,由丹东市振安区人事局、教育局及同兴镇政府等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正式进驻同兴镇中心小学,除了让老师们复课外,他们的中心工作是找老师们个别谈

话,而谈话的内容也只有一个———“复婚吧,给我们点面子。”因此这个调查组被老师们戏称为“复婚办”(9月15日《时代商报》)。

出台一个政策,客观上导致几十对教师夫妻集体离婚,这项政策很难说是科学的。当地教育局认为政策很人性化。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政策被人钻了空子。说明政策本身有漏洞,不严谨,不周密,没有经过论证。只要有空子可钻,谁不想钻啊。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性的弱点使然。我想起歌手赵传那首尽人皆知的《我是一只小小鸟》: “有时后我觉得自己像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高/也许有一天我栖上枝头却成为猎人的目标/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从此无依无靠/„„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我永远都找不到/所有知道我的名字的人啊/你们好不好/世界是如此的小/我们注定无处可逃/当我尝尽人情冷暖/当你决定为了你的理想燃烧/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问得好。我也想问一句:“离婚证”和“上岗证 ”哪一个重要?这是个近乎残酷的选择,简单地责怪老师们离婚的草率显然有失公平,如何减少拍脑袋政策的出台才更值得追问。

魏明伦:警惕青少年审美观“苍蝇化”!

魏明伦先批“老鼠爱大米”,又对超女表质疑——

警惕青少年审美观“苍蝇化”!

本报北京电 (特派记者/郭珊 静睿 达嫔 虎城)前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鬼才”魏明伦语惊四座:我们的青少年正在由“审美”转向“逐臭”,审美观由“蝴蝶化”转为“苍蝇化”。他分析了青少年当中偶像崇拜的产生根源,对于去年火遍全国的“超女”,魏明伦说,自己的态度已由当初的支持转向质疑!“我不是站在超女的对立面,我只是想在别人都趴在地上膜拜她们的时候,站在高一点的地方俯视。”

魏明伦说,在一个跟风成瘾的浮华年代,逆向思维最终一定会被证明是有价值的。

青少年对高雅文化产生“抗体”?

前天的发言中,魏明伦严肃地指出,在年轻一代人身上有很多倾向是值得注意的,尤其是“老鼠爱大米”印证了他的担忧——过去人人喊打的“老鼠”

竟然取代“蝴蝶”成为爱情的意象,而老鼠的形象从《诗经》开始就与贪婪、肮脏、腐败有着天然的关系。“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这不就像贪官爱金钱吗?”他据此指出这是一个警号:年轻人的欣赏观正在由“审美”变为“逐臭”,由“蝴蝶化”变为“苍蝇化”!

魏明伦进一步借用医学上“受体”与“抗体”的术语阐释,过去五四青年对于自由、科学、民主、进步等有着天然的受体,而对于封建、专制、独裁等有天生的抗体,因此产生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青年,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先驱。而在这些新新人类身上,这种文化的抗体和受体在改变,甚至颠倒,对于高雅、优美、正义的东西排斥抗拒,对于恶俗的、浮躁浮浅的东西却趋之若鹜。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青年人不知道自己的祖辈是从多么苦难的年代走过来的,对于国家的历史一无所知。

超女崇拜本质就是反个性

接着,魏明伦的矛头又对准了风靡全国的超女。对于超女在青少年当中引发的追星狂潮,他又抛出一个尖锐的结论:超女引起的偶像崇拜,已经超出了娱乐的范畴,这种狂热是不正常的,其本质就是反个性!

“超女”从诞生以来,一直是以张扬个性、“想唱就唱”作为标榜口号的,但魏明伦却反其道而行之,他指出,从文艺复兴到五四运动,先进文化都是从打破偶像出发的,偶像不是个性解放的象征,恰恰是反个性的。“就像科学家不会把爱因斯坦当做偶像一样,现代人需要的是先驱而不是偶像,一旦人把人当作偶像,它的负面影响就会出来。”魏明伦坦言,海选阶段自己曾是超女的支持者,但通过一些出版物了解到,知道“超女”的背后,其实潜藏着商业的暗箱操作,特别是目睹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高举李宇春的照片歇斯底里地呐喊、兴奋到晕倒的场面之后,他对于超女的质疑有增无减。

魏明伦提出,为什么孩子们他们连自己的父母生日都不管不问,而一厢情愿地把所有热情寄托在一个与己无关的超女身上?魏明伦说,这是所有人都该深思的问题。

结束语:引用《2006年教师生存报告》:“回顾2006年中国教师所走过的历程,我们看到了喜也看到了悲,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落魄。”我们还不能预测2007年的中国教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但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那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依然要靠教书这份职业来养活自己,来养活自己的儿女。无论是奢侈还是苟活,都不例外。

第五篇:论坛演讲稿

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如:是非、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行为成为社会公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影响。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呢?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建立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加强中学德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一支以学校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德育工作小组为指挥中心,以班主任、科任教师为主体,全体学生参与的德育工作组织网络。

其次是提高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这就要求广大德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分层次要求,提高德育教育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首先,在制定德育计划时,必须改变完全由教师制定的传统方法。可邀请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参与德育计划的制定。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心热点,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师生共同确立德育主题,共同设计活动程序。可以进行学生设计制定的德育活动方案的评比,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在德育过程中,应积极创造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教育活动方式。做到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课堂教育中决不能采取“满堂灌”。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应在学生精心准备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和争辩,使学生的不同看法和思想观点有机会和场合进行表达、交流和沟通,以达成共识,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地自我教育。此外,和德育内容有关的智力大考场、演讲、文艺演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市场经济全新的社会背景,使学校德育教育已不能囿于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方式,德育的开放性已成潮流,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对此各科任教师要立足课本,掌握学科特点,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校应该坚

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走出去(如到企业、带基层、到农户等)、请进来(如请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请心理老师作辅导等)来加强德育教育。

四、开展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在学生中开展爱祖国、爱学校、爱家乡的“三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比学习、比纪律、比团结的“三比”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活动。把此项活动与党团活动紧密结合,与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给德育教育以新的内涵和载体,改进道德教育空间的说教形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地努力,讲方法,求实效,我们的学生必定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谢谢大家!

上一篇:讲座应急预案范文下一篇:就业指导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