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教师师德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不忘初心教师师德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光辉历程和展望光明前景的特殊节点上多次强调“不忘初心”,要求全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第一篇:不忘初心教师师德论文

不忘初心,服务“三农”

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职业教育新发展,学习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给我们不少启发,联想到我们农类学校要与时俱进,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以我们广西梧州农业校为例,我们认为在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上都要按照习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转型,与当地贺州长寿市紧密结合。发展绿色产业和未来新技术产业。在当下,绿色产业主要指促进绿色生产和发展绿色食品的行动,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发展和壮大那些能够有助于减少负面环境影响、提供环境友好产品、服务和设备的产业,使得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的贡献不断提高。具体来说,绿色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就农校而言,种养专业(果蔬花卉、系列长寿农牧产品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沼气、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结合我们梧州农业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驻贺州长寿市、东融泛珠三角、港珠澳)具体措施如下:

一、校企联合

比如和本地贺州正丰农业集团公司。积极培育拥有自主品牌(如信都长寿三黄鸡、信巴长寿香猪等)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占有率高、引领作用强的龙头骨干企业。鼓励企业突破家族管理的瓶颈,通过治理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力。对环保特色产业的龙头项目、关键技术在引进、开发阶段,由政府协调项目资金,达产见效后,对企业进行鼓励扶持,对企业购置先进设备、正常投产使用后,不断增强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二、引导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内在动力,加快环保机械产业集聚示范区的发展速度,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信都校区以龙头企业筹建引进人才(如引进种养能手董冰,养猪专业大户),大力拓展创新渠道,提升学校自主创新水平,增强品牌效应。

三、加快产业集聚

学校引导和鼓励企业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扩大环保特色产业规模。坚持以“招大、送优、引强”为主攻方向,鼓励本地重点企业拿出优质资源、优势产品,通过资产重组、股东置换、上市等多种形式,主动广东及贺州当地国企央企全方位的合作,形成市场联盟,促进产业扩张。

四、推动平台建设

以学校尤其以信都校区为集中区(辐射中心)、环保特色产业园为核心,加大道路、电力、给排水、物流、仓储、技术研发中心、绿化等硬环境建设;加强专项资金、创业扶持、投资融资、人才培训、市场营销服务等软环境建设,为节能环保机械特色产业集群经济集约、节约、集群发展发挥有效作用。

五、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措施

1.深化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对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都有重要影响。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以减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为基本原则,逐渐降低简单劳动产业所占比重,发挥学校区域创新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大绿色产业的经济比重。

2.推進节能减排

今后要继续将节能减排作为重点来抓,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节能减排需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过快增长,以能效、环保、安全、质量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业、产品和工艺技术。严格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避免盲目扩张,把原来学校农机汽修等都转型为绿色农业机械。

3.加强科技创新

提升学校研发创新是实现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摒弃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传统技术,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开发新型高效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在节能环保产业中,鼓励学校,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横向合作,吸收智力资源促进科技创新,最终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技支撑体系。

4.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的大力扶持

建立多元化的绿色产业投融资机制,调动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例如,对于节能环保产业,从政府层面,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厅及贺州市财政,每年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设立政府专项扶持、鼓励资金,对节能环保企业给予扶持;特别是向校企联合企业的节能环保产业倾斜。从社会层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粤港澳企业战略投资人,在国家政策允许条件下,以各种形式设立节能环保装备研发、产供销一体化的校企。

总而言之,我们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姓农,更应主打贺州长寿市品牌,结合农校的特点,发展绿色产业,从农校信都校区实情出发,幅射周围,依靠观念创新、打造农校绿色品牌(长寿系列农牧产品)之路,和所有农类学校一样调整好我们的课程设计,更好为“三农”服务。

作者:雷云 庞显东

第二篇:不忘初心: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根本指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光辉历程和展望光明前景的特殊节点上多次强调“不忘初心”,要求全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深入发展,各项事业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重要历史时刻,强调“不忘初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向价值。作为教育综合改革重要的一环,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腐败、教师失责、学术造假、论文剽窃甚至是教师伤害学生、侵犯学生等都与部分教师忘了“从教初心”有莫大关系。对于教师及其师德建构而言,“不忘初心”就是要回归和坚守教育信念,积极承担教育的责任伦理,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建构起师德建设的制度防线。

一、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守师德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从萌生从教的初心,到选择从教的认同,再到坚决从教的信念,经过接触、体验、反思、实践等环节,教育信念就如同一根长长的线贯穿在教师理想信念生成和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教师的教育信念对于塑造教师的职业人格、坚定教师的教育理想、端正教师的教育行为,支撑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从教初心”的集中体现。缺失了教育信念,“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面对多元化思潮,尤需坚定立场;面对各种诱惑,尤需擦亮眼睛;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尤需不忘初心,多补钙,少得软骨病;怀有赤子之心,不被畸形利益所狙击。”(秦川)

对于教师而言尤其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塑造和坚守宝贵的教育信念,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教师对教育信念的认知、反思和实践的一体化生成系统。(1)应强化对教育、教师和育人等关键概念和理论的理性认知。对这些概念和理论理性认知,是科学的教育信念养成的逻辑起点。教育信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过程,是教师认知、情感、意识转化为内心信念甚至信仰的持续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增强对教育的理性认知,逐渐形成对教育理论的理性思考、对教育事业以及教育主张的认知和认同,有意识地将这种理性认知和思考与教育实践体验相结合,便可逐渐积淀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认同,进而演变为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坚定自我的教育信念。(2)要强调教育反思。教育信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反思加以充实和巩固。教师应通过教育反思,不断对教育信念进行系统而持续的审视和批判,从而使自身的教育信念得以调整和完善,逐步建构开放而具有适应力的教育信念。(3)要强调教学实践的中介作用。教学实践是教师逐步形成教育信念的重要媒介。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交互作用、同事交际作用、个人反思作用以及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的应对和处理等等,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建构民主、协作、共享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获得教学多方关系的理解和支持;要强化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逐步在应对和处理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教学情景中养成教育机智,从而增强教育自信、提升教育信念。

二、不忘初心,就是要积极建构师德的责任伦理

“在現实中,‘责任’往往为‘道德义务’的光芒所遮蔽和掩盖,或被以‘道德义务’为名的行动所强迫和绑架。”(韩跃民,刘静《责任理论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探究》)因此,头顶厚重道德义务“光环”的教师在现实中饱受重重的压力和束缚,这也导致教师评价出现了某些让人心情凝重的“偏差”。比如从历年全国和地方优秀教师或师德标兵的评选看,几乎所有上榜的教师都是甘于奉献,不计较私利,忘我工作甚至有的以牺牲亲情、自我健康、生命为代价的。过于强调道德责任而忽略伦理关怀,过去强调制度刚性而忽视制度柔性的评价体制,导致了现实中教师背负太多责任,而缺乏履行责任的能力,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成为了现实“道德困境”的承担者。因此有必要强调教师的责任伦理这一概念,使教师在当下的情景中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利益冲突中智慧地寻求一种平衡,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促使教师“周全、深入地考虑并权衡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愿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华伟《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论现代社会师德教育转型》)责任伦理将“责任”作为其体系的核心精神,强调责任能力为本位,责任与行为主体的角色相适应和主体责任的自觉实现。责任伦理体现教师主体价值的回归,是对教育初心的自觉维护和自觉承担,有助于彰显教师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保持教育初心。

在现实中,要注重建构以培养责任意识为前提条件、增强责任能力为重要内容,建构责任机制为重要保障的师德责任伦理体系。(1)教师责任意识是教师职业动机、职业心理的自觉反映,它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行为选择和道德判断,对于教师责任履行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师责任意识中,自律意识和他律意识的建构和两者关系处理的问题尤为重要。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是教师责任意识培养的根本途径。教师要自觉地将学习相关职业规范、政策、法律、法规作为自己重要的学习任务来抓,提高自身的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并自觉将要求和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责任准则和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躬身自省、洁身自好,抵制不良因素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侵蚀。教师的责任他律其实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和要求,这些年来,我国针对各层次教师师德建设出台了日益完善、针对性强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法律对教师及其师德发展形成了的刚性约束力。制度的设计本身是好的,关键是要通过外在的制度规范、树立典型,注重宣传,强化激励、营造氛围等“对教师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约束力,让教师从中增强自律意识,把良好的师德品质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杨阳《教师的他律与自律》)(2)责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师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条件。在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在围绕“教书育人”为核心责任的基础上发展教学、管理、服务等责任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角色责任,进而提高自我道德修养。(3)构筑完善的责任机制是师德建设取得实效性和长效性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构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核、师德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应该强调的是师德建设的责任机制要更为凸显教师的主体价值和主体地位,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确保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各机制之间应相互协调、彼此联动。

三、不忘初心,就是要筑牢师德建设的制度防线

制度建设为师德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提供重要保障。在日益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今天,制度建设成为有效筑牢师德建设的刚性防线。师德制度建设应该起着三个方面的功能。(1)为解决师德失范现象提供依循准则。师德制度是教师共同遵守的规章和准则,划定了教师师德行为的界限,为解决和处理师德失范行为提供必要的制度依循。(2)克服师德自律约束的低效性、局限性。现实中,我国师德建设更倾向于强调师德自律和责任,而忽略对教师权利的维护和彰显,导致教师的抵触和不满,制约师德建设的成效。师德制度作为外在于教师的规范性体系,能够发挥制度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3)发挥制度激励和协调作用。师德制度凸显了教师主体价值和地位,激励教师为实现教育理想而遵循共同的师德规约。它从整体上设置了教师师德生成的实践路径,同时为各个主体履行责任、各种机制有效协调、各种结构畅通联动提供了整体框架。

具体而言,筑牢师德建设的制度防线有如下做法。(1)强化师德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师范生师德教育,在教师师德成长的源头和支点上下功夫。创新多样化的师德教师模式、方式,改变僵化的、整齐划一的师德教育模式,倡导体验式、疏导式、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方法和手段,推动教师的自觉参与和自觉建构。(2)加强师德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集中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舆论氛围。(3)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凸显考评制度的引导性和规范性。师德考核已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各项考评机制的首要标准,对教师具有较强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在现实的操作中,应着力建构多层次的分类考评指标体系以及全方位多主体参与的师德考评体系,使师德考评体系更具有规范性、操作性和参与性。(4)强化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师德建设氛围和环境。在师德监督方面,教师被法律赋予了相关的权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教学自主,因而具有独特“教育权力”,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这些“教育权力”,直接影响到教师从教的合法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严以用权”提出十个要求,其中提到“阳光用权”。所以,师德监督机制应该是一种多方主体和机制构成的立体式监督体系,应该确保师德监督的公平性、公正性、规范性和开放性。在师德奖惩方面,要强调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同时,应建立健全惩罚制度,严格实行高校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及时诫勉、警示和处分。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文/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永刚

上学期,我被学生票选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最受欢迎的公共课老师。学生采访我,问及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我如实交代:“特别惊喜,因为这是学生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惊喜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即是不安和忧虑,觉得自己在诸多方面还存有不足,无法“配享”(康德语)这样的赞美,受之有愧。”学生继续问我:“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您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我的回答特别坚定:“是关心和唤醒。”

幸福:作为教育的至善

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社會节奏异常快捷,工具理性甚嚣尘上。如此之下,大学教育也难免遭遇到快餐化、标准化、程式化、功利化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也常常感言,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不知为何而学。很多学生,如同进入“踏轮”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只是简单地以“我前面”和“我后面”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方式,似乎学习的动力仅仅是来自于外力的推动,而自己不过是盲从“踏入”而已。

古代先贤亚里士多德说过,“万物向善”,诸多善中存有一个最高的善,即“至善”,而“幸福是至善”。对此,我深以为然。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教育的理念,告知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毕竟亚里士多德也直言“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最初,本以为这只是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自我追求与满足,然而在我阅读了美国教育学家诺丁斯的著作之后,更加坚信了我的教育信念,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之“善”,善有很多,而“幸福是至善”。学习本是一件快乐幸福的趣事,莫因过于追求功利化的“外在善”,而忽略其本真之“善”,甚至幸福的“至善”。诺丁斯显然也赞同这一点:“将学习作为最幸福的事情,也将学习作为通向幸福之路最好的方式。”她甚至也一再表明,“幸福与苦难无关,一定有快乐有关”。(诺丁斯《幸福与教育》)

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定义为大学课堂里的关心者与唤醒者——关心学生、唤醒他们的心灵。简言之,大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课堂之上,更不单单是对教学知识的单纯传递。即便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并非单纯灌输和对单一教学知识点的追求,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对学生的关心之上,从他们的需求和实际出发,将本该属于他们的课堂交还给他们,唤醒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灵魂。

关心:幸福教育的基础

作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交流很多,听到最多的抱怨是——“没有人关心我们,我们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没有几个老师知道我的名字!”这是来自他们的声音和渴求。任何大学都不能一味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心,所以诺丁斯才大声疾呼:“用所谓的标准课程来修修补补确实无济于事,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学校环境。”“我建议,我们应该将关心而不是责任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如何理解关心?我想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海德格尔认为,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虑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甚为赞同,“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心成为一种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就会遭到破坏”。(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关心关系是伦理的基础而关系则是关心的本体性基础。为此,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安排好的对组(ordered pairs),产生于那些用来描述处于关系中的成员们的情感或主观经验的原则。”(诺丁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

师生关系即是最好的一种关心关系。作为关心者的教师,应该“专注”于学生,而非教材或课件。而且,专注并不意味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作为被关心者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接受、确认和反馈来自教师的关心。两者关系之中始终存有“动机移位”的模式,即教师特别关心学生需要——学生感受到一种需要帮助的愿望——学生做出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将关心关系作为每一次“师生在场”的主轴线,让关心的关系性始终存在。

其次,关心其实是一种能力。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就提出一个观点,即“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同样,关心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人人具备,以及并非人人在任何时候都具备。然而,作为教师,必须培养这种关心的能力,甚至说是爱的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馬克思语)所以,身为青年教师,我坚定认为,在提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自身关心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需要理念的介入,也需要实践的深入。

唤醒:知识传递的另一种模式

如果关心仅仅是一种内在的追求或体现,那么唤醒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外在表现或行为体现。所以,我常常不敢以师者自居,而是以一个唤醒者自居。中国人民大学周濂教授曾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然而,当今的大学课堂,我们不仅要唤醒那些装睡的人,还要唤醒那些真睡的人。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正因如此,唤醒极为重要。

其一,唤醒者首先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摆脱知识传递者的身份,尽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一点,源于美国学者麦金太尔的理念,他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只有“理论叙事”,才能将理论内核传递给他者,才能真正让别人理解并认同你的观点。所以,唤醒不是简单依从于规则和外力,而是用合适的方式,从内在角度将学生真正唤醒,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每句话和每个理论。

其二,唤醒者还应该是一个心灵启发者。告别说教,摆脱固有模式,如同苏格拉底倡导的“精神助产术”,让学生真正参与起来,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动,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正确答案。所以,我常常想起雅斯贝尔斯的那句名言:“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追求幸福,关心与唤醒,一直在路上。

作者:刘奕涛

第三篇:不忘“初心”,关注表达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回顾新课改的十几年,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有过迷茫,有过坎坷,但是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教改的目标与语文教学的实际相偏离,学科的本质没能体现。所以,让语文教学重回学科本质,才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教师关注语文文本语言文字表达的教学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语言;文字表达

引言

不忘“初心”,关注表达。这是语文教学的主体目标。如何寻找“初心”,需要教师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去考量。作为一门理论与生活与实践并存的学科,通过拼音、识字以及语文阅读学习,使日常交际成为可能。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语言文本的思想以及对相应的文章进行分析,然而这其实与语文教学的“初心”是相背离的。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从以往单纯的“理解课文内容”逐渐向“文本语言文字表达”转变,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

一、 立足语文文本,实施语文文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并非单纯地教导学生背诵与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小学语文具体教的是什么?是语言文字还是表达方式?事实上两者均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两者之间原本不存在较大的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只会是教学方法的不合理。语言文字与语言表达两者之间的联系旨在通过教学方法上的“得体”转变为语言理解与表达上的“得意”,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文本,掌握语言文本中的真正内涵,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学生的语文水平自然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小学五年级《开国大典》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首先应明确课文的具体内容,作为一篇非常重要的新闻通讯稿,《开国大典》它记录了新中国成立的激动时刻。在确定文章主体内容后,教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教?教什么?因此教师确定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学生学习场面描写手段以及理解课文内容两方面,这样其实对学生心理上感知开国大典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不利的。其实,新闻通讯稿最大的亮点还是在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上,相比一般的文章,新闻通讯稿的文体使用往往比较讲究,并且“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就比较重大,因此新闻通讯稿的质量必然要求更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该如何立足文本内容,对其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既可以体会到新闻通讯稿的语言文字特点,又能用心感受当时人们无比激动以及自豪的心情,學生感同身受,自然而然会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并逐渐将其中的精华引为己用。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指出文中语言文字使用比较贴切,可以值得深究的句子,如“三十万的目光一起投向主席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等,在这些句子中,可以让人想象到当时人们整齐一致的情境,在这样的情景引导下,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整齐划一这种动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品味到这种整体划一的动作实际上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并且反映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激动心情是一致的,在升国旗的时候,人们起立是一致的,更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信念统一的愿景。将这些重要语言进行深刻地剖析,能够使学生的语言文字敏感度提升。

二、 关注语言表达,提高语言水平

教学语文,教师不仅仅是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揭示文章的具体内涵,更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与课程中的内容接触,通过亲身体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感悟并掌握合理运用语言的规律。

语言文字一直都是语文的重点,同时也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师的一些教学活动都不应离开语言文字而进行单独的教学。语言文字的掌握依赖学生自主体验及自主表达,强调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来吸收语言文字,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语言表达时,往往需要学生从优秀的课文范本中找出语言文本的特点,并深入感知语言的魅力,逐渐学会语言的表达,从而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这其实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议论文是比较常见的篇目。在五年级至六年级课本中,语文课本选用的很多内容都是以议论文进行呈现的。比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就是一篇议论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先确定教学具体目标,明确该课程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并围绕主要的观点进行分层论述的表达方式。此外,教师应更加关注课文语言文本的表达特点,在帮助学生掌握并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向写法以及语言表达层面进行转变。

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文章基本上是围绕“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们的利益工作的”这个中心进行内容展开的,中心内容在课程中辐射出四个论述方向,分别是“如何对待生死”、“如何对待评论”、“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同志”,将议论文的中心与分论点进行拆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具体教学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有效的交流:(1)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文章中用了哪些论述方法?”,学生通过深度文章内容,指出课文中应用了名人的话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以李鼎铭所提出的“精兵简政”引申出“只要是对人民有用的,我们就采用”这一观念,这使得文章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2)教师指出文章在第二段中应用了“为人民利益而死”以及“替法西斯卖力”这两种对比论证的方式,对两种“死”的意义以及价值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申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非常重要”这一观点。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后续文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找出文章论证清晰的地方,学生通读全文,得出文中的第三段中,毛主席为了更加清晰地将为人们服务这一道理讲清楚,说明白,使用了“因为、所以、就、不管、只要”等关联词,使得文章的论述不但严密,而且全面,让人看完后,由衷地为其点赞。

因此从课堂师生的对话教学中不难看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充分的关注到语言文本内容的表达,从文本语句中体会到语言文字表达的作用,能够紧密联系文本的表达方式,逐渐走出文体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语言文字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挖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感悟以及触摸,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 强调语言积累,关注语言本质

语文实践也就是语言的日常使用,要想将语言较好地运用,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足够的语言文字,并进行日常语言文字的积累,使积累真正为语言使用服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传统“教课文”逐渐变成学生使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将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变为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语言文字的拼读、运用等方法的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最大程度地将语文文本的价值挖掘出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语言的内化,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升。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非常优美的文章,如《秋天的雨》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美文,小学生往往很喜欢朗读这样的课文,但是在实际教学上却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在语言的积累上,从语言输入到输出这一过程,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原文的影响,使得在仿写时思想与想象受到束缚,往往会跟着原文的描写方式进行写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点带面,让学生深入感受文本中所描写的场景,想象秋雨的颜色,秋雨的气味,秋雨的声音,这样使得学生在后续的仿写以及创作过程中就能够有意识的加以运用,使学生写作的文章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情感浓厚。

四、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以及运用,要求教师牢牢把握语文课程教学的本质,将语言文字从文本中隔离出来,通过语言文字的合理转化,变为能够辅助学生进行阅读、写作以及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秋源.基于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2):9-11.

[2]黄雪峰.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學策略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6):117-118.

[3]刘凤琴.小议小学生作文出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35.

[4]唱印红.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4,(21):39.

[5]傅登顺.语用关照下阅读教学的应然转身[J].教学与管理,2014,(20):30-32.

[6]赵庆.语文教学中的“三个关注”[J].现代特殊教育,2010,(02):42.

作者:叶明德

上一篇:专题式教学模式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创业和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