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乡村游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句容市乡村游范文

乡村游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尚处在初期阶段,发展中问题较多,后劲欠足,普遍呈现出“起步容易,提升艰难”之态势。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的差异性要求的提高,乡村旅游逐渐进入转型期,需因时而变,提质升级。县镇域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旅游业的基本架构,其发展现状如何,怎样进行引导、规范,促进其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值得认真深入的思考。对此,我对镇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提出相关措施加以推进乡村游发展。

一、镇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

镇位于县南部,地处、、三角地带,是打造20公里绿色生态文化长廊的重要区域。就乡村旅游而言,镇旅游资源丰富,有广泛普遍性和发展前瞻性。

这里有最大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洞深400米,洞室面积1800平米,溶洞自然天成,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层层重叠,洞内通道扑朔迷离,使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洞内钟乳石纵横交错,晶莹剔透,造型逼真。龙潭河群山环抱,藤林茂盛,郁郁葱葱,还有湖北罕见的蝴蝶生态景观,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还有三道河、金家湾、百里荒、百宝寨一批风光俏丽的自然景区。

二、镇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分析

旅游看市场,市场促旅游。镇乡村旅游受、乡村游发展带动,在起步相对较早,经验丰富,周边市场需求看好,发展前景广阔。1.从出行线路看,由远程逐渐向近郊转变。镇是的近郊镇。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已不满足县城的生活,环境纯自然,食品纯天然,乡村意象浓,反倒成了诱人之亮点,更渴望到郊外去休闲度假。目前摆在镇人面前的不再是担心本土资源不足,而是担心乡村意象浓不浓,能否推出真正拴心留人的特色“套餐”。2.从游人需求看,由单一逐渐向多样扩展。以往县城居民郊游受条件限制,大都出游单一,早出晚归,过夜者甚少,现在则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对此,镇乡村旅游产品较为丰富,山有风景,水有灵气,食有佳肴,住有条件,购有特产,玩有体验,游人不虚此行,来时兴至勃勃,返时满载而归,大有美不胜收之感。一些游人初来乍到,感到品种多,体验深,心舒畅。3.从地理位置看,由劣势逐渐向优势转化。镇虽作为近郊镇,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发展乡村旅游其劣势是显而易见,但其又处在、、交会点,周边景点多,这又是其优势所在。近几年远当一级公路的贯通,交通的便利拉动了外来企业的进驻,从而带动了镇乡村旅游发展,游在周边,吃住玩在乡村的格局正在形成,镇逐渐成为具有区域特点的客源集散地。4.从经营主体看,由被动逐渐向主动转变。乡村旅游仅有客源市场需求,而缺乏主体市场渴求,发展不易,壮大更难。镇过去略显不足,政府缺乏前瞻性,农户缺乏主动性。随着乡村旅游发展,人逐渐意识到,放着金娃娃却羡慕别人的泥娃娃。资源认知的眼界开阔了,由过去被牵着认路逐渐转为自己主动找路。沿着村到木瓜铺的沿线公路旁自发地搞起了农家饭庄,并迅速产生扩散效应。

三、镇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发展形势,镇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一是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提供了机遇。随着“十一五”新农村建设主题的唱响及“2006中国乡村游”的启动,乡村旅游发展必然随之提升。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规划,打造20公里绿色生态文化长廊,镇将建成南部旅游业发展区。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乡村旅游的重点培育,为镇乡村旅游发展无疑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二是镇自身旅游经济的发展,赢得了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区,旅游富民”战略,镇顺风扬帆,借势借力,明确提出打造旅游大镇。现已着手对太清洞的改制拍卖,进一步招商引资,深度开发太清洞的旅游资源,对金家湾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规划,将极大地带动全镇旅游业。镇内有花林最大的溶洞——太清洞,已是重要的旅游风景区。

(二)挑战一是产业群体挑战。城郊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雷同的旅游资源让镇优势难显。紧邻县城的农家乐乡村游集聚区发展迅速。发展农家乐和果品采摘的乡镇较多,有条件的在加快上马,没有条件的在积极努力。如何有效抗击周边现有同类产品和后进产品的竞争,在众多从事旅游业乡镇中脱颖而出,是镇面对的群体竞争威胁。二是后劲不足挑战。目前,镇乡村旅游提升艰难,主要是资金不足造成的后劲不足,存在潜在甚至是现实的威胁。其资源主体溶洞年久缺乏保护,洞内钟乳石颜色退却的现状令人堪忧,已没有昔日的神采。面对如此状况,县委县政府已采取措施,积极招商引资,重振旧日溶洞之气势。

四、镇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规划和政策指导滞后,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健全、待改善的问题,影响了旅游地形象,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一是缺乏规划意识。目前镇许多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没有制定具体规划,即使指导全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迄今也还没有组织编制。由于缺乏规范的指导,现在全镇的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个别地方甚至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产品雷同,缺乏自身特色,软硬设施不配套,档次低,使旅游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二是管理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的管理还不完善,有关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只是将其纳入广义概念的景区景点管理范畴,在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和引导上隶属于多个部门,多头齐管,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内部,由于经营者基本上是由农民自己经营管理,企业内部缺乏强有效的管理措施。有的即使有了一定的管理办法,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三是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同时,所推出的乡村旅游服务项目,也往往只停留在提供食宿和餐饮的低层次服务上,而对于那些有很强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的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挖掘还显得十分不够,致使乡村旅游的游览方式主要还是观光旅游,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缺乏。四是服务水平较低。虽然镇村民具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旅游服务质量一定有保障。面对成批的旅游者,仅有热情好客之心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较高水平的接待服务技能。但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未能跟上,镇乡村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还较低,有待尽快提高。五是开发意识不强。由于本地风俗习惯的原因,镇多数地方的村民市场经济意识较低,旅游自主开发意识不强,表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等、靠、要”思想,即等政府来发动,靠政府拿钱来,要政府解决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农民乡村旅游的自主开发意识不提高,必将影响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整体速度。

五、当前县镇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策略透过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不难得出,当前乡村旅游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思维前瞻,着眼问题寻找策略,这样才能有效进入重组、变化和提升阶段,才不会使这一崭新品牌流于“新瓶装旧酒”的误区。

1.消除瓶颈,政府主导。突出表现在农民素质与现代化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分散的村庄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等等,对此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政府主导,要着重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地位,赋予其更大职权,如重要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批权;旅游价格审批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监查权等等,切实改变以往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的模糊性,真正做到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一定管好。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一定程度上讲,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很多是农民自己干出来的,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成功,但是缺少科学的规划逐步成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缺乏规划和低水平规划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对此,一要注意“引智”,重视发挥具有全新知识结构、充满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参与。二要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景点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的雷同。突出重点,择优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村,高层面的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3.文化灌注,挖掘内涵。旅游的实质是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乡村旅游只有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增强吸引力与竞争力。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重要的是结合乡村旅游特点,开发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根据乡村旅游活动对象“古、始、真、土”特点,在一些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古村落,开展古村落观光游。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参与性特点,在乡村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辟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如杭州龙井村在采茶季节推出的“作一天茶农”,深受中外游客欢迎。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开展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镇疾呼“花鼓戏”回归,当属此类。

4.注重宣传,扩大影响。相对于目前旅游风景区大规模的宣传促销,乡村旅游还是“羞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首先,要突出乡村意象。乡村意象在乡村旅游中所起的作用,如同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所起作用一样,具有导向性。如江南“水乡之冠”的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同里,以及镇未来的“第一溶洞”的龙洞,便属此类。其次,要敢于揭开“羞羞答答的面纱”走出去。根据景区发育的不同阶段,在对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广泛采取和记者交朋友、和新闻媒体联谊、和旅行社联合、和周边景区联手策划组织活动等手段提高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客源。

5.一村一格,树立品牌。乡村旅游最大的危险就是“千村一面”,所以乡村旅游发展应重视品牌效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努力使景区动静相宜、高远辅成、横侧不同、常游常新。“一村一格”,重要的是体现差异,突出特色,大到整体定位,小到吃、住。接待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是目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服务要做到到“四净一热”,“四净”即饭菜干净、被褥干净、住所干净、院子干净;“一热”即无论什么时候,对游客都像亲人一样热情接待。这种看上去不是特色的特色,令城里居民感动不已,来了就想住,走了还想来。

6.加强培养,集聚人才。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乡村旅游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乡村旅游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从外面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立足自己培养,这样有助于增强服务的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办旅游的能力。一是对农民从业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对农民进行旅游相关基础知识的培训;三是对农民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四是对农民开展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7.保护第一,永续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处于上升势头,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一些早期开发的村庄,由于开发水平低,缺乏经验和有效的管理,随着游客的涌入迅速人工化和过度商业化,甚至流于庸俗化。失去了乡村的真实与质朴,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从而迅速走向衰败,旅游这棵“摇钱树”为村民带来的好景不长,反而给村庄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破坏。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土地利用上,尽可能不改变现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多重立体利用。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资源造成变化或者是破坏。“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努力探索在发展中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路子。

8.广开渠道,加大投入。目前镇乡村旅游景点建设小打小闹,开发缺乏大手笔,以至于丰富的资源优势还不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要使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得到完全的释放,必须要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的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体制网络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一是加强政府的导向性投入。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加大利用内外资力度。积极吸引外商和国内大集团、大企业、上市公司投资开发经营乡村旅游景点,开办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上规模、上档次。三是充分调动和鼓励当地社会力量兴办乡村旅游。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和吸引当地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鼓励、准许当地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入股,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乡村旅游的投入。

第二篇:五一游记作文600字五一乡村游

文秘助手()之五一游记作文600字:

五一乡村游

万里长野,千里麦浪,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五一节清晨,太阳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徐徐的爬到半空中,普照着沉寂的大地。我们悄悄地爬上车,马达发出轻快的轰鸣,迫不及待的向原野冲去。

七转八折,我们在混凝土的世界里穿梭着,但心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向西,向西!西边有美丽的田野,有祥和的农家!

不知走了多久,楼房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条小路穿过树林,蜿蜒而去。周围的世界里充满了绿色,土地是绿的,小溪是绿的,连空气仿佛也是绿的。树上好客的鸟儿,见我们进了树林,立刻变得的兴奋起来,叽叽喳喳的叫着,呼朋引伴的从密林深处飞到路旁的树杈上亢奋的鸣唱,用它们特有的清脆喉咙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鸟儿的大树朋友也似乎有意捧场,一阵南风拂过,“哗哗”的歌声便由远及近,不一会便到了我们头顶上。树上,叶子们两两一起互相拥抱着,奏出了优美动听的“叶子交响曲”,与鸟儿们的大合唱呼应着。接着便是一阵沁人心脾的奇异香气,土壤的清香,树叶的芬芳,小溪的气息,都完美的融进了这湿润的空气中。我闭上眼睛,倾听着,呼吸着,感谢着树林的慷慨。

当我睁开眼时,眼前的景象更加令我震撼。这是一片无边的麦田,是一片无边的嫩绿,一片无边的希望!太阳柔柔地洒下一片阳光,麦芒透出了点点金光,整个田野被笼罩在一片辉煌中。轻风拂过,掀起了万丈狂澜,麦浪翻滚着,奔腾着,欢笑着由远及近扑了过来,发出“哗哗”的震撼人心的巨响。万里长野,千里麦浪,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麦田里劳作的农民停下了手中的农活,双眸注视着麦浪,任凭浪花冲刷自己,拍打自己,拥抱自己。他的双手爱怜的抚摸着浪尖,好像在抚摸自己调皮的孩子。麦浩浩荡荡的浪滚滚而来,仿佛要淹没一切。突然戛然而止,好像是海浪撞击到了礁石,哗哗的四散退去。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美妙的麦香,这香气入一股清流钻如体内,洗刷着沉积了太多烟尘废气的身体,我顿时感到神清气爽,一路的疲倦也消失殆尽。

刚刚走过麦田,一阵浓香再次扑鼻而来,原来是一亩玫瑰。花农们正在其中忙碌着。玫瑰花刚刚结出花苞,微微透出点点鲜红。一个个鼓鼓的花苞装满了生命的能量,正要释放,却被花农摘下,永远无法开放。这好像是一个悲剧,但却拥有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无法开放更无从凋零,整朵花在含苞欲放时成为了永恒。车还在前行。田野中,不时闪现出一块小树林,一丛玫瑰,一片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农田,一条清澈的小河……嫩绿,墨绿,青色,红色,浅褐,淡蓝……共同织就了一块五彩缤纷,凹凸有致的花毯。我不禁深深的陶醉着美景中。

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乡村,回到了“石林”。空气中充斥着烟尘与噪音。我厌恶的闭上了眼睛……

第三篇:句容市教育局文件

本文由upokengoh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句容市教育局文件

句教办发〔2010〕15 号

关于印发《2010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关于印发《 年中小学(幼儿园) 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继续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

各中学、中心小学,局属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培养适应实施素 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现将 《2010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印发给你 们,望认真贯彻落实,并结合自身实际,拟定本单位教师继续 教育工作计划,于 3 月 12 日(周五)前报局人事科。

二○一○年三月四日

抄送:市委组织部。

年中小学(幼儿园) 2010 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 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苏教师〔2009〕1 号)为指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 以师德教育、全员培训为基础,以拔尖人才培养为重点,大力 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加大管理和考核力度,努力建设一支 结构合理、城乡均衡、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切实 提高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和成教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 提升广大教师和学校领导干部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二、具体工作

(一)师德教育 1.深入推进“三爱”教育,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 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各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 的“五严”要求,抓好以“八要”“十不”为主要内容的教师 、 行为规范教育。市教育局和市教育工会将举办师德征文、演讲 活动,弘扬师德、端正师风。 2. 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先进人物、 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坛新 秀的推荐、评选和表彰活动,通过举行师德报告会,组织优秀 教师事迹巡回报告团,参加“大爱镇江,师爱无涯”事迹展 览会,汇编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专辑等途径,在全市教师中 形成“学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走优秀教师成长道路”的良好 氛围,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

育观、质量观,着力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3. 根据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 继续开展家长、学生评教师和教师互评活动,认真落实师德首 位制,特别要针对个别教师中存在的功利化趋重倾向和有偿 家教有所抬头的现象,各校要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责 任教育”等专题活动,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扭转。

(二)全员培训 1.深入推进“三大”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实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构建以网络为支撑提高 教师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模式,建设开放的教师信息 技术能力培训体系。积极参加镇江市特级教师网页、学科带 头人优质视频课、骨干教师课件制作评比活动,参加镇江市 第二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 2.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各校要积极组织参加教海探航、蓝天杯、研讨观摩、巡回 教学、优质资源下乡、同步助学、专业评比等活动。通过各类 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舞台,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3. 认真落实校本研修制度, 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 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面向全员、 突出骨干、倾斜农村”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 为重点,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各校要结合自身优势 和亮点,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市教育局将选择农村部分中小学 展示校本教研成果。 4.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 根据镇江市教育局、人事局《关于做好镇江市中小学教师 专业业务知识第二轮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 (镇教发[2009]3

号)和镇江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学科专业 知识测试活动的通知》( 镇教办发[2008]79 号)精神,结合我 市教育系统实际,积极开展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技术

人员继 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及高中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测试工作。 5.新教师培训。 各校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考核力度,进一步改进“135” 工程的考核办法。 6.根据省、镇江市安排,继续做好校长、班主任和各学科 教师培训的推荐工作。

(三)学历教育 扎实抓好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工作。根据规划,到 2011 年,在我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职高教师的学历达标 率均达 100%的基础上,小学教师专科率达 96%,初中教师本科 率达 85%,高中阶段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达 10%。 各校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在职学历提高培 训,通过函授、自考、考研等形式,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 历层次,特别是高中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层次;进一步提 高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双师型”教师比例。

(四)专项培训 1.继续做好中小学特级教师后备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 与省教师培训中心联系、与有关单位协商,聘请有关专家与特 级教师后备人员结对引导。做好第十一批省特级教师的推荐准 备工作。 2. 认真做好第五批镇江市、 第三批句容市中小学教师学科 带头人的推荐、评选工作。认真做好镇江市、句容市“教学能 手”的推荐评选工作,其中教龄在 5 年以内的教学能手同时

授予“教坛新秀”称号,列入“希望之星”青年教师培养计 划。 3. 继续开展国际合作培训。 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外培训; 二是各高中学校要认真做好高中英语教师的引智培训工作。 4.举办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句容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 5. 组织开展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 利用暑期开办农村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初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班、小学体 育教师培训班。 促进各学校增强规范办学意识, 规范课程开设, 提升课程质量。

6. 举办成教校长和教师专题培训, 提高他们的成人 (社区) 教育工作能力。 7.举办中小学工会主席、职称材料员、财会人员、档案管 理员、教科研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校产管理 员、安全员、食品管理员等培训班。 8.举办基层学校工会主席培训班,提高工会干部的组织、 服务、创新能力,进一步发挥基层工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师德 建设、绩效工资制度落实等方面的作用。 9.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校长、单位负责人、局机 关干部进行培训,力争每月一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10.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促进校长做好学校管理工作的 积累、总结和提炼,搭建展示管理水平的舞台,提供相互学习、 借鉴的机会。

第四篇:句容市审计局工作职责

一、参与制定审计、财经方面的文件;制定全市审计 制度规范并监督执行。

二、向市人民政府、镇江市审计局报告以及向市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提出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直接进行下列审计:

(一)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它财政收支。

(二)市级各部门、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

(三)本市所属镇人民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四)市属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损益。

(五)市属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及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

(六)市建设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七)市人民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

- 1 -

金、资金的财务收支。

(八)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在我市的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九)对与市级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十)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审计事项。

四、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市财政预算执行和其它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五、组织和开展全市计算机审计。

六、组织实施对本市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质量;组织审计专业培训。

七、协助市人事局组织全市审计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和评审工作。

八、参与审计领域的国内外交流活动。

九、协助查办经济案件。

十、办理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 2 -

第五篇:2015新《预算法》知识竞赛(句容市)

2015新《预算法》知识竞赛(句容市)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

1.预算收入应当统筹安排使用,确需设立专用基金项目的,须经()批准。

A.财政部

B.国务院

C.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2.下列表述违反《预算法》的规定的是()。

A.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B.不设区的市、自治县、市辖区作为一级预算 C.我国国家预算共分为四级

D.设区的市(自治州)作为一级预算

3.在本级预算执行中,需要动用超收收入追加支出的,应当编制超收收入使用方案,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及时()。 A.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批准

B.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协商处理

C.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通报情况

D.批准该使用方案并组织实施

4.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日内由本级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经本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

A.10 1

5 B.20 15

C.30 20

D.20 20

5.地方各级预算上下级之间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以及上解、返还或者补助的具体办法,由()确定。 A.上级人大

B.上级人大常委会

C.上级政府

D.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协商

6.各级预算收入退库的审批权属于()。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政府财政部门

C.本级税务部门

D.本级政府

7.各级政府预算应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A.1%至3%

B.2%至3%

C.3%至5%

D.5%至6%

8.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D.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9.各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决定。

A.同级人大

B.同级人大常委会

C.同级人民政府

D.上一级人民政府

10.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和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的()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A.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

B.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

D.全部收入和支出

11.预算是由()组成。

A.收入和消费

B.收入和支出

C.审查和监督

D.计划和决定

12.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计划后,报国务院审定

B.经国务院审计部门审计后,报国务院审定

C.经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审核后,报国务院审定

D.报国务院审定后

13.()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结合本级政府提出的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审查。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1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A.审计部门审计

B.经济贸易部门列入计划

C.发展改革委计划

D.税务部门审核

15.新《预算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实行审计监督。 A.预算执行、决算

B.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

C.国有资产的取得、使用、管理和处置情况

D.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

16.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工作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 A.计划

B.年度

C.审计

D.经费

17.按照新《预算法》内容,预算审计的范围不包括()。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建筑工程预算

18.审计部门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不包括()。

A.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审计

B.财政部门预算批复情况审计

C.财政部门预算收入管理情况审计

D.财政部门预算支出管理情况审计

19.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结合本级政府提出的(),对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审查。 A.本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财政工作报告 B.本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C.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财政工作报告 D.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向大会作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D.审计署

21.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审查和批准县级决算的机关是()。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审计部门

22.下列部门中,不属于预算收入征收部门的是()。

A.财政

B.税务

C.审计

D.海关

23.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以为均衡地区间基本财力、由下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 A.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B.中央对基层的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C.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乡镇、村(居)的转移支付 D.中央直接对乡、民族乡、镇等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

24.不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预算职权的是()。

A.对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审查

B.对本级和下级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C.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D.就预算、决算中的重大事项或者特定问题组织调查

25.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

A.地方融资债券

B.地方政府债券

C.举借国外债务

D.银行借贷

26.新预算法是在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修正。 A.第七次

B.第八次

C.第九次

D.第十次

27.()是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拨付的专门机构。

A.国库

B.财政部门

C.税务部门

D.海关

28.各级政府应当在每年()月期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A.6-8

B.6-9

C.7-9

D.4-6

29.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或者转移支付的具体办法,由()确定。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30.下列关于预算体系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B.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C.预算组成不受限制,可随意编制

D.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31.(),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A.预算事项

B.决算事项

C.预算草案

D.决算草案

32.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的是()。

A.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决算

D.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33.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在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的()前,将中央预算草案的初步方案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

A.60 日

B.30 日

C.20 日

D.45 日

34.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用于()的支出。

A.补充预算周转金

B.上年度结转项目

C.下年度需要安排

D.上解支出

35.新预算法是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修正。

A.2014年9月18日

B.2014年8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5年2月1日

36.新预算法自()起施行。

A.2014年9月18日

B.2014年8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D.2015年2月1日

37.预算是由()组成。

A.收入和消费

B.收入和支出

C.审查和监督

D.计划和决定

38.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A.艰苦朴素

B.量入为出

C.勤俭节约

D.提高效率

39.预算法规定的预算年度自公历()止。

A.1月1日起至11月31日

B.3月1日起至下年度2月28日

C.上年度12月1日起至下年度11月31日

D.1月1日起至12月31日

4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和其他支出。

A.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

B.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C.商品和服务支出

D.资本性支出

41.地方各级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A.审查和预算

B.审核和计划

C.审查和批准

D.预算和批准

42.有权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43.根据《预算法》的有关规定,有权审查和批准县级决算的机关是()。

A.县级人民代表大会

B.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县级人民政府

D.县级财政部门

44.我国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查和批准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财政部

45.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 A.重要规定

B.安排规划

C.法定授权

D.人为安排

46.我国政府预算由()组成。

A.中央和地方两级预算

B.中央省市三级预算

C.中央省市县四级预算

D.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

47.政府预算执行的组织领导机构是()。

A.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

B.本级政府财政部门

C.全国人大

D.税务机构和海关 48.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各级政府本级预算分别由()审查批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9.各级政府预算预备费的动用方案,由本级政府()部门提出,报本级()决定。 A.预算、人大

B.财政、政府

C.预算、政府

D.财政、人大

50.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按照()的原则,合理安排各项资金,不得超预算安排支出。 A.收支平衡

B.鼓励超支

C.鼓励超收

D.入不敷出

51.党的()会议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A.十八大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届四中全会

D.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2.预算是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的,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下列()选项不纳入预算。 A.职工福利费支出

B.依法罚没收入

C.政府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

D.未公开招标的闲置房屋出租收入

53.新《预算法》明确了预决算公开的主体,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在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由()负责

向社会公开,并对其中的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做出说明。 A.本级财政部门

B.各部门

C.本级政府

D.本级人大

54.县级以上()依法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

A.人大部门

B.政府部门

C.审计部门

D.财政部门

55.新《预算法》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除按照国务院规定应当由上下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事项外,上级政府在安排专项转移支付时,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

A.根据事权

B.不需要

C.在财力许可范围内

D.必须

56.()是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和现代财政制度的本质特征,是新常态下建设现代财政的重大举措,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现实需要。

A.公共财政

B.勤俭节约

C.讲求绩效

D.收支平衡

57.各级预算的收入和支出实行()。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集中支付制

D.跨年度平衡机制

58.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全国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因此我国共有()级预算。 A.二

B.三

C.四

D.五

59.预算是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的,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其中预算收入是以()为主体的财政收入。

A.国税收入

B.地税收入

C.税收

D.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60.新《预算法》首次提出了预算编制原则,各级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A.艰苦朴素

B.量入为出

C.提高效率

D.讲究绩效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预算管理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

A.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

B.分税制原则

C.收支平衡原则

D.统一管理原则

E.集中支付原则

2.下列有关预算编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全国人大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草案 B.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按其功能分类为类、款、项 C.地方各级预算可列赤字,也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D.各级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

3.下列部门中,属于预算收入征收部门的有()。 A.工商

B.税务

C.财政

D.海关

4.下列各项中,属于全国人大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A.审查中央预算草案

B.批准中央预算

C.监督中央预算执行

D.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5.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地方各级预算,在执行中遇到下列()

情况时,应当进行预算调整。

A.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预算总支出的

B.需要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 C.需要调减预算安排的重点支出数额的

D.需要增加举借债务数额的

6.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拨款应遵循的原则()。 A.按照预算拨款

B.按照各单位需要拨款

C.按照进度拨款,即根据各用款单位的实际用款进度和国库库款情况拨付资金

D.按照规定的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

7.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A.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虚列收入和支出的

B.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提前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 C.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的 D.违反《预算法》规定,改变预算支出用途的

8.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监督,包括()。 A.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 B.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

C.国库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资金拨付的情况 D.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执行和决算的情况

9.审计机关依法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的()进行审计监督。 A.真实性

B.合法性

C.效益性

D.规范性

10.审计部门在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行审计时,有权审查()。

A.税收收入

B.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C.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D.转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11.审计部门在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行审计时,如发现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预算收入,有权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A.多征

B.提前征收

C.减征、免征、缓征应征的

D.截留、占用或者挪用

12.在《预算法》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B.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C.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

D.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13.根据新《预算法》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经国务院审计部门审计后,报国务院审定,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计部门审计后,报本级政府审定,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C.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结合本级政府提出的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对本级决算草案进行审查

14.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关于总预算草

案及上一年总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审查结果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A.对上一年预算执行和落实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议的情况作出评价 B.对本年度预算草案是否符合本法的规定,是否可行作出评价 C.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提出建议

D.对执行年度预算、改进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绩效、加强预算监督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15.根据新《预算法》内容,审计部门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行审计监督时,应审查()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A.农业、环境保护支出

B.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支出

C.社会保障及就业支出

D.国防支出

16.按监督主体划分,预决算监督包括()。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B.各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

C.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和下一级财政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 D.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情况实行的审计监督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由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B.各级政府的决算由本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C.各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主要由本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D.各级政府的决算由上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18.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骗取、使用的资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变预算收入上缴方式的

B.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 C.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

D.其他违反财政管理规定的行为

19.各级预算支出的编制,应当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各部门、各单位的()等基本建设支出。 A.机关运行经费

B.业务经费

C.楼堂馆所

D.车辆运行经费

20.下列属于审计机关实行预算执行、决算审计监督时的权限的是()。

A.检查权

B.调查取证权

C.刑事处理权

D.建议权

21.下列关于预算调整有关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B.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审计部门负责具体编制

C.未经批准而调整预算的,本级人大、本级人大常委会或上级政府应当责令其改变或者撤销

D.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本级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22.国家实行国库()制度,对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A.集中收缴

B.集中管理

C.集中发放

D.集中支付

23.下列各项中,属于全国人大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A.审查中央预算草案

B.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监督中央预算执行

D.改变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E.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24.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主要任务是()。 A.研究落实财政税收政策的措施,支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B.制定组织预算收入和管理预算支出的制度和办法

C.根据年度支出预算和季度用款计划,合理调度、拨付预算资金

D.编报、汇总分期的预算收支执行数字,分析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监督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改变或者撤销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A.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C.将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D.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E.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F.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26.新《预算法》的范围包括哪些()。

A.预算的编制

B.决算的编制

C.预算、决算的审查、批准、监督

D.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27.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分别是()五级预算。 A.中央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设区的市、自治州

D.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

E.乡、民族乡、镇

28.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C.维护国家安全

D.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

29.在《预算法》中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责是()。

A.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B.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C.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D.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E.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30.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征的预算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预算收入。 A.多征

B.提前征收

C.减征、免征、缓征

D.不征

31.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赤字或()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A.抵冲

B.冲减

C.补充

D.增加

3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监督。 A.本级预算

B.本级决算

C.下级预算

D.下级决算

33.我国《预算法》规定的预算管理原则包括()。

A.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

B.下级服从上级

C.收支平衡原则

D.分税制原则

E.集中支付

34.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A.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B.编制中央预决算草案

C.具体组织中央预算、地方预算的执行 D.监督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预算执行

E.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35.下列各项中,属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管理职权的有()。 A.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B.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调整方案

C.改变或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决议 D.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E.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

36.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预算法规定举借债务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或者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者在预算之外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处分。 A.警告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37.现代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

A.预算完整

B.公开透明

C.科学有序

D.执行有效

E.纪律严明

38.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规定,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限制性规定()。

A.举债主体

B.债务用途

C.债务规模

D.债务利率

E.债务风险

F.举债方式

39.近年来,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取消了预算外资金,所有财政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接受人大审查监督。因此,新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要纳入预算,这里的“预算”包括()。

A.一般公共预算

B.非税资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行政事业性收费预算

E.政府性基金预算

F.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40.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新预算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有违反本法的行为,可以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检举、控告,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责令改正外,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A.虚列收入和支出

B.违反预算法规定开设财政专户

C.违反预算法规定,改变预算支出用途

D.虚报、冒领骗取预算资金

E.多征、提前征收或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

F.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句容市乡村游范文】相关文章:

句容市范文05-15

江苏镇句容市范文05-28

句容市第三中学范文06-12

江苏句容范文05-16

句容规划范文05-16

句容文化范文05-16

句容现状范文05-16

南京句容范文05-16

句容策划方案范文05-28

句容城市规划范文05-28

上一篇:技能比武总结范文下一篇:加强农技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