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五建工作总结

2022-07-25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联五建工作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一联五建工作总结

“五整五建”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按照)XX《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单位名称制定了“五整五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涉及卫生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并认真抓好落实。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多措并举,着力整治医疗行业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一是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认真落实省政府《巩固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精神,落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各项措施,9家县级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费用,与2013年相比,约下降30%。优化服务流程,切实让利于民。

二是探索开展药品阳光集中配送工作。药品阳光集中配送是以一个区域为单位,在完全遵循国家药品管理政策不变、执行省级集中挂网招标采购价格不变和药品选择权不变(简称“三个不变”)的前提下,选择一家综合实力优秀的医药企业作为主配送商,完成所辖区域主体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配送工作。实施药品阳光集中配送,还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品价格,缓解看病贵的问

题。这项工作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华佗中医院正在开展试点探索。

三是组织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三好”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一满意”即群众满意。市卫生局制定了实施方案,多次抽调医疗、护理专家组成综合督导组,并下发督查通报,提出整改要求,促进各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6月上旬,市卫生局组织对全市民营医院医德医风、医疗质量、依法执业等情况进行了综合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民营医院的医疗行为,保障群众就医安全。7月下旬,组织开展了对县级综合医院的医疗质量督查,其中医德医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四是开展打击渉医违法犯罪活动专项督查。5月12日-20日,市卫生局联合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部门制定督查方案,对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渉医违法犯罪行动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督促全市医疗机构不断加强自身安全防范能力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化解医患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是大力开展医疗技术提升年和护理“称心服务”活动。市人民医院深入开展两项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医疗技术

提升年就是通过与外市大医院合作,选派人员进修学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讲课等形式,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护理“称心服务”活动就是要始终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做到“五优护理”,即技术优、服务优、环境优、流程优、管理优,提升护理技术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开展特殊科室岗位资质考核、推进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工作、实行早晨交班比赛等。目前这两项活动有序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是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的“九不准”,切实加强全市医疗卫生行业行风建设。全市公立医院的药剂科和后勤管理科等重点科室与医院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岗位职责,自觉抵制医药购销领域中不正之风。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诊疗服务规范,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严禁滥检查、乱收费和大处方。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报补政策,启动了大病医疗保险,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截止5月底,全市新农合参合531.5万人,参合率98.73%,受益622.96万人次,总受益率117.2%,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61.79%,减轻了群众就医经济负担。

二、健全制度,加强医德医风考评

按照原省卫生厅《安徽省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全市医疗机构均建立了本单位医德医风考评工作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医德医风考评纳入对医院工作考评内容,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一次。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考评组织,对医务人员逐一考评,考评结果进行公示,记入个人档案,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市、县区卫生局对医疗机构的考评结果进行监督检查,接受群众投诉,保证考评结果公平、公正、公开。

下一步,市卫生局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第二篇:**区“五抓五建”促进信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市**区“五抓五建”

促进信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近年来,**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的急速加剧,信访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握信访工作新特点、新趋势,不断加强“责任信访、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开放信访、和谐信访”,抓住沟通、培训、流程、督办和源头五个关键,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信访工作,切实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抓沟通,搭建“连心桥”,让信访群众的负面情绪天天归“零”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信访工作开展如何,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为此,**区开展了让信访群众负面情感天天归“零”行风提升行动。一是热情接待。全区在村(社区)、镇(街道)、重点部门和区信访局均建立方便群众反映诉求的接待场所,力求每天来访群众带着负面情绪而来,收获满意心情而归。二是关心困苦。将信访群众的信访问题和生活困难分开处理,信访问题坚持按程序办理。三是播种信任。在领导包案中,建立责任领导和信访老户面对面沟通交流机制,采取“走下去”、“请回来”的办法,积极主动地提供法律援助,依法妥善解决问题。通过每天细致的思想工作和耐心的调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疑、我有所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二、抓培训,筹建“百宝箱”,让信访专干的工作失误天天归“零”

通过编撰信访工作手册、整理经典化解案例、建立信访交流QQ群等措施筹建了涉及信访相关内容的“百宝箱”,为各类信访和公务人员打造了一个工作和学习的辅助平台,并通过系列培训,力求做到让每天受理案件办理“零失误”。一是开展业务大培训。区委、区政府将信访工作纳入每年局干班、青干班、递进班、轮训班、村干班等培训内容,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开展针对性培训。二是开展岗位大练兵。在信访系统开展“业务竞比行动”,从信访事项接待登记、分流、受理与不受理、转办、交办等方面,每两周开展一次岗位大练兵,通过演练观摩、点评交流,练就一批信访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开展跟班大学习。每月从镇(街道)、相关部门抽派一名信访工作人员到区群众接待中心跟班学习,不断提高全区信访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三、抓流程,修建“快车道”,让信访事件的办理环节天天归“零”

为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区制定了《运用“程序复位工作法”依法处理信访问题指导意见》,要求全区各镇(街道)及职能部门及时妥善处理初信初访事项,确保信访事件在办理环节按照时间节点“零懈怠”、“零遗漏”。一是网络信访让事件办理

“快”起来。坚持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不过夜,当天转办到职能部门,紧急问题或网民情绪激烈的问题当即交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是联合接访让事件办理“动”起来。建立区级群众接待中心,人社、国土、规建、房管部门常驻中心开展联合接访工作,“三调联动”进驻中心开展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接待和协调处置,提高信访问题处理效率。三是访诉分离让疑难处置“活”起来。在接访工作中推进诉访分离,对已经或者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不予受理,引导信访人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对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配合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抓督办,布建“高压线”,让信访案件的推诿扯皮天天归“零”

充分发挥督查督办的利剑作用,推动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实现“天天归零,应清尽清”。在督办载体上,建立信访台账,要求相关单位及时建账、定时晒张、按期销账,通过核查、跟踪、回访,确保各单位工作落实到位。在督查方式上,采取“督、导、访、谈、处”等形式,查实情、摸实底,掌握第一手情况。在督办责任上,设置了“亮红牌”、通报、约谈、一票否决等责任追究“高压线”,对影响信访事件办理的行为“零容忍”。每月定期下发《信访简报》,通报来访、来信、网络投诉、复查复核办理情况,领导包案、进京非访等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每季度定期编制《信访专报》送区委区政府领导参考;对存在的问题派发《督办函》,督促单位定期整改。

五、抓源头,构建“防护网”,让信访前沿的排查问题天天归“零”

积极构建社会问题排查、发现、预防的“防护网”,对查找问题的解决落实做到天天归“零”。一是坚持矛盾纠纷大调解。建立和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大调解”格局,实行多渠道分流和化解。对重点案件和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信访人不息诉罢访不放过。二是建立信访风险评估机制。对重要政治活动、重要政治时段、重大建设项目、重要专项工作的信访风险实行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做好事前预防,从决策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信访事件发生。三是建立“大联动、网格化、微治理、细服务”体系。将教育、交通、水务、城管、区长热线等200多个便民热线统一整合为83721000一个热线,实现老百姓热线求助“一号通”;将全区划分为1074个网格,网格员在基层办理民生服务、治安防控、突发事件、社情民意等事项50余万余件,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四是构建多元参与信访工作格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律师、心理咨询疏导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等社会力量,参与信访问题化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法律工作者督办信访事项,化解信访积案,稳控信访难案,研究信访难题,全力推动案结事了。

第三篇:“五整五建”专项行动

为促进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针对“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四风”问题、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问题,我省日前印发通知,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五整五建”专项行动,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以整治“四风”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不实的问题,构建改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多占办公用房、滥建楼堂馆所。整治公款送礼、奢侈浪费。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整治“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问题。健全落实改进作风建设制度规定,重点包括全面落实公开承诺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规范表彰奖励考核评比的有关规定,建立“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制度等。

以整治“小四风”为重点,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形象不佳的问题,构建促进勤政廉政长效机制。整治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健全落实促进勤政廉政制度规定,重点包括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问责、约谈办法,规范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保障制度等。

以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为重点,着力解决党群干群关系不紧密的问题,构建维护群众利益长效机制。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整治加重农民负担问题。健全落实维护群众利益制度规定,重点包括建立健全惠民政策的监督落实、畅通民意诉求等机制,严格执行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规定,健全和落实涉农收费清理审核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管制度、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制度等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等。

以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为重点,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构建加强基层基础长效机制。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督促解决以船为家渔民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

健全落实加强基层基础制度规定,重点包括制定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意见及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深化结对共建、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工作,健全各级党代会代表联系党员服务群众制度等。

以整治行政权力暗箱操作为重点,着力解决用权用地用钱不规范的问题,构建公权阳光运行长效机制。整治行政用权不规范问题。整治土地管理不规范问题。整治财政资金管理不善问题。健全落实公权阳光运行制度规定,重点包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稽察和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整改落实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把开展“五整五建”专项行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本着“有什么改什么、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以更严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严的纪律,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第四篇:黄山市第十一联合党委2012年度工作计划

中共黄山市第十一城乡基层联合委员会

2012年度工作计划

为增强翰山村基层组织服务职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推进翰山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关于组建“3+2”城乡基层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黄组通字„2012‟1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翰山村实际,特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宏观指引,以全面贯彻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切实增强新时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翰山村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拓展基层党建“动车组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积极探索翰山村村级集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实现翰山村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翰山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联合党委在认真分析当前集体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翰山村实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力争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达到50万元。

三、主要措施

(一)全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1、盘活翰山村优势资源。充分利用翰山村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的特点,进一步盘活现有山场、塘库等集 1

体资源,稳步的向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养殖产业发展,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养殖生猪、鱼类等。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倡导村民养殖各类高价值特色品种。

2、指导村两委积极开展村级招商工作。立足翰山村地域、资源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村两委集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合理利用市人社局、黄山精工凹印制版有限公司等联合党委成员单位的部门优势,积极开展联合招商,以商引商,以企引企,力争引进一个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通过“村级招商、税收分成、财政奖励”的方式,快速壮大村集体经济。

3、发展规模特色农业。依据翰山村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选准选取好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翰山村蚕桑产业。由村集体带头,发动群众农户参与,试点先行的措施,逐步壮大蚕桑产业,使其发展成为翰山村的重点农业发展产业。打造“一村一品”,达到农民增收集体增益。

4、规范管理机制。加强集体资源的经营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另外,发展劳务经济,不断拓宽农民群众增收的渠道。力争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居规划建设,实施整村推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不断优化村民居住环境。大力修建翰山村各个道路、桥涵、沟渠等,做好农田水利、做到沟、路、渠、桥、涵的配套建设。今年,翰山村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翰山村农民公园工程、茶花园至白洋路口绿

色质量提升工程、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泉水塘-高段道路拓宽工程、马安山-小练路口道路拓宽工程、泉水塘水库当家塘清淤改造工程、翰山村村部改造工程、整村推进工程、南山旅游度假区基地征地拆迁项目。要依托这些项目工程建设,有效改善本村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三)积极开展社会公共事业服务。

1、认真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村为主、组配合、户落实”的工作机制,及时摸清底数和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确保无政策外出生。

2、认真学习贯彻《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执行“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的方针,进一步增强治安保卫工作的各项设施和建设的投入。加强治安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为保证我村社会治安稳定多做工作。

3、继续扶助弱势群体(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重残疾人员、特殊困难户)。继续抓好新农保、新农合、高龄老人补贴等惠民工作。

(四)推动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要求,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指导翰山村深入开展“村居比发展,干部比服务”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对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关

心和引导,深入贯彻落实争先创优活动,在日常学习教育的基础上,为全体党员开展至少两次党课,制定完善村两委工作职责,坚持用制度来管人管事,发挥村两委班子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作用。

2、健全村级管理机制。坚持“四议两公开”议事规则,发掘资源,盘活资产,用活资金,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坚持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招投标和有偿使用等制度,做到开源节流。

3、积极开展“动车组工程”。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积极性,深入推广落实三级网格员管理制度,保障民情民意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五)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推动结对共建活动开展。

1、召开联席会议:分别于每季末召开联合党委成员单位会议。主要讨论谋划工作思路、联合开展的活动措施等,共同推进目标的实施进度,达到既定目标的实现。

2、签订工作责任状。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一份工作计划,并根据成员单位职责制订工作措施,签订一份工作责任状,做到职责明晰,共同推进。

3、组织党课培训:结合开展“七一”纪念活动,邀请知名教授为翰山村全体党员上党课;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共同开展“十八大”专题辅导课。

4、进行为民志愿服务: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活动,部机关每名干部结对一名村留守儿童,并为留守儿童办1件实事。

5、开展走访慰问:六一期间走访慰问翰山村留守儿童家庭,七一期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家庭,2013年春节前走访慰问部分五保户、低保户家庭。

6、办成1-2件实事好事:对翰山村为民办实事给予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引领结对企业参与共建新农村活动。

第十一城乡基层联合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同心聚力,找准结合点,把握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共建活动,主动参与融入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玉门市:“五建双管”模式激发“两新”

党建新活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按照这一要求,玉门市主动顺应辖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称“两新”组织)快速崛起的新形势,着眼推动“两新”领域党建大提升、经济大繁荣,创新建立起了以“条件成熟单独建、行业相近联合建、因企制宜挂靠建、协调同步规范建、群团先行逐步建和属地管理为主抓覆盖、行业管理为辅促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五建双管”模式,着力激发“两新”党建工作新活力,为“两新”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初衷考虑

近年来,玉门市“两新”经济蓬勃发展,“两新”组织异军突起,使基层组织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党建工作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两新”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党的组织“覆盖难”。“两新”领域党组织在凝聚人心、促进就业、构建和谐、推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但一些“两新”组织存在重经济、轻党建、重短期、轻长远的思维定势,认为在企业或合作社中组建党组织会动摇业主的领导地位,对组建党组织心存顾虑,致使个别企业不敢、不愿、不主动组建党组织,导致部分“两新”组织尚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一些已组建的党组织党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企业缺乏发展活力。

二是党员作用“发挥难”。玉门市“两新”经济规模不大、多处于小型、分散式运营,因此“两新”组织中员工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服务,使“隐性党员”、“口袋党员”未能及时纳入党组织的管理范围,很大部分党员存在“雇用工”、“打工者”的心态,自身认识模糊,自我认同感、荣誉感不强,客观上使“两新”组织党员淡化了党员意识和先进性意识,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好。

三是企业业主“支持难”。基层党建工作为“两新”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着坚强保证。由于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合作社、协会的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认识误区,担心党组织的成立和活动开展会影响生产经营、增加投入成本、额外增添负担,而且没有产出效益,不愿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经费、人力支持,使“两新”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活力。

针对以上现实问题,玉门市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创新建立“五建双管”模式,以此为抓手,通过优化“两新”党组织设置,强化衔接管理,增强“造血”功能,从而搭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探索开辟“两新”党建工作新路径,致力提升“两新”领域党建科学化水平。

主要做法

玉门市在“两新”领域创建“五建双管”模式,具体通过“五建”抓覆盖、“双管”促提升、载体激活力来推进和落实。

1、创新“五建”方式抓组建,构建全覆盖组织网络。主动适应各类“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灵活采取“五建”方式,狠抓党组织建设工作,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领域的全覆盖。通过条件成熟单独建,将凡有3名以上党员、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纳入到单独组建范围,先期在经营状况良好、党员职工队伍相对稳定的规模以上企业和运行良好的专业经济协会和合作社进行组建,起到示范引领抓组建的带动效应;通过行业相近联合建,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生产经营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两新”组织,由乡镇、园区党(工)委指导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展正常的党内活动和党内生活,待条件成熟后再单独组建,通过党组织拉近企业间的距离,促进沟通协作;通过因企制宜挂靠建,将规模小、人员少、分散经营的个体经营户(企业),纳入市工商局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针对玉门老市区关停破产企业多的实际,成立市委直属留守企业党支部,将改制留守企业党员组织关系统一划转,由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管理;通过协调同步规范建,将因企业改制、党员流转等原因不适宜原有组织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进行调整撤并,优化组织设置,规范正常管理;通过群团先行逐步建,将没有党员、条件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先行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党组织。通过因企制宜推行“五建”方式,2010年以来,玉门市共在26个“两新”组织中新建起党支部,在花海镇4家棉花加工企业中组建起联合党支部,在11个“两新”组织中组建起工青妇群团组织,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43名,使全市“两新”领域党组织应建组建率达100%,从而构建起了全方位的组织网络体系,动态保持了“两个全覆盖”工作成果。

2、创新“双管”举措促规范,形成顺畅化运行机制。持之以恒把“两新”党建作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短板”来抓,探索建立起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结合抓党建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体制。在属地管理上,由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工)委管理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直接负责组建覆盖、健全制度、发展党员、规范运行等各项工作,形成区域化管理的工作格局。在行业管理上,成立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分别挂靠工商、民政部门成立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两个党工委,按照职责分工抓好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两个领域的党建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结合工商企业年检、信息录入等业务工作,对非公有制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市委新社会组织党工委结合民间组织登记、年检等工作,对全市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针对“两新”组织实际,玉门市同步建立起选派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专列党建经费支持、“两新”组织党费先征后返和全额反补制度,同时采取业主兼、公开选、上级派等办法,为32个“两新”组织选配了党支部书记。通过双向选择下派29名机关干部入驻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和党建联络员,指导帮助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和组建党组织,全面推进“两新”党建工作。2010年,玉门市统一将59个“两新”领域党组织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其中调整隶属关系28个,规范管理体制22个,撤并和规范运行机制9个,从而在全市构建起了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协调联动的“两新”党建工作新体制。

3、创新党建载体激活力,催生竞相式发展态势。坚持以务实管用的特色载体为牵引,贴近“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强化分类指导,着力激发“两新”党建内在活力,推动“两新”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突出以夯实“两新”党建基础为着眼点,在全市扎实开展“强基固本促发展”行动,在完善阵地设施、规范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提高党组织参与企业决策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广大党员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在调整经营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推进技术革新、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领头羊”和“主力军”作用。突出以促进“两新”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互促双融为着眼点,在“两新”组织中部署开展“争创科学发展好支部,争当支持党建好业主,争做爱岗兴业好党员,促进生产经营见效益,促进党建工作上水平”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两促”主题实践活动,培育和挖掘出玉门静洋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党支部、玉门清泉康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科学发展好支部”,带动玉门静洋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成为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玉门“祁连清泉”人参果跻身国家A级绿色食品行列,在抓实“两新”党建工作出特色、打品牌的过程中,促进了“两新”经济的繁荣发展。突出以培育党建示范点为着眼点,重点确定生产经营规模大、辐射带动效应好的18个“两新”组织,先行创建示范点,建立起市级领导包挂、相关部门联系、职能部门全程指导的“孵化培育”机制,引导各示范点创新开展“红旗示范车间”、“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争创活动,党组织带领党员在攻坚克难中比经营业绩、在开拓市场中比销售份额、在革新工艺中比技术水平、在诚信经营中塑造企业形象,催生出了带动赤金镇发展“万亩无公害韭菜基地”的玉门市“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等一批“两新”领域党建示范点,带动各类“两新”组织踊跃抓党建、聚人心、促发展、增效益。

初步成效

通过创建“五建双管”模式,全方位加强“两新”党建工作,促进全市“两新”领域呈现出党旗高扬、产业发展、党群共富的生动局面。

1、理顺了“两新”组织党建管理体制。玉门市通过成立市委“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靠实了按照行业分工具体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通过明确由各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党(工)委分别负责各自辖区内“两新”组织党组织具体管理工作,初步构建起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两新”党建工作新体制,并将“两新”党建工作分别纳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办公室、非公有制经济党工委和新社会组织党工委以及乡镇、街道党组织目标责任书考核范围,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范围,从而建立起问责、倒逼机制,确保了“两新”党建工作始终有人抓、能抓实、见实效。

2、优化了“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本着有利于夯实党建基础、有利于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有利于调动“两新”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通过采取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根据“两新”组织的规模、性质、注册地、经营地等因素,科学合理调整隶属关系,优化组织设置,强化组织管理。尤其在规模以上及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两新”组织中,全部建立起党组织;在党员队伍相对稳定的行业协会和运行状况良好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独立建立党组织27个;对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2个党支部及时升格为党总支,对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1个党总支及时升格为党委,从而在“两新”领域形成了“上下贯通、全面覆盖、保障有力”的组织网络。

3、增强了“两新”组织党建带动功能。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运行模式,组建产业型特色党支部12个,党组织发动产业农民党员在“党员创业示范园”中争先锋、兴产业,全市培育“先锋富民示范户”300户,“十一五”期间玉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14%以上。一批新社会组织党组织辐射带动功能明显增强,成为了各乡镇打造“一乡一业、数村一品”产业优势的坚强堡垒。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双争三比”、“三争两促”等特色活动,党组织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职工主动为企业节能降耗、建功创效,涌现出业务技术标兵和经营管理骨干326人,使企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几点启示

在创新加强“两新”领域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也引发了我们几点思考和启示。

1、筑牢“主业”意识是推动“两新”组织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党建也是生产力。只有增强党建“主业”意识,主动把“两新”领域党建工作高度融入行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凝聚人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中彰显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两新”经济发展才会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2、坚持上下联动是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关键所在。“两新”组织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党员身份多样、流动性强。只有在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分类指导上形成合力,才能在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两新”领域的覆盖面上取得新突破,进而凸显出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所蕴藏的实践效能。

3、注重载体牵引是激发“两新”组织党建活力的有效抓手。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活力源”。只有联系“两新”组织实际,创新特色载体,努力为“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搭建起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实践平台,才能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新热情,“两新”经济大发展才会有新活力。

上一篇:一诺千金教学反思下一篇:疫苗接种操作流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