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教育献青春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我为教育献青春范文

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演讲稿

贵池区木闸中学 徐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作为本次演讲比赛青年组的选手,我黑发中的缕缕银丝,悄悄提醒我:韶华将逝,青春已近尾声。

但我还是要说:我很自豪。

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我自豪,立足乡村二十年,始终坚守着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

二十年,光阴似箭,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初踏讲台的那一天。

二十年,时光漫溯,看惯了日升月落的不变,变的是一茬茬学生,一张张由稚气走向成熟的脸。

二十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姑娘,我已一步一步逼近中年。七千三百多个日夜,我一刻也不敢松懈。心里惦记的是,辛勤耕耘,能收获桃李满园。

可二十年前,日日走在回家的泥泞小路上,我丧气过;面对乡野孩子的邋遢淘气,我灰心过;出入低矮的农家破房,我叹息过;听着蹩脚的乡村土话,我鄙夷过;读着毫无美感的字词文句,我泄气过……我的理想曾是那么丰满,可现实却那么的骨感。我真的,真的,很沮丧。

但我又很庆幸,因为一切都在变化中。淘气的学生知书达礼了;蹩脚的乡村土话被流利的普通话代替了;稚气的文辞变得格外美丽了……我这才知道,因自己而变化的日子,才是最美的日子。

我庆幸,在乡村贫瘠的土地上,我坚持了二十年。

二十年来,在深化改革的大道上,我们的祖国每天都在阔步向前。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的乡村也是日新月异,覆地翻天。

曾经,诗中的乡村,那样让我迷醉: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田园乡村的优美画卷;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温情乡村的闲逸图景;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是和谐乡村的动听乐章,演讲稿《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演讲稿》。

新时代的春天,美好乡村的蓝图,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力描绘:屋要亮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让人们的心、净化。

我看到:那条回家的小路,已经硬化,已经拓宽;低矮的农家小屋,早已变成华堂广厦;一盏盏路灯照亮了乡村的寂静;一座座垃圾净化池清洁着乡村的肌肤……

乡村,城市;城市,乡村。乡村,不就是昨天的城市,城市不就是未来的乡村?我真的无悔生活在这片热土上,更无悔投身乡村教育二十年。

二十年来,我教过数不清的学生,听到过无数动人的话语……

……老师,与您相处的时间很短,而您对于我的影响却是一生。

……老师,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明镜,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老师,您的爱像太阳一样温暖,春风一样和煦,玫瑰花一样芬芳。

为此,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我远没有那么高尚。我坚守的,是做人的根本,一个老师起码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十年,我一直走在乡村教育的路途,我还必须将后面的路走得更好、更稳。我想:

作为乡村老师,我该是青藤,坚韧而修长,为了我的孩子们能由此攀援而上;

作为乡村老师,我该是红烛,燃尽自己,点亮每一个孩子心中理想的火光;

我还应该是蚌,每一个孩子都是我心中珍藏的砂砾,我要用我的爱与关怀来孕育、培养,直到每一颗砂砾都变成珍珠,晶莹透亮。

我曾告诉学生:生在乡村,我们一样可以开放生命的奇葩。就像那田间碧绿的秧苗,那朝天举着花穗的稻谷,那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我还告诉学生:一切的伪装修饰,实现不了我们的理想,建不成我们的美丽乡村。美丽不是一个形容词,它要的是我们的每一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

我还要告诉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美则国美。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你们是一粒粒种植乡间土壤的种子,期待你们破土萌芽、茁壮成长。

二十年,我说了,我也做了。我要说的,还很多。我要做的,也还很多。

逝者如斯,转眼,已是扎根乡村二十载。红颜易老心不老,为了我美丽的乡村,我相信,三尺讲台上,我仍然可以再秀十八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我为乡村教育献青春演讲稿》

第二篇:征文:我为祖国献青春

国旗下的青春誓言

一抹落日的余晖斜射着脚下的路,我抬起头,只见空中飘逝着夕阳美丽的暖彩,有一种宁静延开来,我的思绪如轻烟般扬起.

每一天,在朝阳的微笑中悄然而至,在晚霞的裙摆下飘然逝去,终于,当蒲公英带着年少的幻想随风飘远,当窗前的紫风铃摇曳出一支忧郁的歌,当笔尖流泻出关于青春的旖旎字句,少年的似锦繁华完美的落下帷幕,青春的依仗,开始行进在生命中,以最庄严的阵容接受时代的检阅. 数十载春秋,多少个铭心的日夜,我们不轻松却一步一个脚印倔强的前行,带着期盼,拥着激情,携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自豪的经历时间的雕琢,当我们迈进大学的校门,一个全新的起点就在我们脚下。如今我们手中紧握的宿念越来越清晰明确,自信攀援着意志的臂膀为梦想之翼的腾飞寻求力量.师长的谆谆教诲如灯盏照亮梦的走向.努力过,拼搏过,奋斗过,淡去了焦躁轻狂的脾性,却拥有了脚踏实地的明澈,消除了天真幼稚的妄想,却有历练而积累的厚实,不再朝秦暮楚般动荡,却脚步铿锵,傲然无畏. 2009年,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度过了第一个国庆长假,然而这个十月一日这也是祖国的六十华诞,看着电视直播的令人叹为观止的阅兵式时,我不禁感叹时间巧合的如此意味深长。当我们开始学会独立,站在该去认真规划自己人生的端点上,我们又听到国歌,这沸腾了几代国人热血的旋律,震撼着我们每一个年轻人的心。在为祖国骄傲的同时我似乎隐约感到肩头微微的疼痛,我想,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是青春理想的重量,是责任的重量,因为我们需要把这青春献给祖国,来彰显它的意义和力量。

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不甘平庸的心,我们可以为自己身上那年轻人特有的锐气而自豪,我们要扬起头,这种自信,是强者成功的姿态. 我们肩头担负着重任,胸中承载着信望,手中紧握着明天,那是父母的期盼,老师的期望,更是我们自己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是我们对生命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 不该为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低头,不该为风雨和荆棘止步,让我们用拼搏和意志捍卫心中的信念.风急雨疾算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困难挑战算什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惊涛骇浪算什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烈竞争算什么,傲视群雄,问天下谁与争风!

“铭记历史,开拓进取。铸我今日,威武中国。铸我今日,威武中国!”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传出诗朗诵的声音,我们听到了,年轻一代的声音可以如此振奋人心,我们的声音是如此坚定而有力。

胸中有梦想,眼中有追求,把青春献给祖国,这是我们最真挚的誓言。

第三篇: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发展献青春”

“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发展献青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为迎接建国60周年,帮助青年全面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认清医院发展的形势,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开拓进取,立足岗位,竭诚奉献, 以新的作为展示当代青年的风采,院团委将在全院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发展献青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一、青年文明,创佳绩(2-10)

以争创全国青年文明号为契机,在全院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要求“青年文明号”集体及争创集体开展主题为“做表率、创佳绩、共奋进”的岗位建功活动、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的倡树新风活动,并于9月10日前将活动开展情况、活动成效、社会反响等文字材料上交院团委。

二、推优入党,荐人才(3-9月)

团委将召开“推优入党”工作专题交流会,加强党团组织的紧密联系,切实将推优入党工作作为一项推优荐才的重点工作开展,各团支部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团员名册,积极协助党支部对重点人员加强教育和培养,保证工作全面开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满足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

三、主题团日,促和谐(4-5月)

五四青年节期间,各团支部围绕“青春共建和谐宣医”主题开展一次团日活动,活动 形式不限,如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共建活动等均可,请于 3月15 日前上报活动方案和经费预算,4月20日前将活动文字总结和图片资料上交院团委。

四、青春大赛,展风采(7-9月)

在全院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发展献青春”青年风采大赛,要求各团支部推荐 1-3名代表,参加魅力演讲、才艺展示等环节的比赛,预赛优胜者进入决赛,决赛产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及最佳**奖,请各支部将名单于7月10日前报到院团委。

五、评优表彰活动(10-11月)

各团支部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并按要求上报书面材料,团委将根据上报情况,召开总结评比大会,展示活动成果,表彰获奖集体和个人。

院团委 2009年2月

第四篇:我为教育献良策

我为教育献良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问题是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目前,全国教育系统都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是来自家长的压力?学校的负担?还是社会的竞争过于激烈?现在的家长、老师、学校都在为教育孩子这一课题思考着,但是思考的结果又是什么?讲到最后只有一个字可以概括,就是难。要问什么难?只能说,什么都难!高考、中考难,学生择校难,教师教育难,教育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归根到底还是体制的问题,中国的教育体制一日不变,这些问题都不会得到解决。因此,学校教育要发展,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然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就必须先查摆出制约教育发展的症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这样才能事半

一、针对师资力量不平衡问题,可采取一下四项措施解决。、继续做好大学毕业生支教、援教工作,要求所有刚毕业教师在一两年之内不分男女,必须到偏远小学支教、援教。、实行教师下乡轮教制。让我区中小学中的责任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到偏远中小学进行挂职锻炼,既给偏远学校教师加压,也能进一步缓和偏远学校教师紧缺现象。、财政应加大对偏远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补助,减少重点小学与普通小学之间教师的福利差额,让偏远小学、我区普通中学也能留住人才。、规定普通中学必须在初

二、高二对重点班科任教师进行微调,拿出一定份额的重点班给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以次吸引人才。

二、针对生源配制不平衡问题,可通过以下四项措施解决。、大力扶植一所可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区好学校抗争的普通学校,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竞争环境,从而整体推进我区的教育发展。、要求每所普通小学办出自己的特色,如:在某所小学加大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力度,让这所学校在培养艺术特长生上具有绝对优势;可让某所学校在一两门学科上形成绝对优势,吸引偏科生源来该校就读。、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普通小学教师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狠抓教育质量,做好教育工作,、对毕业考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意识到在普通中学当拔尖生并不比在重点中学当普通生差。

第五篇:我为教育献一计

三、主要工作

㈠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提升教育整体水平

巩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加快完善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教育体系,促进十五年教育整体协调、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培养与丹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巩固完善幼儿园现有办学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教育,积极扶持民办幼儿教育,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严格执行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加强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老城区和农村幼儿园基本建设,更好地满足幼儿入园需求。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坚持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同时,加快“幼托一体化”进程,逐步普及亲子教育。全市0-3岁婴幼儿教养指导服务普遍开展,婴幼儿家长受教育指导率达到90%以上,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9.8%以上,100%幼儿园达到省合格园标准,85%以上幼儿园达到省优质园标准。 2.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强化和突出教育公平的理念,积极开展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从试验探索走向示范发展。突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教师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等工作重点。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实验室设备器材,提高学校教学仪器装备水平,2012年达到省定Ⅱ类标准。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育人为本、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小班化和个性化教学,重全面基础、重探索过程、重知识迁移、重训练提升,使义务教育的质量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总体提升。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解决或缓解义务教育阶段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认真研究和解决城市择校问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等问题。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

3.特殊教育持续发展。积极拓展残疾儿童少年的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残疾儿童15年免费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教育比例达50%以上。完善普通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残障学生的“随班就读”制度,促进残障学生和正常学生的融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加强重点和个别辅导,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加大特殊教育投入,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更高水平标准。加强市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加强残障儿童早期诊断,建立诊断运行机制,建立医教结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4.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着力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提升优质高中资源品质,打造丹阳普通高中学校品牌,坚持走优质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引导普通高中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切实规范学校管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办学品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研究高中课程改革最新动态,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使高中毕业生本

一、本二达线水平保持镇江领先、全省一流水平。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探索高校与高中联合育人机制,扩大丹阳品牌高中在省内外的影响力、竞争力。到2015年,我市所有高中都建有特色发展项目,其中1所建成国内一流的普通高中。积极探索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建立普职之间的绿色通道。高中学生熟练掌握一门职业技术或劳动技能达70%以上,综合素质优良率达80%以上。

5.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快推动职教园建设,在2012年职教园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性职业学校,进入全国1000所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与省城市职业学院、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最终使职教园成为我市中高职的综合办学实体。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强新型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力度,打造符合丹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专业群。创建两个省级示范专业,使省级示范专业达到五个;创建两个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点,使课改实验点总数达到四个。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巩固与传统大型骨干企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要开拓发展空间,加强与金融、配镜、木业、汽修、新材料等行业合作,建设一批关系稳定、合作密切的校外实训基地。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以提高质量为中心,职教毕业生符合专业特点的“双证书”率达到98%,高技班学生高级工达60%,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占90%以上。

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先导,以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意识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法纪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推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打造公民教育、文化德育、阳光心育等德育品牌。以学校劳动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江苏省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搭建新的校外教育平台,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主题教育活动以及暑期和节假日社区教育活动。

2.以“活力课堂”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把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措施来抓,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以“活力课堂”为抓手,坚持“课题引领,示范带动,区域联动,行政推动”的工作方针,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育质量,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具有本土原创性和开拓性的“活力课堂”理论和实践体系。高标准实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在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保障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义务教育学生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

3.以“2+1工程”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卫生等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艺术涵养和文化修养。开齐开足体育课、艺术课,全面实施“2+1工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优秀文化传承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努力使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艺术特长。要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传统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公告制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0%、优秀率达10%,艺术考核合格率达95%。加强学生的科技教育、国际教育、环保教育等各类专题教育活动,着力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4.以“文化引领”为导向,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坚持普遍与提高、继承与创新、主体与主导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积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努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生动活泼的发展。

5.以“三个服务”为宗旨,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习,服务于管理”为宗旨,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现代化中的地位。加强我市教育信息化基本建设,学校拥有计算机台数与在校生比达到1:5,教师人机比达1:1,多媒体投影教室占教室总数的85%以上。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规范标准体系、落实督查评估。逐步建立我市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标准、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等,使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搭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逐步普及全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考核,将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再提升一个层次。建设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把“丹阳教育网校”建成我市互动共享、卓有建树的教育信息化品牌项目。

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夯实学习型社会基础

1.拓展青少年校外教育。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内涵建设,开展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寓身心发展于一体的校外教育活动。建设全市亲子活动中心,积极探索社区——家庭——幼儿园相互协作的早期教育模式。建设江苏省镇江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实施学生校外教育制度化、常规化。

2.大力推进成人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重点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大幅度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提高劳动者生存技能和社会竞争力。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教育培训,在职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年培训率达到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实验区要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在职人员带薪学习制度。积极开展社区居民教育,为社区居民研发和提供智力、审美、心理、社会文化习俗、生活、身心健康等教育课程,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进一步整合现有社区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发展老年教育,积极培育各类老年学习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交流平台,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

3.加强终身教育资源建设。努力争创“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实验区”,加强社区学院建设,进一步发挥社区学院指导、辐射作用,积极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引领各镇(区)社区教育深入发展、特色发展,提升我市社区教育品位,开发适合我市社区建设的本土化、特色化、人文化的区域社区教育课程,逐步形成社区教育系列课程和教材。整合、优化社区的教育、文化、艺术等资源,开发各类实用性课程。打造终身学习的网络平台,为人人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支撑。以“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依托,建立覆盖全市所有镇(区)的居民学习卡系统,达到学习平台具有学籍管理、在线学习、交互练习、考试测试、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等功能,提高认证管理、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分析等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不断扩大终身教育体系的覆盖面,3年内建成全国规范性、数字化学习社区,5年内建成全国先进数字化学习社区。

4.寻求高等教育新突破。实现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跨越,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在丹阳的实现形式。建立职业教育与省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机制,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办班试点工作。充分利用国外优质大学资源,积极探索与国外高校开展中外办学,寻求我市高等教育新突破。继续利用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远程异地网络教育等已有高等教育资源,积极推动成人学历培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30%以上。

5.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四星级普通高中和其他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境外校际交流关系。定期选派管理人员和教师赴境外培训、进修、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扩大境外修学旅行和校际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学生海外体验纳入选修课程。积极引进国际通行课程,开发国际通行文凭或资格认证,加强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测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努力拓展职业院校海外实习、就业和留学深造的渠道,促进对外劳务输出。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到境外办学,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的层次和品位。充分利用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省丹中国际部。

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育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贯彻落实“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确立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地位,促进教师职后教育可持续发展,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配置均衡,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1.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工作的首位,着力培养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教、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进一步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塑造广大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深入开展“双创双争”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定期举行师德报告会,宣传先进教师典型,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建立教育、监督、考核和奖惩相结合的师德激励机制。把师德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聘任、奖惩的重要依据。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学历水平,至2015年,幼儿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0%,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35%。小学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5%,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60%。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95%,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5%。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100%以上,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达到12%、20%。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具有高级技工)教师达到70%以上,具有高级技工证书的达到90%以上。优化教师专业结构,逐步解决各级各类教育教师专业结构问题,搭建幼儿园、中小学之间教师交流平台,建立教师转岗机制,开展教师订单式培养或培训,加强教师专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完善“送课下乡”、“送教下乡”制度和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联谊结对交流、城区骨干教师定期下乡任教等制度。合理确定生师比,逐步配备公办幼儿园教职工。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配置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特殊教育等师资。提高新师资入职门槛,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新进教师必须具备大专学历,其中有50%具有本科学历;高中阶段新增教师中有10%具有研究生学历。

3.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丹阳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优化教师培训机构设置,建设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基地。积极争取成立“苏南教师培训中心”,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目标,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整合市内外学术和专家资源,推进以“文化德育、活力课堂、精品管理、特色学校”为代表的领衔性科研项目研究,实施区域内优秀教科研成果的对话与共享,加强区域内校本科研联系、交流与合作,努力解决我市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继续扩大丹阳教育的品牌效应。努力推进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逐步形成“研讨带动、培训跟进、同伴互助、实践提升”的教师研修模式与“任务管理、过程管理、协同管理”的教师专业化管理模式。突出教育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促进更加多元的专家型、反思型、实践型的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开展教师发展的达标建设,创建10所县级“教师发展示范性学校”,10个县级“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发挥示范学校和培训基地的辐射作用。

4.加快教师优秀群体建设。加大引进优秀教师的力度,配套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引进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立足于本土培养优秀教师,进一步提高优秀教师的津贴,健全和完善培养、考核和奖励制度,完善名师培养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拔尖人才选拔、使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名教师工作室”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名教师工作室”的学术引领、示范辐射、人才培育功能,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度建设和教师团队跨越发展。力争省特级教师达40名以上,其中教授级高级教师10名以上。镇江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达镇江市总量的35%以上,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名。

5.加强校长干部队伍建设。倡导教育家办学,鼓励校(园)长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规律,改革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实践与理论,努力成为创新型的教育教学专家。加强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实行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加强岗前培训,推行校长选任制,完善校长负责制。开展5年一周期的校长培训,完善校长(干部)远程培训模式。建立健全绩效工资背景下的校长考核激励机制,开展“名校长”评选,力争丹阳名校长10名,镇江市名校长10名。

㈤ 优化教育布局,推进重点工程

1.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制订镇(区)、主城区教育规划和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资源政策,学校布局做到五个集中:村小逐步向中心小学集中,规模较小的非建制镇小学初中逐步向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集中,非建制镇初中逐步向有条件的建制镇初中集中,普通高中逐步向城区集中,职业高中逐步向职教园集中。努力使教育布局适应丹阳“新市区、新市镇、新社区”建设,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需求,适应生源的变化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淘宝网购达人贷范文下一篇:雾霾天气吃什么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