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幼儿绘画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途径实施审美教育,实现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发展需要。

第一篇:幼儿绘画论文范文

幼儿绘画教育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幼儿绘画教育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围绕探索幼儿绘画的本质、特征、意义以及存在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创造出适合幼儿绘画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并基于幼儿的兴趣、爱好,积极采取科学评价激励措施来培养其绘画能力,在尊重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绘画   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绘画课程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绘画课程成为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教育途径不断拓宽,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促使幼儿绘画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一、幼儿绘画的本质及意义

(一)幼儿绘画的本质

儿童绘画教育是培养幼儿独立人格和动手能力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由于幼儿智力和动手能力均处于正在发育的阶段,进行绘画活动时,幼儿肢体间的不协调常常会发生,这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正常状态。我们观察幼儿绘画,会发现幼儿绘出的画面多呈现五花八门的线条,无规律可循,这主要是因为手眼不协调。大人们因不了解幼儿手眼协调存在问题,所以很难理幼儿在绘画时的表现。当然,手眼协调性问题会随着幼儿的年龄不断增长而趋于正常。当幼儿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个人的意愿时,绘画其实就反映了幼儿的真实内心世界,是幼儿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外在表现形式。受幼儿智力发育中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幼儿更多的时候都是通过图形和颜色来认识世界。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人们只要留心仔细观察,就能找出其中的蛛丝马迹。

(二)幼儿绘画的意义

儿童绘画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育,并增强幼儿观察世界的能力。绘画活动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片窗户,呈现出直接性、现实性和实用性特点。绘画本身需要感知事物的颜色、形状等信息,而上述信息的获取要靠视觉系统来完成的。可见,视觉是幼儿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路径。幼儿开始绘画时,身体部分器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幼儿的图像表达能力、观察细微事物的观察能力不断完善,从而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促进幼儿心智发展。儿童绘画教育活动,是幼儿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和感受世界的基础,为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更多的快乐,让幼儿的生活充满阳光。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绘画特征,通过组织幼儿绘画活动来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并利用绘画促进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与他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奠定幼儿健康的身心发展基础。

二、幼儿绘画的本质特征

幼儿绘画与人们理解的绘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幼儿本身因身体处于发育的初始阶段,其绘画必然带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幼儿教师只有认识到幼儿存在的绘画特征与幼儿年龄的必然关系,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促进幼儿绘画教育,使其处于健康正常状态。

幼儿绘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主观个性较强。幼儿绘画时全程都呈现出其突出的个性世界,也是幼儿内心世界对周边世界的万事万物的应对形式,也是对客观真实物体的反映。因此,幼儿对自己关心的事物表现得明显,不关心的事物则表现得弱化。这也是由于幼儿身心发育水平限制而产生的状况,体现了幼儿缺乏对事物更深刻的反映,幼儿本身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性较强。

(二)空间感知受限。受其生理发育不完善的影响,幼儿感知空间的能力受限,还会因心智发育不完善的影响,幼儿无法正确全面地理解面前所发生的事件,也难以理解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导致绘画过程中,自由发挥的现象比较常见,最终绘画的结果,往往会出现画面单一,注重局部,忽略整体现象。

(三)绘画作品超常。因为幼儿绘画时,缺乏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往往朝着自己喜欢或熟悉方面拓展,画面常常会出现熟悉的人和事,也会出现拟人或夸张的表现手法,绘画作品的表现力必然超出正常范畴,无意识地运用拟人手法,将事物人物化,作品呈现出较大的夸张表现形式。

(四)绘画风格随意。幼儿绘画最大的特点是随意性,没有条条框框限制,表现形式呈不规则性,表现事物时也会呈多样化特点。因不同幼儿的主体性不同,所以幼儿之间的绘画风格也千差万异,呈现的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即使表现相同的事物,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五)作品颜色鲜艳。颜色对幼儿具有无限的吸引力,多数幼儿喜爱选择不同的颜色,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受任何的条条框框限制,而是任意发挥,并且更乐于使用更多的鲜艳的颜色,使画面更加艳丽。并且,幼儿对于颜色的选择也存在细微的差别,从中也可看出幼儿性格的差异,富含热情、冷静和温暖的心态,这是幼儿特有的绘画特色。

三、幼儿绘画教育中的问题

幼儿绘画教育在世界各国推行多年,幼儿教育场所(如幼儿园、绘本馆等)一般都设立了比较完善的绘画活动内容,绘画活动也是一类最常见的活动形式。设置绘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早期感知事物的能力与创造能力,经历多年的实践证明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缺乏科学地幼儿绘画教育体系。现有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是现代幼儿教育重要内容之一,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但是,观客上不少教师家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绘画本专业领域,目标确定过高,脱离了幼儿追求的实际,挫伤了幼儿绘画的热情和兴趣。

(二)目标过高摧毁幼儿的绘画信心。幼儿教师教育幼儿绘画,定的目标过高,脱离了幼儿的能力范围,不切实际制定培养方案,绘画教育也不根据幼儿的实际因材施教,更是缺少必要的鼓励措施。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绘画兴趣,影响到幼儿的后期发展。

(三)幼儿绘画教育模式陈旧。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幼儿绘画教育模式不仅陈旧,而且教学手段单一,不少幼儿园仍然采用范式畫、简笔画等形式进行绘画活动教学,影响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应对策略

开展幼儿绘画教育,必须创造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爱好和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天性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培养其绘画能力。兴趣是能力培养的最好途径,要根据幼儿绘画天性进行正确引导,才能达到逐步强化最终实现预期目标。要时时注意幼儿是绘画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全方位开发不同幼儿绘画天性,延续绘画天性,采取不断激励的教育手段,让幼儿保持对绘画长久的兴趣,对幼儿在绘画中取得点滴成绩,都要及时表扬和激励,帮助幼儿树立坚定绘画信心。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当前,有很多适合幼儿绘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供选择,幼儿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开展研究和探索工作,寻找出最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中,激励教学模式就是最可取的一种教学模式,激励教学模式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学习绘画的兴趣,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绘画天性,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绘画能力和绘画水平,并且将绘画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绘画活动生活化。

(三)科学评价和肯定是促进幼儿绘画兴趣的有效措施。幼儿教师面对幼儿绘画作品,要采取欣赏的眼光去审视,积极采用适合幼儿绘画作品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要从真正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评价多从正面鼓励角度进行,帮助幼儿坚定绘画的信心,同时又不能放弃引导,也让幼儿间形成适度的竞争态势。

总之,幼儿绘画的提升,是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开发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要夯实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也要熟悉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做到采取正确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做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贡畅.幼儿绘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2).

[2]李桃.关于幼儿绘画教育的探索[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4).

[3]潘慧娟,景秀琴.幼儿教师绘画教学行为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

[4]陈美敏.幼儿绘画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作者:谢君晴

第二篇:从幼儿需要出发组织幼儿本土绘画活动

【摘 要】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多途径实施审美教育,实现幼儿“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的发展需要。在我园开展的“走近土楼”文化教育活动系列绘画活动中,我们以永定土楼为本土美术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幼儿绘画活动,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通过“以土楼美景感人、以土楼生活情趣动人”的幼儿审美情感激发和审美表现能力培养,萌发幼儿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 本土绘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明确地指出了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幼儿有艺术潜能,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实现美术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那么,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该如何从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需要出发,引导孩子爱上美术,架设通向感受、欣赏、表达、创新的桥梁呢?

我们在本土绘画活动中,充分利用土楼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先引导幼儿获得“土楼景美、人美、生活更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用画笔来绘画“土楼美”的强烈愿望,同时适时地“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象”,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既获得审美情感的满足,同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绘画能力的提升,实现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需要。

一 创设特定的审美情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表现土楼美的欲望

审美情感是指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良好心理体验。幼儿审美情感的培养,在于激发幼儿热爱美、发现美、感受美,如果没有对“美”的感受,绘画活动就会变成枯燥乏味的技术训练,久而久之,会泯灭幼儿对绘画活动的热情。在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活动中,我们通过变换活动引入方法及变换介入媒体的形式,多元化地创设土楼审美情景,使幼儿在听、想、说、玩、画中主动愉快地发展“土楼景美、人美、生活更美”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表现美的欲望。

1.引入方法“新”一点

不断地变化绘画活动的引入方式,可以让幼儿产生新鲜感,在愉快的心境中审美,把“美”的审美对象变得“更美”,促进幼儿审美情感的升华。一是巧编儿歌引入。如:小班绘画“石头路”的活动中,通过学习教师自编儿歌“楼前一条路,全是石头铺,有大又有小,大家踩着走”引入活动,让幼儿在听、想的过程中,既加深幼儿对土楼门前石头小路的印象,又使幼儿对不同颜色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路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到土楼的路真美,收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二是巧设悬念引入。如大班主题画活动“土楼乐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土楼乐园里一座挨一座那么多漂亮的土楼,怎么画呢;老师有什么好办法吗”来激发幼儿兴趣,达到“似难而易”的效果,最后使幼儿在玩玩画画的游戏中,感到“真简单,我也会”。三是欣赏引入。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审美的对象进行欣赏、评价,使幼儿充分感知观察对象的结构造型,产生美的向往,激发强烈的作画欲望,引入新课水到渠成。如中班绘画活动“枇杷丰收了”,教师可以通过一边讲述到土楼摘枇杷的故事,一边欣赏枇杷园的照片来引入活动,请小朋友也到土楼的枇杷园里“摘”些“枇杷”,邀请自己的客人品尝,使幼儿融入具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中,感受到土楼的生活真有趣,丰收的枇杷园真美,从而调动幼儿审美、表现美的积极性。

2.介入媒体形式“多”一点

媒体是指教学中常用的图片、实物、模型、音响、幻灯、语言描述等一些“辅助工具”,因为媒体的使用,可以使“土楼”这一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更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在绘画活动中尽量多地变换介入媒体的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审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一体机强大的功能,采用视频、动画、图片展示,高拍仪展示等形式,将土楼及土楼生活等有趣的影像资料给幼儿欣赏;可以发动幼儿及家长参与收集有关土楼及土楼生活的图片、模型、实物等资料,或者发动家长带幼儿到土楼参观,体验土楼生活,用相关的幼儿照片、幼儿绘画作品、幼儿摄影作品当作介入媒体,使土楼更加贴近幼儿生活,更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审美兴趣。如:在欣赏“土楼群”的活动中利用幼儿带来的照片、用“最美土楼群”的视频等来引入活动,请到过土楼群的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展示自己的照片、作品,从而引起其他幼儿对宏伟的土楼群的共鸣,产生“土楼群真神奇、真宏伟”的审美感受,由此而产生“我们的祖先能设计那么宏伟的土楼群,我一定要设计出更壮观、更美丽的土楼群”的心理感受。

二 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采用隐性的方法指导,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能力

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有时幼儿想要画出某种东西的愿望会和幼儿现有的表现技能起冲突,想要画而画不出来,这时候幼儿往往会先尝试用自己所特有的绘画语言来替代,但会产生对替代出来的绘画结果不满意的感受,这时,有的幼儿会出现挫败感,需要有更好的表达技能把自己的想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境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出发,采用隐性的技能指导方法,提高幼儿绘画技能。如:中班幼儿在参观土楼的水车后,对水车的外形、转动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萌生了“在幼儿园的乐园里设计一架水车”的想法,但中班幼儿不知道该如何把水车双层的圆架及圆架之间的竹筒画出来,这时出现了幼儿审美感受与表现技能之间的矛盾。教师应从幼儿已经会画圆形的基础上,和幼儿一起分析“水车有几个圆形的板?位置是怎样的?中间有什么连起来?你试一试!”通过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幼儿尝试用前后两个圆圈表现水车的双层圆架,再鼓励幼儿自己想出表现竹筒的方法。

在接触新的绘画工具时,因幼儿对工具的性能、使用方式、效果不理解,这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支持幼儿熟悉和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为更好地创作打下基础。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性,即要让幼儿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掌握方法。如中班装饰画活动“土楼古井”中,教师准备了粗头记号笔画,幼儿第一次使用粗头记号笔作画。在让幼儿自由作画后,请幼儿比较其作品和教师的作品,观察后幼儿发现,自己画的古井的线条在转弯时忽粗忽细,而老师的线条粗细流畅,产生了疑惑。这时教师开始示范,让幼儿观察,并在示范时刻意地夸张转动记号笔笔头的动作,幼儿从教师的示范中发现转动笔可以改变记号笔线条的粗细,从而学习了通过转动记号笔变化线条粗细的方法。

三 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绘画活动内容,促进幼儿审美情感及表达能力的共同发展

土楼的景、土楼的生活、土楼的物,是幼儿进行审美、创作的源泉。在本土绘画活动中,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择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绘画活动内容,是为本土绘画注入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幼儿在饶有趣味的活动中,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感受永定土楼蕴藏的造型美、生活美、人文美,鼓励幼儿大胆地用不同的绘画形式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法,实现情感和表达能力的共同发展。

教师要多与幼儿交流,了解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绘画内容,这些内容幼儿是幼儿所熟悉、乐于接受的。如:在元宵晚会后,开展大班幼儿绘画活动“舞龙真快乐”,这个内容是幼儿最近直接感知过、印象深刻的,经过交流、讨论,幼儿对龙灯的队形、踩街活动中的形态都深有感触,教师可以针对“龙灯队形、观众人群”这两个兴趣点,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在幼儿感受、思考、动笔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绘画表达能力。

又如:在“亲子小分队”周末郊游活动中,带幼儿到近郊实地观察柿子园的丰收景色,引导幼儿欣赏成片绿色的柿子林中点缀着千万个红色、黄色的柿子的美景,感受采收柿子的人轻快的采摘动作及收获的喜悦,在柿子园里鲜艳的颜色和喜悦的笑脸中,幼儿因“柿子园美、柿子园生活有趣动人”的审美情感得到激发,“胸中勃勃,遂有画意”,而产生了要将柿子园的丰收美景画给同伴看的强烈兴趣和冲动。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把柿子园里劳动的人的不同动作画出来的要求,鼓励幼儿认真观察,绘画时通过劳动者上下左右变化的手、脚、肢体的方位,把人们摘柿子的不同动作及喜悦的气氛表现出来。绘画活动中,因兴趣使然,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美感和乐趣的想象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绘画不同劳动动作的人”的技能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总是用一双好奇的眼睛去认识、观察世界,并通过稚嫩的小手,用一抹色彩,一点创意,构成一个美丽的世界。美术活动,重在从幼儿的当前需要出发,尊重幼儿的美术兴趣、尊重幼儿的审美体验。教师要做有准备的引领者、支持者、合作者,熟练运用美术活动的各种形式、材料,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心中美的种子生根发芽,让美的幼苗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林劲〕

作者:沈红蕾

第三篇: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研究

【摘要】审美偏爱是审美心理特征中最具动力性的构成因素之一,也是个体审美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法、访谈法收集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初步探讨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色彩、表现内容、表现风格、表现形式四个维度的审美偏爱表现基础上,研究发现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具有相对一致性、相对稳定性,且是一种非艺术鉴赏水平上的审美偏爱。

【关键词】大班幼儿;绘画作品;审美偏爱

【作者简介】孔国欢(1991-),女,陕西安康人,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王任梅(1982-),女,湖南娄底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偏爱(又称“审美偏好”)是一种关于美术视知觉方面的偏爱,是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幼儿对某种色彩、表现内容、表现风格、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会优先注意或优先审视[1],并作出符合自己喜好、情感的审美选择,这种选择性和指向性的心理倾向就是幼儿的审美偏爱。对幼儿进行绘画作品欣赏的审美偏爱研究,能够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绘画作品,有助于了解幼儿的审美偏爱倾向,进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趣味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为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以及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幼儿美术欣赏绘画作品选择方面的疑难。

纵观国内外关于审美偏爱的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基本保持一致:幼儿偏爱那些描绘他们熟悉的、与生活经验接近的、色彩明亮鲜艳的、表现美的事物;偏爱那些具有简单形式美,能令人愉快的绘画作品。但是,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审美体验不足,使得这种审美偏爱尚处于初级阶段,是一种与审美标准分离的、低水平的、非艺术性的审美偏爱。并且,研究普遍认为,幼儿的审美偏爱可能与生理因素、经验因素以及社会性等因素有关。

目前国内外关于审美偏爱的研究虽然日益增加,但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方面,由于研究材料、研究手段以及其他复杂多变因素的影响,审美偏爱心理的研究结果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这些研究理论只是散落在相关篇章中,不够系统完善,没有完整集中地归纳幼儿美术审美偏爱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也很少基于幼儿的审美偏爱特点为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提供可行性的指导建议。此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幼儿早期,且对色彩偏爱的研究居多,虽有关于学前儿童美术审美偏爱的研究,但并未具体到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

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变迁,幼儿的许多内外因素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那么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心理在各維度方面的表现,是否还会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以期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表现及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考虑到大班幼儿相对于小班、中班的幼儿,他们具有较为丰富的绘画、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并且具有相对成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本研究只选取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别来自武汉市3所幼儿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选取90名大班幼儿,男女各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一般在幼儿美术活动或休息时间进行。主试单独向每个被试呈现绘画作品图片,让被试在自然状态下观看图片并作出偏爱选择,结合实验计分表及时记录每位被试的偏爱选择及其原因。同时,主试对被试观看图片时表现出的语言、动作、表情也要作详细记录。然后是访谈法,用来辅助实验法,对实验计分表进行补充。本研究采用开放式访谈,主要了解大班幼儿作出审美偏爱选择的原因。此外,也对幼儿家长和教师进行相关访谈,以期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另外,本研究还运用了文献法,研究者通过归纳、分析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幼儿审美偏爱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材料和工具

本研究中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制作原则,主要参考张奇关于幼儿审美偏爱特点的实验研究的设计思路[2],从绘画作品的色彩、表现内容、风格、形式四个维度选择研究材料。实验材料的选择不仅要遵循美术教育的审美性原则,以保证作品的艺术代表性,还要重点把握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与可接受性。

本研究材料包括4组共19幅绘画作品,基本选自《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3]《青少年西方美术欣赏》[4]以及人民美术出版社网络图片库,还有部分材料来自研究者自己收集的儿童绘画作品。所有的图片都采用连续独立呈现,让被试自己作出偏爱选择。

第一组实验材料依据色彩维度,主要选取冷、暖、明、暗这四种色调。第二组实验材料依据表现内容维度,这组材料的表现内容虽然不同,但在表现形式上都选用水粉画,表现风格均为具象写实的儿童画。第三组实验材料依据表现风格维度,分别选取了具象、抽象、具象与抽象结合的代表作品。第四组实验材料依据表现形式维度,分别选取了水墨画、油画、素描画、水粉画、彩粉画和民间年画等六种表现形式的作品。

此外,研究工具主要采用了实验计分表,包含了对应的19幅绘画作品的计分项和原因填写项。计分项的问题是:“你喜欢这幅画吗?”对应选项分别为“不喜欢”“喜欢”,分别记为1分、2分,用于记录被试对绘画作品的喜爱程度(本研究中以被试对绘画作品的喜爱程度与情感表现来判断大班幼儿对不同类型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原因填写项由研究者填写,配合访谈法记录被试对绘画作品的偏爱原因。最后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审美偏爱的具体表现

1. 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色彩的审美偏爱

统计显示,从被试对色彩维度的偏爱表现来看,所有的均值都大于1,表明被试在总体上对这四种色调的绘画作品都是比较喜欢的,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其中,明色调的绘画作品是最受幼儿喜爱的,其均值为1.90,说明被试最喜欢色彩鲜艳且丰富的绘画色调;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均值分别为1.78、1.82,虽然略低于明色调但明显高于暗色调,表明超过50%的大班幼儿也喜欢这两种色调的绘画作品;暗色调的偏爱均值低于其他色调,表明被试最不喜欢颜色单一、灰暗的绘画色调。

2. 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表现内容的审美偏爱

统计显示,从被試对6种绘画题材的偏爱程度来看,所有的均值都大于1,表明被试在总体上对这六种表现内容的绘画作品都较为喜欢,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统计清晰地显示出,被试的偏爱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交通工具、风景、动物、植物、生活用品、人物。

3. 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表现风格的审美偏爱

统计显示,从被试的偏爱表现来看,所有的均值都大于1,表明被试在总体上对这三种风格类型的绘画作品都是比较喜欢的,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异。其中,被试对具象与抽象结合风格的绘画作品的偏爱度最高,且标准差最低(0.425);其次是抽象风格,表明被试对这类风格的绘画作品还是能够接受的,但具象风格作品的偏爱均值(1.50)是最低的,甚至低于抽象风格作品,且离散度也是最高的(0.503),表明被试最不喜欢这类风格的作品。由此可知,偏爱度较高的风格类型,其分数的离散度相应较低,反之则较高。

4. 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表现形式的审美偏爱

统计显示,从表现形式维度各类型的偏爱结果来看,所有的均值都大于1,表明被试在总体上对这六种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都是较为喜欢的,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统计清晰地显示出,被试作出偏爱选择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彩粉画、民间年画、水墨画、水粉画、油画、素描画。这也充分说明被试在面对表现形式不一的绘画作品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偏爱表现。

(二)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审美偏爱的性别差异表现

将男女被试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检验大班幼儿的审美偏爱在性别上是否具有显著差异。

统计显示,男女被试在绘画作品总体审美偏爱上:偏爱t总平均分=-2.494、p总平均分=0.145 ,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对绘画作品的总体审美偏爱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他们对绘画作品的总体审美偏爱较为一致。由此可知,大班男、女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他们总体上都是比较喜欢的,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三)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审美偏爱的总体表现

在具体分析被试对绘画作品四个维度各类型的审美偏爱表现的基础上,研究者将被试对各维度审美偏爱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被试的总体审美偏爱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统计显示,从被试对绘画作品各维度的偏爱表现来看,所有的均值都大于1,表明被试在总体上对四个维度的绘画作品都是比较喜欢的,仅在程度上有所差别。统计清晰地显示出,被试的偏爱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表现内容维度、色彩维度、表现风格维度、表现形式维度。这表明,被试对四个维度绘画作品的偏爱程度明显不同,他们最偏爱表现内容维度的绘画作品,对表现形式维度作品的偏爱程度相对不高。

被试对四个维度内的类型作品之间的审美偏爱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再次将全体被试在绘画作品每一维度内的各类型的偏爱数据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统计显示,被试对各维度的审美偏爱表现为:F色彩=27.150、p色彩=0.000,F内容=13.185、p内容=0.000,F风格=8.332、p风格=0.000,F形式=9.271、p形式=0.000。这些数据表明,被试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在四个维度各类型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1)。由此可知,绘画作品的色彩、表现内容、表现风格、表现形式都是影响幼儿审美偏爱的重要因素。

四、讨论与分析

(一)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具有相对一致性

1. 在色彩维度,大班幼儿最偏爱的是色彩明亮鲜艳且丰富的绘画作品,对暗色调绘画作品的偏爱程度最低

将被试表述其色彩(静物画“荷花”)偏爱原因的访谈记录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被试喜欢某种色彩类型的原因主要有:颜色好看、美、漂亮;颜色丰富、鲜艳;颜色很配;颜色清晰、明亮;颜色涂得好;其他。不喜欢暗色调绘画作品的原因主要有:没颜色;颜色不好看;颜色单调、不丰富;颜色很黑、很灰、很暗。上述分析再次印证了幼儿最偏爱色彩鲜艳明亮且丰富的绘画作品,而最不喜欢颜色单调、灰暗的作品。幼儿对某种色彩类型的偏爱原因喜欢用“好看、美、漂亮”这类词来形容,且总是以色彩的鲜艳、丰富、明亮程度来评价作品颜色的好坏。这表明,幼儿对色彩有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但对色彩情感表现性的感知在总体上处于萌芽状态。

本研究的结论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保持一致,瓦伦丁的实验研究表明,幼儿最容易被色彩所吸引,喜欢明亮的、鲜艳的、对比明显的色彩,不喜欢单一、灰暗的色彩。且对色彩的偏爱主要是由色彩“明亮程度”的刺激性因素决定(瓦伦丁,《美的实验心理学》)[5] 。而丁秀玲(1993)通过幼儿色彩审美感受的研究发现,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感受性最强,而对色彩的情感与象征效果的感受较弱[6]。 本研究结果与张奇研究的幼儿对美术作品的“色彩偏爱律”也保持一致,色彩的鲜艳程度、丰富程度与幼儿的审美偏爱有关,且成正比[7]。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仅色彩的鲜艳与丰富程度影响幼儿的审美偏爱选择,色彩的明亮程度也与其审美偏爱有关。

2. 在表现内容维度,大班幼儿最偏爱的是交通工具和风景画,对画有生活用品和人物的绘画作品偏爱程度最低

将被试偏爱表现内容维度作品(儿童画)的原因表述进行归纳分析发现,被试对某种题材类型喜欢与否的原因主要有:画中的某一具体细节;美与丑、可爱与否;内容是否丰富;颜色丰富与否、涂色的好坏;设计合理与否;性别因素;熟悉程度;其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对绘画作品表现内容的欣赏中,幼儿主要是对局部、细节特征的审美感知,而不是对画面的整体欣赏。

本研究的结论与前人的研究极为一致,瓦伦丁认为,6岁、7岁的儿童在审视或欣赏图画时显然缺乏一种整体感,儿童感兴趣的只是图画中的个别具体事物[8]。张奇通过幼儿对美术作品偏爱的实验研究也发现,幼儿表现出的是对作品中所画事物的局部特征的偏爱,并没有注意到事物的整体性,并且他把这种普遍性特征称为“幼儿审美偏爱的局部性特征”[9]。 本研究将被试作出偏爱选择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同样发现:当一幅绘画作品呈现在幼儿面前时,他们对表现内容的感知也仅限于对画中所描绘对象的简单列举或是画中某一具体事物的细节特征[10], 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性感知。然后,幼儿对一幅画的喜爱与否与他们对作品的熟悉程度也相關,以前看过或是画过,就可能喜欢它。此外,幼儿只是在浅表层次上感受、欣赏绘画作品的表现内容,还未能深入地感知其深刻的意义及精神内涵[11]。 研究认为,这些可能受到生物学因素、认知因素、个体经验、生活环境以及教育因素的影响[12]。

3. 在表现风格维度,大班幼儿最偏爱具象与抽象结合风格的绘画作品,其次是抽象风格的绘画作品,对具象风格作品的偏爱度最低

将被试对风格维度绘画作品的偏爱选择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发现,被试对某种风格类型偏爱与否的原因主要有:是否看懂了;美与丑;情绪、情感体验,如“很神奇”“好可怕”等;事物的象征意义(是否具有美好的含义),如“小女孩在帮妈妈拉线”“感觉好像有妖怪”等;熟悉程度;其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幼儿在感知作品风格时,如果画中所描绘的对象使得幼儿能够看出画了什么,并且表现出美好的含义、唤起他们乐观的情感体验与联想,就有可能喜欢。研究发现,抽象、具象抽象结合的绘画作品更能引发幼儿的想象与联想,例如:有的幼儿喜欢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这样极具抽象风格的代表作品,并非是因为感受到艺术大师将爵士乐那生动的节奏与绘画创作的完美联想与结合,而是因为孩子们觉得这幅画像他们看过的格子图、玩过的拼图、游戏的迷宫,觉得这很神奇、很有趣,且有着五彩缤纷的颜色。这引发了他们对游戏、生活的联想,唤起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这表明,幼儿对风格的审美感知还未能依据作品艺术风格的审美标准及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来判断,很大程度上仍然受作品描绘的具体内容所控制。

被试对表现风格类型内组间的偏爱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对各具差异的风格作品能够做出不同的偏爱选择。这符合加登纳(Gardner,1980)的研究成果,他发现在没有主题或控制主题的情况下,儿童能像成人一样把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区分出来,并且通过训练,大多数6~7岁儿童是能够感知作品的风格的[13]。另外,张奇的实验研究也发现:幼儿喜欢夸张和拟人风格的作品,所以本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保持相对一致。大班幼儿对具象与抽象结合风格的《星月夜》作品最为偏爱,他们喜欢这种运用极具夸张手法所渲染出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月亮、星光、流云、大树、房子……这带给他们视觉上强烈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带他们走进了一个神秘、奇幻、恐惧、可怕的未知旅途。这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这就是画家精心营造,令人头晕目眩的奇特幻想。

另外,本研究还增加了抽象风格类型,发现被试对抽象风格作品的偏爱度较高,甚至高于具象风格作品,且偏爱程度受作品熟悉度的影响很大。这与朱晓红(2005)十多年前的研究结论存在不同之处,且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她认为幼儿最偏爱具象风格美术作品,其次是具象和抽象相结合的美术作品,对抽象风格的美术作品偏爱程度最低[14]。 究其原因,可能与当今幼儿日益丰富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审美体验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直接关系,这还需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4. 在表现形式维度,大班幼儿最偏爱的是彩粉和民间年画的表现形式,对油画和素描画的偏爱程度最低

将被试对表现形式维度作品偏爱原因的访谈记录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出被试喜欢某种表现形式作品的原因主要有:熟悉程度;是否看懂了;初步识别出作品的表现形式,如“因为它很像个简笔画”“像大教堂里的画”“光谷那里挖地铁,好像在围栏上看过(注:围栏上贴的正是年画)”等。通过上述分析发现,被试偏爱某种表现形式的原因往往与对该作品的熟悉程度有关,以前看过或是画过就可能表现出偏爱的倾向,但对描绘内容的关注多于形式。这与朱晓红(2005)的研究保持一致,她认为幼儿偏爱熟悉的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大班幼儿在美术教育的干预下,能够初步识别出作品的表现形式,但这种辨认程度却是模糊的、笼统的、未分化的,即他们能把不同形式的绘画作品加以区别分类,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分类。这一点与许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不太一致,已有的研究认为幼儿对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无法显示出共同的、一致性的偏爱心理特点,幼儿无法识别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14]。而本研究结果却认为,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虽仍然受其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制约,但在审美教育的引导下,幼儿已逐渐开始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

总的来说,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外学者有关幼儿审美偏爱的研究基本保持一致,但本研究也探索出一些新的发现:作品色彩的鲜艳与丰富程度关系到幼儿的审美偏爱,但色彩的明亮程度也是影响其色彩偏爱的一个因素;在表现形式维度,大班幼儿已经开始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16], 且偏爱程度与对作品的熟悉程度极其相关。这些与幼儿日益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关,且受到审美教育、美术欣赏等活动的极大影响。在美术教育的干预下,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二)大班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具有相对稳定性

整个幼儿阶段,个体审美偏爱的基本特征没有太大变化,不存在性别差异,即幼儿对绘画作品的审美偏爱具有相对稳定性。

分析访谈记录,女孩叙述喜欢人物画(女孩)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女孩子”;男孩叙述喜欢交通工具为船的绘画作品原因是:“因为这是彩色的,又是男孩子喜欢的”;女孩表述不喜欢达芬奇素描《自画像》的理由是:“怎么回事?我只喜欢女孩子,不喜欢男孩子”“因为他是男生”等。上述被试表述其偏爱的原因表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性别角色意识,但表现在审美偏爱上也只是对作品中的具体绘画内容存在差异,即使是在表现形式维度,很大程度还是受所画人物的性别角色影响,即受具体内容的限制。整体而言,幼儿由于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性别意识还是较为朦胧、模糊的。综上所述,男女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总体审美偏爱较为一致,总体都是比较喜欢的,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相对稳定性。纵观国内外研究结果,尚且没有发现幼儿阶段的审美偏爱存在任何的性别差异,而本研究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前人的研究保持相对稳定与一致。此外,个体的审美偏爱也属于性格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性格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个体对人、事物的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而审美偏爱是个体对审美对象的欣赏态度和审视方式[17],带有一定的性格倾向,因此也具有相对稳定性。

作者:孔国欢 王任梅

上一篇:标准科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责任保险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