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会议报告

2022-06-30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际学术会议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国际学术会议报告

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心得报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計畫名稱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職稱 鄒一德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生 會議時間地點 2008.10.12~2008.10.18 Hawaii (U.S.A) 會議名稱 ECST 2008 發表論文題目 Effect of passivati on layer on the reliability of flexible a-Si:H TFTs

一、參加會議經過 本次很榮幸地能夠參與一年一度的國際電化學協會 (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Tran sacti ons 所主辦之年度會報;本次大會地點選擇在美國,夏威夷群島中的歐胡島舉行,離 上一次於同樣地點舉辦,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 。

大會舉行日期為 2008 年 10 月 12 號至 10 月 18 號, 一共6天整整。會議內容主要分為10個session包括有燃料電池與新源開發轉換(Batteries, Fuel Cells, and Energy Conversion)生物醫學與有機電化學 (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Organic Electrochemistry)、電化學之物理與分析 ( Physical a nd An alytical Electrochemistry)感測器與顯 示器原理、材料、與製程開發(Sensors and Displays: Principles,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及我 所參加之新穎式介電、半導體材料開發與元件製程 (Dielectric and Semico nductor Materials, Devices, and Processing 等,及 6 個短期各別研討會,超過 50 間的贊助廠商。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Tran sactio ns(ECST 2008 主要大會的會場分別分散為兩個地 方、亦為歐胡島之著名景點,分別為:希爾頓大飯店 (Hiliton Hawaiian Village) >及我們的報 告地點:夏威夷國際會議中心(Hawaii Convention Center。大會註冊會場與展示會場(exhibition) 皆舉辦在希爾頓大飯店(Hiliton Hawaiian Village),圖一為希爾頓大飯店報到會場之照片,圖 二為邀請演講之會場。

圖一希爾頓大飯店報到會場之照片 圖二邀請演講之會場

展示會場由各參與之贊助廠商的展示其閜關產品與公司介紹,如圖三與圖四所示,包含 日本Panasonic MITSUBISHI CHEMICAL、MITSUBISHI、TOYOTA、法國的 AIR LIQUIDE 等大廠;可惜本次未見到國內相關大廠之參與。由各參展之廠商業界展示的儀器來看,薄膜 沉積與分析技術隨著高科技一年一年明顯進步當中,半導體產業與光電相關產業仍有很大的 發展前景。而由分析儀器廠商部份,也代表產業界對固障與排除分析的重視,因為仍是有效

而海報會場緊臨廠商展示會場,一共有四天的海報展示場次。由我的主題相關主要場次 為 14號,也就是第三天晚上的部份,主要是關於薄膜沉積與元件製程。本次海報展示部份主 題非常豐富,內容囊括各領域專長,包括"薄膜分析"、"薄膜沉積"、"元件製程"、"元件特性 討論分析"與"先進元件結構"。許多新穎式的技術,包括奈米點記憶體、新穎式有機薄膜電晶 體之開發與透明氧化物半導體之新應用等主題之海報展示。圖五為海報展示處入口,圖六為 與研究大會此次相關的書藉出售與展示。

口頭報告部份,圖七與圖八為我上台報告本次主題:

「Effect of passivation layer on the reliability of flexible a-Si:H TFTs」,中文名稱為:「覆蓋層對可撓式非晶矽薄膜電晶體之可靠度 影響」之報過的過程。報告會場外觀,相當輕鬆自在又不失研討會專業與典雅風格。本次參

達成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最佳方法之一 多、嘆為觀止。

各種新穎儀器之介紹與展示,皆讓我所學良 圖三參展廠商 1 圖四參展廠商 2

予大會,是以口頭報告發表為主軸,很榮幸上台報告非晶矽薄膜電晶體於撓曲狀態時特性表 性之相關研穿成果。此會場期間,聽了許多國外研究學者的報告及其他研究主題的口頭演講, 並且針對內容提出一些問題,皆得到台上演講者的回答與完整解釋。由於這場次口頭報告主 題群與我的研究主題也相近之處,成果也相當亮眼,故於這次會場參與過程中,所學不少。

、與會心得 參與今年這次國際電化學協會 (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大會,讓我吸 收到許多寶貴知識;原來單純薄膜電晶體簡單五道製程當中,能演化出如此豐富之應用 與開發。一個元件中只要經過一些小小改變的步驟,竟可變化出了如此豐富又多樣化的 演變。更不用提更複雜之積體電路之整個元件的製程了,決不是簡簡單單如我發表文章 中,只有元件電特性分析一個方向而已。在我的學問追求道路上,經歷過這一系列的大 會活動後,與各國人士討論,爭論過程中,得確引起了我許多另一方向的反向思考與研 究想法。在未來博士班生涯中,著實打開了另一片全新不同的視野,對我未來博士班生 涯中,亦打開另一片全新不同的視野。

我的口頭報告主題為「Effect of passivation layer on the reliability of flexible a-Si:H TFTs」,主要方向為探討非晶矽薄膜電晶體於撓曲條件下,多加後續處理之特性改變與可 靠度分析。並以額外增薄膜沉積之製程步驟,再搭配特殊後置處理,以有效增進提昇元 件可靠度表現。而在口頭報告期間,也認真得與台下來自世界自國之專家們討論,並盡 量說明成果所表達之物理意義部份。在參與海報張貼並於會場講解研究數據與內容期 間,很容幸看到許多來自其他各國,包含對岸大陸的學術研究人員之研究成果,我亦對 許多不同領域之研究相當有興趣,也彼此交換了許多豐富的心得與經驗分享,我也很熱 心的提供了他們我的研究經驗,相信在他們回國中後,也能和我一樣,不會忘記這個來 自遠方島國、台灣一段美好的學術交流與腦力激盪時光。

本次參予國際電化學協會(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大會,攜帶回紙本 論文一本,將提供台灣沒有參予大會的實驗室夥伴有機會閱讀國外研究的論文,還有展 覽會場拍攝的一些展示照片也提供台灣的夥伴有機會了解業界的動向與發展。

圖八我上台報告之情況 2

第二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总结

高 兵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Computer Theory and Engineering (ICACTE 2010) 于2010年8月20日至2010年8月22日在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和IACSIT(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联合发起,由IEEE、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提供技术协助。会议旨在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报道先进研究成果、交流学科前沿动态的平台。

会议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北美、欧洲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的参加,会议内容涉及本领域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及前沿工作,反映了未来发展方向。会上与国际知名学者交流,感受了国内、国际权威学者的敏锐思维、学习专家解决难题的灵活方式、感觉受益匪浅。

大会共有600余篇poster展出,本人的第一作者论文“Application of Structured Exception Handling in Software Anti-debugging ”被本次大会安排为会议首日第一个分会场的第一个口头宣读,充分体现了大会对本论文的重视,作为本次大会第一个宣读的论文,本论文也得到了分会场主席和与会专家和学者的普遍好评并得到很多有益的建议,可谓收获颇丰。具体内容是:

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反跟踪技术为核心的软件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与软件解密做着不懈斗争的同时,软件从业人员不断发现新的软件反跟踪策略,提出新的软件保护方案,增强了软件的安全性。

结构化异常处理,是操作系统提供的用于解决系统软硬件异常的一种机制,在程序设计中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容错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其在软件反跟踪中的应用。

应用程序正常执行中出现异常时, 操作系统将收集异常发生的原因、类型、位置等信息,填写相关的数据结构,并从用户程序转到系统级执行,将控制权交给系统的异常调度函数。该函数将根据系统收集的异常信息选择一个异常处理例程处理异常。用户可定义的异常处理例程分为两种;一种是线程相关的,一种是进程相关的: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监视某线程中某段代码是否发生异常,由于线程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所以把异常解决于线程的内部,可以避免该异常对其它线程的干扰,保证程序的稳定运行。进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也称为筛选器,监视进程中所有线程发生的异常,做进程退出前的清理工作。

异常处理流程是指运行在win32系统中的程序通常包含多个线程,而每个线程都会安装各自的异常处理例程;除此之外,程序中可能存在一个全局性的异常处理例程;再者,如果进程被调试的话,调试进程也相当于一个异常处理例程。当异常发生时,系统将根据异常类型选择一个异常处理例程来处理异常,正常情况下,系统进行异常处理的流程为:

系统首先判断异常是否应发送给目标程序的异常处理例程。如果应该发送,并且目标程序正在被调试.则系统挂起程序;如果程序没有被调试或者调试器未能处理异常,系统继续查找是否安装了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如果已经安装,系统就把异常发送给SEH处理例程。每个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可以处理或者不处理这个异常,如果它不处理并且安装了多个线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可交由链起来的其他例程处理;如果这些SEH处理例程均不处理异常,且程序处于被调试状态,操作系统会再次通知调试器;如果程序未处于被调试状态或者调试器没有能够处理,并且程序调用SetUnhandledExceptionFilter函数安装了进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的话,系统转向对它的调用;如果没有安装进程相关的异常处理例程或者它没有处理这个异常,系统会调用默认的异常处理例程,通常显示一个对话框,用户可以选择“关闭”或者可以将程序附加到调试器的“调试”按钮。如果没有可以附加的调试器或调试器也不处理,系统就对线程异常处理句柄进行展开做最后的清理工作,最终调用ExitProcess终结程序。通过对系统异常处理流程分析可知,当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时,系统可在三个层次上完成异常处理:调试器、进程、线程。线程层次的异常处理即SEH,能够准确定位异常的信息,更加灵活、隐蔽的实现反跟踪的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下面深入分析SEH的工作原理。

系统级处理机制,SEH作为系统内部处理异常的一种机制,其工作主要在系统级完成,因此掌握系统内部异常处理的工作原理是研究基于SEH的软件反跟踪的关键。下面围绕异常处理例程深入分析系统级异常处理机制。异常发生时,系统执行KiUserExceptionDispatcher函数并调用RtlDispatchException启动对注册的异常处理例程的查找。如果找到的处理例程处理了异常并继续执行,则对RtlDispatchException 的调用不再返回。否则,有两种可能:调用 NtContinue使程序继续或产生另一个异常。若是后者,异常不再继续,进程必须终止。

RtlDispatchException函数遍历异常帧,利用获得的指向 EXCEPTION_REGISTRATIONS链表的指针遍历每一个节点查找异常处理例程,并通过 RtlpExecuteHandlerForException 完成异常处理例程的调用,根据RtlpExecuteHandlerForException 的反馈信息,RtlDispatchException或者继续遍历异常帧,或者产生另一个异常,最终将控制送至ExecuteHandler函数,由该函数通过 EXCEPTION_REGISTRATION 的 handler 域调用异常处理例程,对程序执行中产生的异常进行处理。

SEH在软件反跟踪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是调试工具的检测、硬件断点的去除、改变程序执行顺序等,但这些反跟踪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很容易被破解者发现并成功破解。本文所介绍的是一种更加隐蔽,效果更好的反跟踪方式:单步异常-抽取代码法。

在程序的正常执行序列中设置功能请求标志位,之后触发单步异常,进入异常处理例程后根据标志位完成所抽取的相应的功能,继续程序的运行。这样,如果破解者不能发现异常处理例程的存在,将无法实现该功能。这是因为异常发生后,调试器接管了异常,而不会去调用作者安装的实现具体功能的异常处理例程,从而达到反跟踪的目的。

利用单步异常实现反跟踪的具体过程是安装异常处理例程,在程序开始处将异常处理函数地址放入EXCEPTION_REGISTRATION结构的handler域中,一旦执行过程中有异常发生系统就通过handler域的地址调用异常处理函数,完成相关的异常处理,正常执行代码,安装完异常处理例程,其后是程序功能代码,在这里设置标志以便异常函数作不同的处理。插入单步异常指令,此处是关键的地方,因为程序的反调试功能通过它来实现。当程序执行到这里时,根据是否处于调试状态有两条执行路径,一条是处于调试状态,这时调试器接收异常信息,并进行相关的处理,这样将有部分程序代码得不到执行而使程序出现错误;另一条执行路径是不处于调试状态下,程序本身将通过异常处理函数来处理异常,这样程序中部分被抽取的代码将得到执行,程序不出现错误,且功能可以实现。清除异常处理例程,程序执行完功能代码后,要把开始时安装的异常处理例程去除,否则容易引起系统错误。清除的方法是:用出栈指令将EXCEPTION_REGISTRATION结构的prev与和handler域弹出即可。

这次参加ICACTE国际会议,通过和与会学者的交流、探讨,我觉得自己的收获主要在以下方面:

(1)对自己专业的新动态有了一定的把握,对本行业内的其他专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

(2)发现了自己在学术上存在的问题,这有助于以后的改进和提高;

(3)结识了一些日本、韩国、台湾等地高校和公司的教授、研发人员和学生,为以后更广泛的交流打下了基础;

(4)发现了自己英语水平的不足,这将促使我更加努力地掌握英语,尤其是提高口语水平。

总体上,这次国际会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我感觉收获颇多,听到了许多新思想,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结识了软件安全研究领域的多名学者,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相信对个人今后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促进。非常感谢我校研究生院给予的此项支持,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是符合建设国际型大学的潮流之举。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认识并珍惜学校提供的学术科研和培养的机会和条件,积极思考,广泛交流,用优秀的科研成绩回报学校。

2010年12月26

第三篇:国际学术会议举办程序

为规范我院国际会议的申办工作,加强国际会议的归口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和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申办条件

(一)会议主题与内容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属研讨性的国际会议,举办单位能组织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

(三)举办单位具有一定的外事工作经验和接待力量,能妥善安排食、宿、交通及会议场所,做好安全工作;

(四)会议经费有保证。

第二条 申办手续

(一)主办单位向学院国际交流办公室提交申请报告,至少提前 2个月报送国际交流办公室。提交报告应遵循下列规定:

1、申办单位

( 1)单独举办的,由举办单位负责申报;

( 2)几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由牵头单位协调后负责申报;

( 3)中外联合举办的,由联办的中方单位负责申报。

2、申办内容

( l)会议名称、举办日期;

( 2)举办会议的背景、主要议题与内容、会议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意义;( 3)外方协办或联合主办单位的情况;

( 4)会议规模、中外代表人数,筹备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代表的姓名、身份、国籍;

( 5)会议联系及筹划进展情况;

( 6)会议活动的初步安排;

( 7)邀请上一级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的情况;

( 8)会议经费预算及来源(有外方提供资助的要作具体说明);

( 9)需要请示的带有政策性的涉外问题。

(二)国际交流办公室行文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会议批件下达后,主办单位在会议举行前 40天提交与会外宾及港澳台人员名单(含英文姓名、护照号码/回乡证、台胞证号码),由国际交流办公室行文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外宾来华签证手续及港澳台人士入境手续。

第三条 会议总结

(一)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撰写会议总结报送国际交流办公室。

(二)会议总结的内容:

•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题、主办单位和学术负责人,与会中、外宾实到人数(港澳台学者单列),收到中、外论文数量;

•会议的收获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与会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向;

•会议反映出来的我国在相关学科领域内的现有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会议论文集出版情况;

•是否有政治敏感问题出现,解决的情况如何。

第四条 举办海峡两岸及港澳台地区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适用本办法。

关于邀请国(境)外人员来我院讲学程序

为规范我院邀请国(境)外人员来我院讲学的申办工作,加强涉外事务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和我院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申办条件

(一)会议主题与内容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举办单位具有一定的外事工作经验和接待力量,能妥善安排食、宿、交通及会议场所,做好安全工作;

(三)经费有保证。

第二条 申办手续

(一)主办单位向学院国际交流办公室提交申请报告,至少提前 2个月报送国际交流办公室。提交报告应遵循下列规定:

1、申办单位

( 1)单独举办的,由举办单位负责申报;

( 2)几个单位联合举办的,由牵头单位协调后负责申报;

2、申办内容

( l)讲座的名称、举办日期;

( 2)举办讲座的背景、主要议题与内容、讲座的学术价值和经济、社会意义;( 3)外方协办或联合主办单位的情况;

( 4)讲座的规模、与会代表人数,负责筹备讲座人的姓名、职务;

(5)需要请示的带有政策性的涉外问题。

(二)国际交流办公室行文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收到有关单位的申请后,我办向学校领导请示。如有必要,将会行文向我院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会议批件下达后,主办单位在讲座举行前 40天提交国(境)外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及相关职务职称,由国际交流办公室行文上级主管部门,办理外宾来华签证手续及港澳台人士入境手续。

第三条 总结

(一)讲座结束后,主办单位应在15天内撰写讲座总结报送国际交流办公室。

(二)总结的内容:

•讲座名称、时间、地点、主题、主办单位和学术负责人;

•讲座的收获和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是否有政治敏感问题出现,解决的情况如何。

第四条 邀请海峡两岸及港澳台地区学者来我院讲学适用本办法。

第四篇: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相关事宜

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学术活动计划书

The 1st NUDT Graduate Students Symposium

on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院训练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时期面向国际、走向未来的新型的综合军事人才,同时也为了提升我校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加强语言在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中介力量;本着“科技强军”的战略宗旨,以“突出学术特色、注重交流能力、提升科技品位”为主题,以满足我校培养一流综合性人才的目标需求,外语系指导研究生英语活动中心(PEAC)特拟定2011年春季学期开展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学术活动。

活动以本学期所开设三门研究生英语选修课(包括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写作、科技英语翻译)为课程依托,以课程内30课时所授知识为智力支持,以课程外10学时为时间和基础,以研究生活动中为组织平台,以所有选课学员以及意愿参与的未选课学员为对象,拟开展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学术活动。

活动计划如下:

(一)会议前准备阶段

1. 任课老师根据学员课堂表现情况,从选课学员中按学员院别每个学院推荐一至两名学员进入“模拟国际会议会务组(Academic Committee)”。负责会议前期收集和评审各院学员论文稿件工作。

2. 按任课老师上课要求,各选课学员(或未选课但愿意参与的学员)在课程课内学时结束前,即“4月26号”前,提交论文及摘要一份,并随之注明oral或poster(说明会议中希望做presentation或展板)。各任课老师收集后交至Academic Committee。未选课学员则交至Secretariat。由Secretariat转为提交给Academic Committee。(未选课学员的论文征集工作从announcement或call for paper宣传发出之时至4月26号时截止,具体联系人员和联系方式以及地址都会在announcement中做明确说明。)

3. PEAC“模拟国际会议会务秘书处(Secretariat)”在全校研究生中做好此次模拟 1

国际会议活动宣传工作。并由PEAC在军网或校报以及宣传栏发出announcement,和做好“call for papers”的工作,分发conference brochure。 PEAC的宣传工作会在3月19日之前做好,宣传时间一直截至4月26日为止。

4. 论文要求内容上在本专业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创新和突破,格式完全按照“论文撰写课程”上所要求的标准格式。(选修翻译课的学员可酌情提交所翻译的其他学者的论文,但是在提交时要注明。如果论文被选做presentation或poster,该学员则模拟为代表发言。)

(二)会议审稿阶段

1. 5月10日。所有国际会议交流英语选课学员以及每院所选出的Academic Committee会务组学员集中于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教室(101-307),进行审稿讨论及定度工作。选修国际交流课的学员按院别分别在1班和2班的教室加入Academic Committee会务组的讨论工作。其他两门课程老师自行安排未被选入Academic Committee的学员。

2. Academic Committee从各自所在院的上交稿件中选出4-8篇优秀论文在会议上做oral presentation。(具体各院篇数按分会场时间来决定。保证presentation每篇20分钟时间)另外,从全校论文选出3篇优秀论文做大会的主题发言。选出1至2篇做展板。

3.所选学员论文名单由Secretariat或各任课老师负责通知到各学员,并让其做好presentation或poster的准备。

(三)模拟国际会议召开阶段

1. PEAC负责会议的组织:负责签到(每位与会学员都必须在签到台签到。);负责记录学员与会参与的情况。并在会议结束后将学员签到表交给各任课老师以及国际交流与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各一份。

2. 5月17号上午9:00,地点101教学楼(具体待定)。举行首届“科大杯”创新科技发展模拟国际研讨会。上午9:00—9:30,大会暨全体会议(general assembly & plenary session),邀请研究生院、人文与社科学院以及外语系领导做welcome speech。9:30—10:30,keynote speech。10:40-12:00做两个学院的分会场

parallel sessions。(两个学院待定,因此分会场时间较短,原则上选取提交论文较少或人数基数较少的学院。)主会场和分会场共三个场地。具体场地安排见PEAC Secretariat做出的Conference Brochure中的Conference Program。(这里是由主到分)

3. 5月24号上午9:00—11:00,地点101教学楼(具体待定),详细规定参见Conference Program。举行其余学院的分会场parallel sessions。(评委分会场评奖时间包含在内。)

4. 主会场及分会场各位主持人由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任课老师在课上指定或由学员毛遂自荐。

5. 分会场按模拟国际会议流程开展:presentation、Q& A、poster sessions。poster sessions和walk in and talk安排在presentation session休息15-20分钟中进行。PEAC会议秘书处准备相应的饮水和点心供与会人员享用。

6. 所有分会场尽量邀请该院专家教授与会做评委。由PEAC提前跟各个学院联系,并向专家教授正式发出邀请函。该学期所有研究生授课教员也应与会做评委。

7. 由各分会场所有评委在各分会场所做陈述或展出的论文中选出三篇优秀论文,评出

一、

二、三等奖。

8. 11:10—12:00。颁奖大会。六个分会场学员等人员集中于主会场,详细规定参见Conference Program(这里是由分到主)

(四)模拟国际会议学术活动后续工作阶段

1. 各门课程任课老师根据学生与会情况量分。对于表现突出的学员,如选入Academic Committee审稿的学员、选为chairperson的学员以及获奖学员应该给与加分奖励。

2. 对于不参与实践学时的学员,成绩记录为“缺考”。任课教员在登录成绩时必须与国际交流与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核对模拟会议缺课学员名单后再进行。

3. 实践学时分数占据该门功课总分的30%。

4. 模拟国际会议学术活动结束后,由PEAC会议秘书处讲获奖学员论文装订成册,送给获奖学员留作纪念。

第五篇: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会议记要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阅读:233次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国际隧道协会(ITA)、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地下物流国际研讨会执行委员会(ISUFT)支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承办,北京市民防局、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金融街有限公司协办的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于2006年11月18-1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北京科学会堂举行。来自国内外320多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国外专家20名,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16个国家。出席大会的国内专家有中国工程院士,有长期从事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质量监督司徐波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李扬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谭庆琏理事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国际隧道协会(ITA)主席Harvey W Parker先生、秘书长Claude Berengier先生,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国际地下空间研究中心(ACUUS)秘书长Jacques Besner先生,地下物流国际研讨会执行委员会(ISUFT)主席Henry Liu先生,国际地下空间著名专家Ray Sterling先生作了特邀报告。他们就国际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施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当前国内外正在进行的地下空间重大项目在会上作了重点介绍,其中包括:上海世博园地下空间、北京重点地区地下空间、澳大利亚悉尼地下快速路、深圳地下空间资源规划、日本东京地下快速路、上海井字型通道、杭州钱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与建设、上海长江隧道等。这些重大项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外国专家对中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感到震惊,许多专家表示通过本次大会看到了地下空间发展的希望。

会议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学术论文近80篇,内容涉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个方面,并由《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出版了2本专集和一个外国专家论文集光盘,有40多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国内外专家交流了在各自领域的经验和体会,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会议期间,展出了15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项目和12个大型地下空间建设项目,特别是深圳罗湖口岸地下综合体,通过模型全面展示了地下综合体的空间组成、人流和车流组织、地上地下协调等方面的内容,特别受到大家的关注。

大会还组织了全体代表参观了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综合体(包括地下停车系统、地下商业和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国内外专家对中关村西区地下空间建设规模、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在投资方式、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启示。

会议期间国内外专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国际地下空间研究中心(ACUUS)在国际地下空间学术领域的作用,提高其在世界的影响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要建立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理事会制度,加强秘书处的工作力度,加强与各国地下空间的广泛合作。会议决定由中国钱七虎院士、加拿大的Jacques Besner先生、美国的Ray Sterling先生、瑞士的Zhao Jian先生、希腊的D. Kaliampakos先生、意大利的Evasio Lavagno先生组成6人小组,具体负责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的重组工作,由中国出资确定1名专职秘书,负责与世界各国地下空间领域的联络工作,2007年9月在雅典召开的第11届国际地下空间学术交流会议期间,重新选举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主席,正式确定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ACUUS)秘书处从加拿大移至中国北京。

大会一致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规模和建设速度上居世界前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经过努力未来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国,同时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也面临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因此,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强调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原则,并针对突出的制约因素,着重在加强立法,理顺体制,重视规划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研究。 大会号召全体同志共同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类型下一篇:国际新闻工作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