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理任务论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教师管理任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师肩负着在新时代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切实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需要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做有高尚品格、深受学生喜爱的新时代新型教师。

第一篇:教师管理任务论文

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新型工作任务

【摘要】网络盛行,教育形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教师的工作任务不再适合新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五项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新型工作任务应运而生。教师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不仅可以很好地辅助学生学习,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师;新型工作任务

【收稿日期】2014-02-25

【作者简介】李沙沙(1981-),女,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一、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任务

在网络教育盛行之前,教师一直采取一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来给学生传授知识,那就是无论教师选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都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以掌控者的身份出现,竭力控制和安排课堂中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教学环节。教师尽可能地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分分秒秒,争取其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传递给学生有用的知识信息或对学生的学习方面有所启发。因此,为了呈现如此设计精致巧妙、内容丰富多彩的一堂课,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就被相应地固定下来,那就是准备好每一堂课。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想讲授的内容充实一些,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要将其进行高强度的记忆。要求教师熟练而又丝毫不差地记忆庞大的授课内容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再者,简单反复记忆相同的知识内容,对教师未来知识能力提高影响甚微。除了备课之外,教师还承担着大量批改学生作业的任务。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师工作任务都是相对机械单一,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个人能力也没有有效的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新型工作任务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网络连接越来越广泛,网上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也变得异常丰富,远远胜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学生可以自主上网查资源学习。因此有人说,网络把教师从繁琐的备课中解放出来,教师不必再为讲台上的一堂课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只需引导学生上网学习即可。但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由于学生转向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不必死备课,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做任何教学准备工作,只是在新型的网络环境下,教师有了与传统教学任务不同的新型工作任务。

1.工作任务之一:大量浏览学习资源,紧跟时代步伐

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网上的信息,尤其是知识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令人震撼,一些昨天还被奉为真理、被认为十分完善的知识,今天就可能有人提出新的理论来证明它的不足或者直接否定它。所以如果教师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只是像以前那样简单地参考和依照古老的、自认为是经典的课本为学生准备授课内容的话,那他肯定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且久而久之,他的知识结构也会落伍,甚至会滞后于那些经常浏览网上资源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勤勉学生,如此下去就失去了其作为教师的作用和意义。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省略了备课任务之后,可以充分利用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来海量浏览网上学习资源,不断进行学习和丰富自我,并要先于学生掌握网上的学习资源的最新动向。当然网上学习资源的内容十分庞大,如果要求教师将所有内容都熟记于心并不现实,但教师必须做到对学习资源和学科动向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洞悉,标准是其对资源的掌控度要高于学生。教师还要对最前沿的更新变动保持超强的敏锐性,尤其要对课程中与时俱进的部分给予高度重视和深入了解,争取掌握到学科知识的最新资料,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正确地把握知识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指导和辅助学生学习,保证学生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2.工作任务之二:对学习资源鉴别、筛选和分级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学习资源积累得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说,在量的方面绝对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学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检索的话,网络会提供给他一个浩若烟海的检索结果。可面对如此庞大无边的资源,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可能把每个学习资源中的内容都认真进行研究和学习。再者,围绕同一知识点的网络学习资源虽然多但在内容上重复率大,学生也没有必要全部过目。综上两个原因,学生网上学习应该采取的过程是先对资源进行选择然后再对有效资源进行认真学习。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让他们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资源选择上耽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那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率。况且学生所接触的知识点又是新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缺乏相应的能力去鉴别学习资源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为学生做足工作,对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浏览、鉴别和筛选,从众多的学习资源中挑选出知识点详细、准确并有代表性的,忽略那些人云亦云的没有建设性的。教师在整合出优质学习资源后再将其转给学生。这些资源可以确保学生在学完后顺利达到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个人素质不同,对知识的渴求量也不一样,对那些不满足于基础知识学习且有意拓展知识广度和拔高知识层次的学生,教师有必要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来满足他们。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基于学生对学习资源不同程度的需求,教师将网上资源按照难易程度或课内课外等类别进行分化,学生按需索取即可。教师完成学习资源的鉴别、筛选和分级的工作任务,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网络学习资源。

3.工作任务之三:制定学习目标,细化学习过程

制定学习目标,细化学习过程是教师的又一个新型工作任务。虽然教师整合好需要学习的学习资源,但是由于学习资源层次不一、形式多样,学生在使用时还是会出现没有头绪的现象。例如,学习资源有文本形式、视频讲座形式和课件形式等等,学生在学习时会产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何种形式资源的困惑;还有资源需要学习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是要详细阅读,哪些内容要达到背诵的程度,哪些内容又仅仅作为了解扩充;每个阶段的学习时间多少是适度的,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进行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教师要在这些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疑惑的地方指出方向,让学生有所参考。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仅包括一门课程的总体学习目标,还有每个单元和章节的具体学习目标及每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有了总体学习目标,学生就可以提前了解自己在完成所有知识的学习后能够具备何等能力;有了每个单元或章节的学习目标,学生才会清楚每个单元和章节的重点难点;有了每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明白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要向哪个方向努力。其次,根据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细化。教师需要细化的内容包括:根据单元的重要性分配合理的学时,对于相对重要的和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要多分配学时;安排不同类型资源学习的先后顺序,教师要清楚不同类型学习资源的特点和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及作用,用声像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文字学习资源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便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将资源重难点给予一定的标志,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基础知识,必须细致学习、灵活运用,哪些知识只需简单阅读、笼统了解即可;哪些知识是用来拔高提升额外能力的,如果学生没有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忽略不学。教师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细化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据可依,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4.工作任务之四:做好评估体系监督学生学习

网络学习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便捷。可是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这种便捷所产生的学习效果也有所不同。对于自觉自律的学生,网络学习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自由空间,比方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自主地掌握学习时间,随时随地可以开展的自主学习等等;但对于自制能力薄弱的学生,单单依靠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太理想。因为它不像课堂面授教学,没有教师面对面的即时监管形式,所以起不到约束的作用,还容易使学生养成散漫的学习态度,以至于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为了督促意志散漫的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做出每门课的评估体系来监管学生学习。教师可以以网上试题解答、网上提交论文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此来评估学生学习效果。考核评估分为阶段性考核评估和终结性考核评估。阶段性考核评估是指在学生规定的时间内学完一个或几个单元后,教师基于这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一些测试,以此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网络考核评估。这种考核评估不仅可以督促学生按时分阶段有顺序地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阶段性学习目标,还可以让教师借助考核结果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便于给学生相应的学习建议或辅导。对自觉性差完不成阶段学习任务的学生加强监督,使其能与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最后的终结性考核评估指在课程学习全部完成后,统一进行的课程考试,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否掌握本课程,教师也可参考学生的成绩相应地调整选配给学生的学习资源。

5.工作任务之五: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互动

教师利用网络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互动是教师新型工作任务之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将学习时遇到的疑问和困惑反馈给教师,通过留言、留帖或实时聊天的形式都可以,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后,详细给出解答,扫清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障碍。教师的回复必须及时,学生只有看到教师及时耐心的回复才能保持主动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平时多组织学生参加在线小组讨论活动,以便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借助讨论活动给学生介绍一些课程的学习方法,若发现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好并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论坛上或进行学习活动时加以推广,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若感觉哪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单独和他沟通,了解其平时的学习状态,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辅导他使用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进而完成学习目标。这种师生间的沟通互动关系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尤为重要。网络只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没有生命的学习平台,这可以说是网络学习中一大不可忽视的弊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没有老师的存在而缺乏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那种关注感和成就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乏味和懈怠。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保持长期有效的互动沟通,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被关注被认可的满足感。这样的话,学生在自学时一想到有老师时刻关注他的学习动态就会劲头十足,学习效果自然会比较理想。

三、转变思想,使用并不断发展完善新型教师工作任务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利用网络来开展他们的学习,这也是未来学习方式发展的一个趋势,传统的教师工作任务已不再适合网络环境的教学要求。根据网络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五项新型教师工作任务应运而生。这五项工作任务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将网络环境下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完成的工作进行详尽的阐述和布置,同时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周期性过程计划表。这五项新型教师工作任务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协助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还弥补了网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憾。这五项新型工作任务也是对教师的一次挑战,因为它们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并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要与时俱进,教学业务能力要更为宽广,教学管理技术要紧跟形势。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对教师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性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廖锦超.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 外语电化教育, 2005, (1).

[2]肖俊洪.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活动研究——教师角色多重性对学习的积极影响[J]. 中国远程教育, 2006, (3).

[3]刘萍,秦军.教师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指导、监督与管理 [J]. 外语电化教学, 2007, (6).

[4]宫淑红,桑新民.计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基本素养[J]. 开放教育研究, 2001, (1).

[5]石鸥,张豫.网络教学中的教师形象与职能转变[J]. 中国教育学刊, 2001, (5).

[6]李臻.浅析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作者:李沙沙

第二篇:新时代新型教师的使命任务

【摘要】教师肩负着在新时代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切实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需要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做有高尚品格、深受学生喜爱的新时代新型教师。如此,教师才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准确理解各种教育理念,正确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才能将独到的教育智慧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学生心中,这样才能实现“用教师的一颗心唤醒学生的一颗心”的教育目标,从而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新时代;新型教师;培养学生;策略

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快速更迭、信息爆炸的时代,多种文化交融,多种观念碰撞,难免有一些浮躁、功利性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教育这片净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的作用容易被错误解读,部分教师一味追名逐利,忘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忽视了激发学生的潜力,分数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1]。面对种种困难与挑战,在新时代,教师如何保持自身心态平稳、正确应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当好新时代新型教师,从而真正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由此可见,教书育人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使命。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教书,更要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做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立足工作实际,结合多年教书育人的思考,探究做师德修养高、文化素养高、品德高尚、深受学生喜爱的新时代新型教师的使命任务。

一、新时代新型教师是先进教育思想的先行者

教师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的神圣事业,所以新时代教师必须是先进教育思想的先行者,不仅如此,新时代教师还要积极探索自身的教育智慧。先进教育思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教育智慧,主要包括教师的政治哲学认识、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等方面内容。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独到的认识、有属于自己的创新见解[2]。

1.筑牢思想阵地。做新时代新型教师,做先进教育思想的先行者,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学以立德、学以立身、学以立行,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这样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才会体现出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创造性。同时,新时代教师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方针,以及有关教育工作的最新政策精神。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这样教师通过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阵地,才会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2.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新型教师不仅是有思想的教师,还是坚定文化自信、不断追求真理的教师。这样的教师能有底气、堂堂正正地教书育人,成为合格的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才能培养出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新时代学生。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思想多样、文化多元的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坚守初心和使命尤其重要。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教师,能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自己不仅要积淀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还要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从小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3.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可以说,具备创新思维的教师,能适时把握机会,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创新思维的教师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求知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反之,如果教师没有具备创新思维,只会照本宣科,缺乏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难以形成自己的教育智慧,这样教出来的学生自然也难以具备创新意识。在新时代,作为社會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生,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个性见解,就难以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

二、新时代新型教师是高尚品德的践行者

“德”是教师的灵魂,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能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在新时代,教师的道德操守、人格品性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修师德,铸师魂,应当伴随教师的一生。有高尚德行的教师,能为国家和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3]。

1.增强责任意识,做到爱岗敬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这是当今社会赋予教师的时代重任。正因如此,每一位教师都应树牢责任意识,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做到爱岗敬业,最大限度地奉献自己的教育热情和智慧。

如何勇担教书育人使命?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都要坚持“有教无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想方设法发现学生的长处,寻求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进步、品德上成长。可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教书育人的使命是新时代教师必须肩负的重要责任,是一份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嘱托。因此,新时代教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2.恪守职业道德,做到无私奉献。相比其他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更强的自觉性、更强的示范性,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恪守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做一名新时代新型教师,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并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践行高尚师德。

笔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必须把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只有明确这一点,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到这份职业的崇高,才能不计得失、淡泊名利,甘于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奉献热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立德启能,注重言传身教。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尤其中小学生更是如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道德操守、人品、行为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发挥身教的榜样作用,以德启能,以德启智,从而更好地促使教育目标达成。

除了学生品德的形成,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技巧方面的培养,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尤其在学生记忆、思考、探索、推理能力的形成和细心、耐心、恒心等品质塑造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引领和潜移默化作用尤其重要。教师的板书、评语、语气,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认可的動作,都是学生探求真理、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

三、新时代新型教师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潭水”,这样的“一潭水”是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底蕴积累。有这样“一潭水”的教师往往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喜爱,并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有益影响[4]。

1.扎实而渊博的知识是新时代新型教师的必备要素。学高为师,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立足教学的资本,是教师的“基本功”。学生往往喜欢知识渊博、语言丰富、谈吐幽默的教师,更乐于遵从这样教师的管理。反之,如果教师知识浅薄、语言干瘪,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笔者曾选取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学生(每个年级20人)做一项“学生眼中的老师”的调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结果显示,在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中,知识渊博、谈吐幽默的老师排在前位,占比高达86.7%,尤其高年级学生对知识渊博、谈吐幽默的老师的需求占比最高。

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教师如果能以广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回答学生的“怪问题”,用自己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助力学生成长,这样的教学才不会枯燥乏味,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激情,学生才能兴致盎然地学习。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共同成长。

2.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有的教师工作很认真,但就是难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状况,未能从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等方面去思考,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所以,作为新时代新型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从更深层次了解学生,寻找助力学生成长的最佳途径。学习教育心理学知识,还能帮助教师透过表面教育现象探究教育本质,探寻教育规律,认清教育规律顺势而为,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平衡。常听有些教师说自己反复强调一些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断出现错误,并为此而生气、斥责学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借助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分析可知,学生出现“反复”的行为很正常,教师应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细心引导,了解本质原因,用更多的耐心去指导学生改正,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令学生无所适从。

3.加强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个知识更迭迅速的时代,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教育“活水”。教师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汲取知识营养,既丰富提升自己,同时也让自己的教学更有广度和深度;可以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坚定为国育才信念;可以阅读中外经典名著,博采众长;可以学习前沿的教育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常学习,常反省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工作经验,提高个人修养,从而真正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新时代新型教师是爱心教育的践行者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新时代新型教师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

1.让爱的阳光照向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教师应把自己的爱给予每一位学生,还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要严爱优等生,偏爱待进生。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并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遭受挫折和困难时,要鼓励其树立坚定的信心,帮助其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了爱心,让学生感受到了师者的关爱,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会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让教育之花绽放,散发出真正的教育芬芳。

2.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表扬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有些学生尤其是待进生平时很难得到他人夸奖,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教师应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多给他们关心和鼓励,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成长、进步。

3.对学生宽严相济。教师对学生应该宽严相济,严而有爱,这样的爱才是对学生最深沉的爱,是一种纯粹而负责任的爱。一味溺爱,或一味批评,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培养优秀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而有序,严而有法,只有宽严相济,才能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迷失方向,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

总之,新时代新型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筑信仰之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涵育思想之魂,强化师德修养,提升知识文化素养,公正平等、富有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做好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新时代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董旭午.教育良知:不能缺失“担当”——听胡英淑老师讲她的教育故事[J].教书育人,2017(07):11-12.

[2]吴美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浅谈课堂氛围活跃方略[J].新课程(教研),2010(11):131-132.

[3]孙黎新,王宏.加强师德建设,再塑教师形象[J].吉林教育,2011(23):45.

[4]陈淑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J].考试周刊,2019(98):1.

编辑:彭雪亮

作者:陈万彪

第三篇:例析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教师定位

【摘要】“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与新课改提倡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等理念相吻合。本文结合生物教学实践,就任务驱动法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定位做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 任务驱动法 教学法 教师角色

任务驱动法主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重大的任务或问题以引导学习和支撑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体。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并以此支撑和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任务驱动法容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教师如何体现主导作用呢?

(1)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真实的、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兴趣的情境。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度重视了知识结论的传授,忽略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知识应用的感性体验。将知识去背景化,就知识而论知识,学生没有了感性直接的体验,不能依据自我原有的经验体系顺利地进行同化或顺化,;或者是就为了教某个知识而杜撰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情感。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不能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更不用说运用有关的原理和方法参与生活中有关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

例如:在进行光合作用有关内容的学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我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六城联创活动,其中就包括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植物夜间用绿色的灯光来照射,这样我们看到的树木更加翠绿,提高了观赏美感,这样可以提高这些树木的光合作用吗?同时展示图片。此境界的创设,学生一方面会与将原有的经验进行相互作用,回忆已有的知识,他们通过小学、初中的学习理解了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同时又提出与之有关的新的问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光的颜色是否有要求。这样就能激发起学习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应该具有以下的特征:1.真实性,这是教师创设学习情境的灵魂,只有真实的事务,才能令学生任务所学的是有用的,体现知识的实用性,2.新颖性,创设的情境要吸引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是思维。

(2)学习任务的设计者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隐含在若干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讨论进行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任务的设计上,任务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设计任务时紧扣学习目标,先提出总体的大任务,然后将其分解成学生可以完成的小的具体任务。任务设计时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认识经验,又要学生进行认真思考缺少哪些条件,以及如何才能获得。任务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了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思考更复杂的问题,维持思维热度,促使其进一步建构认知框架。

例如: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我先将大任务分解成这样几个任务。

1.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颜色的关系?

2.与光的吸收有关的物质如何分离和提取?

3.这些物质吸收光有何规律?

再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这些任务具体化。

(3)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实现了自我知识结构的意义建构和提高了应用的技能,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作为指导者,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信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把握节奏和方向,一方面要给予充分学生思考、交流、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同时也要防止个别学生滥竽充数,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努力完成任务。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的生成性,及时作出调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是最需要解决的,一旦解决了,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學的有效性,实现学生个体有意义的建构。

(4)学习评价的参与者

任务完成后,及时对结果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及时反馈,为学生进行下一步任务的改进进行指导。评价的主体多样化,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也可以是教师指导评价

总之,在任务驱动法中,在不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需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整个教学活动就不能有序、高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吕新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生物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物学,2007,23(4):12.

[2]邹伟.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0,(36).

作者:陈胜普

上一篇:安装工程技术论文下一篇:市政道路工程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