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2022-07-24

第一篇: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2018九江遴选策论文:以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

【导语】2018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应有之义。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体现了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应对时代课题、心系发展大局、情牵民生福祉的战略安排。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只有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发展差距,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幅员辽阔,区域情况之复杂、地区自然禀赋差别之明显,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这些年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陆续实施,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特别是近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版图”更加清晰,人民群众的获

得感不断增强。但还要清醒地看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给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党的十九大绘就的战略蓝图的指引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条件具备,正逢其时,大有可为。要在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分类助推“四大区域板块”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要让“三大战略”持续发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对外投资方式;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还要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村和城市比翼双飞,协调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合作与竞争、开放与保护、政府与市场等方面的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可以说,协调,既是一种眼光和胸怀,也是一份责任和义务,还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制度来保障。能否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掌握协调发展这个制胜要诀,检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检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激发活力,形成合力,就一定能演奏出美妙协调、气势恢宏的发展乐章。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作者为经济日报评论员

第二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admin 时间:2013-7-9 10:56:00

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理所应当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几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下了真功夫,特别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在江西已深入人心,我省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成为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目标的重要任务。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本质上讲,就是根据自然生态属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定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按照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了未来国土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提出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新理念和新原则,明确了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这一规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诞生,也标志着主体功能区战略正式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发展理念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为手段,以“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目标。显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理念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甚至是环境危机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开发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已经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面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从科学开发我们十分宝贵的国土空间出发,对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定位,从而规范开发秩序,管制开发强度,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建设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为子孙后代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因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江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初,我省就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进入新世纪,我省明确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七大以后,又提出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有效保护了江西的生态环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目标,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又提出了未来五年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更高要求。当前,我省正积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努力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先行者。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处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与之相应的是国土空间结构也处在急剧变动的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趋势,妥善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是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加速形成,调整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工业比重、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加快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等,必将增加工矿建设空间需求。二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城市群将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框架拉大、城市功能完善、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必将增加城镇建设空间需求。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必将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空间需求。一方面,我省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重大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更多空间。四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增加生活空间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过上更好生活有更高期待。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使人们不仅急需扩大居住等生活空间,也迫切渴望更多的城乡绿色生态空间。五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增加水源涵养空间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满足用水需求,既要依靠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配置,又要恢复并扩大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等具有水源涵养功能的空间。六是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必然增加保护生态空间的需求。我省既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开发模式,尽可能少地改变土地的自然状况,扩大生态空间,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自己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本领)。

我省未来发展既要满足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等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而保住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还要为保障生态和人民健康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积极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贯彻实施《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通过更精确的功能区划、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江西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科学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江西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科学路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资金、人口、厂房、设备、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也是这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域重新配置的过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互动、融合和协调,取决于生产要素在国土空间的优化配置。土地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和资金、劳动力、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落地的载体。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属性的差异性,决定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按功能分区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项目和生产要素。

按照《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类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包括35个县(市、区)。限制开发区域属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65个县(市、区)。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等相关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应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引导工业向园区相对集聚发展,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集中布局,全面提高工业园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产出率;适度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空间,积极开发并有效保护能源和矿产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广低碳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形成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增加现代服务业建设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探索城市土地立体化利用模式,走空间集约发展道路,有效增加交通和城市居住等建设空间,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统筹规划建设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应围绕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的定位,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加强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连片高标准粮田建设,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搞好农业布局规划,科学处理好多种农产品协调发展的关系,合理确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粮食主产区应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开发资源有优势、增产有潜力的粮食生产后备区;适度控制农产品主产区开发强度,优化开发方式,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产品主产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县城、重点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建设,加强县城和乡镇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农村居民点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统筹考虑人口迁移等因素,适度集中、集约布局。

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指生态系统十分重要,关系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这一区域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应逐步减少开发活动占用的空间,集约利用空间资源,做到天然草地、林地、水库水面、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绿色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要严格把握行业准入条件,在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积极发展服务业,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自给能力;原则上不再新建各类开发区和扩大现有工业开发区的面积,已有的工业开发区应逐步改造成为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零污染”的生态型工业区。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布局,集约开发、集中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县城和中心镇,提高综合承载力;城镇建设禁止成片蔓延式扩张,引导一部分人口向城市化地区转移、一部分人口向区域内的县城和中心镇转移;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努力解决农村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区农村的能源需求;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以及重要水源地、重要蓄滞洪区等,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应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依法关闭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提高环境质量。

江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利于更好地实施“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更有力地支持区域协调发展,使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单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的目标,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省,推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实际行动,践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梦想。

作者:李安泽

来源:《江西日报》

第三篇: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

1.任务:是为居民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安宁和优美的环境。在居住区内,除了布置住宅外,还须布置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和活动场所、道路广场、市政工程设施等。

居住区规划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对居住区内各项建设作出综合的全面安排。居住区规划还必须考虑一定时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需要及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现状基础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居住区规划属于城市详细规划的范畴。

一、居住区的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居住区形态与居住环境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为一个渐进的历史演变过程,从中可折射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轨迹。 影响居住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社会与家庭结构、文化与民俗等。

二、居住区的分级、规模与特点

1.居住区

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用地一般在50~100公顷。

特点:规模大、配套设施完备、环境优雅、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1个居住区可以划分为4~5个居住小区,也可直接划分为若干个居住组团。

2.居住小区

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用地一般为15~35公顷。

特点:规模适中、配套设施齐备、环境标准适度、以居住职能为主以日常生活服务功能为辅。

3.居住组团

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主干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用地一般为4~6公顷。

特点:规模小、配套设施少、以居住功能为主辅以少量基本生活服务职能。

4.住宅街坊

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用地。它的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通常建有沿街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三.居住区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1.居住区规划的原则

环境育人原则、以人为本原则、量力而行原则、天人合一原则。

2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建筑群体组合、公共空间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规划。 3.居住区规划的成果

具体的规划设计图纸成果包括现状及规划分析图、规划编制图、工程规划方案图以及形态规划设计意向图等。

文字成果主要是规划设计说明书和规划技术指标分析。

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一、国外居住区规划主要理论与实践

1.邻里单位理论

提出者: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以改善居住区组织形式。 “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0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者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亩(0.8公里);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英国的新城建设

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战后初期,即1946~1950年兴建的小镇(以哈罗新城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战后发展阶段,即1950~1964年,英国大城市均出现经济复苏,人口迅速增长,内城压力继续增大,但内城已经衰退,新城建设进入高潮,建设量剧增;

第三个阶段是1965年以后,新成建设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是增加就业机会,使新城成为独立完整的小城市而不是大城市的附属城(代表城市就是伦敦与伯明翰之间的米尔顿·凯恩斯)。

新城的规划思想来自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具有以下特点:

(1)住宅以独立花园式住宅为主,搭配少量的公寓,居住区强调绿化和景观; (2)新城开发中自建房屋比例较低,大部分由开发公司统一开发,工业化施工,成本较低,租金比较低廉;

(3)开发新城的另一重要原则就是就业,优先考虑把新增工业、企业项目布置在新城;

(4)新城的交通体系采用完全人车分行原则,新城主干路由快速路与大城市中心联系,市区内部有完整的步行系统,可以步行穿越各社区的中心、商店、学校和公共汽车站;

(5)新城建设了充足的服务设施,如大规模的医院、学校、购物中心等; (6)新城还预留大片未开发土地以便进一步开发娱乐、休闲等公共活动场所。 3.美国的新城市主义

美国的新城市主义是由于城市中心区过于密集和环境恶化产生的。美国城市不仅是工业化初期遗留的问题,更多的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急剧膨胀现代主义城市。

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是美国在大都会衰落过程中产生的郊区化住宅,这些住宅都是一些低密度的独立住宅,它们沿着树枝状道路蔓延开去,极其浪费土地,并且没有公共交往空间,缺乏人情味。

新城市主义是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其理论来源依旧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的奠基人是德雷斯·杜安伊与伊莉沙白·普拉特夫妇 。 新城市主义最引人注目的理论就是传统邻里区开发(TND)和注重使用公交的邻里区开发(TOP)。虽然设计中侧重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即建立公共中心形成以步行距离为尺度的居住社区。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与布局

一、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布局概述

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结构);

居住区——居住小区

(二级结构);

居住区——居住组团

(二级结构)。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二、居住区规划布置形式

1.片块式布局

2.轴线式布局

3.向心式布局 4.围合式布局

5.集约式布局

6.隐喻式布局

三、居住区规划布局分析

对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基本要求:①方便居民生活,利于组织管理;②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利于安全防卫;③公共活动中心方便使用、经营和社会化服务;④规划设计构思新颖、环境协调,富有特色。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变化趋势 1.小区规划结构的多元化

2.住宅组团在向小型化,私密性和舒适性发展 3.街坊式布局形式日益被接受 4.人车分流的交通布局形式受到重视

5.设计配套公建、绿地和道路时更多关注老年人需求

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

一、市域城乡空间的基本结构及空间管制

市域城乡空间一般可以划分为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和生态敏感空间三大类,也可以细分为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生态旅游用地等。

立足于生态敏感性分析和未来区域开发态势的判断,通常对市域城乡空间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分别采取不同的空间管制策略。一般来说,分为三类: 鼓励开发区 :一般指市域发展方向上的生态敏感度低的城市发展急需的空间。 该区用地一般来说基地条件良好,现状已由一定开发基础,适宜城市优先发展。

控制开发区 :一般包括农业开敞空间和未来的战略储备空间。

该区用地既要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空间需要,也负担区域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并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建设用地的投放主要是满足城乡居民点建设的需要。

禁止开发区 :指生态敏感度高、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空间,主要是自然保护区、文化保护区、环境灾害区、水面等。

根据国家关于主体功能区的提法及目标要求,市域城乡空间又可以划分为四类: 优化调整区 :主要是指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均最为优越,但由于发展过度或发展方式问题导致资源环境支撑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技发展能力,调整空间布局,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效率。

重点发展区 :主要是指发展基础厚实、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支撑能力较强的地区,是区域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最适宜扩展区和人口集聚区。未来主要以加快发展、壮大规模为主,并应合理布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

适度发展区 :要是指发展基础中等,区位条件一般,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足,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条件一般的地区;或者是虽然各方面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受到土地开发总量的限制或出于景观生态角度的考虑而无法列入重点发展区的地区。

控制发展区 :主要是指工业化城市化的不适宜地区,包括各类生态脆弱区、以及各方面发展潜力不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条件最差的地区。这类区域的主体功能是生态环境功能,是整个区域的生态屏障。

二、市域城镇空间组合的基本类型 均衡式 市域范围内中心城区与其他城镇的分布较为均衡,没有呈现明显的聚集。

单中心集核式 :中心城区集聚了市域范围内大量的资源,首位度高,其他城镇的分布呈现围绕中心城区、依赖中心城区的态势,中心城区往往是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分片组团式 :市域范围内城镇由于地形、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若干个城镇聚集成组团,呈分片布局形态。

轴带式 :中心城区向外集中发展,形成轴带,市域内城镇沿轴带间隔分布。

三、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的形成

1、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同时具有整体上绝对的动态性和阶段上相对的稳定性特征。

直接影响因素 :既包括城市本身所在的区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景观、生态、农林矿业资源等等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也包括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范围,城市性质,在国家和地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源、水源和对外交通,大型工业企业配置,公共建筑和居住区组织形式等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条件

间接影响因素 :是城市各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国家政策和行政体制、规划设计理论和建筑法规、文化传统理念等人为条件。

2、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类型

集中型形态 :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等。这种类型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城市往往以同心圆式同时向四周扩延。主要城市活动中心多处于平面几何中心附近,属于一元化的城市格局,建筑高度变化不突出而比较平缓。市内道路网为较规整的格网状。这种空间形态便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合理有效利用土地,也容易组织市内交通系统。

带型形态 :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的长短轴之比大于4:1,并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其子型有U型、S型等。这些城市往往受自然条件所限,或完全适应和依赖区域主要交通干线而形成。

放射型形态 :建成区总平面的主体团块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包括指状、星状、花状等子型。这种形态的城市在一定规模时多只有一个主要中心,属一元化结构,而形成大城市后又往往发展出多个次级副中心又属多元结构。这样易于组织多向交通流向及各种城市功能。

星座型形态 :城市总平面是由一个相当大规模的主体团块和三个以上较次一级的基本团块组成的复合式形态。最通常的是一些国家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一定距离内建设发展若干相对独立的新区或卫星城镇。

组团型形态 :城市建成区是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这多是由于较大河流或其他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这种形态属于多元复合结构。如布局合理,团组距离适当,这种城市既可有较高效率,又可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散点型形态 :城市没有明确的主体团块,各个基本团块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这种形态往往是资源较分散的矿业城市。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广阔平原都可能有此种城市。通常因交通联系不便,难于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每一组团需分别进行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

四、转型期城市空间增长特点

 城市空间结构走向多元化。

 新产业空间 :新产业空间包括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等。

开发区是集中体现我国转型与城市发展成就的区域,开发区土地开发规模大、建设速度快,不断吸取城市过滤出来的新要素,形成产业集聚规模经济。 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依靠科技实力和工业基础,利用一切可能获得的先进科技、资金和管理手段,面向国内外市场,创造优化环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促使我国的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高新区是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如广州的软件园及生物岛、武汉的光谷等。

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 新型业态 :转型期以来,中国零售商业快速发展,不断吸取国外发展成功模式,商业业态出现许多新的形式,并逐渐占据中国商业市场。

 新居住空间 :城市地区商品房社区建设、城中村的产生成为转型期城市居住区的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住房商品化后,城市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和偏好选择住房,促使城市居住空间出现分异。房产商进行大规模的商品房社区建设,满足城市中上阶层的住房需要,出现了大型的商业楼盘、别墅、高级住宅区等。

第二,城市向郊区的扩展包围了许多城郊结合部的村庄,导致城中村的产生。  大学园区 :大学园区促进了城市向郊区的扩展,大量城市人口的进入使边缘区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在大学园区内的各种服务、娱乐、医疗、金融等设施,也形成了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城市社区。

 生态保护空间 :转型期以来,城市在规划和管理上都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视城市河湖水面、绿地等开敞空间,城市通过点、线、面等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进行生态保护、生态隔离等来保证城市的生态基底不受破坏。其中,城市外围绿带可以阻止城市向外扩张,公园、大型绿地等开敞空间可以隔离、拉疏新城与旧城之间的空间距离,以形成多中心、适度、合理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保持城市的有机结构和优良的生态环境。

 中央商务区 :CBD是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纳和辐射能力最强的地区。它集中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信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场所。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

 快速交通网 :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拉大,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许多大城市都开始兴建城市快速道路和轨道交通网络。

五、信息社会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演变发展趋势

大分散小集中 :技术进步既提高了生产率,也使空间出现“时空压缩”效应,人们对更好的、更接近自然的居住、工作环境的追求,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的重要原因。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散将导致城市的区域整体化,即城市景观向区域的蔓延扩展。

从圈层走向网络 :城市形态自内向外扩展。进入信息社会,准确、快捷的信息向网络将部分取代物质交通网络的主体地位,空间区位影响力削弱。网络的“同时”效应使不同地段的空间区位差异缩小,城市各功能单位的距离约束变弱,空间出现网络化的特征。分散化与网络化的另一个影响是城市用地从相对独立走向兼容。

新型集聚体出现 :虽然城市用地出现兼容化特点,但是由于城市外部效应、规模经济仍然存在,为了获取更高的集聚经济,不同阶层、不同收入水平与文化水平的城市居民可能会集聚在某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形成各种社区;功能性质类似或联系密切的经济活动,可能会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聚集成区。另外,城市结构的网络化重构也将出现多功能新社区。

第四篇:循环经济工业规划空间布局

基地产业规划形成“一带二心五区”的空间格局。

“一带”:是指沿江风光带,利用沿湘江的深水码头,将此地带发展物流仓储产业。加快物流基地的发展,积极引进大型物流项目,推动园区化工、建材和制造业的仓储物流产业的发展,满足原料、产品“大进大出”的需要。

“二心”:是指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配套服务设施用地,结合东城镇、铜官镇共同发展,形成整个规划区的两个配套服务中心。

“五区”即围绕核心形成的四个工业产业基地,即一期的精细化工产业区和能源基地;二期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区;三期的工程机械产业区和仓储物流区。

用地布局 采用“一厂、两片、四带、五区”的形式组织基地空间结构。

一厂”:指本规划区内的华电长沙电厂。

“两片”:指将工业基地分为工业和仓储物流两大片。

“四带”:指基地内沿星常长输燃气管、发展大道、花果路规划的绿化防护带和基地外围沿湘江、黄龙水库水系形成的环形生态隔离带。

“五区”:指化工产业区、能源基地、电力配套与新型建材产业区、综合产业区、仓储物流区。

第五篇:成都工业发展空间布局研究

成都市构建全市工业梯度发展新格局

“以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二圈层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三圈层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为次第,我市将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强力构造我市工业梯度发展的新格局!”记者昨日从市经委获悉,根据我市工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市经委在经过前期深入调研之后,下一步全市工业发展将按照产业梯度发展规律和“一区一主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区和二三圈层之间的产业分工和配套协作关系,努力形成加工制造环节和生产环节相关联的新格局。

全域成都工业谋求梯度空间布局

今年初,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坚持以“全域成都”的理念规划和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全面加速推进成都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工业增速屡创新高,效益增速快于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市经委作为全市主管工业经济发展的政府职能部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为抓手、生产要素为保障、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为核心,强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而全市各个区(市)县则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强有力的发展载体,按照全市工业发展空间布局“一区一主业”的规划,大力促进各区域内的工业快速发展。

来自市经委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1亿元,增长24.9%,增幅高于全国10.5、全省5.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08.9亿元,增长46%,增幅高于全省24.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740.87亿元,增长25.6%;综合效益指数达235.5%。

“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就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工业产业之间的协作配套!”市经委主任何礼接受采访时称:根据我市工业发展具体情况和规划要求,下一步,全市工业系统将按照产业梯度发展规律和“一区一主业”要求,进一步明晰中心城区和二三圈层之间产业分工和配套协作关系,努力形成加工制造环节和生产环节相关联,中心城区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与二圈层现代制造业、三圈层传统优势产业梯度发展的新格局。

产业发展三个圈层形成关联传动

据市经委主任何礼介绍称,根据下一步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结构分析,中心城区将大力培育和引进管理、研发、采购、投资、结算、物流等区域性总部,努力打造6大工业总部聚集区。

具体包括:以电子信息、光电光伏、汽车电子、生物医药企业总部为主的高新区总部聚集区,辐射带动经开区汽车、双流光伏、新津硅材料等制造业发展。以机电企业总部为主的成华总部聚集区,辐射带动都江堰机电、新都精密机械、郫县精密机电等制造业发展;以轻工企业总部为主的武侯总部聚集区,辐射带动金堂和崇州的制鞋业、新都和崇州的家具制造业,以及蒲江食品饮料、郫县川菜工业、邛崃名优白酒等三圈层农副产品加工等制造业发展;以航空企业总部为主的青羊总部聚集区,辐射带动新都民用航空发动机生产企业,双流整机维修服务、附属配套产品、客货飞机改装企业的聚集发展;以工业设计、创意企业总部为主的锦江总部聚集区,辐射带动蒲江寿安现代印务业发展;以装备制造企业总部为主的金牛总部聚集区,辐射带动经开区工程机械和新津路桥机械成套设备、青白江石化设备、金堂发电成套设备等制造企业的聚集发展。中心城区实现以产品制造为主向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价值链高端为主转变,辐射带动二三圈层产业发展。

同时,高新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生物医药制造业,青羊区大力发展民用航空制造业。

以双流、崇州等为代表的二三圈层发展,则在“全域成都”的理念下形成传动发展,形成聚合效应。据市经委主任何礼介绍称:二圈层按照“一区一主业”规划,大力发展汽车、光伏、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及相应的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三圈层积极承接加工工业转移,搞好与中心城区高新技术产业、二圈层现代制造业的协作配套,大力发展食品饮料、家具、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资源性特色产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全市工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日趋优化

以全域成都理念,来促进、规范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优化调整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布局,由原来的116个调整为21个;到中心城区与三圈层形成的“飞地工业”经济,如青羊-蒲江、锦江-金堂对流形成的飞地工业经济;到规划确定“一区一主业”,一个区(市)县的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支持发展一个产业,对于新招商引资来的不符合本区域发展规划的企业,则实行全市流转;到我市根据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包括电子信息、汽车等在内的10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再到如今提出的

一、

二、三圈层区(市)县产业梯度发展,形成关联发展的新格局——我市工业发展已经走上一条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的快车道!

■2004年以前,全市共有116个工业园区,平均每个区(县)有近10个。这些工业园区缺乏统一布局,由于力量分散,没有足够的财力配套等,普遍呈现散、乱、差的特点。2004年,出台《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年—2020年)》,根据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逐步将116个园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实现错位发展。

■2006年,青羊和蒲江、锦江和金堂、成华和大邑、武侯和崇州“工业对接”——在全市工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我市工业创新提出了建设城区工业以异地发展的“飞地工业”。与此同时,金堂和锦江两地政府和九龙集团采取“2+1”方式共同开发建设九龙服装工业园,崇州积极承接武侯鞋业转移,建设中国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通过城乡产业的互动,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有力地促进了“三个集中”,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全域统筹,一区一主业。2008年2月1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发展的试行意见》及《成都市重大工业招商引资项目统筹流转试行办法》正式下发。根据两个文件的规定: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支持发展一个产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市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布局,严格执行工业集中发展区空间布局规划,严禁擅自改变工业用地用途,凡是新建工业企业必须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鼓励引导工业集中发展区外的企业按照产业定位迁入相应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对于不符合本区域发展的招商引资项目,则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筹、流转!

■到2017年,全部重点产业集群将实现增加值55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1.9万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将达到7个,汽车产业有望成为我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2008年9月22日,成都市经委对外正式发布关于成都市重点产业集群规划的具体内容。根据规划,在这些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实施后,将极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市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将得到极大提升,成都将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基地,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根据我市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市经委在深入调研之后提出了全市工业产业发展的梯度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加工制造环节和生产服务环节相关联,中心城区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与二圈层现代制造业、三圈层传统优势产业梯度发展的新格局。

区县承载 全市工业合理布局快速发展

努力形成加工制造环节和生产环节相关联,中心城区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与二圈层现代制造业、三圈层传统优势产业梯度发展的新格局——这其中,作为全市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承载,全市各个区(市)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则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关联发展、传动发展,以产业集群实现强势突破,强力推动着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心城区的引领作用

2008年11月,作为全年地产界极具标志性与前瞻性的盛事,“2008中国地产经济增长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成都青羊工业总部基地,再度问鼎获得“2008中国总部经济杰出贡献奖”——“这是对我们整个工业总部经济发展的‘青羊模式’的充分肯定”,11月19日,成都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继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说两次获得“中

国总部经济杰出贡献奖”的意义。

据介绍,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规划占地2.01平方公里,2005年5月开工建设。三年时间里,政府用400万元财政投入撬动市场主体近14.4亿元的建设投资,引进了包括新加坡凯德置信等世界500强在内的99家企业入驻,吸引企业投资近64亿元。园区投资强度达到每亩480万元,税收强度达每亩100万元。

“其创新一个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市场主体办园区,政企联手、市场运作!”记者了解到,青羊工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由青羊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成都置信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合信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整个工业区的开发由青羊发展公司全面负责,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对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安置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目前,园区规模和开发收益初步显现,并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借贷关系,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目前公司正积极进行上市准备,预计在2010年左右上市。

“价值共创、利益均沾,则是整个园区成功运作的原因之一。”据了解,青羊区在推进工业集中发展中,注意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种优势。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所处的位置,将园区定位为高附加值产业,着力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着力打造以工业企业总部基地为核心,既实现了错位经营、差异化发展,又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产业能级全面提升和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成功实现了政府、企业“双赢”。其中政府盈利主要体现在分红收益、资产收益、税收收益三个方面,2007年青羊区政府已获得分红收益1600万元,实现税收1亿元;预计2010年总部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分红收益、资产收益、税收收益分别为4亿元、3.2亿元、10亿元。

在位于三环路边上的成华区的总部基地内,“总投资5亿元,占地40亩,修建矿业集团办公、营销及结算总部”、“总投资5亿元,占地37亩,修建气雾制品研发大楼”„„一批批投资上亿元项目纷至沓来,抢摊成华,入驻龙潭工业区。据龙潭寺工业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称,早在2007年,成华区就将工业区发展方向定位为总部基地(企业研发、销售、结算、办公中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端品牌工业,形成产业梯度,实现错位发展,并力争5年内引进总部项目300个、实现投资300亿、税收50亿,把工业区建设成为服务四川、辐射西南、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工业总部基地。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上海裕都、二重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100余家总部项目入驻园区。

同样,高新区的电子信息、光电光伏、汽车电子、生物医药企业总部聚集区,武侯的轻工企业总部聚集区,青羊的航空企业总部聚集区,锦江的工业设计、创意企业总部聚集区,金牛的装备制造企业总部聚集区„„均在各自的发展领域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发展带动作用——中心城区实现以产品制造为主向研发、品牌、市场营销、标准制定等价值链高端为主转变,辐射带动二三圈层产业发展。

“传动”的二三圈层发展聚合效应

作为二圈层发展较快的区县之一,1—10月,双流县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16.5亿元,

同比增长25.2%,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49亿元,同比增长30%;工业集中度65%。19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实际完成投资28.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投资的145%,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171.34亿元,其中,投产达产项目9个。总投资27.46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9.06亿元,1—10月完成投资10.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15%,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销售收入54.76亿元;加快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83.71亿元,2008年计划投资10.05亿元,1—10月完成投资18.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82%。

按照“一区一主业”的产业定位,双流将重点发展光伏光电及机电产业。作为这其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光伏产业项目,总投资54亿元,一期投资17亿元,建多晶硅切片、单晶硅切片、多晶硅电池及电池组件生产线,1—10月完成投资9.6亿元,年产60MW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于8月28日产品下线,年产200MW太阳能多晶硅切片于10月23日产品下线。另外:四川飞阳科技有限公司一期于10月22日试生产;四川中科倍特尔有限公司特种光学项目于10月27日试生产„„

光伏光电产业这个产业带上,与双流县毗邻的新津县,两者则形成了产业的传动——新津县重点发展硅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构成了双流光伏光电产业的上游产业。

来自新津县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已经聚集工业企业达到216户。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尤其是突出工业重大产业化项目“聚核”效应,新津县按照全市“一区一主业”的规划要求,成功引进了投资27亿元的天威硅业3000吨/年多晶硅项目,投资26亿元的中蓝晨光新材料基地项目等。该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称:特别是在今年10月新引进的投资超过百亿、销售超过百亿的中国化工集团西部基地项目,其重要原因就是“新津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化工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并与周边形成了产业链发展态势!”

根据我市光电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将形成“一园、两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其中,双流光伏产业园以天威新能源为龙头,阿波罗太阳能,碧晶科技,超磊实业等为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链中下游,重点项目是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铸锭切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而新津的硅材料基地,以天威硅业为龙头,重点是光伏产业链上游高纯多晶硅材料的提纯和制备。

塔吊林立,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地一片繁忙景象。对于三圈层来说,崇州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可谓奇迹。

来自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新引进项目99个,协议总投资110亿元,占地8200亩。其中,1—3亿元的项目11个,4亿元的项目4个,4—10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5个。

截至目前,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1亿元,同比增长286.8%,完成目标值的106.85%;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5.41亿元,同比增长116.4%,完成目标值的108.2%,工业投资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372%,完成目标值的109.43%;新增7家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企业数达到24家,工业集中度预计达到45%,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入库税金7400万元,同比增长34.55%,完成目标值的127.58%。

“平均下来,我们3.7天引进一个项目,2.7天开工一个项目,并争取10天开工一个项目”,崇州市委副书记、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书记、主任肖压西接受采访时称:“这主要原因在于:找准园区发展的产业定位,主动承接中心城区和二圈层发展的产业转移,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

11月5日,在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内,作为目前我市最大规模板式家具的生产厂家,成都全友家私有限公司,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一期占地700亩地,已经全部修建完毕,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目前又征地2000亩,明年起开始修建全友家具产业园二期工程,预计整个投资将超过3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目前全友发展速度,预计在3-5年之内,其产值将超过百亿大关。

“这和以前的分散发展模式不一样,我们把所有的家具企业实行集中集群发展,包括原辅料供应、市场、模具生产以及物流等,均相对集中,形成产业规模发展”,管委会副主任黄来远介绍,不仅家具产业如此,制鞋产业更是如此!

据了解,崇州鞋业大部分企业是承接武侯鞋业转移发展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女鞋之都的生产基地”,黄来远称:在崇州工业集中发展区内规划制鞋产业园,规划面积12000亩,计划到2012年,引进大中型制鞋及配套企业500户以上,年产皮鞋4亿双,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万个,建成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成品鞋、鞋面革生产基地,鞋材交易市场及技术工人培训机构。在承接企业的时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转移,而是在企业搬迁过程中,与技术改造相结合、与产业提档升级相结合,与当地就业培训和品牌提升相结合!”这样,武侯鞋业企业在搬迁之后就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提升空间。

上一篇:用火用电用气总结下一篇:员工停车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