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煤厂密度仪要求

2022-07-21

第一篇:洗煤厂密度仪要求

教案密度的测量,密度与生活

课前问答:

1. 使用量筒时需要注意什么?量筒以什么单位标度?

2. 不规则的小固体怎么测量体积?液体又如何测量体积?

3. 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4. 密度的单位是什么?

5.1g/cm3和1kg/m3比较,那个比较大?

6.仰视或俯视读数时会对量筒测量的体积造成怎样的误差?

7.热胀冷缩会造成物质的密度如何变化?

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

测量固体的密度

固体的体积:规则的物体,运用几何知识可以算出来。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1.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测量。

(1)调节___________,称出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量筒,将小石块用细线绑住,往量筒倒人适量水,_____________,然后小心将小石块浸入量筒中的水中(全部浸没),_______________; (3)计算ρ石=

mV

2V1 2.盐水密度的测量。

(1)先用天平称出______________;

(2)将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________________; (3)称出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ρ盐水=m1m2V。

1. 可以用天平测量。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可以测出它的 , 和 ,从而算出它的 。

2.用实验的方法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时,应该用到的器材有 __ 、 _ 、 和 、 、 、 。

3.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 / m3,一个瓶子能装1kg的煤油,至多能装

kg的水。

4.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分别装在相同规格的玻璃管中,如图10-3所示, 玻璃管A中装的是 ,玻璃管B中装的是 ,玻璃管C中

装的是 。(已知硫酸=1.8×103kg / m3, 酒精=0.8×103kg / m3)

5.用相同的量筒分别测量100g水和煤油,则装 的量筒中的液面较低,如果分别测量50cm3的水和煤油,则 的质量较大。

6.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和铁球,空心部分体积较大的是 球,如果在它们的空心部分都注水,则 球的质量最大。

7.一容器的容积为500mL,倒入400g的某种液体刚好盛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 / m3, 若倒出该液体80mL,则剩余液体的质量为 g。

二、选择题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把相同质量的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有铜块的杯子 B.放有铁块的杯子 C.放有铅块的杯子 D.无法确定

9.要想一次尽可能正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 kg / m3的酒精,应使用下列量筒中的(前为量程,后为分度值)( ) A.50mL,5mL B.100mL,2mL C.250mL,10mL D.500mL,5mL

110.有质量相等的正方体A和B,若A的边长是B的边长的,则A的密度是B

3的密度的( ) A.3倍 B.9倍 C.27倍

1D.

11.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体的2倍,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的2倍,则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体积的( ) A.4倍 B.2倍 C.0.25 D.0.5

12.用铁和铜制成的两个实心球,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两球质量相等,但铁球体积小 B.铁球质量、体积均比铜球大 C.铁球质量、体积比铜球小 D.两球体积相同,但铁球的质量大

13.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个托盘中,分别放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A和B,天平失去了平衡,指针向左偏,比较A和B的密度( )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14.如果用质量相同的铁、铜、铅分别制成相同体积的金属球,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三个球都是空心的

B.若铁球是空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实心的 C.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铜球、铅球必定是空的 D.若铁球是实心的,那么铜球、铅球必是空心的

15.三个体积相等,质量相等的空心球,分别由铜、铁、铝制成(铜铁铝),其内部空心体积最大的是(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确定

V甲3V乙,16.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组成甲、乙两物体的物质密度为乙4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球一定是空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都是空心的 D.两球都是实心的

课后作业

1.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b.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c.把石块全部浸入水中,记下水的体积V2; d.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1)合理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石块密度的计算式是 ρ=

2.如图1—2所示是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示意图。

(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_______ (填“左”或“右”)调;

(2)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为____________;

(3)该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克,体积是_______立方厘米,密度是_________克/立方厘米;

(4)若在称小石块的质量时,石块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砝码及游码数值不变,则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克。

3.如何用天平测出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密度?

4.一只容积为3×10—4米3的瓶内盛有0.2千克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取一块质量为0.01千克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5.在“测定岩石密度”的实验中,将一块岩石标本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里,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0-4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g。在量筒中放入水,使水面到达“30”刻度线,再将岩石放入量筒中,水面升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岩石的体积为 cm3 ,岩石的密度为 kg / m3。

课外扩展:

大气环流的形成:赤道受热,空气密度变小上升,地球两极的冷空气向中间靠拢,形成简单的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想一想,没有大气环流,地球会是怎么样的?

1.如果没有了大气环流,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难以交换,会使极地更冷,赤道附近更热。

2.没有大气环流,洋流难以形成,海洋生物的分布、气候等将会发生很大的不同。 3.没有大气环流,水汽不会发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海洋上的水只能降落在海洋,而陆地的降水也会流入海洋,最后陆地成为荒漠。

火焰的形状为什么是竖直向上的?

课后问答:

1. 怎么测量吸水性强物体(海绵)的体积?

2.一块长方形且均匀的薄铝箔,如何利用天平和刻度尺来测量出它的厚度? 3.一块铜和一块铁放入同一熔融炉中熔炼,所制成的合金的密度应该是怎样的? 4.用量筒测量小石块体积时,仰视读数,最后得出的小石块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5.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在测量时忘记将游码归零会造成最后测量的密度偏大还是偏小?

6.如何测量形状比量筒口径还大物体的体积?

第二篇:D1298_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2.2 API标准 MPMS Chapter 8.1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057) MPMS Chapter 8.2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方法(ASTM Practice D 4177) MPMS Chapter 8.3石油及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方法(ASTM Practice D 5854)

2.3 石油学会标准

IP 389 中间馏分燃料油蜡出现温度(WAT)的差热分析(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CS)测定法

IP Standard Methods Book,附录A,IP标准温度计规格 2.4 ISO标准

ISO 649-1 实验室玻璃器皿—通用密度比重计—Part 1:规格 3 术语

3.1此标准特指术语的定义:

3.1.1 API比重,n—以60℉时的比重为函数的特殊方程如下:

ºAPI = 141.5/(60℉时的比重)- 131.

5 (1)

3.1.1.1 Discussion—没有规定参考温度,定义中包含了60℉。

3.1.2 浊点,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冷却试样的过程中,蜡晶体出现使试样变得浑浊的温度,即为浊点。

3.1.3 密度,n—在15℃,101.325kPa下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以kg/m3作为标准单位。 3.1.3.1 Discussion—可能有一些产品或一些地方选用其他参考温度(如20℃)。如kg/L或g/mL,很少作为首选单位。

3.1.4 观测值,n—在某温度,而不是参考温度下的观测值。这些值仅仅是液体比重计读数,并不是其他温度下的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值。

3.1.5 倾点,n—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试样在冷却过程中,能够连续流动的最低温度。

3.1.6 相对密度(比重),n—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液体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在相同或不同温度下的质量之比。两个参考温度应明确说明。

3.1.6.1 Disccusion—常用参考温度包括60/60℉、20/20℃和20/4℃。可能能找到废除使用的术语比重。

3.1.7 蜡出现温度(WAT),n—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原油或石油产品在冷却过程中,蜡固体开始形成的温度。

4 试验方法概要

4.1 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中,将合适的液体比重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其静置下来。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液体比重计的读数和试样温度。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液体比重计读数换算为参考温度下的密度。如果需要,在试验过程中,可将液体比重计量筒及内装的试样一起放入恒温浴中,以避免在测定期间温度变动太大。

5 意义和应用

5.1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的精确测量,对于密闭输送情况,从测量体积转化为参考温度下的体积或质量或者体积和质量,是必须的。

5.2 此试验方法非常适合测定低粘度透明液体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如果允许足够长的时间使液体比重计达到平衡,也适用于粘稠液体的测定。如果进行合适的弯月面修正,还可以用于测定不透明液体。

5.3 当用于散装油测量时,通过观测与散装油温度接近的试样的液体比重计读数,体积修正误差会减到最少。

5.4 密度、相对密度(比重)或API比重是影响原油质量和价格的因素。然而,石油的此项性质并不能完全确定石油质量,除非与石油其他性质一起综合考虑。

5.5 密度是汽车、航空和航海燃料质量的重要指示,能影响存储、处理和燃烧。 6 仪器

6.1 液体比重计:玻璃制,按照要求在比重计上刻有密度、相对密度、或API比重的单位,应符合E 100或ISO 649-1的技术规格,有关要求见表1。

表1 推荐液体密度计

单位

范围

总范围 600 – 1100 密度, kg/m3(15℃)

600 – 1100 600+101

每个单位 20 50 50 0.020 0.050 0.050 0.050 12

间隔 0.2 0.5 1.0 0.0002 0.0005 0.001 0.0005 0.1

刻度

误差 ±0.2 ±0.3 ±0.6 ±0.0002 ±0.0003 ±0.0006 ±0.0005 ±0.1

弯月面 修正值 +0.3 +0.7 +1.4 +0.0003 +0.0007 +0.0014

6.1.1 使用者应确定本试验所用液体比重计的材料、尺寸、刻度误差能满足要求。如果仪器上带有公认的标准化组织的校准合格证,则仪器应按照合格证进行分类,观察到的读数应按照合格证的规定进行合适的修正。仪器应满足此试验方法的要求,如果仪器没有进过公认的标准化组织认证为合格,则将该仪器划为未认证仪器。

6.2 温度计:测量范围、刻度间隔、最大允许刻度误差见表2,应符合技术规格E 1或IP Appendix A。

6.2.1 可能使用其他替代性的温度测量设备或系统,如果校准系统的总不确定度不大于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总不确定度。 6.3 液体比重计量筒:由透明玻璃、塑料(见6.3.1)或金属制成,其内径至少比比重计外径大25mm,其高度应使应使液体比重计在使用中漂浮时,液体比重计底部与量筒底部的间距至少有25mm。

6.3.1 塑料制液体比重计量筒应不褪色、抗油样冲击,且材料不能受试样影响。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不会变得模糊。

6.4 恒温浴:如果需要,其尺寸大小应能容纳装有试样的液体比重计量筒,使试样完全浸没在恒温浴液体表面以下,在试验期间,温控系统应能保持试验温度在±0.25℃以内。

6.5 搅拌棒:可选,玻璃或塑料制,长约400mm。

表2 推荐的温度计

刻度 ℃ ℃ ℉ 7 取样

7.1 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非挥发性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取样应按操作规程D 4057(API MPMS Chapter 8.1)和D 4177(API MPMS Chapter 8.2)。

7.2 挥发性原油或石油产品取样,更适合按照操作规程D 4177(API MPMS Chapter 8.2),用体积可变的取样器使轻组分的损失减到最少,而轻组分的损失会影响到密度测量的准确度。将样品移出取样器,包括取样后转移试样到冷冻容器,需要特别小心使损失最少。

7.3 样品混合—混合试样是使用于试验的试样尽可能地代表整个试样所必须的步骤,但在混合操作中,应始终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对含水或沉淀物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混合,或含蜡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加热时,可能会引起轻组分损失。7.3.1-7.3.4给出了一些保持样品完整性的指南。

7.3.1 RVP大于50kPa的挥发性原油和石油产品—为减少轻组分的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Note 1—在开口容器中混合挥发性试样,会引起轻组分的损失,从而影响所测密度值。 7.3.2 含蜡原油—如果石油的倾点高于10℃,或浊点(或WAT)高于15℃,在混合样品前,要加热试样到高于倾点9℃,或高于浊点(或WAT) 3℃。只要可能,为减少轻组分损失,样品应在原来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7.3.3 含蜡馏分油—样品在混合前,应加热到浊点3℃以上。

7.3.4 残渣燃料油—在样品混合前,把它加热到试验温度(见8.1.1和Note 4)。 7.4 有关液体试样的混合和处理的其他信息,见操作规程D 5854(API MPMS Chapter 8.3)。

8 试验步骤

范围 -1+102 -5

ºAPI 5A 5B 5D 11.5.1 换算的严格修正程序,应采用石油计量表中的计算机执行程序,而不是用印刷表格。如果使用印刷表格,需确保知道原来版本的所有勘误情况。这些表中的修正值考虑了液体比重计温度测量范围内碱石灰玻璃的膨胀和收缩,如果需要,可在修正后(11.2-11.4)直接加入到观察的液体比重计读数。

11.5.2 密度由kg/m3换算到g/mL或kg/L,应除以103。

11.5.3 为了把液体比重计读数从一个单位转化到另一单位,可参考使用指南D 1250,用表51(15℃时密度),表21(60/60℉相对密度),表3(API比重)进行换算。

12 报告

12.1 密度以kg/m3表示时,最终结果报告到0.1kg/m3,参考温度下。

12.2 密度以g/mL或kg/L表示时,最终结果报告到0.0001g/mL或0.0001kg/L,参考温度下。

12.3相对密度没有单位,最终结果报告到0.0001,参考温度下。 12.4 API最终结果报告到0.1ºAPI。 13 精确度和偏差

13.1精确度—此试验方法的精确度,是根据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13.1.1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同一台仪器,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试验,所得到的两个试验结果之间的差值,在正常且正确操作下,从长期来说,二十次中只有一次超过表4中的数值。

13.1.2 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对相同的试样进行的两次独立的试验结果的差值,在正常且正确操作下,从长期来说,二十次中只有一次超过表4的数值。

13.2 偏差—本试验方法的偏差还没有确定。然而,如果液体比重计和温度计是按照国际标准(如NIST标准)进行校准,绝对测量值应该没有偏差。

表4 精确度值 透明低粘度液体产品

参数 密度

相对密度

API比重 温度范围,℃(℉)

-2 – 24.5 (2976) (4276) -2 – 24.5 (2978)

单位 kg/m3 g/mL或kg/L

无 无 ºAPI

重复性 0.6 0.0006 0.0006 0.2

重现性 1.5 0.0015 0.0015 0.5

重复性 0.5 0.0005 0.0005 0.1

重现性 1.2 0.0012 0.0012 0.3

ANNEX

(强制性信息)

A1 仪器

A1.1 仪器检定

A1.1.1 液体比重计:或者证明合格或者通过检验。检验或者通过与一台合格的液体比重计进行比较(见6.1.1),或者在规定温度下用合格的参比物质(CRM)。

A1.1.1.1 液体比重计刻度修正可参考基准面刻度线,落在液体比重计干管内。如果刻度线偏出液体比重计干管,该液体比重计不能使用。

A1.1.2 温度计:对每隔六个月进行一次检验,应符合标准规范。或者与按照国际标准的参考温度测量系统进行比较,或者测量冰点。

第三篇:密度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初步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知道质量的单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2、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理解密度的概念,会用密度 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水的密度及其物理意义。

3、会用量筒测液体和固体的体积,从而测量物体的密度,通 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练习天平、量筒的使用

二、重点难点

1.学会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测量 固体、液体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

2.学会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测量 固体、液体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 系。

三、课时安排

第1节 质量及其测量 1课时 第2节 密度 2课时

第3节 凸密度的测量 2课时

第4节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1课时

第一节

质量 第35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2.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三、教学难点

1.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认识.

2.质量的单位换算、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四、讲新课 1.质量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讲台、课桌。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讲台和课桌哪个的木材多?

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讲台、课桌、铁锤、铁钉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讲台、课桌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出示:①一个牙膏皮。提问:(a)将它卷起来,形状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b)将它从南京带到北京,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②装有冰块的带盖玻璃杯。提问:容器内的冰全部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不变?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重量的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重量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单位:吨,千克、克、毫克)

出示:1分米3的纯水。介绍它的质量是1千克。请学生看课本图7—l“国际千克原器”。

(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

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 (板书:1吨=103千克、1千克=103克、1克=103毫克)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苹果的质量、鲸的质量”。 教师示范,学生完成课本本节后的练习(1)、(2)。

教师板书:大头针的质量=8.0×10-5千克=8.0×10-5×103克=8.0×10-2克=80毫克。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每人完成该练习的一个问题。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

讲解:日常生活中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货物的质量。请学生看课本图7—2“常见的测质量的器具”。 提问:谁能说出每种工具的主要优点? 台秤、案秤使用方便;杆秤携带方便;电子秤能自动显示质量的价格。 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与工厂化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7—3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托盘天平的实物说明托盘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最小刻度值多大?

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托盘天平,然后汇报上述三个问题的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指出: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游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使用前要先调节,先把游码放在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板书:托盘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

教师指出:①由常见跷跷板的道理知道,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部分。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 (板书:天平的使用)

师生讨论后归纳: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①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②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介绍物理天平 (a)物理天平的构造

讲解:实验室也常用物理天平称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图7—4,对照讲台上物理天平的实物,说出物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物理天平的构造) (b)物理天平的调节

教师边讲边演示:物理天平使用前要先调节底板上的底脚螺钉,让重垂线的小锤尖端跟底板上小锥体的尖端正对,使底板水平;然后再调节横梁上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物理天平的使用

讲解:观察物理天平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最小刻度值及用调好的物理天平称质量方法与托盘天平相同。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

第二节 密度 第

36、37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得到可以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学习用图像的方法来表示和研究物质的密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唤起学生对自然奥秘的探究兴趣。

2、通过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体积的比值不同,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二、重点难点

有关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学学过的体积单位

提问:小学数学在表示物体体积时常用哪些单位? 学生答:米

3、分米

3、厘米3。

教师出示1分米3的实物并让每位学生观察课桌上1厘米3的实物。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

提问:谁能记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板书:体积的单位:米

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3厘米3)

教师出示上节课所用的体积相同的长方铁块、铝块、木块,告诉学生它们的体积都是12厘米3。提问:这三个物体哪个质量最大?哪个质量最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此可见,不同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接着出示体积分别为12cm3和24cm3的铁。提问:由生活经验知道哪个质量大?

学生答:体积较大的铁块质量大。

讲述并引入课题: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增大,它的质量也增大;它的质量跟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了“密度”后我们就能知道这些问题。 (板书:

三、密度)

二、密度的概念

1.演示实验:研究同一种物质的物体,它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用天平称小铁块的质量,将右盘所用每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告诉学生,请学生算出小铁块的质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内, (2)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尺量出该铁块的长、宽、厚分别为4.0Qcm、3.00cm和1.00Cm,请学生算出它的体积,填入表格中。 (3)用天平称大铁块的质量。重复步骤(1)。 (4)测大铁块的体积,与步骤(2)相同。

(5)用两个体积不同的长方松木块重做上面的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里。

(实验表格见下)

(6)全班学生计算表格内“质量/体积”,将结果填入表中。 2.师生分析实验表格,引出密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看表格,得到下面的结论。

(1)铁块的体积增大2倍,它的质量也增大2倍,可见铁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铁块1与铁块2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同理可得:松木块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也成正比;松木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也是一定的。

(3)松木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铁块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板书:1.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时,要注意:(1)单位体积就是有一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1米

3、1分米

3、1厘米3等。(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 提问:课本练习2。

三、密度的公式

提问:知道物体的总质量和总体积,如何求出这种物质的密度? 学生答:由密度定义知道,算出这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就是它的密度。即密度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讲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教师指出:要注意:(1)ρ的写法、读法。(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提问:课本练习3。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讲解:解题思路与格式。

四、密度的单位 (1)单位的组成

提问:由例题看出:密度的单位由哪些单位组成? 答: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

讲解:如质量单位用千克,体积单位必须用米3,密度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如质量单位用克,体积单位必须用厘米3,密度单位就是克/厘米3。 提问:(1)克/厘米3读作什么?(2)克/厘米3与千克/米3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3.单位:千克/米3,克/厘米3。1千克/米3= 提问:课本例题中铁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提出:同一种物质的密度用不同的单位,数字不一样,可见,写物质密度时一定要写出具体的单位。

请二位学生上黑板完成课本练习1,其余人在笔记本上完成。

四、复习小结,巩固新课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

38、39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密度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3.会在器材不全的情况下(没有量筒)测量密度。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密度的测量方法;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实验、测量等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正确实验方法,完成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能够仅通过天平测密度;

难点:从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安排、记录数据到根据数据得出结果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回顾前面两节课所讲的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密度的定义式。

出示三枚硬币(1角、5角及1元)并提问:1角、5角、1元硬币所用的金属一样吗?

如何来验证你的推测?需要什么器材?采用什么方法?

一、实验原理

提问:测量密度,我们可以依据哪个公式? 依据公式:

二、测量仪器的选择

引导学生观察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根据上个环节讨论出的实验原理并选取主要的测量仪器。 结论:m—— 天平; V=V排液——量筒

三、实验过程

探究活动1:测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明确测量对象:石块 提问:石块的密度可以仅用天平和量筒测出来么?还需要什么辅助的材料或装置么?

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及步骤,对于学生方案进行合理的补充和优化。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探究活动2:测固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明确测量对象:蜡块

提问:蜡的密度如何测?还用石块的方法是否可行?

引导学生分析测量值偏小的原因:由于蜡块会漂浮在水面。如果仍采用测石块密度的方法,就需要让蜡块浸没在水中。 进一步讨论:根据所给的辅助材料,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在讨论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采用的方法不要引起过大的误差。) 请学生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予以指导。 探究活动3:测液体密度 提问:液体密度如何测量? (1)用大头针将蜡块压入水中;

(2)用细线将铁块与蜡块连接,再放入水中。

分析学生所述的实验操作,提示学生考虑所测密度与真实密度相等么? 提示:

不相等,由于挂壁现象,导致V偏小,从而使测量值偏大。 如何改进?展示最终实验方案。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探究活动4:无量筒的情况下,测固体密度 提问:如果现在没有量筒,前面的几个实验还能做么?(提示学生“没有量筒会给实验造成什么样的困难?”,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得到待测固体物质的体积?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替代?) 请同学展示其原理。

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并通过Flash课件展示。 探究活动5:无量筒的情况下,测液体密度 提问:若只有天平,能测出液体密度么? (提示学生借助于上个实验方案得出过程。)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排水法测体积、助沉法

研究问题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 抓不变量,找可变量间的关系。

1.一个溢水杯,装满液体后总质量为460 g,放入一

小块金属后,溢出了30 g液体,这时溢水杯及剩余液体和金属块总质量为520 g,求:该液体的密度多大?(已知:金属=2.7×103 kg/m3) 介绍密度计

最后留下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1.前面讨论的是缺少量筒的情况,如果现在缺少的是砝码又该怎么办呢? 2.我们前面所讨论的测量方法绝对可靠么?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0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3.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尤其明显; 2.学生通过运用密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

三、教学过程 思考1:

为了安全且能够装载更多的人或货物,飞机必须既结实又轻巧,那么飞机必须用什么材料来制造呢? 铝及铝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飞机制造材料。铝及铝合金优点是密度小,重量轻。

波音公司表示计划制造非金属合成材料的飞机。 思考2:

农民播种时必须选用结实饱满的良种,用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准确地选出良种呢 思考3:

自然界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勘探队员如何确 定矿藏的种类呢?

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物质的密度始终不变? 视频:

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和炉火旁。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2.如图所示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水结冰”瓶子胀破

1.一般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固体、液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2.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情况下“热胀冷缩”,但水不是简单地遵守这一规律,出现反膨胀现象,水在4 ℃时密度最大,高于或低于4 ℃时,密度都变小,体积都变大。

例题:一瓶装有500 mL的矿泉水(密度与水相同), 凝固成冰后体积是多少?

解:∵ m冰=m水=水·V水=1 g/cm3×500 cm3 =500 g ∴ V冰===555.6 cm3 答:凝固成冰后的体积是555.6 cm3。

二、密度的应用 探究活动1:

只用无砝码的托盘天平鉴别水和盐水。 辅助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 探究活动2:

只用托盘天平结合密度表测不锈钢勺的体积。 探究活动3:

只用量筒取40 g牛奶。 探究活动4:

用托盘天平、量筒分别测两种柔顺剂的密度,对比两种柔顺剂等体积(等质量)的价格。 哪种柔顺剂更实惠?

三、密度与物质鉴别

例题1: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 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75 dm3,这个铅球是纯铅的吗? 例题2:某同学测得某铁球的质量是79 g,它的体积是30 cm3,则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1.农民选种子时,经常将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其中沉在容器底的种子的密度 (填“较大”或“较小”),是 (填“优良”或“劣等”)的种子。

2.热气球是现代人们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当燃料燃烧加热气球内的空气后,热气球内空气的温度会升高,气球内的空气密度会_______周围空气中的密度,气球就上升了。(填“大于”或“小于”) 3.夏天,若饮料在冰箱冷冻室中冷冻时间太长时,常会出现瓶子破裂的现象,这是因为当温度降低时,饮料中的水分会凝固,其质量______,体积______,密度_____的缘故。

4.一个容器最多可装下 1 kg 的水,则它一定也能装 下1 kg 的( ) A.酒精 B.煤油 C.硫酸 D.色拉油

5.实验探究: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 猜想3:可能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猜想1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取三块马铃薯 A、B、C,分别测其质量和体积;

配制一大杯盐水;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 实验数据如下:

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密度教案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金属无光泽等等.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下面就请同学们鉴别一下你们桌上摆放的贴有A、B、……字母标签的是什么物质?根据什么特性鉴别的?

生甲:我们桌上放的这瓶液体是酒精.我是根据它的气味鉴别的.

生乙:我们桌上放的两块金属,根据它们的颜色及其中一块的锈迹,可以鉴定一块是铜,另一块是铁.

生丙: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无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师:由此可知,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不够的.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它特性呢?请丙同学告诉我,你能否判断你桌上的两个物体是不是同种物质?

生丙:肯定不是.因为它们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可我用手掂了掂它们不一样重.

师: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表示什么相同?

生:体积相同.

师:用手掂,你关心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仪器测量?

生:关心的是质量.应用天平进行测量.

[实验1]

A.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失去平衡.

B.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

师:这两个实验中有什么相同量?什么不同量?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丁: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也相同,但质量不同.

生戊: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师:对.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一密度.

[板书1]

三、密度

1.密度是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并不相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

师: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2.建立概念

(l)学生分组实验

(每组一个铁块或一个木块,各组的铁块、木块的体积均不相等).

[实验2]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下表

(2)分析实验数据(投影片见表1)

表1

师:由以上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甲:体积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不同.

生乙:铁块a的体积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a的质量就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c的体积是铁块b的4倍,铁块c的质量就是b的4倍.

生丙:木块a的体积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a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c的体积是木块b的四倍,木块c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四倍.

生丁:对铁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木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个定值.只是这两个比值不相等.

师:很好.这就表示,对于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密度.

(3)建立概念

[板书2]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3.密度的公式

师: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板书3]4.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师:在一般物理实验中,由于所用物质不多,因此质量的单位常用克,体积的单位常用厘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克/厘米3.”

[板书4]常用单位:克/厘米3

1克/厘(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米3=1000千克/米3=103千克/米3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4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物质的密度表.

师:铜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用克/厘米3作单位,其数值多大?

生甲: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表示体积是1米3的铜其质量是8.9×103千克.用克/厘米3作单位,它的数值是8.9,即8.9克/厘米3.

师:铁的密度是多少?铜比铁的密度大,这说明什么?

生乙:铁的密度是7.9×103克/米3.铜的密度比铁大,说明1米3体积的铜的质量比1米3体积铁的质量大. 师:水的密度是多大?空气的密度是多大?

生丙.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空气的密度是l.29千克/米3.

师:水的密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它.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看,在气体的密度表旁边有个条件—0℃,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实不仅是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实验测出的.

师:现在,我们再看密度表,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哪种较大?哪种较小?

生丁:固体的密度都较大;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

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是这样呢?你们查查看,固体中干松木的密度是多大?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还是小?再查查看,水银的密度是多大?水银是固体还是液体?

生戊:干松木的密度是0.5×103千克/米3,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银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水银是液体.可它的密度却比一些固体的密度还要大.

师;所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只是对一般物体而言.好,若有一种金属,它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它是什么金属?

生己:由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是铝.

师:所以,利用密度还可以鉴别物质.

3.实验与讨论

师:(拿一个戒指或螺母)请同学们想想,怎样鉴定这枚金戒指的真假?都需要测哪些量?各用什么仪器?

生:可以测密度来鉴别,这需要测质量,用天平测;还要测体积,用量筒来测;将数据带入密度公式进行汁算.

师:下面我们分成4个大组,每个组完成下面一个实验内容.

(1)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用投影映出)

[实验3]用天平、量筒来测定:

A.一杯酒精、半杯酒精的密度;

B.大铝块、小铝块的密度;

C.同体积的铁和铜的密度;

D.涂色的两种物质的密度,鉴定它们是什么物质.

(以上实验两人一个小组,六个小组完成一个实验内容,四个实验内容并进).

(2)实验记录

(见表2用投影片,请同学回答,教师填写).

表2

(3)思考与讨论

师:由以上实验结果,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板书5]实验与讨论:

A.对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体积V的关系.

B.不同物质,密度ρ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生甲:对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变化时,质量也变化,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m与V的比值不变,也就是密度不变.这说明,同种物质,密度ρ是相同的,ρ与m、V都无关.

生乙:不同的物质,密度ρ也不同.这说明: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既然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这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板书6]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师:我们再来看第三个讨论题.既然对同种物质,ρ与m、V都无关,那种这个密度公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丙:用它可以计算未知物质的密度.

以此式也叫做密度的计算式.

[板书7](写在板书1,密度公式的右边):计算式.

4.巩固练习 (投影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大铝块的质量是4千克,小铝块的质量是1千克,则大铝块的密度是小铝块密度的4倍

B.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一半酒精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

生:(略)

5.本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密度,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密度也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那么,如何利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这是我们后面学习要讨论的问题.

6.布置作业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第三节密度教案一》相关的文章。

第五篇:《密度测量》教学反思

刘纯武

本实验是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应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实验应当测量的物理量以及选择的仪器,并进而明确实验的原理。本节实验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实验设计能力上,因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实验所选择的仪器以及实验要测定的对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自己设计实验表格,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个测定性实验,通过这一实验学生明确实验原理,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仪器进行实验设计、进行表格设计、以及动手操作。

本节实验所需仪器设备较多,通过本节课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会使用天平和量筒;具有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比较习惯老师给什么记什么。缺乏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活性思维和动手能力较差。

上一篇:项目部卫生检查表下一篇:项目考察流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