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归类识字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结合新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渗透,如何紧跟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全面深度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是当前教师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归类识字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归类识字教学管理论文 篇1: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摘 要: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将会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促进学生团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责任感和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实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基于这一点,以下笔者从这四方面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一、识字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一般地说,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作文。他们识了字,并且牢固地掌握字的形、音、义,就能理解此词句的意思,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顺利地阅读书报,并运用所识的字词性叙述事情,表情达意。因此,识字教学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创设情境,多创设活动,多创设小组合作形式,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化。

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特别好,提前打好识字基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有很大好处。低年级一般以归类识字、集中识字为主,可结合韵文、游戏,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识字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学习习惯。进行识字教学时,运用的合作学习策略可设计为“分工——讨论——交流”法:首先进行分工,教师把需要认识的生字先分工到各小组;其次小组内讨论,对照生字表,组员逐个汇报所找出的生字,读准字音,检查有无遗漏,总结每类生字的识记方法或规律;最后全班交流,各组按偏旁类型进行汇报,说出总结的每类生字识记方法或规律,并共同评价。

二、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用的时间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标能否完满实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

首先,激趣、导课。上课伊始,教师可运用生动直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情境中。其次,合作、讨论。在学生自学、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讲授内容的要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讨论和参与中,要让学生明确这样的道理:学习是一种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求知过程。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求知,突出了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立体化的互动求知过程。再次,汇报、交流。在小组合作讨论完毕之后,就要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特别是那些发散性较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更需要全班交流甚至争论。这也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最后,评价、拓展。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出反馈评价,包括整体评价、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达到课内外相得益彰。

三、习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习作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首先,让小组合作积累素材。其次,小组合作选择题材,确定框架。再次,才让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最后,小组合作修改习作,讲评习作。讲评习作时学生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应重点讲评自己习作的优缺点,同时给别人提一些建议。每个人不但要肯定自己的长处,还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小组内讲评完之后,教师还应综合各小组的意见,肯定学生正确的见解。对于学生没有提及的但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错误,教师应全班集中讲解,此外还应选择一篇优秀习作在全班讲评。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别人习作的长处,又改正了自己作文的短处,而且提高了习作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口语交际”训练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口语交际课,一定要体现互动。在互动中,学生有听有说,有评有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这包括师生互动和群体之间互动。师生互动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维,真正地具有自主的言语活动。群体之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的团队精神及参与意识、交往能力。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灵活分组,组织同学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同时,要重视口语交际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肯定学生,激励每个学生交际的信心。一要赞赏成功的学生,让他们感受成功;二要鼓励沮丧的学生,让他们保住尊严;三要唤醒自卑的学生,使他们发现自己。尤其是针对班级中一部分喜欢独处、沉默寡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使其转自卑为自信。

参考文献:

[1]毛显瑞《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

[2]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3]曹欣《教学管理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04)

作者:张旺

语文归类识字教学管理论文 篇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结合新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渗透,如何紧跟信息化时代的脚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全面深度地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是当前教师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科技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我国社会语言生活要顺应时代的进步,因此作业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这一问题有。小学语文是每个人正式接触语言的初始阶段,结合时代进步科技带来了创新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本文探究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功能来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推进并落实教学改革对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为教学效率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有机整合;教学质量

引言

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要想发挥自身的功能,需要具备以计算机、网络以及虚拟等硬件设备,同时要求教师具备专业技能,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功能,推进与落实落实教育改革。基于这一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所教授的小学语文,挖掘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是如何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不但有利于教学效果提供,同时也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参考。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体现在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信息化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教与学的模式,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基于这一要求,教育信息化不再只是发挥辅助作用,还为学生的课内外学生提供认知、交流与情感体验的工具,促进知识进一步得到内化,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育工作者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环境,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启发、探究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可持续地发展。

结合以上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理念进行全面地分析与解读,可以发现基本质就是進行更深层次的融合。虽然当前很多学者对这一定义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但是都认为信息化教育就是实现与教学的更深层次结合。基于笔者对信息的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解,梳理其重点与核心,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描述,表示在实践教学中结合良好的信息环境,将信息技术全面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系统提供新的方向与变革,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的优化策略

1.学校方面—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

学校是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任何教学改革理念的顺利推进都需要学校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为师生的实际行动提供支持、把握方向。因此学校需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为理念落实提供可靠保障。

(1)优化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对无线校园网络的优化升级,迎合5G校园建设的时代发展趋势,打造稳定、高速的校园网络环境,从而为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类功能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学校要将信息化硬件资源维护纳入日常管理,聘请专职人员组成硬件设备维护团队,定期对信息化硬件设备进行检修,以尽量避免设备故障对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带来的不便。如此,课堂教学中的各类技术设备才能够平稳运行。

(2)在软件资源方面,学校要创建优质的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能够便捷地获取符合语文学科要求的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第一,学校要丰富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改变以单一的课件、习题库为主的现状,引入视频动画、微课、教学软件等新型资源,并按照专题、单元、类型、年级等不同的标准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与归类,以便为教师进行信息化语文教学设计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第二,学校需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学校可以组建本校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和语文学科要求,定期整理、设计并上传优秀语文课程资源,同时鼓励教师们将自己获取或创造的成熟作品分享到学校资源平台,实现信息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与交流,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的语文教学需要;第三,学校应创建属于自己的学生云服务平台,通过此平台,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系统便利的在线指导服务和可以自由选择的优质语文学习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教师方面—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担主导性的角色,因此任何教学改革活动的顺利推进都与教师的专业化教学行动息息相关。基于此,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过程中,教师全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是解决融合中现存问题的关键。

(1)树立科学的深度融入观。教师要深入地理解“深度融合”的育人本质,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更新,还需要将相关理论的内容与所教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来进行分析,关注与思考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形式、时机、容量等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身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而将所获得的理论内化于心,形成真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研读有关线上技术运用的学术成果、学习一线城市成功经验等多种方式来了解线上技术在促进家校配合,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实现师生或生生之间的资源传送、交流互动等方面的强大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教师需在个人实践中切身体会线上技术的育人优势及其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作用,尝试利用线上技术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兴趣,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教学节奏、改进教学策略。通过亲身实践,教师能够深化对线上技术的认识,并对如何发挥好线上技术对线下教学的补充作用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机联合拥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2)提升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教师熟练地驾驭各类信息化手段,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各项教学功能的重要前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交互式一体机、平板电脑等技术设备以及各类信息化课程资源层出不穷,考验着教师的获取、加工、制作等操作性能力,因此教师要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地尝试操作各类信息技术工具,树立自主学习的钻研精神。第二,教师要认真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操作培训,并在平日里多加练习与研究,与擅长技术使用的同事们交流方法、积攒经验。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自己,经常性地在网上求教与学习技术设备的操作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为自己答疑解惑。

3.教学方面—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最为直接的作用就作为演示工具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并感知,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例如:利用图片、视频、趣味动画或者游戏等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识字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图片、视频直观地表现出来,运用生动形象的动态化课件拆分生字结构、具体的笔画,提供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

(2)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如《观潮》,教师利用网络搜集钱塘江大潮的资料,有图片有视频,利用这种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基于各感官对钱塘江大潮有一定认识后再进行阅读,更能感受文字的生动性,词语与句子的内涵,文章更加鲜活,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古诗的产生与现代学生隔了无法穿越时间与空间距离。这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远古的故事与情景展现出来,让学生走进风景与故事中,更易了解古诗内涵,明白作者的中心思想。

(4)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利用网络搜集素材,调动学生的视听体验,想说乐说。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口语交际融合起来,为学生构建语言操练环境,请同学们在这个情境中选择角色并进行扮演,在互动中学会听与说,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创建互联网语音聊天室,利用聊天功能进行相互协作,完成口语练习。

(5)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写作教学中,例如在进行如何进行动作描写时,教师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前录制做饭、打扫卫生的视频。组织学生观察动作细节,将观察结果与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声形色功能,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对短短几秒的动作进行分解记录,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三、结束語

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禁锢,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也为多元化、真实性的教学情境创新提供了帮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自主性,在不断地引导与启发中,学会探究与解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锻炼与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楠,王永宏.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信息化研究[J].经济师,2022(01):230-231.

[2]谢旭琴.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2):25-27.

[3]刘美艳.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2,24(01):188-189.

[4]王辉.探讨小学语文互联网绘本阅读教学方法[J].中国新通信,2022,24(01):190-191.

作者:贾莉

语文归类识字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关于开展写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研究报告

摘 要:自2001年开始,我国实行新课程改革,一系列关于小学写字教学的政策方针以及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相继出台,对小学写字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展现出写字教学在小学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行的考试制度也忽视了对学生书写能力考察,学校的写字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日趋下降,本课题旨在对目前小学生书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求在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的同时,能够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写字 书写能力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地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颁发为开端,国家先后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强调写字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要求在中小学开设“写字”课,从而提高学生在写字方面的水平。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沦是小学教师,还是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都呈现出有所削弱的趋势。

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我们很清楚地意识到小学生汉字书写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迫切感受到提高小学生书写能力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为此,我们提出“开展写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书写水平”这一研究。

二、本课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笔者详细了解了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较少,从事这一内容研究的高校教师、研究生因其缺乏从事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写出的论文理论性太强,不够切合实际。本课题在继承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在课题研究组成员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指导下,以笔者所在的学校1~5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取得第一手资料,总结出小学写字教学与小学生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制定相关策略,通过实验总结出一套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的方法。

三、课题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切实掌握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

2.通过与教师交流及对学生的观察等,掌握小学生书写水平现状。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寻求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的活动。

4.探索有效的小学写字教学方法。

(二)难点

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寻求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的活动。

2.探索有效的小学写字教学方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理论意义

本课题组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认真查阅学习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对当前小学写字教学及小学生汉字书写现状等方面的理论资料进行整理,认为理论界对该问题现有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所取得的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不足。本课题组成员凭借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书写”、“写字”、“书法”等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出在写字教学活动中,提高小学生写水平的理论体系,为之后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成功申报,极大地鼓舞了教师探索写字教学模式,提高师生书写能力的积极性与热情,学校也给予了资金与政策支持,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开展研讨交流、积极探索适用于小学生的各项活动等方式,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全校学生书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有多人次在镇、县、市比赛中获奖,并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小学写字课教学模式,为今后我校及其他学校小学生书写水平的能力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研究,发扬我国民族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汉字在小学生的身心发育中又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书写能力是发扬民族文化精髓的一个起点,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有重大的作用。

(二)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写字教学素养

转变教师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提升自我书写能力,提升写字教学专业素养。本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写字教学能从身心各个方面帮助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提升自我书写能力。进一步转变教师对写字教学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写字教学,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

(三)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

面对目前小学生书写能力日趋下降的问题,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解决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汉字书写正确率不断下降,错字、别字出现频率不断上升,基本笔画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习惯越来越差,坐姿和握笔姿势不规范等问题。

六、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鲁村镇中心小学1~5年级学生。

(二)主要研究内容

1.小学写字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小学生书写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3.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方法研究。

4.小学写字课教学模式研究。

七、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一是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小组成员;二是进行理论培训,提高研究水平;三是查阅相关资料,筛选有用信息。

2.实施阶段:一是制定实施方案,确定研究方法;二是根据实施方法,具体调查研究;三是分析研究材料,总结调查结果。

3.总结阶段:一是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工作;二是进行课题总结,申请成果验收。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写字现状,从网上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收集国内外以及全省教育教学专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法。通过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及同学进行访谈、调查有关材料及调查问卷等方法,收集被调查对象的各种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相互比较,切实掌握目前小学生书写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生、困难生等)作为典型案例,交给课题组成员研究分析,提高成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一般结论。

4.对比研究法。在各年级中分组实施对比教学,边研究边实践,通过进行对照比较,综合分析出其异同点,总结有效可行的教学办法。

5.经验总结法。对每个阶段都进行总结,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八、研究的主要策略与效果

本课题组在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我校小学生写字的基本现状,通过分析其产生原因,制订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并将其真正付诸于实践,在全校进行试验,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学生书写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基本上达到了课题原设计的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策略

1.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首先,教师对新课程课标的研读不够深入,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不透彻,写字教学中不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识字与写字分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教授汉字的读音、字形、词义等,却很少重视对汉字的书写。最后,“写字”课利用率不高。没有将其真正当作一门必修的课来教,写字课成了课表上的装饰。

(2)学生方面。首先,学生在写字方面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的执笔方法、坐姿等普遍不正确。其次,写字成了优秀学生的事。班级写字水平参差不齐,少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写字较为工整,而多数同学书写潦草。

(3)学校方面。首先,写字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有关写字教学和评估的制度。其次,缺乏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写字水平不高。

2.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写字教学素养。

(1)组织教师培训。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书法教育的讲座、观看相关视频,请有写字经验的教师为大家讲授写字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笔画、间接结构等,老师们当堂练习,并组织教师展开讨论,撰写学习心得,相互交流。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种书写培训。

(2)开展研讨交流。组织写字教学公开课,通过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改进写字教学方法。召开年级组内汉字书写经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经验,探讨更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技能,更好地为书写教学服务。

(3)开展“三字”练习。重视对教师汉字书写基本功的提升,为老师购买一批书法练习字帖,加大对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书写练习,并要求教师每周上交练习成果,有教务处组织人员专门进行督促与检查,每学期对书写情况进行汇总,评比出进步快、表现好的教师进行表彰。

3.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小学生书写能力。

(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书写兴趣。一是针对小学生模仿力强特点,将班级分为几个写字兴趣小组,找出写字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组长,作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二是针对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自己跟自己比,让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让组与组之间比,通过在开展这样的互比互学,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三是针对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与信任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格外重视,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写得好的地方多加表扬,正面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自信心。

(2)坚持书写练习,培养学生写字习惯。一是规范学生的读写姿势。召开主题班会,向同学们介绍“一尺一寸一拳头”,即“三个一”的重要性,不仅要让“三个一”成为口号,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对学生的“三个一”落实情况进行定时的检查与评比,对优秀班级体,优秀个人进行表彰。二是拓宽学生的练习途径想让学生写好字,最重要的就是多家练习,显然,单纯只靠在写字课上练习书写是完全不够的,引导学生明白提笔就要练字,不仅要在写字课上练习写字,更要在时时刻刻练习,要把课内练习与课外练习结合起来,专门练习与平时作业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每天坚持练字,注重字体的工整与美观,积极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如让学生自己制作黑板报,墙报等,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利用激励作用,调动学生书写积极性。一是学校统一制作专门的汉字书写展示栏,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二是每学期末,由教务处牵头组织书法竞赛,对书写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评选“书写小能手”。三是邀请写字好、进步快的同学分享个人心得体会,撰写心得小文章,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同学。

(二)研究效果

1.教师主导作用得以发挥,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书法教育的讲座、观看视频录像,聘请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开设写字教学公开课,开展讨论,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教学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了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得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2.学生积极性得以调动,书写水平有所提高。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写字兴趣得以激发,书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名同学在镇、县、市比赛中获奖。学写汉字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使他们的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有所提升。养成了“认认真真学写字,堂堂正正学做人”的美好品德。

九、课题研究经验及教训

(一)课题研究经验

1.课题组人员专业基础深厚。本课题参与人员都是我校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着较为深厚、扎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课题时间安排较为合理。本课题研究时间分配合理恰当,将多数时间用来进行方案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3.课题调研工作认真细致。本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积极合作,多数人员都是利用课余或假日开展课题调研,工作认真负责。

4.课题调研内容切合现实。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时俱进,关注当下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题调研样本量偏少。由于受资金、时间等限制,本课题调查,访谈对象的量偏小,且都局限于本校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问题现状分析的全面性。

2.课题实验研究范(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27页)围较小。(1)目前对学生写字能力的研究仅限于课题组的语文学科,如何向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延伸,又如何向家庭、社会延伸,需要不断努力。(2)通过课题的研究,有一部分学生的写字能力已经得到提高,但如何更大面积地提高其他学生的写字能力,使全校的学生写字能力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孙大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评述[J].基础教育,2012(3)

[2] 段珂.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现状调查对策研究——以兰州市S小学为个案[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 金正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小学写字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5)

[4] 杨东.小学写字教学“五步曲” [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

[5] 张春梅.小学生写字教学尝试[J].读写算(教研版),2014(16)

[6] 于文君.现代化教学环境下小学生写字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成都市锦江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土门中学 山东淄博 256104)

(作者简介:王永红,女,山东淄博人,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中心小学教师;张峰,男,山东淄博人,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土门中学教师。)

(责编:若佳)

作者:王永红 张峰

上一篇:中等职校体育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