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化工技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是切实提高教师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探讨了如何深入挖掘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潜力,提高锻炼效果,获得更多的收益。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应用化工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论文 篇1:

论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化工业的发展对化工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知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就目前高职院校来看,化工专业一般采取的教学体系是由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公共课程组成的,虽然这种教学体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但是其实践技术内容还有待提升。目前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较高技能性的人才,这就需要对化工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满足目前社会工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化工技术 课程体系 改革与实践

一、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需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加快教学改革步伐的同时,要把培养化工人才的起点提高,从根本上培养高技能型化工人才。另外,要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校外实训基地、课程体系的改革等方面入手,加强基本能力的培养,促进全面性人才培养。具体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总结为如下几点:

1.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

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是高职院校整体改革的一个步骤,课程改革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反应了企业岗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向,也是高效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就目前状况来看,我国涉及到化工专业的高职院校比较多,但是每一个院校发展水平都不相同,根据有关调查研究可知,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对书本理论知识比较注重,而不注重实践知识,同时整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与实践练习不紧密,课程模式仅仅停留在基本概念的层面,不能做到学习和社会相结合,不能与时俱进,没有把高职院校的特色彰显出来,这就需要进行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满足企业选用人才的需求。

2.是促进学校就业能力提升的保证

就目前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在对大学生的招聘中,不仅对其成绩和思想道德进行考察,还比较注重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做的社会实践工作,甚至一些用人单位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放在招聘人员的第一位,这就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大学生加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通过改革促进学生更多地进行实践性学习,对提升学校的就业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

3.与高职化工人才的基本定位要求相符合

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产品升级和更换的速度比较快,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向技术和功能更高方向转化,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形势,必须要加强对高职化工人才的培养。社会市场发展的快速化加剧了化工专业的技能型创新,同时也对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比较严峻的挑战,需要建立知识性、复合型、技术型相结合的人才,满足企业化工人才定位的要求。

二、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对策分析

对高职院校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需要建立在社会和企业发展相结合的基础上,要培养高品味的学生,同时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和企业适销对路的人,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就业,满足企业挑选人才的需求。在改革的期初要进行目标确认,依据规定好的路线进行培养,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促进改革实践的成功。具体改革对策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以就业为导向,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切合实际的改革和培养目标

对高职应用化工专业进行课程改革,首先需要建立与社会需求发展相适应的目标,要把改革内容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要进行校企合作,还要把各个学校发展的基本校情和企业需求相结合,找出两者的结合点,更好地培养与企业相适应的学生。改革目标建立的途径有三种:第一,对市场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确定企业市场对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职业标准和基本层次。第二,学校要在行业中寻找“订单”合作的单位。通过单位的寻找,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培养人才的方案和目标,这样更有利于目标与实际相结合。第三,要邀请代表性强的企业领导参加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目标制定的讨论组,慎重制定专业目标,促进教学质量和实践相结合。培养目标制定的好坏与院校教学具有很直接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制定较好的目标,不可以草率行事。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把工作过程作为导向,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主要是为技能和技术服务的,教学课程的内容宽度基本上取决于企业工作过程的需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企业工作标准设计授课内容,把不必要的教学内容果断删除,对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整合和优化,增加实践教学知识。就目前状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习的实际是对那些本科院校知识的压缩,基础课程所占比例比较多,教学内容注重于完整性和系统性,与高职院校以能力培养作为基本核心的目标相背离,这就需要进行适时改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严格依据工作过程所需求进行能力培养,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

3.对基本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

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传统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都有实验课程,但是各个类型化学的实验中缺乏相互应有的联系,同时实验内容也不具有综合性,所有需要对其进行改革,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程授课的过程中,要建立一种能够把上述课程相互综合的实验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内容和方法设计上,要把能力目标凸显出来,依据职业岗位要求和化工人才任职的技术要求进行授课,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体现高职院校的核心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目前企业发展要求,创立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同时,改革要把高职院校的教学核心彰显出来,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王艳国.化工工艺学科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6)

[2]付国军.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学科化学.2011.(1)

[3]王艳丽.化学工程专业实践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

[4]徐士良.化工单元过程以及操作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

作者:朱宪龙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论文 篇2: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收益分析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关键是要建立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是切实提高教师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探讨了如何深入挖掘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潜力,提高锻炼效果,获得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高职;应用化工;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必须首先保证专业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又由于长期不能及时获取生产发展的前沿资讯,教学内容容易陈旧,且与现代企业生产相脱节,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一定欠缺,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来看,定期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是解决此问题较为可行的途径之一。

一、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并对“双师型”教师聘任(聘用)提出了要求:“具备实践经验和技能”。这些政策激发了高职学院和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的热情,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制定了教师下企业生产实践锻炼的管理办法。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不但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加强了与行业的联系,大力推进了教学改革,而且使日常教学与实际生产联系更为紧密,并具有更多的职业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使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能产生更大效益,下面结合我院实际,简要分析一下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在不同方面的收益。

二、深入挖掘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潜力,增加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效益

1.感受先进企业文化。每个成功的现代化工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有反映行业特色的部分,也具有每个企业的特点。比如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等特点,如果不注意预防或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出现危险,所以现代化工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有保证安全、注意环保等方面内容。但具体到每个企业又各有不同。不同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比如有的企业强调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有的企业推许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还有的企业提倡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等等,这些内容经过慢慢积淀就形成了企业的企业文化。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可以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如果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则必然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2.借鉴优秀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长期运营中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优秀的管理制度,不但对员工要求严格,而且在细微处体现了人文关怀。如果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引入优秀企业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改善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纪律松散、不负责任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关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当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时,不至于因企业的要求太严、压力太大而辞职。

3.践行“责任关怀”理念。由于化学工业的特点,化工生产天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生产场所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状况。由于不了解,公众对化工行业也存在一定的误解和恐惧。在“责任关怀”理念的倡导下,全球化学工业已经承诺要在改善健康、安全和环境质量等各个方面不断努力,通过对这三方面活动及其成果进行评估、公告、对话树立化学工业在全社会中的新形象,从而推动全球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态势下,教师通过深入企业锻炼,学习相关理念和措施,并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责任关怀”理念,特别是围绕我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先进理念,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将来更适应企业要求。

4.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方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必须深入企业实践锻炼,通过与车间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交流,明晰企业各岗位对人才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还可通过与企业老总及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沟通,了解企业发展方向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计划以及当前企业人才配置和学历、年龄结构。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目标改革或调整教学内容,针对企业培养目标设计相应教学项目,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

5.熟悉生产工艺前沿发展。现代化工生产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既了解了化工行业的动态并具有实践经验,同时又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需要的对口型人才,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通过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可以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安全环保等最新发展,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将企业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紧跟现代化工生产的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从企业实践获得的内部资料,包括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操作技术规范以及企业行业标准等,既可以使教师了解化工生产发展的趋势,也为“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了素材,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还可以作为技能培训与考核的客观标准。明确化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不但能提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性,也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行业信息,使教师能更有效地决策,更“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

6.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首先可以接触到企业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同时还可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并深刻感受新理念。教师在充分了解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可以验证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并提高自身生产实践能力。当然,单凭教师短期下企业实践锻炼并不能完全使教师“脱胎换骨”,一蹴而就地让教师熟悉实际操作,因此,有研究者也指出:“……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可提高教师自身的校内实训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指导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将自身所学内容及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的目的……”[1]。为解决此矛盾,一方面我们要建立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项目化管理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时间考核制要突出项目任务,注重实践效果;规定完成各类项目的标准时间,通过项目实施结果计算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2],这样才能保证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效果。

7.解决企业实际课题。化工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非常依赖实践,在企业生产中,会遇到大量具体的问题,因此企业生产实践是产生课题的“金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而一旦解决了实际问题,就会有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的自豪感。但我们也应看到,企业的问题往往比较復杂,涉及面较多,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光靠书本知识或前人经验无异于闭门造车,根本无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要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教师必须具备大量实际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真正深入企业参与实践操作,并及时更新知识技能框架,提高科研能力。必要时,专业教师还要和企业生产人员配合组成技术革新团队共同研发。

三、结论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既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很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高职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锻炼,可以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使自己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并将锻炼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宋艳玲,王娥,李明超.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体会[J].广州化工,2016,(3):209-210.

[2]周丽华.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3):65-66.

作者:徐宗 涂小进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论文 篇3:

对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工学结合”是教育部针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改革目标,是高职教育改革理念的深化。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质量。为此,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应继续加大工学结合的力度,加快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应遵循“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高职教育与行业工作的过程结合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应深入领会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来,真正体现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性,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

一、“工学结合”的基本概念

所谓“工学结合”,主要是指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际定岗工作的结合。“工学结合”理论的提出基础是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工学结合”理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认可,马树超指出:“在办学上强化校企合作,在教学培训上加强工学结合”。同时,周济也强调要以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积极引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

与一般的教学不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获取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企业能够提供给高职学生真实的实践机会,缩短了高职院校与社会的距离,对企业和高职院校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而言,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认识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也都根据当地的企业资源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新模式,在推动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势必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化工企业的各个部门中打造锤炼,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也被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另一部分则是企业实践过程中的管理。

2.“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教学质量

由于高职院校化学等专业的特殊性,很多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出现了所谓的“订单班”,就是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高职院校签订委托协议,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人才委托培养,等所有化工技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完成以后,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3.学校与企业存在衔接难题

高职教育连接着学校和社会,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又比较强,学生在企业中既是企业的员工,同时还没有完全脱离学生的身份,这种身份的特殊性造成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衔接难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校没有及时调动出具备双重管理办法的管理人员,而且所有学生不可能在一个企业中顶岗实习,在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上,大多数高职院校往往采取固有管理制度,不能采取根据具体企业不同对待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而言,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最终目标,很多企业认为培养新职员既浪费成本又需要承担责任,更何况还是在校学生。

三、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对策分析

针对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校企共同制定“工学结合”的专业规划

职业院校在制定“工学结合”专业规划时,一定要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尤其是生产型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相结合,校企共同商量制定出灵活的专业规划,形成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素质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学生的校外实训,既要考虑化工企业的实际运转状况,又要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2.高职院校整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内容

高职院校整合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教材应更加注重职业素质与专业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把握最先进的化工技术方面的信息,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增强学生对于化工企业的适应能力。就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而言,要引领专业和课程改革,建立符合“市场职教”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3.政府的支持

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政策法规上保障工学结合的可操作性,在国际上,成功的工学结合模式都有政策法规强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之,“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也逐渐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新路径,必将成为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克勤,王碧秀.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2]李宇伟,连瑞丽.基于工学结合构建高职中草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1)

作者简介:

王琦(1982.04~),女,内蒙古包头人,大学本科学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应用化工技术方向。

作者:王琦

上一篇: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论文下一篇:失业统计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