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园林绿化论文

2022-04-17

摘要: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出了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思路与措施,亦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区园林绿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区园林绿化论文 篇1:

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估

摘 要:为了解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回归模型对地下水水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综合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地下水水位回升区主要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沙依东园艺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干乡和恰尔巴格乡以及冲积平原的哈拉玉宫乡和普惠地区,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地下水压采)和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库尔勒市

Key words: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s;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Korla City

近年来,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下,区域地下水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1-2]。如何保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是目前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最严峻挑战[3]。治理成效是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实施的结果,只有从治理效果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及时纠偏,才能更好地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导向[4]。国内外学者关于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效果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水资源管理政策[5]、节水效果[6-7]等方面。

库尔勒市地处我国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极度匮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水位急劇下降。库尔勒市建成区从2014年被划定为禁采区后,到2016年地下水水位仍较2013年最大下降2.18 m。笔者通过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从水量、水位、水质等角度全面评估综合治理效果,识别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库尔勒市位于新疆中部,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北倚库鲁克塔格山和霍拉山,总面积7 268 km2,其中平原区面积5 850 km2(含沙漠区面积)[8]。库尔勒市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6 mm,水面蒸发能力为2 700.0 mm,年平均气温11.4 ℃,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9-10]。

研究区出露地层以第四系为主,在水平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地层岩性颗粒由北到南逐渐变细,以卵石、砂砾石、砂、亚砂土为主。山前倾斜平原地下水主要接受河谷潜流、暴雨洪流渗漏、渠系与田间灌溉回归入渗等方式补给,形成了单一结构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埋深为20~60 m);地下水总径流方向为由北向南,水力坡度为0.2%~0.4%,至冲积平原,以上部潜水-下部承压水的双层或多层结构含水层为主(地下水埋深2~200 m),排泄方式为泉水溢出、蒸发、侧向径流排泄和人工开采等[11-13]。水文地质及地下水取样点分布见图1。

2 材料与方法

2.1 地下水超采现状

孔雀河是库尔勒市常年性河流,也是研究区地表水资源的主要来源[14]。近年来,受源头博斯腾湖水位影响,孔雀河径流量逐渐减少,因地表水资源满足不了需求,地下水资源逐渐成为主要供水水源。据统计,库尔勒市地下水开采机井数由2000年的639眼增加到2015年的7 952眼,地下水开采量由11 020万m3增加到51 499万 m3,为地下水可开采量21 585万m3的2.38倍[15]。2017年对库尔勒市171眼地下水统测井进行地下水水位统测发现,2003—2017年统测井水位下降速率最大达5.33 m/a。地下水超采区涉及17个乡镇场,总面积达982.81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为786.84 km2、一般超采区面积为195.97 km2。

2.2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为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到2020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自2016年开始,库尔勒市对地下水超采区实行水量和水位控制(“双控”)。按照《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规划(2016—2030年)》要求,到2020年压减地下水开采量29 196万 m3;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最大值控制在1.00 m/a以内;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全部变为一般超采区,一般超采区变为采补平衡区,超采区面积控制在500 km2以内。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水源置换、退地减水、高效节水、机井封填4个方面,见表1。

库尔勒市区园林绿化自备井从2018年强制关闭后,绿化用水逐渐以公共自来水为供水水源,为缓解库尔勒市区用水紧张局面,拟从北部焉耆县的乌拉斯台农场提取7 300万m3/a地下水,2018年6月焉耆县至塔什店镇总长34 km的供水管道全线贯通,到9月底新增输水量1 825万m3/a。机井封填主要封填孔雀河沿岸1 km范围内的机井、绿化自备井和非法井,截至2018年累计封填机井1 348眼,已完成至2020年计划封填井数2 865眼的47.05%。大量的农业用水是造成库尔勒市地下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退地减水措施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途径之一,截至2018年累计退地面积16 008.00 hm2,已完成计划退地面积的66.28%。同时对农业耕作区实施高效节水技术,该技术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水资源消耗,具体包括膜下滴管、渠道防渗等技术,截至2018年累计实施高效节水面积14 617.30 hm2,已完成计划高效节水面积的81.42%。

2.3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效果

(1)地下水可开采量、2015年实际开采量和2016—2018年累计压采量。由图2可以看出,2015年阿瓦提乡、哈拉玉宫乡和阿瓦提农场等地下水超采较为严重,而西尼尔镇尚有地下水开采潜力;2016—2018年各乡镇场累计地下水压采量10 686万 m3,已完成计划压采量的36.60%。

(2)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后(见表2、图3),统测井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1 m/a的井数减少30 眼,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减少395.08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总面积减少315.18 km2、一般超采区总面积减少79.90 km2,已完成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面积395.08 km2,占计划治理面积的81.83%。由图3可以看出,哈拉玉宫乡、沙依东园艺场、普惠地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干乡和恰尔巴格乡等水位回升明显,而库尔勒市区、阿瓦提农场、阿瓦提乡、包头湖农场、西尼尔镇、和什力克乡、铁克其乡和托布力其乡等水位回升效果较差,超采区面积仍占较大比例。

(3)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污染是研究区主要的地下水生态环境问题之一[8]。在12眼地下水水质监测井中,水质等级变好的3眼,等级不变的6眼,等级变差的3眼,3眼等级变差的监测井的主要劣化指标为TH、SO2-4和NO-3,其中等级变好、不变的监测井数占总井数的75.0%。地下水水質变好的监测井位于水位回升区的库尔勒市区、沙依东园艺场和阿瓦提乡等,说明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对地下水水质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2.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方法

根据目前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情况,并参考文献[16-17],从工程措施(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实施状况和地下水综合治理效果两方面构建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能够从定性指标模糊量化的角度对目标进行分解,并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数,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提供可靠依据[18]。其中A为目标层,反映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整体情况;B为准则层,以水利工程措施、农业工程措施和综合治理效果为代表指标;C为指标层,考虑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实施进度、当前地下水资源状态,共选择7个评价指标,见表3。

3 结果与分析

3.1 综合治理评价结果

经计算C层各项指标最终权重ωPi=(0.018,0.055,0.111,0.055,0.361,0.287,0.113),综合治理评估体系得分60.02,表明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综合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

3.2 地下水水位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不仅是区域地下水资源变化的结果,而且是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成效最直观的反映,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降水、水文、地质和人类活动[20-21]。因此主要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后水位动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降水因素。研究区降水主要集中在蒸发强烈的5—8月(见图4,部分时段因监测数据缺失而中断),从9月开始,降水急剧减少,降水难以形成对地下水的有效补给,监测井J2和J4高水位期集中在11月至翌年3月,7—9月为低水位期,说明地下水水位变幅受降水影响较小。

(2)水文因素。根据2016—2018年孔雀河月径流量及附近监测井(J4、J9、J16)地下水埋深变化(见图5,部分时段因监测数据缺失而中断)可知,6—11月为孔雀河汛期,12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地下水埋深11月至翌年3月为高水位期,滞后于河流汛期2~3个月;7—9月为低水位期,滞后于河流枯水期2~3个月,说明孔雀河径流量对地下水埋深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3)地质因素。包气带是地下水补给、排泄通道,而岩性及厚度是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因素[22]。根据山前倾斜平原水文地质剖面,以十八团大渠为界,北部山前包气带岩性为卵砾石和中粗砂,厚度60~150 m,渗透系数大,且在英下乡一带富水性极强,涌水量为1 000~5 000 m3/d,当地下水受到限采后,水位能够很快回升。南部包气带岩性为亚黏土、黏土和亚砂土、砂层等多层结构,其中亚黏土、黏土为半胶结状,透水性差,在6.6~70.0 m范围内出现第一层隔水的黏土、亚黏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黏土、亚黏土层厚度增大。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管理条例》采用值,确定新疆平原区不同岩性潜水变幅给水度μ:砂砾石0.18~0.24,粉细砂0.07~0.09,亚砂土0.04~0.06,亚黏土0.02~0.04;承压水弹性给水度比潜水给水度小1~3个数量级,当入渗补给量相同时,承压水水位抬升幅度比潜水抬升幅度大[23]。北部山前倾斜平原相对南部冲积平原地势较高,当地下水受到补给时,很快沿地下水流向侧向补给冲积平原,进入靠近沙漠区的普惠地区。

(4)人类活动。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程中,水源置换主要解决库尔勒市城市用水压力,因此在回归模型中主要考虑退地减水、高效节水、机井封填等措施。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各乡镇场地下水水位平均变幅与退地减水面积、高效节水面积、机井封填数的回归模型为在显著性检验时,Δh与P、Z、T的可决系数R2=0.28,F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77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该模型回归效果不显著,地下水水位变幅还受到其他因素制约;ΔG与P、Z、T的可决系数R2=0.64,F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该模型回归效果显著,其中每封填1眼机井,累计地下水压采量增加7.399万m3。

4 结 论

(1)构建“水利工程措施-农业工程措施-综合治理效果”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评价指标得分为60.02,表明库尔勒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方案制定合理,治理效果基本达到要求。

(2)地下水水位回升区主要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沙依东园艺场、英下乡、库尔楚园艺场、上户镇、塔什店镇、兰干乡和恰尔巴格乡以及冲积平原的哈拉玉宫乡和普惠地区,其他乡镇场水位回升相对滞后。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地下水压采)和地质因素,水文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

参考文献:

[1] 王通,徐征和,张立志,等.邢家渡灌区地下水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J].人民黄河,2017,39(8):49-54.

[2] 李雪,叶思源,宋凡,等.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主导因素的定量识别研究[J].水文,2018,38(1):21-27,57.

[3] MAYS L W. Ground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ility: Past, Present,and Future[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13, 27(13): 4409-4424.

[4] 刘思妤.地下水超采区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33-34.

[5] CHATTERJEE R, JAIN A K, CHANDRA S, et al. Mapping and Managementof Aquifer Suffering from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Baswa-Bandikui Watershed, Rajasthan, India[J].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8, 77(5): 157.

[6] 胡振通,王亞华.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效果评估:以冬小麦春灌节水政策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5):101-106.

[7] 吴乐,孔德帅,李颖,等.地下水超采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节水效果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3):38-44.

[8] 孙英,周金龙,曾妍妍,等.新疆库尔勒市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评价[J].环境化学,2018,37(7):1501-1507.

[9] 马轩凯,高敏华.西北干旱地区绿洲城市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7,40(1):172-180.

[10] 雷米,周金龙,曾妍妍,等.干旱区绿洲城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市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9,17(2):67-74.

[11] 马军,甘宁.库尔勒市工程地质分区初探[J].西部探矿工程,2002,14(增刊1):12-15.

[12] 严红,蔡瑞庆.2006—2010年库尔勒地下水现状及未来保护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13,25(2):129-134.

[13] 张盼.孔雀河冲洪积扇灌区包气带水盐运移及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15-19.

[14] 张军峰,孟凡浩,包安明,等.新疆孔雀河流域人工绿洲近4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J].中国沙漠,2018,38(3):664-672.

[15]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局.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资源公报[Z].库尔勒: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局,2015:26-28.

[16] 陶莉.馆陶县地下水超采管理控制水位及治理效果评价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8:31-39.

[17] 钱涵.基于超采区评价的深圳市地下水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8:55-64.

[18] 苏建广,张天力,鲁程鹏,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云南省小康水利现状评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6,33(11):122-126.

[19] 赵敏.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及压采效果评价[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49-57.

[20] 杨怀德,冯起,郭小燕.1999—2013年民勤绿洲地下水埋深年际变化动态及影响因素[J].中国沙漠,2017,37(3):562-570.

[21] 程凌鹏,范子训,王新惠,等.南水进京后典型区域地下水与地面沉降新动态[J].人民黄河,2018,40(7):82-87.

[22] 束龙仓,陶月赞,温中辉,等.地下水水文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23-33.

[23] 张人权,梁杏,靳孟贵,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7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109-110.

【责任编辑 吕艳梅】

作者:雷米 周金龙 魏兴

市区园林绿化论文 篇2:

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出了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思路与措施,亦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高等教育;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提高居住质量,营造满足人们旅游、休憩、娱乐、度假等活动需要的良好园林环境,已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些需求给园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园林行业是各级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园林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大学生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为此,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

一、通过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深入市区园林绿化局、规划局,以及从事园林绿化施工、景观设计的园林企业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市场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2015年4月到6月,对沧州市园林行业、企业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沧州市苗木繁育类技术员缺口为254人,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护类技术员为182人,花卉公司的人才缺口为280人,累计为600人左右。在现有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到20%。

(2)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广泛调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借鉴其他同类院校的经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观赏树木及花卉栽培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满足各级园林高新科技园区、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植物园、工矿企事业单位、园林科研机构、园林管理和技术部门等急需,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及周边地区。

二、工学结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是我院院级教育教改试点专业,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实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模块制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为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为落脚点的专业特色。通过对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相关的职业标准分析,整合教学资源,制定课程标准,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在不同年级中进行“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应用”三阶段训练,并进一步完善。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围绕核心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和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设计综合训练项目,提高技能训练效果。对大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方针,大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实习任务,自主选择仪器材料,自行设计实施方案,独立完成。师生角色转变,教师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辅导者、开发者,而大学生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增强自我约束力。

三、以职业岗位为切入点,提高职业能力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的突出特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加强德育,培养职业素质。由于园林企业的工作特点,离不开和土打交道,苗圃生产、园林施工工作现场复杂,条件艰苦,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只愿从事设计、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成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适应园林生产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顶岗实践,培养职业综合能力。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沧州市园林处园林苗圃场、沧州农林科学院、沧州绿茵园艺有限公司、名人植物园、新天地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提供部分教师、生源,科研单位和企业则提供设备、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就业机会,双方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联合共享,使生产、教学、科研结合更加紧密。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学会在工作中正确地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加强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基本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能在社会相应的行业找到适合的位置。

(3)建立健全考评体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完善的师生考评体系。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考评包括专业教师互评、在校大学生测评、毕业生评价,以及校外专家、行业、企业评价。制定并完善了大学生专业能力考核配分评分标准,全面考核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森福.构建农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6).

[2]郭正兵.高职高专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8(08).

作者:梁俊香等

市区园林绿化论文 篇3:

红火蚁的识别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摘要:本文介绍红火蚁的形态及筑巢特点,从传播途径出发,以红火蚁的危害为核心,利用灌淹、药物等方式对红火蚁的防治措施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红火蚁;识别;调查;防治措施

引言

据有关调查显示,红火蚁在我国多个省份进行快速繁衍,对居民生活和农作物生产都造成了一定干扰。因此,必须加强对生态系统的监控,提高对农业生产的防治水平。目前,我国多个地区均针对红火蚁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以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本文结合具体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一、红火蚁的危害

(一)对人的危害

红火蚁主要以鳌针叮刺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伤般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8-24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疱,若遇卫生条件差则容易引发细菌性感染,少数对有毒蛋白过敏的人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有死亡的危险。

(二)对作物的危害

红火蚁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入侵物种之一,取食农林作物种子、果实及根系,作物被蚁群严重啃食,由于大多数农民对红火蚁的防治经验不足,导致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造成不可估计的农业损失。

二、红火蚁的识别

(一)形态特征

红火蚁生长周期一般20-60天、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过程。卵,幼虫和蛹均为乳白色。成年后呈现红褐色或深褐色,体长一般在1.5-4.5毫米之间,有的可达6毫米,具有头、胸、腹三种身体结构。成年红火蚁最明显特征是:在下颌骨内缘有明显的牙齿;腹底部有2个不同大小的腰段;兵蚁的头小而光滑,背部没有凹痕,前额中央有斑点;前嘴边缘中间有一根长长的刚毛向前延伸,有明显的中齿;背部没有脊椎结构,胸腹段倾斜度不明显。

(二)蚁巢特征

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10-30cm,直径30-50cm的蚁丘,巢穴内部结构复杂,地下通道一般为60cm深,用来作为蚁群活动的通道或食物的运输通道,危机时刻也用于逃亡。新形成的蚁巢则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状的蚁丘。蚁巢表面土壤颗粒细碎、均匀。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

三、红火蚁调查与监测

(一)访问调查

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当地居民和医务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是否被蚂蚁咬伤。同时,还要对作物生产者和植被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询问是否发现过红火蚁巢穴,采访当地管理人员,对询问过程发现红火蚁可疑存在地区,进行深入重点调查记录。

(二)调查方法

每个村(社区)每类型调查地块不少于10个,每点调查面积大于50m,调查点要有代表性,覆盖整个村(社区)。观察有无蚁丘或沙堆状的蚁巢,记录蚁丘或蚁巢的发生区域、发生范围、发生密度及其直径和高度。调查者应作好自我保护,如发现可疑蚁巢,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蚁巢,可戴上乳胶手套,穿上塑胶长简靴,用小树枝或棍子轻触蚁巢表面,观察蚂蚁是否迅速出巢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行为。

(三)诱饵监测

用火腿肠当诱饵,利用新烹制的火腿肠对红火蚁栖息地进行标识,做好红火蚁的动态监测,每个村(社区)各类型地块诱饵放置点不少于5个,每点面积 50㎡以上,放5个监测瓶,间距5m以上,随机放置,把切好的火腿片(1厘米厚左右)放入对照瓶中即可,将瓶口间距控制在10厘米以内,放置30分钟后,对瓶中的蚂蚁进行识别并计数,并将收集到的样本用密封袋进行包装,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隔离分析。

四、红火蚁的防治措施

红火蚁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作物和人的安全都造成了一定为害,其活动范围包括耕地、粪便、草坪、花盆、苗木、废弃物堆积处、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相关容器等。通过交配、飞翔、筑巢、迁徙等行为进行繁衍和流通,不仅破坏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使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同时,蚁群在饥饿时,还会破坏公共设施,甚至袭击人类和动物。因此,根据红火蚁发生和危害特点,可采取环境治理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控,从源头上杜绝红火蚁滋生。

(一)清理环境、铲除红火蚁滋生地

1.住宅区。搞好室内清洁卫生,清除垃圾和食物残渣,尽量减少红火蚁适宜生存和为害的环境。

2.荒坡地。在荒坡地发现蚁巢后,先对蚁丘及其周围的杂草喷施除草剂,再采用药剂防治。

3.农田和旱作地。清除耕地周围的杂草、灌木和土杂肥,切断通向田地的蚁道。

4.垃圾处理。彻底清理发生区内垃圾及垃圾回收点,采取农药处理或高温堆沤的方法就地处理垃圾,禁止外运,以防传播。

(二)毒饵法

采用毒饵法来进行防治红火蚁,根据红火蚁的外观特征,可选用磺胺等化学药品作为诱剂,在早上9:00至下午5:00期间进行施药,施药过程中,必须确保土壤温度在20℃以上。这个时候红火蚁的活性较为强烈,对红火蚁的防治作用较为明显。同时,在巢穴密度较低且分布较少的地区,应选择一种巢穴毒饵。在离巢10-100厘米的地方,用点喷或环喷的方式设下诱饵,对于红火蚁和蚁巢比较集中的地区,应该采用遮蔽诱饵技术来消除这种情况带来的不利影响。

注意事项:1不要破坏蚁丘和扰动蚁巢,防止红火蚁搬家、扩散;2切忌将饵剂混合其他物质;3不要在下雨天施药,应施用于干燥的地面,尽量避免阳光直射;4在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三)灌淹法

1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沸水灌入的方式防治红火蚁,其缺点是成本较高,且应用面积较小,难以满足大规模防治工作的需求,也不能有效地控制红火蚁的繁衍。

2药剂处理蚁巢。建议使用药剂:毒死蜱(乐斯本)、氯氰菊酯、吡虫啉、氟虫腈(锐劲特)、甲萘威(西维因)、溴氰菊酯(敌杀死)等。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上药剂使用浓度按照商品的使用说明配制。灌巢:液剂或可濕性粉剂兑水,慢慢灌入蚁巢中,每巢用药液量一般10~15升,对较大的蚁巢适当增加药液量。

注意事项:

①在住宅区、公共场所、学校、工厂企业等地用药应避开人流高峰。

②市区园林绿化带灭蚁要注意尽量减少对行人的影响,施药区要注意人畜安全。

(3)水田、旱作地、果园和荒坡地,要注意对蜜蜂的影响。

(4)河流、水库和鱼塘附近地区应注意安全用药,禁用阿维菌素、菊酯类、锐劲特等农药,防止污染水源,并避免对鱼、虾等造成杀伤。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治红火蚁的方法多种多样,提高红火蚁的调查效率,及时记录其行为变化,发现蚁丘蚁窝即时选择合理的防治措施,在防治过程中,不仅对人和作物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祖荫,刘曼,刘关星. 我国发生的一种蜜蜂新蚁害——南美红火蚁[J]. 蜜蜂杂志. 2019(06)

[2]刘刚. 氯虫苯甲酰胺可有效防控红火蚁[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1)

[3]李俊龙,陈立,刘长明. 红火蚁工蚁对棉蚜诱导的棉花挥发物的嗅觉和行为反应[J]. 昆虫学报. 2019(05)

作者:佘定媛 何燕雅

上一篇:会计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税收理论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