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产品概述及发展论文

2022-04-22

摘要: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着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与其产品自身的高杠杆性、高关联性、虚拟性密切相关,因此,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是与生俱来的。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契约理论把每次交易视为一种契约,将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对现实问题进行契约分析。本文试图从契约理论这一全新角度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解释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高风险的原因。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金融衍生产品概述及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衍生产品概述及发展论文 篇1:

浅谈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及其风险性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货币、利率、股票等交易过程中,衍生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其主要形式有期货、期权和掉期等。

二、金融衍生产品产生的原因

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从我国企业内部因素来看。(1)资金流动的需要。在经济形势变化加剧的时代,公司和个人更加关心资产的流动性,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设计的,其中,有的创新是为了容易获得现金,有的则是为了把暂时不需要的先行使用出去。(2)降低代理成本的需要。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为了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金融市场创造出了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3)防范风险的需要。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引入非常有效的纷繁管理工具和设计出非常精致的风险管理策略。

2.从外部环境看,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的创新步伐远远快于金融市场的发育和金融监管水平的提升。金融衍生产品的结构日益复杂,各类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目前的金融会计制度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大多列入银行表外业务,难以准确计量交易合同的当前价值和奉献头寸。当衍生产品在市场中的风险逐渐积累,投机因素无法得到充分消化,衍生产品价格就会在投机力量的带动下背离基础资产价格,在经济出现过热时加速泡沫的形成和资产价格上涨,在政府调控时有加速泡沫的破裂和资产价格的回落。

3.从环境因素看。(1)价格波动性增强。金融商品的价格(利率、汇率)波动频繁,价格变动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例如,通货膨胀,传统金融结构的衰落与国际协议的破裂,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工业化等。(2)金融理论的推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创立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式(Black_ 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为各种新型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3)法规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巴塞尔协议在银行资本充足性方面达成了共识,而且逐渐演变成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管标准,各商业银行为了拓展业务,规避资本充足性的约束,业务发展存在表内业务表外化的趋势。(4)信息和交易成本降低。科技的进步不仅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市场的交易速度,而且交易的成本也降低了。

三、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商品的价值变动

金融衍生产品既然“衍生”于基础商品,其价值自然受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故可以用来规避、转移风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由于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加大了风险系数。

2.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若某一交易方违约,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此外,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3.产品特性复杂

“火箭科学家”(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的别称)像玩魔方一样,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4.产品设计颇具灵活性

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四、国内开展金融衍生产品的现状

1.金融衍生产品同质性高,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有限。由于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经营股票和商品交易,且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有限,因此,开展衍生产品交易的基础资产只能是利率和汇率,与国际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比较来看,国内提供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明显偏少,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2.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严重不足。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尚不具备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能力,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完全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是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

3.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时间不长,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

五、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有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两类。

1.宏观风险

(1)金融自由化 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用来测量和监管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2)银行业务的表外化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不仅可以绕过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银行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使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 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是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但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

(4)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2.微观风险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 金融衍生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具体事宜做出明确的规定。

(2)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不严密,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激励机制的过度使用。许多公司把交易员的业绩与薪水联系起来,有的还实行利润分成,这对调动交易员的积极性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冒险精神。

(4)越权交易。虽然有的决策者对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交易赚取巨额利润时,并不一定会检查交易过程中是否有越权行为,违规盈利的交易员反而会受到表彰,以致风险意识逐渐淡薄,逐步加大交易金额,调高风险系数,使交易与原来决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相背离。

由此可见,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只有把握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性,使其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之中,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作者:梁 森

金融衍生产品概述及发展论文 篇2: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的契约诠释

摘要: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着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与其产品自身的高杠杆性、高关联性、虚拟性密切相关,因此,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是与生俱来的。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契约理论把每次交易视为一种契约,将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对现实问题进行契约分析。本文试图从契约理论这一全新角度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解释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高风险的原因。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源自于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广泛存在,而引起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根本原因则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非完全契约性质。

关键词: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契约经济学;非完全契约性质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广泛存在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世界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冲击。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是为适应风险管理而产生的金融工具,其灵魂就是风险。学术界对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的研究较多,但多从风险的管理、风险的测度等微观层面分析,本文试图寻找新的视角,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来分析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深层原因。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着高风险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表现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全球商业界的青睐。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更是蓬勃发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场内交易的未偿付期货、期权合同总数达449.03亿份,2007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高达651.35亿份,6个月增幅45.06%。与此同时,截至2006年12月,场外交易名义未偿付合同金额为415.183万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值297.67万亿美元增长了39.48%。可见,无论在交易所还是在场外市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均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但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许多重大金融事件,如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1997年由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等等(见表1),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践表明,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发展和运用,能为某些经济发达国家带来巨额财富,但衍生产品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深度的风险危机。若不能正确驾驭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控制衍生产品风险,那么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能面临剧烈动荡,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创伤。

(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性质动因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的高风险与其产品自身性质特点密切相关。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关联性、高杠杆性、虚拟性是催生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重要因素,因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是与生俱来的。

1、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关联性与风险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是以传统金融产品的价格为基础进行设计和交易的,现代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设计,既可通过对原生性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进行组合,也可通过对各种衍生产品进行再组合,还可根据客户在交易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上的要求进行组合,这使得各个衍生产品之间具有了极高的关联性。高关联性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最大的特性。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本身对价格波动较为敏感,其波动幅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高关联性将这种风险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达到“触一毛则动全身”的效果。因而,任何一个小环节上的差错都可能引起整个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剧烈震荡,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被进一步放大。

2、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高杠杆性与风险

利用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保证金制度,市场参与者可以运用少量资金,甚至不用调拨资金,即可对资金量巨大的交易合约进行控制,这使得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了高杠杆性。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中,交易者都是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然而,交易者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整个市场的稳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蕴藏着较大的交易风险。此时,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具有的高杠杆性使得交易者可以把保证金作为杠杆,以小博大,用为数少量的保证金牵动大批商品和金融产品的买卖,这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埋下了较大风险。

3、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虚拟性与风险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本身不过是规定了衍生品交易事项的合约,是持有人获得交易权和交易产品价值的证明,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这就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虚拟性。在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当原生产品是商品等实物资产时,衍生产品的凭证性质使其交易过程脱离了实物运动,当原生产品是股票、债券等脱离了实物运动的虚拟资本时,相应的衍生产品则更具有了双重的虚拟性。这种实物产品与价值的脱离潜存着一定的虚拟增值空间,容易引发较大的市场风险,而在产品高杠杆性和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实物产品及其价值脱离的情况更为严重,使得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虽然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初衷是套期保值、减少风险对产品价值的冲击,但衍生品自身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非系统风险,加上衍生产品的交易是通过利率、汇率等市场行情的走势判断的,一旦实际变动与投资者预期有出入,则会导致产品价值的损失,甚至可能产生危及整个金融市场的高风险。因此,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与生俱来的特点,并将伴其终生。

二、不完全契约理论及其引入

(一)不完全契约理论概述

自1937年科斯开创性论文《企业的性质》发表后,新制度经济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科斯把交易成本和产权分析引入经济分析中,改变了经济学的微观分析结构。现在,新制度经济学已在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经济学、委托一代理问题等四个问题上形成了理论体系。

以威廉姆森(Willamson,1996)为重要代表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把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将每次交易视为一种契约。按照威廉姆森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的论述,契约可分为完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完全契约(complete contract)是指缔约双方都能完全遇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愿意遵守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条款,当缔约方对契约条款产生争议时,第三方能够强制其执行的契约。不完全契约(incomplete contract)

则相反,由于契约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不完全契约未能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没有规定在各种可能的事件发生时契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给第三方仲裁带来理解和执行上的障碍,是事前无法囊括所有或然事件的契约。

由于外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人的有限理性等,人们在交易时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未来各种或然状况并以双方都没有争议的语言写入契约中,因而契约不可能完全包含未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也不可能将事件一一描述清晰。同时,缔约各方仍有机会主义倾向,他们可能为谋取各自利益最大化采取各种趋利行为,这样即使缔约成功,双方仍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拒绝合作、失调、成本高昂的再谈判等危及缔约关系的行为。要采用求诸第三方(比如法庭)仲裁来维持契约关系的成本巨大,而且可能根本无法证实。这些现实情况都影响到了契约的制订,必然导致契约的不完全。

(二)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是契约不完全性的原因和表现

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契约不完全的原因应归结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同时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也是契约不完全性的具体表现。

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导致了人们在选择上的差异和制度规则上的差异。这种认知的有限性和行动上的差异性导致了制定的契约可能与事实的进展存在偏差,此种情况下的契约不能够完全囊括可能发生的所有事件,也不能够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因而有限理性假设下的契约一定是不完全的;与此同时,因为机会主义的存在,人们“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牟取最大利益”,即使事前签订的契约尽可能详尽的规定了契约双方的履约责任,但处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机会主义者难免会为保持、甚至获得更大的个人利益而放弃履约,使契约沦为一纸空文;除此之外,交易中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还可能引致双方信息上的不对称或不完全,缔约一方对信息进行垄断,可能引起“敲竹杠”的行为。此种情况下,人们不可能获得所有的信息,即便获得了信息,也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这必然导致契约的不完全。

然而,契约的非完全性也正是通过人们的有限理性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等表现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将实际情况把握得清晰明了,行事中“过度自信”“羊群行为”等有限理性行为是过度乐观、盲目追风的结果,其背景必然是完全契约的失效。而在“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行为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敲竹杠”行为背后,更是违背契约条款、恶意毁约的倾向,是对完全契约的背叛。所有这些可能的状况,都是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契约非完全性的具体表现。

三、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非完全契约性质与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高风险

(一)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非完全契约性质

契约理论认为,交易是经济主体根据他们拥有的、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换的产权,在执行双方认可的条件下进行的互利转让。契约理论者主张将所有市场交易(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显性还是隐性的)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是一系列合同的统一体,它赋予交易一方在将来某个时刻或时段对既定资产的债权,或明确规定了另一方的债务,或是只为一方提供一种决定期权交割与否的权力,其本质是对未来价值进行预期进而实现价值的一份双边契约或支付交换协议。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则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合约的交易,亦即买卖国际金融衍生资产债权、债务或交割权利的合约,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契约性质。

新制度经济学假设,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者没有能力收集市场的全部信息,也没有能力对收集的所有信息做出最恰当的处理,这必将引起衍生品交易契约中必要条款的缺失,即使所有条款一应俱全,其条款也仍不能被准确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客观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投资者的行为方式也是复杂多变的,衍生产品市场环境和未来动向的不确定性通常不能以有限的方案进行简单概括,投资者的行为方式也容易受到个人长期行为习惯、情绪、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想要制定包括所有不确定因素在内的详尽条款几乎是不可能的;加之,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双方还可能在契约签订以前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引诱对方签订不完全契约,或是投资者在执行衍生品交易契约时表现出利益内化、成本外化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些都将导致契约的不完全。事实上,只要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存在着盯住利益的投机行为,存在着可供投机的机会,则可说明,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合约本身仍是不完全的。综上所述,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本质上是一种天然的不完全契约。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非完全契约性质集中表现在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契约的多样性上。一方面,国际金融衍生品是一组基于基础金融产品或已有衍生产品的价值预期的契约,“有限理性”的交易双方不可能对未来情况进行完全准确的预期,同时在巨额利益的引诱下,双方都有较强的“机会主义”倾向。“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同时存在必然使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契约的履行存在障碍,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非完全契约性质的表现;另一方面,国际金融衍生品既可以由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出来,也可以由已有的衍生产品再衍生出新的产品,随着这种衍生、再衍生的创新螺旋不断发展,国际金融衍生品契约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导致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契约的不完全,也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非完全契约性质的体现。

(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非完全契约性质是其产品交易存在高风险的根本原因

在真实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不可避免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合约的非完全,引致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高风险。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售盈持亏”“过度自信”“羊群行为”等有限理性行为频频出现。在有限理性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投资者厌恶损失和过度自信的倾向广泛存在,“售盈持亏”“过度自信”等行为削弱了投资者对投资风险和金融产品未来收益状况的客观判断,导致非理性的盲目投资。这种行为是对完全契约的无视,它们使完全契约失效,可能引发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较大的动荡;“羊群行为”也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普遍存在的行为。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常会不考虑自己拥有的信息而模仿他人决策或过度依赖舆论,这种从众行为引致大量的“跟风”投资,一旦被别有用心的投资者利用,将导致金融市场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普遍损失,对市场的平稳运行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从众行为使完全契约的约束力下降,造成较大风险;另外,“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投机性入市等行为也时常在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演。存在机会主义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

市场上,出售方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交易前隐瞒、扭曲信息,引诱投资者签订利己的合约,还可能在签订合约后,通过减少要素投入、做假帐、隐瞒实际生产状况等行为,重新分配公司利益所得,达到自我效用最大化。这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形式隐蔽,对完全契约的履行造成了较大威胁,一旦这些信息公之于众,必将使投资者信心的下降,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在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一次性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更突出的表现。以上种种潜在的高风险,都是对完全契约的无视和背叛,造成了完全契约的失灵,因而,产生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根本原因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非完全。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高风险源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上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广泛存在,而引起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高风险的根本原因则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非完全契约性质。

四、结论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契约理论把交易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单位,将每次交易视为一种契约。由于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契约必然是不完全的。不完全契约未能考虑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没有规定在各种可能的事件发生时契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给第三方仲裁带来了理解和执行上的障碍,是事前无法囊括所有或然事件的契约。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契约不完全的原因归结为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同时,有限理性、机会主义行为也是契约不完全性的具体表现。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是一系列合同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对金融产品未来价值进行预期进而实现价值的一份双边契约或支付交换协议,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契约性质。在真实的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者没有能力收集市场全部的信息,也没有能力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做出最恰当的处理。加之,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环境和未来动向不明,投资者行为方式受到个人长期行为习惯、情绪、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机会主义的存在还可能使交易双方在契约签订以前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要制定包括所有不确定因素在内的详尽条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天然的非完全契约性质。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设计本身已蕴涵着众多风险因素,而衍生产品具有的高杠杆性、高关联性、虚拟性等特性则进一步放大了该种风险。在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上,“过度自信”“羊群行为”等有限理性行为,“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敲竹杠”行为时时发生、随处可见。可以说,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高风险源于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上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广泛存在,而引起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高风险的根本原因则是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非完全契约性质。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蕴藏着深度的风险,对国际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防范也应与时俱进。如何正确分析、认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的特殊性,并以此为据,寻求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最合适的风险治理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编辑:汪 晓]

作者:刘 娜 谭燕芝

金融衍生产品概述及发展论文 篇3: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探析

摘 要: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和国内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因此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对我国的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的现状出发,阐述了要完善我国市场监管的具体措施,希望对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衍生产品市场

1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相关概述

金融衍生工具是现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对于衍生金融产品国际上还没有确切的法律定义。本文借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9年3月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三点:①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与其他金融工具的价值有连动效应,即其价值随利率、证券价格、汇率、利率的指数、信用等级和信用指数等类似金融工具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②对初始净投资的要求低,特别是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映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其净投资非常少。③在未来进行结算。

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将金融衍生工具分为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和金融互换。金融远期是指交易双方在将来特定日期到来时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卖某一资产的金融合约。金融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在遵守交易所制定的交易规则的前提下,以公开竞价方式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日期交易标准数量的某一金融衍生产品的金融合约。金融期权也称为金融选择权,是指合约的买方首先支付一定金额以取得在特定日期或者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某一金融产品的权利的一种合约。金融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的金融合约。

2 我国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004年中国银监会正是颁布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自3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对我国金融机构开办衍生产品业务提供了一般的监管原则与基本规范,但总体来说监管层次比较低,因此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存在监管不到位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缺乏有效的资本充足性监管

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近年来场外交易的规模不断的加大,已经超过了场内交易,但是场外交易对金融衍生业务的信用要求很高,因此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是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基本条件,但是我国目前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不够,主要表现在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目前只有《暂行办法》中第13条的规定涉及到该方面的监管,即“金融机构应根据本机构的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和衍生產品的风险特征,确定能否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及所从事的衍生产品交易品种和规模”。这个规定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问题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很难形成对企业的约束,因而很难保证交易的安全。

2.2 缺少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过去我国银监会主要采用限制准入、规定业务交易规模等简单的管理办法来监管金融机构,在《暂行办法》中改变了原有的模式,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这是提高监管强度的体现,但是《暂行办法》没有对如何建立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如何监管作进一步的要求,因此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同时《暂时办法》也规定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对金融衍生业务承担监督和指导的责任,但是却没有规定对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说明我国的监管制度还不能很好的监管我国的金融机构。

2.3 我国的金融衍生市场缺少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我国的信息披露制度还是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个可以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以知晓。我国《暂行办法》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信息披露作了以下规定:“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的规定向银监会报送与衍生产品交易有关的会计信息、报表项目以及业务规模等”。但是我国使用的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框架,金融衍生产品是从国外引进的,属于表外项目,这样使披露的信息难以反映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和收益,不利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信息披露。

2.4 缺少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高级人才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行业,监管者必须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我国现行的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缺少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同时也缺少评估衍生金融产品的模型、策略和相关内部控制系统方面的知识,因此要完成监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制度的构建

3.1 构建统一的监管模式

金融产品涉及多个金融领域,多种金融形式的金融机构,因此采用单一的监管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监管的要求,必须要采用统一的监管模式,才能完善我国的监管机制。所谓统一的监管模式是指以维护金融安全为统一目标,多部门、多层次、多环节、权利互动与制衡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统一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在政府监督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建立金融产品从现货、期货到衍生品的统一市场监管机构,我国的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可以担当此重任。由证监会通过立法对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整体决策、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检查监督等方面进行监管,从而保障整体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通过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来加强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和其他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督。

3.2 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建设

内部控制是金融衍生产品监管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外部监管发挥作用的基础,外部监管无论多么的强大,还是需要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做好监管工作。现在我国金融机构基本都建立了一定的内部控制机制,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市场参与者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强,公司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职责界限不清,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发挥作用。因此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改进,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

3.3 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

如前所述,金融衍生品交易是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因此只看资产负债表难以了解参与者所面临的风险,从而加大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重大亏损的概率,更加不利于政府的外部监管。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对衍生产品制定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参与金融衍生品活动的机构向金融衍生产品的购买者提供能清晰反映其全部活动的报告,从质和量两方面提供金融衍生产品活动的范围、性质、相关风险及其对收入的影响,而且还要提供机构内部风险衡、运用风险管理系统计算的风险敞口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的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 苏畅.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姚静.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3] 杨洋.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商学院,2007.

作者:张月

上一篇:企业文化提升金融竞争力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审计事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