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设计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9

数学练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之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练习是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运用不熟练。究其原因是在数学教学中过分注重了新授课的教学,而忽视了练习课的设计。如何有效落实练习课课堂行为操作设计,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练习设计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练习设计课堂教学论文 篇1: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基本上都要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数学练习的安排,一般出现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上,新知的应用中,教师的讲解、示范之后及课堂的总结阶段,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化,促进学生提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一、找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上,精心设计练习

恰当地对知识进行迁移,是使旧知同化为新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铺垫练习:(1)粮店运来3车大米,每车2000千克,共运大米多少千克?(2)粮店原有大米350千克,又运来大米6000千克,粮店共有大米多少千克?这两道题是学生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很快解答出来,然后把第(2)题中“又运来6000千克”换成“运来3车,每车2000千克”就变成我们要学习的例题,粮店原有大米350克,又运来3车,每车2000千克,粮店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通过比较,既为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了解题中的中间问题及分析方法,做了知识上的铺垫,又突出了新知识教学的关键,把新旧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在教学的重、难点、关键上,精心设计练习

在教学小数乘法的关键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师可设计这样的练习:根据204×16=3264,计算20.4×16 、 2.04×16、 204×1.6、 20.4×1.6 、 2.04×1.6 ,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练习较多的题目,也解决了教学的关键。又如:在 “方程的意义” 教学后,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存在混淆,教师可设计判断题: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为什么?即:5x—4 x—4=0 10+8=18 16+x>20 x—9<11 4x—6=10 y+6=18 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概念进行判断,能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等式和方程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方程的认识。

三、在教师讲解、示范之后,精心设计练习

在教师讲解、示范之后,精心设计练习,对于巩固知识方面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的理解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如在教学素数和合数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例题:首先,请找出1—20各数的全部因数,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可以把1—20分成几类?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然后全班交流:有一个因数:1;有两个因数:2、3、5、7、11、13、17、19;有两个以上因数:4、6、8、9、10、12、14、15、16、18、2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说出他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并师生研讨合作,揭示概念: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素数和合数都有无数个。按照因数的多少,可以把自然数分为素数、合数和1三类。在揭示了素数和合数的概念之后,并不意味着认识的完结,概念的建立仍需一个过程,即把概念作为判断、推理、分析、解题的依据,此时可设计如下练习: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素数,哪些是合数. 2 17 21 29 35 44 87

2、判断你自己的学号是素数还是合数,告诉你的同桌,并告知理由。

3、判断。1.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0,不是素数就是合数。 ( )

2.一个数如果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是合数( )

3.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 )

4.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学生通过练习,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使学生能更深刻地建立概念。

四、在知识的总结阶段,精心设计练习

1、基本练习:讲什么,练什么,以基本题为主,有目的地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练习,以达到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变式练习:在“稍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教学时,基本练习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组练习:(1)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用去总数的,还剩多少吨钢材?(2)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 ,第二次用去剩下的,还剩多少吨钢材?(3)仓库里有15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第二次用去5吨,还剩多少吨钢材?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综合性练习:在教学乘法的运算定律后,设计这样一道题: 64×25 学生通过思考后能较快的算出这样的几种方法:

64×25=8×(8×25)=8×200=1600

64×25=4×25×16=100×16=1600

64×25= (60+4)×25=60×25+4×25=1600

64×25=8×8×5×5=(8×5)×(8×5)=1600

4、探究性练习:探究性练习,它是以学生在学习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实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练习活动,获得知识,激发情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总之,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淮安市淮阴区大兴九年制学校 江苏】

作者:周步清

练习设计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如何有效设计小学数学练习课的课堂教学

数学练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之一,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练习是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一部分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运用不熟练。究其原因是在数学教学中过分注重了新授课的教学,而忽视了练习课的设计。如何有效落实练习课课堂行为操作设计,是我们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练习课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口算训练,练习铺垫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训练,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直接影响着计算的效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口算练习的地位尤其重要,口算练习的加强,对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计算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口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因此,每堂练习课上都要安排一组口算训练。我的基本做法是用小黑板出示10道左右的口算题,让全班学生直接写得数,再由一名学生与大家核对答案。然后及时反馈,订正错误答案。选出其中一两个典型题,让做对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你为什么算得比别的同学快”等,通过交流比较,让学生优化出自己认为最快最好的口算方法,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

二、进入情境,明确任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开始就宣布练习课的课题,让学生明确任务,用鼓励性语言提出本节练习课中采用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要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时,我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入手,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自主解答,比较归纳

练习中要加强学生对新知的辨析和质疑能力。组织练习时,要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对一些比较题目的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新知的本质,增强辨析能力;通过对一些题目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抽象概括出所思所想,抽象概括出自己的发现;通过师生的交流对话,提升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主探索、充分交流,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在《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中,我出示了一组有关20以内加减法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以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进行比较归纳,找出不同点,归纳总结出算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和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的要点,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了。

四、分层练习,形成技能

课堂练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要符合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判断对错、改正、在实践上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成果。首先出示的是基本练习“看图列式”,一道加法问题,两道减法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在汇报时重点让学生说清计算方法和算理,通过三道基本练习巩固所学方法。然后是变式练习,加法问题中有一个隐藏的条件,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是如何知道这个隐藏条件的。第三个层次是提高练习,我是这样设计的,选择正确答案: 从树上飞走9只小鸟,又飞走了4只小鸟,两次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 小云这样做 9+4=13 小明这样做 9-4=5他们谁做得对?为什么?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个环节我通过设计由易到难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在摘“果子”的过程中领悟方法,以“动”促“思”。这样既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又能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升思维层次,使所学知识得到延伸和升华。这一环节要注意反馈一定要到位,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及时纠正错误。并及时总结,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

五、课堂小结,检测评价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等发现,总结,提炼本课练习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及收获。检测时为了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数量与难度都要控制好,同时设计一些附加题,使做得快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題目。反馈过程的一般程序是:1.教师或学生分析解题过程,核对解题结论。2.同桌交换批改。3.统计检测结果。4.错的同学订正,对的同学另做思考题。5.教师抽查部分学生的检测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很多做法还不够科学,缺乏实效性。但我在努力改变以往数学练习课一味让学生单调地练习计算的做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利用新课程理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使练习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爱上数学练习课,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作者:陆朝品

练习设计课堂教学论文 篇3: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 要]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当堂练习时不能“拿来主义”,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让学生通过难易适度、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练习;教学效果;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与课堂练习密不可分.常听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讲解的习题一听便懂,类型相同的练习也能模仿,可只要遇到略作变形的考题,便会束手无策,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花了很多精力,可考试时遇到没做过的题目时仍然无从下手.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在学生数学课堂练习的源头上下功夫,把好习题设计关,探究课堂练习设计策略,精心设计好数学课堂练习.

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并由浅入深,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对数学课堂练习

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结合易错知识点设置针对性练习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设

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

例如,在讲授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时,笔者在讲完公式之后先让学生做几道口算练习,再做笔算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积的两倍和符号的确定方面容易出错.为了解决这个易错点,设计了以下针对性练习.

笔者在两个层次相同的班级进行对照实验,发现设计这个练习环节的班级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明显高

于不加入这个练习环节的班级学生.

二、设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课堂练习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课堂练习,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大胆创新,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如,在教学完《四边形》这一单元后,笔者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及其变式.

[课堂练习]求证:依次联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1:依次联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变式2:依次联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变式3:依次联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变式4:依次联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通过一题多变,对练习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展开,能加强学生对诸多知识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发挥练习的潜在功能,同时能帮助学生提炼出最佳解法,优化解题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课堂练习应尽可能多地覆盖知识点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想象,所以课堂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设计的练习题要尽可能多地覆盖较多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应用(数形结合)》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练习: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像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 .

(2)写出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 .

(3)写出方程ax2+bx+c=-6的实数根: .

(4)写出方程ax2+bx+c=2的实数根: .

(5)写出方程ax2+bx+c=3的实数根: .

(6)若方程ax2+bx+c=k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这道练习题,把二次函数和方程的性质全部归纳起来,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是一道经典的课堂练习题.

四、采用层层设问的方式分解课堂练习的难点

对于较难的题目,与其教师一遍一遍地讲解,不如在课堂练习中采用层层设问的方式,把难点分解,让学生从易到难,步步推进,从而破解难题.

例如,对于这道练习题“已知反比例函数y=4x,若点(x1,y1),(x2,y2)在该函数的图像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

有很多学生回答不全.为了分解难点,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已知反比例函数y=4x

,(1)若点(2,y1),(4,y2)在该函数的图像上,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比较y1、y2的大小關系 .(2)若点(x1,y1),(x2,y2)在该函数的图像上,且0

正是有了这三问的铺垫,学生一问一问地解答下来,再做原来的题目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我们与其埋怨学生不会做题,不如在设计习题时想方设法分解难点,促进学生有效解答题目.

五、课堂练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在课堂练习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师可设计下面的课堂练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证明.

(1)填表:

(2)观察上表,你能否猜出: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m、n是常数)的两根为x1,x2,那么x1+x2、x1·x2与系数m、n有什么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

(3)请你利用求根公式,探索任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与系数a、b、c有什么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论证,

由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探究能力.

当然,课堂练习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作为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讲究课堂练习设计的方法技巧,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杨红芬.初中数学课堂练习教学策略[J].教法研究,2011(6).

[2]贾利萍.初中数学课堂练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2010(4).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作者:董杰

上一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历史教育素质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