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色彩与材料应用论文

2022-04-21

摘要:建筑色彩是建筑物外观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塑造建筑造型和美化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下我国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建筑立面改造活动,对建筑的色彩图式关注度不够,导致建筑的表现力下降。所以我们要依据既有建筑形态,把握色彩设计的原则,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上设计色彩图式,以增加对建筑色彩设计的审美需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色彩与材料应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建筑色彩与材料应用论文 篇1:

浅谈现代建筑的材料应用与色彩表现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工作环境和各类活动场所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科技发展也为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创造了条件,人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充分运用各种色彩与材料来创造个性化的生活空问。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建筑材料的应用与色彩的表现显的尤为重要。

1.外饰材料

1.1石材

可以分为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两类,天然石材材质坚硬,颜色和纹理多样,易清洁,常用的有大理石和花岗石,花岗石材质坚硬,耐酸抗风化,一般用于较重要的部位如裙房、人口等处。人造石材主要指人造大理石和人造花岗石,属混凝土范畴,品种较多,主要有水泥和树脂型人造石材,还有水窘石饰面板、水泥化砖等,其中树脂型产品光泽好、颜色鲜艳亮丽,水磨石饰面板表面光滑,花色品种较多,根据选用水泥、碎石粒的特点而定,水泥化砖常用作铺地材料,耐久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效果,将同一种材料粗加工和磨光,使粗加工的毛面呈现细小颗粒的漫反射,如同蒙上一层灰尘,而磨光面呈微晶状表面,深暗的底色得以充分显现,利用同一种材料的质感色差作表面装饰。既富有变化又十分和谐,赖特在1938年和学生亲自动手建筑的别墅。由于建在亚利桑那州沙漠地带的红色火山岩上,赖特聪明的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天然石块叠垒台基,这些石块部分地一直延伸为墙壁,保持天然的情趣,巨大的木质构架直插地面,表面粗加修饰,让木材的肌理从片片暗红色中透出,强调了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帆布顶盖也未加色彩油饰,种种粗砺的处理,体现了赖特有机建筑像从“地下长出于阳光之下”的自然追求,整个建筑静静地匍甸在地上,从材质到颜色完全与基地融成为一体。

1.2玻璃制品

玻璃制品具有透光、透明、隔热、保温等优良性能,所以在建筑上广泛应用。尤其新型玻璃的出现,如安全玻璃、保温绝热玻璃、镭射玻璃和玻璃砖等拓展了其应用空间,也提高了建筑的表现力。除了门窗外,也用于外墙作幕墙,屋顶、雨篷及栏杆等部位,上海大剧院使用一种新颖的印刷净白玻璃,将幕墙玻璃自上而下印满由小到大的细密的白色圆点,使建筑外观白天有一种轻纱笼罩的朦胧透明质感,而夜晚映出灯光,通体透明。由于玻璃砖强度高,隔热隔音又耐水以及良好的透光不透过视线等优点,很适合安静、隐秘场所使用。

1.3金属材料

由于合成高分子工业的发展,铝材、钢材等大量金属材料用于民用建筑中,金属罩面板材主要由不锈钢板、彩色钢板、铝合金板、镀锌钢板、镀塑板等,其共同点是安装简便,耐久性能优越,装饰效果良好,从视觉感受来讲,建筑一改土木石等传统材料的面貌,有机器工艺的光澤、精确和力度,如法国巴黎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采用铝材装饰包裹内部的混凝土结构,整个就像一张皮一样伸展开来,组成极具韵律的图案,闪耀着金属特有的光亮。如鸟巢,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空间结构科学简洁,建筑和结构完整统一,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为国内外特有建筑。

1.4外墙涂料

外墙涂料作饰面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特点是只改变色彩并不改变墙面的质感,多见于大量的住宅或厂房,也用于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

1.5其它材料

陶瓷制品,常见的有釉面砖、外墙贴面砖、地砖、陶瓷锦砖(俗称马赛克)以及仿古建筑中常用的琉璃瓦等,水泥材料,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采用水泥,彩色水泥等作面层,另一种是表面处理,比如拉毛,压花灯达到装饰效果。

2.内饰材料

2.1内墙材料

常见的有各种品牌的内墙涂料,各种木质表面的型材和胶合板,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岗石等),玻璃制品(镜面玻璃、彩色玻璃等),石膏板材,陶瓷制品(面砖、墙面砖、陶瓷质壁画等),织物类(挂毯、装饰布等),壁纸与墙布等。

2.2地面材料

主要有:木地板、地毯、塑料地板、天然石材、人造石材,陶瓷地砖、地面涂料等。

2.3顶棚材料

根据防火规范要求,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房间,现在常用的吊顶材料为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和铝合金吊顶,饰面板材还有矿棉水泥板、矿棉板、钙塑板、玻璃棉装饰吸音板等,在防火要求不高的场所,胶合板、PVC塑料板、壁纸装饰天花板等仍在继续使用。

从材料的特点看,木材导热性低,手感好,纹理漂亮,颜色温暖,质轻,易加工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是优良的装饰材料。木地板,木墙裙广为流行,历久不衰,而且采用木材装修的室内效果,温馨舒适并带有原始的质朴感,由于天然石材(花岗石、大理石)有自然的情趣,耐久性、耐磨性好,容易与室外环境相联系,有个过渡,增加统一性,所以。在一些公共场合用的机会也较多。较之其他材料,纺织品手感柔软,使用舒适,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那么,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应如何来统一色彩和材料的关系呢?

色彩搭配往往涉及到材料的组合问题,材料的质感同色彩一样,单一的情形下无所谓好与坏,只有搭配、组合后才能看出整体效果,在很多情况下,建筑师并不能随心所欲的选用材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造价、材料的短缺或某种规定等,不得已将就使用,某种意义上,在确定材料等级后,材料也基本确定了,需要用心设计的是如何进行搭配,选择恰当的色彩,通过材料的选择搭配,使材料的颜色和质感得到率直的表现,创造出和谐之美,材料的质感直接影响着建筑的风格特征,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色彩。如图被称为“粗野主义”的代表作的著名的马塞公寓,给我们展现的是粗糙的表面,肥硕的底柱和夸张的色彩,而“粗野主义”则要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今天,这样的例子已很多,他们给我启示:并不是所有建筑都要大紫大红,材质本身也可以表现。

建筑物所用材料的颜色、质感和纹理等特性给人以真实,具体的感受,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了建筑物的视觉效果,建筑色彩的运用其实就是以材料选择为前提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建筑材料的品朴花色越来越多,为建筑色彩的表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作者:张晓艳

建筑色彩与材料应用论文 篇2:

论城市既有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

摘 要:建筑色彩是建筑物外观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塑造建筑造型和美化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下我国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建筑立面改造活动,对建筑的色彩图式关注度不够,导致建筑的表现力下降。所以我们要依据既有建筑形态,把握色彩设计的原则,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上设计色彩图式,以增加对建筑色彩设计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既有建筑,建筑立两,色彩图式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的面貌日新月异,尽管城市中已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新建筑,但绝大多数建筑是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对建筑设计水平发展的影响或者说更多受经济条件制约,外观简单,还有一些外表已经破旧。这样的建筑面貌,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更不用说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创造有特色的城市意境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建筑立面改造活动,尤其是对城市中心区及各大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的立面改造。本文讨论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不是仅就陈旧、破损的建筑,而是随着对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深度认识,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对整体街区按照城市色彩规划控制,渐次开展建筑立面改造的色彩设计。

1 既有建筑立面色彩改造的方式与特点

在进行城市中心区及各主要道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中,其中既有破损、陈旧的建筑,也有不符合城市色彩规划、不符合街区色彩控制的较新建筑,所以最常用的建筑立面色彩改造方式有三种:对原有建筑色彩进行修复与维护、对建筑立面进行全新涂刷、对建筑立面外包材料进行更换,这三种方式各有其特点。

1.1 对建筑立面进行修复与维护

在旧城改造中,给我们带来的除了城市的现代化以外,还让我们的城市文化、城市历史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走向了消亡,在一定层度上,旧域改造成了以破坏几千年优秀传统建筑文化为代价的拆除古街市和古建筑物的疯狂运动,而到处兴建具有“全球现代化”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广场”,处处是具有玻璃幕墙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造成千城一貌,所以对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旧建筑建筑立面改造中,色彩设计要复原旧建筑原有风貌,延续原有建筑的风格及模式。如天津旧城改造中对原有建筑清水红砖墙面的翻新,将后来在红砖墙面抹上的水泥砂浆以及劣质涂料剔除,以保护原有墙面不受腐蚀,恢复原有的建筑色彩。

1.2 对建筑立面进行全新涂刷

国内普通旧建筑大都采用水泥砂粗拉毛外墙及涂料,年久破损以后,楼体变得灰暗而毫无精神。在建筑立面改造中目前普遍采用全新涂刷,涂料改造快捷,经济,色彩选择多,安全又不会对旧建筑增加荷载。欧美发达国家建筑外墙采用高级涂料装饰的己占90%,经常有计划的涂装建筑物外墙,始终保持建筑物外墙洁净、美观。对建筑立面的色彩改造,涂刷高级涂料成为现在旧城改造中最常用的方式。全新涂刷的建筑立面色彩设计应在城市色彩控制规划下实施,符合街区的环境。

1.3 对建筑立面进行材料外包

外包立面是在原建筑立面的外面再加一层建筑立面。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出于建筑视觉形象的要求,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要求无关。外包立面的外部加包立面多数是以幕墙立面为代表的轻立面系统。幕墙的色彩多取决于幕墙的材料,选择幕墙的材质对建筑立面色彩的形成至为重要。

2 建筑立面色彩设计的基本图式

色彩是建筑立面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塑造建筑造型和体现城市色彩意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建筑立面改造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建筑色彩整体的设计,对建筑立面的色彩图式关注度不够,导致建筑的表现力下降,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图式表达,依据建筑形态和色彩控制规划使用色彩图式,增强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的表现力。

2.1 作为点构成的图式

点是一切物体在视觉上所呈现的最小状态,任何相对面积最小的形态不论是其形状如何都具有点的特征和属性。在几何中点仅表示位置,它没有长度、宽度、大小和面积的抽象概念。色彩在建筑立面改造中作为点构成的表现方式,就是指将可视元素抽象为有色彩的点,并利用点的特性来建立组织秩序,由此产生具有构成特征的表现形式。在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中,很多都运用了色彩的点元素构图。

点式色彩在建筑上呈点状分布,它能产生活泼的、跳跃的感觉,可以呈有规律分布或者白由式存在,前者多呈现出韵律感和秩序感,后者则有自然成趣的感觉。点的数量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单个出现的色点图式多有强调和构图平衡的作用,其面积可大可小,多个色点的图式常和美学原理结合起来,起到纯粹的装饰的作用。点的位置、形态、方向也存在着很多变化,它们灵活的布置方式为建筑造型提供了无数的可能,在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的实际应用中,色点一般依附于建筑的一些小的构件,比如阳台、雨蓬、空调器、窗台等,有些色点只是附加于建筑上面的装饰(图2)。

2.2 作为线构成的图式

色彩在既有建筑立面改造中的线构成图式,是指在建筑立面改造中,充分利用线性的力度和方向性特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色彩形态秩序的构成组织元素,从而将彩色的线条表现出具有线性元素相吻合的方向性形态特征。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我们做设计时有颜色的线条元素指的是色彩线条、檐口线条、腰线等具有平面化特征的线性元素。但是在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的具体建构中,远远不止这些二维的线性元素,还存在具有体量特征的线性元素,比如横向的百叶、窗,竖向的柱、墙等。我们在讨论建筑立面色彩图式时,是不分二维与三维元素的,凡是能够表现其横向的方向性形态秩序的元素都列入其中。根据色彩线条在建筑立面上的不同方向和构成特征,将其划分为五类,即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网格构图。

2.2.1 水平线构图

立面色彩设计水平线构图,是指具有色彩的水平线性方向的建筑元素或色带构成的横向的秩序,并将其他的可视元素纳入这一秩序当中进行表达。水平线一般认为是与地球表面平行并具有附着于地球的稳定感,它有开阔,舒展的表情易于形成非正式的亲切和平静的气氛。所以水平方向的色彩线元素给人以沉稳、动态、延伸和降低高度的形态特征(图2)。

2.2.2 垂直线构图

建筑立面色彩的垂直线构图,是指具有色彩的垂直线性方向的建筑元素或色带构成的垂直方向的秩序,并将其他的可视元素纳入这一秩序当中进行表达。如果说,水平方向的线或条纹给人以漫不经心或流动感觉与不太具意义的印象,那么垂直方向的线或条纹则给人较具意义的印象。因为作为自然界的人或是万物都受到重力的约束,摆脱重力的影响是人类一直

在努力的事情。垂直的线与地面成直角相交显示了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动力,表现出了战胜自然的象征,故垂直方向的线条给人具有向往、挺拔、庄重的形态特征(图3)。建筑立面色彩的垂直线构图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常常被运用到。

2.2.3 斜线构图

建筑立面色彩的斜线构图就是把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线元素旋转一定的角度,可视为升起的水平线或降下的垂直线形成具有飞跃、冲击和运动方向力感的形态特征。运用斜线的构成往往是为了寻求视觉上的刺激和振动,其动势和节奏较为有力。

2.2.4 曲线构图

在几何学中既然有直线和曲线,那么在建筑立面色彩中同样有曲线构图。曲线表现出自然的伸展,自由而富有弹性,给人以奔放、飘逸、洒脱、轻快、自由的感觉。

2.2.5 网格构图

建筑立面色彩的网格构图是指在一个建筑立面中,竖线、横线两种元素同时存在的混合式构图,一般来说,这种混合构图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但是以哪种倾向性为主,就要根据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的需要和作者的设计意图而定。

2.3 作为面构成的图式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立面是建筑体块的一个具有二维性的表面,就造型手法本身而言,采用的都是具有平面构成特征的手法。建筑立面色彩的面构成图式就是按面的构成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建筑立面色彩造型。

面构成图式是由大面积色块组成的构图,这种构图手法的整体感较强,而且效果强烈、鲜明。如果色彩搭配手法选用得当,就可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如果色面的颜色选择不合适,也容易造成很明显的缺陷。在实际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中,面构成图式常结合建筑的功能分区、单元划分和体面转折的需要进行设计,也有纯粹从美观的角度、造型的需要而作的面式色彩组合设计(图4)。

2.4 作为绘画式的图式

绘画式的图式相比前三种构图方式来说,也有一定的应用,它也是以装饰为主,但是更加灵活、自由,一般这种构图形式都用在局部或规定的范围内,采用自由的建筑立面色彩设计方式,把建筑物当作一件可供涂抹的媒介,在墙面上绘以广告、纯艺术画或一些超现实主义的画作等(图5),其设计后的效果可能会完全或局部打破建筑原来的立面规律,改变原有的视觉形象,如果设计合理,也可以给人们以美的感受。除了可以改变其立面的效果之外,绘画式建筑立面色彩改造还能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景点,但绘画式图式源自建筑物本身,不融入周围的环境,否则容易形成视觉污染。

除了以上几种色彩图式之外,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多时候是这几种图式同时存在,所以综合式的构图往往更为常见。

3 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 体现形式美的原则

色彩在建筑立面改造中能否让人获得美感。要取决于其客观美学特征是否具备,这是先决条件,也是我们确立建色彩评价体系的标准之一,所以我们在运用图式进行建筑色彩改造时,就可以在建筑色彩设计确定之后,用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形式美的规律去推敲、分析色彩的布局是否合理,从整体到局部,系统的去研究色彩与造型的关系以及色块的面积、形状、位置等,也可以直接利用色彩构图的形式美原则,去进行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

3.2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原则

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因此,为了延续城市的文脉,域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直接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中国幅员广阔。文化丰富,许多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色彩。在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时,有意识地延续地方主色调,将地方传统色彩构成方式包括色彩的比例配置、运用的位置等抽取出来,作为现代建筑立面改造设计时的色彩构成的依据,有助于使现代建筑获得地方民族特色。

3.3 服从街区市功能区分和性质的原则

在街道总体风格统一的状况下,要针对不同的地段风貌进行不同的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如商业地段的热闹繁华、办公地段的整洁庄重、休闲地段的清新自然、居住地段的亲切雅致……这都需要在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根据地段的功能分区和性质很好地考虑。所以设计人员在选择色彩上不能硬性规定,过于杂乱,则显低俗:过于单一,则不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建筑形象的品位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提升,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既有建筑立面改造色彩设计的工作必然是我们考虑的课题。只要充分把握色彩设计的图式和原则,才能在既有建筑立面色彩设计中体现整洁大方、环境优美的都市建筑风貌。反之,不恰当的运用将导致严重的视觉污染,从而对整个城市形象塑造形成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色彩在既有建筑立面改造中的应用,才能拥有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筱倩.杨茂川.谈建筑立面改造设计中地方特色的表达[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2):3.

[2]潘文辉.浅谈建筑立面改造规律及其艺术构思[J].建筑施工.2005,(3):35.

[3]焦燕.建筑外观色彩的表现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5.

[4]刘海波.建筑形态与构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8

[5]杨希文.建筑表皮在建筑造型中的视觉印象[J]工业建筑,2004,(10);27.

作者:刘海波

建筑色彩与材料应用论文 篇3:

浅谈城市建筑色彩规划

摘要:文章简述了目前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建立健全色彩规划体系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并就国外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建筑;景观:色彩规划

1 前言

沙里宁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抱负。”人们从一个城市的印象总是从看开始的,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成功的景观色彩设计,纵然建筑形式千变万化,规划布局严谨合理,也难体现出具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城市美来。如何通过城市建筑色彩的系统研究,对城市色彩进行合理地规划,消除城市色彩趋同和环境色彩垃圾,营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2 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

作为城市的“第一视觉”,城市色彩总是最直接、最有冲击力的城市意象,而色彩作为一个城市视觉形象的主要构成元素,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却没有足够地重视城市建筑色彩的整体性,单体建筑之间色彩的立面关系往往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过度网格化的区域空间分隔,已经把一个个原有的特色区域无形孤立开来,城市色彩也变得混乱无序。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缺乏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影响区域建筑协调

城市建筑常常因其功能或个体喜好等因素的不同而各自使用异样的色彩,为突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不少设计师过分关注单个建筑,往往将自己的作品打扮得五颜六色,却不考虑和周边景观色彩的协调性,很多城市逐渐被涂抹成了难看的“大花脸”,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建筑色彩的整体性,致使城市色彩杂乱破碎,缺乏统一的色彩韵律。

2.2色彩语言运用雷同,千城一面缺乏文化底色

城市建筑色彩是以城市的文化为背景酝酿和发展的,色彩的运用应当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但是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使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色彩;而现代传媒及便捷的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屏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色彩的时髦趋势。有专家无奈地表示,近些年出差去很多地方,除了在宾馆休息外,都不太愿意到城里走动,“反正走到哪个城市都一样”。尤其是公共建筑的色彩设计中这种趋势尤为强烈,写字楼采用相似的玻璃幕墙结构,商业建筑色彩大同小异。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被抹去,留下的只是色彩越来越雷同的城市建筑。

2.3传统建筑色彩迅速萎缩,新的城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得色彩自由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大量优秀的传统建筑被摧毁,取代的是体量巨大、色彩各异的现代主义建筑,城市传承的色调被破坏,新的建筑色彩没有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建筑色彩体系没有形成在一些具有相当历史的城市中,历史遗存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冲突性较为明显,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色彩上,都没有解决好与历史文化的延承与衔接的和谐,甚至有因建设现代城市而毁灭性地破坏历史遗存的现象。

2.4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环境缺乏关联,“光污染”和色彩“实验场”倾向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城市、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改变自身形象、打造“标志性建筑”的愿望非常迫切,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缺乏先进理念,为了彰显“现代性”,盲目地贪大求洋或互相攀比,将一些西方国家在城市化初期流行的元素照搬过来,比如过度使用玻璃幕墙等极易造成“光污染”的建筑材料。

3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必要性和建议

3.1必须建立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体系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评价具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既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依据,也是对规划设计成果的检验。城市建筑色彩规划评价的内容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视觉美学层面,另一个是文化层面。视觉美学层面的评价主要以色彩学理论为基础,对城市建筑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判。即从色彩的色相、明度和彩度的基本属性出发,根据色彩的调和、对比原则,对由城市各视觉元素所组成的色彩景观是否美观、和谐进行判断。文化层面的评价主要是从地方人文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城市是否具有特定的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对城市是否适合以恰当的方式突出和呼应这种表达文化性的地方色彩进行考察。

3.2必须强化对城市建筑色彩的控制与管理

色彩是一个对城市景观进行塑造和改善的经济、快速而有效地手段,但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手段使之真正有利于城市建筑色彩科学的研究、规划和设计,只有尽快将建筑色彩控制指标体系纳入规划审批及批后管理中去,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在各类功能区中应该分层次、分系统细化色彩控制导则。根据各功能区内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空间要素,制定相应的控制内容和控制力度突出色彩标志性、强化分区特色的同时,量体裁衣地进行城市色彩规划管理。住宅面积所占比重较大,其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部分之一,可作为城市背景色彩,且其操作性强、易于实现、能大幅度改善城市总体色彩,因此应从严加以控制。公共建筑造型富有个性,可丰富城市特色、增添城市亮点。如北京2008国家体育馆,外立面采用透明的玉绿色玻璃纤维板,为建筑表皮构成富有个性的有机形态,象征着中国古代红山文化的双联壁,充分体现了人文绿色和科技奥运的这一主体精神,为奥运建筑增添了亮点。

3.3建立规范的色彩规划管理系统与反馈系统

制定完善的色彩规划审批机制,编制统一规范的建筑色彩报批标准格式,以规划色谱为标准,从构筑物的外观、材质、色彩等方案严格把关,以法规的形式有效地控制引导城市色彩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建筑色彩的批后管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加上效果图上的理论色彩和实际建筑材质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别,批后管理人员往往难以把握审批情况和实际建设之间的差异,因此,在以规划色谱为标准的色彩审批程序之后,也应该加强批后管理人员的技术配备,在建设过程中跟踪监督、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对已有成果的管理和保护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经过大力气修缮和改造的长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太平街,风火墙、青砖青瓦、麻石路、木构门窗……再现了长沙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

城市是为广大市民服务的,不仅是生活居住的场所,还是民众生产学习的环境。因此城市色彩规划除了有相关专业和政府部门参与设计外,还应该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及时对管理条例和设计方案做相应的调整。在法国有很多建设项目在方案出台的时候就广泛征求市民的意见,充分的民主给予市民决定自己生活环境的权利,也为设计者和城市管理者带来启发。

4 国外建筑色彩规划实例分析与浅评

发达国家几乎都经历过由于没有色彩标准而造成的混乱局面。色彩污染在国外也曾引发过诸多纠纷和法律争议,但是最终都通过采用色彩标准对城市进行色彩监督管理,改善了建筑色彩应用的混乱局面。

自从17世纪中叶起,意大利的都灵开始有规划地实施城市环境色彩建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等国在城市色彩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建筑涂料的兴起、发展和应用为色彩规划提供了更大的艺术空间。科学有序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不仅使许多国外城市个性鲜明,和谐悦目,而且让人留连往返。

德国是最注重色彩规划的国家之一。有统计表明,德国是国际通用的NCS系统及其色卡、色标类产品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其严格的色彩标准不仅贯穿于发达的制造业,也同样贯穿于城市色彩中。在柏林重建和规划中,为了保持哥特式的民族建筑风格,对于传统建筑即使是残垣断壁,也要保留下来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尤其是注意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的色彩保持高度统一。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做色彩规划的国家。由于较好地使用了色彩标准和城市色彩规划,致使老城维护和新城建设大大增色。巴黎代表性的拜占廷和哥特式风格建筑就坐落在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及其附近,从凯旋门到罗浮宫,建筑色彩大都是红砖顶或金顶、白色大理石墙、红铜色或绿色门窗,体现着华贵和法国人的浪漫。而在巴黎城西北部的拉德方斯工业新城,主要建筑风格呈直线型,色彩以现代感、工业化的白色、兰色、灰色为主,并以现代风格的城市雕塑做为点缀。值得一提的是新城中的城市雕塑大多取材于老城中的华丽色彩,这使得拉德方斯为代表的工业新城和以香榭丽舍大街为代表的老城既有统一,又有区别。

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城市建设和色彩规划方面以切实有效的标准来指导和控制城市色彩,严格按照色彩标准操作执行,并选用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涂料,才能使从城市规划到设计,从建材生产到建设施工,产生真正的建筑艺术。

作者:曾妍 李娜 高津

上一篇:电工课程项目教学法论文下一篇:化工制药类工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