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循环经济论文

2022-04-18

摘要: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中小企业转型循环经济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有自身优势,也面临较大的障碍,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进行有效的合作联盟以克服人才、资金、规模等障碍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转型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技术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技术创新循环经济论文 篇1:

基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探讨

[摘要]技术创新网络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对循环经济价值网络的分析,探讨基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模式、特征及竞争优势。

[关键词]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网络;价值链

On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Produce Value Chain in Recycle Economy

Cao Wang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Zhejiang 316004)

Key words: recycle economy; technical innovation network; value chain

发展循环经济以技术为支撑, 循环经济效益的好坏,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循环经济技术涉及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等诸多领域技术。要实现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等在多层次、多领域、多范围的协同合作。传统经济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多是单独行为,没有企业间的生态循环的生产方式,单个企业的提升和技术创新难度较大,难以实现循环经济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战略不能简单局限于单个企业、部门或行业技术的创新发展范围内,应该从整个经济大循环的系统角度进行规划。循环经济要把所有各种技术和利益群体, 包括循环价值链网络中的相关企业、科研院所,以及能提供各种政策、资金、信息和各种中介服务的政府、金融机构、消费群体以及中介机构等作为系统化统筹考虑的对象。由于循环经济的特征,网络化的结构使得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也应该与它的发展特征相适应,才能够完善循环经济网络体系。因此,形成以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网络是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的。

一、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及主要特征

(一)循环经济的产业价值链

迈克·波特提出,企业价值链在微观层面上是一个企业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内部过程的相关环节组成链条(如图-1所示),价值链将企业分解成许多战略性相关的活动,每一个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较偏重于以单个企业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

(二)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

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包含单个企业形成的价值链, 单个企业形成的价值链只是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一小部分,少数有实力、上规模的大企业通过自身拓展实现资源循环,但这不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分析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单个的企业或行业,应有跨越行业的视角来看循环经济价值链的重构过程。企业在生产中的副产品和废物的回收处理后,可以作为其他行业中的资源进行重新利用,资源的交叉利用形成网络状复杂的循环经济价值链。

图-2以种植业资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

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中,纵向是微观企业单个产业价值链,即从资源、生产过程、物流到消费者的过程。横向是不同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通过再利用资源或能源梯级利用跨界或跨区域连接起来的网络,横向和纵向交织形成的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每个处在循环经济价值网络中的企业是这个网络的结点,各个结点通过循环物质资源(再生或回收的资源)、信息、物流,以及技术网络相连接,形成大的循环经济网络。企业结点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空间可能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动态重组,企业可将内部各个价值环节在不同空间进行配置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由众多不同企业、不同行业分工合作完成价值链增值。例如以种植业提供资源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如图-2所示)。作物的不同部位以及作物在不同的周期提供了众多行业的基础资源, 衍生出来的产业链包括饲料、生物质能源、制药、食品、新材料,化工等。这些产业在生产各环节又产生可以相互利用的资源,生物质能源为它们提供能量,形成交织的循环价值链网络。

(三)循环经济下价值链主要特征

循环经济下行业价值链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企业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利用的价值被不断发现和扩大,资源再利用的价值被不断挖掘,通过对行业价值链过程中副产品的减量与处理,以及对产品使用后残余物的回收处理再利用,延长了该行业的价值链。另一方面,产业价值链的跨度和空间大幅度增加,形成复杂的网络化、环状化。如从种植业衍生出来的产业链生产过程中产生相互利用的再生资源,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创造出更大的利用价值,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网络的跨度和空间大幅度增加,能够利用和处理这些资源的企业增加,在行业或与其他相关行业的价值链形成了交叉,众多企业对资源和零部件的梯级利用,企业间对能源形成的梯级利用,如天然气及生物质热能的热电冷联产,都使得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变成网状化或环状化。

二、基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及特征

(一)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及模式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网络由垂直和水平合作的企业及机构交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垂直结构主要以循环价值链中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及相关技术合作企业形成的网络。水平结构是企业与政府、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及其他机构群体形成网络。垂直和水平网络以循环技术创新为导向交差连接,形成包括循环价值链网络中相关体共同参与组成的网络结构(如图-3所示)。

图-3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网络

价值链网络中的企业以及其他机构是组成技术创新网络的结点,网络中各结点以信息、创新技术、知识、资本、人力资源联结而成技术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网络包含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技术创新网络,企业的内部创新网络主要是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相互联系组成,是结点企业本身所拥有的技术创新人才、技术水平和信息的企业知识,另外的较大部分循环技术创新的信息与知识分散于技术创新网络中。

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模式来看,技术创新网络也可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引导型以及自由组织创新网络。在企业主导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网络中,较为典型的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创新网络,这类核心企业是那些在循环产业链中起主导的对资源产生转换和联结作用的大企业。例如把各种物质资源转换为能源的电厂,在其基础上形成物质循环和能源梯级利用链上企业也较多,其本身规模较大,有一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与循环链上下游企业和技术相关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如科研院所和行业技术协会等)形成的创新网络实现知识共享,同时这些大企业本身也成为循环经济技术网络中的最大受益者。在政府引导型技术创新网络中,政府通过制定政策、规范法律环境、加强资金投入引导循环经济及技术支撑网络体系的形成,并且一定程度上参与网络的治理,通过网络治理机制的设计和执行来发挥其作用。政府引导推行的各个领域合作的技术研发体系中,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参与其中。政府可投入资金引导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咨询和帮助。这些研发中介机构的服务范围包括提供有关废弃物再利用的经营管理咨询、信息提供、资格认证等服务。甚至提供全面的生态循环的质量管理服务。研发中介机构可以拥有跨多学科的专家合作团队,吸收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专家咨询可以提供循环经济的解决方案,协助企业把废弃物的经济管理方法应用到生态循环的管理实践中。政府引导建立的循环经济创新网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可发挥重要作用。自由组织创新网络是各类企业或各类机构之间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合作关系,一般由在一定区域内能形成可再利用资源连接起来的中小企业构成循环经济链的企业或机构形成技术创新网络,网络内结点多,信息、资源交互频繁。在信息充分共享、资源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分摊。中小企业通过信息网络联结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结点。

(二)基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特征

1.以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网络承担重要角色的大企业为中心结点。循环经济资源消耗减量化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规模较大的企业成本低,资金实力雄厚,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知识。同时,又能够从生态工业网络中获得较多的有关技术创新的网络知识,有实力开展循环技术创新的各类投资。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匮乏,中小企业在循环经济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有实力、上规模的大企业在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中担当着核心和重要角色。

2.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动态特征。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中的技术创新网络运行和发展是一个随环境和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过程,技术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在发展变化,可能有其他更多的企业变得符合生态工业网络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要求而加入生态工业网络,网络中流动资源、生产要素以及知识、信息也在不断更新,网络中企业对资源技术信息的处理能力增强,甚至能够使资源重新发现和再利用从而使得循环技术创新网络不断发展和扩大。循环经济行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随着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其价值产生的方向、方式以及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也相应发生变化。随着国家大力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国家对某些产业进行扶持或抑制,也可能对某个产业实行完全禁止,使得产业的结构和格局发生变化,如果企业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前瞻性眼光,不能及早发现产业发展趋势,则难以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中得到发展。

3.技术创新网络的通道畅通。循环经济价值链技术创新网络持久发展的关键在于渠道畅通, 价值链网络渠道的畅通性直接关系着企业循环技术创新的效率。联系结点的渠道包括信息、物资资源、知识和资金渠道。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网络中节点企业可以契约相连接,节点间信息的接收发送是双向和多维的网络信息交流机制。网络中企业需要保持再利用资源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畅通。循环价值链网络节点企业在网络中的响应速度影响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

4.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开放的学习型网络组织。循环价值链技术创新网络没有严格的边界,不是封闭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成员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发生联系,网络创造了全新的学习机会,使创新可以在多个环节、多个层面中发生。技术创新网络的人才知识结构也有互补性,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节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侧重点不同,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就有所差异,要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中建立技术创新网络,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弥补企业在某些环节的不足,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整个网络的技术创新能力。

三、循环价值链技术创新网络所具有的整合优势

1.技术创新网络有利于对处于循环价值链网络企业间的循环技术创新进行资源整合,协作研究,分担成本,分散风险。企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有一定风险,一些企业在短期看不到明显利益时,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在基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活动有横向(既不同产业链),也有纵向形成资源供应链不同环节的合作。循环技术的合作创新过程中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从而分担成本、分散风险。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创新也改变着企业间跨组织合作和创新的方式。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中的企业,想要保持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中节点的价值增值能力,单靠自身的财力和人力,已经无法与循环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应该在共同组成技术创新网组织中与其他企业加强合作、获得更多信息资源和互补资源,从而借助网络提升自身的创新优势。

2.循环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技术创新周期缩短。环保的要求使循环技术的复杂性增加,技术的创新需要多个领域的技术融合,网络的形成促进企业间循环技术交流与融合、可以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加快循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发展循环技术创新网络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

3.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网络节点企业成员通过技术创新网络可以拓展自主创新能力和范围。循环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技术创新不是封闭的创新。建立在循环经济价值链网络基础上的技术创新网络,要能够保持资源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畅通,企业可以从价值链网络的其他节点处获得新的、大量、有价值的技术及客户需求等信息,企业除了原有知识和技术积累外,能够通过跟踪等手段从价值链网络链条中获取新的构思及新的技术知识,或者对所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模仿并消化吸收,从而增强企业在自身技术轨道上的创新能力。

4.循环技术的发展更加容易贴近市场,与经济和环境发展以及消费者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形成真正意义上靠市场拉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新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发展初期以政府推动为主,中后期以市场拉动为主。我国现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在传统经济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离生态的或绿色消费的有较大距离,使得企业技术创新难以跨越技术与市场之间的障碍,可能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而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循环经济价值网络中的企业通过契约形成联盟,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关系,可以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活动更贴近市场,适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技术创新网络拉近了企业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黄海峰,刘京辉.德国循环经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4]刘健.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生产价值链分析[J].生态经济,2007,(1):127-129.

[5]葛扬,王棋.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价值链机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5):21-23.

[6]叶逊,王虹.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机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9-41.

[责任编辑:李国燕]

作者:曹 望

技术创新循环经济论文 篇2:

试论循环经济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摘 要: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中小企业转型循环经济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有自身优势,也面临较大的障碍,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进行有效的合作联盟以克服人才、资金、规模等障碍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转型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循环经济 循环技术创新 联盟

一、前言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理想状态是“资源的消耗速率趋近于零”、“生态环境的退化速率趋近于零”。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世界钢、铜产量的一半来自循环使用,纸制品的循环使用率也达到1/3左右,充分说明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而实现循环经济,关键在于循环技术的创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少数有实力的企业正在做循环经济的尝试。而大多中小企业规模小、产值能耗和污染排放较高,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中小企业要向循环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瓶颈是循环技术的创新。中小企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障碍,选择正确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的包括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产品创新主要指研发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相对传统产品具有兼容性,可使用性、低复杂性,如:产品设计的体积小型化、重量轻型化,产品包装简化。生产方式创新是指环境友好和环境无害化技术的创新,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体系和过程,促进原料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级利用。服务创新是积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二、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具有的优势

1. 中小企业机制较为灵活,可以迅速成为循环经济生态链的一环。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管理结构简单宽松,灵活性强,组织与决策灵活高效,摆脱了大企业执行迟缓的弊病,在向循环经济转型中,中小企业容易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和市场机会,彼此间容易取长补短,建立新的合作和生产体系及发展模式。如钢铁企业和水泥生产企业的联合:水泥厂可以利用钢铁企业炼完钢后排出炉渣废料,通过循环建立一个产业链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会出现一些新的中小企业发展机会,比如为大企业配套,形成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2.中小企业善于把握循环经济下新的市场机会,创新产品更贴近市场。循环经济下的消费者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在循环经济理念和绿色消费的消费理念引导下,市场需求主导是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的绿色产品,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經营灵活,能够迅速察觉新的商业机会,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能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与消费者、供给者等都能够保持一种亲密关系,创新产品满足新的绿色消费的需求,更贴近市场。中小企业创新速度也相对较快,大企业由于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设备的专用性程度高,进行技术改造时转换成本大。相比之下,中小企业的设备往往小型居多,在绿色产品创新和循环技术改造过程中,小规模的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相对容易,成本较低,创新速度较快。

3.中小企业循环技术创新风险较小。有些转型循环经济的技术还在探索和试用,大型企业探索循环经济技术具有一定风险,使得大企业涉足新技术领域时也相对谨慎,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进行循环技术改造的投入相比大型企业少,因而风险较小,如果有政策上的扶持,则可以很快转型循环经济。

三、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小企业缺乏生态化生产方式的循环技术创新意识。许多中小企业缺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危机感,对循环经济理解不够。常把污染治理与清洁生产看作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两个对立体,从而在企业领导及员工心目中产生非此即彼的错误认识,即认为要提高经济效益,无法解决环保问题,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循环经济下的新技术对企业带来的新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使企业的循环技术创新遇到屏障,从长远看,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中小企业循环技术创新战略缺失。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实力的限制,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不知道如何转型循环经济,或采取什么样循环创新技术的路径发展循环经济;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循环经济,考虑到技术改造成本,认为没有能力进行循环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没有从发展战略角度来分析生态化循环技术的创新路径。

3.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循环经济的规模优势, 循环技术创新能力弱。规模经济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中小企业在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上难以和大企业相比。大多数中小企业是依靠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多依赖外部技术,为循环技术创新带来一定难度。由于存在技术垄断也使得中小企业也难以获得现成的先进的循环技术,致使长期处于单位产值资源消耗大、能耗高、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状态。

4.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循环技术创新。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人才,我国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整体上循环技术人才有较大的缺口,而人才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瓶颈,循环技术需要交叉学科的人才,如掌握环境、资源、能源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交叉学科的人才,目前环境技术人才在我国比较欠缺。另外,一些企业对循环经济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力度不够。

5.中小企业进行循环技术创新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缺乏循环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不能及时引进先进循环技术和工艺来改造落后工艺。循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得不到满足,导致技术创新停滞或失败,或者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非预见性资金供给不及时,难以进行循环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造成项目的失败和机会的丧失。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因素较多,如:因规模小,自身资信不足,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中小企业“惜贷。另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中小企业也很难能从政府部门得到研究开发经费。中小企业也很难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直接融资,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改造的资金缺乏。

四、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策略

1.树立面向循环经济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观。中小企业要让循环经济的观念成为企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要转变自身的技术创新观念。使技术创新观由传统经济下只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忽视生态效益,转化为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的生态化技术创新观。要使中小企业认识到,只有技术倾向于环境友好和清洁化,实现资源和能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使自己在循环经济下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选择适合的循环技术创新路径。在循环技术尚未完善开发的情形下,中小企业靠灵活运营,与消费者保持紧密联系取得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大企业的挤压下,由于创新资源不足,使得中小企业市场地位不稳固。因此,选择恰当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以整合创新优势是决定中小企业向循环技术转型,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小企业在进行循环技术创新时,可以不在意技术领先地位的建立,技术创新主要考虑在产品满足绿色消费理念,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创新策略上可采取模仿创新和技术跟随策略。

循环技术模仿创新策略是中小企业以较低代价,较快速度实现技术创新,向循环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循环创新技术模仿策略能够避免研发的风险,使企业能观察率先者的创新行为,向类似产业成功的循环创新技术学习, 而且有机会免费获得的公开循环技术或能够以较低价格引进这些技术。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循环技术创新模仿策略可以使企业避免先行者的风险,充分地研究市场需求反馈信息来调整产品策略,改进循环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出更符合消费需求的绿色产品。

资源与竞争力都不足的中小企业, 可采取循环技术跟随策略,以最低成本方式获得来自外部可用的循环技术,本身技术能力建立也以转移外部技术为目的,不必寻求技术领先地位,不需要开始在循环技术创新较大投入。中小企业通过学习、模仿领先创新者先进的技术知识,认真研究领先创新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在实现绿色产品的功能和循环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进行改进完善,掌握新技术,实现循环技术的创新及向循环经济转型。

3.建立以合作联盟为基础的循环技术创新体系 。

(1)以合作联盟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循环经济中,新的循环技术创新战略不能简单地局限于本企业或本部门的技术范围之内,要从生态和系统的角度进行规划和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所有能减少的物质消耗、能封闭的物质流、能减少的废物产生的各种技术作系统的考虑。中小企业可以按工业生态学的原理,企业之间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生态链和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中小企业生态和循环技术联盟。

中小企业通过基于合约的联盟或集群工业园为载体,以工业生态链为纽带的运作方式实现循环经济技术协同创新,在联盟中逐步建立循环技术支撑体系,形成共享科技资源与信息,深化專业分工,整合资源,改变以往那种分散引进技术、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做法,加快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完善,提高循环技术科技含量。通过联盟使中小企业形成循环经济规模化生产,取得规模效益。循环经济规模化生产推动专业化分工,推动循环技术进步。联盟使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来发展新的能力, 提供了交流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通过各个企业的技术和资源联合和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来创造新的知识。合作中的企业依据协议要求,实现技术知识共享, 使企业获得合作伙伴的重要技术以保证合作目标的实现,提高循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2)中小企业通过联盟、解决循环技术人才瓶颈。中小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策略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中小企业通过联盟可以使人才技术共享,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学习方式。通过联盟建立专家网络和循环技术专家队伍,促进循环技术的研发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另外,中小企业从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上,积极引进和培养循环经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保护和尊重人才,使其在职业安全、稳定和社会保障方面,对企业有充分信任,企业要创造条件、建立好的激励机制,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3)通过合作联盟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建立联盟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循环技术研发费用。通过建立联盟,企业转向循环技术合作和相互依赖,降低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风险,从而降低研发费用和成本,一定程度也解决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短缺问题。

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政府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扶持力度,建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中小企业要善于把握政府政策发展循环经济。

五、结束语

循环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关键。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障碍,选择正确的循环技术创新策略,实现向循环经济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盛先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分析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3(2)

2. 金涌,李有润,冯九田.生态工业:理论与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师晓华.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能源与环境,2006(6)

4. 程达军.循环经济框架下企业经营理念的调整与策略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6(4)

5. 王辉,郑祥民,刘飞.不同经济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努力途径[J].循环经济,2005(1)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舟山 316004)

(责编:贾伟)

作者:曹 望

技术创新循环经济论文 篇3:

生态危机、技术创新转向与城乡循环经济

摘 要:城乡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城乡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针对中国目前的生态约束状况,化解生态危机必须从技术创新开始。技术创新在设计理念上取决于文化类型,在路径选择上取决于体制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导向。因此,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理念生态化转向的潜在间接因素,从单纯激励经济增长型体制到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体制的体制创新转向是技术创新路径生态化转向的外在直接决定因素。这一技术创新转向是从技术利润型到技术生态型。生态文化转向与和谐型体制创新转向日渐完成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由彰显的生态化技术范式支撑城乡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过程,还是复兴生态平衡的过程。

关键词:技术创新转向;生态赤字;循环经济;文化转向;体制创新转向

一、中国生态危机的全方位考量

1.生态赤字概念

通常情况下,人们用“生态赤字”或“环境危机”来定性描述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过程中遇到的可持续发展障碍。为了加深人们对中国生态危机的认识,本文用“生态赤字”来定量描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约束现状。谈到生态赤字(EcoloRical Deficit),就一定涉及到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与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这两个概念。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提出生态足迹的概念(Rees,1996)。生态足迹又称生态占用,指生产一定人口所消费的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的总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有限的资源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以及能够供可持续利用的最大资源量和废物产生率。将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相减,差值为正时称生态赤字,表示该地区人均占用资源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差值为负时称生态盈余,表示人均占用资源量仍在生态承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

2.中国生态赤字的总体把握

在世界范围内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生态赤字情况是十分必要的。2005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第133位。Wackemagel等人计算了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特别列出了对地球影响最大的9个国家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fWackemagel,2000)。其中,美国、日本、德国、南非、俄罗斯、中国是生态恶化严重的国家,其生态赤字分别为6.7hm2、5.0hm2、3.8hm2、2.6hm2、1.3hm2、0.9hm2。尔后,我国学者也计算了中国的生态赤字,得出中国1999年人均生态足迹1.326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681hm2,人均生态赤字0.645hm2。在各省市自治区中,上海生态赤字最大,为1.987hm2;西藏有最大生态盈余,为5.43lhm2。结论是中国大部分省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徐中民等,2003)。从全球范围内看,人均2hm2的生物生产性面积是1997年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底线(bottom-line),而今人类的生态足迹早已超过了全球生态承载力的30%,全球现今的消费量与排污量已超出自然系统的再生产能力,即人类正在耗尽全球的自然资产存量。由此可见,中国的生态危机是世界生态危机的缩影,它既影响中国自身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对中国生态赤字的具体认识

从我国国情出发具体描述中国生态赤字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生态赤字首先表现为人口的过快过多增长超过了可生存空间的生态承载力。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无法居住的地带就占1/3。建国5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从6亿多增加到13.0756亿。由于水土流失的面积达493.4万平方公里(彭珂珊,2002),所以13亿多人口可生存面积从640多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46.6万平方公里。2001年,中国人均拥有土地0.758hm2,其中生物生产性土地0.5960hm2,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3%、23.7%。即使是这13亿多人都是高素质的环保主义者,他们不对生态环境进行任何破坏,仅这146.6万平方公里的可生存空间都已无法承受13亿多人的生产与消费,更何况在13亿多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无意识的或有意识的破坏这仅有生存空间内的生态环境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生态赤字首先表现为生存空间赤字。

其次,中国的生态赤字表现为生存条件赤字。当代中国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依赖自然资源、能源与自然环境。就自然资源而言,中国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5;草原面积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2左右;淡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仅中国农村就有3.6亿多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我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储量,15年后将只剩下6种。就化石能源而言,中国石油到2010年后有70%左右需依赖进口。200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32000万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占总消费量中的比重高达93%。在化石能源消费中,尤以煤炭比重最高,从而导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可以说,能源生态赤字十分严重。就自然环境而言,因高消耗、高排放的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长了3倍;1/3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32%;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5个。这就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条件!

二、中国生态危机成因的特殊性解码

1.传统的增长观与政绩观

中国严重的生态危机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原因。目前,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生态危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这是非常正确的增长观,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却既缺少具有科学增长理念的领导干部,又缺少掌握先进技术的能够发展循环经济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因此,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与城乡循环经济存在中央政府目标层面的前瞻性与地方政府落实层面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具有传统增长观与传统政绩观的地方政府中的领导干部是化解生态危机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也是中国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始作俑者。

2.城乡人口控制体制的非一致性

城乡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在一个阈值范围内才有可能,这个阈值的下限是生态承载力,上限是生态平衡,而在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平衡区间范围内发展生态经济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口因素。从总体上讲,中国人口数

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

3.政府体制创新导向的模糊性

城乡循环经济不是口号,它的发展必须通过城乡企业与产业的自主性生态化技术创新来扎扎实实地体现,但是中国既缺乏激励城乡工业企业进行自主性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动力性体制,也缺少惩罚城乡工业企业继续进行排污性生产的约束性体制。这样一来,发展生态企业与生态产业的经济主体和地方政府没有得到奖励,污染环境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也没有得到惩罚。在这种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都不明显的情况下,以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支撑的污染经济会持续生存并发展下去。源自政府的激励性体制创新与约束性体制创新的滞后是中国生态危机进一步恶化的深层原因。

4.国际污染性产业的无阻碍转移

中国现在的生态危机固然有源自本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的将污染性产业转移到中国。污染转移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结果,是传统工业化在不同区域间的表现形式,是地区间动态化的生态赤字。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正在发生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中国无疑成为这次规模最广、市场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制造业转移基地之一。从国际制造业转移来的污染来看,他们大多落户在我国境内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这些企业打着国际投资的幌子,假借排污权交易,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在中国人对环境污染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利用中国政府官员的传统政绩观,大肆向中国转移污染性产业,而承接这些污染性产业的大多是乡镇企业(郑易生,2002)。进入21世纪,以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例,全国从2000年的81608万吨增至2004年的120030万吨(中国统计年鉴,2005)。显然,容纳乡镇企业的农村生态赤字情况的加剧,既有源自西方国家的转移性污染,也有来自国内低技术支撑的内源性污染,内源性污染与转移性污染共同使中国农村生态危机继续恶化。遗憾的是,中国地方政府对这些污染性产业的进入既缺乏足够的认识,也缺乏阻碍的机制,这是中国农村生态危机严重的主要原因。

5.生态经济立法的滞后性

中国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立法的滞后性已经有目共睹。虽然我国全国人大已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但这些法律除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对城乡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性与约束性,其它法律效果并不明显。生态经济立法滞后是导致中国生态危机继续加深的重要原因。

三、面对生态危机的技术创新转向

1.技术创新理念转向需要文化转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态危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与文化问题。也就是说,随着全球范围内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不得不反思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命题。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结果形成了两大派别——浅层生态学派与深层生态学派。浅层生态学派认为,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是不合理的经济、法律制度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失控。据此,浅层生态学派提出的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是诸如生态保护观念支配下的生态运动或绿色运动。

然而,深层生态学派认为,生态危机是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支配下以工业化的形式有意识地征服自然而造成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主要体现在人把人的“价值”与“权利”置于自然的“价值”与“权利”之上,发展只是人按照人的意志通过征服自然与控制自然使人自身利益得到实现,而不是使人与自然的价值一起实现。在深层生态学派看来,人征服自然与控制自然的手段是科学技术(雷毅,2001),但问题是用什么样的观念以什么样的技术征服自然与控制自然。如果以关爱自然与复兴生态的观念,从生产的源头到再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则是人征服自然与控制自然的最高境界。从浅层生态学到深层生态学再到生态哲学,这是人们在观念层面面对生态危机发生的文化转向,是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历史性飞跃。

2.技术创新路径转向需要体制创新转向

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转向的基础和先导。尽管文化转向如同遗传基因一样内在地决定技术创新转向的发生状况,但是技术创新转向仍有其自身的特性。从环境负担与技术变革之间的关系来看(巴里.康芒斯,1967),技术创新行为的生态化转向对于削弱环境负担至关重要。但技术创新行为能否真正发生生态化转向取决于经济体制创新转向,即经济体制创新转向决定技术创新的价值观转向和范式转移。范式是指作为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共同信念和一致约定,以及作为科学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范例、模型和方法。技术范式是工程技术在其世界观与价值观指导下,在技术活动中所形成的技术思想、设计理念。技术生态化的范式转换就是从设计源头上把生态化目标贯穿在整个技术创新中。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把全球利益与长远利益置于决策的大背景下,能够在国际生态系统平衡与代际生态系统平衡中以生态价值观为导向,通过技术生态化的范式转换获得本国国家利益。

经济管制政策是体制创新转向中的约束性导向,它决定技术创新行为转向的路径选择。对于已经存在的生态危机而言,化解的方案有三条路径:一是沿着区域尺度,使污染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污染的国际间转移与城乡间转移属于此路径,该路径不涉及技术创新,只是原来污染性技术在不同地区的复制。二是沿着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向,使技术创新走向重在治理。二是沿着全过程无害化的方向,使技术创新走向生态复兴。在这三条路径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选择第一条,不成熟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第二条,成熟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选择第三条。不进行扎扎实实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想化解生态危机,是狭隘利益观与本位主义思想指导下强势主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城市对弱势主体——发展中国家与乡村进行的环境产权侵害。国际间污染转移与城乡间污染转移就是这种不道德的环境产权侵害的表现形式,而一个国家无视这种不道德的环境产权侵害的任意发生,则正是经济管制缺乏的结果。即使一个国家已具有旨在促进区域间生态承载力平衡的经济管制政策,如果受浅层生态学理论的影响,那么,出台的经济管制政策会加剧末端治理型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因此,这需要政府制定促进生态化技术创新行为转向的强管制政策,强管制政策是体制创新转向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四、城乡循环经济的深度发展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中国的发展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沿着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老路继续加深已有生态危机,直至“不可持续发展”边缘而全面崩溃;第二种选择是超越西方经济增长理念,在古老的东方生态文化底蕴支持下和在科学发展

观指引下走向自觉避免生态危机的创新型工业化之路,直至成为新时代的生态型先进国家。第一种选择是没有前途的,是我们必须摒弃的。第二种选择是充满希望的,是我们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而城乡循环经济恰恰是中国针对第二种选择并试图为建立生态型国家而实施的根本举措。

1.城乡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城乡循环经济是指以城乡环境承载力为底线,在人的生态文化孕育出的有限理性约束下,依靠生态化技术创新与和谐型体制创新,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以环型产业链方式镶嵌融合而成的可持续生态经济。作为发展主体的人,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以及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都受有限理性与有限信息制约(陈惠雄,2006)。因此,城乡循环经济是一定程度上的生态经济,不可能是完全的生态经济;是无限趋近于质量型经济增长,但又不是理想的质量型经济增长。质量型经济增长只不过是城乡循环经济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载体是城市与乡村,产业载体主要是工业与农业。以往我们研究循环经济时,都隐含着一个前提假设,即城市范围内的工业循环经济。这一假设给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真空地带:农村的已有污染与国内外城市转移到我国农村范围内的污染问题没有人问津,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农村成为天然的“垃圾场”与污染企业聚集地,致使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很大威胁;其三,因农村受污染严重,农产品、畜产品以及水产品被严重污染后再运到城市,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其四,当农民的生产条件与生存条件日趋恶化后,个体意义上的求生本能便驱使农民加剧对周围自然资源既无序又无安全性的开发强度,已经出现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就是这种开发的真实写照。因此,单纯的城市工业循环经济是不能解决全部生态危机问题的。必须把农村与农业纳入到循环经济的大系统中,形成城乡循环经济。

在发展城乡循环经济过程中,凭借的是生态化技术创新与和谐型体制创新两大支柱。生态化技术创新为自己设定了有限增长的理性框架,该理性框架把生态系统当作自然资本,并将自然资本置于人造资本之上,通过物质间应有的物理化学反应构建环型产业链,使自然资本与人造资本共同保值增值,最终把经济系统恰当地镶嵌在生态系统中并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天人合一”。生态化技术创新不会自动发生,它需要相应的体制来加以引导和保障,而和谐型体制创新正是引领技术创新转向生态化的指挥棒与催化剂。和谐型体制创新的突出特点是要让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明确政府的激励性导向与惩罚性导向,它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人与后代人共生共荣的和谐意境。正是从此意义上讲,城乡循环经济是跨越传统线型工业化的深度发展。

2.如何发展城乡循环经济

(1)在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大前提下贯彻科学发展观

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这是城乡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大环境与大方向。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文化层面实现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科学发展观的彻底观念性转向。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延伸与逻辑延展,是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发展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城乡循环经济发展的总纲领。尽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发展循环经济,甚至比中国循环经济的起步还要早,但由于受到当代资本家阶级这一强势群体利益的影响,他们的循环经济未必是彻底的、全面的、公平的与可持续性的。而只有以关心最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主义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才能真正的把对自然的“善”与对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爱”贯彻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中,最终实现彻底的、全面的、公平的与可持续性的循环经济。

(2)构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

城乡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与资源。对于农村农业来说,太阳能是其天然的自然能源。农作物在自然能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以及化工资源(化肥、农药)作用下成长为农产品。对于城市工业来说,化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由此可见,农村、农业所用能源及主要资源(土地资源除外)具有无限性,城市工业所用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即有限性。由于工业不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化学成份的复杂性,所以在没有找到将废弃物彻底分解的微生物之前,一定程度的工业污染及其带来的生态赤字就不可避免。

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要在统筹城乡能源发展与统筹城乡资源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又由于城乡居民个体意义上的城乡垃圾是城乡消费工农业产品及自身代谢的结果,所以运用城乡能源对城乡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也是生态学的要求。这样,城乡循环经济就是既要在城乡工农业能源之间、城乡工农业资源之间实现各自生态化切换,还要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根据这一思路,城乡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就包括:太阳能与化石能源之间的能源切换技术和能源替代技术;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农业化工资源的全面生物化技术;工业生产全过程精细净化废弃物技术;以食物链为样板、以物质间生物化学反应为根据、以环型产业链为形式的工农业品共生性生产技术;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

(3)建立和谐型体制创新体系

为了从深层次整体推进城乡循环经济的深度发展,只在某些地区、个别行业或部分城市进行单方面的和谐型体制创新是不能解决如前所述的种种生态危机问题的,必须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局部到全局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和谐型体制创新。只有这样,城乡循环经济的体制保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为此,一要尽快形成城乡一致性计划生育人口控制体制。城乡人口同时得到控制,可以带来多方益处,一是总人口的减少,从总体上减轻生态环境负担;二是农村人口的减少,可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城乡人口的减少可以减弱政府的社会保障负担。所以,城乡一致性计划生育政策不仅可以从总量上减少人口规模,而且还可以从结构上解决城乡人口规模与城乡循环经济规模相适应的问题。

二要形成城乡企业同尺度的生态化技术创新鼓励性体制与同标准的污染化传统技术惩罚性体制。企业是具体进行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政府是激励、管理、管制企业的宏观主体,体制是连结政府与企业的媒介,或者说,政府是依据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体制来支持或约束企业的,目的是使其符合公共长远利益。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已经进行或打算进行自主性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城乡工业企业予以同尺度鼓励,而对正在污染环境的城乡工业企业予以同标准惩罚。同尺度鼓励性体制鼓励的对象是当地政府、企业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工艺设计团队,以此多层次增强企业主动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感。由于一些地区城乡工业污染企业所用技术多为落后的被淘汰技术,所以无法追溯到技术的产权主体,因而同标准惩罚性体制惩罚的

对象是污染企业和为污染企业开辟前进道路的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三要在城乡政府职能部门队伍专业化基础上形成明晰化权责对称联动决策机制。应当承认,城乡粗放式经济增长的背后是粗放式管理与管制,而进行粗放式管理与管制的正是无专业化知识或缺少专业知识的各级政府官员与职员,特别在县、乡两级政府中很少见到有生态经济专业化知识并能从事科学管理的干部。因此,中央一定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一是从教育人手为城乡各级政府培养具有农学、化学、生态学、生物学、物理学、环境保护等专业化知识的管理人才,并让这些人才充实或代替现有的低素质非专业化管理人员,从而为下一步的专业化管理打下人才基础。二是厘清城乡各级政府与上下各层次职能部门的权责边界。以省为例,各省委、省政府均有主管工业、农业、环保、安全等的领导与职能部门,但从业务上讲,各省城乡职能部门又不同程度地受中央各大部委的领导。这样,就出现了城乡同级政府与国家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重叠。所以,应根据以事定权、以权定责的原则廓清城乡各级政府同上级职能部门之间的权责界线。三是建立权责对称联动决策机制。有多大权力、承担多少责任是科学管理观的必然性要求;城乡循环经济对应城乡联动决策,这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整体性要求。鉴于此,让“三农”代表参与循环经济决策过程;让城市各职能部门(例如环保部门、环卫部门、安全部门、卫生部门等)的管理触角合理延伸到广大农村;让城市范围内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与经济主管部门互相沟通联合办公,打破环保部门与经济部门两层皮相隔离的僵局。这是建立城乡权责对称联动决策机制三大前提条件。

(4)制定、颁布和切实执行《循环经济整体推进基本法》

法是一个国家将该国基本社会制度与执政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中的根本举措。只有将城乡循环经济上升到法的层面,才能改变城乡企业环境责任软约束状态,才能从根本上强化城乡企业的环境责任,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工业企业的环境责任感。从我国循环经济总体立法体系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适应于城乡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促进法,也缺乏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综合性立法,同时更缺乏适应中国国情与产业特点的单项立法。如前所述,中国现有的几个相关法律的立法理念都是从“先污染后治理”出发的,都是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会加速城乡循环经济发展,反而会加剧本已恶化的生态环境。因此,中国应从社会主义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这一立法理念出发,尽快制定和颁布《城乡循环经济整体推进基本法》。

在这里,我们极力反对在城乡工业企业中推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因为这样会给污染企业排污找到什法合理的出口。而且因为污染源头没有根除,还会使“高消耗、高排放、高增长、高污染”模式继续下去。“污染者付费”原则只适用于城乡居民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相对于全过程生态化工艺流程,“先污染后治理”的“污染者付费”是下策,是浅层生态学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事实上,“污染者付费”只是在生态化技术创新尚不成熟、环型产业链尚未形成、城乡资源与城乡能源尚未统筹利用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次优措施,它因此不可能成为最终化解中国城乡上态危机的最优选择。况且,一旦“污染者付费”原则成为中国城乡各级政府普遍认同的规则后,“先污染后治理”便会固化成一种本来是错的但却当成正确的、本来是短暂的权宜之计但却当成永久的、本来是加重生态赤宁但却当成生态盈余去坚持的所谓生态经济模式,由此误导带来的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确切地讲,“先污染后治理”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循环经济。当然,与持续污染相比,“先污染后治理”是进步的,这总比“先污染不治理”要强得多。

作者简介:刘美平,河南财经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责任编校:史言信

作者:刘美平

上一篇:污染防治造纸工业论文下一篇:环境保护高速铁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