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论文

2022-04-25

摘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能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推进诉讼进程,促进受损公共利益及时得以修复。对一些涉及破坏生态环境等损害公益犯罪的黑恶组织,可以对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并追究涉黑组织成员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切实维护社会公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论文 篇1: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难点分析

【摘 要】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鉴于各地区地质地貌的结构和复杂程度的差异性,采取相关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显得尤为迫切,并且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综合性发展。通过进行工程设计,设计调整,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方式,能够有效并及时的对地质环境进行改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有许多工程上的相似性和不同性,本文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难点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难点

引言

所谓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是为了达到某一具体减灾目的而组织实施的一项相对独立的防治措施。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地质灾害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相关地质技术人员运用工程经验,通过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相关设计以及在施工中的一些情况,进行解决和研究。

1地质灾害的定义

一般的,地质灾害的形成是地质灾害作用于受灾对象,其中包含人、物、设施。而如果没有地质灾害的作用,灾害将无法发生,也就造不成损失,同时也不能称为灾害。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就是通过对地质灾害的治理达到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实施,要能够有效地分析出地质灾害中存在的问题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在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活动的时候,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实际状况来进行治理工作。在对地质灾害的治理方面,主要通过地质灾害发生之后,对灾害地进行相应的治理和工程的建设,然后恢復生产和劳作,把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秩序和过程。

2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设计中的难点

首先,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设计中,有关方案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并结合当地和现场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的地质水文、地质地貌进行了解和调查,对当地的经济和人文情况进行实地踏勘;在进行地质勘查和研究之后,才能够进行现场设计。其中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判断,拟定初始的方案,主要是对治理方式的选择,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存在于设计的各个层次中。地灾治理工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原先的设计作出相应的变更与调整,因而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应当具备客观分析以及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对设计做出及时的调整。尽可能充分利用好项目的资金,在不突破投资的限额的前提条件下,分清主次以及轻重缓急,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治理灾害的众多设计方案中,选择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确保资金得到落实,坚决杜绝设计方案中工程费用偏高以及超出投资额现象的发生。而且,设计中计算模型和实际的工程中有一定的不同,在对各种参数进行综合考虑之下,选定可靠度或可靠指标当作设计准则,这样就可以在各方面都稳定的状态下计算出失效概率,判断工程的可靠性。在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过程中,应该保证相关工程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效果和原因进行设计。但在相关的设计阶段也应注意工程的投资,尽量地对工程合理投资,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好。而且技术原则要满足和保证地质加固,使工程的工艺和施工能缩短工期建设。

3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难点

为了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效果,必须加强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管理,要使其工作具有透明性,所有的工作行为都应当被监督,要在社会人民群众的眼前记录操作的全过程,以此来规范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的行为,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机构和部门,统一指挥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规范。相关部门人员应在工程项目中特别成立相关的安全机构,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负责日常施工的安全问题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难免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原先的设计作出相应的变更与调整,因而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应当具备客观分析以及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地质灾害现状,尽量排除在地质灾害工程中的一些干扰因素,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可能性,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注意对探查工作的重视,由于发生过地质灾害,所以要特别注意探查问题,一旦发现新情况,立即上报。对人员的选用要注重对专业素质的施工队伍,组件施工能力比较强的专业团队进行施工。除此之外,还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使其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监督。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监督体系,以确保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有效性。对施工人员和相关工程建设人员务必要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安全意识。对分包商的资历进行严格控制和管控,若出现工程的分包情况,应加大对分包商的资历和相关情况的审查,严格进行相关的施工质量检查。 确保整个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目标统一,并且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使其治理工作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为此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时候,要充分发挥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的作用,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作的质量。让每个施工人员都知道施工质量的的重要性,把质量与管理放在施工的首位,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此外,一旦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认真考察,并组织进行研究与验证,作出正确而合理的判断,并且及时制定一个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4结束语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的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有复杂的步骤和相应技术规范的要求,而且还要同时保证相关工程经济效益。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难点的分析,要充分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减少地质灾害中的人员的伤残和和经济财产的损失。以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水平,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工作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庄晓洪,尹劲娥.浅谈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 岳鹏;赫念学;黄胜东.浅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及施工[J].建材与装饰-地质勘察测绘(电子版),2012, (22):18-19.

[3]朱清,余振国.地质灾害治理的产业化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

[4]王鹏,赵磊.浅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及施工[J]. 房地产导刊, 2014, 12(6):10-11.

[5]凌付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及施工之我见[J]. 地球, 2013, 20(9):107-108.

作者:倪波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论文 篇2:

涉黑“刑附民”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思考

摘 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能有效节约司法资源,推进诉讼进程,促进受损公共利益及时得以修复。对一些涉及破坏生态环境等损害公益犯罪的黑恶组织,可以对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并追究涉黑组织成员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切实维护社会公益。在相关案件办理中,检察机关应转变司法理念,筑牢证据体系,同时加大执行力度,以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关键词:扫黑除恶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非法采矿罪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指在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就该刑事诉讼所涉及的公益诉讼请求一并提出、法院对此一并加以裁判的新型诉讼制度。[1]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后,2018年2月通过并经2020年12月修正的“两高”《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了下来。[2]

司法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为攫取巨额经济利益,往往长期有组织地实施多种违法犯罪行为。对于涉黑组织实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刑事案件,需要追究其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责任的,检察机关在作为公诉人提起刑事公诉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江苏省睢宁县检察院办理的“陶氏兄弟涉黑组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诉讼请求全部得到法院支持,实现了打击犯罪与保护公益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一、案情与案件办理经过

(一)基本案情

“陶氏兄弟”等人涉黑案系江苏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2017年3月27日徐州市公安局指定睢宁县公安局侦办。

经查,2009年以来,被告人陶某1(男,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及其胞弟陶某2先后聚集多名社会闲散人员,逐渐形成以“陶氏兄弟”为组织者、领导者,组织结构层次清晰,成员基本固定的犯罪組织,通过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实施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强迫交易、非法采矿、破坏军事设施等大量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在铜山区张集镇及周边地区祸害一方,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其中陶某1等9人涉嫌非法采矿罪的犯罪事实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间,被告人陶某1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安排涉黑团伙成员李某某、刘某某、陶某3等8人,组织挖掘机及运输车辆,大肆非法开采铜山区张集镇城头村苗窝山石灰岩矿石并出售牟利。经鉴定,陶某1等9人非法采矿183346.5吨,矿石价值人民币510余万元。[3]其非法采矿行为,破坏了开采地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二)该案刑事部分办理经过

2017年11月27日,睢宁县人民检察院对“陶氏兄弟”涉黑组织22人提起公诉。2017年12月29日,睢宁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陶某1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强迫交易罪,非法采矿罪,破坏军事设施罪,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罚金33万元。其他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至拘役不等的刑罚。陶某1等人提出上诉,2018年2月6日,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该案“刑附民”部分办理经过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陶某1等9人非法采矿,对生态环境资源造成破坏,应追究其非法采矿罪刑事责任,也应承担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民事责任。经层批审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批准对该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由睢宁县人民检察院立案审查。

2017年9月,公安机关因办案需要委托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对陶某1等人非法采矿造成的国家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进行鉴定。睢宁县人民检察院商请公安机关同时委托该地质大队,就陶某1等人非法采矿行为造成的地质环境损害进行鉴定,并编制非法采矿坑的恢复治理工程设计。根据该地质大队出具的设计书,为消除该非法采矿点地质灾害隐患,尽可能恢复原地形地貌,需要实施场地平整、场地填方等工程,治理工程总费用655.41万元,编制费用为3万元。

2017年11月2日,睢宁县人民检察院向徐州市辖区内符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两家单位即徐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徐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出检察建议,告知其陶某1等人非法采矿致公益损害的事实,建议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017年11月7日,两家单位均复函称不具备开展公益诉讼能力。同年12月26日,睢宁县检察院以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身份,对直接实施环境侵权行为的陶某1等9名涉黑组织成员向睢宁县法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人陶某1、李昌浩、刘升起等9人连带承担地质环境治理费655.1万元,支付恢复治理工程设计编制费用3万元,并在江苏省有影响的官方媒体对其非法采矿行为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睢宁县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进行公告。为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分迟延,法院先就刑事部分进行判决。2018年6月6日,由同一合议庭对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进行审理,并于2019年4月8日作出判决,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诉讼请求。

判决生效后,睢宁县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移送执行,2019年5月15日立案受理,并执行到位114.9万余元。2020年5月14日睢宁县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4]

二、案件争议焦点分析

(一)陶某1等涉黑成员是否应当承担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检察机关经调查发现,2011年10月16日,陶某1等人以承包山林地、从事农业开发项目为名,以每年9万元价格承包张集镇城头村苗窝山320亩山林地。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底,陶某1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情况下,安排涉黑团伙成员李某某、刘某某、陶某3等人分别负责记账、管理秩序、组织挖掘机、运输车队等事项,非法采矿苗窝山上石灰岩矿石并出售获利。陶某1等人非法采矿的事实已经为睢宁县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所确认,共非法开采矿石18万余吨,价值510余万元。其大肆实施非法采矿行为,致使国家矿产资源遭受损失,破坏原有生态和地质环境,导致盗采地点的地形地貌、地面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容易诱发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周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6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5条的规定,陶某1等人应承担环境侵权责任。

检察机关发现被告违法行为后建议徐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徐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但上述组织没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损害状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和《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第14条的规定,在适格主体不提起公益诉讼的情况下,检察机关依法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该案之所以没有履行诉前公告程序,是因为该案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时间为2017年12月26日,而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2018年3月“两高”联合下发的《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否需要履行一般民事公益诉讼所要求的诉前公告程序均无明确规定,司法实务中也存有争议。后“两高”联合发布《关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否履行诉前公告程序问题的批复》 (自2019年12月6日起施行),才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应履行诉前公告程序……”

(二)检察机关提出的环境修复方案是否合理、修复费用是否适当

经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鉴定,陶某1等人非法采矿对治理区地质环境影响严重,治理总体目标应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尽可能恢复原地形地貌,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施工工艺为场地平整、场地填方,工程总费用655.41万元,治理工程设计编制费用3万元。检察机关主张,陶某1等各被告人应连带承担质环境恢复治理费用,并支付鉴定费。这是因为:

首先,出具该恢复治理工程设计报告的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具有地质灾害勘查、设计、监理、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矿产储量动态监测等方面的单位资质。该报告对修复方式、项目工期、项目保修期及修复费用等均进行科学规划计算,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合法性及可操作性。

其次,从鉴定过程看,经过资料收集、地形测量、地质环境条件调查,了解治理区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治理区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地貌现状及结合工程治理规划,将治理区总体分为三个大区,根据各个大区的不同特点制定了不同治理措施,如1#区采用顺坡就势场地简单整平方式;3#区有四个采坑,主要治理措施为非法采矿坑土石方回填,并测算了恢复工程的工程量及所需费用,做到了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再次,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对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方面的治理恢复。也就是说,要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完全恢复的话,不仅仅是被破坏的矿山恢复平整还包括地形地貌景观恢复,即对平整好的山上种植绿植,完全恢复到非法采矿前的情形。而该恢复治理工程仅是根据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的要求,将涉案被破坏的矿山恢复平整来计算工程量,已经体现了“就低”原则。

另外,检察机关主张由被告承担治理工程设计编制费用3万元也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2条明确规定:“原先请求被告承担检验、鉴定费用,合理的律师费以及为诉讼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三)追缴矿石价值、没收财产、罚金等是否从修复费用中扣除

被判处没收个人财产、罚金及追缴矿石价值,并不能免除陶某1等人应承担的环境侵权责任。非法采矿行为不仅造成矿石资源的损失,在采矿过程中同时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各被告所采矿石资源的价值是刑事犯罪的量刑标准,没收个人财产、罚金及追缴矿石价值均是对其进行刑罚处罚。而要求其承担环境修复费用,是对其非法采矿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承担环境侵权责任的方式,两者不能混同或者相互抵消。

收缴矿石价值与修复方案中回填的土方价值完全是两回事。修复方案中一个措施用到场地填方,该填方过程所需回填土方是根据非法采矿坑的大小,科学计算出来的。不能将收缴矿石价值与修复土方价值混同。比如行为人打破鱼缸取走鱼缸里的鱼,行为人不仅要赔偿鱼的价值,还要赔偿鱼缸的价值,故不能将追缴矿石价值从恢复治理费用中扣除。

三、案件办理的几点体会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刑附民”公益诉讼作为“打财断血”的手段之一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新时代检察机关要转变司法理念,增强监督的主动性、精准度和实效性,积极开展“刑附民”公益诉讼相关探索,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一)转变司法理念,彰显“刑附民”公益诉讼独特价值

陶氏兄弟涉黑案“刑附民”部分从立案、起诉、到庭审历时一年有余。在此期间正值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试点,2018年3月,“两高”下发《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作出具体规定。办案的检察机关能够及时更新司法理念,加强上下联动和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积极开展相关探索,并注重总结经验。为充分全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准确、有力惩处黑恶势力犯罪,在对该案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徐州市检察机关出台《关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意见》。

2020年12月,为贯彻实施民法典,“两高”对《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了修订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中,又增加了“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新形势、国家治理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积极履行职能维护公益,形成行之有效的“刑附民”公益诉讼办案模式,更好體现这一新型诉讼制度的独特价值。

(二)筑牢证据体系,做实调查取证工作

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民事公益诉讼依附于刑事诉讼一并审理,在事实认定和证据方面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但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因证据的认定标准不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证据又往往存在专业性强、鉴定难、取证难的特点。故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后,要及时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主要围绕公益是否受损害,损害程度及金额(是否需要鉴定),损害与嫌疑人的行为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嫌疑人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嫌疑人有无赔偿能力等方面展开调查取证,以确保代表国家提起的公益诉讼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5]案中徐州市、睢宁县两级检察机关通过同步介入侦查活动、多次实地勘察等措施,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搜集非法采矿现场照片、视频、航拍图等,全面收集固定了陶某1等涉黑团伙成员实施的环境侵权的证据。对于非法采矿造成生态资源破坏受损情况,检察机关邀请了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和修复工程设计,并聘请国土部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出具的环境修复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出具意见,认为该设计对原生态环境的损害以恢复原有的地形地貌为主,能彻底消除因非法采矿而产生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可操作性强,预算经费合理。庭审前公益诉讼起诉人充分听取被告人及辩护律师意见,精心制作出庭预案设计举证提纲,预判争议焦点,重点就各被告人是否应当承担修复环境责任、环境修复费用计算标准、修复方案是否合理,刑事判决中的没收个人财产、罚金及追缴的矿石是否应从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决的环境修复费用中扣除等问题发表意见和答辩,因而各项诉请全部得到了法院支持。

(三)加大执行力度,切实维护司法权威

裁判执行难也是制约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检察机关应加强对该类案件的执行活动的监督。破坏环境资源类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裁判,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承担生态修复责任两种为主,在民事赔偿方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费用往往数额较大。刑法第36条也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该案刑事判决中,主犯陶某1等人已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罚金等财产刑,其履行民事赔偿责任的意愿必然会受到限制。然而生效裁判文书如果不能落实,成了“法律白条”,公益诉讼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故该案“刑附民”判决生效后,在义务人陶某1等人拒不履行的情况下,睢宁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依法移送执行。该院2019年5月15日立案受理,依法采取了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及报告财产令、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登记、工商登记、车辆登记等财产信息进行查询,依法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存款、查封拍卖车辆、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交纳等强有力的执行措施,执行到位114.9万余元。2020年5月14日法院终结此次执行程序,今后如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仍应依法强制执行,这样就体现出了“刑附民”判决的强制力和权威性。

作者:张剑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论文 篇3:

兰州市元托帽沟泥石流灾害与治理

摘要:介绍了元托帽沟泥石流灾害现状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的水文参数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灾害防治的措施。着重介绍了城市小流域黄土泥石流灾害防治的特点。

关键词:元托帽沟;泥石流;防治;城市;小流域;黄土

分类号:P642.23

1 概况

兰州市位于我国地理中心,是西北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又是甘肃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然而,她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部位的黄河谷地,是典型的山间河谷盆地型城市,同时也位于天(天水)兰(兰州)地震带上。特殊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和气候条件,加之近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得滑坡、泥石流灾害异常活跃。建国以来曾发生灾害性泥石流60余次,滑坡20余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兰州市区周围共有泥石流沟94条,西固区的元托帽沟是泥石流灾害最为突出的泥石流沟之一,它位于兰州市西固区马耳山乡,见图1。集纳了上游元托帽沟、来家沟、毛刺沟、大坡沟、铁匠沟和青土沟6条泥石流沟,总汇水面积3.98km2,早在同治6年(1867年),就有发生过大规模泥石流的记载,此后,1904年、1926年、1941年也先后发生大规模泥石流。1953年的泥石流,淹没耕地1000余亩。1964年7月20日,元托帽沟及附近的洪水沟、脑地沟等发生百年一遇的泥石流,约60万方泥砂从沟口溢出,波及面积达4km2,淹没兰州炼油厂平房宿舍20余幢,造成217人伤亡,毁坏铁路3.36km,中断行车34h。

2 灾害成因

2.1泥石流物质类型及分布储量 元托帽沟流域内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区与黄河阶地平原的过渡区,是泥石流发育区。域内泥石流基本为暴雨型泥石流,根据所含固体物质粒径大小及组合可分为泥石流、泥流和水石流,主要以泥流为主。泥石流固体物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滑坡崩塌体,残坡积物,沟岸崩塌,沟床堆积物及山坡表层黄土等。

1.滑坡崩塌体 域内滑坡有黄土滑坡、基岩滑坡和混合滑坡,以黄土滑坡为主。其滑体主要由黄土及黄土状粉土组成,据考察,域内有大小滑坡30余处,累计面积0.3km2,占流域面积的7.5%,滑坡崩塌体的总方量为65万m3,是元托帽沟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

2.坡残积物 主要集中于上游元托帽沟、和毛刺沟,以新近(Q4)堆积的黄土和冲洪积为主,分布在谷坡脚及沟槽一带,面积为0.2km2,方量为32万m3

3.沟岸崩塌 根据现场调查,元托帽沟所集纳的6条泥石流沟沟岸均有不同程度的崩塌,总面积约为0.1km2,总方量10万m3

4.沟床堆积 由于元托帽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规模泥石流,沟床淤积大量泥石流停积物,沿主沟沟床分布,部分地方已无明显沟床,这不但大大减小了沟道流量,也为下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方量约25万m3

5.地表侵蚀性黄土 流域内地表为第四系马兰黄土(Q3)覆盖,厚达30~60m,其表层部分在暴雨作用下可形成饱和土,成为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分布遍布整个流域区。方量在100万m3以上。

2.2 地形地貌 元托帽沟地貌形态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总地势南高北低,南面元帽山顶最高海拔2413m,从沟口到山顶海拔高差873m,地形起伏大,沟谷切割深度大,斜坡斜坡坡度较陡。第三系咸水河组(N1)砂岩及第四系马兰黄土(Q3)广布。黄土和砂岩本身强度较低,抗水性差,遇水既可软化破坏。表1为元托帽沟流域各沟道特征。 2.3 水文气象 本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330mm,而蒸发量达1430mm,以干旱为主,因而植被很不发育。年降水量分布不均,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7%,7~8月份往往在急剧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暴雨,形成暴雨型泥石流。从表2可以看出,兰州地区几次泥石流灾害全部发生在7、8两个月,与兰州地区的雨量分布完全吻合。

2.3地质构造 兰州地处地震带,兰州市区及周边历史上多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如公元138年,张衡发明的地动议唯一测到的一次地震就发生在兰州,震级在6级以上;1125年,兰州市安宁区发生了6~7级的强烈地震;1927年8.3级的海源地震在兰州有强烈震感;最近发生的地震是1995年7月22日,永登县发生5.8级地震,引发多处山体滑坡,造成10人死亡;元托帽沟流域为挽近强烈上升地区,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发育,破坏了岩体结构,降低了斜坡的稳定性。

2.4人类活动 兰州市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元托帽沟所在的西固区是兰州市主要工业区。集中了兰州炼油厂、兰州石油化工厂,兰州铝厂等多个大型国有重工业企业,人口密集,生产资料集中,生产力发达。但由于西固区三面环山,北邻黄河,地形狭窄,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因此,生产建设活动不断向南面的元帽山边延伸,严重压缩了马耳山村村民的生存空间;耕地的减少使村民在元帽山山坡大量开荒,陡坡耕植,严重破坏了本已脆弱的植被;大量的山边取土形成许多黄土陡坡,元帽山的灌溉及山上废水排放也对滑坡及泥石流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3 泥石流及洪峰主要设计参数

3.1调查分析 对元托帽沟流域的泥石流汇流条件和流通条件,历史上泥石流的性质和规模进行了调查;对泥石流洪痕断面和冲积扇纵断面进行了测量;对域内土质进行探坑分析。确定泥石流的设计容重为16kN/m3,稀性泥石流。

3.2泥石流设计流量

由于元托帽沟地处城市边缘,按百年一遇作为设防标准,兰州地区暴雨强度参数为60mm,洪峰流量采用铁一院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方法有:

其中,、分别为产流因子和损失因子;、为同时汇流面积系数和同时汇流时间系数;为暴雨递减指数(取0.7);为汇流特征指数。 区间坡面汇流按公路科学研究所公式计算:

(2) 式中,为地形系数(0.42);为设计频率暴雨参数(60mm/h);为汇流面积(km2)。 泥石流流量采用配方法计算:

(3) 式中,为泥石流增加系数(0.5)。 各沟道泥石流流量计算结果如表3示: 由于本汇流区域面积较小,下游元托帽沟泥石流设计流量,可以采用直接相加的方法,即上述6条泥石流沟的会合流量的总和。 4 泥石流灾害治理 元托帽沟泥石流治理的原则是,工程防治与生物治理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与普通山地泥石流沟治理不同,由于该沟位于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兰州市市区,大量开敞式的泥石流沟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影响城市环境。因此,工程治理要灾害治理与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泥石流治理与城市行洪相结合;生物治理要治理与城市环境美化相结合,与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相结合。同时,政府应建立健全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政策、法规。

4.1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灾害治理的政策、法规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在市政、道路和其它基本建设中,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60年代初,市政府取缔了市区附近的砖瓦厂、煤厂等大量取土单位;1987年,颁发了《兰州市南北两山防治滑坡(坍塌)的暂行规定》,使灾害防治进入法制轨道。

2)增加科研投入 多年来,兰州市加大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治的科研投入,对农业、能源及环保方面的科研立项及资助给予政策性倾斜,充分发挥地质、水利、水保、林业、建筑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以科学方法防灾、减灾,治灾。

3)建立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系统 由于城市人口密集,生产资料集中,滑坡、泥石流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因此,建立市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十分重要,根据兰州市降水诱发滑坡、泥石流的特点,在气象观测的基础上,利用气象雷达和地面观测系统,对重大工程进行长期观测,及时预报。

4)制定滑坡、泥石流灾害应急预案 与地震灾害一样,滑坡、泥石流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特别是在大城市市区及周边的泥石流灾害。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一旦泥石流灾害发生,立刻启动,对减少灾害损失以及灾后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5)参加保险,风险分担 参加滑坡、泥石流灾害保险是全社会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的有效途径,不但能减轻政府的救灾压力,更重要的是使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能及时得到宝贵的重建资金。

6)鼓励社会资金参加灾害治理工程 兰州市的滑坡、泥石流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兰州市位于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府财政紧张,难以投入足够的治理资金,因此,需要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灾害治理,采取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谁治理谁开发。

4.2工程治理方案

1)元帽山坡雨水导流工程 黄土在长时间暴雨条件下极易饱和而形成泥石流,因而在山坡顺水流向开凿修建混凝土导流明沟,使雨水沿导流明沟进入洪道,缩短黄土被遇水浸泡的时间。

2)山脚挡土护坡工程 元帽山脚长年以来修建公路及建筑取土流下多处黄土陡坡,给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流下隐患,因此,作好护坡及挡土墙是十分必要的。做法是:坡度45度以下作好黄土护坡;45~70度作好片石护坡;70度以上作好毛石或混凝土挡土墙。

3)上游拦挡工程 在上游6支沟汇合点做泥石流拦挡坝,加固、抬高元托帽沟上游北侧的堤坝,防止泥石流溢出坝顶进入兰炼厂区。做法是:将来家沟以西的北侧堤坝抬高2m,加宽1m,并做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一直延到青土沟。

4)中、下游排导工程 元托帽沟中下游流经西固公园等商业、旅游繁华区,因此,泥石流的防治要与市区商业、旅游开发相结合,以排导为主。公园东侧沿沟600m为花园开发区跨越该沟。经多方论证,排导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涵道,按100年一遇的标准,泥石流平均设计流速为2.51m/s,设计流量为110m3/s,沟床平均比降为0.009。考虑到城市行洪要求,断面采用16×5m2。该区为社会投资开发,是按谁治理谁开发的原则进行引资的,现已开发完成,极大地改善了元托帽沟中下游的周边的城市环境,为利用社会资金进行城市滑坡、泥石流灾害治理,实行开发与治理并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4.2生物治理方案 元托帽沟泥石流灾害的根源是元帽山的黄土滑坡及流域的水土流失,因此,采用适当的生物治理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是十分必要的。元托帽沟泥石流治理的具体生物措施有如下几点:

1)退耕还林 自1998年以来,兰州市及西固区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退耕还林的政策,将元帽山上的坡耕地坚决还林,积极恢复生态,并禁止山上放牧。

2)植树造林 多年来,兰州市投巨资进行南北两山的绿化,采用全民义务植树与专业植树相结合,在元帽山上开辟了元帽山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面积大幅提高,有效抑制了水土流失。

3)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政府鼓励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塑料地膜及大棚蔬菜。同时,鼓励村民种植桃树、梨树、枣树及花卉、苗圃等经济作物,既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村民收入。 5 结束语 元托帽沟泥石流灾害是小流域泥石流,其特殊性是它是黄土地区城市泥石流,其治理措施要符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做到灾害治理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同时,城市泥石流一旦发生,危害大,影响范围广,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作者:朱雪玲 邹立华

上一篇:理工科大学生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教学心理环境优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