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下建筑工程论文

2022-04-21

摘要:施工的测量放线是建筑工程中第一个要做的工作,测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工程的建设是否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如果在测量放线的时候,没有做好测量工作,那么房屋在建设的时候会出现错位甚至是偏移。而且这样的建筑达不到使用要求,建筑错误的现象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常常出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测量放线下建筑工程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测量放线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1:

建筑类专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三个基本切入点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近年来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专业不同,方法不尽相同。就建筑类专业院校而言,作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应从识读建筑施工图、测量放线和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三个技能项目入手。

【关键词】建筑专业 校企合作 切入点

引言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它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基本的合作模式有两种:校中厂和厂中校。做得比较好的有医学专业、电子专业及财会专业。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该项技术在屋子内是教不会、学不成的,它需要在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条件下,通过一到两个建设项目的锤炼,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院校与相关企业应该共同担负起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艰巨任务。就建筑专业而言,建筑类院校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建筑类企业应重点做好专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做好校企合作,建筑类院校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识读建筑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是建设项目建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文件资料。它是业界的通用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信息传递的载体。建筑师们通过绘制施工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建造师则按图施工,将宏伟蓝图变成现实;造价师则根据施工图进行工程的计量与计价,以求达到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工程成本、降低投资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建筑工程竣工后,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文件,必须绘制竣工图纸并交给业主,作为后期使用与维修、改建、鉴定的重要依据,业主不得任意改变建筑的使用功能。当业主与施工单位因工程质量产生争议时,施工图又是技术仲裁或法律裁决的重要依据。因此,识读施工图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质,是建筑类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第一基本专业技能,是建筑类专业学生迈进建筑行业的敲门砖,是开启未来事业之门的金钥匙。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提高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的前提条件。围绕该项技能我们设置的课程有《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CAD》以及《地基与基础》等主干课程。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分三个阶段来完成这项教学任务:第一学年主要完成建筑施工图的识读;第二学年重点完成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在学生顶岗实习前,集中进行读图实训。集中训练是学生消化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它既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同时学生的读图技能在集训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成效很快,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差,空间想象力不足,读图很吃力。我们的教师采用很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学生怎样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手把手地教如何快速识图。为了让学生能尽快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技巧,我们编制了三套具有典型意义的施工图,从“看实例,学识图”这个实用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学习并尽快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第一套图是五层砖混结构的公寓楼,第二套图是五层框架实验楼,第三套是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公寓楼和实验楼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建筑物,在读图过程中,他们可以看着实物对照着图纸去学习,遇见问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或请教老师。对照实物识读建筑施工图是最直截了当的学习方法,值得提倡、借鉴。同时对三套图中每一张图纸的不同的识读内容,都进行了导读讲解,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识图的基本技能。

正确的读图方法是提高识图能力的关键。—套完整的建筑工程图是按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顺序进行编排装订的,读图通常也按基本顺序进行。即先阅读建施图再看结施图最后识读设备施工图。无论是哪一种施工图,读图时首先看施工总说明。施工总说明介绍了设计依据、设计条件,并对图纸中表达不清楚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详细阅读施工总说明将有助于你从全局的角度去把控建筑物的构造做法。读图应坚持“先粗后细,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粗略地将一套施工图翻阅几遍,做到对整个工程概况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再按照基础、主体结构、装修的先后顺序认真、仔细看图,掌握工程细部做法及全部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讲,在读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看不懂的地方,这时不要急躁,应暂时将问题放一放,继续读后面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图纸之间是前后呼应的关系,在识读了后面的相关内容后,前面遗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读图的难点是结构施工图,如基础施工图、框架配筋图、剪力墙配筋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购买了一部分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如11G101-1等,并且对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进行了详解。通过教师与学生合作将常见的构造做法制作成模型,使学生在“教、学、做”过程中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检验学生的读图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图纸纠错环节。图纸纠错等同于实际工作中的图纸会审,其目的是使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找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图纸的差错,提高图纸质量,进而提高读图技能。如平面图中有没有剖切符号,平、立、剖面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是否正确;楼梯图中上下箭头标注对不对;详图中的材料符号画得对不对;卫生间、阳台以及走廊等处的标高正确与否等等。

2.房屋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就是根据图纸上的建筑物形状及实际尺寸按照1︰1的比例测设到地面上的过程。它是建筑工程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从建筑物定位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都离不开测量放线,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是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按图施工的前提,同时也给后期施工质量提供技术保障。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施工将寸步难行,施工质量也无从谈起。

通过市场调查,测量员的待遇还可以,并且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就测量放线而言,该项技能比较单一,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可操作性强,因此,我们十分重视测量放线实训项目开展。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于2012年8月完成了测量实训馆的建设。现有DS3微倾式水准仪20台、自动安平水准仪20;DJ6型光学经纬仪23台、电子经纬仪10台、平板仪10套、全站仪10台、GPS定位系统5套、红外测距仪10台等。我们计划新增一批精密仪器(DS1),以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同时考虑拓展业务范围。

针对测量放线,在第二学期我们开设有《建筑工程测量与实训指导》课程,配备一名理论课指导教师,3名实训课指导教师,由他们共同完成测量放线的实训指导教学任务。共分三个项目:基本测量与测设、典型工作任务及建筑施工测量。基本测量与测设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重点学习水准、角度、距离测量测设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编排了土方工程及基础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装饰与设备安装施工测量等子目实训任务。校内实训的重点是基本测量与测设、典型工作任务两个版块,建筑施工测量则安排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完成。

教学计划编排的内容很实用,非常适合学生学习。但教学效果怎样?我认为一靠教师的导学,二靠学生的配合。因此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激励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在这一环节,重点是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习与训练,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讲,他们爱动手,不喜欢动脑,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优点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经纬仪操作方法时,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学,先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再结合仪器练习。比一比,谁学得快,并且让优秀学生示范、指导,起模范带头作用,教学效果很好。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辅导教师也不要给予回答,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或上网百度一下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当寻找到正确答案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七个典型任务我们采用的是集中教学,安排4周时间,室外作业,3~6人为一小组。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试着学做,并根据技术资料的内容完成操作训练任务,要求组内成员每人完成整套操作至少一次。在长达一个月的集中教学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培养学生们的法制观念;鼓励他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学生们的意志品格得到锤炼,责任心增强;树立起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团队理念,懂得了如何去处理与“同事”、与“队长”之间的关系,为将来到企业顶岗实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

基本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竣工交付使用,都要求有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工程的概算、预算、工程进度款的拨付以及工程竣工结算与决算等各项工作。随着建设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造价咨询、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业如房地产公司、工程安装企业、建设施工企业、咨询公司等相关行业对造价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使得工程造价人员变得相当抢手。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极大,就业范围广,就业机会多。我们是搞职业教育的,应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我们的祖国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通过对建筑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复合型技术人才备受青睐。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努力把我们的学生造就成“精一门,通两门,懂三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在第四学期开设了《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它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造价员的岗位能力要求,我们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导向,结合我国目前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并存的现状,确立了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并确定了三个技能项目: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建筑工程计价及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软件操作技能。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专业技能要求学生掌握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建筑清单项目的工程量计量规则,根据施工图能进行清单工程量计算,并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建筑工程计价技能项目要求学生能根据地区《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结合当时当地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信息,计算定额项目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能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清单项目所包含的定额项目,结合企业的管理费率、利润率标准确定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组价﹚;能根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计价规定,结合地区《建筑工程费用定额》、国家的政策法规、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及税金,确定单位工程造价。随着发展,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软件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在掌握了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一种计量与计价软件。

实验实训条件是在校期间进行技能训练的关键。为开展建筑工程工程量计量与计价实训项目,我院与北京广联达软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投入60余万元创建了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室和招投标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建筑面积约120m2,能容纳60名学生。我们采用集中指导和课余时间分散练习相结合的实训方式进行教学。软件操作安排60学时,其中教师指导20学时,练习40学时。课余时间分散练习主要利用晚上和星期天,并且安排有2名辅导老师跟踪指导。

为检验教学效果,在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求将自己的作业装订成册,形成造价文件,并以此为前提条件,在招投标实训室现场组织模拟建筑工程的招投标过程。通过评标分析“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错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招标与投标过程,在感受中去收获学习成果、收获自信。理解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标书是由招标单位负责拟定的;明白投标报价是有学问的,是有技巧的,仍需继续努力。

结束语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我认为学院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弄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什么事情能做好,把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就行了。以上三点是我站在学生就业的角度提出来的,也是通过对建筑专业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总结出来的。对于校企合作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与同行交流切磋,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我虚心接受。

【参考文献】

[1]高霞.建筑施工图识读技法.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李风海.建筑工程测量.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赵玉琴

测量放线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2: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

摘 要:施工的测量放线是建筑工程中第一个要做的工作,测量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工程的建设是否能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如果在测量放线的时候,没有做好测量工作,那么房屋在建设的时候会出现错位甚至是偏移。而且这样的建筑达不到使用要求,建筑错误的现象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常常出现。在工作人员测量的时候,要记录其测量的数据,这样才能让建筑物的尺寸达到要求,下面我们分析下测量放线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技术;工程施工;应用

在建筑正式施工之前要对建筑进行测量放线,而且测量放线也承担着自己的职责,通过对建筑的实际测量可以为建筑设计出一定固定的施工标准,而且施工的进度也是通过建筑的测量放线而确定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建筑,在施工的时候都要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测量放线也有准备工作,首先是确定设计图纸,然后和施工方探讨设计图纸,使得图纸内的每一个标准都是合格的。此外还要控制施工现场的施工点,通过这些准备工作确定一个最佳的测量方案。

1、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流程与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测量就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在施工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根据施工的需要,将设计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尺寸及高程,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以一定的精度测设到实地上,以指导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工程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和变形测量,随时掌握工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稳定情况。

放线测量完成是否符合标准直接关系着整体建筑工程安装的质量以及进度,因此,建筑工程进行测量的时候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以及有困难的部分,要依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以及充分考虑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性。

1.1 测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建筑工程安装测量任务的时候要进行其他工作:对土建平面控制基线、红线界桩点以及标高基准点进行验收工作,并且要对交接进行书面记录;不仅要对基础埋件进行放线就位还要进行标高;要做好垫板组的设置工作,并且要合理的控制构件的标高以及轴线;主轴线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量和放置;对标高进行引导测量。

1.2 测量控制的基本方式

在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的时候,要同时使用经纬仪还有全站仪,经纬仪的工作主要是校正建筑的偏差,保证建筑一直处于垂直的状态,而全站仪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轴线上的偏差,将两种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控制测量的质量。在开展高程传递的时候,测量人员可以利用大盘尺完成测量工作,此外也可以借助与全站仪完成,而在控制建筑的平面网时,要做好建筑的放置工作。

首先是要清楚施工现场的通视条件,同时控制好轴线的测量工作。

其次是以这个为基本进行每个建筑轴线的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垂直引测可以用激光铅直仪对已经测好的轴线控制点进行引测。

1.3 测量控制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测量仪器的准备工作,在框架结构工程中需要用到的计量仪器都必须要通过计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而且要达标后才能进行使用。将要使用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经纬仪、激光铅直仪、水准仪、对讲机、塔尺、水平尺、磁铁线坠、钢卷尺、大盘尺、三脚架、激光反射贴片等等。其次准备测量人员。测量人员的数量要根据测量任务量的多少以及难易程度来进行确定。再次要进行技术准备。要对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还需要对测量施工规范的学习。要做好主轴线的测放准备。这个准备工作要依据施工总平面上标注的界桩点以及轴线交点处的大地坐标并且与整个工程的测量方案相互结合,还要对土建完成的控制点进行认真的核查,进行地下室施工的时候,在地下室基坑周围进行控制点点的设置来,来测定出祝控制点。最终进行平面控制网点的测放。依据测放出来的主轴线点并且要跟实时情况相结合,通过两次的测放来完成平面控制网的测放,并且实现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安装与校正。

2、测量放线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因为对工程进行测量放线是最基本的施工步骤,因此每一个测量人员都要掌握测量技术,保证测量的效果。测量工作一般是在工程施工钱进行的,而且这一工作与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关,以此施工人员要重视工程的测量放线施工。

2.1 常用的矩形建筑放线技术

首先, 施工人员要在现场多次的审核测量的位置,保证该位置符合施工规定。通常情况下,施工设计图纸上有具体的坐标,而且这些坐标都是经过仔细的测量而确定的。施工人员在测量的时候亲自到施工现场定位。在定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借助定位理论来实现,但是这种定位理论在使用的时候会与实际的测量有偏差,但是测量还是有效的。而且在出现偏差的时候,要与具体的建筑核实并且缩小偏差。其次,是测量建筑的轴线,而在测量的时候一般常使用的是打龙门桩还有钉铁钉等方式。在施工场地挖掘土方的时候,还要在该位置撒灰线,然后在该位置上捣制好垫层,并且垫层上面弹墨线。而这一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垫层上确定桩的位置,而且使用颜色鲜明的油漆画出该位置。这样可以保证定位准确。

2.2 常见异形平面建筑物放线技术

在异形平面的建筑物上进行放线的时候需要引用圆心,如果场地比较平整,可以在场地的任意位置上定位圆心。可是要注意,如果是在挖掘土方的时候,那么圆心不能延高。当圆心出现了变化时,要及时的控制圆心,通常都是使用引线来控制。使用最多的放线方式就是垂直放线,这种放线方式基本上在所有的工程中都会使用。该放线方式使用的次数多,主要是因为垂直放线速度快,而且放线效率高。但是在放线的时候,也要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一般垂直放线还要结合勾股定理以及其他的工具法。如果是在楼梯的位置放线,那么要保证放线的质量,台阶之间的高度大约是10mm之内,让放线达到这个标准的前提就是准确放线。

3、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在测量放线中的应用

视觉三维测量技术是选取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场景进行描述,并把映射到观察表面的二维投影中。三维绘图的过程是连续的,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三维空间的变化,就是把一个物体从一空空间的表示转换到另外一个空间。进行三维图形绘制的主要流程如下:首先采用曲面、曲面实体造型方式形成三维模型的外部;其次选定一个合理的观察坐标,对模型可见面进行判断,并且把光照等等技术运用在可见面的投影中,对每一个像素给与设定的颜色属性。最终,使用合成技術实现图形的重组。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任务在施工开始前就开始,它在施工过程中也是不断的被使用,可以说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进行测量放线的工作。人们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房屋造型的设计也是在进行着不断的创新,测量的工作的也是越来越难。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寻求新的解决方法,推动测绘事业的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如桃.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2012(13):105-108.

[2] 张宇飞,张洪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4):45-48.

[3] 刘一凡.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其实践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2(14): 59-62.

作者:岳德纯

测量放线下建筑工程论文 篇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实践

【摘要】基于我国建筑领域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筑工程建设面临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桩基础施工作为建筑项目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施工质量控制是否到位直接影响项目建设整体成效。需在明确工程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借助合理、科学的桩基础技术来提升土建施工水平,并为后续建筑施工环节的安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本文从桩基础技术施工特点的分析入手,阐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常见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相关案例具体阐明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土建施工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技术;土建施工;钻孔灌注桩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9.063

引言:

得益于我国建筑领域迈入新的发展台阶,促使当前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呈现出持续增多的发展态势。而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井喷式增长,对土建施工提出更为严格的标准,需采取合适的桩基础技术来加强对地基施工质量的把控,避免后续工程施工受到地基不稳定、不可靠等因素的影响。正因此,探讨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对于助力我国建筑事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桩基础技术施工特点分析

桩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能否稳定、安全运行,分析桩基施工特点,具体表现为:(1)广泛性。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复杂、恶劣地质环境地区,如湖泊沿岸、沿海等区域,通过桩基高质量施工来保证建筑可靠、安全运行,避免因建筑基础承受荷载能力较差而影响到民众人身安全[1]。(2)隐蔽性。桩基施工以隐蔽性施工位置为主,施工期间无法做到对施工进程直观掌握,且施工质量、操作控制难度较大,若桩基施工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极易导致建筑工程在运行阶段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3)复杂性。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当前桩基施工存在复杂性特点。首先,不同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要求、适用地形、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需在土建施工期间结合实际情况、建设要求等方面分析来合理选择桩基础技术。其次,桩基础施工受到地下地质条件、地下水等因素的直接影响。部分工程土建施工期间,因经费限制,未做到对施工现场全面、深度勘探检测,使得设计人员无法依据真实、准确的资料进行桩基施工方案设计,进而增大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概率。最后,土建施工中涉及到大量机械设备应用,需依据现场地质特点、施工范围等方面的分析,做到对机械设备的合理配备[2]。(4)困难性。建筑樁基施工存在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且诸多安全隐患存在于施工过程中。同时,桩基施工流程复杂,各个桩在制造、沉降期间均涉及到多个步骤,致使桩基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2、常见桩基础技术应用

2.1灌注桩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土建施工中桩基技术应用较为常见,主要施工形式包括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等,为保证桩基施工符合预期质量要求,需于施工前准确计算混凝土回填数量、桩体软硬度参数等[3]。灌注桩施工以精准定位与钻孔为前提,按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科学配制,在此基础上开展规范化混凝土灌注作业。相较于其它桩基础技术应用,灌注桩技术在噪音抑制、施工便捷性、振动抑制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沉管灌注桩技术应用则是依托于锥子击打,促使桩体在冲击力的持续作用下逐渐进入地下区域。需注意,为避免在沉桩作业期间出现桩体断裂、混凝土离析等问题,需在施工阶段提高对成桩质量控制的重视度。相较于其他桩基础技术应用,沉管灌注桩在成本控制、施工便捷性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

2.2预制桩施工技术

该桩基础技术应用需结合对现场地质条件、建设要求、地下水文等情况的分析,利用相关材料制造工程所需成桩,并通过成桩质量控制来促进建筑土建施工的高效率、高质量开展[4]。以材料不同为依据进行预制桩划分,目前常用桩类型包括钢桩、混凝土桩;以性质不同为依据进行划分,具体包括H型钢桩与钢管桩。相较于其他桩基础技术应用,预制桩技术在稳定性、结构承载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而劣势则体现为成本较大、存在范围限制要求等。需注意,并非所有土质特点均能适用预制桩技术,需结合现场土质条件的分析来判断是否合适。在砂土层地质中预制桩技术应用可取得良好成效,可支撑2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稳定运行。在实际施工期间,需在桩基施工期前加强对地面平整度的控制,并通过强夯处理来降低地面沉陷问题出现概率。施工期间需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打桩顺序的规范,并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规范开展。尽可能避免出现浇筑中断现象,以确保预制桩制作质量符合预期要求。预制桩制成后,相关人员需视情况进行预制桩强度检查,确保其强度符合标准后方可起吊作业。

2.3振动沉桩技术

建筑土建施工中振动沉桩技术应用需要以电动机的科学配备为前提,施工期间利用电动机产生冲击力,桩基在垂直冲击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至设计标高,在保证桩基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振动沉桩来提升现场土建施工质量[5]。为保证振动沉桩作业符合施工要求,在保振动器精准定位、安装的前提下,强化对振动器的加固处理效果。接电开启开关后振动器运作,预制桩在垂直冲击力、重力的作用下呈现出缓慢沉降的态势,确保预制桩能够固定在土层中。需注意,桩振动下沉过程中切不可始终维持重度振动,需视现场情况在初期下沉阶段予以轻度振动,随着深度的下移逐渐加强振动强度。相较于其它桩基础技术应用,电动锤振动沉桩施工可避免废气污染的产生,且施工便捷。无需过高劳动强度即可保障桩基施工质量符合预期要求[6]

2.4人工挖孔桩技术

建筑土建施工同样面临复杂、严峻的施工环节,而受到现场环境的限制,使得部分工程无法借助大型设备完成桩基施工,需借助人工挖空桩技术来加强对现场桩基的质量控制[7]。在具体施工阶段,需采用人工方式开展桩孔定位、钻孔作业,并借助人力进行浇筑振动施工。相较于其他桩基技术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成本控制、周围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但是施工期间受到人为失误、偏差的影响,使得成桩质量控制难度增大。且桩基施工在环境复杂、险峻的影响下,极易出现塌方、坍塌等事故,使得现场作业人员在施工期间面临安全威胁,且施工效率相对较低。

3、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土建施工中实践应用

案例分析:某建筑工程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项目占地面积约为57100平方米,现场东北侧低、西南侧高,经测量确定地下水位埋深处于5.13~14.29m范围内,本文以该工程为例,阐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施工准备

为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需强化开展施工准备工作。在该工程施工阶段,首先要求人员明确掌握现场情况,并借助现场调研、勘探工作来获取项目水文、地质、环境等参数信息,分析其中哪些因素可能对该工程施工造成影响,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8]。其次,整合、分类所采集的数据信息,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做到在准备阶段明确桩基施工环节、流程,并结合现场情况确定钻孔灌注桩施工所需技术、尺寸、结构等。最后,在准备阶段对桩基设计高度进行精准标记,并严格按照相关参数标准进行桩基顶部、底部数据信息的填写。

3.2测量放线

在明确测绘基准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现场进行实际基准点的引测。通常情况下,引测的基准点数量需要控制在3个以上,依据设计标准判断基准点界定是否合理[9]。配置专业人员开展桩位测放作业,结合现场情况分析,按照参数标准对桩位间距的精准计算。需注意,为避免因桩位测定失准而影响到该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人员在确定桩位间距后借助专业工具复测,确保其误差控制在≯5mm范围内。

3.3钻机就位

依据现场桩基施工要求合理配置钻机,务必保证钻机选择与现场实际情况相契合,以避免因钻机选择不合理使得钻具消耗增大,并对成孔效率与质量的控制产生影响[10]。在合理选择钻机的前提下,结合现场情况进行钻机的科学放置,务必保证钻机与现场地面始终维持垂直状态。目前土建桩基施工中旋挖钻斗、岩石筒钻、短螺旋钻头应用较为常见。而结合该工程现场情况、施工要求的分析,选择旋挖钻斗机具,并依据该工程现场地层情况确定斗齿焊接角度,并利用合金Mn板进行钻斗底板、筒体的制作,以确保钻机设备在作业阶段出现故障问题的概率得到控制。

3.4护筒埋设

该工程现场属于软土地基,桩基施工要求相对较高,且地下水分布于潜水层,含水层包括细砂层、粉砂层与粉土层[11]。为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符合质量要求,要求人员在明确掌握成孔要求的基础上,进行12m超长护筒的特制,壁厚与内径分别控制在10mm、900mm左右。土坑开挖作业前相关人员需利用线绳来确定桩位中心点,将线绳十字交叉后进行标志设定的复位测量,通过撒灰定圆。为保证护筒掩土能够达到固正要求,需以护筒筒径为基准,将上坑半径扩大150mm。土坑开挖阶段尽可能避免出现过大凹凸现象,并保证坑壁始终保持顺直的状态。开挖埋设作业期间遇到的废弃管线,要求施工人员采用粘性土进行封堵,以避免后续成孔作业时出现跑浆问题。以≮500mm为标准控制护筒底口埋入深度。此外,埋设作业前要求人员在筒顶位置进行十字钢筋环架的安设,经复位测量确定后进行外引点的设定,并通过环心控制在达到偏差调整的目的。为保证护筒埋设符合质量标准,需在分层埋设施工的同时,要求人员利用粘性土来提升回填强度。

3.5冲击成孔

为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符合质量要求,需结合以下步骤来强化成孔质量控制:(1)开孔。要求人员在钻孔前做到对现场情况、施工資料等的全面复查,确保不存在影响成孔质量问题后方可施工。开钻前施工人员需确保孔深、桩位编号、孔口标高等信息无误。(2)成孔。在保证钻头选用符合施工要求后,采用正循环轻压手段开展钻进作业,且在钻进过程中注入适量的泥浆,按要求控制在1.15~1.25kg/l范围内,并检查粘度控制是否达到20~22Pa·s标准。采用黏土、添加剂、水等材料制成泥浆,通过泥浆灌注来发挥出渗流隔断、泥皮形成、塌孔抑制等作用。需注意,施工人员需结合对地层情况、钻孔方法的分析来合理控制泥浆稠度,如该工程中对夹砂层成孔作业,需将泥浆密度控制在1.1~1.3范围内,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时则需将泥浆密度控制在1.3~1.5范围内。另外,钻进施工期间钻头转速控制同样至关重要,需在保证钻头垂直钻进的同时,将钻速控制在23rPm范围内。钻进期间始终保持钻机平台处于平衡状态,未达设计标高前禁止提升钻杆与反转。若钻进期间出现强烈抖动、卡钻等现象,要求人员及时停工并查明原因,有效处理后方可继续钻进。针对该工程现场的杂填土层、软塑粘性土层钻进作业,施工人员需维持钻杆的平稳性,以避免钻杆过于晃动导致孔径扩大。(3)终孔。钻孔作业完成后进行标高测量,以设计标准来对比计算后的实际深度,判断桩孔中心位置、孔倾斜度控制、孔径等是否符合设计标准。(4)清孔。该工程采用循环旋转机开展清孔作业,避免因钻孔内沉渣厚度、钻渣量过高而影响到灌注桩的制作质量[12]

3.6钢筋笼制作与安放

该工程施工阶段要求人员预先开展钢材检查工作,禁止将未达标、存在磨损等问题的钢材应用于钢筋笼制作。结合该工程成孔要求、施工标准等分析,将各节钢筋笼的直径控制在0.8~1m,以避免因直径过大增大钢筋笼出现形变问题的概率。确保钢筋笼制作质量达标后开展规范化安放作业,堆高按照施工要求控制在2层左右。要求人员在下放钢筋笼前进行钢筋调直、绑扎、切断与弯曲工作的检查,并尽可能避免在吊装、下放过程中出现破损、变形问题。

3.7混凝土灌注

确保终孔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后检查混凝土配制是否符合标准,依据设计标准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均匀性,确保达到水下C30等级要求,并将坍落度控制在0.18~0.22m范围内。以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为标准,将实际灌注时间控制在预期范围内。将首批混凝土注入时间控制在8~10min左右,若混凝土初凝时间要大于灌注时间,则要求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量缓凝剂的掺入。此外,需在保证孔底、孔深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开展均匀且连续的混凝土灌注作业。并按照实际要求将混凝土灌注间隙控制在30min范围内,灌注速率结合该工程施工要求控制在5~20m/h范围内。

4、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4.1工序调整

钻孔灌注桩施工强调先钻孔、后成桩,在施工期间桩身周围极易出现周围土体移动的现象,且压力的形成对于成桩质量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尤其是在成桩初期阶段,周围土体压力极易对成桩质量造成影响,并增大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出现概率。鉴于此,可结合现场情况采用隔空施工手段来加强灌注桩质量控制。另外,灌注桩施工期间涉及到定位、成孔、钢筋笼制作、混凝土灌注等工艺,为避免因施工工序不合理而影响到成桩质量,要求人员做到对相关工艺流程的规范化开展。

4.2混凝土注入

为保證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不受混凝土灌注的影响,需在混凝土灌注作业期间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保证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开展,通过均匀、连续的注入来避免出现混凝土分布不均匀问题出现。其次,加强对钢笼浮动措施的实施,例如在混凝土灌注期间加强钢架上端固定。最后,浇筑作业可视情况透过桩顶部位施工,并结合现场情况将保护层控制在2.5m左右。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成效,为保证桩基施工符合预期要求,需在明确桩基施工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桩基技术的合理选择,并严格遵循施工标准开展规范化的施工作业,实现通过合理应用桩基技术来提升建筑土建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化凯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35):1507.

[2]赵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2.

[3]左远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4):986.

[4]罗勇军.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6(1):2.

[5]高苏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4):2.

[6]陈红梅.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营销界(理论与实践),2020(3):1.

[7]朱晓松.桩基础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9):1.

[8]贺力强.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17(2):00185-00185.

[9]商颖.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要求[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000(005):P.169-170.

[10]于志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分析[J].营销界(理论与实践),2019(12):1.

[11]黄国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0):655.

[12]惠云娜.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有效应用[J].数字化用户,2018,024(023):84.

作者:毛子龙

上一篇: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影像艺术中的自然主义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