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冬季养殖技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通过对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水平与省内外蛋鸡养殖生产水平的比较分析,证明推广应用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能使养殖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蛋鸡冬季养殖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蛋鸡冬季养殖技术论文 篇1:

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与控制

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体系中,蛋鸡养殖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在开展蛋鸡养殖中,疾病防控问题占据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蛋鸡养殖和产业发展。蛋鸡呼吸道疾病对于养殖产业是一个重要威胁。在蛋鸡养殖实践中,要注重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效果,助推现代养殖产业发展。

关键词: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41

0引言

对于蛋鸡饲养产业,蛋鸡呼吸道疾病是一种重要的疾病类型,对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威胁。由于现代蛋鸡饲养密度较高,且规模化程度较高,所以爆发蛋鸡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相对较大。发生蛋鸡呼吸道疾病后,患病的蛋鸡可能造成生长发育受阻,所产鸡蛋的品质也可能变差,因此,探索科学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策略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发病因素

从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病实践分析,由于病因不同、感染病原体不同、导致在临床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但是这样的蛋鸡呼吸道疾病也具有共性特征,如前期主要会出现较多鼻液,感染的蛋鸡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眼神涣散等问题,通常都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缺氧的情况[1]。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病的机理有很多,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这是影响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类型[2]。

1.1生物要素

在开展蛋鸡养殖中,导致蛋鸡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微生物的感染,其中包括病毒、细菌、支援特等多种类型。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这些病原体附着在蛋鸡的呼吸道上,造成蛋鸡呼吸道感染。在蛋鸡体质正常的情况下,能有效抑制这些病原体,避免病情的发生。但是,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包括饲养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蛋鸡自身免疫力下降,当机体自身出现免疫力下降的问题后,就可能无法抑制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繁殖与发展,进而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都是在蛋鸡养殖中经常发生的呼吸道疾病[3]。

1.2化学因素

在开展蛋鸡养殖中,普遍存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问题,由于平时清理不到位、不及时,常采取化学消毒剂,普遍存在化学消毒剂使用过于频繁,计量超过正常标准的问题。如果养殖场不及时清洁,那么残留的粪便等,也会发生化学反应,会不断发酵产生氨气、硫化氢的气体,这些气体都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对蛋鸡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引发相应的验证,这也是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而发生蛋鸡呼吸道疾病。在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和控制实践中,要针对导致蛋鸡呼吸道疾病的化学要素进行重点分析,提升防控综合水平。

1.3物理因素

在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中,物理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此种因素对于蛋鸡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蛋鸡养殖实践中,由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相对较多,蛋鸡过多的吸人相应的颗粒,容易导致呼吸道产生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也要及时进行养殖场清洁:工作,提升养殖综合效果。作为蛋鸡养殖工作人员,要注重对于粒度为0.15mm左右的固体颗粒,这样大小的颗粒如果吸入体内,会对呼吸道和整个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重点予以关注。2存在的问题

2.1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量大

目前在治理蛋鸡呼吸道疾病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方法比较多,但是由于病毒活动和感染隐秘,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实操才能更有专业性的手段。由于养殖场广阔,另外环境复杂,使用传统的防治技术不能有效的将全区域覆盖,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综合防治也需要投足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时在治理中可能病毒传播和繁殖速度比人们的治理速度还要快,给蛋鸡呼吸道疾病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也耗费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可是效果并不理想。2.2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技术落后

目前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还较为传统,只能针对于小部分局域地区,并不适用于全方位、大面积的推广,在空间治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很多蛋鸡养殖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对于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的要求也比较高。这样的环境也让蛋鸡养殖工作人员在研究和治理上遇到了瓶颈,给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带来了困难,缺乏针对该地区制定的科学合理防治方案。

3预防措施

蛋鸡呼吸道疾病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病害,具有自身的特点,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比较突出,给工作站的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只有针对性的分析客观性存在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

3.1加强养殖场卫生管理

在进行蛋鸡呼吸道疾病预防中,与养殖场环境卫生条件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蛋鸡呼吸道疾病,流动性粉尘颗粒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病毒、吸毒附着在微小颗粒中,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容易发生蛋鸡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理,并配合洒水等措施,减小悬浮的尘土。在进行养殖场清理时,要尽可能开展物理性的清理,慎重使用化学药品。针对季节的变换,要采取科学的养殖场清理策略,保障养殖场所的通风、清洁,尽可能较小蛋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

3.2做好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

在开展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中,要注重通过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的方式,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综合效果。在实践中,由于病毒和细菌较为微小,难以控制,从蛋鸡自身人手,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对于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要结合现代疫苗发展趋势,以及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代谢情况,选取合适的疫苗,对疫苗进行有效抑制,通过药物预防的方式,要结合当地的特点,特别是针对流行性疾病,提升药物预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实践中,要结合蛋鸡的生长特点,慎重使用化学类药物,避免产生化学药物残留的情况,进而影响养殖质量,引发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3.3注重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技术推广

在开展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中,要打破单一化的养殖格局,大力推广先进防治技术,通过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方式,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效能。在现代养殖技术推广体系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养殖技术推广与新媒体广泛结合,通过融入科学的养殖技术,对于各地推动蛋鸡养殖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要打造现代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团队,充分利用微信、QQ、APP等载体,有针对性的推广相应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治技术,提升综合养殖效能。

4結束语

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和理论研究者,要认识到现代蛋鸡养殖业发展趋势,结合先进技术的特点,分析新时代蛋鸡呼吸道疾病的特点,构建起科学的蛋鸡养殖管理体系,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综合效能,适应目前蛋鸡养殖经济发展趋势。要不断创新理念思维,结合现代技术发展趋势,构建起科学的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体系,提升养殖人员对于蛋鸡呼吸道疾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避免系统性风险,提升蛋鸡呼吸道疾病防控水平,切实提升蛋鸡养殖综合管理水平,适应目前社会改革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秦延发,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9(9):103-105.

[2]权约海,浅谈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215.

[3]侯松坡.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与呼吸道疾病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12):17.

作者:王纪顺

蛋鸡冬季养殖技术论文 篇2:

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通过对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水平与省内外蛋鸡养殖生产水平的比较分析,证明推广应用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能使养殖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效益分析

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的目是改进蛋鸡鸡舍建筑模式,使之更加适合于农村规模养殖户的应用,进而提高产蛋率和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本项目的技术关键是应用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建造适合不同养鸡数量要求的鸡舍,提高鸡舍保温性能;应用鸡舍内环境光照、通风、温控等技术,提高鸡舍环境控制能力;采用防疫消毒清洁等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提高鸡场疫病预防安全水平;针对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应用安全无毒无残留药物和新型饲料添加物,预防和治疗产蛋期鸡的疾病,生产无公害安全鸡蛋等产品。

1本项目的生产和经济效益水平

1.1生产水平本项目研究与示范过程中,截止2009年在榆中县建成标准化鸡舍40栋,养殖蛋鸡8万只。经随机抽取4户养殖户的生产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知,6周龄育雏成活率和均匀度分别达到98%和92%, 160日龄产蛋率达到90%以上,90%以上产蛋率记录的天数为161.20~336.30d,平均维持168.70d,平均产蛋率93.26%。80%以上产蛋率平均达到333.40d(11个月)。入舍鸡71周龄产蛋322.20枚,蛋重达到18~20kg的水平,料蛋比(2.10~2.25):1,入舍鸡平均成活率94.87%,入舍鸡至71周龄淘汰,平均产蛋率83.20%。

1.2经济效益水平蛋鸡一个周期只均耗料50kg,按料价2.25元/kg计,为112.50元,防疫、水电费及死亡淘汰鸡均摊费3元,固定资产投资均摊费4元,鸡蛋销售费用1.50元,合计支出121元;产蛋以每年18kg/只计,鸡蛋售价6.50~7元/kg,销售收入130元以上,淘汰鸡收入18元,鸡粪销售收入3元,合计收入151元,毛盈利为30元。除去价格波动的因素,每只鸡获利25~28元。据此推算,2009年示范养鸡8万只,年利润可达200万元以上,只均产蛋量比传统养殖提高3~5kg,养殖效益比传统养殖提高15元以上,新增效益达到120万元。

2省内外蛋鸡养殖的生产水平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调查显示,在我国一般生产条件下,每只蛋鸡年产蛋15~16kg,料蛋比为(2.60~2.80):1,死亡淘汰率为20%~30%,而发达国家每只蛋鸡年产蛋17~18kg(也有资料显示为19~21kg),料蛋比为2.30:1,死亡淘汰率为1%。甘肃省畜牧管理总站2008年《关于全省养鸡生产情况调研的报告》显示,我省蛋鸡规模养殖存栏以3 000只以上规模户居多,多数养殖户90%以上产蛋率都能维持在6个月以上。1只蛋鸡平均一周期(500d)产蛋在320枚以上,料蛋比在(2.20~2.60):1之间,平均为2.35:1。比较好的场户,其生产管理水平远高于一些大型养鸡场。

3结果与比较

3.1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的生产效益显著,结果符合生产实际通过对上述2份调查报告和榆中县4户示范户的生产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见下表),在相同产蛋期内,本项目示范户蛋鸡的产蛋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50kg,也略高于省内较高水平规模户的生产水平,同时也高于公布的海兰褐蛋鸡品种17.72kg的生产性能数据。

3.2蛋鸡成活率达到较高水平由上表可知,入舍鸡成活率平均达到94.87%,死淘率为5.13%,虽然比发达国家高水平的1%高出了4.13%,但与国内一般饲养水平死淘率高达20%~30%相比,本研究将蛋鸡养殖的死淘率控制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

3.3料蛋比达到高水平本项目养殖户的料蛋比为(2.10~2.25):1,比省内主要规模户为(2.20~2.60):1的水平平均低0.15,比国内一般水平低0.50。即每生产1kg蛋比省内主要规模户和国内一般养殖户分别节约饲料0.15kg和0.50kg。2009年蛋鸡料价为每千克2.25元,每只鸡年产鸡蛋若按18kg计,那么1a即可节约饲料成本6.07元(省内)和20.25元(国内),大大节约了饲料成本。

3.4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由上表可以看出,示范户的产蛋数和蛋重略高于省内主要养殖户,但料蛋比明显降低,一个周期能节约饲料费用6元以上。证明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应用该技术养殖蛋鸡,在正常年份下,以最小盈利额计算,只均获利25元以上,高于省内15~30元的获利水平,并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效益的稳定程度更高。

4讨论与分析

4.1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技术途径

4.1.1冬季鸡舍保温作用显著经冬季对比试验,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标准化鸡舍,只均采食量每日减少8.50g,比一般鸡舍下降6.50%。试验期料蛋比分别为2.30:1和2.13:1,平均降低了7.39%。

4.1.2鸡舍环境可控性提高,减少了鸡的热应激夏季高温季节,隔热防暑效果差的鸡舍,鸡舍设计不合理的靠墙靠窗的单排小鸡舍,鸡张嘴急促呼吸的现象很明显,连续高温天气时,采食量和蛋重双下降。新式鸡舍舍内凉爽舒适,鸡的采食量和蛋重变化不明显,每盘蛋重比老式鸡舍重0.10kg左右。

4.1.3建立了防疫等生物安全体系由于鸡场(舍)环境可控能力的提高,消毒灭菌和防疫工作效能相应提高,鸡场、鸡舍的安全性能提高,减少了鸡的死淘率,根据对5户示范户的记录整理结果显示,入舍鸡平均成活率94.87%,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保障了安全生产,提高育雏均匀度及入舍鸡成活率,从而提高了产蛋率和经济效益。

4.1.4料槽改进节约了饲料改进后的料槽,基本避免了因采食而将饲料抛洒出槽外的现象,节约饲料,减少浪费。据测算,只均每日减少饲料浪费6.70g,价值0.015元,1a节约的饲料价值5.47元。

4.1.5标准化养殖和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使蛋鸡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甘肃这样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地区,只均一个周期产蛋量18~20kg,比一般饲养条件下高3~5kg,接近国际20~21kg的先进水平。

4.2对提升甘肃蛋鸡养殖水平的意义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研究成果已在兰州及其周边市县进行了推广应用。根据榆中县的推广应用情况,建筑和设施设备初期投资只均30元,养殖使用期8a,年均摊费用3.75元。在甘肃这样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地区,即使是农户养殖,只均一个周期产蛋量18kg以上,这个水平比一般饲养条件下的产蛋量高3~4.50kg,价值20元以上,除去增加饲料和建筑设备成本,新增经济效益15元以上。同时,由于农户生产和管理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较高,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远高于一些大型养鸡场。因此,传统的养殖方式和养殖户已经逐渐消失,标准化养殖得到连年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天明,钱续.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中的鸡场建设标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3):60~61.

[2]宋天明,钱续.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中料槽改进的效果观察[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4):31~61.

[3]钱续,宋天明.保温鸡舍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5):50~51.

[4]钱续,宋天明.蛋鸡标准化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III.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6):42~43.

作者:宋天明,钱 续

蛋鸡冬季养殖技术论文 篇3:

湖北省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鸡舍建设及生产要点

摘要:适度规模化养殖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当前形势下蛋鸡发展所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介绍了湖北省农业主推技术—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鸡舍建设及生产要点,为实现湖北省蛋鸡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鸡舍建设;生产要点;湖北省

蛋鸡生产是湖北省畜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5年的统计,该年度湖北省蛋鸡存栏约1.9亿只,鸡蛋产量约141.81万t,已成为国内蛋鸡生产的重要省份。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对畜禽养殖环境和禽产品质量安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湖北省固有的蛋鸡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蛋鸡产业发展的需要,亟待进行提档升级。为满足蛋鸡产业发展需求,提升湖北省蛋鸡产业发展竞争力,我们对湖北省原有的蛋鸡“153”模式进行再升级,研究集成出符合当前蛋鸡生产发展需求的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以此推动湖北省蛋鸡产业发展。

1  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是为满足湖北省中小规模蛋鸡养殖户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的需要而集成组装的一套新型蛋鸡生产模式,已作为湖北省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该模式的内涵为:1栋全封闭式鸡舍,层叠式笼养蛋鸡2万只以上,采用喂料机、集蛋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4机配套进行蛋鸡高效健康生产。现将该模式的特点介绍如下。

1.1  鸡舍环境优,养殖污染少

采用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进行蛋鸡生产,鸡舍内生产环境适宜,能确保蛋鸡生产的高产、稳产。模式中采用传送带干清粪工艺,鸡粪日产日清,全程不落地,容易收集,便于销售,实现鸡粪零污染,改变了长期以来鸡舍养殖环境难于治理、污染严重等问题,鸡粪变废为宝,成为蛋鸡提质增效的一条新途径。

1.2  生产效率高,产品有保障

在蛋鸡“124”模式下,1栋750 m2的鸡舍可饲养蛋鸡2万多只,饲养密度是传统生产方式的2倍以上。而且,由于采用4机配套进行生产,1人可轻松管理2万多只蛋鸡,劳动效率较传统养殖提高2倍左右,人工成本显著降低。最后,在蛋鸡“124”模式下,可完全按照“全进全出”制度进行蛋鸡生产,极大降低鸡群发病和用药几率,对保障蛋品质量安全,实现蛋鸡产品“无抗”“无药残”生产意义重大。

1.3  投资适宜,便于推广

按照蛋鸡“124”养殖模式建设鸡舍,一栋蛋鸡舍和设备的总投资约80万元左右,单只鸡投资成本不足40元,加上生产周转金,1栋鸡舍需150万元左右,投资水平在多数蛋鸡养殖户的承受范围内,具有推广的可行性。

1.4  符合产业趋势,便于专业化经营

蛋鸡“124”模式是我国蛋鸡由中小规模向高度集约化发展的过渡,符合当前蛋鸡生产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粗放型经营向规范化生产、生产条件与设施由简陋向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规律。该模式提倡两段式饲养,有利于蛋鸡生产者专心致志地从事蛋鸡养殖,对提高蛋鸡精细化、专业化生产,推进蛋鸡产业之间协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提升产业素养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2  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鸡舍的设计与建造

按照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进行蛋鸡生产,首先应注意鸡舍场址的选择。除常规的生产要求外,应注意场址选择应符合政府规划,避免在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区域建厂。其次,在鸡舍建设方面,建议单栋鸡舍为带侧窗的全封闭双坡式鸡舍,舍长74 m,宽9.5~10.0 m,高3.8~4.0 m(檐高),鸡舍一侧配储蛋间等,总面积约为750 m2,舍内可按照三列四层四走道进行布局,前后端预留走道和鸡粪传送设备安装区域,侧墙预留风机、湿帘、侧窗等区域。按此标准,1栋鸡舍可养殖中型蛋鸡约2万只、养轻型和矮小型蛋鸡约2.3万只、养殖地方特色蛋鸡约2.6万只。最后,应注意鸡舍长宽高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舍长宜控制在100 m以内,宽度控制在13 m以内。其建设图见图1、图2、图3、图4。

3  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的生产要点

为达到最佳生产效果,按照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进行蛋鸡生产,应做好以下工作确保生产效果。

3.1  养殖品种定向

优秀的品种是蛋鸡高产稳产的关键,也是决定蛋鸡养殖效果的根本因素。养殖户应结合消费市场要求优先选择高产褐壳、粉壳、白壳、绿壳蛋鸡品种,在引进鸡苗时,选择规模大、信誉好、质量可靠的种鸡企业,以确保蛋鸡质量。

3.2  养殖规模适中

在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中,1栋蛋鸡舍的养殖规模为2万只以上,并不意味着单栋蛋鸡养殖数量可以无限扩大。从当前我国中小规模蛋鸡养殖户偏多的生产实际及养殖户的接受程度,单栋2万~5万只是当前情况下比较适合的规模。通常情况下,按照舍长74 m,舍宽9.5 m,檐高3.8 m,按每组240只,三列四层布局可养殖蛋鸡2万多只。增加舍长和扩大舍宽可增加蛋鸡养殖数量至3万~5万只,但单栋规模以5万只以内为宜。

3.3  设备配套齐全

由于该模式下蛋鸡养殖数量增加,因此其对蛋鸡生产的设备要求也相应提高。通常情况下,除应用层叠式笼养设备外,需配备自动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等设备,这样可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作强度,降低环保风险。另外,厂家还需根据环保要求和生产需要增加智能化環控设备、除臭设备及鸡粪肥料化设备等,以实践蛋鸡绿色健康生产的要求。

3.4  “兩段式”生产,无抗养殖

要求在蛋鸡生产全过程,按照“两段式”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即前期集中育雏育成,后期层叠式笼养生产。按照“两段式”生产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蛋性能、预防疫病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下,产蛋鸡生产环境适宜,疾病发生率低,便于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替代抗生素或化学合成兽药进行蛋鸡的疾病防控和日常保健,实现蛋鸡无抗生产。

3.5  精细化管理,资源化利用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增加,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下的蛋鸡需要更为精细地生产管理才可以充分发挥其产蛋潜能,这就需要养殖户认真作好蛋鸡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调节,尤其是要处理好夏季高温防暑和冬季通风换气工作,确保蛋鸡生产的高效高产。同时,在利用传送带清粪的基础上,蛋鸡养殖户可采用好氧发酵工艺对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实现蛋鸡生产绿色发展。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1],也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2-4],是解决当前我国蛋鸡产业“小规模大群体”的重要举措[5]。作为湖北省蛋鸡生产的一项新技术,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已得到了广大中小型蛋鸡从业者的认可,并在全省得到了较快地推广应用。根据2017年的统计,全省共有300多家蛋鸡养殖户采用蛋鸡“124”模式进行蛋鸡生产,共新建蛋鸡“124”标准化模式鸡舍729栋,改扩建蛋鸡舍276栋,养殖蛋鸡约2 000万只,已初步实现全省蛋鸡生产从数量型到质量型的转变。随着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的持续推广应用,该模式正在成为引领湖北蛋鸡产业发展的新星,为湖北蛋鸡产业生产提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润华,高尔兵,赵  华.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J].经济论坛,1995(24):18-19.

[2] 杨  宁.中国蛋鸡产业关键词:标准化适度规模改良育种[J].兽医导刊,2013(5):6-8.

[3] 朱云芬,杨长锁.适度规模和质量是我国蛋鸡养殖特别讲究的方向[J].中国禽业导刊,2009,26(23):7.

[4] 赵一夫,秦  富.蛋鸡养殖规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20(3):291-298.

[5] 宁中华.我国蛋鸡养殖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0,32(20):33-35.

作者:蒲跃进 徐小娟 蔡传鹏 黄京书 李朝国

上一篇:语文阅读心理教学论文下一篇:语文教研能力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