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论文

2022-04-22

摘要:以宜昌柑橘为例,对柑橘产销各环节的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近两年柑橘产销价格和利润分配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方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方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论文 篇1:

基于QCA的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如今,社会经济形势,在快速发展情况下,不同产业相互之间竞争关系也愈演愈烈,在此大环境之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下一种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就实质来说,国内各个地方政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为迫切。为探究多个影响因素对江苏产业升级的综合作用,本研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查询,将品牌优势、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和知识产权体系,这五个要素纳入分析框架,并采集了13个市的数据样本,结果发现:其一,在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指数、对外开放程度、知识产权体系水平不变化的前提下,对品牌优势的培育,对产业升级的提高是有效果的;其二在品牌优势、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指数、对外开放程度不变化的条件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推动产业升级有作用;其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能够明显地促使产业升级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其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江苏;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定性比较分析法

1 引言与文献回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也在不停的进行着变革与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与产业升级影响因素的种类、数量质量,密切相关。根据不同地区所拥有的影响因素的不同,针对性的进行结构调整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不少专家就以产业升级影响因素进行过研究,而江苏省作为制造大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产业链的关键节点,有这方面针对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将就以品牌优势、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还有对外开放程度、知识产权体系这五个要素进行区域性研究,正确认识影响江苏产业升级的因素及其作用,有助于江苏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更有针对性、更科学地制定地方产业升级策略,从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早日实现江苏“工业强省”的宏伟目标。

各方对“产业升级的内涵”定义不同。首先,据国外研究表明,庫兹涅茨将三大产业界定为工、农、服务业三大类。并且从价值层面进行考虑,产业结构升级便是将产业产值进一步升值。另外,国内研究则认为,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理解产业升级:不仅单纯局限于产值的变化程度,而是进一步注重升值的过程。

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一直是研究重点,产业升级测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基础的思路(陈静和叶文振,2003);二是基于产业效率提升的思路(Kaplinsky,2005);三是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徐德云,2008);四是基于自行构建指标的思路(程如轩和卢二坡,2001)。且产业升级影响因素是设定产业升级策略的必要环节。产业升级与多环节多层级因素均息息相关,就目前研究阶段,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意见不一。因不同学者对产业结构所考虑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致,以及学科背景、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不同,故导致其在讨论产业升级影响因素时持有不同观点,给本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

本课题以现有文献为研究资料,考虑江苏不同地级市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实例,以影响江苏省产业升级的因素为解释变量,以IND为被解释变量,运用QCA软件进行计算并得出相关结果,以期得到不同因素之间的融合效应,同时期望以此为政府产业发展转型提供以一定建议。

2 研究技术

本文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简称QCA)进行相关课题研究。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拉金(Ragin)根据集合论的基本规律开创的,它可以对数个并发条件组合形成的前因后果做出合理的因果解释。目前,随着该方法的成熟,愈多的西方学者将该方法应用到管理学学术研究中。

简单来说:首先,QCA方法确定了因果关系,选取样本案例,进行研究以设计相应的因果变量。其次,将变量转换为可分析的二分值(或者集合数)。最后,通过QCA分析软件,对赋值完成后的变量条件组合进行运算分析与检验结果,直到得出能够解释因变量的变量条件最优组合,对组合的因素、构成加以剖析,以得出本次研究的最终结果。

3 案例及变量说明

在案例选择上,本文选取了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和宿迁市作为案例样本。

在结果变量的选择上,我们参考周昌林等(2007)计量产业升级的方式,即用三大产业劳动生产率(Li)和相对应的产业增加值除以GDP(Pi)两者相乘再求和得出结果,用IND表示,如“式1”所示。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对劳动生产率进行开方处理,以便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

IND=∑3i=1 Li*Pi,i=1,2,3(1)

主要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本文选取2015~2017三年间的统计材料,分别计算出13个样本案例的产业升级指数,并以三年的产业升级指数平均值作为模糊校准的最终依据。

在条件变量的选择上,由于江苏省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平均,不同的市有不同的因素制约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综合考量市场潜量、外部供应和社会背景等各方面,深入了解国家政策、海外经验,最后,将品牌优势、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对外开放程度、知识产权体系作为条件变量进行分析。

3.1 品牌优势

在品牌优势度量上,本文借鉴国内首个省级“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它是由江苏省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工商局联合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联合发布,对各市品牌优势进行评估。江苏省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以品牌政策支持、品牌发展实效、品牌保护力度、社会协同效应、品牌发展潜力等五个一级指标和三十一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组成。本文通过对2014~2016年间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最后选取13个样本案例品牌发展指数的三年平均值作为最终依据。

3.2 科技创新水平

对科技创新水平的度量,本文参考期刊“试论中国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李松,2009),该期刊构建指标体系了含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经济绩效等4个一级指标,最后得出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能力分项及综合得分与排名,本文参考其最终计算结果作为最终评价依据。

3.3 人力资本

在人力资本的测度上,本文参考江苏人才发展研究院发布《江苏省省辖市人才竞争力报告》,对各地级市人力资本综合竞争力予以评估。该报告主要从人才数量竞争力指标、人才素质竞争力指标、人才投资竞争力指标、人才平台竞争力指标、人才生活环境竞争力指标以及人才创新贡献竞争力指标等层面考量,进而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人才综合竞争力进行测算、评价和排名,结果指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科学性。本文选取了江苏人才发展研究院2014年至2016年的公开数据,并取各市三年人才综合竞争力指数平均值作为最终评价依据。

3.4 对外开放程度

在对外开放程度的测度上,本文参考期刊“江苏省对外开放度的时间与空间差异”(冯雪芬,2013),该论文主要从外贸依存度指标(进出口贸易额与生产总值之比)和外资依存度指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与生产总值之比)两个指标,来计算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平均求得),本文参考其计算结果作为最终评价依据。

3.5 知识产权体系

在知识产权体系的测度上,利用回归分析计算回归系数,发现在各项知识产权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商标对其贡献最大,其次就是发明专利。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发明专利来反映知识产权体系,参考由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与保护协会主编的《江苏专利实力指数报告》对知识产权体系进行评估。该《报告》从专利创造、专利运用、专利保护和专利环境四个方面对江苏省13个设区市专利实力进行排名与分析。在江苏省知识产权研究与保护协会发布的2014至2018年数据中,2018年的指标体系最为完善,因此本文参考《江苏专利实力指数报告2018》的计算结果,作为最终评价依据。

4 数据校准与结果分析

4.1 数据校准

对于QCA的模糊集解析,校准数据方式参考“四值模糊集校准法”。因为研究对象在特定变量上隶属程度高低不一,度量标准分为四个程度,分别赋值为“1”(表示完全隶属),“0.67”,“0.33”和“0”(表示完全不隶属)。上述数值也被称为“模糊集分数”,其中,“0”到“1”之间数值与案例隶属度成正相关。在一个产业升级影响因素中,按照各市在对应指标得分均值作为判定隶属度的依据。为了简洁明了地反映数据处理结果,用英文字母代替因素中文名称,令“P”为品牌优势,令“C”为科技创新水平,令“R”为人力资本,将令“K ”为外开放程度,令“Z”为知识产权体系,最终得到模糊集赋值表,如表1。

4.2 条件的必要性分析

在分析必要条件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单个变量是不是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首先,最重要的是判断变量相对于结果的一致性,现有研究表明,一致性得分大于或等于0.9时,认为单个变量是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通过运行软件得到一致性得分结果如表2所示。

4.3 构建真值表

借助软件的真值表算法建立真值表。表格中,完全隶属赋值为“1”,完全不隶属赋值为“0”。将表1导入fs/QCA软件,同一时间将outcome定为IND,删除0案例(不存在的状态)的真值表行,得表3。

4.4 条件组态分析

条件组态分析在表3的基础上通过软件运算,结果如表4所示,即最终得到三个解,分别为复杂解、吝啬解和中间解。但是因为复杂解中出现的参数结果完全按照软件中变量设置所产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吝啬解中参数结果比较简易,其与真实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参考价值不高;中间解在二者之间。一般来说,本质上大都分析中间解,在本研究得出的计算结果中,复杂解与中间解的参数结果一致,所以我们将二种情况作为一种结果讨论。

综合上述,得到以下分析结果:(1)在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和知识产权体系水平不变时,对品牌优势的培育,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升级。(2)在品牌优势、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指数、对外开放程度不变的条件下,巩固知识产权水平,会推动产业升级。(3)加强人力资本水平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升级。(4)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对产业升级发挥了积极的指引作用。

5 启发与提议

本研究立足于QCA方法经过对江苏省产业升级起作用的五个因素的剖析,启发如下:

(1)江苏省为促进产业升级变化的过程,需要在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和知识产权体系水平相对落后的前提下,对品牌优势的培育,有助于江苏省的产业升级进程。(2)在品牌优势、科技创新水平、人力资本指数、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升级。(3)在推进产业升级中,要着重注意人力资本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提升,经研究发现,此两方面的提升,可以有效提高江苏省产业升级。

基于以上启示,综合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和有关实践,整理得出推进江蘇省产业升级建议如下:

第一,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人力资本水平方面,由于江苏省的人口密集,且劳动力充足,但又因为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劳动力素质较低,高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故造成劳动力因素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江苏省应该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建设人才强省,使得中高端科技人才在产业升级中发挥出关键作用。未来,江苏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应注意、注重驰名商标与发明专利的申请与保护,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增量。同时,应增加其他各项知识产权的利用率,更大高效率地发挥其潜在生产力。

第二,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大力培育品牌优势。增强企业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政府给予企业在自有、引进的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转化资金支持,以改变以前的“江苏制造”,从而转变为高级的“江苏创造”,加强产品品牌建设与发展。有关政府应该积极争取国家高科技资源,并且吸引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为加速和提升江苏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提供能量。

第三,持续稳定地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通过30年的发展,江苏省的对外开放已经由数量少、范围窄、发展慢的试点阶段,过渡到多方面、多层次、大跨步的全面发展阶段。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内国际多方面的原因,江苏省外贸增长幅度放缓。因此为了有效地增进江苏省的产业升级,唯有改善对外开放布局,以形成全新的格局。

参考文献

[1]李松.试论中国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J].科技经济市场,2009,(07).

[2]冯雪芬.江苏省对外开放度的时间与空间差异[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3]吴继英,赵喜仓,陈晓阳.知识产权保护与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24).

[4]陈晓雪.江苏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2017,(23):5.

[5]周昌林,魏建良.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以上海、深圳、宁波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07,(06):17-2.

作者:王华洁 刘颖 俞聆炜

地方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论文 篇2:

柑橘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的实证研究

摘要:以宜昌柑橘为例,对柑橘产销各环节的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近两年柑橘产销价格和利润分配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柑橘产销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的不合理性直接挤压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利益空间,必须进一步完善柑橘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柑橘产业仍属于农业弱势产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应该建立健全柑橘生产与果农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有效抑制生产要素价格过快上涨,优化柑橘产品结构,建立健全柑橘产销预警机制。

关键词:柑橘;价格形成,成本构成;利润分配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柑橘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迄今柑橘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并已成为南方主产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改善人们饮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2006年以来由于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柑橘生产成本逐年增加,而生产价格却上涨缓慢,甚至有所回落,使柑橘增产难以增收。尤其是柑橘销售成本大幅上升,导致柑橘零售价格并未与生产价格同步回落,广大消费者不能完全分享柑橘价降带来的实惠。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柑橘的生产与加工[1]、柑橘的生产与流通[2]、柑橘的生产与消费[3]、柑橘产品的进出口贸易[4]、柑橘的国际竞争力[5]以及柑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6]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也有不少学者从个案的视角,对我国南方柑橘主产区的福建[7]、浙江[8]、广东[9]、湖南[10]、湖北[11]、江西[12]、广西[13]、重庆[14]等省、区、市的柑橘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还有学者从自然资源禀赋的视角对长江上中游柑橘带、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和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的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15]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对中外柑橘的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比较研究[16];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柑橘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17]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柑橘生产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在于柑橘的生产价格及其投入品价格的波动,影响柑橘价格变动的因素不仅涉及其品种、质量、销售淡旺季节和商品化处理等微观层面,同时还与柑橘的市场体系建设和柑橘的价格体制相关。

通过对现有柑橘文献的回顾,不难看出众多学者尽管对柑橘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日趋深入,但该领域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一是现有研究虽然对柑橘生产成本与收益进行了分析,但未对柑橘流通成本与收益变动进行探讨;二是现有研究成果虽然涉及农资价格波动对柑橘生产成本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但未探讨其他要素价格波动对柑橘流通成本与收益的影响,更没有对柑橘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问题进行考量。基于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柑橘产销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由于本研究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且每一环节的调查对象差别较大,必须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因此本文拟以案例研究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试图通过对柑橘产销主体的深度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由于我国柑橘系列品种繁多,加之作者和课题组的精力与时间所限,本文仅选择了宜昌蜜柑这一种柑橘鲜果作为研究对象和宜昌市夷陵区果农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跟踪调查。同时,为了研究计算的简便,本文假设果农、批发商、零售商只生产和销售宜昌蜜柑这一种柑橘鲜果。本文研究目的旨在对同一种柑橘在从宜昌到武汉产销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2007年和2008年宜昌柑橘价格与利润分配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及政策含义。

(二)调查设计及样本分析

1.调查设计。宜昌是我国长江上中游柑橘产业带中重要的柑橘产地之一,柑橘生产源远流长,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柑橘产业已成为宜昌市农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宜昌柑橘主要市场在武汉,其次是北京、天津、沈阳等北方特大城市,所以研究柑橘从宜昌到武汉产销各环节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以宜昌柑橘为研究对象,以宜昌柑橘从宜昌夷陵产地到武汉批零市场各环节价格形成中的成本构成与利润分配为样本,通过深入实地对产销各环节主体进行访谈,研究和探讨宜昌柑橘产销价格形成、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情况,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在对各产销主体深入访谈前,作者事先拟定了详细的访谈提纲和相关数据表格,根据访谈对象不同有所差异。

课题组采取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08年11月6日至11月18日。这一阶段前期主要收集了相关的二手资料,后期通过对宜昌夷陵果农、武汉沙湖和华中果品批发市场的柑橘批销商、代理商和武汉洪山区部分农贸市场零售商的深度访谈,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还通过电话访问收集了宜昌夷陵部分果农柑橘生产环节的数据。此外,本文在对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还广泛查阅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有关高校和相关网站的部分统计资料,以期对访问调查形成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补充和修正。

2.样本分析。本文调查的产销环节各类主体(农户、批销商、零售商)的数量均为15个以上。接受访谈样本的基本信息内容如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

一般来说,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生产、收购、贮藏、加工、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其价格形成过程、传导机制及利益流向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问题。对于柑橘产品而言,因其具有生产周期长和储存保鲜期短的特征,产销过程通常由生产收购运输批发零售五个环节所组成。按照生产成本加利润和流通费用(成本)加利润的定价原则,柑橘的产销价格可分为生产价格(收购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三种,共同构成柑橘价格链。[18]宜昌柑橘从生产者到武汉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这些环节所发生的不同费用成本)和利润形成了柑橘的产销价格(如图1所示)。

(一)宜昌柑橘产销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分析

1.柑橘生产价格与生产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为深入了解柑橘生产环节的各种生产价格和费用,作者通过典型调查和电话访谈的形式了解到宜昌柑橘的生产成本、生产价格和果农销售产品时可获得的利润。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梅花村三组农民陈某2007年的果园面积10亩,总产量25000公斤,总收入20000元,亩平均产量2500公斤,亩平均收入2000元。总生产成本13200元,每亩平均投入1320元,单位生产成本为0.53元/公斤。2007年11月,当地收购站代理人上门收购柑橘均价为0.8元/公斤,减去生产成本后,果农销售柑橘可获得利润约为0.27元/公斤。

2.柑橘采购环节的成本构成。一般情况下,武汉的柑橘批发商通常以电话方式将需要的柑橘品种和数量告之宜昌夷陵的代购商,双方的委托代理关系相对固定,交易成本低且彼此信任度高。代购商则根据当天宜昌夷陵的柑橘收购价和武汉批发商的订购数量与当地果农协商价格。按照批发商的要求采购柑橘后,代购商还要对已收购的柑橘进行质检、分等、包装准备装车。这一环节中发生的费用主要有分选费、包装费、搬运费、封车费等,其中的分选费、包装费、搬运费、封车费等全部计入小工费。以5吨位汽车为例,如表2所示,柑橘采购环节雇工费用每吨为140元,占整个采购环费用的63.7%,采购费为每吨60元,所占比重为27.3%,包装材料费为每吨20元,所占比重为9%。经过柑橘采购环节后,在收购价格0.8元/斤的基础上,每公斤费用加价0.22元,则可计算出柑橘的采购成本为1.02元/公斤。

3.柑橘运输环节的成本构成。据了解,柑橘从宜昌到武汉的运输费用一般由批销商支付。宜昌夷陵距离武汉沙湖果品批市场355公里,汽车运行约6小时,载重5吨位汽车每百公里耗油11.5升,往返燃油费450元、路桥费60元、养路费50元、车辆维修费30元、保险费30元、司机工资200元、食宿费80元等共计900元。(见表3)。经过这一环节后柑橘每公斤由采购成本1.02元上升到1.20元,加价0.18元。

4.柑橘批发价格与批发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宜昌柑橘经过长途公路运输到武汉后进入各个果品批发市场,其中武昌沙湖果品批发市场为武汉两大果品批发市场之一,各类果品销售约占全市40%左右。为此,作者专程访问了武昌沙湖果品批发市场的常驻柑橘批发代理商罗某(总经理),详细了解了柑橘进入批发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归纳为以下两种(见表4):一种是由批发代理商按照柑橘成交量的一定比例收取的“行费”。根据武汉地区的惯例,一般按照柑橘成交1斤向柑橘批销商收取“行费”0.05元,即0.1元/公斤。行费包含市场管理费、小工服务费、批销商的食宿费等。其中市场管理费包括市场摊位费、场地清洁卫生费、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费等;小工服务费包括柑橘卸车费、分拣、包装、货车清理费等。按照行费收取规定,5吨位车柑橘收取行费500元。另一种是柑橘经销商的进场柑橘损耗费和柑橘分销包装材料费,其中柑橘自然损耗费通常按照进场柑橘总量的2%计算,5吨位柑橘损耗费约120元、包装材料费80元。

表4可见,市场管理费和损耗费所占比重较大,二者之和约占总费用的50%,这是因为宽皮柑橘属于易腐产品,皮宽且薄,加之包装简单、物流设施简陋,经过长途运输和装卸碰撞,导致柑橘损耗率较高。经过这一环节每公斤柑橘增加批发费用0.14元,即每公斤柑橘的批发成本为1.34元。2007年11月柑橘批发均价为1.6元/公斤,则批销商每公斤柑橘的批销利润为0.26元。

5.柑橘零售价格与零售环节的成本构成和利润分配。通常零售商往往选择当天柑橘最新鲜、价格最合理的柑橘批销商进行交易,然后通过固定的农贸市场或超市连锁门店销售。从事果品销售的零售商除了大中型超市集团自有配送专车进货外,一般零售商贩多以租车进货为主,也有少数零售商贩自有车进货。据笔者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内农贸市场调查时发现,进入柑橘销售旺季(当年10-12月)周末柑橘销量要比平时增加一倍以上,主要是因为周末大学生休息上市时间多、食用柑橘量相对比平时多。据了解,柑橘进入农贸市场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市场管理费、照明费、损耗费、包装费、租车运输费,自有车的商贩还有燃油费、车辆保险费、维修费和养路费等(如表5所示)。

据调查,华中农业大学农贸市场与其他农贸市场一样,一个摊位每月收取市场管理费200元和照明费22元。由于商贩凭借经验每次进货不多,一般情况下两天进货一次,有时一天进货一次,每次进货约200300公斤,基本上都能在12天内销完,因此柑橘在零售环节损耗约占3%。农贸市场的果蔬包装以塑料袋为主,每天费用约1.67元左右;零售环节的运输费是指零售商贩到果品批发市场进货的租车费,因为零售商每次进货数量少,一般情况下都是几个商贩相约租用一辆小货车进货,一件柑橘(120斤)运费为5元。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公斤柑橘在零售环节的总费用为0.32元,加上柑橘批发价为1.60元/公斤,则柑橘零售环节总成本为1.92元/公斤,而零售均价为2.40元/公斤,所以零售商每销售1公斤柑橘可获利0.48元。

6.柑橘产销成本构成与利润分配剖析。首先从柑橘物流费用来看,柑橘从宜昌夷陵农户到武汉消费者手中共经历采购、运输、批发和零售四个环节。如表6所示,柑橘从产地到消费者手中,零售环节的费用所占物流总费用的比例为37.21%,其他环节的费用之和要占物流总费用的62.79%,可见批发价格形成环节的费用高于零售价格形成环节。

再从利润分配来看,柑橘从果园到餐桌产销各环节价格发生了相应变化,生产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分别为0.80、1.60、2.40元/公斤,扣除各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从相对量上看,在同一段时间内每销售宜昌柑橘1公斤,生产环节的果农可获得利润为0.27元,批发环节的批销商可获得利润为0.26元,零售环节的个体商贩可获得利润为0.48元(如表7所示)。

上述柑橘价格形成与利润分配的变化数据显示:第一,柑橘产销各环节价格之比为1∶2∶3,表明柑橘产销价差过大,反映柑橘市场体系不健全,尤其是柑橘产地市场发育滞后,有市无场的现象普遍存在,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缺陷。第二,柑橘产销各环节成本之比为1∶2.53∶3.62,减去进货价格后则为1∶1.02∶0.60,表明柑橘采批环节成本过高,提升了柑橘的销售价格,影响了柑橘的消费需求。第三,柑橘产销各环节单位利润之比为1∶0.96∶1.78,表明零售环节单位利润较高,批发环节单位利润相对较低。但是必须看到批发环节中的批销商是以批量取利,每车柑橘5000公斤,如果一天可以销完,可获利1300元,批销商每月从宜昌到武汉可运销15车次,则每月可获利19500元。零售环节单位利润虽然较高,但零售商每天只能销售柑橘100公斤左右,可获利48元,每月利润仅为1440元。生产环节果农利润为0.27元/公斤,按全年产量25000公斤计算,如能全部销售完,可获利6750元,每月只能获利562.5元。因此,从绝对数字来看,产销各环节的利润分配之比为1∶34.67∶2.56。可见批发环节的利润最高,零售环节利润次之,生产环节利润最低。表明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缺陷,产销环节利润分配不合理,生产环节成本高,柑橘增产难以增收。

(二)2007年与2008年宜昌柑橘产销价格、成本与利润变化的比较分析

1.宜昌柑橘生产环节成本变化比较。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国际石油和粮食价格暴涨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一度出现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全国农业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劳动用工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导致柑橘生产成本显著上升,广大果农不堪重负。以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果农陈某为例进行分析。2008年陈某有柑橘10亩,与上年相同,但投入和产出却发生了显著变化,见表8。

2007年的柑橘产量25000公斤、生产总成本13200元、单位成本0.53元/公斤相比,分别上升60、67.94和5.66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农资价格和劳动用工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具体而言,化肥价格由2007年的3.1元/公斤上涨到2008年的3.9元/公斤,上涨25.8个百分点;农药价格由2007年3.2元/公斤上涨到2008年的4.4元/公斤,同比上涨37.5个百分点;劳动用工价格由2007年的30元/日上涨到2008年的60元/日,上涨100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成本包括技术进步的贡献在内也由2007年的0.53元/公斤上升到2008年的0.56元/公斤,上涨5.6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农资价格和劳动用工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导致柑橘生产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2.宜昌柑橘物流环节费用变化比较。表9中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由于国际石油危机的影响,我国燃油价格和劳动用工价格大幅上涨,柑橘运输燃油费用也由2007年的450元上升到600元,司机工资由2007年的200元上升到350元,分别上涨了33.3和75.0个百分点,按照5吨位货车计算,宜昌至武汉的柑橘运输费用(往返)由2007年的900元上升到1200元,平均每公斤柑橘运价由2007年的0.18元上涨到2008年的0.24元,同比上涨33.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柑橘运输环节费用的大幅上涨明显增加了柑橘的销售成本,侵吞了柑橘生产价格下降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惠。

3.宜昌柑橘产销价格变化比较。表10中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中小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明显下降,这种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无疑给柑橘主产区丰收在望的广大果农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自2008年10月以来,南方的柑橘产地的生产价格持续低迷,大量柑橘采摘后积压滞销,尤其是10月下旬正值柑橘上市旺季,由于四川“蛆柑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宜昌柑橘近100万吨囤积而无销路,致使南方柑橘销售更是雪上加霜。自2008年11月以来,宜昌柑橘生产价格也由2007年同期的0.8元/公斤下降到0.4元/公斤,进入武汉的批发价格也由2007年同期的1.6元/公斤下降到1.3元/公斤,零售价格由2007年的2.40元/公斤下降到2.00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50个百分点、18.75个百分点和16.67个百分点,产销价格之比由1∶2∶3变为1∶3.2∶5。对此,宜昌果农苦不堪言,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4.宜昌柑橘产销主体利润分配变化比较。从上述柑橘产销价格与成本费用变化分析和表11中的数据显示,由于2008年上半年因受国际石油和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农资价格和劳动用工价格飙升,导致柑橘生产成本由2007年的0.53元/公斤上升到2008年0.56元/公斤,上涨5.66个百分点,如果减去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实际上涨69.23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下降,使得农产品价格普遍回落,加之柑橘丰收供过于求而滞销,尤其是四川“蛆柑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柑橘生产价格由2007年的0.8元/公斤下降到2008年的0.4元/公斤,造成果农每公斤柑橘销售亏损0.16元。以宜昌夷陵果农陈某为例,按今年10亩柑橘产量预计40000公斤计算,如果年底全部销完,共计亏损6400元。对于中间商来说,尽管上半年燃油价格和劳动用工价格上涨有所影响,但下半年运输价格有所回落,批发和零售环节的成本费用总体影响不大,加之商品批发和零售的加价比率通常是不变的,所以柑橘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利益受损的主要是果农,而对柑橘中间商来说利益损失较小,甚至批销商还可从低价格的柑橘销售中得到更多消费需求而获取更大的收益。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1.柑橘产销价格形成链条长,产后收购、运输、批发和零售各环节的交易费用高,对最终价格形成影响很大,尤其是柑橘物流成本构成与利润分配的不合理性直接挤压了柑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空间。因此,要使柑橘产销价格形成相对合理和稳定,必须从柑橘产后物流环节入手,深化流通税费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果农运销合作组织,加快柑橘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立法与监督,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完善柑橘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运行机制,理顺各地区产销比价和差价关系,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柑橘比价、差价体系,有效防止柑橘价格大幅波动。[19]

2.柑橘产业仍属农业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多、获利少,一遇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可能导致减收或无收。因此,要化解农业风险,保护和调动果农的生产积极性,确保柑橘增产和果农增收并能分享物流环节增值带来的收益,各级政府应加强柑橘主产区农村、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和柑橘产地市场建设,充分挖掘WTO农业框架下的政策空间,建立健全柑橘生产与果农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20]

3.近年来柑橘产销成本上升、价格走低,使果农利益受损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农资价格、劳动用工价格和运输费用持续快速上涨拉动柑橘产销成本上升;柑橘产量结构性过剩、营销渠道不畅和外贸政策变动导致柑橘滞销价低。为此,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有效抑制生产要素价格过快上涨,切实保证柑橘产销成本相对稳定;同时要积极推进柑橘产业化经营,优化柑橘产品结构,加快柑橘鲜果转化增值,打造柑橘优质品牌,拓宽国内外销售渠道,建立健全柑橘产销预警机制,努力实现柑橘供求基本平衡。

参考文献:

[1]单杨.中国柑橘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食品学报,2008(1):1-7.

[2]谢亚洲,黄世秀.小小农产品,流通大文章——从宜昌柑橘产业与流通体系建设看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出路[J].江苏商论,2007(1):25-26.

[3]王川.中国柑橘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J].农业展望,2006(1):8-12.

[4]邓秀新.中国柑橘及其产品进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2001(10):23-25.

[5]乔娟,颜军林.中国柑橘鲜果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2(11):30-35.

[6]张玉,赵玉.中国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与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07(5):10-11.

[7]蔡子坚,李健.福建省柑橘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浙江柑橘,2007(4):2-6.

[8]池广发,方修贵.浙江省柑橘保鲜及商品化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J].浙江柑橘,2007(3):2-4.

[9]唐小浪,曾莲.广东省柑橘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浙江柑橘,2007(2):10-16.

[10]杨万龙.“石门柑橘”产业化建设的政府行为空间[EB/OL].[20080108].柑橘产业信息网.

[11]鲍江峰.湖北柑橘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007:1-5.

[12]魏运亭.赣南柑橘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74-98.

[13]李德安,陈贵.广西柑橘产业优势及其利用探讨[J].广西农学报,2006(2):46-49.

[14]文泽富.国外柑橘营销特点及对重庆市柑橘市场开拓的启示[J].西南园艺,2005(6):17-18.

[15]邓烈.长江上中游柑橘带和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建设进展[J].浙江柑橘,2007(2):2-9.

[16]成维,祁春节.中美甜橙生产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5):43-49.

[17]何劲,祁春节.中国柑橘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变动的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09(1):26-28.

[18]翟建华,孙德峰.市场价格理论与实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58-161.

[19]郑丽君.市场价格学概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87-88.

[20]祁春节.中国柑橘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97-298.

作者:何 劲 祁春节

地方进出口贸易比较分析论文 篇3:

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状况及相关税收增收的研究分析

摘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运用比较分析、弹性分析等分析方法,对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状况及相关税收增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状况与上海市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关注。

关键词:进出口;发展;海关口径;税收;上海市

一、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现状与相关税收变化情况

(一)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快速健康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过程中的一枝奇葩,特别是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夺人眼球。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22 072.19亿美元,较1995年的2 808亿美元,增长了近7倍,其中,出口总额达12 016亿美元,首次超越出口大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表现尤其可圈可点,2009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 777.31亿美元,较1995年增长了近14倍,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进出口总值中由1995年的6.8%提高到12.6%。

从横向比较分析,全国进出口发展状况,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呈现四强称雄的局面。自2005—2009年,广东、江苏、上海和浙江四地区进出口规模在全国所占比重保持相对稳定态势,广东始终占据首位,江苏和上海居于中间,浙江相对次之;但从四地区的发展速度看,广东、江苏和上海三地区在全国平均增速水平左右发展,而浙江却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表现较为活跃。因此,与快速发展的地区相比,上海市进出口发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见下页图2)。

(二)上海市进出口环节相关税收变化分析

进出口的快速发展,带动与之对应的税收获得长足增收,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相关税收增收不同,进出口的发展引致的税收增收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进口消费品消费税三种。2009年,上海市海关口径税收为1 955亿元,较2005年增收了816亿元,增长71.6%,其中:关税为400亿元,较2005年增收了120亿元,增长42.9%,平均增速为9.3%,较总体增速低了5.1个百分点;进口货物增值税为1 438亿元,较2005年增收了598亿元,增长71.2%,平均增速与总体增速较为吻合,增长稳定;进口消费品消费税为117亿元,较2005年增收了98亿元,翻了五番,平均增速较总体增速高出43.1个百分点,增速最快(见下页图3)。

二、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特点分析

(一)与经济发展规模相对称,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自2001—2009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由5 210.10亿元增长到14 900.93亿元,几何平均增幅为14%;同期,上海市进出口总额由608.98亿美元增长到2 777.31亿美元,几何平均增幅为20.9%,增幅较国内生产总值高出近7个百分点,与全国基本保持一致。从弹性①分析角度看,2001—2009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对GDP的弹性系数由高位的3.29稳步降至1.12,渐趋于1;同期,GDP对进出口总额的弹性系数由低位的0.3稳步上升至0.72,同样有收敛于1的趋势。这表明,上海市进出口发展在对经济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同时,进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对称,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1.从贸易方式看,贸易方式保持均衡发展

2009年,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为2 777.31亿美元,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占比高达90%。通常情况下,一国对外贸易主要包括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指的是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公司、企业所开展的单边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指的是使用进口料件在国内进行加工,再将产成品出口所发生的进出口贸易。单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高于加工贸易,随着加工贸易本身及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形式的不断升级,其国内价值链逐渐加长,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自2000年以来,上海市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保持长期的均衡发展态势,其中: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5%~7%的区间内,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稳定在8%~10%的区间内。均衡发展的贸易方式,对于促进自身经济发展,抵御外部经济风险的冲击,都是较为有利的。如,2008年第四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开始产生影响,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广东最先受到冲击,在不到半年时间内,有2万多家中小企业倒闭,由此所引起的失业人数达200万,与此对应,2008年11月和12月,广东省进出口增幅逐月回落,当月同比增幅分别下降13.0%和14.2%;同期,上海市进出口受此影响相对平缓,2008年11月和12月进出口总额分别下降11.2%和12.3%,均较广东省同比下降幅度小。

2.从产品结构看,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结构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路径,即由低技术含量到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低竞争力到高竞争力的发展路径,上海市进出口发展变化充分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2000—2007年,上海市初级产品的进出口分别由34.81亿美元和8.52亿美元增长至156.70亿美元和32.09亿美元,分别增长了350.2%和276.6%,同期,工业制成品由258.75亿美元和245.02亿美元增长至1 233.75亿美元和1 407.19亿美元,分别增长了376.8%和474.3%,初级产品进出口增幅显著低于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增幅;体现资本含量和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态势,更能说明上海市的进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2009年,上海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分别为1 025.63亿美元和636.16亿美元,较2002年分别增长877.29亿美元和561.35亿美元,分别增长了591.4%和750.4%,远高于初级产品的出口增幅。

进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与进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升相一致。通过引用巴伦斯指数1可以看出,上海市进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改善状况。具体如下表:

在上海市进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的巴伦斯指数①在2001—2007年基本保持在-0.60~-0.66水平上,且呈不断降低之势;同期,工业制成品的巴伦斯指数不断上升,由最低的-0.10上升至0.07,表明初级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在缓慢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在稳步上升。特别的,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巴伦斯指数更高,2007年,二者分别为0.01和0.06,至2009年,二者快速提升至0.11和0.13,进一步表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

(三)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相呼应,进出口市场不断巩固和扩大

在长期发展中,上海市对外贸易注重传统市场的不断巩固和新兴市场的逐渐拓展。传统上,美欧、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及台湾等地区是上海市主要的贸易伙伴,2009年,上海市与以上地区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 798.85亿元,占上海市全部进出口总额的64.8%,自2004年以来,该数据长期保持在65%左右水平上,表明在长期的进出口贸易中,上海市与传统市场的长期稳固关系。

外部市场的不断变化,如,经济危机的爆发,或者人为的非关税壁垒等诸多因素,上海市在不断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兴市场,以改变过分依赖某一类型市场的不利局面。如,2009年,上海市与新兴市场中的非洲市场进出口额为47.34亿美元,较2004年的21.26亿美元增长了26.08亿美元,增长122.7%,在上海市全部进出口额中的占比也由2004年的1.3%提高到2009年的1.7%。

三、上海市进出口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几点问题

上海市进出口的快速发展,毫无疑问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从不同角度看,仍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在推进进出口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上海的特点和定位,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外贸领域。比较发现,与进出口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上海市在挖掘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外贸领域具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中,以服务贸易为突破口,形成以高附加值、低碳运行为特点的竞争力优势,从而区别于广东的加工贸易为主、浙江的一般贸易为主等贸易方式。

2.培育行业协会,提升协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有效的行业协会在对外贸易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制定行业标准提升行业竞争力、充分利用和应对WTO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措施等。与浙江相比,上海市仍有很多工作可以开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浙江省商业联合会共建立了同业公会、行业商会392个,涉及服装、眼镜、家具商、五金、合成革等100多个行业领域。它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甚至在海外也有众多商会分支。这些行业协会充分利用自身各种资源优势,在指导行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10年1月9日,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为防止浙商因山西煤炭重组,迪拜房产投资危机遭受损失就以“致全球浙商公开信”的形式,将山西省、迪拜列入2010年浙商投资的预警区域,从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3.促进进出口发展广度和深度,不断夯实海关口径税收增收基础。影响海关口径税收增收的因素,主要包括税率和税基两大部分,随着中国逐步履行加入WTO的承诺,自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调整至目前的9.8%,平均税率由18.8%调整至目前的15.2%,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7%调整至目前的8.9%,与此同时,海关口径税收不降反增,由加入WTO前2001年的840.52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1 483.57亿元,主要原因是进出口规模的增加较平均税率下降更大,即税基的增加大于税率的下降。税收收入、税率和税基的三者关系,表明了中国税收增收仍处于拉弗曲线①的上升阶段,因此,我们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增加海关口径税收的增收,在平均关税税率继续下降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关键的做法是促进进出口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扩大进出口产品范围的同时,提升进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四、结论和建议

上海市进出口发展在促进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健康快速前进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中保持了长期优势和主导地位。上海市进出口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不断挑战,以及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急需加快发展的步伐,在发展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制高点。为此,包括政府和市场参与各方,需要从不同角度,作出不懈努力:

1.宏观政策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汇率在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上的作用,以此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二是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进出口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充分利用两个中心建设的契机,提升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力。

2.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创造公开、公平和有序的市场环境,继续吸引知名企业总部落户上海,提升上海企业整体竞争力。

3.加快创新步伐,提升竞争力。企业是市场参与的主体,更是市场发展的活力和源泉。上海市要借鉴江浙地区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经验,调动民营经济活力,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充分发挥二者在进出口发展中的优势;以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为契机,运用信贷和税收政策扶持措施,促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各类企业加快创新步伐,以提升上海市进出口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陈苏珍,邹梅群

上一篇: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科学发展观工会决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