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双边就业效应研究

摘要: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贸易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就业是各国党和政府都十分关注和想要解决好的民生问题。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849.036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2780.6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638%。中国的总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720.85百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775.86百万人,年均增长量约为3百万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平均失业率总体下降。七大区域中,东亚和南亚2018年的失业率较2000年分别上升了0.25和0.23个百分点,其余五个区域的失业率均下降,且下降幅度远超以上两区域的失业率上升幅度。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贸易对中国和沿线国家双边就业是否有影响,如果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不同方向的贸易是如何影响双边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和就业结构的?还有哪些重要因素会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就业效应有影响?这种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在研究并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有利于双边增加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上是本论文要重点深入探究的问题。本论文就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前期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回顾贸易对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结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等相关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结合相关就业理论,从需求、国民收入、产业结构、贸易关系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了贸易影响就业的内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与就业的实际,选取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和进出口贸易额作为核心解释变量,选取生产水平(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外商直接投资(FDI)和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其他重要变量,构建了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模型。模型中将就业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从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结构三个方面衡量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其中就业结构又分性别结构、行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从研究的需要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出发,中国方面,就业数量用年末城镇就业率表示,就业质量从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报酬和就业公平四个维度来量化测算衡量,性别结构用就业人员中男性就业人员与女性就业人员之比表示,行业结构用农业、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员分别占总就业的比例表示,地区结构用对东部地区和对中西部地区就业率的影响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方面,就业数量用沿线各国家就业率表示,就业质量从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报酬和就业公平四个维度来量化测算衡量,性别结构用沿线各国家女性失业率与男性失业率之比表示,行业结构用农业、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员分别占总就业比例表示,地区结构用对亚洲地区和对非亚洲地区就业率的影响表示。本论文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双边的贸易现状和贸易给就业带来的动态变化,为实证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在实证研究前,为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对个别缺失值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全;为使数据更具有平稳性,对部分变量作取对数处理;采用同根检验中的LLC检验和异根检验中的IPS检验,对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为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采用贸易变量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再根据动态面板数据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对双边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结构的影响,其他重要变量包括生产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商直接投资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在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方面,包含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对中国就业能带来积极影响。一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对中国就业数量的提升有显著成效。从贸易方向来看,贸易对中国的就业效应主要来源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进口贸易亦能提高中国各省市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总额对就业数量也呈现显著正向作用。二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能有效提升中国的就业质量。三种不同方向的贸易模型下核心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接近,约为0.06,这充分肯定了贸易对提升就业质量的积极作用。三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对就业结构影响呈差异化结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对就业性别结构优化作用较为微弱,对就业行业结构优化效果显著,对东部省市区的影响力度更大,但对中西部省市区的影响受贸易方向限制更小。四是本文选取的其他变量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对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就业结构均有积极影响;地区生产总值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就业性别结构的优化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影响工资的重要原因,对就业性别结构优化也有一定作用;就业行业结构优化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中受益最大;滞后一期就业变量均对当期就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对沿线国家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方面,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研究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对沿线国家就业同样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一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对沿线国家就业数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出口贸易在其中发挥了更大作用,进口贸易的作用相对较小。二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能提升沿线国家就业质量。但其受贸易方向的限制较贸易对就业数量的影响更大,仅在出口和进出口模型中显著影响就业质量,且作用力度小,影响系数值仅为0.012。三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对各就业结构影响程度不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能显著降低农业就业人员占比,并提升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以优化就业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对降低非亚洲国家失业率更为有效;从性别结构看,进出口总额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沿线国家的就业性别结构。四是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政策以及投资对就业有重要影响。就业数量会受到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的正向影响;大部分其他重要变量显著提升就业质量,并能降低农业就业人员占比,提升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比;贸易对就业地区结构影响存在差异,非亚洲国家在所有贸易模型下均能实现就业率的提升,中国从沿线国家的进口能提升亚洲国家的就业数量。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高质量贸易、合理控制物价水平和科学布局投资领域、积极宣传和充分用好“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提出增加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就业效应

学科专业:劳动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贸易对本国就业影响的研究回顾

三、贸易对贸易对象就业影响的研究回顾

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和就业问题的研究回顾

五、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就业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二、西方就业理论

第二节 贸易影响就业的理论和计量模型

一、贸易影响就业的理论模型

二、贸易影响就业的经济计量模型

第三节 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二、进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机理

一、国内需求与就业增长

二、国民收入与就业水平

三、产业关系与就业结构

四、贸易关系与就业性质

五、技术发展与收入差距

第二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变化分析

第一节 分地区贸易变化分析

一、整体变化分析

二、中国分地区贸易变化分析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区域贸易变化分析

第二节 分行业贸易变化分析

一、大类行业

二、细分行业

第三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变化分析

第一节 中国就业变化分析

一、中国就业数量变化分析

二、中国就业质量变化分析

三、中国就业结构变化分析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变化分析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数量变化分析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质量变化分析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结构变化分析

第四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贸易对中国就业数量影响模型

二、贸易对中国就业质量影响模型

三、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影响模型

第二节 变量的选择

一、变量的选择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贸易对中国就业数量的影响

二、贸易对中国就业质量的影响

三、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实证分析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沿线国家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模型的构建

一、贸易对沿线国家就业数量影响模型

二、贸易对沿线国家就业质量影响模型

三、贸易对沿线国家就业结构影响模型

第二节 变量的选择

一、变量的选择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贸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数量的影响

二、贸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质量的影响

三、贸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业结构的影响

四、稳健性检验

第四节 实证分析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出口是双边就业数量提升的主要贸易方式

二、贸易对双边就业质量的提升程度略有差异

三、进出口贸易显著改善沿线国家的性别结构

四、其他重要变量是影响双边就业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不断扩大贸易规模

二、发展高质量经济

三、合理控制物价水平

四、科学布局投资领域

五、充分用好“一带一路”政策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就业变量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丰富

二、地区结构的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其他变量的选择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上一篇:幼儿教师专业建设改革论文提纲下一篇:现状思考财务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