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影响论文

2022-04-28

摘要: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由于政府对网络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对多样化网络舆情的处置不妥,引发基层政府信任危机。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不具有妥善处理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手段。因此,政府应从网络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网络话语的转变这些方面入手,来认识网络舆情频发的原因。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流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影响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流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影响论文 篇1:

以舆论监督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的路径研究

[摘 要]舆论监督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舆论监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多元性、主导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等特点,以进一步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

[关键词]舆论监督;党的纯洁性;路径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进行公正和恰当有力的批评,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无论是从历史视野、客观现实还是从党建自身规律着眼,加强舆论监督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随着网络和微博的兴起,新型网络舆论监督模式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突出舆论监督的特点,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对于保持和促进党的纯洁性的作用。

一、突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强化对关键领域和重点对象的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范围和领域非常广阔,当一个时期的社会中缺乏构成媒体议题时,媒体或操纵媒体的利益体或者舆论炒作者会把一些本无甚重要的议题放大到进入受众关注的层面,从而在这个层次上形成舆论热潮,进而背离舆论监督的本来要旨。可见,为了更好地彰显舆论监督的作用,必须突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强化对关键领域和重点对象的舆论监督。

一是重点监督“三公”部门,即监督那些掌握公共资源多、公共权力大、公共影响力大的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推进“三公”部门依法办事,打造清正廉洁政府;二是重点监督“三重一大”事项,即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事项,压缩腐败产生的空间和土壤;三是重点监督“三公”消费,即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顺应人民重点关切,促使公务消费透明廉洁;四是重点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一把手”,防范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期权交易和腐化堕落现象发生;五是重点监督破坏社会道德底线的社会丑恶现象、不道德行为和不良风气,激发人民内心的正义感,鞭笞社会丑恶,以弘扬社会正气,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准;六是重点监督和民生密切相关、老百姓特别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形成舆论热点,促进有关问题的顺利及时解决;最后,要将舆论监督的兴趣点从明星、大腕的私生活中转移,从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极端事件中转移,从少数个别官员腐化堕落的个案中转移,从来源不准、沸沸扬扬的小道消息中转移,从带有浓烈愤青情绪、缺乏理性思考的舆论暴力中转移,从而真正突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保持和促进党的纯洁性。

二、突出舆论监督的多元性,在舆论监督主体、载体和形式上体现集约化效应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合力;同样,要提升舆论监督的作用,必须突出其多元性,体现集约化效应。

(一)突出舆论监督主体的多元性。一是要继续发挥媒体、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挖掘他们的天然优势、专业特长,激发他们的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意识。二要发挥那些以舆论监督为己任的自由职业者的作用,紧紧借助他们独特的视野、敏锐的嗅觉和深切的社会关注。三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因为任何党员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无论他们的行动有多么隐秘,都必然会被一部分人民群众所知晓。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自发起来开展监督,舆论监督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才有根本保障。

(二)突出舆论监督载体的多元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舆论监督载体的作用:即既要充分利用占据正统地位和具有对热点事件深度剖析优势的报纸、杂志开展舆论监督,紧紧抓住那些对于纸质媒体情有独钟的传统读者;又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的视觉冲击、听觉冲击的渲染效果,积极引起高层和社会大众注意。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等新兴舆论载体:即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便捷快速、适用范围广、参与人群多以及开展舆论监督方便安全的独有优点,开展广泛的舆论监督。

(三)突出舆论监督形式的多元性。舆论监督的实现需要两个要件:一是必须为大众提供足够的舆论信息,即可以形成舆论的事实和情况,使人们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充分的了解;二是社会大众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能够畅通地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有关人士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和批评。因此,舆论监督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可以采取电话访谈、记者采访、实况报道、专家评论、网民讨论、微博曝光、时事批评、专门内参等形式。只有多种舆论监督形式的互动交融,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舆论监督的效能。

三、突出舆论监督的主导性,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要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必须突出舆论监督的主导性,即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舆论控制力,促使主流媒体牢牢掌握舆论监督主动权。

(一)要为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要让领导干部克服“舆论监督违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原则”、“开展舆论监督影响社会稳定,是添乱、抹黑、干扰正常工作”等认识误区,积极主动支持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要加强制度建设,对于任何打击报复主流媒体开展正当舆论监督的行为,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要倡导全社会积极自觉支持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主动提供各种信息,主动配合媒体调查。

(二)主流媒体要勇于和善于开展舆论监督。主流媒体要敢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敢于触及热点、难点等问题,敢于较真、敢于顶住各种压力与威胁利诱;要从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把握舆论监督的时空维度,从促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角度,注意方式、方法,适时、适度、适量、客观、辩证、理性地开展舆论监督;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击鼓与呐喊。

(三)要提高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主流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绝不是为了“一曝为快”,求得轰动效应,而是一种对党、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监督。因此,相关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学习,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监督的权利,准确把握舆论监督规律,确保舆论监督的准确性,使主流媒体舆论监督达到增强党和政府的威信、推动群众切身问题解决、提升自身舆论影响力的良好效果。

(四)加强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互动协作。互联网信息量大范围广,加之能与网民互动及时,使其在舆论监督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主流媒体可凭借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积极挖掘网络鲜活素材,把握舆论监督前沿,提高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主流媒体要加强与新兴媒体的良性互动,比如在网络媒体抢先曝光的情况下,主流媒体可以在调查性报道和言论方面体现其深度、硬度和强度,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引领者”的角色地位。

(五)要依法、科学地开展舆论监督。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必须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现代新闻媒体运行环境下,遵循舆论形成规律,按照法律规定,与其他监督方式相互配合协作,有序、有规、有效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主流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政治性、权威性、法治性和科学性。

四、突出舆论监督的规范性,建立一整套的舆论监督制度

舆论监督作为一项事关党和人民利益的大事,应突出其规范性,应有制度上的保障,确保舆论监督正常开展、健康发展。

(一)建立完备的新闻法体系。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开始有了新闻立法的呼声。三十多年来,我国新闻立法进程也一直没有中断过,但调节新闻活动及舆论监督行为的法律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体系,法律上一些相关但很有限的内容,也只是零散地见于多种法律法规之中;我国法律也没有对新闻活动及舆论监督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上的界定和规范。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完善的新闻法体系,在立法价值取向上,对舆论监督适当宽容,保护与制约舆论监督间相互平衡,同时,保护舆论监督与保护国家公共权力、个人权利均衡协调。

(二)确保信息公开和权力透明运行。当前舆论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行政权力的运作程序等信息不够公开,造成公共权力同监督客体间形成距离和真空,因而形成舆论监督的“盲区”。舆论监督只有在获得足够信息的基础上,公众才能做出合理的评价,也才能形成舆论,达到监督的目的。因此,必须按照程序化原则,逐步推进包括立法、执法和行政管理在内的国家政治生活公开化、透明化,进一步扩大公民的参与范围,确保公民的知情权和评论权。

(三)建立和完善与舆论监督相关的其他社会机制。舆论监督要真正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配套的社会保障机制。在这个社会保障体系中,除了法律的保障和规范外,新闻行业规范自律管理,其他权力机关(党政机关、人大、纪检监察部门)的相关制度建设也十分重要,一个由立法、行政、司法、新闻等全社会多方合力共建的舆论监督保障体系,将会有力地改善我国舆论监督的法律环境现状,为开展舆论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要保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舆论监督的合法正确行使,将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果,但舆论监督如果被滥用则会损害和干扰司法权的独立与公正行使。为此,必须防范舆论监督异化为舆论审判,妨碍司法权的公正行使,即不许舆论超越“司法审判”对尚未审判或正在审判的以刑事案件为主的各类案件发表各种关于定罪量刑的倾向性意见,并通过对舆论的影响干涉司法活动独立性的行为;要防范舆论监督的人文关怀异化为人情关怀,充当第二“辩护人”角色。

五、突出舆论监督的实效性,在监督效果上真正取得进展

舆论监督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效性,为了突出舆论监督的实效性,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首先要着力解决敢于监督的问题。一要保障舆论监督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对于阻挠舆论监督或对于舆论监督者进行打击报复之人,绝不姑息迁就;二要畅通舆论监督的合法渠道,为开展舆论监督提供便利;三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要让他们自觉增强责任感和政治觉悟,看准了就要敢于报道;各级领导要为记者撑腰,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敢于表态、敢于拍板、敢于担责。

(二)注意把握时机,适“度”开展舆论监督。要善于抓准问题,要大胆触及矛盾、大胆揭露问题,在关键节点,舆论监督要出重拳,要出狠招。对一些问题,不能捂,也不能炒:对那些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假、丑、恶,对工作推动、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有促进作用的舆论监督就要大胆去做,放手去做。对一些重大问题和还没有成文意见的以及特别敏感的问题,如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问题,报道要慎重,角度要准确,不要激发新的矛盾。

(三)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开展舆论监督时,一定要抓好追踪报道,做到有头有尾,一抓到底,件件有结果,要让被监督对象做出明确答复,直至问题解决,决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对于一些重大社会问题以及人民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进行持续报道,对于受处理的人和事要进行持续关注,对于不良现象再次泛起以及问责官员不当复出,要进行及时曝光。

(四)要发挥监督合力。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评判”,尽管这也是一种强大的、积极的社会控制力量,但是其除了“曝光”之外并不拥有像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的“依法处理”、“依规处理”、“依纪处理”的权力,只能被称为“非权力性监督”,是一种软监督。任何一种监督形式,任何一个监督机构,都没有“包打天下”的本领,只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选择各自的监督重点。舆论监督也应该遵循监督规律,确定自己的监督重点,不能事无巨细、有闻必录。为了防止“舆论监督失效”现象发生,舆论监督必须也需要借助“硬监督”的力量。

(五)要积极创新舆论监督新模式。只有不断创新,舆论监督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源泉和发展动力。比如,微博因其较低准入门槛、极高公众参与度、广阔话语空间和短小精悍、私语化、碎片化的文本形态,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监督力量。但如何进一步规范微博舆论监督,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为此,不仅需要充分保障公众在微博上有公开发布消息和表达意见、观点以及跟帖、转发信息的权利,同时,也需要倡导公众承担相关义务,如在微博上发表和传播信息及意见时要有大局意识,不得损害国家的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以及各民族团结;利用微博进行舆论监督应注意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姚东

作者:刘爱国

流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影响论文 篇2:

网络舆情的反思与应对

摘 要: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由于政府对网络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对多样化网络舆情的处置不妥,引发基层政府信任危机。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不具有妥善处理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手段。因此,政府应从网络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网络话语的转变这些方面入手,来认识网络舆情频发的原因。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从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入手,增强政府媒体素养及回应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并充分利用网络、培育公共交流的平台、构建基于诫信的社会合作治理体制。

关键词:网络舆情;社会变迁;社会结构;话语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的舆论传播格局,网络舆情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舆论阵地,越来越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意愿的渠道。2008年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牵动全国的舆情事件不少以网络为发端。由于传统的管制思维,政府对网络传播规律的认识不足,对多样化网络舆情的处置不妥,从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和治理困境,给政府管理与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了挑战。本文从我国现阶段网络舆情的反思入手,探索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社会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和政府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而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认识现阶段的网络舆情发展是提升执政水平、增强执政绩效的基础。对社会现象的解释理论有三个核心视角,即社会变迁、社会结构和话语。笔者在此试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现阶段的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做一反思。

1 网络技术拓展了信息发展新的空间

社会变迁对网络舆情最大的推动力就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是在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民意情况,其形成与网络密切相关。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多媒体优势和功能的多样性对受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打破了权力结构和权力赖以存在的地域界限。集权的政治观念也被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全时、无界、不易控制等发展优势所解构凹。

QQ、MSN等即时工具提供了网络实时交流的平台,完全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使得信息流可以大范围的转移。2008年春,“反藏独、抵制家乐福”的网络口号通过QQ和MSN广泛传播,并得到网民的热烈响应,数以千万计的QQ、MSN用户将头像换成红心。而门户网站利用网络特有超链接优势对不同地域、不同形态的媒体舆情进行充分整合。新闻跟帖则提供了多样化的观点空间,将新闻与评论相结合,形成新的传播效果。

BBS(网络社区)、聊天室、论坛等形成了新的社会空间,作为意见的汇聚地,大量生成现实环境中公众舆论,话题的讨论很多都超越了事件本身。如对“钓鱼”、“被就业”等的质疑,已经触及政府形象和社会道德的深层次讨论。在剥离了参与者的身份特征的基础上,实现了各种观点的正面交锋。越来越多网民进入某个RSS或SNS社区讨论,然后话语被另外的RSS或SNS转帖,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如“天涯社区”的日均发帖量达25万条,“西陆社区”、“西祠胡同”均在7万条左右,“凯迪网络”近2万条,这些社区都产生过影响全国的舆情事件。

博客依托新的技术手段,以个人化写作模式进入了“自媒体”(Me Media)的网络时代,打开了精英对话语权垄断的“闸门”,使普通民众也获得了媒介接近权、话语权,以虚拟ID为名义的意见领袖对公共舆论的形成和改变、公共政策的议程设置施加了巨大的影响。“邓玉娇事件”、连岳质疑厦门PX等都是以博客作为斗争的工具。微博更以其短小精悍、转载方便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基本实现了与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同步。同时,网民通过“跟从”链接而形成的微博客群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时政新闻平台和论坛。微博有效地突破了某些信息屏障,能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发布之前,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冲击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增大了信息把关的难度。而有线载体(互联网)和无线终端(手机)的结合,还可以现场拍摄图片、视频上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突发火灾,半个小时后,天涯社区“加盐的手磨咖啡”的博客空间就上传了第一张央视大火的图片和文字信息。

与此相比,单独的传统新闻媒体受到报道方式、报道时机和报道要求等诸多限制,反应滞后甚至“失语”,媒体功能逐渐被网络信息所边缘化。为此,传统媒体也逐渐与网络相互借力推动民意,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如2007年重庆“最牛钉子户”、太湖蓝藻爆发、山西“黑砖窑”事件等,网络媒体给予了舆论动员,主流媒体相继跟进,进行深度报道。厦门PX事件更是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决策,是网络舆情的一次胜利。

2 社会结构分化催化网络舆情

尼葛洛庞帝曾谈到,“网络真正的价值越来越和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而且正创造一个崭新的、全球式的社会结构”。与此相对应,社会结构也催化着网络舆情的形成。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网络舆情应包括社会结构分化、文化结构转变及社会行动者的结构性行为。

首先,舆情的“诉求转换”反映了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引发的利益冲突。由于社会成员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扩大,社会民众的价值观产生了变化,导致社会民众在许多价值观上缺乏共识。虽然在繁荣的经济和市场化的媒体环境中,政府、社会精英及普通民众有一个共同的基于经济利益的认同,但这种基于利益的认同是很不牢固的。一旦有芝麻大的社会问题出现,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会将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感“放大”,关注事件的发展程度。而舆情放大效应实质却是舆情的“诉求转换”。如湖北最年轻市长“抄袭门”,舆情从其背景入手,扩大到学位论文的抄袭,虽是对其个人的质疑,但反映了社会民众对公务员选拔制度的不满。网络舆情的产生是一种复杂的“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刺激性信息会激发公众对某一具体议程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并影响到公众的行为反应倾向。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变化,各阶层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网络舆情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社会民众的利益诉求和阶层情绪。

其次,网络亚文化背景形成了多元而对立的舆情群体。“新的传播技术加强了人的思想分化,而不是融合。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很容易找到跟自己思想一致的信息和支持者。”㈤对于开放的网络舆情而言,公众针对公共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多元的,但却是一种互不沟通的“多元”,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

化,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从而完成自我肯定,并且这种自我肯定还会很快地复制,形成极具差异和对峙的“舆情联盟”。网络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舆情在当前社会中经常可以得到其他大众媒体的极大关注,通过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功能得到放大或压制,形成社会主流公众舆论。因而,随着时间和公共事件的向前发展,这些“舆情联盟”也不断扩大或缩小,相互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如“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事件中,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地同情死者,其后网络舆论又来了个惊天大逆转,认为这样的恶少罪有应得。遗憾的是,在整个社会话语系统中,政府并未能形成有效的公共讨论平台,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不但会导致整个社会欠缺对话和讨论的结果,还可能让人们偏执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论述和观点,懒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或观念,公共政策自身的效果也易受到公众的情绪、态度和意见等的影响。

最后,网络传播的结构性行为发生了巨大改变。网络舆情的原初语境是一种民主自由的、无体制参与的空间,信息得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之内迅速传播。此时,网络媒体将社会事件营造出被民众聚焦的社会空间,使得民众在“非现场化”的同时,形成了带有集体认知的“共识”,尤其是网络媒体带来了“去中心化”的转变。社会空间的形成及“去中心化”的转变意味着平等的追求成为可能。没有绝对的权威,形成新的传播效果,社会动员的整合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传受双方的主体地位与传播价值的“权威”与“草根”的界限被模糊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也改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格局。尤其是web2.0以个人展示为中心,时代个性化更明显地倾向为个体化,不是一群网民的综合,而是某个网民的凸显。此时,网络舆情主要源于网络意见领袖、权威人士特别是亲身经历者所发表的有影响力的报道或言论。尤其是草根群体这类亲身经历者,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处于社会底层,很多社会事件是亲身经历。感同身受的,现实生活的情感不断淤积,透过网络集中的宣泄出来。更多的及时性亲历和目击式信息将新闻从“易碎品”转变为倒叙式的实时记事簿。网络舆情的草根品质使信息的发布者往往是事件的亲历者,现场信息在第一时间就能传播。加上以超文本的“泛链接”为传播特质,以“博客”、“播客”等传播方式为手段,网络舆情带来越来越多的变量,越趋于复杂化,舆情主体、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空间以及情绪、态度、意愿、意见之间相互作用。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舆情就会被放大,并有可能形成突变。

3 网络的话语策略加快舆情事件的传播蔓延

新兴的传媒方式对舆情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它的影响主要在于网络对舆情的创造性运用。网络时代的互动机制不仅是说故事的一种新方式,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叙事结构、话语符号、话语策略及话语文化等,这些都加快着舆情事件的传播蔓延。 首先,网络的各种工具提供了信息可视化的可能,打破了传统的条列式的阅读方式,带来了更多“空间叙事”的可能。更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是空间而非时间,舆论报道仍然沿用传统的写法,按时间的顺序,遵循贯穿的情节,必然捉襟见肘、施展不开。网络模拟与社会生活经验相似的图像呈现信息,直观地呈现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为读者建立了图像、背景和社会事实的概念,达到了在丰富而有层次的空间叙事转换中实现自己叙事意图的效果。如重庆“最牛钉子户”的“孤岛”照片为受众了解此事件的视觉场创建了空间上的可能,受众通过空间叙事建立了对事件的认识,进而产生了公众集体感知的意象。

其次,超文本特性突破了传统媒体的限制,拓展了阅读路径。超文本的重要特征则在于其非线性链接,链接使所有的文本在事实上都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一个将信息组织起来的固定不变的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超文本正是作为线性文本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在网络超文本空间中,写作变成了一种为所有的符号创造物提供一种无限的前后参照系统的活动,而阅读则成了一种追随链接的非线性过程。超链接性表现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首先是各网站之间可以相互链接,其次是相关主题的信息可以相互链接。在网络信息空间中,文本的主次、原文与参照等整个旧有的文本观念,在网络空间中彻底地垮掉了。这种由超文本发展而来的非线性阅读方式,造就了多向路径阅读。可以说,“随着一般杂志和报纸的重要性逐渐降低,针对个人量身定制的节目越来越蓬勃,不同的群体也将选择不同的节目”。

最后,网络舆情中以强烈的象征意义及二元对立的话语凸显出现代社会新的叙事策略,加快网络舆情的传播蔓延。“躲猫猫”、“俯卧撑”的话语反映了社会对政府所提供“真相”的严重置疑,“打酱油”以消极回避的话语折射了民众对政府行为的无奈及旁观不合作的心态。在组织性相对较差的网络环境中,决定舆情发展的不单是网络积极分子的话语和行动,民众头脑中普遍存在的基于一个社会结构的基本解读模式也是主要原因。借助于象征性话语,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宣泄不满甚至怨恨情绪。话语所带来的象征意义,不过是事件快速传播的催化剂。值得探讨的是,民众为何会被这些象征性的话语所打动?这既可以从网络环境本身的内因去分析网络话语产生原因,诸如话语体系的快餐化和后现代主义解构性特征在网络上的反映等,但更多的是当前处在转型期的怨恨、焦虑心态与社会语境所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主办媒体和对媒体进行行政经营指导,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全能型的政府扮演了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这意味着对社会知情权利的“有效控制”,网络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机会结构,网民可以不再被动地等待知情权的回归,而是以创新的话语反映社会情绪和对权利的追求。弥漫在基层社会的尖锐对立的怨恨情绪是话语推动舆情事件蔓延的真正原因。

二、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之路

施拉姆说过:“我们利用传播作为我们自己的管理工具,用于做出决定,用于说服和操纵别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需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言论,同时减少并控制负面效应。有效应对网络舆情之路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首先,要引导社会整体的责任意识。网民通过对社会事件和公共事务的踊跃发言,形成了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对政府监督及政府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天价烟”、“日记门”等事件。不容否认,网络舆情中不良的一面容易被放大,对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造成不好的影响。对网民社会参与的热情,应正确地引导,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以理性的讨论承担对政府行为监督责任。

其次,树立法治服务的理念。法治型服务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公共

治理模式,维护社会民众的基本权利是法治服务的根本目的。而通过司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法律程序实现的“跨省追捕”、“王帅案”、“曹县帖案”却是对法治的滥用,造成基层政府信任危机,网络自由也被蒙上一层阴影。政府行使权力,必须依据正当的法律程序。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制约,在形式上不局限于刻板的法律条文,而应将服务意识寓于政府公共治理之中,变过去的“法律意识”为“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加快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最后,加强网络舆情制度建设。中国社会结构变动加剧,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超出了原有社会规范的约束范围,出现了“网络规范真空”。2010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强调中国依法管理互联网。但在白皮书中众多的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中,法律位阶稍高的只有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被称为“法”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及通过不久的《侵权责任法》,其余皆是各种“规定”、“暂行规定”、“办法”、“工作细则”。网络规范真空极容易引发舆情的分散化扩展,加大社会治理的成本。政府应重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舆情调控能力建设。

2 增强政府部门的媒体素养及回应网络舆情的责任意识

首先,政府官员应增强“媒体素养”,把握网络的多媒体优势和多样性功能对社会治理的作用。舆情应对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媒体素养”,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反映能力。网络的存在使信息均以二元模式运作,即政府与社会的沟通或是“出现”,或是“缺席”。正确应对网络舆情,不仅是宣传主管部门的工作,也是各级政府部门需要面对的。2006-2007年,江苏省宿迁市有80多名政府官员集体“开博”现象;2006年中共湖南省委在筹备省第九次党代会过程中,通过网络公开征求意见,有网民意见被写进了党的报告和决议……这些都是执政主体媒体素养提升的表现。

其次,作为主导社会治理的各级政府必须认识到网络舆情导致执政话语权的转换。如公权力在web2.0平台上常处于被质疑、被嘲弄、被道德审判的位置上。如果政府一厢情愿地贯彻和灌输宣传口径,以信息垄断的优势维持着线性传播的模式,忽视网民的疑虑和怨气,甚至于企图用删帖、封堵IP乃至“跨省抓捕”来压制不同的声音,极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牵一发而动全身,损害到政府公信力,政府的政策主张连同民间自发拥戴政府的声音都会受到排斥。网络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了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线性传播的模式。不但所有媒体都向社会民众倾斜,把原本媒体把持的对话交流权让渡给了社会民众,而且从传播角度看,新兴的网络媒体等将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叠加,带来了多点、即时、互动的传播转变。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对这样一个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没有交汇点”,加大了执政的难度和复杂性。尽管彻底改变垄断式的线性传播模式尚不现实,但从“电子政府”所表明的“零时差公共服务”,执政主体的策略改进、方法创新,以民为本的传播将实效增益。

再次,政府还担负着调整公共领域形态以适应转型期社会发展的直接责任,迫切需要树立执政主体“公共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这意味着执政传播主体从公共领域话语的垄断者向话语引导者的功能转换。多元信息的覆盖面更加差异化和复杂化,其社会影响力、渗透力不断增强,与社会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不少网络舆情具有极大片面性,只特别关注某个事件某一方面或只从某一视角来观察事件。因此,网络舆情的监察、预警、研判和应对机制的建立就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元素。从体制上来看,执政系统应接近网络舆情,并对此做出分析,形成两者的协作互动;从效果上来看,这并不意味着对网络舆情的钳制与禁锢,而是防止网络舆情的失序和混乱。

最后,各级政府必须正确认识民众在网络舆情上的“诉求转换”,这也是对政府自身责任的认识。舆情热点的出现意味着“民意”、“民议”甚至“民怨”的形成,在輿情的演化中就会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研究发现,目前网络舆情热点主要集中于:政府官员违法违纪行为、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全国性的民生问题(房价、医改等)、社会分配不合理、涉及国家利益与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明星事件。其中有些是中性舆情热点,无须纳入预警及引导范围;而有些则涉及社会稳定的因素,需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处置,防止演化为社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政府政策与行为的质疑。正确地认识舆情的“诉求转换”,说明应对舆情不能够单独抽离出来,成为一个与前因无关的独立任务,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找到舆情应对的策略。

3 充分利用网络,培育公共交流的平台

首先,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主动设置舆情议程。执政系统传播的信息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核心评价体系定位,也影响着政府权威。必须充分利用舆论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扩大主阵地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从执政能力建设的角度看,政府要提高舆情的调控能力、信息传播能力、舆论引导能力及舆论评估能力,成为主流媒体议程设置者。一方面,要改进政府的立场表达和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增强议程的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把握住舆情的脉搏,认真倾听网民和公众的利益诉求乃至某些非理性情绪,促进官民沟通,促进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均衡表达和平等博弈,化解社会隔阂和对立情绪。

其次,以“参与式民主”来扩大公共领域的生存空间。当执政逻辑和行为能力都足够成熟时,面对社会性问题,给予社会民众足够的话语参与空间,执政系统站在公允的立场照样可以发挥舆论引导调控作用。在合理地划定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干预边界的基础上,创新制度安排,搭建舆论平台,我国转型时期的网络舆情才能具备公共信息交流的基础;从而真正成为联系民众与政府、执政系统与社会的桥梁与纽带;从而激发个体作为主体的内在追求,提高公民的自我管理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公民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

责任编辑:沐 紫

作者:杨家宁

流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影响论文 篇3: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网络舆论不仅存在于虚拟世界,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正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纵观近期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的表现,其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措施方法上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如何准确把握舆情民意,扮演好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对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促进本地区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 舆论 地方政府 策略

“舆论”通常指公众的意见,是公众对社会上重大事件和有争议的问题的大体相同的看法。舆论具有道义和精神上的规劝力量,是一种社会压力。马克思把舆论看做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①。本文所探讨的“网络舆论”,指“在网络媒体上形成和传播的公众关于各种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②。网络舆论来源于网民对现实生活某人某事的关注,经过网友之间的一系列信息共享交流,如“爆料”、跟帖讨论、“人肉搜索”等,汇集成网友集体意见或态度,进而与现实事件的进展和整体社会舆论相互影响。网络舆论除了具有其他舆论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分散性、快速化和多元化等个性特征。网络舆论正成为社会舆论中日渐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引领社会舆论走向的主导力量③。基于此背景,科学应对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强化。网民活动的空间主要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所搭建的虚拟平台,因此人们通常认为网络上的内容是虚拟世界的东西,同现实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从近年来网络舆论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看,网络其实并不虚拟,更不虚幻,它也是我们日常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网络所展现的无可比拟的交互性特征,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单纯依赖传统媒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扮演新闻采集者的角色,发布新闻的“麦克风”已经不仅仅被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所垄断。长期以来,负面新闻发生后,一些地方政府出于种种顾虑,没有养成第一时间公开发布新闻的习惯。正是这种缺乏主动面对公众的思维习惯和不愿“家丑外扬”的做法,很容易使自己陷于被动。往往是某位网友的一则爆料,瞬间引爆网络,网民对事实真相的渴求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满足,很快会演变成对责任单位和失声媒体的抱怨、质疑和不满。

2008年的“山西省娄烦尖山铁矿‘8·1’特别重大排土场垮塌事故”即是一个例证,起初地方政府对外公布说“山体滑坡”事故造成了11人死亡,但《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孙春龙等到实地调查后发现死亡人数远不止这些,于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封致山西代省长的信,披露了被掩盖的真相④。最终,国家对这起事件进行了彻查并追究了相关领导的责任。

应对网络舆论的态度需要进一步调整。网民对网上所爆料的事件,大都充满了质疑和好奇的心理,这驱使他们试图通过各自的渠道去探寻事情的真相。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有时一个并不起眼的事件,却可以滚雪球似的膨胀为一个空前的网络舆论事件。网民对许多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表现出令人吃惊的热切关注,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目的并不一定是在乎事件真相的本身,而是反映了他们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一种期待。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如果对网络舆情的现实影响力缺乏足够的估计,对舆论发展规律缺乏足够的了解,把网民的爆料片面理解成“找茬儿”,把网上批评的言论一味当做“杂音”,选择简单的沉默或是轻易动用行政手段进行强势辩护掩盖,很容易被一些网友视作是责任单位对权力的傲慢和滥用,极有可能催化网络舆论的进一步升级。

“周正龙虎照”事件常被当做研究网络舆论发展规律的一个典型样本。陕西农民周正龙拍到一张“虎照”,被当地高调向全国发布,因对“虎照”真假存在争议而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网络论战。然而,在这场论战日渐升温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却没有果断而及时地出面组织鉴定,帮助揭开事情真相,最终在一位网友爆出自家的一幅相似度极高的“老虎图案年画”后,网络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指向了对地方政府部门把关不严或是不作为的批评。

应对网络舆论的工作措施需要进一步改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渠道。面对网络舆论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地方政府担当去伪存真的角色是应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取强硬的行政手段,因为网络舆论传播有着自身的规律,网络舆论的背后是人数众多的网民,这是一个日渐庞大的“压力集团”,现实中当事人的一点风吹草动,都牵动着网友敏感的神经,极有可能再次引发网络舆论的惊涛骇浪。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特别是负面舆论的过程中,手中的行政权力一定要慎用,如果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不科学、不严谨、不恰当,违背了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都将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且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去年,上海白领王帅在网上发帖披露老家河南灵宝非法征地。不久,灵宝市刑警队员跨省追捕,将王帅带回关押。王帅被取保候审一个多月后,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采访。但就在此时,灵宝官方作出首次回应称王帅诽谤。此举一出,激发了网络舆论的愤怒。最终,灵宝市公安局解除了对王帅的取保候审、撤销案件,派专人赴上海当面向王帅本人道歉,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追究。

应对网络舆论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且网民人数仍呈现较快增长势头⑤。如此庞大且与日俱增的网民群体所形成的集体意见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基于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便捷自由的特性,网络舆论的萌发、扩大、消散、重聚的速度更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强烈舆论冲击波。从这一角度看,地方政府所要应对的网络舆论,绝不仅仅限于本地区,而是面向全国亿万网民。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建立针对网络舆论的快速反应的长效机制,很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错过处置的最佳时机。

震惊全国的“杭州飙车案”原本只是一件普通的交通肇事案件,但由于警方首次通报肇事车速只有“70码”,加上当地媒体一度集体失声,激发了网络舆论热炒,由此而诞生的网络新名词“欺实马”反映了网民对公权力的公信力的质疑和嘲讽。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

转变观念,积极树立诚实公正的政府形象。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在人们思想文化信息交流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舆论也正在成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的一种反映。基于网络舆论的诸多个性特征,使其在批评和监督方面常扮演着“急先锋”的重要角色,故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应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理性看待网络舆论的批评。批评政府,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党的十七大指出,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国家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次体现了“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精神。互联网时代,公民的批评权和监督权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和官员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来重新审视网上的各种批评意见。网民在网络上对地方政府某项工作或公职人员的言行进行批评,即使不一定正确,政府也应该坦诚面对,理性接受网络舆论的监督。网民和其他民众一样,所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是全面的、准确的,所提出的批评和质疑也不一定是合理的,但这恰好说明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可能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还没有及时把正确的、全面的信息传达给广大群众。而对于正确的批评和监督,更没有理由不接受。

变“捂”为“透”。信息技术的进步让社会舆论的形成机制、传播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想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地方政府首先必须有一个主动积极的态度,进而在遵循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的前提下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不能一味地“捂摊子”、“遮丑”。网络上的舆论可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可能是感情冲动的产物,有正确的舆论,也有错误的舆论。在网络舆论发生以后,无论其对错,地方政府都不应该缺席,更不能失语、乱语。特别是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要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⑥,只有这样才能澄清真相,破除谣言,及时将地方政府和问题官员进行切割,维护好政府形象。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3天内举行了5场新闻发布会,网上曾一度出现的抱怨和猜忌迅速消退。

勇于担当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从以往网络舆论事件发生的过程来看,网络“意见领袖”总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面对官方贫乏的新闻信息,一些资深网友充当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发布自己的言论或是最新的事件进展信息,引来其他网友的大量跟帖、讨论。地方政府要想抢占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必须主动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代表政府与网民进行零距离接触的代表,可以体现政府主动面对社会、公众的开放态度,有利于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由于网络新闻发言人尚属新生事物,故对其职责定位、运行程序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健全政府网站的功能。国家推行电子政务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已经多年,在引导网络舆论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网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网民对现实问题产生质疑,很少有人会通过现实的渠道进行求证,他们大多通过网上搜索的方法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政府门户网站往往是网友经常光顾的热门站点。因此,完善政府网站的功能,及时、准确地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信息,开设一些互动栏目如“有话对市长(局长)说”等,不仅便于政府同广大网友的交流,更有利于政府形象的树立,使网络意见发表的渠道更加畅通。

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报纸、广播、电视在传播信息时虽不如网络快捷,但其权威性的优势却不容动摇。许多网络舆论事件虽发端于网络,但总有强势的传统媒体迅速跟进,推波助澜。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当地主流媒体反应迟钝或失声,不仅不利于正确引导舆论,还容易陷入被动。唯有全面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才能把握好舆论的主导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并对救援进展和伤亡情况进行不间断报道,较好地引领了网络舆论,极大地凝聚了人心。

建立网络舆情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大事件发生或某位网民就社会热点问题“爆料”,引发更多网民关注;第二阶段,网民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意见交流,并公开自己的见解,网民对事件的讨论进一步升级;第三阶段,不同意见逐渐融会、发酵,最终形成被大多数网民普遍接受的相对一致的一种或若干种意见。由于网络信息交换的便捷性,这三个阶段时间间隔很短,甚至相互叠加,因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是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重要保障条件。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判。地方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备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着力构建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如由宣传和网络管理部门牵头,邀请新闻传播学专家、媒体工作人员参加,定期举行网络舆情会商、研判会议,对汇集到的网络舆论信息进行分类归纳,特别是对网络舆论热点事件予以重点关注,对其他地方政府的反应态度、处置方法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得到启示,对可能影响本地区的网络舆情发展态势能够提出预警,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建立应急预案。网络舆论扩散速度非常快,且变化无常。一旦发生与本地区相关的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如果只是召开领导干部紧急会议,按部就班地研究讨论,势必会延迟反应时间,有可能丧失应对的最佳时机。况且,一有类似事情就上会研究或是层层请示汇报,并非常态的长效机制。应对网络舆情,必须在遵循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应急预案,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快速反应程序,采取有条不紊的应对措施。

注 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②③王绍明:《网络舆论的焦点成因分析》,《东南传播》,2009(10)。

④孙春龙:《网易博客——致山西省代省长王君的一封举报信》,http://suncllw.blog.163.com/blog/static/187843142008815104157195/

⑤《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html/Dir/2010/01/15/5767.htm

⑥张妍农:《谈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2009(60)。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编校:施 宇

作者:关文波

上一篇:传播学基础理论革新发展论文下一篇:科学技术进步法亟待修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