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衬隧道工程论文

2022-04-15

摘要:基于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结构体系混乱、主线不明及学时有限性的特点,结合自身自己的教学实践,将隧道施工过程与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讨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隧道施工与安全》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教学品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二衬隧道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衬隧道工程论文 篇1: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学科岩土及地下方向的核心专业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强,涵盖的知识面广而深。为了满足新时期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结合笔者近年来在教学一线所积累的经验及深切体会,以工程科学角度,从教学方式、实践性教学理念、科研促教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隧道工程; 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实行以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地铁,及西电东输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输水工程等基础建设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从而带来了大量的岩土与地下工程问题及经验教训。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大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这对高等院校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保证工程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建设及人才培养能适应新形势,突出工程背景,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及地下方向的一门专业课,也是核心和代表性的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隧道的基本概念与构造、基本力学原理、施工作业方法、最新设计理念及行业规范等专业知识,具备隧道工程的设计能力、隧道工程相关技术和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为从事各类隧道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管理奠定基础。

文章结合笔者近几年来在厦门大学土木系讲授的隧道工程课程,通过教学实践中获取的经验,从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科研促教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拓展学生工程视野和实际应用能力,达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

一、教学中的体会

(一)基础知识及认识实习的先行修毕

隧道工程涉及多个学科,涵盖的知识面广而深。隧道工程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已经具备高等数学(含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土/岩石力学、工程地质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即这些课程需要先行修毕才可继续隧道工程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较强的工程背景,如隧道施工工艺(钻爆、盾构或TBM等)和工法(台阶、侧壁导坑或CD法等)、装渣与运输、喷锚初支与模注二衬、监控量测、防水通风、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等,即课程具有工程实践性、应用性特点。因此,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对隧道建设现场的实地认识实习是有必要的。

(二)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

隧道工程课程内容庞杂,既涉及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的内容,又有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矿山及水利工程巷隧、海(水)底隧道等的设计差异,同时还涉及地质、力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无疑是一门工程科学领域内的系统科学。这些内容相互交叉、渗透,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对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结构松散、主线不明、重点不突出,甚至有种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的感觉,学生普遍反应这门课程难学。近年来,隧道工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学时经过调整和压缩,学时减至30左右,大大低于学科强校50学时以上的要求,如重庆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上述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且不乏生动性和启发性,无疑增加了教学难度,同时对教师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三)教学实践的限制

隧道工程实践性、应用性强,在教学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工程科学学习所必备的素质。考虑到隧道施工工艺复杂、作业线繁多,经常会使用炸药、雷管等危险品以及各类重工机械设备,加之隧道现场往往是围岩裸露、积水、噪音大、油烟粉尘污染物多、锚杆钢筋遍布、电路设备复杂,学生的现场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证。另外由于隧道工程的工作面较一般的施工现场更为狭小拥挤,导致施工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参观。即使联系到一些实习单位,也只是在短时间内或停工间隙对某一局部粗浅、简单地观摩,不能全面了解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不能形成系统、深刻的工程印象。

(四)缺少学生互动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单一讲解授课,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听课时忙于记笔记,很少主动思考、质疑。尽管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兴致很高,求知欲强,但限于工程经历的缺乏,很少与教师交流、讨论,授课教师很难获知学生的课程兴趣所在,及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这与国外工程科学的教学有一定差距。国外一般采用引导性教学,在课程基础知识讲授完毕之后,提出某一工程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查阅资料,咨询专业人员,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知识理论水平较高,动手能力则较低。

二、教学改革的思考

结合国内兄弟院校的教学情况,隧道工程课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内容庞杂,实践内容偏少,与工程现场要求严重脱节;在有限学时的分配上,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理论比重大,实践考核少。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认知、创新与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工程素质的训练与提升。鉴于此,提出隧道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1. 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隧道工程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程科学,如果教师仅仅是将书本内容生硬地搬入课堂,学生通常会感到所学内容枯燥,丧失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日后从事该项工作的热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隧道工程科学中许多新的设计理念、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隧道设计施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家重大隧道工程(如港珠澳沉管隧道、胶州湾海底隧道、杭州钱江盾构隧道等跨海隧道工程)的科研支撑计划、技术攻关课题及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精神,而且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形势,以及当前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实际技术问题,从而发生兴趣、拓宽知识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

对教师而言,在从事科研的同时,跟踪国内外发展前沿与动向,密切关注隧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思路,以此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将科研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提高教学的理论起点,深化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紧跟隧道工程学科发展步伐,促进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共同提高[1-2]。

2. 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隧道工程教学与实际工程关系紧密,隧道工程的结构形式、工法和施工工艺及各作业线的讲述难以仅凭传统板书在黑板上准确地演示和表达,而学生恰恰正缺乏这些工程实践经验,对隧道工程的认知较浅,因此在教学中需深化课程的感性认识与工程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优点,辅之以工程录像、照片、图表、动画等资料,精心制作电子教案,给予学生图、文、声、动、实等多方位的信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讲解典型案例时,通过录像资料、工程图片或实物投影,让学生了解隧道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信息,对实际工程有直观感受,让原本枯燥、平面的教学变得生动、立体,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弥补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践,完成较高水平的实践或认识报告,是目前办学条件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隧道建设工程量大、工序多杂、周期长,短时间的实习往往只能看到工程的某个局部或某道工序,很难深入了解整个建设过程。从时间、经费及安全考虑,一次实习又难以在多个工地同时展开,因此,有些实习只能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鉴于此,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依托高校“985”平台,结合各个以实际工程为依托的科研项目,不断与新近工程建设单位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如港珠澳岛隧工程国家重大科研支撑计划、杭州建设局钱江隧道科研、厦门交通委地下轨道交通项目计划,等等,为课程实践培育长期且成熟的实习基地,不再是以往“走马灯”式的实习。另外,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可逐步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聘请校外企业、生产一线中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专家,指导学生实践,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认知能力才能充分提高,实践教学真正达到预期效果[3]。

4.聘请工程一线技术专家授课

聘请生产、施工或建设管理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专家为兼职教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开设专题讲座,及时给学生讲述国内外隧道施工的新问题、新特点,介绍一些施工经验及行业发展动向、最新科研成果和热点问题等,将隧道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补充到课堂教学中,实时解答学生的一些疑惑,以拓展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开阔思路。通过这些校外专家自身的业务专长,结合其负责的某一实际工程,开展一些实际案例教学,如隧道塌方问题、岩爆专题、突涌水灾害等,以加深学生对隧道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而提高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4-5]。

5. 加快自身特色教材建设步伐

有关隧道工程课程的教材纷繁杂多,具有见地和独到观点,有一定技术特色的优秀教材并不多见,因此,在某些经典隧道著作的基础上(于学馥先生撰写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孙钧先生撰写的《地下工程的设计理论与实践》等),依靠“985”高校优秀师资团队,逐步引入新近隧道的最新科研成果,如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地下工程破坏机理、围岩压力理论与设计计算方法等,加强自身特色教材的建设步伐,为培养具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隧道工程人才奠定基础。同时,为弥补教材不足,教学过程中应依靠辅助教材补充教学。辅助教材主要是指最新修订的设计、施工规范。比如,隧道围岩级别的划分,2004 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将原规范(1994版)中的“类别”修订为“级别”,同时,将围岩类别的质量好坏顺序完全调换。

6. 课程考核形式的多元化

为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结束后需以一定方式对每位学生考核。考虑隧道工程课程隶属工程科学且极富应用实践性的特点,考核不应简单以期末试卷为单一评判形式。结合实际教学体会与经验,笔者认为考核宜由3部分组成:(1)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占15%)。考查学生出勤率、听课表现(提问与回答问题),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理论考试(占70%)。传统的期末笔试形式仍占考核的主体。建议在试题的设计上,既考查学生对隧道基本原理与知识点的掌握,又考查其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3)实践设计技能(占15%)。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查,通过设置某一隧道工程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参考相关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对某一工程问题作资料整理、力学分析、理论计算、报告书写、工程出图整个过程的综合训练。

三、力争创造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及教学科研团队

工科学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工程服务,为工程建设提出科学建议和技术保障,保证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安全,为社会和国家建设贡献技术力量。隧道工程建设不是科学试验,而是生命线工程。科学试验允许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可以从头再来,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得以成功。然而,工程建设绝对不允许重来,因为这期间可能以生命的消逝为代价。这是工程科学与科学试验的本质区别,必须高度重视。开设隧道工程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工程中能考虑到任一细小环节、任一可能发生因素。

厦门大学土木工程系岩土及地下工程课群组具有光荣的传统,曾培养了岩土工程领域的老一辈名师:曾国熙先生、吴自迪先生、林幼堃先生等。1952年国家高校院系调整,厦门大学土木系先后并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等学校,为现今这些高校的土木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继承岩土工程学科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开拓岩土及地下学科的发展局面,近年来,土木工程系不断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目前已组建岩土工程与灾害监测研究所,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每一位教师在各自领域内均有所建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积极参与国家、省、市及地方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正逐步成长为一支富有活力、年龄结构合理、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教学科研队伍。在5—10年内,厦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希望通过特色教材建设和科研项目提升多年来积淀的教学传统,广泛汲取和学习专业强校的经验,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学科研团队,培养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晓龙,郭成超.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9):96-98.

[2] 韩现民,高新强. 国家精品课“隧道工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98-99.

[3] 张学民,阳军生,彭立敏. 国家精品课程“隧道工程”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82-83.

[4] 周德泉,王桂尧,刘宏利,等. “岩土与隧道工程”课程群建设与特色人才培养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10(4):119-123.

[5] 潘建平,汪小平,朱洪威. 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山西建筑,2011(10):240-241.

Teaching reform of tunnel engineering course

MA K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P. R. China)

(编辑 周 沫)

作者:马亢

二衬隧道工程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隧道施工与安全》课程教学设计

摘 要:基于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结构体系混乱、主线不明及学时有限性的特点,结合自身自己的教学实践,将隧道施工过程与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讨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隧道施工与安全》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教学品质。

关键词:高职;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及隧道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底,我国建成的公路隧道有10022处,总里程为805.27万米;沈阳、成都、西安等城市正在建设地铁工程,工程建设规模如此巨大,遇到的岩土及地下工程灾害问题也越来越多,对各种复杂工程灾害问题的处置,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在地下及隧道工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道桥系在道桥(安全)专业中开设了“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并将其作为专业骨干课程之一[1]。

围绕面向公路与城市道路和桥梁与隧道建设第一线,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高职教育目标,有鉴于此,部分学者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力图在提高隧道工程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2]。这些研究大大促进隧道工程施工教学的改革,但是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本文结合我国对地下及隧道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道桥(安全)教研室对“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此来促进课程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1 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1 教学学时偏少,往往难于满足教学需求。教学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是当前高职课程教学环节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就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课程内容讲透、讲通、讲精,也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的难度加大,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定岗实训。

1.2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播。现有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板书+多媒体”的形式,再配以必要的图片和说明,通过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收,实现知识的传播,这就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缺乏独立思考,无法掌握课堂教学的精髓,从而影响了知识的实际应用。

1.3 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隧道工程施工实践性、应用性强,很多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只有在现场亲眼所见,才能知其所以然。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由于资金限制或缺少能够实习的场地,学生只能靠课堂上的想象,难以深入理解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3]。

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課程设计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为完成既定工作任务、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课堂垄断的教学模式,将实践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围绕工作任务,将实践工作过程和职业课堂教育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发展。

2.1 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情景式教学

根据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大纲,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的过程学习包括完成实训场地的认识学习、典型施工设备认知、熟悉施工工艺流程、学习施工方法及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措施与事故处理、维护作业等主要内容。学习情景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按章逐节开展教学的生硬程序,从全局把握工作流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教学设计上以工作过程为认知核心,按照现场认知、知识教学、仿真实训、顶岗实习等四个过程环节来组织,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模拟场景和课件展示,让学生在情景化的教学环境中,采用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等六步工作法培养学生对工作过程的整体把握和技能掌握。

2.1.1 现场认知

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的现场认知,就是在认识实习时,参观隧道施工现场,在项目部相关技术人员带领下,进入隧道施工现场,对隧道的各个施工环节及结构进行讲解,学生在技术人员的讲解下熟悉隧道各部分结构,使学生对隧道结构有一定的感官认识,为今后学习隧道施工方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 知识教学

根据《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教学大纲,将隧道工程施工分为两大模块,模块一为入门知识教学模块,主要讲解隧道的尝试、构造、围岩的稳定性、隧道设计及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等内容;通过模块一的学习使学生对隧道施工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模块二为实例实训教学,主要讲解隧道施工监测、开挖与出渣技术、初期支护、注浆加固、防排水、二衬及附属设施等内容,通过实例实训内容巩固知识点、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2.1.3 仿真实训

利用实训场地,在教学过程中,将仿真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实训场地内容,将仿真实训分为初期支护、二次衬砌、洞口施工、施工量测、盾构施工及盖挖逆作法等内容。通过模拟施工现场,将理论教学内容应用到现场实际当中,逐步讲解,加强学生对隧道的结构及每个施工环节的认识,为以后从事隧道工程施工奠定一定的基础[4]。

2.1.4 顶岗实习

学生通过对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这门课程学习,已经对隧道施工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再利用定岗实训去施工单位进行实习,在施工现场,围绕隧道项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和施工企业的相关人员一起,结合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对学生进行实地的教学,真正地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的直观性,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有目的性,为能更快的适应未来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通过现场教学,强化了学生多方面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2.2 根据典型化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学习性工作任务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隧道施工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隧道工程施工的学习,让学生在技能操作中,将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在实践中积累工作一线经验,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最大限度地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有机整合。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之间搭建桥梁,使学生结合隧道施工实际,掌握隧道施工及维护过程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实现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技术熟练的工程技能型人才的完美转身。

隧道施工基层技术工作岗位群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交底、技术检查、技术指导、质量评定、安全检查、工程试验、进度控制、数量核实[5]。

将这些工作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也就是“岗位上做什么,老师要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学了什么,到工作岗位上就上手就快,动手能力就强。企业也欢迎,学生也顺利。

3 课程考核

为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结束后需以一定方式对每位学生考核。考虑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课程隶属工程科学且极富应用实践性的特点,考核不应简单以期末试卷为单一评判形式。结合实际教学体会与经验,笔者认为考核宜由3部分组成:(1)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15%)。考查学生出勤率、听课表现(提问与回答问题),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理论考试(占60%)。改革传统的笔试形式,在试题的设计上和分数上尽量做到既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又通過案例分析考查其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3)实践技能(占25%)。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查,通过设置某一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参考相关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对某一工程问题作资料整理、事故分析、解决措施、事故总结等综合训练,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方面的问题。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及隧道工程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急需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隧道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隧道工程施工与安全”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安全方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品质及促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借鉴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该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对于该课程的安排、讲授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雷.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0,(16):16-21.

[2]孙明磊,朱正国.“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师,2009,(20):60-61.

[3]李晓龙,郭成超.“隧道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3):96-98.

[4]王章琼,黄敏,王亚军“.隧道工程”课程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2):28-31.

[5]习淑娟,万涛,付迎春.高职《隧道工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2):78.

作者:徐义洪

二衬隧道工程论文 篇3: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常见问题与技术处理对策探究

摘  要:隧道工程在道路建设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我国云贵川等山区地区道路工程桥隧比占比不断创新高,因此桥梁、隧道的施工质 量直接影响道路工程整体质量。针对隧道工程施工单位应采取科学、因地制宜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法,为我国道路工程建设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道路隧道工程;问题;对策

前言

道路隧道工程是我国道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在开展隧道工程建 设施工时,存在较多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技术 处理对策,才能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现结合道路隧道施工主要从以 下方面对常见问题和技术对策进行研究探讨。

1 道路隧道工程的特点

1.1  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征

道路隧道工程很多工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特点,隐蔽性工程在实际 施工中会被后续施工覆盖,如若隐蔽工程施工不到位,后期处理不仅造 成施工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也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不利于工程的高 质量发展[1]。

1.2  施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危险性

道路隧道工程危险性较高,主要由于隧道工程一般在地势比较陡峭的 山区,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山体滑坡、坍塌等灾害,给施工人员 生命安全、工程项目的进度等造成一定的影响。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因施工工作面受限,开挖支护施工等机械设备多、工序复杂等不利因素影 响,进而增加了隧道工程施工的危险性。

2 道路隧道工程施工常见问题风险

2.1  道路隧道工程洞口进洞施工及不良地质段施工风险高

道路隧道施工时首先应该进行开洞口施工,只有开洞口施工完成后 洞身开挖支护及二衬等才能依次进行。在隧道开洞口施工时风险通常为施 工期间的重大风险,并且施工难度大,必须高度关注。由于开洞口施工时 土体、岩体等受到扰动、破坏、偏压、地质条件差等因素影响,在遇到降 雨、震动、沉降、渗水、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不符合要求等不利因素时 很容易发生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道路工程因其长度长、范围广、穿越不同地段地质构造复杂等特点,  在穿越软弱破碎带、裂隙发育地段、围岩破碎地段、土夹石地段、滑坡断 裂带、渗水量大、软弱底层带等不良地质地段时,受地质条件、施工方案 及技术措施不当、施工质量差等因素影响,施工风险高,对作业人员生命 财产安全直构成威胁。

2.2  公路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裂缝危害大

道路隧道工程二衬混凝土施工是保证隧道施工期间安全和道路运行期 间交通安全的关键,通过参与道路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不难发现水泥 为隧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重要材料,混凝土不仅用于隧道的初支和二衬施 工,同时也可作为低等级道路的路面材料。其中二衬混凝土施工因受到水泥 本身水化热等特性及二衬构筑物尺寸和施工工序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裂缝,  不仅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而且在含水量丰富地段可能发生渗水、漏水现 象,对日后道路运行安全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引发隧道施工和道路运 行安全事故,威胁施工时施工人员和运行时过往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隧道钢筋锈蚀问题影响大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钢筋为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钢筋主要承担拉 应力和剪应力等,如果钢筋发生锈蚀将严重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 果。在道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材料管理不到位;钢筋堆放不规范及施 工人员对钢筋缺乏防锈蚀意识,未对钢筋采取防锈蚀措施,导致钢筋发生锈 蚀、腐蚀现象。钢筋锈蚀后会导致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引起 脱落、开裂、变形、移位等情况,对隧洞施工质量影响大,威胁隧道运行。  3 探究道路隧道施工有效技术处理对策

3.1  道路隧道施工前做好勘探工作

为了更好地避免隧道进洞施工出现滑坡、坍塌等灾害情况,在施工前 需要提前做好隧道口地质勘探、调查等各项准备工作,了解隧道口围岩、 地质情况和类别,以便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隧道进洞施工应尽量避开雨 季,如果没有办法规避,就要在施工前根据地质勘探调查情况对道路隧道

口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洞口出现滑坡、坍塌 的概率。在隧道口进洞施工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技术措施,开洞 施工前要加强对洞口围岩的变形观测和勘探检查各项工作,并严格按照隧 道进洞施工措施组织施工。采取注浆小导管加固洞门时要严格控制小导管 的材质质量,按照施工技术措施要求钻孔和插入小导管,并及时对小导管 进行注浆,注意小导管的搭接长度和角度,确保进洞施工安全。隧道洞门 加固处理措施的依据为隧道的勘探调查数据资料,所以在实际建设前期需 要提前做好勘探工作[2]。

3.2  对建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道路隧道工程的施工来说,如何选取材料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 题[2]。材料的选取需要保证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要符合施工设计的具 体要求。在具体的施工作业当中,  要想保证隧道工程实体的质量,从材料管 理使用施工技术出发要做到如下要求:首先就要选取优质的原材料,因为原 材料是工程实体质量满足要求的基础。所以施工企业的采购部门一定要严格 调查原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和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原材料采购工作的合规合 法,从而保证原材料质量。在原材料采购之后进场前,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开 展原材料进场试验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邀请监理工程师一同对材料进行进 场检查验收工作,對于涉及隧道施工的重要材料还要按照要求开展见证取样 检测。经进场试验检测检查验收合格的原材料按照要求办理进场审批手续并 规范存放,对于检测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进场[3]。

3.3  加强钢筋储存和使用监管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钢筋质量,施工单位部门和现场人员需要加强 对钢筋的管理和储存监管,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要根据现场钢筋堆放点的情 况,对于钢筋用量较大的现场应建立钢筋储存仓库,仓库应做好防雨、防 潮等措施,分类分区堆存,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对于 钢筋用量小的现场临时堆放点,应采取下垫上盖、做好防潮、防水、防腐 蚀等措施并做到随到随用,避免在现场临时储存点长时间堆放造成钢筋锈 蚀。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钢筋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做到严格按照钢筋下 料单数量进行加工,要随加工随使用,防止积压,根据进度安排做好钢筋 进场调配工作,对施工剩余的钢筋及时回收至临近仓库存放。

3.4  隧道裂缝预防技术处理方法

在道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工程的裂缝 问题,从施工技术要求出发做到如下几点: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过 程当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在施工过 程当中也要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作业。在进行工程作业时,要根据施 工位置、构配件安全性能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保证 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施工工艺性能要求。在施工过程当中 添加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措施减少和防止隧道裂缝产生。并 在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可靠的养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关乎着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同 时也关乎到隧道运行后的交通安全问题,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不断 完善,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 自身的施工技术知识和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文超.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10):139-140.

[2]李林.探究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对策[J].信息周刊, 2020,(6):1.

[3]周小奇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难点和技术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19,(3):141.

作者:赵保川

上一篇:地方民俗文化论文下一篇:高层建筑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