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20

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批准号CCRF200507)的阶段性成果【摘要】本文对知识经济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加以确认,并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认为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外延上,也体现在内涵之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事业单位知识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知识经济论文 篇1: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使得人力资源这种企事业单位的核心资源得到更加深度的利用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得以体现。事业单位在改革浪潮之下要做到对人才配置与管理的强化,进而对自身的改革转型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首先针对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人才是一种软实力,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在当前经济时代背景下成为了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完善是必要的,事业单位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了,进行创新成为必然。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为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持。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少合理的人员配置。人力资源管理是保障工作有效进行的基础,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即使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其工作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对员工档案的管理以及员工工作绩效的管理等基础类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本质并不熟知,并且在具体管理方式上则沿用传统模式,人力资源的概念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

人力资源管理具体工作职能不明确。具体的职能划分是保证一项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途径之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事业单位中大多与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个办公室的职能相重合,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职能定位,部分事业单位将人事部门更改为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在职能上出现了混淆,无法专职专用,对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并不了解,实际管理的实施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也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流动性差。我国事业单位的职员常态就是从入职直接工作到退休年龄,所以一个部门内的职工基本都处于一个年龄段,随着时间的变化,部门会出现职工老龄化的现象,职工老龄化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改变工作方式、工作态度消极以及工作意识淡化等。再加上单位很少对职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不能满足事业单位的需求,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差。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性不强,职工队伍结构残缺都直接阻碍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进程。

事业单位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创新的具体策略

在事业单位内营造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氛围。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见在发展中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目前我国各个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的作用变得更加明显。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根本就是创新文化理念,将创新理念作为基础,给发展寻求新途径。第一,我国市场环境更加多元化,加上事业单位都在致力于管理体制的改革,这种现状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了更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必须要将自身的文化进行创新,在思想上创新才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的更加有效。第二,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也要进行创新,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社会情况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单位要随着这种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理念,给职工更大的空间发展,使每个职工的优势都能得到利用和培养,同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使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更上一层楼。第三,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要根据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要求进行制定,在单位内部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高效的进行,推动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

创新人员结构,实行聘用制度。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对单位现有的人才培养与使用给予充分地重视,形成专业互补、梯次合理科学的配置,让单位所有人才的工作激情与主动性得以激发。根据岗位的特点与人力资源情况将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中,在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人才的使用上实行聘用制度,竞争上岗,废除任人唯亲、分配不公的用人体制,营造一个竞争的工作环境。对聘用制度的创新要不唯年龄、职称、学历,进而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加强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人的一生都应该进行不断的学习,事业单位内组织的定期学习是使单位职工能力不断提高并且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构建学习型单位是单位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首先,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之后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使职工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保证单位内各个工作岗位都能有效进行,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内容要包含各项工作的专业能力技巧、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职能等等。不仅如此,还要结合事业单位的性质、工作需求来进行规划,使单位内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对职工实行个性化的管理方式。每个职工都是不同的个体,知识经济条件下,对职工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强调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的职工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根据员工的能力、需求以及工作性质等等。同时采取竞争、激励的管理体制,让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使单位内部形成一个良好向上的氛围,并有效地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与时俱进,对事业单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受到了诸多的挑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改革,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事业单位的发展。

作者:陈佐蓉

事业单位知识经济论文 篇2:

知识经济及其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影响

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本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批准号CCRF200507)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对知识经济的概念、内容和特征加以确认,并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认为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外延上,也体现在内涵之中。基于此,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过于狭窄,计量过于谨慎的做法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个新名词,1997年后越来越多地被国人所熟悉和引用。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或将要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自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出版物《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中对知识经济作了明确的阐述之后,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了有关知识经济的讨论。目前对于知识经济的定义,表述不尽相同,国内国际流行的是经合组织在1996年的定義“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但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经济都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这是一切时代经济的共同特征,而不是现代知识经济特有的个性特征。以此作为知识经济的定义就区别不出现代的知识经济与以往时代的经济有何不同,也没有揭示出作为“新型经济”的知识经济到底“新”在哪里。因此,知识经济应该定义为:“知识经济,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型经济。”对此,笔者较认同,即知识经济是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技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创新和使用的一种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内容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在关于知识经济的具体指标和构成上不尽统一和明确。比较统一的认识是知识经济包括四个层次的产业内容:

1.以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科技的产业化形成的“高技术产业”。

2.以现代高科技为手段的文化娱乐业,如影视、音乐、文化旅游和电子游戏等方面的产业,不仅包括高科技的产业化,也包括文化知识的产业化。

3.新教育产业,是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武装起来的、以传播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文化为中心任务的产业。

4.企业策划、广告创意、规划、咨询活动组成的“脑业产业”,以各类社会科学为知识基础,对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各种规划设计等活动。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带来更好的机遇。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而知识的生产、学习和创新则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知识经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在于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知识经济是知识化经济或者说是智能化经济。主要表现在软件知识产业的勃起,这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具框架的标志。知识不仅成为生产材料、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而且成为生产产品,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知识的传播、运用、销售和转让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能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中以知识为第一要素。

(二)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是一种集约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要求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信息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是知识经济中最强劲、最活跃的因素。经济行为、国家的管理行为、社会的交往行为都将高技术化。同时,高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增加了产业的技术含量,带动了产业的技术升级,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着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知识经济时代,牵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将不再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制造业,而是以信息、文化、科技为主体的“软资源”,这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知识经济以知识、智力、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投入为主,而基于高速信息网络的生产与市场组织,通过高效率、高效益地发挥传统生产资源的价值,突破资源瓶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知识与智慧资本具有可再生性,其无限的复制扩散能力与进化能力,为经济进步与人类发展提供无限动力。

(三)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

任何经济形态都离不开物和人这两个主体。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是以物为本的,人在物的面前变成了俯首贴耳的附庸,人们给自己规定了许许多多的法规,按照这些由物支配人的法规,人们便失去了作为人的特征而把人变成“物”中的配件。而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第一要素,以掌握知识的人为本。以人为本即将人的因素放到第一位,人真正成为物的主人;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人;成为自己所在组织的主人。社会由于追逐知识而回归到人的本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人的脑力、心力、智力为核心。

(四)知识经济是无形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在传统经济形态中,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对社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将是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如领导者能力、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产品或服务的经销网络等。无形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资产。

(五)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使生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知识经济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出效益。不仅在人财物的管理上更新观念,而且要重视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以网络化为载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使生产组织的管理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知识管理还要求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使知识获取、知识评估、知识分配乃至领导决策更加科学化。

(六)知识经济是全球性的,而一国知识经济的成长需要其适宜的发展环境

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知识化和知识的社会化使小小地球村中的居民变得相互依存。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使得跨国界的生产、管理、营销和技术交流日益频繁,知识的传播与应用进一步促进着统一的国际大市场的形成,使经济要素的流动不再有国界,那些在知识创造、采集加工、传输应用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将在新的经济增长浪潮中占据优势,而缺乏知识积累、缺乏生产、接受和利用知识能力者,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所特有的不对称性和非线性也为一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

通过对知识经济的认识不难发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取向。在新的资本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品创新、人才素质、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无形资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无形资产如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层出不穷,现有准则和制度对于它们的确认缺乏规定。此外,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知识产品化和商品化,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因此知识经济中,人力资产作为新的无形资产也应予以确认。

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的影响体现在:

(一)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概念(内涵)的影响

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无形资产是特定主体或单位拥有和控制的、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能够为主体的生产经营和服务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概念包含“权”“密”“名”“誉”四部分。具有无形性、长期性、非货币性、独占性、超额收益性、不确定性和可转让性等特征。而实际上,过去我们对无形资产的界定更多的还是基于对资产形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带来经济效益”的肯定。知识经济的繁荣将直接取决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与利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更应该强调其效益性,即具有一定使用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非货币性资源。

(二)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外延的影响

出于谨慎性原则的考虑,我国实务中运用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的无形资产仅有12项,在现行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范围确定一般只有7项—8项,商誉只认同产权变动的商誉,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却有近30项,美国评估公司涉及的无形资产达23项,不仅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还包括品牌、智力资源和域名等。

(三)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传统会计暴露出一些无形资产核算方面的缺陷,如确认范围过于狭窄,很多符合无形资产概念的项目游离于会计核算体系之外;无形资产的计价出于谨慎性考虑,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无法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如只有十几名员工的Netscape公司没有任何传统意义的固定资产与生产基础,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创造了20亿美元的市值。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本着稳健性原则,对无形资产不予确认或仅以不超过初始成本额确认,无疑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企业发展中获取无形资产的费用无法资本化;会计报告无法充分披露关于无形资产的信息。为充分体现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对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必要的改革,重新界定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采用更为合理的计量标准加以计量,尽可能地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信息。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孙白杨 李 虹

事业单位知识经济论文 篇3: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探讨

摘要:科技的发展,使得二十一世纪迎来了新的曙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对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有效的管理人力资源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介绍了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其次简要分析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最后对于知识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知识经济;人力资源;事业单位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044

知识经济作为信息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势,其是在科学知识的基石之上、以广大人民的智力为框架、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屋梁,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所构成的砖瓦修建起来的高楼大厦。

1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的双向互动关系

人力资源为知识经济的实现奠定了基础。首先,人力资源为知识经济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够有效集中优秀人才,为知识经济的发展献言献策;其次,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充分挖掘劳动者的价值,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最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首要发展因素,也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管理虽然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得事业单位无法很好的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低效率管理,造成了其人才稳定性差,限制了单位自身的发展。目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如下所示。

2.1采用传统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模式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源从人事管理中分离出来,但其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模式仍采用人事管理模式。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仍使用行政级别来划分,官僚制科层式管理模式不能完全满足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事业单位只注重人才的引进,却忽视了人才的培养,其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以及精力较少,并且培训机制不够健全,使得事业而单位内部人才的综合素质后续提升效果不明显;管理观念陈旧,不能将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有效转化为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联系下不紧密。

2.2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不够完善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缺乏正确认知,他们将绩效考核简单的看作工作各个环节的测评,忽视了考核的整体性,使得考核结果偏离了预期效果;其次,在考核过程中负面激励多于正面激励,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最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在“官本位”思想以及领导思想至上、平均分配等观念的影响下,无法对那些在工作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得单位工作热情普遍不高。

2.3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多为工作时间长、资历深的员工担任,他们认为工作经验是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他们本能的排斥新的事物,对于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系列新科技、新理念不能很好的接受。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新员工很难受到重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阻力较大。并且,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并非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专业出身,其专业能力较弱,不能很好的根据组织实际工作用人需求来安排人员就职,这就导致工作岗位与人才匹配度不高。

3事业单位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3.1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学习新的管理模式

要想打造与知识经济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首先应更新管理理念,即树立人本观,在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员工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优化。其次,应积极学习新的管理模式,其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即根据岗位需求合理配置人才)、员工培训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从而建立一套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3.2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员工工作效率

知识经济追求效率与利润。因此,为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需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首先,管理者应从思想层面上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性;其次,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并实行绩效薪酬管理体系,从物质层面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严格按照绩效规划来实施,采用员工自评、上级评判、客户反馈等多方面、多层次考核方式,力求对员工进行客观评价。

3.3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打造高效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事业单位应定期邀请资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进行培训,向他们传达新的管理方法及经验,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同时,管理者自己也应抓紧一切机会去提高自己,保持初心,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除此之外,事业单位的各位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4结论

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大力支持。因此,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积极改变组织发展现状,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打造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赵芳.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2]邓才英.知识经济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6):197200.

作者:周铁

上一篇:房地产与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中学职业英语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