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学校的语文课阅读教学正面临着教学方式单调、教师没有注意学生课外读物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等这些问题,而面对上述问题时,可通过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关注学生的课外读物、强化对学生读书兴趣培养等适当的举措,以实现培养出富有文化底蕴、文学素养较高的学生的教育目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的探究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片面性的、随意性的、错误的理解也是无效的阅读。这样的阅读难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要提高阅读能力则应通过阅读实践对作品的理解有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由理解不确切到确切、由被动记背结论到主动思考理解的过程。而学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阅读实践、独立思考、修正错误才能真正获得能力,这是任何别人都代替不了的。教师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不论正确与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同时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师生平等、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良好的教学风气。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规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情感体验,学会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的要求,学生必须听命于教师。这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失落,他们总是处于被训诫、被灌输、被指挥的地位,独立思考受到抑制,情感体验荡然无存,创新意识惨遭扼杀。所以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传统的阅读教学,“牵”(硬牵着学生走)、“灌”(教师强行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关”(把学生牢牢地关在课堂这个狭小的圈子里)。

2.教师的“单边引航”。时下的语文课上,常见教师在课始即设定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据此展开思考并刻意求答,这就是沿用多时的“带着问题读”。虽然以问题解决为手段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不无可取之处,但教师的问题却也未必就是学生的问题,以教师的“单边”问题来“引航”的做法,从根本上就淡化甚至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会造成学生的被动应答和亦步亦趋。

二、原因分析

一直以来的应试教学在我们教师心中有很深的烙印,虽然教育界一直在呼唤“应试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过渡”,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在中考、高考中体现出来,但最后还是以分数来论英雄,所以教师的教学手法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的观念没有转变,自然也影响学生,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发展素质,学习时学习目标都是由教师统一安排与设计,起点一致,过程一致,甚至连最后的达成度也是统一的步调。深怕有任何遗漏。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是学生满怀深情踏上语言之路的桥梁,是学生默默地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有活力的阅读教学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要鼓励学生不断生疑,大胆发问,对问题,新知识始终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思考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

1.发挥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出现了另人欣喜的局面。课堂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与文本进行对话。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对话意义不断深入的过程。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对文本进行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让他们有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操作、自主探索的权利。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能越来越深入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学生才能感觉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让学生敢于说话,发挥自由思想和独立见解,课堂对话才能趋于丰富。教会学生自己读书、领悟、修炼,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不断引导学生在“语文生活”这片大草原上能自己找“食物”,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课堂活动多样化。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活动应该多样话,这样学生会有新鲜感。比如读一读、演一演、唱一唱、比一比等,向学生推荐并开设一些“儿童诗欣赏”、“美文阅读”等系列语文活动,一方面充实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还引领、指导学生的家庭成员积极开展有益于成长的语文阅读活动,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协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比较好的阅读环境。例如读一读。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现在课堂中读的形式也很多,有默读、快速读、个别读、集体读、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等等。

总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探究课文来提高,即“通过阅读来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阅读能力也只有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在学生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促进和提高。

四、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将面临一个个新问题,将不断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各种阅读教学的新方法将更多地走进课堂。我们将沿着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

作者:黄光凤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 篇2:

潜心阅读,让语文课堂更有张力

【摘要】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学校的语文课阅读教学正面临着教学方式单调、教师没有注意学生课外读物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等这些问题,而面对上述问题时,可通过教学方法丰富多样、关注学生的课外读物、强化对学生读书兴趣培养等适当的举措,以实现培养出富有文化底蕴、文学素养较高的学生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新理念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下,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已开始关注学校语文阅读的教育工作,可是在学校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也影响着学校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1]。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不断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语文中的阅读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兴趣。

一、当前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已有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師已经开始意识到加强语文课阅读课堂对学校语文成绩提升的巨大影响,但在现实的语文课阅读教学课堂中,有部分语文教师还并未意识到阅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这部分教师在读书教学的方法上都是相对片面的[2]。普遍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白板书写作方法,但由此方式来改善学生的语文成绩效果却可以说是非常不理想。

2.教师不注重学生课外阅读

大部分的学校,语文教师都在课堂上做到了重视对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训练,把课堂上当成了对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唯一渠道。短时间来说,通过这种方式就会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效,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部分的提升,可是从长期角度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培养到了一定水平时,往往又会停滞不前,从而无法大幅度地提高。而且因为当时环境条件所限制,学生能接触到的图书资源少之又少,使得教师忽略了小学课外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了学生自己的文化底蕴得不到培养,思想文化品位也得不到提高[3]。

3.教师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因为小学生生理年龄要求所限,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专注。在此阶段由于兴趣爱好是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动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阅读的实践课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也对阅读充满兴趣,如此就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从而大大减少了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二、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教师要意识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以下将根据上面提到的问题列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采取多元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当今,已经有不少的学校语文教师意识到了多样化的语文教学阅读课程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多样的语文课阅读教学模式加入到自身的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开展语文课阅读教学,让学生分角色地去解读教材中的角色,进而对教材中文本的内涵进一步加深了解,起到提高教师质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功效。因此,在统编版小学五年级的上册课本中,在教学《落花生》时,教师可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装置给学生呈现出花生的图画,因为本章节内容都是通过学生对一花一鸟的描述,从而引发出学生深厚的人文情感,本课中亦是这样,教师还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花生的认识和印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导入课文。同时教师还可安排学生进行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思考,在课文中父亲为什么会歌颂花生的品格,又为何要写桃子、石榴、苹果,以及它们和花生之间又有哪些关联呢?在交谈中认识花生质朴无华、用处多多的优点和为人处世之道。

2.重视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语文读写能力提高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教师必须注意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教师还可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人读书情况,将合适的课外图书介绍给学生。例如,有的学生喜爱阅读历史类型的图书,就可以向他们介绍《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有的学生喜爱艺术,就可介绍《西方美术史》,喜爱探案类的学生可介绍《福尔摩斯探案集》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才会不断地提升,而语文学习成果也会不断地提升。教师也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在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时候培养优秀的品德,在学生成长的发展阶段,给学生提供合理的价值观指导。比如,教师在向学生介绍《鲁滨孙漂流记》这本课外读物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读完《鲁滨孙漂流记》,之后再组织大伙儿一起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梳理鲁滨孙从流落荒岛到重返英格兰生活的过程,总结出了鲁滨孙究竟是个拥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最初在生活面临逆境的时刻,他表现出了坚强的求生欲,就算陷入了绝望中也给自己提供了生活的条件,从而坚强地生存了下来;在遇见食人者后,他则用了自身的勇气和机智,在给自己保护的同时还拯救了一名野人,在生活遭遇危险的状况下鲁滨孙也不会退却,并且保留了内心的善意;与“星期五”一起在岛上快乐的生活说明了他在严酷的自然环境等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快乐的情绪,心情常常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运气,在这样快乐的情绪下鲁滨孙得以坚守到获救,最后返回了英国。因此,教材在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灵也是一次雕刻。正如人们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雕刻师”。

3.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提高读书兴趣是小学语文读写能力提高的关键。在对教师的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对于学生读书的重要意义。教师可运用多媒体的方法使学生浸泡在语文课读书的课堂中,进而培养学生对语文课读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愿意听神话故事和传奇,如统编版小学五年级的上册课本中《猎人海力布》,本单元所讲述的知识内容基本都是民间传说,是经世代平民百姓口耳相承的老百姓们智慧的结晶,这部分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读书兴趣的有效素材。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让学生更加熟悉教材内容,并能够在学会之后迅速把教材内容复述过来,这就需要教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生慢慢地爱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加以指导,向学生讲述故事: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座山村中,有一块很奇异的岩石,相传是由一位猎手变的,所以大伙都称呼这块岩石为“海力布”。由此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海力布曾是一位猎手,现在怎么会成为了一块奇石?此外,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以诵读为主,在诵读的过程中,寻找文中描述场面和细节的词句,体会其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本课程主要是对母亲工作环境中的情景描绘,以及对母亲工作状况的细致刻画,既潜藏着母亲对国家的爱、对儿女的关爱,也潜藏着孩子对母亲的敬爱,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深厚的关爱,让学生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母亲,也使孩子加强了和母亲彼此关系的心理情感沟通,从而加强了理解。

4.组织趣味活动,活跃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为学生举办趣味读书活动,能够活跃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气氛,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语文读书教学环境,进而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从而不断提升更高效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开展。所以,在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举办趣味教学活动,以此增强学校语文课阅读的魅力,使学生切实地投入到学校语文课的阅读之中,从而不断推动学校语文课阅读的深入发展。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在介绍本章节课文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通读这篇文章,并对学生进行译文辅导,让学生在小组里对这篇文章进行翻译,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的故事,由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分类,讨论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散思路,创编故事《新两儿童辩日》,并让学生运用各种角色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当中表演自己创编的《新两儿童辩日》,以此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度。这样一来,教师透过举办趣味教学社会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上课的趣味,也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成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新课程理念纳入到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学素质,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在教师适当的指导下,培养了小朋友对语文阅读的浓厚兴趣,从而充实了知识储备,增强了语文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德良.让阅读因灵动而美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写算,2019(29).

[2]潘静.潜心阅读,让语文课堂更有张力——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1.

[3]孔凤莲.导图式课堂日记,让孩子语文核心素养根深叶茂——有效提问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2.

作者:张永霞

语文课标阅读教学论文 篇3:

语文教学:借助“工具”渗透“人文”

20世纪末的那场语文“大讨论”中,受应试教学的株连,“工具性”成了众人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有人认为“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属性。而今,语文“新课标”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对那场讨论的总结。于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结合就成了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道相加”“道以载文”“文以载道”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三种意见。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融合”

无论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关于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①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教授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特点的真谛。

关于语文“工具性”的内涵,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早有定论;关于语文“人文性”的内涵,则诠释各异。但“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关系,就如古人所谓的“文”与“道”之间的关系,应该没有异议。

有人认为,语文课(阅读教学)就是“写作特点”和“中心意思”,令人生厌。这真令人莫名惊诧,文本(主要指记叙类和议论类的文本)的“写作特点”就是言语形式,是“工具性”的体现,即“文”的体现;“中心意思”就是言语形式负载的内容,是“人文性”的体现,即“道”的体现。语文课不讲“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那该讲什么?语文课分析“中心意思”和“写作特点”是天经地义,“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之间的关系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是“文”与“道”之间的关系。

于是,一些“文道结合”的语文课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一些语文教师设置教学目标时,第一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意思”,第二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某一个“写作特点”,或者前后颠倒;对那些必须用一课时解决的文本,也是前半个课时解决“道”,后半个课时解决“文”,或者前后颠倒。他们认为,这样就是“文道结合”。可悲的是这些语文教师未曾理解“结合”的真谛,这个结合应该是水乳交融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二元相加。这种结合,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渗透,而不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式的简单相加。

二、借助“人文”无法掌握“工具”

为体现“新课程精神”,大量“很人文”的语文课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下面是笔者曾经观摩过的一堂语文课的概况,由一位教师借班执教《柳叶儿》(苏教版八年级课文)。文章讲述在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只能以柳叶充饥的艰难生活,表现了作者苦中作乐的情感。主要过程如下:

上课铃响,执教者就把该班原来的任课教师(一位三十余岁的女教师)和一位年近六十的资深语文教师请上讲台坐着,作为“嘉宾”。

第一环节:教师与学生讨论那个痛苦的年代,由那位资深教师介绍当年的艰苦情景。另外,执教者放了一段艰苦年代的录像。

第二环节:教师带领同学就“童心童趣,苦乐年代”进行讨论,重点是“作者写了什么苦,文中怎样体现的”和“作者写了什么乐,文中怎样体现的”。

第三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交流现代生活的苦与乐,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这堂课,气氛较为活跃,教师如同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时间内坐在“嘉宾”的对面,其形式不可谓不新鲜。然而,除了第二环节的一小部分与“文”直接有关外,其他环节尤其是占有三分之二时间的第一、第三环节早已变成了政治课!作为阅读对象的主体——文本,仅在第二环节让学生顺便翻了翻,其它时间内基本成了摆设。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是“工具性”的体现,即“文”的体现,具体为对文本写作特点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人文性”的体现,即“道”的体现,具体为对文本中心意思的接纳。前者较为明显,后者则较为隐蔽。我们能想象授课教师的初衷,或许,他企图借助“人文”以使学生掌握“工具”,就是使学生通过对那个痛苦年代的了解,以明白文本“怎样体现”。但是,事与愿违,由于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偏差,那位资深教师的深情叙说和教学过程的安排早已吸引了学生,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学习“文中怎样体现”,也就是说,学生根本没有理解文中的“道”是怎样体现的,语文课已不成为“语文”课,成了政治课。事实证明,任课教师企图通过“人文”使学生掌握“工具”的预设没有成功。

实际上,企图通过“道”来实现“文”的设想是难以成功的。当然,这里的成功指的是“语文”的成功。“如若说我们的语文是一座金字塔,那么‘人文性’就是塔尖,而作为工具性的语言文字便是塔基和塔身。”②攀登金字塔,岂能从塔尖开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把语文比作一张毛皮,只能皮上附毛,绝对不能毛上附皮。

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说:“语文课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能离开语文本体而必须强调渗透,只有这样,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中才有它独特的优势和价值,从而收到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相得益彰的效果,否则必将导致语文、人文两败俱伤。即使仅仅着眼于人文教育,语文教学也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③

从另一个角度说,虽然至今语文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但在有事业心的语文教师心目中至少都有一个颇为幼稚颇为“山寨”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况且建构公认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是任何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任务。只有进行有序的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难道语文教师应该和政治教师、思想品德教师“抢饭碗”,去建构“人文”体系吗?以无序带动无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无为”。

总之,“道”难以载“文”!

三、必须借助“工具”渗透“人文”

如果我们站在哲学的立场,从事物个性与共性的角度来阐释语文的性质,就可以看出:“人文性”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共性之所在,“工具性”才是语文的个性之根本。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必须把握住这个度,从而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目标及任务。语文必须永远姓“语”,也就是说,“工具”是语文的本分,必须借助“工具”渗透“人文”。那么,该怎样借助“工具”渗透“人文”呢?

首先,必须明白语文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学既不是汉语教学,也不是文学教学,而是“言语”教学,文学教学只是语文的一部分。所以,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以“文”为主,教学过程必须是逐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即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过程;就阅读教学而言,当然是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具体体现为对文本写作特点的理解与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至于领会文本的具体内容,不是终极目标。“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④“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立科之本”⑤。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一个“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道”的培养是“副产品”。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置一定要具体明确。还是以读写听说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为例,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设在实处,其原则是“一课(课时)一得(文道各一)”。“文”的设置必须具体,而且能作教学后的评价;而“道”的目标设置可以也只能比较抽象。如只给一个课时教学鲁迅先生的《药》,就可抓住这篇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设置的一对目标是“学习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和“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前者比较具体,课后可以用写作文的方式进行评价;后者较为抽象,无法测评。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只能以前者为主,在前者达标的基础上,考虑使学生对后者有所体会。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如果以后者为主,其结果必然是前后都无法达标,语文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

要想借助“工具”渗透“人文”,必须坚持训练,不要怕被扣上“应试教学”的大帽,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训练才能完成,这符合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练习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较为明智的做法是,将练习与“阶段验收”结合起来,因为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备课时就得考虑教学后评估,评估的方式不拘一格,只要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达标”程度即可。当然,这个达标主要是“文”的达标,不是“道”的达标。

总之,必须在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训练过程中“兼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说,必须是“文以载道”,而不是“道以载文”。

四、呼唤以知识能力组元的教科书

由于对“新课程”精神理解不透,由于对语文学科“人文性”解读偏差,由于不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有关人员的胡点乱拨,一般的语文教师很难体会语文教学必须“文以载道”的教学理念。据我们了解,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手中,只有一套课本,以及围绕课本的教学参考书。所以说,如果能发挥好语文课本的“指挥棒”作用,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上正途。

目前的语文教科书究竟如何呢?就以通行的“人教版”“苏教版”等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标本”教科书而言,惊人相似地都以“人文”组元。就是说,教科书编撰者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人文”使学生掌握“工具”,这实在是天方夜谭!事实胜于雄辩,“新课标”问世已经多年了,这些以人文组元的教材“垄断”市场也已经多年了。但是,我们的初中生的语文水平究竟提高了没有?没有人能作出肯定的回答。

所以,我们呼唤一套以知识能力组元的语文教科书的问世。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必须有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或对当今语文教学实际深刻了解的有关人员参与,不能盲从于一些对当今语文教学实际不甚了了的所谓专家学者的瞎指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编写者编写这一套教材,可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教版”“苏教版”中汲取营养。回顾历史并不等于简单的复古,科学实验证实,走了弯路再择昔日正确之路,也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这套教科书的编写过程,应该是语文知识能力体系的建构过程。语文教师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主的教学过程。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能力体系肯定不尽完善,但“山寨”的知识能力体系至少使具体教学者有章可循,而不是随心所欲让学生不得要领。更何况“山寨”的知识能力体系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丰富、科学和完备。

这套教科书的单元提示,必须以“工具”培养为基本,必须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即真正意义上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将学生导入对“工具”的学习和掌握,使工具与人文和谐统一。

这套教科书的范文遴选,要从优秀文学作品、名家名篇和经典中解放出来,将符合语文特性、适合教和适合学放在首位,还可选中学教师、中学生的文章,甚至可以为某一个知识能力点而“定制”文章。当然,其前提是制订科学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否则,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⑥。

前进的道路上必然有艰难险阻:或偏斜或摔倒。但是,走偏了拨正,摔倒了爬起来,只要不讳疾忌医,就有希望到达理想的顶点。

————————

注释:

①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2007年第12期。

②曹振道:《“人文性”与“工具性”纷争之我见》,《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2003年第12期。

③④王尚文:《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2005年第1期。

⑤欧阳芬:《言语形式是语文课立科之本》,《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⑥王家伦:《教材选文一定要名篇吗》,《中学语文》,2009年第2期。

[作者通联:欧阳芬:江西师大教育学院;王家伦: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欧阳芬 王家伦

上一篇:高职高专课外体育论文下一篇:职业学校数学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