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涂鸦生活实践论文

2022-04-19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环境;游戏;创新;美术坊一、尊重幼儿兴趣与需要,创设本土化的美术互动环境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环境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墙面布置,而应该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以孩子为主体,以让孩子获得发展为目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涂鸦生活实践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儿童涂鸦生活实践论文 篇1:

玩出精彩,玩出思想

游戏具有互动性强、代入感强、模拟生活情境等特点,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皮层和感官神经,使之处于兴奋状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较为符合小学生的感性思维特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玩游戏的儿童具有思维活跃、善于表达、情绪乐观等特征,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将游戏引入日常教学中,具体化、形象化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涂鸦画像,玩出兴趣

游戏教学的设计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而定的。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形象、具体、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当然,游戏教学在细节上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与时俱进,与学生的思想变化保持同步。

在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一些教学单元本身也给了教师很大的灵感启发。比如《自画像》这一课,课文标题已经指出了游戏教学的主题,教师则需要做好“借题发挥”,即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同名的涂鸦比赛,旨在使学生掌握漫画的夸张和变形手法,使学生对自己的外貌特征有清晰了解,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比对自己的照片完成涂鸦,并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照片中自己的表情及外貌特征,这些是自我观察的第一步;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最主要特征。对于把握不准自身特征的学生,则鼓励其向其他同学请教,找出自身较为突出的一两个特点来涂鸦。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让大家一起来评一评,哪幅涂鸦最生动,与本人形象最接近。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毕竟不同于美术教学,涂鸦游戏教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认识自我,对于学生的涂鸦水平不应作为评价标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角色扮演,玩出精彩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辨别是非,分辨出哪些品质应当继承发扬,而哪些不良习惯或行为应当摒弃。当然,有一些习以为常的不良行为是很难被发现的,单凭讲授,也很难使学生达到深层次的认知,这就需要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切身体验,印象更加深刻。

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同学之间》这一课中,教学重点是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也各不相同,在个性、习惯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都是产生矛盾的根源。但在日常学习中,学生很难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且当矛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化解矛盾的能力偏弱,甚至往往使矛盾激化。怎样使学生意识到自身问题呢?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讲述一对好朋友由相识到相知,在一起学习、玩耍等细节,随即引出主题“当我们吵架时……”,并组织学生四人为一個小组,由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而另外两名学生分析两个角色身上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化解二人之间的矛盾。学生的表演基本上为本色出演,在表演过程中更能够体会身在矛盾中的心态,以提高学生的体验感。这样教师再进行评价点拨时,则会事半功倍。

三、生活实践,玩出思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为小学阶段,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技能。

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这一课,主要讲授交通标志,教给学生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其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同时提高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在这一课中,教师可直接运用生活实践教学,开展一次“平安回家”路线图设计及实施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自己设计放学回家的路线图为主,并由学生亲自付诸实践。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在活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请家长予以配合,不过,是由学生“带领”家长回家。途中由学生指出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过路口时由学生引导家长过马路。这样安排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如在途中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有人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等情况,学生应在家长的帮助下对这些人进行善意提醒。这样既避免了与他人发生争执,又提高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最后,由学生记录下整个过程,写下活动体会。而教师通过开展课堂座谈会的形式,引导每位学生畅谈心得体会,加深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尽管游戏教学具有诸多好处,但在教学中,仍然要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有效调控教学节奏,切勿喧宾夺主,以免学生只记得游戏,不记得学到了哪些知识。首先,在游戏教学设计时,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其次,在游戏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体验感,如角色扮演教学;第三,游戏教学应主动融入生活,着重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游戏切实地融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使之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利器。◆(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作者:王庆芳

儿童涂鸦生活实践论文 篇2:

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活动;环境;游戏;创新;美术坊

一、尊重幼儿兴趣与需要,创设本土化的美术互动环境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环境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墙面布置,而应该根据幼儿兴趣与需要,以孩子为主体,以让孩子获得发展为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在关注幼儿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提供幼儿感兴趣的、可操作的、可创造的材料,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美术环境活起来、动起来。如,我园有一层楼道布置以“我爱山丹”为主题,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在此互动墙面上自主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这种互动美术环境的创设,充分向幼儿传递丰富多彩的创作信息。又如, 每一次在搞完“室外种植”活动以后,我们都让幼儿在记录表上把植物的变化过程画出来,并张贴起来互相交流。这些本土化的美术环境,让幼儿直接与自然环境互动,自由表达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得到美的提示。

二、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征,呈现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幼儿年龄不同,其生理、心理、认知水平也具有自身的年龄特征,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与认知能力也各有差别。幼儿园选择本土美术教学内容必须以幼儿生活实践为基础,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如开展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秋天的叶子”,我们的做法是:先确定教育目标,让幼儿丰富有关叶子的知识和经验。然后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周围的树叶,回到幼儿园以后和其他幼儿探讨交流。接下来和教师一起到幼儿园观察各种叶子在秋天的颜色及特征。最后运用各种叶子造型进行艺术想象并大胆创意创作,这种创作可以是画,可以是粘贴,可以是拼贴等。还可以生发一些内容,比如去采集叶子、给叶子分类等。而中、小班如果搞同样的活动,那就得降低目标、降低要求。特别是小班幼儿刚接触美术工具和材料,且由于创作时手眼也难于同步,因此,适宜引导小班幼儿进行水粉涂鸦、撕贴、泥工、印章等多种形式的创作和添画。在这些生活化的创意美术活动中,提高了孩子们折、看、画、染、粘、拼等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创造性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进而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将美工活动与创造性角色游戏活动有效整合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幼儿的创新性。而游戏又是幼儿生命的源泉,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当中将以创新为核心的美工活動和创造性角色游戏有效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设置美工区角,让幼儿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生活中学、在做中学、在模仿中学。例如:我园组织开展 “山丹美食一条街” 主题活动,教师根据幼儿游戏发展需要提供各种材料。幼儿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材料制作各种食品卖给美食店,他们用黄色彩泥制作米黄,用面巾纸搓圆制作油泡泡,用咖啡色的吹塑纸制作烤羊肉串等等。大班幼儿还可以给这些面食标上价格进行买卖。又如,在大班“特色编织”角色游戏中,教师投放毛线、彩条、树叶、纸板、各种颜色的海绵纸等材料,引导幼儿编织出草绳、草帽、草鞋、草裙等,在编织的过程中,幼儿既掌握了编织的基本技能,又创造了艺术品。这些美工活动,让幼儿作品从静态展示到动态利用,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实现了美工活动与创造性角色游戏活动的有效整合。

四、家园一体,共建本土创意美术坊

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家长资源共建本土创意美术坊,收集、整理、投放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废旧材料到坊内,为幼儿自主和谐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引领不同年龄段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分区自编、自制、自创一些创意作品。孩子们在坊内自由想象、自由发挥、创意创作,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氛围。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GHBZ090Z)

编辑:王金梅

作者:舒燕芳

儿童涂鸦生活实践论文 篇3:

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探索

摘 要:美术教学活动与幼儿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广阔的美术教学活动空间大胆、随性地创作,能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文章以小班美术教学活动为例,从美术内容、美术材料、美术情景三个方面,探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生活;美术;教学

一、生活化的美术内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生活化的美术活动是立足于幼儿生活的。例如,我们在小班一节纸工课“撕贴小鸡”活动中,教师用课件的形式,让个别幼儿去帮鸡妈妈找小鸡,找到一只说一句“一只小鸡在……”,找到最后一只就说:“还有一只在……”在活动中,幼儿先拥有了说和玩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另一方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更乐于表现,为幼儿接下来的美术操作创造了有益条件。同时,小鸡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充分体现了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新理念。并且,这种运用媒体出示形象生动的画面,并对幼儿提出问题的形式,能一下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幼儿进入自觉的学习状态。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鉴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如果外界事物的新颖、独特,可以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那么多媒体课件无疑可以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使其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所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美术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的适当素材当作教材,引导孩子用自己的知觉去感受生活,去识别生活中的事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作品,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的美术材料,丰富幼儿创作的载体

小班的一次美术活动“可爱的毛毛虫”中,我利用FLASH课件向幼儿呈现了毛毛虫吃食物变蝴蝶的情景,并将形象逼真、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对于毛毛虫这种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物十分感兴趣,就在幼儿想继续探究的时候,我出示了今天要操作的材料——开心果壳。我利用投影仪,让幼儿直观地看到用开心果壳一个个有次序连起来、拼贴而成的“毛毛虫”,孩子们一目了然,不知不觉就将操作难点化解了。这次活动所用的材料,由于孩子们从来没用过,又是经常在家里见到的废旧材料,幼儿自然愿意参与其中,想去研究,想去玩一玩、学一学。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教学材料”对美术教学活动巨大而非凡的意义:生活中的教学材料,带给孩子们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它是幼儿创作绘画作品最有效的载体。其实,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操作工具和材料时,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废旧物品材料,这些物品看似不起眼,孩子却是十分乐于摆弄的。

三、生活化的美术情境,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生活情境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唤起孩子们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时候看到孩子画画,很多成人会把它与专业绘画联系起来,这不符合科学。幼儿美术是3岁~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了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小班孩子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有些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这种美术作品是孩子心智发展水平的自然反映,幼儿美术创作和作品程度是符合他们的发展特点的。在我们班有一位语障儿童——乐乐,他比同班的幼儿年龄大,但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差,入园后最难的问题是教师根本听不懂他说的话,但他在绘画方面却非常有天分。一次,他画好了许多小花,又用黑色蜡笔在纸上认真地画圆圈,圆圈里有两个小黑点,圆圈外面有一条黑色短线,然后在圆圈后面加上一条长一点的直线。他看我走近,用手捂住了画面,我微笑着拿开他的手问他画的是什么,费了好大的劲我听清了,他说燕子飞来了。我说:“小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小燕子会飞是有翅膀的,对吗?”在我的提示下,他为燕子画上好像剪刀一样的尾巴,还添上了翅膀。终于,他画出了一幅春天的画,草地上几朵鲜艳的小花,天空中几只飞翔的燕子,虽然在常人眼里算不得什么,和同伴相比也相形见绌,但在我眼中这幅画显得十分珍贵。他看着自己的画高兴地说:“我是小画家,我是小画家。”我听明白了他的话,禁不住内心的喜悦并对他说:“对,乐乐是个小画家!”他小小的眼睛笑成一条线,笑容充满着灿烂和自豪。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就是幼儿绘画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当给予教育指导。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特别热衷于涂涂画画,随意涂鸦。其实作为教师,不要用过高的要求来限制孩子的涂鸦和“符号表现”活动,而且更应创造一种适合幼儿美术创作的情景,如举办低幼作品展览等,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绘画,自主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当然,顺其自然并不是撒手不管,教师应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点拨”幼儿,使其绘画技能得到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涂鸦阶段,随着年龄增长、技能增多,大大提高幼儿美术画面效果也是必要的。

四、结束语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可多与幼儿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能更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丽亚.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05).

[2]胡汾萍,李西建.浅析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作者:吴敏

上一篇:基层医院产科护理论文下一篇:妊娠分娩心理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