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结构与结构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各类奇特建筑的出现,也给结构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对于房屋建筑的实际价值。通过对其应用现状的考量,总结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旨在提高对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及意义的认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布线结构与结构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布线结构与结构设计论文 篇1:

房地产公司如何做好建筑结构设计

摘要: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也为房地产开发商赢得良好的口碑,从而增加其经济效益。在结构设计中任何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整个设计的失败和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为建筑工程安全埋下了的隐患。

关键词:建筑 结构设计

一、结构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一)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了横向框架的设计而忽视了纵向框架。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各方面的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来承担。就是说,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有同等的重要性。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于非抗震设计,而纵向地按普通的连续梁进行设计,梁柱的节点和框架中的纵筋、箍筋的配置不合框架的构造要求。由于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二)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构造柱作为承重柱使用后,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有可能会降低构造柱对砌体的拉结和约束作用,而且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时,在构造柱位置必然形成应力集中,首先破坏。这样构造柱不但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房屋 结构中的一个薄弱的部位。另外构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没有另设基础,构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础的抗冲切、以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柱底基础一旦发生冲切或局部承压被出现裂缝。

(三)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一些结构设计得误认为六度设防就是不设防,不图受力分析方便,他们故意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设计得过小,使梁柱的线刚度比加大(因一些结构设计手册中规定: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大于4时,计算简图中梁柱节点可简化为铰支)。把梁简化为铰支梁,柱按轴心受压计算。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六度抗震设防区。这种做法虽然易于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但却给房屋结构埋下了隐患。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忽略了梁柱间的刚结作用,加之以柱截面的配筋都较小,结构一旦受力后,柱顶抗弯强度必然不足,从而柱子而梁底附近将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水平裂缝,形成塑性饺。严重的是,这样的结构一旦遭遇地震作用,即会倒塌。

(四)楼板设计常见问题。

楼板刚度不足: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多种因素。楼板高度比仅为L/33~L/35。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楼板构造配筋设计不周: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设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或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楼板内布线欠合理:由于水电施工图由各专业设计。实际施工中出现水电管交叉叠放,或由于设计考虑管内容线面积,部分预埋管径≥25mm,且设计管线位置在楼板跨中。即在单层双向配筋处,楼板有效截面受到很大程度削弱,成为楼板最易开裂的部位。当楼板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拉强时,即出现沿管线表面呈直线状的裂缝。

二、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1、建筑结构的平面设计

在绘制平面布局图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抗震烈度,以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建筑设施等进行调查。其中在对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如果建筑物所在地的抗震设法烈度,是六度区时,这时就不用对建筑物进行界面抗震演算了,但是一定要符合建筑抗震设计的规范和相关的抗震措施的要求。如果时间比较宽松,设计师就可以对砌体结构直接设计,不用在电脑软件中建模了;但是要处理好构件的受压情况。必要的时候,设计师要到实地进行考察以确保准确性,如果时间比较有限,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在电脑软件里输入建模进行计算。如果抗震设防烈度在七度区时或是更高的情况,最好就是利用电脑进行建模运算,然后利用软件的图层功能,直接冻结相关的层,在建立新的柱层、梁层、板钢筋层等等在内的图层结构,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绘制的效率,方便不同结构间的平面图修改、复制,也提高了准确度。

2、屋顶的结构图设计

因为不同的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用途等的不同,所以对于屋顶的设计也不同,比如在南方的多雨气候中,屋顶面的设计多是坡型的,北方地区房屋面大部分是平整的。对于坡型屋面的结构设计一般采用的就是梁板式和折板式这两种方式。折板式使用于建筑平面比较规整,版跨度不大,屋面的坡度和屋脊线转折的复杂度较小的坡型屋面,反之就适用于梁板式。在梁板筋的构造中,其中的某些部分的板负筋要拉通以便抵抗拉力。板厚一般是不小于120厚。

3、建筑结构设计的大样详图

在整个建筑详图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大样详图的设计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进行绘制,在设计中要遵循的原则是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和施工过程中的快捷方便,在一定的标高和外形尺寸上要注意的就是和整体的建筑协调一致。此外建筑的实际标高和结构标高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设计人员要处理好这个差距在大样详图上的显示。

4、建筑机构设计中的楼梯的设计

每一个高层的建筑都会有楼梯,楼梯在设计中是比较难控制的,因为它的结构是镂空的,楼梯的受力情况、梯板、梁等都是十分关键的设计。梁的设计要注意的是梁下的净高要满足建筑的要求,梁的作用就是要保证上下楼层的位置、高度、结构等的统一,对于不对称的部位可以适当的采用折板楼梯构造,折板楼梯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把钢板在楼梯的折角处断开,然后进行各自的固定,这主要是怕由于局部的受力较大出现断裂的情况。在对楼梯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梯的宽度,不宜过窄,这样会增加楼板的受力,容易出现断裂,所以梯板的设计要和整个楼梯的设计相一致。

三、加强结构设计中的技术优化

建筑结构设计追求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和便于施工五种效果,而建筑设计优化设计技术方法的应用不但满足了建筑美观、造型优美的要求又能使房屋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经济适用"房。

(一)从建筑上分析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可分为房屋工程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和房屋工程结构总体的优化设计量两个方面。

房屋工程分部结构优化设计包括:基础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设计还包括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还应该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围绕房屋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的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进行结构设计时,应在满足设计意图后,尽量使平面布置规则,缩小刚度和质量中心的差异,这样水平荷载就不会使建筑物有太大的扭转作用。竖直方向上应避开使用转换层,减少应力集中现象。

(二)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模型。结构总体的优化建立模型的大致步骤如下:一是设计变量的合理选择。通常的设计变量选择对设计要求影响较大的参数,将所涉及的参数按照各自的重要性区分,将对变化影响不大的参数定为预定参数,通过这种方法可减少很多计算编程的工作量。二、目标函数的确定。使用函数找出满足既定条件的最优解。最后,约束条件的确定。房屋结构可靠度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包括了应力约束、裂缝宽度约束、结构强度约束、尺寸约束、从正常时的极限状态下弹性约束到终极状态的弹塑性约束、从可靠指标约束到确定性约束条件等。设计中,要保证各约束条件必须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四、结语

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作,房地产开发商应加强选择优秀的设计人才。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遵循设计规范的条件下,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有效地创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谭国荣. 浅谈建筑结构设计内容及注意事项【J】中国房地产.2012.6

作者:宋晓欣

布线结构与结构设计论文 篇2: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摘 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各类奇特建筑的出现,也给结构设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对于房屋建筑的实际价值。通过对其应用现状的考量,总结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旨在提高对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及意义的认识。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

前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也愈发重视房屋是否舒适、美观,以及是否具有经济性。如今房屋建筑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所以,在结构设计阶段,可应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使施工更加便利,并且对设计结构进行优化,以兼顾到建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现状

1.1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内涵和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住宅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其经济适用和安全性能,而是更要求建筑要美观,舒适。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和修建建筑物的过程中,在考虑建筑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之外,还要结合当地的特色来设计较美观的建筑。因此在设计和修建过程中,要尽量在保证完工的前提下,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满足人们的更高方面的需求,因此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对房屋住宅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建筑施工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而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我们通过研究并应用建筑结构优化方法设计,这样既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现实化需求,更要有非常高的美学价值,在房屋建设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要确保设计的建筑经济实用、安全性好,适用范围较广,而且外观美观。建筑工程结构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把房屋结构的美感和艺术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将房屋的建筑目的和建设的性能在结构设计中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再优化建筑结构的各种方案,多种方案进行对比之后,选择既美观又经济适用的,同时也要确保建筑结构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因此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有以下几个特征:外表美观;应用多种学科联合设计;较高的实用性;建设施工管理较方便;环保节能;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建设队伍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大胆地尝试,勇于创新,提出更加优化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1.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重要性

1.2.1 顺应可持续发展要求

目前,可持续发展观是我国大力提倡的价值观。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够长远利用的房屋结构便是最佳选择,如此,房屋建筑结构也能再改动以便适应将来的一些需求,房屋建筑的短期投资也会大大降低。根据国内的房屋建筑造价统计,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有助于工程造价的明显降低,房屋结构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也都将大大提高。

1.2.2顺应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就现今的房屋建筑工程发展而言,建筑持续提升体量,所以,房屋建筑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此,房屋建筑的后续利用才能得到保障,房屋建筑后续的使用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能够将建筑材料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实现更为合理的建筑结构,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经过优化设计的房屋建筑还能促进材料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建筑的发展现状相符。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优化房屋布局,有助于促进房屋安全适用性的提高,同时兼顾到美观性,这与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是相符的。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1 针对建筑使用年限进行优化的应用

建筑工程都有工期限制,而在這种期限的限制中,必须考虑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保障建筑质量在使用年限的安全性。而建筑工期,又是分阶段进行的,那么就需要设计中进行分阶段的单独优化方案。而在设计师在选择优化方案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依据各阶段工程的实际工况,进行阶段性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每一阶段优化设计使工程寿命得到延长,最终实现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桩基础的优化应用

桩基础存在主要两种类型,一种是灌注桩,另一种是预制桩。对于灌注桩而言,其操作方式比较复杂,在施工中难以把握工程质量。所有在符合沉降标准时,尽量避免使用灌注桩。那么在采用预制桩时,应当选取长度较长的,从而在打桩时深入过程中,增加摩擦力产生,保证地基承载力。

2.3 上部建筑结构的优化应用

房屋结构的上部优化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剪力墙的设置,从而使剪力墙具有均匀的质量。从而在同一楼层内的几何中心与刚度中心能够重合,以便于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抗风力能力,使不利影响降低到可以控制的最低水平,最终保障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假设房屋类型较为适宜,应当增加剪力墙的肢长,使房屋的使用空间得到优化,从而减少墙肢的数量,保证房屋室内美观的同时,也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这样的优化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房屋质量,而且能够实现建筑资源的节约。但是需要对当地环境进行严格的勘察,如果当地的区域地质情况并不理想,就需要以房屋的抗震标准为控制前提,进行建筑优化方案,那么也就不能使用大开间的剪力墙优化设计方案。

2.4 在建筑排水設施的结构优化应用

在房屋建筑中排水设施都是建筑重要优化方向。通常房屋建筑的排水系统都是利用管道来完成的,而管道的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具体规格也有多种组成。所有在为管道预留空间时应当保证适当的尺寸,从而实现所有的管道都能合理布置,而在管道通过楼层的区域,应当进行结构加固措施,从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而在优化设计中更应该注意,尽量避免管道从剪力墙中间穿过,或者是穿过结构柱的情况。如果无法避免发生了穿过剪力墙的情况,必须在其通过的地方进行再次加固,从而保障排水设施的稳定性,以保证排水系统在房屋结构中的协调性,最终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安全。与此同时,排水水泵的机械设备,应当安排在地下室内。一方面,水泵等机械设备的自重较大,而且工作时间有一定的震动作用,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为了不影响居民休息应当安置在地下室内。另一方面,在水泵发生质量问题时,在地下室内进行维修和养护,可以避免对房屋结构的破坏,从而保障房屋结构的质量安全。

2.5 对于电力设施的优化应用

房屋结构的优化设计中,其电力设施是尤为重要的一环,不仅是供电系统的优化,也包括居民日常电梯的使用。电梯作为全天候 24 小时应用的楼宇设备,其构件和电线对楼体结构造成很多孔洞,所以在设计电梯房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电梯周边墙体的强度问题,以确保其在安全使用范围内,保障电梯房的质量安全。大部分电梯电缆线使用的是金属芯。在进行布线设计时,应当在墙体上面预留通道,保证电线不外露,使电力设施的达到安全性和协调性。

3结语

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吻合的,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人们居住的房屋建筑才能更加安全、美观,建筑材料的性能才能得到最好发挥。此外,这也有助于工程成本的节约控制,房屋建筑将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应用十分必要,且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5

[2]刘沂川.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作者:林敏

布线结构与结构设计论文 篇3:

简析CRH5型车与CRH3型车电气布线差异

摘 要:本文以CRH5型动车组与CRH3型动车组为基础,通过对电气布线结构设计应用的软件、模块化设计、车上、车下、车端等部位电气布线的介绍,简析两种车型电气布线的方法及电气布线结构设计的差异。

关键词:CRH5型车;CRH3型车;电气布线

0 引言:动车组的电气布线是指各个部件及设备之间、车辆之间用合适的电缆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实现列车牵引、网络、辅助、制动等列车总线的控制。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列车速度的提高,铁路车辆配线数量大大增加,设备及信号越来越灵敏,车辆用户对车辆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因此,如何使用较少材料用量,配线实现轻量化、节约化,有较高的安全性,良好的电磁兼容性等问题都成了设计部门所需考虑的因素,也成为电气设计师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将通过分析CRH5型车及CRH3型车的电气布线结构的形式,来简析二者之间的差异。

1、电气布线结构设计使用的软件:

CRH5型车采用CAD软件绘图,绘制后各部位的评审直观性不强,评审时容易有漏洞。CRH3型车结构设计采用PROE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电气结构设计需要以车体及相关部位结构为环境基础,三维设计出的图纸能够比较直观的看出电气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布置的位置是否和其他部位有干涉。

2、电气布线的集成化与模块化

CRH5型车车辆电气布线中地板布线和车下布线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车上由于空间关系没有实现模块化设计。此项目采用了线束表及设备位置图来指导车间进行快速布线,但不足之处是没有比较直观的线束走向表,因此工人单存按照线束表及设备位置图布线时需自行挑选相同线束进行布线,增加了工艺部门的工作量。

CRH3型车车辆电气布线中的车上、地板、车下线槽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各车型线槽尺寸布置整齐且方便调节,确保了在线槽架在车辆差异的极限内予以标准化。同时设计部门制定了线束表、线束走向表及电气结构布置图,线束走向表清晰的反映了电缆电线的型号、线号、线径、根数、铺设线束长度、走向路径、出口位置及出口线束预留的长度,从而指导工艺、车间准确快速的配线。设计师根据线束走向表中线束的起始位置及终止位置,同时结合各个部位线槽的容量及就近、经济原则,选取最佳走线路径并确定合适电缆长度,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配线质量及配线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规范了工人布线的工艺性,降低了其他部门的工作量。

3、车内电气布线

CRH5型车由于车顶内部结构空间有限,车上布线无法采用在车顶及侧墙增加电缆线槽走线方式,经综合考虑,采用在车顶增加扎线板,把CAN线、WTB总线、MVB总线等控制线利用屏蔽网管保护捆扎在扎线板上,并根据各种控制线的频率大小,分别采用单端接地及多点接地等方式,保证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同时车内到车端的控制线通过车端上部开孔穿过,并使用密封塞利用走线管及SIKA密封胶来实现端部走线的保护及密封。

CRH3型车车内布线采用线槽走线方式,根据车内布置的设备,在相应的线槽处开过线孔,以便出线,车内线槽分A\B\C三个隔断,以便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同时车上布线采用集成模块化,车顶线槽在预组配线中按线束走向表及电气布置结构图来配线,然后将整体线槽吊装在车顶安装支架上。线槽利用车顶滑槽安装接地滑块的形式进行接地。

4、地板电气布线

CRH5型车只有两端上线口到电气设备柜之间具有线槽,上线口为长圆孔,布线完毕后利用发泡胶进行密封。由于上线孔在车下线槽的上方,因此吊装完线槽后使用发泡胶进行密封时,造成发泡胶浸入车下线槽内,使车下线槽内也留有一定的发泡胶。线槽上线口进入车内的线束走向定义如下:去QEL柜的配线定义A槽走线,线束去QRK的配线定义为B槽走线,去端部的MVB\VTB\CAN贯通线定义为C槽走线。C槽的线束经过侧墙扎线板铺设到车顶部的扎线板上然后直接到端部的出线口。

CRH3型车地板电气布线:地板线槽采用粘接方式,分为地板左侧线槽(BL),地板右侧线槽(BR)、横向线槽(BC),其中地板左侧线槽和地板右侧线槽分布在车体中部左右两侧,横向线槽分布在车体的一、二位两端,線束过线槽处需要用屏蔽编织网管保护,同时用扎带扎好,扎完后检查线束是否超过线槽,如电缆超过线槽,需重新调整线槽内的布线,防止安装线槽盖板时挤压线缆。同时网络控制线单独采用网络线槽,利用木骨安装,从网络线槽出来的线需用防火管保护。地板线槽与车下线槽之间通过铸造线槽过线孔进行布线,由于铸造过线孔没有在车下线槽上方,布线操作空间较大,因此在用发泡胶密封时可以利用工艺工装来实现光滑平整的密封,同时工装也实现了线压等级分类,待密封胶干后再撤下工装。地板线槽利用车内滑槽安装滑块进行接地。

5、车下电气布线:

CRH5型车车下布线主要采用1.5mm厚、710mm宽线槽,利用车体滑槽吊装车下线槽。线槽材质采用不锈钢,分为高压、中压、低压、电子四个隔断。首先将电缆按照电压等级区分,以线束的形式应用扎带每隔200mm将线布置在线槽内,然后再将线槽整体吊装在车下。网络控制线布置在电子线槽内,同时考虑电磁兼容性,在网络控制线束外采用屏蔽护套保护,屏蔽护套两端接地。车辆到车钩之间的配线都需在ZSB区域打节点,从车钩来的所有总线也需经ZSB区域从上线口上车到QRK柜,然后再到二位端一位侧。

CRH3型车车下走线分为线槽走线和型腔走线。车下线槽主要为铝合金线槽。车下线槽按照线束走向表布线完毕核对无错漏之后,A\B槽用扎带在线槽的横档处固定,C槽线束需用扎带固定座固定,然后利用工装将线槽整体吊装在底架的滑槽上。线槽利用与车体接触的吊装滑块来实现接地。型腔内的电力干线布线需利用电缆润滑剂拉入型腔,在型腔的出口处需使用编织网管加以保护。

6、车端电气布线:

CRH5型车车端采用高压、中压、低压端子排及连接器,最上面是高压端子排,中间是中压端子排,最下面是低压端子排,车下的大线从底架线槽出来通过大线托板从端墙的下线口布到端墙上,电缆利用扎带规则的扎到端墙的扎线板上,车辆之间的控制电缆从端墙顶部开过线孔,并利用密封塞及走线管来实现走线保护及密封,然后通过车辆间的连接器实现控制线缆的连接。同时在整个端墙布线外侧增加玻璃钢端墙盖板,有效的实现了防水防尘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

CRH3型车:利用风挡两侧车下密封舱内加端子排来实现车辆之间的贯通。此布线形式不用另加盖板进行密封,节约了成本。

7、车顶电气布线:

CRH5型车: 车顶25KV高压电缆从车顶断路器经车顶开孔进入车内,然后从车内底架开孔进入车下,车下安装有25KV线槽供其走线直到变压器。高压连接采用螺旋电缆在车顶风挡处进行高压连接。

CRH3型车:车顶25KV高压电缆从车顶断路器铺向车端,在此路径中需用相应的电缆线卡固定在车体上,防止电缆震动磨损,在车端的铝蜂窝型腔中开孔,使25KV电缆铺设到端墙一侧,端墙上的大线也使用管卡固定,同时外部增加电线槽保护,端墙下部开孔,使大线进入车体底架型腔,在牵引变压器附近的型腔开出线孔,大线出来并与变压器连接。同时高压接地也是利用型腔走线到转向架内的绝缘支撑并形成转向架接地,两车之间的高压连接也采用螺旋电缆在风挡处进行高压电缆连接。

8、结束语

经上述分析,可以得出CRH3型车与CRH5型车的电气布线差异:

CRH3型车车下设备多,车下布线空间有限,因此充分利用地板夹层空间及型腔进行大量的布线,有效的解决了车下布线量大的问题。每个电缆线槽均配有接地,车上与地板线槽通过接地滑块接地,车下线槽内的布线通过与安装在车下滑槽的汇流排接地,并通过接触油脂保证其传导性。车端布线之间在风挡下部两侧安装端子排并连接跳线。车上与车下之间的过线孔则实现了A\B\C电压等级分级。

CRH5型车车内空间有限,主要集中利用车下线槽布线,布线方式规整,车下与车上之间的走线在过线孔处实现电压等级分级。车端布线采用端墙增加盖板来实现车端电气布线的密封。但车内布线由于空间问题没有实现集成模块化,车内布线与CRH3型车相比,没有整齐划一。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  长春  130000)

作者:范洪伟

上一篇:自动化技术绿色经济论文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