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所谓会计基础工作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会计处理工作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服务这一类基础工作的统称,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会计处理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体系中重要的基石。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于构建规范的会计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分析论文 篇1:

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探讨

【摘要】高校基础会计工作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对于会计工作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行讨论,首先论述了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随后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

1、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化是新高新财务制度的要求

2012年出台的《高等院校财务制度》对成本费用的核算相关事宜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对会计核算中的事业支出科目拆分成后勤保障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科研事业支出、教育事业支出以及离退休支出这五个会计科目,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更为细化,相关制度对于成本费用的考核也更为健全,成本费用的报销核对机制更为严格。只有将基础会计工作做的更加规范,才能够有效满足高校财务制度的要求。

2、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化有助于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

会计基础工作的不断规范对于进一步梳理高校管理业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会计基础工作是高校任何一项经济业务最基层的相关工作,因此,只有做好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谈学校的现代化管理才有意义。

3、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化能够防范腐败问题的滋生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高校领导班子涉及的腐败问题较多,这与基础会计工作不够规范具有较大关联,通过强化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规范性,能够为违法乱纪行为建立起稳固的防火墙,减少腐败问题。

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核算规范性有待提升

会计基础工具主要是财务会计核算的有关工作,包括与原始凭证填制与审核有关的工作以及账务处理等有关工作。对于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工作而言,以陕西某高校为例,其会计凭证所附所始凭证实际张数与其在记账凭证上所记录的原始凭证张数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基础的会计工作出现问题使得其所反映的业务的真实性与公允性面临着较大挑战。与会计基础工作相关的不规范问题还表现在会计科目的使用未能与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保持一致,相关资产的核算不能够保证账实相符以及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使用不正确等。

2、会计监督不到位

监督职能是会计两大职能之一,如果仅进行核算而不进行会计监督,会计核算的有用性便会大打折扣,因而要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成本与费用支出的发生。当前,在我国的某些高校中会计监督职能并没有在实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与真实情形严重不符的报销支出时有发生:现金限额使用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科研或者教育经费的使用并没有严格按照预算予以执行、办公用品以及学术会议等支出项目在报销时不提供应有的明细清单、出租车费和长途汽车等差旅费发票连号等。这些现象如果在高校账务中得以反映,一方面会对高校财务信息的质量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为高校相关主体违法违纪现象的产生提供可能的空间。

3、高校财务人员配备较为不合理

我国高校中执行会计基础工作的财务人员对于高校的相关业务熟悉程度大都不高,相关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基础的从业资格证明,其执行后续工作的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会计人员的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并未得到及时更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不断发展与改进,高校财务有关工作与之前相比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基础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并没有随之得到应有的提升,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业务不能够根据既有的知识储备做出会计人员自己的职业判断,更多的是依据相关领导的示意来执行相关财务工作,使得其在财务工作中的独立性大大降低,会计相关信息的质量也随之降低。此外,会计基础工作的轮岗制度并没有得到执行,按照《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制度的要求,高校财会人员,尤其是处在关键岗位的财务人员应该及时进行岗位的轮换,以便能够提高会计工作的合规性,但是在实际的财会工作中,高校财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并没有得到执行。

4、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

无论对于高校还是企业而言,会计工作电子化信息化都是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高校财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水平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总体处在较低的水平。当前,高校大多已建立财务核算系统,但是对于高校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及业务收费系统并没有及时建立,有的高校虽然已经着手建立相关系统,但是对于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这就可能导致“信息孤岛”的问题产生,不能够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导致信息系统重复建设的问题。以高校经费使用为例,信息系统的搭建能够对相关额度进行设置并对相关经费支出按照预算用途使用进行有力控制,但是当前仍有部分高校采用台账这一较为传统的方式进行控制,一方面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加大了出错的可能性。

三、会计基础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探析

1、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高校领导是高校财务会计工作的主管人员,多是科研或者科学出身,在财务会计相关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方面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精力,部分高校领导通常仅仅简单地认为财务会计部门就是记账部门,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与资源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这种对财会工作规范化建设认知的不足,使得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与提升较为缓慢,基本的财务技能水平在不断下降,对于出现的新的财务会计问题缺乏知识储备,无法进行有效的职业判断,财务会计工作受到部分领导过多的不利干预,影响了高校会计基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2、基础会计工作在内部管理中被忽视

当前高等院校财务工作的重心更多地聚集在资金管理上,对于财务工作的其他方面,如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资产清查以及财务分析等较为忽视,基础财务会计工作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并未被重视。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相关工作多是流于形式,在执行审计工作时缺乏应有的权力与独立性,对于高校财务工作进行评价的相关工作也较为表面,为违法行为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以某高校为例,教学科研单位用自己的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使用起来比较随意。现在学校规定,只要超过800元,都要登记造册,丢失要赔偿。某实验室一次购入10个千元以上的计算机硬盘,学校检查时,发现丢失了两个,按照新规定必须赔偿。教师们不理解:我们自己经费买的,为什么学校还要检查?还要赔偿?

3、来自外部的监管力量较为薄弱

监管是财务会计工作合规与合法的重要保证,外部监管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而言,监管工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上级主管部门,当前上级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监管次数越来越少,高校的会计工作无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的监督与指导;其次是来自中介组织的监管,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当前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执行高等院校审核工作时,独立性较差,审计工作往往只是限于表层,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并未予以深入分析,监督效果较不理想。

4、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高等院校在财务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上表现的较为迟缓,一方面是由于高校自身的性质与企业具有较大差别,适用的财务信息系统对于高校的适用性不强,高校通过信息化来实现控制与相关管理职能无法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从外部购置较为合适的信息系统,影响了高校财务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对会计信息化的投入较为不足,高校推行财务信息化工作缺乏资金支持,既有的软件或者信息系统随着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已经不适应现有业务的要求,需要进行及时更新才能实现相关功能,而且高校在财务人员培训层面投入略少,财务人员在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少,对于相关软件无法有效使用,也不能够利用其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

四、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对策探讨

1、大力提升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

领导是否重视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只有领导充分重视,财会人员才能更好执行相关制度来获取真实、无误的原始凭证,并记录账簿,规范地填制报表。从源头上控制,为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保障。只有领导干部对会计基础工作充分重视,才能够为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以及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资源,财会人员轮岗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进行明确。高校还应结合实际,积极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支撑,相关部门应该切实合作,对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核查,对于问题及时发现、整改,促使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有制可依,并对制度及时完善,保证制度得到落实。以四川大学为例,为了规范财经行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努力在学校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体系、严格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平台、高素质的财会管理队伍和诚信体系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还专门在2015年设立了四川大学“财务管理”科研项目。

3、完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执行主体应该包括政府监督部门、中介机构和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主要对高校经济活动的合法以及相关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完整进行监督,三种主体应相互配合,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全方位覆盖,确保高校活动在法规的约束下运行。此外,还应建设内网进行动态监督管理,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改变各部门信息孤岛的现象,提高会计核算的时效性和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对信息输出管理进行规范,遵循相互制约和安全保密的原则,建设良好的内控环境。

4、提升高校会计工作信息化水平

随着高校会计业务日益复杂,很多基础工作通过电算化操作能大大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手工操作的错误。因而高校应该加大对会计电算化的资金投入以及加强对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或引进,通过实现先进的电算化管理来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黎春燕:新形势下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探析[J].商业会计,2014(15).

[2]许名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基本途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8).

(责任编辑:陈丹)

作者:陈宁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分析论文 篇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基本途径研究

[摘 要] 所谓会计基础工作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会计处理工作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服务这一类基础工作的统称,会计基础工作是现代会计处理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体系中重要的基石。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对于构建规范的会计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针对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有何必要性,目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中存在哪些不规范的因素,而会计处理又该如何排除不规范因素,进一步提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这3个主要方面探讨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基本途径。

[关键词] 会计基础;规范化;必要性;不规范因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5

1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在现代会计工作体系中,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会计处理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经济管理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于规范会计处理行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甚至是规范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等都有着相对重要的作用。结合现有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处理要求,现代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1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维持财经纪律的基本需求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对会计机构设置以及会计人员任命提出全新的要求,并使会计主管、会计人员及出纳等会计业务的分工和制约关系更加具体和明确,这从组织结构上对会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使会计监督可以得到有效落实,进而对各种违纪和违法的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因而,要有效维持现有的财经纪律,就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2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通过会计工作可以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及时、准确地反映与控制,通过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对企业财务收支及预算执行的情况等进行集中体现,进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使原始凭证的内容要素、报表的编制、审批的手续以及其他会计处理更加细致、更加规范,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及自己使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所以在现代经济管理体系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也已经成为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1.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是保证会计质量的基本要求

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要针对不同部门会计基础工作当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如对会计凭证的填写、整理归档以及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进行更细致的规范。如此以来则可以使会计处理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自然也将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要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整体质量离不开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不难看出,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要维持企业内部的财经纪律,在加强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对其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行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但结合我国多数企业及经济组织当中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各种不规范因素依然存在。

2 现行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因素分析

在我国,为了建立起规范的社会主义会计工作秩序,提升会计处理的整体水平,我国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会计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规范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与约束,以期在实践中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但从我国各类经济组织中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因会计人员对基础工作在认识上的不足、监管部门对基础工作的重视与管理不到位以及财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会计基础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不规范的行为。

结合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的实践活动来看,所存在的不规范因素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出纳人员要兼顾会计档案的管理以及费用、收入及债券账目的登记等工作;进行会计交接的过程中,接替人员并没有按照规定使用所移交的账簿,取而代之的则是自行建立的账簿;企业购买资产的原始凭证并没有得到及时的验收与证明;借款的凭据通常在借款收回的时候就进行撤回操作;会计几张凭证的内容不够完整;会计处理的原始凭证进行更改以后,更改的地方并为加盖相关单位的公章;记账凭证当中空行或者是未画线注销的问题普遍存在;会计凭证在部门及岗位传递上并不及时等等。

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会计基础工作当中,严重影响了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因而,要改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为满足新经济形势的发展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3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结合以上对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因素的分析,要切实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

3.1 完善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

针对现代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现状及规范化管理的重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管理特点及所属行业的行业特性对其现有的会计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企业要根据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及相关的处理流程,结合现行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吻合的内部会计制度体系,以便于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与规范,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供规范化的制度保障,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始终处于会计准则与会计管理制度的要求之下,规范化进行。

3.2 建立动态的会计管理及绩效考核体系

要推动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行业特性,企业应该建立起动态的会计管理及绩效考核体系,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准确的确认和划分,并据此对每一个岗位的会计人员的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以此为基础发现会计基础工作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进而实现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3.3 优化会计的基础核算

要切实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质量,现代企业就必须对其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对基础核算工作的优化与加强,对各种原始凭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证会计核算的有效开展;同时,企业还必须对会计账簿处理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进,根据现行的会计法以及会计制度的要求对会计基础工作中账簿的设置、登记与对账工作进行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并根据要求将此落到实处,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3.4 加强会计团队建设

当然,会计基础工作及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落实依赖于不同的执行主体,也就是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所以要切实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避免会计基础工作中各种不规范因素的出现,企业就必须对其会计团队建设进行进一步的加强。这种团队建设的加强,首先体现在对岗位及部门人员的合理性设计,保证会计基础工作中每一名岗位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都能够满足岗位需求,除此之外,企业还必须根据我国会计工作以及会计基础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对其内部团队进行适时的培训与再教育,保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可以始终与现代化的会计基础处理手段紧密结合,进而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

4 结 语

总之,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提升现代会计处理质量的关键。在会计处理实践中,如何有效推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与开展,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完善性已经成为现代会计处理的重点。因此,会计人员必须结合法律规范的强制手段,明确每一名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依照相关制度规范的标准要求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操作,以便于将会计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上。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春红.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表现形式及对策[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2).

[2]王保华.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1(20).

[3]王琳.对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因素的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8).

[4]杨斌,叶红明,舒畅.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8).

[5]崔林萍.浅议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11(2).

作者:许名磊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分析论文 篇3: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经济活动中的资金流动情况、投资情况等都有着深刻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保障。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基础工作现状的成因,针对现有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信息质量;提高措施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是以会计从业人员为主体所进行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将这些数据所反映的企业运营情况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揭示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和运营成果的作用。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于提高会计信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当前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在很多方面仍旧存在不足,因此,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逐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会计基础工作现状并不容乐观,各方面的原因给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目前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有些企业中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在人员使用方面也没有配备专业性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基础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极易出现漏洞;第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混乱,各工作人员无法协调工作,工作效率低下;第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缺失,弄虚作假现象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第四,企业用来进行会计核算的数据资料不真实,各审核步骤缺乏规范性。这些问题容易造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下降。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内部管理,也无法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从而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会计基础工作不足的原因分析

我国目前的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缺失有很大关系。综合分析可知,我国会计基础工作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基础工作的执行者,是一切会计工作的执行主体,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越来越重视,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都要求在岗前培训和实际锻炼过程中表现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但总体说来,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人员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在面对比较复杂的会计业务时完全无法处理,有些甚至对相关问题进行掩饰,企图蒙混过关,导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二)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会计信息可以通过人为捏造得到,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企业领导者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整个企业的会计管理机制形同虚设。大部分企业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这样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做法容易使企业领导者忽略企业的内部建设,导致会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同时,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偷税漏税、非法转移资产等目的,利用会计管理漏洞对企业账目进行非法处理、蓄意编造虚假财务报表。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到会计基础工作本身的严谨、严肃性,也会阻碍会计工作整体的正常运转,使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三)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和外部监督的不完善导致目前的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设立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或者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制定的“空头”制度,企业缺乏执行力强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内部并没有正规的财务审批相关制度,财务主管人员无法有效行使监督权力。另外,一些外部监督部门对于企业的财务情况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监督,外部监督工作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三、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是协助企业决策部门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带来巨大打击。因此,企业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一)提高企业领导者的认识

作为整个企业前进方向的决策者,对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缺失问题,企业领导者应负主要责任。因此,财政部门应组织各企业财务主管进行培训,帮助财务主管清楚认识到其在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领导地位。

(二)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两方面,企业应从这两方面着手提升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养。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首要条件。在从事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会计从业人员应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分了解当前社会环境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新要求,有针对性的实现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逐步完善自身。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高的关键。企业应定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帮助会计人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树立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正确处理每项工作任务。

(三)改革现有管理体制

企业可以加强外部合作,改革现有会计管理体制。第一,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企业可以和政府、社会会计机构共同组建委派会计管理部门,三者共同监督、进行人才选拔,将综合素养高的委派会计指派到企业进行会计工作;第二,可建立相应的委派会计管理机制,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这样的做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原有的会计人员依附领导的不利局面,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作用。

(四)加强会计监督

一方面,企业在会计人员的招聘工作中,应聘用专业知识水平高、职业道德素养优秀的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强化会计工作的有关审计监督工作,实现企业各部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内部监督。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与社会、政府等外部监督机构的联系,定期邀请有关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情况、经营成果进行审计,使企业财务信息明朗化,提升外部监督力度。只有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不断加强自我监督,企业才能逐步加强会计监督力度。

(五)组织学习《会计法》

《会计法》是各项会计基础工作有效开展的根本依据。《会计法》的有效贯彻落实能够帮助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当前会计从业人员对于《会计法》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往往出现有法不依的状况。因此,在今后的会计工作中,有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法》的学习,定期系统地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开展对《会计法》的学习,提高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法》的认识,帮助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性因素,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应加强落实《会计法》,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不断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机制,对现有会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帮助会计从业人员提高综合素养、更好适应工作要求,从根本上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帮助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会杰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外资,2012,04:63-64

[2] 陈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3,08:222

[3] 张顺利浅析如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342-343

作者:陆祥芬

上一篇:学生心理健康面面观研究论文下一篇:信息安全下的计算机信息论文